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天空地一体化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天空地一体化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天空地一体化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

I

目录

第1章前言 (8)

1.1、建设背景 (9)

1.1.1、相关政策 (9)

1.1.2、政策引导:三个说得清 (10)

1.2、环境面临问题 (10)

1.2.1、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10)

1.2.2、国内面临环境问题 (11)

1.3、智慧环保发展需求 (11)

1.4、建设目标 (12)

1.4.1、业务协同化 (12)

1.4.2、监控一体化 (13)

1.4.3、资源共享化 (13)

1.4.4、决策智能化 (13)

1.4.5、信息透明化 (14)

第2章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 (15)

2.1、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平台结构图 (15)

2.2、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架构图 (17)

2.3、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解决方案(3721解决方案) (17)

2.3.1、一张图:“天空地”一体化地理信息平台 (18)

2.3.1.1、领导驾驶舱一张图统一展示 (19)

I

2.3.1.2、一张图监测 (20)

2.3.1.3、一张图应急 (23)

2.3.1.4、基于一张图的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系统 (25)

2.3.2、两个中心 (25)

2.3.2.1、大数据中心 (25)

2.3.2.2、云计算中心 (26)

2.3.3、三个体系 (27)

2.3.3.1、标准和规范体系 (27)

2.3.3.2、安全及运维体系 (27)

2.3.3.3、组织和管理体系 (27)

2.3.4、七大平台 (27)

2.3.4.1、环境政务管理平台 (27)

2.3.4.2、环境监测管理平台 (29)

2.3.4.3、环境监察管理平台 (31)

2.3.4.4、环境风险防控平台 (33)

2.3.4.5、辅助决策支持平台 (34)

2.3.4.6、环境监管平台 (36)

2.3.4.7、公众服务平台 (43)

第3章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功能特点 (45)

3.1、管理平台业务特点 (45)

3.1.1、开启一证式管理,创新工作模式 (45)

II

3.1.2、拓展数据应用,优化决策管理 (45)

3.1.3、增强预警预报、提速应急防控 (46)

3.1.4、完善信息公开、服务公众参与 (47)

3.2、管理平台技术特点 (48)

3.2.1、技术新 (48)

3.2.2、规范高 (49)

3.2.3、分析透 (49)

3.2.4、功能实 (50)

3.2.4.1、数据平台 (50)

3.2.4.2、业务平台 (51)

3.2.4.3、服务平台 (51)

3.2.4.4、政务平台 (52)

3.2.4.5、分析平台 (53)

3.2.5、检索平台 (55)

3.2.6、消息中心 (55)

3.3、管理平台功能 (56)

3.3.1、环境质量监测 (57)

3.3.2、动态数据热力图 (57)

3.3.3、评价模型 (58)

3.3.4、感知终端 (59)

第4章智慧环保应用系统 (60)

III

4.1.1、系统架构 (61)

4.1.2、建设内容 (61)

4.1.2.1、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 (61)

4.1.2.2、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动态管控系统 (62)

4.1.2.3、监测数据质控与审核系统 (62)

4.1.2.4、污染源信息发布系统 (62)

4.1.2.5、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APP、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动态管控系统APP (62)

4.1.3、系统特色 (63)

4.1.3.1、高效可靠的海量数据并发监管 (63)

4.1.3.2、智慧研判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63)

4.1.3.3、规范化、自动化的数据修约审核机制 (63)

4.1.3.4、直观化、自动化的数据发布机制 (63)

4.1.3.5、随时随地的智慧化监管 (64)

4.2、GIS一张图系统 (64)

4.2.1、GIS系统架构 (65)

4.2.2、建设内容 (65)

4.2.2.1、环境质量一张图 (65)

4.2.2.2、污染源监测监控一张图 (66)

4.2.2.3、执法管理一张图 (66)

4.2.2.4、污染源企业监管一张图 (66)

IV

4.3、总量减排系统 (67)

4.3.1、系统架构 (68)

4.3.2、建设内容 (68)

4.3.2.1、排污许可证管理 (68)

4.3.2.2、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 (69)

4.3.2.3、排污权管理 (69)

4.3.3、系统特点 (69)

4.4、移动应用系统 (70)

4.4.1、建设内容 (70)

4.4.1.1、移动办公 (70)

4.4.1.2、移动监测 (70)

4.4.1.3、移动数据中心 (71)

4.4.1.4、移动应急 (71)

4.4.1.5、移动执法 (71)

4.4.1.6、移动发布 (71)

4.4.1.7、移动审批 (71)

4.4.1.8、移动信访 (72)

4.4.2、系统特点 (72)

4.5、刷卡排污总量计算系统 (72)

4.5.1、系统架构 (73)

V

4.5.2.1、现场端 (74)

4.5.2.2、平台端 (74)

4.5.2.3、移动端 (74)

4.6、大气污染防治监督检查随机抽查系统 (75)

4.6.1、系统架构 (75)

4.6.2、建设内容 (76)

4.6.2.1、移动PAD抽查系统 (76)

4.6.2.2、后台支撑系统 (76)

4.7、环境网格化管理系统 (76)

4.7.1、系统架构 (77)

4.7.2、建设内容 (78)

4.7.2.1、地理编码子系统 (78)

4.7.2.2、监管巡查子系统 (79)

4.7.2.3、监管受理子系统 (79)

4.7.2.4、协同办公子系统 (79)

4.7.2.5、考核评价子系统 (79)

4.7.2.6、监管指挥子系统 (80)

4.7.2.7、数据交换子系统 (80)

4.8、环保云大数据平台 (80)

4.8.1、平台架构 (81)

VI

4.8.3、信息资源服务 (82)

4.8.4、云应用 (82)

VII

第1章前言

以“信息强环保”为发展目标,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物体)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整合,通过大数据分析,构建一个以电子政务、行政许可、环境综合监管、自动监控监测、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决策与应急处置、移动监管、基础设施为核心内容的“互联网+智慧环保”信息化平台,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

“感知环境、智慧环保”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贯彻“物联网+环保”的建设思路, 贯穿“全面感知、标准引领、平台支撑、智慧应用”的顶层架构设计,应用物联网手段和技术实时感知环境质量、污染排放、环境业务过程等信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监管网络;通过环保物联产业标准规范的制定,推动环境信息资源高效、精准地传递;基于智慧环保云支撑平台,支撑污染源监控、环境预测预报、环境监察、公众参与等环保业务的全程智能,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精细化、高效化和智慧化水平。

感: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实现对水环境质量、污染源、机动车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态、空气环境、辐射等环境因素的“更透彻的感知”

传:利用环保专网、运营商网络,结合3G/4G、卫星通讯等技

8

术,将个人电子设备、组织和政府信息系统中存储的环境信息进行交互和共享,实现“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知:以云计算、虚拟化和高性能计算等技术手段,整合和分析海量的跨地域、跨行业环境信息,实现海量存储、实时处理、深度挖掘和模型分析,实现“更深入的智能化”

感: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实现对水环境质量、污染源、机动车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态、空气环境、辐射等环境因素的“更透彻的感知”

1.1、建设背景

1.1.1、相关政策

2013年将启动首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

住建部下发“智慧城市”试点通知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

9

10

点工作的通知

部财政、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十多个部委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将于今年全国两会前后对外颁布,40万亿投资大戏启幕。

1.1.2、 政策引导:三个说得清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哨兵”、“尺子”,是政府宏观决策和环境监管的重要基础。

2009年2月16日周生贤部长在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三个说得清”。

1.2、 环境面临问题

1.2.1、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1.2.2、国内面临环境问题

1.3、智慧环保发展需求

随着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被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重点项目和国拨资金逐年增大,在“十一五”期间全国环保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十二五”重视力度更为加强。

?环保系统基础网络建设发展迅速

?环保应用系统建设力度加强

?数据资源管理和综合利用能力建设开始启动

?标准规范编制工作全面展开

?全国性大型应用系统建设将带动地方环保部门信息化整体推

?环境应急系统陆续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11

?信息资源标准化改造与整合将是环保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

?环境信息化相关标准建设将不断完善

1.4、建设目标

智慧环保是利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3G技术和业务模型技术,以数据为核心,把数据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决策服务,形成一体化的创新、智慧模式,让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应急、环境执法和科学决策更加有效、准确,通过“智在管理、慧在应用”,为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全方位的智慧管理与服务支持。

1.4.1、业务协同化

将行政许可审批、建设项目管理、环境监督管理、环境执法、行政处罚、环境信访、环境监测、固废管理、核与辐射管理、总量管理、

12

生态管理、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环境应急、环境决策等业务进行协同,打通业务之间的关联,形成协同管理机制。同时将政府的业务工作和企业的自身管理、公众的环保需求进行统一协同,为企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1.4.2、监控一体化

建立全方位立体监控网络,对水污染源、气污染源、放射源、机动车、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生态环境等进行全面监控,实现天地空监控一体化智能监控管理平台。

1.4.3、资源共享化

对跨区域、跨行业及跨平台的环境质量、环境安全和环境风险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和科学评价,能通过模型和评价体系解决重点城市、区域和流域重大环境管理问题。

1.4.4、决策智能化

随时了解实时的环境质量状况,对某个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预测预报,同时针对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落实限批、停产、关停等环境经济手段。准确核算区域环境资源容载能力,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13

1.4.5、信息透明化

通过政务外网网站、企业网上办事大厅及环保APP软件等技术手段,构建政府、企业及市民沟通的桥梁。提供面向排污企业、面向社会、面向百姓的环境信息服务,实现从原来单一的信息发布窗口和行政审批窗口到提供数据服务、接受监督、体现互动交流的公众服务平台的转变。

14

第2章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

深入智能化全面互连互通采用各种先进的感知设备全面感知环境,包括针对水体各种理化指标和性状的传感器和测量仪表,针对气体中各种有害气体含量的传感器和测量仪表,以及比较成熟的视频监控设备和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等,综合运用各种设备和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智能感知。

通过各种网络设备、网络与先进的感知设备进行连接,将感知设备获取的信息实时传输到业务平台,转发给手持设备、电脑和智能化终端等。

感知层获得的数据可用于对应的业务系统,甚至可以作为建模的基础数据,数据管理平台实时收集并分析数据,当数据超限值可实现自动告警,提示环境管理部门或污染源企业及时处理。

2.1、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平台结构图

15

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16

2.2、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架构图

2.3、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解决方案(3721

解决方案)

整合多年来承建的环保业务成功案例,打造以环境政务管理、环境监测管理、环境监察管理、环境风险防控、辅助决策支持、环境监管以及公众服务七大平台为线,以云计算中心和数据资源中心为核心,以标准和规范体系、安全及运维体系、组织及管理体系为保障,以地理信息平台为基础的智慧环保平台,实现面向不同层级用户有针对性的智慧管理和服务支持。

17

18

2.3.1、 一张图:“天空地”一体化地理信息平台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深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努力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要求,建立全面感知、广泛互

19

联、深度融合、集中管理、智能应用、安全可靠和机制完善的国家环境保护物联网体系

初步实现对总量控制指标的有效监管、危险废弃物、环境风险源、放射源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监管,提高环境预警水平以及提升突发环境事故处理水平,为全面提升环境管理能效提供智能化平台支撑。

2.3.1.1、 领导驾驶舱一张图统一展示

通过一张图将领导关心的关键指标在领导驾驶舱中统一展示,并支持钻取领导关注关键指标的详细内容。

智慧环保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白皮书

目录 1简介............................................................... 2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 2.1简介............................................................ 2.2系统架构........................................................ 2.3系统特点........................................................ 3环境数据中心....................................................... 3.1环境数据中心管理系统............................................ 3.2水资源管理综合解决方案.......................................... 4环境质量监控系统................................................... 4.1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 4.2大气复合污染(灰霾)监测解决方案................................ 4.3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系统解决方案.................................. 4.4水质重金属污染源监测解决方案.................................... 4.5固体废物监管解决方案............................................ 5环境预警预报系统................................................... 5.1大气环境预警预报系统解决方案.................................... 6环保应急管理系统................................................... 6.1环境应急管理系统................................................ 7成功案例........................................................... 7.1LIMS实验室管理平台............................................. 7.2长株潭大气污染管理平台.......................................... 7.3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综合管理系统............................

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天空地一体化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 建 设 方 案 I

目录 第1章前言 (8) 1.1、建设背景 (9) 1.1.1、相关政策 (9) 1.1.2、政策引导:三个说得清 (10) 1.2、环境面临问题 (10) 1.2.1、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10) 1.2.2、国内面临环境问题 (11) 1.3、智慧环保发展需求 (11) 1.4、建设目标 (12) 1.4.1、业务协同化 (12) 1.4.2、监控一体化 (13) 1.4.3、资源共享化 (13) 1.4.4、决策智能化 (13) 1.4.5、信息透明化 (14) 第2章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 (15) 2.1、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平台结构图 (15) 2.2、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架构图 (17) 2.3、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解决方案(3721解决方案) (17) 2.3.1、一张图:“天空地”一体化地理信息平台 (18) 2.3.1.1、领导驾驶舱一张图统一展示 (19) I

2.3.1.2、一张图监测 (20) 2.3.1.3、一张图应急 (23) 2.3.1.4、基于一张图的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系统 (25) 2.3.2、两个中心 (25) 2.3.2.1、大数据中心 (25) 2.3.2.2、云计算中心 (26) 2.3.3、三个体系 (27) 2.3.3.1、标准和规范体系 (27) 2.3.3.2、安全及运维体系 (27) 2.3.3.3、组织和管理体系 (27) 2.3.4、七大平台 (27) 2.3.4.1、环境政务管理平台 (27) 2.3.4.2、环境监测管理平台 (29) 2.3.4.3、环境监察管理平台 (31) 2.3.4.4、环境风险防控平台 (33) 2.3.4.5、辅助决策支持平台 (34) 2.3.4.6、环境监管平台 (36) 2.3.4.7、公众服务平台 (43) 第3章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功能特点 (45) 3.1、管理平台业务特点 (45) 3.1.1、开启一证式管理,创新工作模式 (45) II

智慧环保天空地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互联网+环境保护监管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环保天空地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I

目录 第1章前言 (8) 1.1、建设背景 (10) 1.1.1、相关政策 (10) 1.1.2、政策引导:三个说得清 (10) 1.2、环境面临问题 (11) 1.2.1、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11) 1.2.2、国内面临环境问题 (12) 1.3、智慧环保发展需求 (12) 1.4、建设目标 (13) 1.4.1、业务协同化 (14) 1.4.2、监控一体化 (14) 1.4.3、资源共享化 (15) 1.4.4、决策智能化 (15) 1.4.5、信息透明化 (15) 第2章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 (17) 2.1、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平台结构图 (17) 2.2、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架构图 (19) 2.3、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解决方案(3721解决方案) (19) 2.3.1、一张图:“天空地”一体化地理信息平台 (20) 2.3.1.1、领导驾驶舱一张图统一展示 (21) I

2.3.1.2、一张图监测 (22) 2.3.1.3、一张图应急 (25) 2.3.1.4、基于一张图的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系统 (28) 2.3.2、两个中心 (28) 2.3.2.1、大数据中心 (28) 2.3.2.2、云计算中心 (30) 2.3.3、三个体系 (31) 2.3.3.1、标准和规范体系 (31) 2.3.3.2、安全及运维体系 (31) 2.3.3.3、组织和管理体系 (31) 2.3.4、七大平台 (31) 2.3.4.1、环境政务管理平台 (31) 2.3.4.2、环境监测管理平台 (33) 2.3.4.3、环境监察管理平台 (35) 2.3.4.4、环境风险防控平台 (37) 2.3.4.5、辅助决策支持平台 (38) 2.3.4.6、环境监管平台 (41) 2.3.4.7、公众服务平台 (48) 第3章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功能特点 (51) 3.1、管理平台业务特点 (51) 3.1.1、开启一证式管理,创新工作模式 (51) II

智慧环保建设方案

智慧环保 智慧环保采用新兴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把传感设备应用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中,通过“环保云”技术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同时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将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紧密联系起来,以更加精细和智能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 概括的讲,智慧环保包括“感、传、用”三大部分。 感: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程,实现对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辐射等环境因素的“更透彻的感知”; 传:利用环保专网、运营商网络,结合3G/4G、卫星通讯等技术,将个人电子设备、组织和政府信息系统中存储的环境信息进行交互和共享,实现“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用:以云计算、虚拟化、空间地理和高性能计算等技术手段,整合和分析海量的跨地域、跨行业的环境信息,实现海量存储、实时处理、深度挖掘和模型分析,同时建立面向对象的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服务门户,为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辐射管理等业务提供“更深入的智能化和更智慧的决策”。 智慧环保平台TOP图:

智慧环保关系TOP图

智慧环保功用TOP图 通过以上TOP图,智慧环保平台是由前端设备、数据中心、后端平台三大部分组成,从而可达到以下几个功能特点: 1.数据实时上传: 通过前端的环境监测设备,实时收集数据,以直观数值进行上传,上传过程中无法人为修改数据,无法作假。 2.数据统一存储: 所有数据上传到市级数据中心进行存储、管理,数据各级互联互

通,以一厂一档管理以排污申报数据为基础,结合其它相关数据建立实时、完整的污染源档案,具体包含污染源的基本信息、属性信息、排放口信息、污染治理设施信息等相关数据信息,可动态关联环境管理数据库中的其它相关外部数据库。 3.数据实时分析报警: 数据中心对所有上传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发现不达标或超标的数据进行报警并推送现场实时画面和数据。 4.工作实时调度: 发现异常情况,在高级、县级调度中心报警,市级下达工作任务及指标至县级调度中心,根据任务情况、车辆位置及行进轨迹、人员位置等信息进行综合调度,完成各类执法管理任务。

智慧环保云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环保云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一、背景及意义 (4) 二、目标与内容 (4) 2.1. 项目目标 (4) 2.2主要研发内容 (5) 三、思路与方法 (6) 3.1总体技术路线 (6) 3.1.1业务系统的分析 (6) 3.1.2 云存储平台搭建 (7) 3.1.3传感器数据分析与处理 (7) 3.2 总体技术架构 (7) 四、进度安排 (8) 五、成果及效益 (10) 六、PM2.5云监测系统前端方案 (11) 6.1.概述 (11) 6.61.1背景 (11) 6.1.2意义 (11) 6.2.设计 (12) 6.2.1 系统架构 (12) 6.2.2 传感器 (15) 6.2.3 计算 (17)

6.2.4 采集部分 (19) 6.2.5 通信部分 (20) 6.2.6 电源部分 (21) 6.3.特点 (22) 七、PM2.5云监测系统后端方案 (24) 7.1. 概述 (24) 1.1背景 (24) 1.2意义 (25) 7.2. 设计 (26) 7.2.1 系统架构 (26) 7.2.2系统可靠性与扩展性 (28) 7.3.特点 (31)

一、背景及意义 目前环保局已经拥有包括“阳光政务系统”、“12369 投诉系统”、“排污申报收费系统”、“污染应急指挥控制系统”、“机动车排气监测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危险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核与辐射管理系统”在内的多套业务系统,可进行业务审批、意见收集、任务指派、排污申报与收费等各项业务功能。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这些系统各自为政,数据无法有效共享与集成,导致同类数据在不同系统中存在冗余和不一致问题,同时这些系统间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模式,导致数据保存不规范、不完整。 这些数据的冗余、不一致和缺失使得在日常业务工作中,虽然各系统能发挥自己的做用,处理各自业务功能,但各系统中的数据无法进行有效融合,不能支持全局的数据应用、处理和分析功能,导致出现明明有数据可是却无法找到,无法使用的局面。 通过本次项目研究,一方面利用信息网格技术,动态集成现有系统的业务数据,打破各系统间隔阂,解决环保局范围内各系统的数据集成问题,实现全局范围的数据共享、分析与使用。另一方面,利用云存储和云计算技术,打造一个具有高容量、高可维护性、高性价比、高容错的云平台,支撑海量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二、目标与内容 2.1. 项目目标 本次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建立一个集成环保局范围内各在用系统的平台,该平台集成各种环保相关的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数据、用户投诉数据,以及来至传感器的各种声、光、气、水、温数据。该

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2018版 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1概述 (14) 1.1项目简介 (14) 1.1.1项目背景 (14) 1.2建设目标 (15) 1.2.1业务协同化 (16) 1.2.2监控一体化 (16) 1.2.3资源共享化 (16) 1.2.4决策智能化 (16) 1.2.5信息透明化 (17) 2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 (18) 2.1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平台结构图 (18) 2.2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架构图 (20) 2.3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解决方案(3721解决方案)20 2.3.1一张图:“天空地”一体化地理信息平台 .. 21 2.3.2两个中心 (30) 2.3.3三个体系 (32)

2.3.4七大平台 (32) ?高空视频及热红外管理系统 (44) ?激光雷达监测管理系统 (44) ?车载走航管理系统 (44) ?网格化环境监管系统 (45) ?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 (45) ?扬尘在线监测系统 (45) ?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 (46)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系统 (46) ?水质生态监测管理系统 (47) ?湖泊生态管理系统 (47) ?水生态管理系统 (48) ?排污申报与排污费管理系统 (49) ?排污许可证管理系统 (49) ?建设项目审批系统 (49) 3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功能特点 (51) 3.1管理平台业务特点 (51)

3.1.1开启一证式管理,创新工作模式 (51) 3.1.2拓展数据应用,优化决策管理 (51) 3.1.3增强预警预报、提速应急防控 (52) 3.1.4完善信息公开、服务公众参与 (53) 3.2管理平台技术特点 (54) 3.2.1技术新 (54) 3.2.2规范高 (55) 3.2.3分析透 (55) 3.2.4功能实 (56) 1、污染源企业一源一档 (59) 3.2.5检索平台 (61) 3.2.6消息中心 (62) 3.3管理平台功能 (62) 3.3.1环境质量监测 (63) 3.3.2动态数据热力图 (64) 3.3.3评价模型 (64) 3.3.4感知终端 (65)

智慧环保大数据应用信息化系统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大数据应用信息化系统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目录 第1章前言 (10) 1.1、建设背景 (12) 1.1.1、相关政策 (12) 1.1.2、政策引导:三个说得清 (12) 1.2、环境面临问题 (13) 1.2.1、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13) 1.2.2、国内面临环境问题 (14) 1.3、智慧环保发展需求 (14) 1.4、建设目标 (15) 1.4.1、业务协同化 (16) 1.4.2、监控一体化 (16) 1.4.3、资源共享化 (17) 1.4.4、决策智能化 (17) 1.4.5、信息透明化 (17) 第2章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 (18) 2.1、设计原则 (19) 2.1.1、以标准化为纲,促进系统建设规范化 (19) 2.1.2、以数据流为轴,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水平和能力 (19) 2.1.3、以顶层设计为本,破解业务系统建设偏失 (20) 2.1.4、以流程规范为重,通过整合与重构推进业务协同 (21) 2.1.5、以数据挖掘和模型技术为径,提升综合决策能力 (22) 2.2、设计依据 (22) 第3章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总体规划 (1) 3.1、建设目标 (1) 3.1.1、广泛感知、一体化管理。 (2) 3.1.2、海量聚集、智能处理。 (2)

3.1.3、面向决策、面向管理 (2) 3.1.4、应急决策、及时响应。 (2) 3.2、建设原则 (3) 3.2.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3) 3.2.2、需求导向驱动、界面友好 (3) 3.2.3、保护既往投资、整合现有资源 (3) 3.2.4、充分发挥各领域专业厂商的优势、做到强强联合 (3) 3.2.5、统一标准规范、保障安全 (4) 3.3、总体框架 (4) 3.3.1、一个中心:环境数据中心 (5) 3.3.2、两大门户:内网办公门户和外网公众服务门户 (5) 3.3.3、三个平台 (5) 3.3.3.1、环境地理信息平台 (5) 3.3.3.2、综合办公一体化平台 (5) 3.3.3.3、数据交换平台 (6) 3.3.4、四类应用 (6) 3.3.4.1、在线监控一体化应用 (6) 3.3.4.2、移动环保一体化应用 (6) 3.3.4.3、环境决策一体化应用 (7) 3.3.4.4、环境协同业务一体化应用 (7) 3.3.5、三个体系 (7) 3.4、技术体系层次 (8) 3.5、智慧环保”详细设计 (9) 3.5.1、一个中心 (9) 3.5.1.1、环境数据中心 (9) 3.5.1.2、环境数据中心平台 (11) 3.5.1.3、数据建库 (14) 3.5.1.4、数据中心应用 (16) 1、数据中心服务应用 (17)

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

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

目录 1简介 (1) 2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 (1) 2.1简介 (1) 2.2系统架构 (1) 2.3系统特点 (2) 3环境数据中心 (3) 3.1环境数据中心管理系统 (3) 3.2水资源管理综合解决方案 (4) 4环境质量监控系统 (6) 4.1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 (6) 4.2大气复合污染(灰霾)监测解决方案 (8) 4.3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系统解决方案 (9) 4.4水质重金属污染源监测解决方案 (11) 4.5固体废物监管解决方案 (11) 5环境预警预报系统 (13) 5.1大气环境预警预报系统解决方案 (13) 6环保应急管理系统 (14) 6.1环境应急管理系统 (14)

1简介 “智慧环保”是“数字环保”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它是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物体)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可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整合,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 2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 2.1简介 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是依托环保综合云,整合环保业务、数据、流程和设备,形成以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为核心的“智慧环保”解决方案。为政府提供精准的物联监测数据和多元的智慧监管手段,利用多模式环境质量模型以及大数据分析,科学决策污染管控方案,实现对污染源和大环境的的精细化管理;对企业进行污染排放管控监督和环保行为信用评价;满足公众的环境状况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提升环境数据在公众服务领域的应用和共享价值。 2.2系统架构 “智慧环保”的总体架构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智慧层和服务层。感知层: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程,实现对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辐射等环境因素的“更透彻的感知”;传输层:利用环保专网、运营商网络,结合3G、卫星通讯等技术,将个人电子设备、组织和政府信息系统中存储的环境信息进行交互和共享,实现“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智慧层:以云计算、虚拟化和高性能计算等技术手段,整合和分析海量的跨地域、跨行业的环境信息,实现海量存储、实时处理、深度挖掘和模型分析,实现“更深入的智能化”;服务层:利用云服务模式,建立面向对象的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服务门户,为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辐射管理等业务提供“更智慧的决策”。其中中以环境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