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高中区域地理课件 :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共47张PPT)

冲积扇 等高线呈圆弧形,并上密下疏。多有 放射状河流或季节河流。
黄土塬 顶部平坦,边缘处沟谷纵横。等高 稀疏的地方数值大。
喀斯特峰林 多山间盆地(坝子),山多陡峭孤 峰。等高线稀疏处数值小。山峰等 高线密集且平滑。
新月形沙丘 等高线呈封闭新月形。一侧陡, 一侧缓,缓坡为迎风坡。
火山锥 等高线封闭,呈较有规律的环状, 上密下疏。突出特点为中心海拔 突然降低。
M
N
R S
5b0 Q
T U
P
60
KLM
50
N
P
R S TU Q
Q
难点突破三
如上图,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
150米>HA>100米;50米>HB>0米。 等值线共性:
在两条等值线间若还有一条闭合等值线, 则其数值只可能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小试牛刀三
7.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东北流向西南 B.东南流向西北
)
A 、 110ºE线 B、30ºN
C、a线
D、b线
例4、读右图回答1-2题 1、图中陡崖最高点E的海拔可能为 A.799m B.859m C.999m D.1059m
2.R、Q 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800 米 B.900 米 C.1000 米 D.1100 米
1200
1000 900
1. 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步骤2:定比例
步骤3:定基点
12
16
. . . . . . . . . .. . . . . . .
12 步骤4:画垂线
16
. .. . .
. ... .. . .... .
步骤5:画曲线
. .. . .
七年级地理上册6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不妨一试:
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右边 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用你 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
课堂反馈
1.下列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中间高,四周低是盆地 B.等高线越稠密,坡度越缓 C.等高线由山麓向山顶凸出,是山谷 D.等高线越稀疏,坡度约陡
距离。又叫绝对高 6000 2度.什么是相对高度?4000
相
对 高 度
海 拔
2000
地球表面某一地
C
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 0
直距离。
-2000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坡陡的 地方
山
400
坡缓的
300 200地方
(3)海洋、湖泊一般用__蓝___色表示,水越深, 颜色越深。
(4)积雪、冰川一般用__白___色表示。
2.请你在图2.26上找出世界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大的盆 地——刚果盆地,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1 海拔与相对高度 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概念
2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等高线概念及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山顶
洼地
盆地(洼地)
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
山 脊
山 谷
山脊
山脊线
山谷
山谷线
分别说出下面两幅图中虚线所示处的特征?
等高线弯曲,
等高线弯曲,
凸低(由高处向低处凸出)。凸高(由低处向高处凸出)
1.4 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 课件(共33张PPT)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1.4 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课件(共33张PPT)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共33张PPT)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相对高度: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海平面1000米500米500米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注意:最能直观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地形剖面图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与判读方法:等高线地形图名称方法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减小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陡崖等高线重叠鞍部两个山顶之间低地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增大方法点拨LOREM IPSUM DOLOR方法点拨1、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1)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线都是一些闭合的曲线,即使在某一张图上有断开的现象,也会在相邻的图上闭合。
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时要做到“一读二看”:一读:是指读数值,读数值可知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和等高距等;二看:是指看疏密和看形状,看疏密可知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看形状可知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
方法点拨2)判断山顶海拔高度的范围大于最内圈等高线海拔小于最内圈等高线海拔+等高距的海拔高度。
如右图,最内圈的等高线为300m,等高距为100m。
求该山的海拔高度。
方法点拨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① 判读坡度陡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② 判断地形部位:A ;B ;C ;D ;甲;③ 判断地形类型:图中以为主。
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山顶/山峰方法点拨3、识别五种地形类型地形海拔地面起伏程度山地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大,坡度陡峭高原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小,边缘陡峭丘陵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起伏和缓,一般相对高度不超过200M 平原盆地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起伏小,平坦广阔四周高,中间低方法点拨1)凸向法200300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是山脊300200100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是山谷4、区别山脊与山谷方法点拨2)垂线法4、区别山脊与山谷1)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及其垂线2)该垂线与两侧的等高线相交于几个点3)读出这几个点的海拔,由内向外海拔降低为山脊,由内向外海拔升高为山谷100200300山脊ACD100200200100方法点拨3)利用紧握的拳头记忆地形部位4、区别山脊与山谷伸出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也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因为它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以及分析计算能力。
要突破等高线地形图这一难点,需要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掌握判读技巧,达到灵活应用。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要诀:同线等高)2.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全图一致(要诀:同图等距)3.两条等高线绝不能相交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要诀:重叠为崖)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要诀:密陡疏缓)5.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即等高线凸向低处则为山脊;等高线凸向高处则为山谷。
(要诀:凸低为脊、凸高为谷)6.相邻等高线间的地点海拔取值介于两等高线数值之间(要诀:大于小数、小于大数)7.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的法则(要诀: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 判读海拔高度和气温(1)某地在某条等高线上,即可读出该地的海拔高度。
(2)若不在等高线上,则此处海拔是一个范围。
(3)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利用“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原则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如右图为等高线地形图,A区域高度小于700米,则为洼地;B区域高度大于900米,则为山丘。
3. 判别地势可根据海拔判别。
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表示。
示坡线也叫降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即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注意:n为相交汇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为高度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
是( C )
A.20 m B.29 m C.39 m D.40 m
局部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范围计算: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
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A )
A.甲 B.乙 C.丙 D.丁
高考领航14页 例题引导
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
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 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 地区、避开含沙量大的 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 塞;要建在经济发达、 腹地广阔的地区(图为 我国某海湾附近等高线 、等深线分布图,港口 应建在丙地,因为丙在 海湾内,可避风浪,且 等深线较密集,水深; 陆上地势平坦利于建港 )
地形特征描述
思考方向 平原、高原、
地形类型 山地、丘陵、 盆地
地势 高、低
海岸线 平直、曲折
特殊地貌
满分术语
地形以××××为主;主 要分布在××地形区
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 大(小);地势××高××低 、地势自××向××倾斜 海岸线平直;海岸线曲折 ,多半岛、岛屿等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 貌发育
起来这里登山。据此完成1~3题。 1.M湖湖水外泄处的海拔
可能是( )
A.1280米 B.1520米
C.1480米
D.1620
米
2.如果驴友在②处突遇湖
水外泄,最佳的逃生方向是(
)
A.东北 B.正北
C.东南 D.正南
高考领航14页应用提升
3.登山线路上最早看到日 出的是( )
A.①地 B.②地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5千米
例1.(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题)
根据图中的比例尺估算, 黄兴公园的面积约为 (C ) A. 6000m2 B. 60000m2 C. 600000m2 D. 6000000m2
640×960=614400
(3)比例尺的大小:
A、0 500千米 B、1:500000 =5千米 C、图上一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千米
比较A、 B 、C三图比例尺的大小
B>C>A
(3)比例尺的大小:
比例尺的大小要看整个分值的大小,分母越 大,比例尺越小。(将比例尺化成数字式的 分式形式) 1 1
40000000
>
800000000
• 在同样大小的两幅地图上,比 例尺越 大 ,图上所表示的范围 越 小 ,所反映的内容 8848 越 详细;比例尺越 小 ,图上 所表示的范围越 大 ,所反映的 内容越 简略 。
1、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面
山
H
等高距
H
H
等高线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山
坡陡的 地方
400 300
坡缓的 200 地方
100
等高线密集 。
等高线 稀疏 。
等高线的特点
1、同线等高 2、闭合曲线 3、等高距一致 4、没有交叉 5、疏密反映陡缓
3、等高线地形图的主要特点:
(1)同线等高(一般用米作单位,0表示海平面,负值 表示低于海平面) (2)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等高距 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但并不一定在一幅图内闭合。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陡崖处重合。 (5)示坡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垂直于等高线指向下 坡方向的短直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图文详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图文详解十三等值线及其特征等值线是某地理事物或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常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潜水(地下水)位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地租线等等。
等值线的特征(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数值相等;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的数值间隔(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值)是相等的。
(2)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可相等,也可能差一个等值距;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递变大小相等。
(3)同一幅图综合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交叉和汇聚(陡崖除外)。
(4)等值线一般都是闭合曲线,无论怎么迂回曲折,终究绕成圈,但在等值线图上由于受图幅限制,不一定能显示其闭合状态。
(5)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两侧变化梯度越大。
(6)水平方向上等值线越密的地方,其值在水平方向的单位距离上变化越大。
(7)等值线弯曲部分向高值突出时,其数值比两侧低;等值线弯曲部分向低值突出时,其数值比两侧高。
▲图文详解十四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绝对高度是一个地点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即海拔。
如图1,A点的海拔为1500 米,B点的海拔为500 米,C 点的海拔为-400 米。
—般地图上标注的高度为海拔高度。
例如地图上在珠穆朗玛峰旁标注的8844.43 米,就是指珠峰的海拔高度。
2.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相对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AC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1900 米。
▲图文详解十五等高线的判读步骤及等高线的特性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貌在地形图上通常用等高线表示。
在地图上,把陆地表面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高线(把海洋或湖泊中深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深线)。
等高线的判读步骤1、看等高线的数值,确定等高距在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
等高距是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相邻两条等高线数值存在三种可能性(大一个等高距,小一个等高距,相等)。
2、读图中的极值极值反映该区域海拔最大与最小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地势起伏的大小。
3、看等高线的延伸方向(形状)等高线的延伸方向为地势的走向,等高线突出的方向可能是山脊或者是山谷。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图3 等高线变式图
(某山地脊线图、图中 的等高距为100 m, M1与M2的海拔均为 500 m)
判读技巧
对于所有等高线地形图来讲,其判断方法具有很大的一致 性,一是根据等高线数值特征判断海拔高低、计算相对高度大 小等;二是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数值特征判断地形类型,如山 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平原、山地、丘陵、高 原等地形;三是结合地形类型综合分析其应用。对于图 1 来说, 等高线比较简单直观,比较容易判断;对于图 2 来说,一般以 区域图为主,其中绘制简单的两三条等高线,表示该区域的海 拔高度和大致的地势起伏状况,判读时注意其等高线的数值大 小和等高线大小的排列即可;对于图 3 来说,要先根据注记“ 山脊线与等高线的交点”提示信息,在图上简要勾勒出等高线, 再根据等高线的特征与图示信息来解答问题。
程度 ②坡面凸凹:高疏低密—— 平坦,公路尽量沿等高线
凸坡,高密低疏——凹坡 修建,“之” 字形道路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是为了降低坡度
读图五 方面
读图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
①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
①山脊:凸向低处; 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读弯曲 状况
②山谷:凸向高处。
③鞍部:正对的两山峰 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②判读等温线的变化:地势 高低决定气温高低。山谷地 势低,气温较两侧高,等温 线凸向温度低的方向;山脊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一般包括五个方面:
读图五 方面
读图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
读数值 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范围 ②海拔最大值、最小值 判读区域地形特征 ,判断 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阳
读延伸 区域等高线整体大致凸出 坡、阴坡) 方向 方向
①农业:陡坡发展水土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线
居民点选址
码头港口
布局农业
难点突破四等深线等高 线剖Fra bibliotek200m
100m 0m 100m 等高线
200m 300m
面图
的画
法
300m
200m 100m 0m -100m
最高处[300, 400)
-200m
最低处(-400,-300]
2、沿倾斜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 步骤1:定剖线
步骤2:定比例
60
C.③④ D.①④
P
6.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 可能是 A.40m至50m之间 B.45m至60m之间
50
Q 60
50
20 30
40
C.50m至60m之间
D.50m至55m之间
难点突破三
如上图,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
150米>HA>100米;50米>HB>0米。 等值线共性:
在两条等值线间若还有一条闭合等值线, 则其数值只可能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 般表示海岸线。
2等高线地形图特征:
①同线等高 ②同图等距 ③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④除了陡崖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 ⑤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密集表示坡陡。
3、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山
陡坡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同一幅图中)
缓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示坡线(降坡线):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 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N
500
c d
f
a
e
难点突破二 两点间的相对高度和陡崖的相对高度 1)陡崖的相对高度
解读: 图中崖顶、崖底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
≥500米,<600米
A A
650
B
200米
400米
600
500 400 300 200
B
>200米,≤300米
如右图: 顶部A:500 ≤ HA <600 底部B:200 < HB ≤ 300 崖高H: 200 ≤ H <400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甲 H=1500米 H=1000米 乙h=500米
海平面
海拔和相对高度都是指垂直距离,但是起点不同; 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乙
相对高度
500米 1000米
甲
绝对高度,即 海拔
500米
海平面
请思考:绝对高度(海拔)与相对高度有何异同?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
河流一般发育在哪里?
方向相反
40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为山脊
凸低为高(脊)
40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为山谷
凸高为低(谷)
两个相邻山顶 的中间部分。
难点突破一 画出沿AB线、CD线的剖面图
垂直或近似垂直的陡坡。
等高线重合。
陡崖
学习反馈一 1、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
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等各点的连线称作等高线。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100
100
100
150
100
150
150
150
200
200
100 200
200 200
100
150
100 100
200
150
150
100
100 150
100
1、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面
山
等高距
H H H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等高线
2.R、Q 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 为 A.800 米 B.900 米 C.1000 米 D.1100 米
练习巩固
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爬山春游。请你帮他们 分析一下,应该从哪一条线路上山最好? 为什么?
A
B
小结:同一幅等高线图等高线越稀疏,则
地形坡度越小;反之地形坡度越大。
下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
的应是
B
A
B
C
D
0 2千米 1:100000 0 5千米 1:500000
2千米
1千米
5千米
山谷
山谷
山顶
鞍部
3、读下图(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分析判断:
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A. 110ºE线 B. 30ºN C. a线
D. b线
4、图中所绘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 e f )
图中支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 a )
c 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
400
b
300 200
100
600
陡崖高差的计算公式: d (n-1) ≤H< d (n+1)
A B
其中n为重合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2)相对高度
丁 丙
B● A●
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h:
(n-1)d ﹤h﹤(n+1)d,
学习反馈二
5.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80
①18m ②21m ③36m ④43m
70
A.①② B.②③
5千米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大”,这只能用于判断同 一幅等高线图
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如何判断坡度大小?
①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 在相同的 水平距离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 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②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 在相同的水平范围内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 小, 坡度越小。
③在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 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山看一看: 说鞍出部地形名称
体
的
山谷
不
同
陡坡
部
位
缓坡
山顶 山脊
动手画一画
等高线闭合,中间 高四周低
山顶
盆地则相反
山坡上向 上隆起的 部位。
等高线向 低处弯曲。
山山 脊谷
山坡上向 下凹的部 位。
等高线向 高处弯曲
步骤3:定基点
12
16
.. . . . . . . .. . . . . . .
12 步骤4:画垂线
16
. .. . . . . . . . . . . . . . .
步骤5:画曲线
. .. . .
. ... .. . .... .
解决问题
A: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可通视. B: 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不可通视.
高 读下图(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
考 仿
分析判断第1—2题: 1 、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A 、 110ºE线 B、30ºN
)
真 C、a线
D、b线
2、图中分水岭两侧 (不考虑其它因素)太 阳能最丰富的是( )
A、a线北坡 B、30ºN线北坡 C、b线北坡 D、b线南坡
例4、读右图回答1-2题 1、图中陡崖最高点E的海拔可能为 A.799m B.859m C.999m D.1059m
学习反馈三
7.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东北流向西南 B.东南流向西北
N
a
X
a
300 400
C.西南流向东北
D.西北流向东南
8.图中X点的海拔可能是 b
Yb
A.180
B.200
C.220
D.240
9.图中Y点与X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350
判断水文
B.280
判断气候
判断通视情况
C.250 D.50
大坝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