唐太宗李世民的百字箴言
[荐]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有感
![[荐]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24c6b9f6c8d376eeaeaa31fb.png)
《红楼梦》里最美的十二位女人排行
很大的启示和警醒,官再大也是来自人民,没有人可以脱离人民。那个政权脱离了人民就不能生存。
上一篇:新年写给馆友们的心灵感言
下一篇:【电子丛书】聊斋志异
唐太宗百字箴言 荊霄鵬楷書 唐太宗《百字箴言》 李世民的百字箴言 唐太宗李世民的《百字箴言》【书法欣赏】....
[荐]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有感
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有感 作者 淡泊 编辑 晚秋 近日偶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文虽短小,但含义深刻,对后人颇有教育意义。为了让大家了解李世民是怎样劝告他人的,原文抄录如下:“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读他的《百字箴言》,使人感概良多,受益匪浅。他以隋亡为鉴戒,深谙人民“载舟覆舟”的道理,为国为民,励精图治,夙夜孜孜,帷欲清静,告诫百官,体察民情,提倡节俭,注重修养,使人民安居乐业,于是写下了诲汝谆谆的《百字箴言》。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封建帝王,有此思想境界,实是难能可贵。短短百字,反映了李世民了解人民疾苦,关心群众生活;做到无功不受禄,取本分之财,不贪不沾;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能分清好坏、丑恶、是非;并能时时检查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且不论其帝王生活如何?单从他的《百字箴言》来看,不能不论他是“明君”。唐朝所以能成为历史上的盛世,这同李世民的统治不无关系。再看,我们现在的少数领导干部,与李世民《百字箴言》的要求相去甚远。他们不仅不关心群众的疾苦,反而屡屡侵犯群众的利益。理应好好地为人民服务,但他们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禁不住金钱和腐败生活方式的诱惑,他们“一朝权在手,便把利来谋”,权利薰心,贪欲膨胀,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最后成为人民的罪人。《百字箴言》体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他善于体察民情,体惜百姓的疾苦,如“耕夫役役,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说明他掌握下情,心有百姓,情系人民,不愧为一个开明君主。《百字箴言》体现了唐太宗提倡节俭、注重修养的美德。他提醒百官注意节俭,注重修养,如“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既说明了百姓一丝一线和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又间接地批评了那些无功受禄和铺张浪费之人,一褒一贬,使人引以为戒。《百字箴言》体现了唐太宗是非分明的做人原则。如“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体现了他做人的原则,告诫百官要明辨是非,分清好坏,注意克己,不要像有些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个人私利谋。如前几年的上海“社保案”,把群众的“救命钱”,当作“唐僧肉”,这与唐太宗的《百字箴言》比起来,相距甚远!《百字箴言》体现了唐太宗谨小慎微的为人处世态度。如“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斯言,富贵功名可久”,告诫百官克己奉公,为国为民,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然而,有些人并不是这样,如从近期一些地方“打黑”和“反腐”的情况来看,一些人身为高官,一边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一边拿着人民丰厚的俸禄,一边在胡作非为,胆大妄为,贪赃枉法,谋取私利,于是许多人还没有拿到退休的“人生毕业证”,自己就把自己玩完了!他们的所作所为与唐太宗的《百字箴言》和人民的要求比起来,简直是天渊之别!《百字箴言》语重心长,真知灼见,意义深刻,时至今日,虽隔一千多年,然而温故知新,每读一遍,都使人有新的收获。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只有根据《百字箴言》的内容,结合实际,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国为民建功立业,才能有所作为、有所进步,使富贵功名长久! 翻开历史看看,凡是清官廉吏都把百姓作为衣食父母,作为大地河山,作为国之根本。因而,这些清官廉吏们对人民常常怀着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和愧疚之心。 一个封建皇帝,尚能每每念及百姓之苦,牢记“寸丝千命,匙饭百鞭”,训诫百官应时时“寝食不安”,实在难能可贵啊! 白居易在任时,赋诗抒发对百姓的愧疚之情:“今我何功德,曾不事桑农。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有愧,尽日不能忘”。 韦应物为官清正,关心民瘼,感喟“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方惭不耨者,禄食出闾里”,惭愧之情溢于言表。 苏东坡任职时洞察民情,体恤民疾,其诗作也浸透了对百姓的愧怍:“自惭禄位者,曾不事农作。饱食无作劳,何殊卫人鹤”。想到人民的疾苦,想到自己的责任,“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肌肤”,如芒在背,如针刺肌。 古代官员尚且能够常有负债感,常怀愧疚心,而我们的现代官员又该做何感想呢? 现实生活中,就有人当了大官就不管人民群众,做了点工作就以功臣自居,长了点能耐就傲睨天下,多了份权力就称霸一方,有了点政绩就自我膨胀……这样的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恐怕也不会没有。 当今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官越高越要掌好权用好权,决不能以权谋私。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和落脚点。要从上海“社保案”中吸取教训,越是高官越要加强学习,越要自律,越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只有这样,才会象《百字箴言》中所说的那样“富贵功名可久。” 如果能够常怀愧疚之心,常怀感恩之心,知恩图报,孝敬父母,报效祖国,贡献社会,服务人民,这样的领导干部到了临终的时候,就可以自豪地说:这一生已经不欠任何债了,问心无愧,死而无撼。 &?:晚秋 QQ:1015635060 〓 ★ 〓 晚秋欢迎您的光临!〓 ★ 〓
唐太宗百字箴言读解及书法欣赏

唐太宗百字箴言(书法)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一个开明君主,公元627—649年在位。
读他的《百字箴言》,使人感概良多,受益匪浅。
他以隋亡为鉴戒,深谙人民“载舟覆舟”的道理,为国为民,励精图治,夙夜孜孜,帷欲清静,告诫百官,体察民情,提倡节俭,注重修养,使人民安居乐业,于是写下了诲汝谆谆的《百字箴言》。
《百字箴言》体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
他善于体察民情,体惜百姓的疾苦,如“耕夫役役,多无隔夜之粮。
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说明他掌握下情,心有百姓,情系人民,不愧为一个开明君主。
《百字箴言》体现了唐太宗提倡节俭、注重修养的美德。
他提醒百官注意节俭,注重修养,如“寸丝千命,匙饭百鞭。
无功受禄,寝食不安”,既说明了百姓一丝一线和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又间接地批评了那些无功受禄和铺张浪费之人,一褒一贬,使人引以为戒。
《百字箴言》体现了唐太宗是非分明的做人原则。
如“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体现了他做人的原则,告诫百官要明辨是非,分清好坏,注意克己,不要像有些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个人私利谋。
如前几年的上海“社保案”,把群众的“救命钱”,当作“唐僧肉”,这与唐太宗的《百字箴言》比起来,相距甚远!《百字箴言》体现了唐太宗谨小慎微的为人处世态度。
如“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斯言,富贵功名可久”,告诫百官克己奉公,为国为民,忠于职守,尽心尽责。
然而,有些人并不是这样,如从近期一些地方“打黑”和“反腐”的情况来看,一些人身为高官,一边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一边拿着人民丰厚的俸禄,一边在胡作非为,胆大妄为,贪赃枉法,谋取私利,于是许多人还没有拿到退休的“人生毕业证”,自己就把自己玩完了!他们的所作所为与唐太宗的《百字箴言》和人民的要求比起来,简直是天渊之别!《百字箴言》语重心长,真知灼见,意义深刻,时至今日,虽隔一千多年,然而温故知新,每读一遍,都使人有新的收获。
当代草书唐太宗《百字箴言》

当代草书唐太宗《百字箴言》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
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
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
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劝告朝中大臣廉洁为官写下的百字箴言,以示警示和明志。
除了告诫大臣之意,他也时常提示自己要做一位励精图治的明君。
释义:种田人多劳苦,吃了今天无明天,纺织女多奔波没有棉衣穿。
我们应该吃饭想到农民辛苦,穿衣不忘织女劳累,穿一丝关心千万人生活,吃一匙一百次鞭策自己,无功受奖吃饭睡觉都感到不安,无功不受禄。
不取不正当的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正当的请酒
不去喝,交正道朋友,决歪道朋友,经常注意克服自己缺点,不搬弄是非,若是听从这些规劝,获得的名利和地位定能长久。
百字箴

《百字箴》
近日上网浏览,偶得唐太宗李世民之《百字箴》,读之,发现与余幼时家父所授略有出入。
家父所授《百字箴》,在我家至我已传七代,今特将俩《百字箴》同录与下与众网友共享
此为家传:
《百字箴》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
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
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羹饭百鞭。
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此为网传:
《百字箴》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
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
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
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百字箴——精选推荐

百字箴目录[隐藏]百字箴箴唐太宗贞观之治《百字铭》铭文百字箴,局部1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是影响中国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其著名的百字箴言就是李世民书撰赠予朝中大臣的。
内容如下:[编辑本段]百字箴耕夫碌碌,多无隔宿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百字箴,局部2寸丝千命,匙饭百鞭。
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绝无益之友。
取本份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百字箴,局部3百字箴,局部4若能依朕斯言,富贵功名可久。
[编辑本段]箴劝告,劝戒:箴言。
箴规。
箴谏。
古代一种文体,以告诫规劝为主。
“波波”是“劳苦奔波的样子”的意思。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比喻每寸丝绸衣帛,必有上千条蚕的努力;每匙饭粒的产出,耕牛须挨上百鞭抽,来之不易!这则近似白话的百字短文,大概的意思是提醒为官者不忘劳动本色,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同时做到慎言、慎友、克己、清廉。
这段话看起来是君王教导臣子如何保持功名富贵的圣训,但究其内容,实为告诫为官者修身克己的做人之道。
[编辑本段]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
唐太宗在位23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后人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编辑本段]贞观之治在李世民统治其间,唐朝国力强盛,被称为贞观之治。
晚年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其中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经验,也对自己的功过进行了评述。
他在位期间,推行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积极推行科举制。
630年,击败东突厥,被尊为“天可汗”。
641年嫁文成公主给吐蕃的松赞干布。
公元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医治最终无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门代理国事。
李世民于649年7月病死于长安含风殿。
葬于今中国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的昭陵。
谥号为“文皇帝”。
唐太宗善于听从大臣的批评和见解,魏征直谏200多次直陈他的过失。
一、帝王语录

一、帝王语录
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
耕夫役役,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绝无益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闲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上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唐太宗遗训
为主贪心丧其国,为臣贪心亡其身。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何必论荣贵。
汝等位列藩王,家食实封,更能克修德行,岂不具美也!且君子小人本无常,行善事则为君子,行恶事则为小人。
当须自克历,使善事日闻,勿纵欲肆惜,自陷刑戮。
父子之爱,人之常情,非待教训而之也,子能忠孝则善矣!若不遵诲诱,忘弃礼法, 必自致刑戮, 父虽爱之, 将如之何?。
唐太宗李世民《养生百字铭》 原文及译文

唐太宗李世民《养生百字铭》原文及译文《养生百字铭》总结了饮食起居、为人处事中应遵循守则。
《养生百字铭》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少杯不乱性,忍让免伤财。
贵自勤中取,富从俭中来。
温柔终有益,强暴必招灾。
正直真君子,刁唆是祸胎。
暗中休使箭,乖里带些呆。
养性须修善,欺心莫吃斋。
衙门戒出入,乡党要和谐。
安分身无辱,闻非口莫开。
世人依此语,灾退福星来。
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少杯不乱性,忍让免伤财。
【译文】清心寡欲,能量消耗的少,那就会神清气爽,如果思虑过多那气血就会慢慢的虚衰,体质欠佳,造成亚健康。
酒尽量少喝为佳,喝多了失去理智,更容易乱心性,凡事多忍耐,才能避免破财,吞下了委屈,撑大了心量。
贵自勤中取,富从俭中来。
温柔终有益,强暴必招灾。
【译文】高贵的社会地位是由勤勉中取得的,富裕的生活是从俭朴中得来的。
性情平和温柔敦厚,可使人一辈子受益远害,而性格强悍暴烈,这样的人必然招灾导致祸患。
正直真君子,刁唆是祸胎。
暗中休使箭,乖里带些呆。
【译文】正直善良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而时常刁难他人,甚至唆使他人为非作歹,挑拨离间,搬动是非,这样的人最终害人必害己,酿成大祸,自食其果。
为人不能搞阴谋诡计暗箭伤人,虽然你聪敏灵智做事乖巧,但也不能锋芒毕露,留一份痴呆,难得糊涂。
养性须修善,欺心莫吃斋。
衙门戒出入,乡党要和蔼。
【译文】修身养性要先把修善作为前提,先与社会大众广结善缘,倘若心怀欺诈,昧着良心做事,那吃斋念佛有何意义?为人要遵纪守法,绝对不可干违法乱纪的事情,衙门口诉讼打官司劳心伤神,耗时破财两败俱伤,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共建和谐社会。
安分身无辱,闻非口莫开。
世人依此语,灾退福星来。
【译文】做人安分守己,立足本位,自然不会招侮受辱。
听到是非的话,就不要跟着往下说了,避免造口业。
作者简介唐太宗李世民(598年或599年一649年)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杰出的战略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
唐太宗百字箴言

唐太宗百字箴言
唐太宗百字铭
欲寡精神爽,
思多血气衰,
少杯不乱性,
忍气免伤财,
贵自勤中得,
富从俭约来。
温柔终益己,
强暴必遭灾。
善处真君子,
刁唆是祸胎。
暗中休使箭,
乖里放些呆。
养身需修善,
欺心莫吃斋。
衙门休出入,
乡党要和谐。
安分身无辱,
闲非口莫开。
世人依此语,
灾退福星来。
欲寡精神爽,思多气血衰。
少饮不乱性,忍气免伤财。
贵自勤中得,富从俭中来。
温柔终益己,强暴必招灾。
善处真君子,刁唆是祸胎。
暗中休放箭,乖里藏些呆。
养性需修善,欺心莫吃斋。
衙门休出入,乡党要和谐。
安分身无辱,闲非口不开。
世人依此语,灾退福星来。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 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唐太宗李世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李世民对生活的百字箴言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
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
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
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确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功名富贵长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太宗李世民的
《百字箴言》: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
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唐太宗李世民的
《百字箴言》: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
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唐太宗李世民的《百字箴言》: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
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唐太宗李世民的
《百字箴言》: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箴--规劝之意。
唐王李世民一百字规劝之言。
大意是说,种田人多劳苦,吃了今天无明天,纺织女多奔波没有棉衣穿。
我们应该吃饭想到农民辛苦,穿衣不忘织女劳累,穿一丝关心千万人生活,吃一匙一百次鞭策自己,无功受奖吃饭睡觉都感到不安,无功不受禄。
不取不正当的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正当的请酒不去喝,交正道朋友,决歪道朋友,经常注意克服自己缺点,不搬弄是非,若是听从这些规劝,获得的名利和地位定能长久。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书撰赠与朝中大臣的《百字箴言》,文虽
短,但富含哲理,其民本思想,体恤民情,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时刻挂在心上,至今仍是至理箴言。
我认为,为官者应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百字箴言》为座右铭,时时刻刻不能忘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与群众同甘共苦,为群众的利益谋与呼。
大丈夫成家容易,士君子立志何难,退一步自然安稳,忍一句自无忧伤。
让他三分何等清闲,忍耐一时便是神仙。
青山不管人间事,绿水何曾说是非。
有人问我红尘事,摆手摇头总不知。
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
饮清静之茶,戒色花之酒。
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
持富欺贫之人不可近他,反面无情之人不可交他。
面是背非之人不可用他,不知进退之人不可说他。
说谎制骗之人不可惹他,轻言寡信之人不可托他。
饮酒不正之人不可请他,时运未至之人不可欺他,不识高低之人不可踩他,来历不清之人不可留他。
但凡世人,无人刷白:说我、羞我、辱我、骂我、毁我、欺我、笑我、量我,我将何以处之?容他、凭他、随他、尽他、避他、怕他、由他、任他,再过几年看他。
太上曰:天神共怒,王法难容。
近报在他自己,远报在他儿孙。
识破世情争什么气,不敬父母修什么佛,不遵圣贤读什么书,不惜字纸成什么名,不敬先生教什么子,不勤耕种作什么田,不知礼义为什么人,心肠不好念什么经,大称小斗吃什么斋,名利心重想什么后,子孙不贤买什么田,急不相济成什么亲,难中不扶解什么忧,
识破乾坤认什么真。
今日不知明日事,人争斗气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