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塑造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经典人物形象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经典人物形象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至今仍被广泛演绎和研究。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经典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深入人心,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是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他在戏剧中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哈姆雷特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人物,他思虑周密,善于思考,但也容易陷入痛苦和困惑之中。
他的内心世界深不可测,他的矛盾心理和复仇的决心使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哈姆雷特的形象不仅具有智慧和勇气,还展现了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挣扎和矛盾。
另一个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经典人物形象是朱丽叶。
朱丽叶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女主角,她是一个年轻而热情的少女。
朱丽叶的形象展现了爱情的力量和对命运的追求。
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不顾一切地爱上了罗密欧。
朱丽叶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坚定和勇气使她成为一个令人敬佩的角色。
除了哈姆雷特和朱丽叶,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还有许多其他经典人物形象。
例如,麦克白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角色,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
他的形象展示了权力的诱惑和人性的弱点。
奥赛罗是一个被背叛的角色,他的形象展现了嫉妒和猜忌的毁灭性力量。
还有哈罗德,他是一个聪明而机智的角色,他的形象展示了智慧和勇气的力量。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仅有深度和复杂性,还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这些形象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莎士比亚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让人们思考和反思。
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杰作,也是对人类生活和情感的深刻洞察。
总之,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经典人物形象是他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哈姆雷特、朱丽叶、麦克白等形象通过他们的言行和思想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些形象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至今仍然被人们所喜爱和赞赏。
莎士比亚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向人们展示了人类生活和情感的深刻内涵,让人们思考和反思。
试析《奥赛罗》中的人物性格刻画

试析《奥赛罗》中的人物性格刻画摘要:《奥赛罗》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
剧中人物形象之所以生动鲜明,是由于剧作者采取了一系列独到的艺术手法。
即莎翁通过对比手法、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以及个性化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剧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性格刻画;对比手法;心理情感变化;个性化语言《奥赛罗》是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名作。
全剧以伊雅各的阴谋为推动剧情的主要力量,以奥赛罗的忌妒与苔丝德梦娜的无辜受害为中心,描述了勇敢的黑人将军奥赛罗轻信了奸人的谗言最终由于嫉妒和鲁莽酿成了一场悲剧。
剧中的人物性格被莎翁刻画得惟妙惟肖。
本文试从三方面对剧中的人物性格刻画的艺术特色进行探讨。
一、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奥赛罗》剧中人物性格的生动对比几乎同它的感情深度同样引人注意。
作品中的摩尔人奥赛罗、温柔的苔丝德梦娜、坏蛋伊雅各、好心肠的爱米利娅、耿直的凯西奥、傻瓜洛特利哥,一系列丰富多样的人物,他们各有区别的品质突出地存留在我们心中,甚至当我们不再想到他们的行动与情绪时,依然保存对他们本人的印象。
这些人物之间和他们在读者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彼此隔离之远到了最大可能限度,他们之间的距离极大。
奥赛罗的性格与伊雅各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奥赛罗是一名勇敢正直的将军。
奥赛罗年轻气盛,勇猛善战,是军中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
可是他无意中得罪了伊雅各,中了他人的奸计。
由于奥赛罗的过分轻信以及好奇心的驱使,使得伊雅各的计谋得以施展。
狡猾的伊雅各的谗言在正直的奥赛罗耳中成了不曾耳闻过的“忠言”,从而使爱米利娅再如何地为苔丝德梦娜的行为做解释,奥塞罗仍是不相信他人所说,以至于他因为在不明真相的嫉妒的驱使下亲手扼杀了自己的爱妻———苔丝德梦娜。
他只相信伊雅各的话和自己所看到的,即使只是看到了整件事的一小部分。
在戏剧结束之前,奥赛罗始终不明真相,成了恶人伊雅各阴谋的受害者。
在《奥赛罗》一书中,反主人公是伊雅各了。
莎翁将其塑造成了地地道道的恶人。
他嫉妒凯西奥的副官职位,也嫉妒奥赛罗与苔丝德梦娜的深厚感情,因此他决心破坏这一切的美好,他所得不到的,其他人也别想拥有。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技巧分析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技巧分析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其杰出之处之一。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错综复杂的心理刻画,莎士比亚成功地将各类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其作品具有了深厚的内涵和情感共鸣。
这篇文章将分析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技巧,探究莎士比亚是如何通过语言、行为和与其他角色的互动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特征。
一、语言的运用语言是莎士比亚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人物的对白和独白,观众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
莎士比亚善于运用不同的语言风格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地位。
比如,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口才被塑造成机智、幽默和富有表达力的形象,他的独白几乎成为了整个剧作的亮点。
而克劳迪斯的语言则更加圆滑和巧妙,使观众立刻感受到他虚伪和阴险的本质。
此外,莎士比亚还通过人物的词汇选择和用词方式来揭示其性格特点。
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和朱丽叶之间的对话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诗意,表达了他们深沉的爱情。
同样地,在《奥赛罗》中,奥赛罗的语言中充满了尊重和威严,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将军的身份。
二、行为的描写除了语言,莎士比亚还通过人物的行为来塑造其形象。
人物的行为可以展现其性格特点、动机和价值观。
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人物的行为往往映射着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比如,在《马克白》中,马克白的凶残行为表现出他内心的野心和罪恶欲望,而女巫的神秘而诡异的行为则暗示了剧中魔法和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此外,莎士比亚还善于通过人物的姿态、动作和面部表情来揭示其感情和心理状态。
比如,在《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的疯狂行为和颓废的举止展现了她悲伤和崩溃的心理状态。
莎士比亚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
三、与其他角色的互动人物形象的塑造也离不开与其他角色的互动。
莎士比亚巧妙地安排了人物之间的对话、争吵和互动,通过这些互动来揭示他们的关系和性格特点。
通过与其他角色的互动,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性格和行为动机。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概述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戏剧家之一,他创作了许多具有深邃人物形象的剧作。
本文将对其中几位经典角色进行分析,包括哈姆雷特、妮娜、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卡桑德拉。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研究中最为热门的角色之一,他是《哈姆雷特》这部著名悲剧的主人公。
哈姆雷特被描绘为一个智慧敏锐却陷入思考和犹豫中的年轻王子。
他面临着复仇父亲被谋杀之事和自己是否应该行动的两难境地。
这个角色的复杂性产生了许多对于他内心状态和动机的解读。
有些说他是一个忍辱负重而忍受痛苦的英雄,有些则认为他是一个消极优柔寡断的个体。
妮娜妮娜是《十二夜》中荒诞喜剧的女主角之一。
她是一位年轻而美丽的贵族女子,由于父亲和兄长去世,她陷入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哀伤中。
她隐藏自己女性身份并变成男扮女装的“退伍军人”妮内斯,使得故事情节更加扑朔迷离。
妮娜以其聪明才智和机智勇敢而受到观众喜爱。
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最着名的恋人角色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也被誉为最悲惨的爱情故事之一。
罗密欧是一个年轻热血、浪漫而富有激情的角色;而朱丽叶则是一个聪明、坚定而勇敢的少女。
他们面对家族仇杀和纷争时选择相爱,并在困境中互相支持,最终走上了悲剧之路。
这个角色描写了莎士比亚对于不同背景出身青年心灵冲动与困境所作的反面教材。
卡桑德拉卡桑德拉是莎士比亚悲剧《特洛伊战争》中的角色。
她是特洛伊王子普利阿摩斯和赫克巴的女儿,被赐予了预言能力。
然而,由于阿波罗对她的爱慕被拒绝,他诅咒了卡桑德拉,使得人们对她的预言不信任。
因此,在特洛伊城即将被希腊军队攻陷之前,她所作出的警告无人听从。
卡桑德拉被描绘为一位深受折磨但却无助于阻止灾难发生的角色。
结论莎士比亚创造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
从哈姆雷特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到妮娜机智和聪明才智,再到罗密欧与朱丽叶深情但命运坎坷的爱情,以及卡桑德拉在厄运中抗争的孤独形象,这些角色都具有鲜明而引人入胜的特点。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戏剧作品受到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因为他不仅善于构思情节,还精湛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他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在本文中,将对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究他是如何塑造人物,并从中感受到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一、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为著名的悲剧之一,其中,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极具复杂性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才华横溢但内心深处充满痛苦的王子。
他的父亲被自己的叔叔所杀,而父亲的鬼魂向他揭示了真相,哈姆雷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即为父亲复仇。
在这个过程中,哈姆雷特渐渐变得情绪失控、疯狂起来,他开始迷失自我,渐渐沉陷到疯狂的深渊中。
哈姆雷特所展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正是莎士比亚在其他许多人物中所塑造的特点。
他能够深入人物内心,描绘出人性中的各种矛盾情况,例如,爱和恨,理智和情感,勇气和怯弱等。
这些矛盾使得哈姆雷特成为了一个具有现代感的形象,深直观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物的多面性。
二、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最为著名的爱情悲剧之一,而主人公朱丽叶,则是这个故事中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
朱丽叶是一个具有女性魅力和智慧的人物,她渴望自由、独立,同时也像其他女性一样,希望得到尊重和爱情。
当她爱上罗密欧时,她的生活开始发生巨变,她愿意为了爱情付出一切,包括被父亲赶出家门和面对残忍的命运。
在她的形象中,莎士比亚描绘了一个勇敢、坚定并具有高贵修养的女性,她的形象鼓舞了世人勇敢追求真爱并为之奋斗。
三、马克白思《马克白思》是莎士比亚最为著名的悲剧之一,而主人公马克白思,则是一个极具戏剧性和矛盾性的人物形象。
马克白思是一个原本英俊、勇敢、贤明的将军,但他的渐渐沉迷于权力和财富的欲望,导致他变得残忍和冷酷,最终成为悲剧的主角。
在马克白思的形象中,莎士比亚描绘了人性中贪婪和权力欲望的黑暗面。
马克白思的演变告诉我们,即使是最高尚的人物,也可能被人性的阴暗面所吞噬,因此,我们应该时刻警惕自己,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道德,遵守正义和责任,不让自己沦为阴暗面的俘虏。
莎士比亚悲剧特征

莎士比亚的悲剧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 人物塑造: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通常是贵族或统治者,他们通常有着高尚的情操、卓越的能力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这些人物因为自身的弱点或外部环境的影响而走向毁灭。
2. 冲突与对抗: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剧情发展的重要动力。
这些冲突不仅包括个人内心的挣扎,也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
3. 命运与偶然性:莎士比亚常常探讨命运的主题,他的人物经常面临无法逃避的命运,而偶然性的事件往往加剧了他们的悲剧结局。
4. 人文主义色彩:莎士比亚的悲剧展现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人的尊严和价值。
5. 语言艺术:莎士比亚的悲剧以其丰富的象征、比喻和高度的艺术化语言著称,这些特点使他的作品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6. 现实批判:莎士比亚的悲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和弊端,对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7. 悲剧效果:莎士比亚善于通过复杂的剧情设置和生动的人物刻画来营造强烈的悲剧气氛,使观众深感震撼。
8. 主题广泛:莎士比亚的悲剧涉及爱情、权力、野心、背叛、复仇等多个主题,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9. 结构严谨:莎士比亚的悲剧通常遵循古典戏剧的三幕结构,以确保剧情的紧凑和连贯。
10. 舞台技巧:莎士比亚在他的悲剧中巧妙地运用了各种舞台技巧,如独白、旁白、幻觉等,增强了戏剧的表现力。
这些特征使得莎士比亚的悲剧成为了西方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角色形象与情节分析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角色形象与情节分析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戏剧家,他的作品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和戏剧。
莎士比亚的作品表现了人类情感和冲突,其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更是深受观众和学者的喜爱和研究。
本文将分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探讨其在文学和戏剧历史上的意义。
首先,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角色形象非常丰富,在人物塑造方面他非常出色。
例如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这个复杂的角色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对象。
他是一个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复杂人物,他的忧愁和愤怒、难以抉择的处境和最终的命运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其他的莎士比亚角色形象也同样生动。
如《无事生非》中的与世无争的本杰明·本尼克特是一个十分可爱的人物,尽管他的遭遇是悲惨的,但他依然保持着一颗纯真的心,最终获得了幸福。
类似的角色形象还有《朱丽叶与罗密奥》中的两个主角,他们的爱情故事在文艺史上早已经被誉为经典。
这些形象丰富、立体、鲜活的人物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精华所在。
其次,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情节也非常吸引人,这些故事情节充满了真实感和艺术性,形式上也是各种变化多样。
例如,《成吉思汗》中充满情感和智慧的剧情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这个故事除了讲述成吉思汗的军事征服与管理之外,更多地讲述的是成吉思汗的家族生活与悲惨命运的感人故事。
另一个例子是《第十二夜》中的情节,其中爱情、误解、恶作剧、欲望等元素相互作用,最终构成了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故事,幽默感和戏剧效果也很完美地体现出来。
这些情节在莎士比亚的手中逐渐膨胀,最终成为了流传于世的经典。
最后,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对文学和戏剧的发展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就为戏剧文学作品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启示了后人探索角色形象多样性的可能性;而情节安排上的创意和突破,则为剧本的编写和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灵感和模板。
此外,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虽然苍古,但其优美的韵律和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也是无可替代的,对英语语言和文学的发展和影响也非常深远。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原型结构分析

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常常被视为轻松愉快的类型,但它们同样包含着丰富的 内在结构和主题。
1、角色塑造
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中,主要角色通常是年轻的爱人、受骗的富人、善良的穷 人等。这些角色通常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使观众易于理解和喜欢。例如,在 《仲夏夜之梦》中,赛勒诺斯公爵与他的四个随从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故事的主要 驱动力。赛勒诺斯公爵的独断专行与四个随从的叛逆不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人物形象方面,莫里哀喜剧中的人物通常具有鲜明的社会特征和性格特点, 例如虚伪、自私、愚蠢等。这些人物形象常常以夸张和变形的方式表现出来,让 观众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弱点。
在情感表达方面,莫里哀的喜剧更加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通过幽默、 嘲讽的方式表达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根本差异的揭示
谢谢观看
Hale Waihona Puke 2、冲突设置莎士比亚的喜剧中,冲突通常是围绕着爱情、财富和社会地位等主题展开的。 这些冲突通常以误会、错配和幻觉等形式出现。例如,《第十二夜》中的主要冲 突围绕着两个双胞胎兄弟和他们的爱情故事展开。由于兄弟二人的外貌相同,导 致了各种误会和错配的发生,最终在喜剧的高潮中得到了解决。
3、情节发展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原型结构分析
目录
01 一、莎士比亚悲剧原 型结构分析
03 参考内容
02
二、莎士比亚喜剧原 型结构分析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广泛的文学价值 和深远的影响。本次演示将通过分析莎士比亚的悲剧和喜剧原型结构,探讨其作 品的内在结构和特点,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位文学巨匠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相比之下,莫里哀的喜剧则更加注重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判,通过夸张和 变形的人物形象来展现人性的弱点。他的作品让观众看到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 缺陷,启示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制度的不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塑造摘要: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人物性格的分析,揭露出夏洛克作为高利贷商人在积累财富的生涯中养成的残忍的品性,这是与他所处的民族歧视的社会环境所分不开的。
在作品中,作者把性格塑造同揭示复杂的社会矛盾融合起来,善于塑造生动、丰满、复杂的性格,将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渗透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之中,把深邃、隽永的思想熔铸于艺术形象之中。
关键词:复杂性;矛盾性;戏剧冲突
所谓“时势造英雄”,造就莎士比亚的,是欧洲文艺复兴这个生气蓬勃的时代。
莎翁的喜剧,大部分是反映爱情的题材。
在这类剧作中,充满了对青年人爱情的歌颂,充满了幸福和欢乐的气氛,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芒,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诗情。
莎翁喜剧创作的艺术成就,主要还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在戏剧理论中有一个传统的说法,喜剧只能塑造类型人物,悲剧才能塑造个性人类。
莎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否定了这个传统观念。
他不仅在几部著名的悲剧中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复杂个性的典型形象;而且他塑造典型人物的杰出才能,在某些喜剧剧作中也表现得相当充分。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塑造得很成功的艺术典型。
我们可以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学到很多东西。
英国评论家莫尔根在他的著名论文《论约翰.福斯塔夫爵士的戏剧性格》中,曾对这个喜剧人物的性格进行详细考察。
他指出:“莎把他写成一个完
全由各种矛盾构成的人物性格:他既是一个青年,又是一个老头,既是有冒险精神的,又是一个富有机智的人,既没有心眼,又为非作歹,原则上软弱,而本性上果断,表面上胆怯,而实际上勇敢;虽是一个无赖,却没有恶意;虽是一个扯谎者,却不欺诈;虽是一个骑士、一个绅士、一个军人,却是既不尊严,也不庄重,又不体面。
”在历代评论家的心目中,夏洛克的形象也是很不一致的,有人强调他是一个受尽侮辱和迫害的正直的犹太人,有人则强调他是一个贪婪成性、爱财如命的高利贷商人……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解释这个复杂的性格,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剧本中,剧作家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总是通过他的行动及其动机展示出来的。
因此,要理解一个剧中人物,也只能把他的行动和促使其行动的原因做全面的考察,才能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在《威》中,夏洛克的主要行动,是借给安东尼奥三千块钱,并要后者签立一张奇怪的借据:如果不能按期偿还借款,就要在他身上的任何部分割下整整一磅白肉,作为处罚。
结果,安东尼奥未能还清借款,夏洛克则坚持要按约割肉。
应该说,人物的这些行动本身多少有点荒诞不经,可是,潜藏在行动背后的“动机”都是具体真实而又十分复杂的。
夏洛克是一个高利贷商人,但并不像某些评论家所说的只是个“高利贷者的典型”,在他身上只“反映出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
用这种单一的概念,根本不能解释这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而且,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的矛盾,也绝不仅仅是“反映了当时社会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之间的矛盾”。
用
单一的“社会矛盾”的观念,也难于解释两个人物之间生动、复杂的性格冲突的实质。
夏洛克是一个犹太高利贷者。
在复杂的性格中,既包含着高利贷者的习性和品格,也渗透着当时受歧视、受欺辱的犹太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素质。
他同安东尼奥之间矛盾,也并不是单一的。
在高利贷商人和商业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中,又渗透着歧视者与受歧视者之间的民族仇怨,这正是围绕“割肉”而展开的戏剧冲突所包含的复杂内容。
在展开这条冲突线的进程中,莎紧紧地抓住夏洛克的性格,通过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行动,把这个人物复杂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我们对夏洛克形象的感受也是复杂的。
他的自私、贪婪、视财如命的习性,连同他所津津乐道的高利贷者的处世哲学,都引起我们的憎恶。
可是,他在长期受歧视、受欺辱的境遇中积蓄起来的民族情绪,又激起我们的同情。
在戏剧冲突的发展进程中,这种复杂的感情,一直伴随着我们,甚至很难理性地分辨哪种感情是主要的。
从签立借据到法庭斗争之间,这个高利贷商人又经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他的女儿跟着罗兰佐逃走了。
莎围绕与此有关的一些场面,把夏洛克的性格向纵深开掘,同时又为法庭斗争的场面,从各方面做好准备。
剧中夏洛克对萨拉里诺一幕的表白,正是我们理解夏洛克形象的关键所在。
可是,人们对这段表白也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或者认为夏洛克是在“为人类的天性慷慨陈词”,或者认为这是一个恶棍在“施展诡辩之术,文饰报复之心”,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这段表白是发自他的肺腑,是
他把多少年不断思索过的问题作出精确无误的表述。
假如我们抛开传统的民族偏见,就会感受到,这段话确实包含着朴素的真理:犹太人也是人,他们同基督徒一样,具有人类的天性,也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
同时,我们也会感受到,夏洛克“为人类的天性慷慨陈词”的时候,又表现出某种病态的、非人性的东西:用加倍残虐的手段寻求报复。
或许,这种病态的、非人性的东西,确实是民族歧视的社会环境中造就的;可是,对于夏洛克来说,却反映了高利贷商人在积累财富的生涯中养成的残忍的品性。
别林斯基说过:“艺术喜悦不应该为了诗人规定的目的牺牲描绘的客观真实性。
”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完全符合这条正确的原则。
当然,这位天才的创作家也不是按照某些人为喜剧人物下的定义去塑造人物,他所遵循的是生活的真实,他塑造人物向来是从生活出发,把实际生活中的各种人物性格的“丰富多彩性”再现出来,还它以本来的面目。
正如他所塑造的许多成功的形象一样,夏洛克也不是某一种抽象观念的化身,而是一个血肉丰满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具有复杂个性的艺术典型。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
2.布拉德雷《莎士比亚悲剧的实质》,见《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3册
3.上海文艺出版社《威尼斯商人》译本(方平译)
作者简介:史邕莲(1978年-),女,本科,讲师,桂林理工大
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