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方法和模型

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方法和模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各种化学污染物不断释放到环境中,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其中,重金属污染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肆虐于陆地和水生环境中。
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不可逆转,普及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是高效、合理地控制重金属污染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方法和模型。
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是指重金属污染物在自然界中对生态系统、生物体健康、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的威胁程度。
重金属污染的种类、来源、环境风险、环境质量标准及其评价方法已经被广泛研究。
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是应对重金属污染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可以定量的评估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为制定控制重金属污染的方案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对于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需要开展多个步骤的工作:1.确定评价目标: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估的首要目标是明确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特点,评价重金属对生态系统,包括土壤、植物、动物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风险水平。
因此,需要确定评价目标和受体及评价分析的范围。
2.质量测定:质量检测是测定污染物浓度及其空间分布的关键步骤。
对于重金属污染物,采样时需注意区分可湿润和不可湿润区域。
在重金属污染评价中,通常采用直接分析的方法,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烘干样品后浸出、水平破碎等方法提取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
3.生态学效应的评估:通过调查受影响区域的物种丰度、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等生态因素,以及生态障碍的程度、生态学影响的时间长度、受影响区域的生物量等因素来评估受影响区域的生态风险。
4.风险评价: 根据实测值、经验模型计算重金属污染的风险值,对于风险水平过高的区域或点位,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实现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模型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可采用专家判断法、物质平衡法、物质迁移模型、生态毒理学模型等方法进行评价,其中,生态毒理学模型由于其独特的实验和定量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
重金属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估

重金属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估随着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其中,重金属污染被认为是较为严重的一种污染形式。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3.5g/cm³的金属或其化合物,在工业和农业中被广泛应用。
重金属的不当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
为准确评估重金属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需要进行生态风险评估。
一、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生态风险是指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生物种群、生态流程和生态学功能的影响,而重金属是一种具有潜在毒性的污染物。
不同的重金属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生态毒性,其长期暴露可能导致氧化应激、基因突变、DNA损伤等影响。
另外,大部分重金属容易沉积在土壤中,进而胁迫植物生长,从而影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因此,了解重金属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至关重要。
二、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和污染环节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是工业和农业活动,包括矿山废弃物、废弃电池、废弃电子产品以及废水处理等。
重金属主要通过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和溶解在大气和水体中的沉降物等途径排放到环境中。
其中,一些重金属如汞、铅更容易进入食物链并积累,导致更严重的环境污染。
三、生态风险评估的方法生态风险评估是评价重金属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目的在于准确识别出生态风险来源、发现潜在危险和制定合理、科学的生态保护策略。
常见的生态风险管理方法包括环境影响评估、土地使用管制、污染源控制等。
此外,还有许多定量方法可用于重金属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估,如概率模型、贝叶斯网络、模糊数学等。
在这些定量方法中,生态风险指数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可以考虑到重金属污染物的发生概率、毒性及暴露场所,是当前较为成熟的生态风险评估手段之一。
四、评估结果的意义和局限生态风险评估是为了控制和预防重金属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估结果对于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评估过程中,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因素。
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讲解

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讲解重金属是一种存在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可以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化,成为了几乎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种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也变得越来越必要,本文将对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进行讲解。
1.技术背景重金属污染评价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技术和手段,评估污染源对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媒介中的重金属造成的潜在或实际危害。
重金属污染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污染风险,以便采取适当的管控措施,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
重金属污染可能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动植物的生长、土壤质量和生态平衡,因此重金属污染评价可以确保人们生产生活的质量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评价的方法重金属污染评价的方法包括实验研究与模型分析。
实验研究直接采集土壤、水体、空气等样品,检测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并依据当地环境标准进行比对分析。
模型分析是指采用数学模型,建立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转移、转化和积累过程的模型,并进行模拟计算和预测评估。
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各有优缺点。
3.评价的指标重金属污染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1)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估指标:包括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周围环境的重金属含量、物种的累积情况等。
(2)暴露评估指标:包括人体、植物和动物等对重金属污染的暴露程度,主要通过检测环境中重金属残留和人体组织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估。
(3)效应评估指标:包括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医学和生态学评估方法进行评估。
4.评价的流程重金属污染评价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评价目标和范围,包括评价的区域、污染介质、污染源等。
(2)采集样品,包括土壤、水体、空气等样品,确定采样点位和数量。
(3)样品检测,主要是测定各种有毒元素的含量,如铅、汞、镉、铬等。
(4)分析评价结果,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发现问题所在。
(5)采取管控措施,对污染源进行治理和管理,以减少重金属污染风险。
5.评价的风险等级根据评价结果,对污染风险进行分类,可分为无风险、潜在风险和严重风险三种。
城市街道领域空气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城市街道领域空气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街道领域空气重金属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重金属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对城市街道领域空气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及风险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城市街道领域空气重金属污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街道领域空气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
重金属元素如铅、镉、铬、汞等在燃煤、工业生产、车辆排放等过程中释放到空气中,然后经过大气扩散和降尘作用,最终沉积到地表土壤上。
由于城市街道领域的人口密度较大,人类活动和交通运输频繁,空气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
其次,城市街道领域空气重金属污染具有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
城市中的工厂、道路、建筑等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源,导致空气重金属污染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
此外,不同气象条件和季节变化也会对空气重金属污染的分布产生影响。
因此,了解城市街道领域空气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对科学评估相关风险至关重要。
再次,城市街道领域空气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
人类的工业生产、能源消耗、交通运输和废物处理等活动释放了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进而影响了城市街道领域的空气质量。
针对污染源进行监测和控制是减少空气重金属污染的关键措施之一。
最后,城市街道领域空气重金属污染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空气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以通过呼吸途径进入人体,并对呼吸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空气重金属污染物还会沉积到土壤中,从而进一步威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针对城市街道领域空气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价是对空气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
风险评价的核心是确定重金属污染物的暴露水平和潜在风险。
通过在不同区域设立监测站点,采集空气样品并进行化学分析,可以获得各重金属污染物的浓度数据。
然后,结合人体暴露途径和暴露时间等因素,通过模型计算和风险分析,可以评估空气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水平。
重金属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

重金属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随着工业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其中,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尤为突出,因为重金属非常难以降解,长期积累会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
因此,对重金属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是指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金属元素,包括铅、镉、汞、钡、铬、铜、锌、镍等。
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重金属在环境中能够长期积累,从而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危害。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城市污染等。
工业污染:许多工业生产中的金属加工过程,如钢铁、有色金属、电子、化学、制药、印染等,都会排放大量的重金属废水和废气。
农业污染:农田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农业化肥和有机废弃物,如畜禽粪便。
城市污染:城市生活污染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废弃物及废水等。
生态风险评价的意义生态风险评价是一种评估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风险情况的方法。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降低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生态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物质流向评价、生物毒性评价和生态环境风险评价。
物质流向评价:对重金属的来源和物质流向进行评估,包括重金属从源头到达环境中的过程、物质在不同环境介质之间的转移和迁移路径,以及人类通过食物链摄入重金属的可能性。
生物毒性评价:在评估重金属的毒性时,必须考虑到其对不同生物的影响。
要评估到不同重金属污染对环境的生态影响,必须进行各种生物毒性实验。
常用的生物毒性实验包括水生生物毒性实验、土壤毒性实验、细胞毒性实验等。
生态环境风险评价:对于不同形式的重金属污染,包括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进行评价,以此确定影响生态系统的风险程度。
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
定性评价:在评价时,无需数值化计算和统计分析,仅通过主观评估来认定重金属污染物的风险程度。
黄山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黄山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黄山市作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要景点之一,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其中,重金属污染是较为常见和严重的问题之一。
因此,对黄山市城市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至关重要。
首先,黄山市的工业发展较为快速,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废水和废气排放成为了一个主要源头。
其次,农业的超量施肥和农药使用也会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升高。
同时,城市垃圾处理中心和建筑垃圾处理场等也会对周围土壤造成污染。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黄山市城市区域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铅、镉、铜、锌等有毒金属上。
其中,一些城市公园、河道、道路两侧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
而这些区域常常是人们出行活动的地方,长期暴露在这些环境中可能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对于黄山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需要综合考虑洁净土壤面积、土壤生态分类和植被覆盖率等因素。
通过对黄山市多个点位的调查和分析,得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等级可分为3级,其中以城市公园、河道、道路两侧的土壤重金属风险程度最高。
为了减少黄山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所带来的生态风险,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监测和治理工作,避免化肥、农药和工业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和投放。
加强城市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降低绿化和建筑垃圾对周围土壤造成的污染。
同时,也需要对已存在的污染进行修复,减少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综上所述,黄山市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评估其潜在生态风险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共同保护黄山这一独特的生态环境,为后代留下一片更加美好的土地。
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生态风险评价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加强,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愈发凸显。
其中,重金属污染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环境污染类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比较大。
因此,对于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影响及生态风险评价,我们需要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
一、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生产中不当排放所造成的。
其主要影响就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得生物的饮食结构、生物形态和数量都发生了变化。
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影响:1. 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会使得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植物生长受阻、枯死,这样会导致生态系统中大量的植物减少,从而直接影响到各种生物的生存。
2. 水体污染重金属污染会使得水体中的溶解氧降低,水温升高,水质下降,影响水中的生物生存和繁殖。
3. 生物毒性重金属的毒性很高,会直接影响到生物的免疫系统,导致生物疾病发生、免疫功能下降、繁殖能力降低等。
4. 种群结构变化重金属污染会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群结构,从而刺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达到改变生态系统平衡的目的。
二、生态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是对生态系统受到污染后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为人们了解生态安全、制定污染治理政策以及控制污染产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生态风险评价的内容及其方法:1.生态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生态环境风险评价内容包括评估对象、评估范围、评估目标、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和评估结果等。
2.生态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生态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是综合评价法和模型法。
综合评价法是以经验为依据,通过分析、对比和归纳等方法来评价风险的程度。
模型法是利用数学模型,模拟生态系统中受到污染后某一生态因素的变化。
综上所述,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十分大,因此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也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重金属污染的排放,同时加强植物种植、水源治理等环节的治理,从而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生态风险评价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强度也越来越大。
城市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的不断推进和利用,也导致了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面广泛,不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威胁,而且还会对城市营造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城市土壤重金属是指重金属元素在城市土壤中的积累量超过了浅表土壤中该类元素的含量,这种元素还会有生物、化学、地理学和物理等方面的毒性。
目前,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状况比较严重。
城市土地的使用不规范,工业、交通、垃圾处理等各种行业的产生的废物都是导致城市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
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都比较严重,表现出污染程度以沿海及工业密集区为重,而内陆城市也逐渐受到污染的影响。
二、生态风险评价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大大降低人类的健康水平,这也需要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
生态风险评价是指一种量化评价技术,利用有限的数据评价毒物的危险程度和生态风险水平,确保工业受到控制,保护人们的健康。
评价城市土壤的生态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以及相应的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涉及到土壤级别、土壤环境、土壤重金属含量等方面。
评价标准就是根据土壤重金属特性和污染程度,参考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制定生态风险标准。
评价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数学和地理等多个方面,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土壤污染的程度和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生态风险评价,可以对城市土壤重金属进行有效的防治。
三、防治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需要深入评估污染情况,制定系列的污染防治手段。
首先,需要增强立法力度,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督和控制。
其次,需要从源头上进行防治措施,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大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力度,减少垃圾的堆放量,以减少城市土壤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海洋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风险评价手段2016年10月28日目录目录 (2)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3)1.引言 (4)2.重金属来源 (4)3.海洋重金属污染现状 (5)4.海洋重金属污染危害 (5)5.评价方法 (6)5.1生物监测评价方法 (6)5.2水质直接评价方法 (6)5.2.1单项指数法 (6)5.2.2模糊数学法 (7)5.3沉积物评价方法 (7)5.3.1地累积指数法 (7)5.3.2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7)5.3.3综合污染指数法 (8)5.3.4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8)5.3.5污染负荷指数法 (8)5.3.6沉积物富集系数法 (8)5.3.7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 (9)5.3.8沉积物质量基准法 (9)6.研究进展 (9)7.研究展望 (10)8.致谢 (11)海洋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风险评价手段摘要: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海洋环境问题凸显,其中,海洋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总结了海洋重金属污染的途径、现状及危害,以及国内外关于海洋重金属的风险评价包括的三个方面。
一是生物监测的评价方法,二是水质直接评价方法,三是沉积物评价方法。
并提出关于海洋重金属风险评价的展望。
关键词:海洋、重金属、风险评价The Status and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the Sea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ighlighted, among them, pay close attention to marine heavy metal pollution problem has attracted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roaches of marine heavy metal pollu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harm, including three aspects at home and abroad on Marine heavy metal risk assessment. One is to evaluate the biological monitoring method the two is the direct evaluation method of water quality, sediment is thre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put forward the prospects about marine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Key words: marine;heavy metal;risk assessment.1.引言约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作为地球水圈的主体,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和食物资源,是人类的巨大宝库。
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 多种。
海底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有滨海砂矿、大陆架油气、深海锰结核,还有多金属结核和引人注目的金属硫化矿床。
海洋中的能源资源属于可再生性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并且有些资源在陆地中存储量极少,所以海洋对于我们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人类的频繁活动对海洋造成了严重污染,已经危及到人类健康。
自20 世纪50 年代日本出现由镉引起的“骨痛病”和由甲基汞形成的“水俣病”以后,各沿海国家和海岛国家都十分重视重金属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所谓重金属,就是指比重(specific gravity)大于 5 g/cm3的金属,对于生物体而言,它包括必须金属和非必须金属。
必须金属是指有机体能进行正常生理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金属,如铜(Cu)、铁(Fe)、硒(Se)、锌(Zn)、镁(Mg)、钴(Co)、锰(Mn)、钼(Mo)、镍(Ni)等,然而当必须金属浓度在有机体内累积超过某一阈值水平时就会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
非必须金属(指镉(Cd)、汞(Hg)、银(Ag)、铅(Pb)、金(Au)和一些不常见的高原子量金属)不参与有机体的代谢活动,组织内含有较低浓度的非必须金属就能对有机体产生较高的毒性[1]。
最重要的是,重金属是具有潜在危害的重要污染物,与其他污染物类不同,它对环境危害的持久性、地球化学循环性和生态风险性应引起特别关注。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污染评价的重要内容。
2重金属来源由图1 可见,海洋中重金属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大类[2]。
天然来源如海底火山喷发将地壳深处的重金属带上海底,经过海洋水流的作用把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注入海洋;地壳岩石风化后通过陆地径流、大气沉降等方式也将重金属注入海洋,构成了海洋重金属的环境本底值。
环境本底值对于判断海洋环境污染程度和评定海洋环境质量的优劣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为来源如矿山与海洋油井的开采、工农业污水、废水的排放(如电镀、冶金、蓄电池、制革、颜料、涂料以及化工厂的排水、重金属农药厂废水的排放和重金属农药的流失等)。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的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海洋环境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
由于多数重金属元素通过河流输入,因此构成了入海的主要途径,所以重金属在河口水域的污染比较严重。
图1.重金属进入海洋途径Fig. 1 heavy metals entering the ocean route3海洋重金属污染现状国家环保部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沿海重金属污染主要指汞、镉、铅污染等[3]。
据统计,我国沿海汞的主要污染源有60多处,尤以长江、珠江、鸭绿江、五里河等,为汞的主要污染。
汞以排放入东海的量最大,其次南海和黄海,渤海最少。
但汞的平均浓度以东海最高,渤海次之,南海最低。
渤海以辽东湾汞的浓度最高,均值为0.05ppb;渤海其它海域的汞的浓度为0.01ppb左右。
锦州湾、辽河口等是渤海汞浓度较高的地区。
北黄海、南黄海北部和南部汞浓度分别为0.04、0.02和0.01ppb,大连湾和胶州湾为0.02ppb。
黄海以鸭绿江口汞浓度较高。
东海汞浓度为0.01—0.23ppb,长江口至杭州湾一带0.07ppb,浙南至闽东一带为0.O4ppb,南海汞浓度为0.02ppb。
我国沿海镉的主要污染源也有60多处。
镉也以河流携带入为主,珠江、长江、滦河和漠阳江所携带入的镉占总量的80%,镉以排放入南海的量为最大。
整个中国沿海,镉的浓度范围为0.02~0.45ppb,平均浓度为0.10ppb,以南海最高,东海最低。
渤海中以辽东湾和渤海湾浓度较高,黄海以大连湾较高。
我国沿海铅的主要污染源有80多处。
以流入南海的排污量最大,约占总量的60%;东海和渤海次之;黄海最少。
铅的入海途径也主要靠河流携带。
中国近海表层水中铅的深度为0.05~51.44ppb,平均值为1.60ppb。
其中:渤海铅浓度平均值为2.95ppb,黄海为1.34ppb,东海平均浓度低于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但浙江南部曾达10~30ppb,南海铅浓度平均为7.68ppb,珠江口高达150ppb,为中国近海铅浓度最高区,粤西沿海为4.85ppb。
4海洋重金属污染危害[4]:铅:人体内正常的铅含量应该在0.1毫克/升,如果含量超标,容易引起贫血,损害神经系统。
而幼儿大脑受铅的损害要比成人敏感得多。
砷:俗称“砒霜”,如果24小时内尿液中的砷含量大于100微克/升就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并有致癌的可能。
而且如果孕妇体内砷超标还会诱发畸胎。
镉:正常人血液中的镉浓度小于5微克/升,尿中小于1微克/升。
如果长期摄入微量镉容易引起骨痛病。
汞:正常人血液中的汞小于5-10微克/升,尿液中的汞浓度小于20微克/升。
如果急性汞中毒,会诱发肝炎和血尿。
铬:铬中毒后可致腹部不适及腹泻等中毒症状,引起过敏性皮炎或湿疹,呼吸进入,对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咽炎、支气管炎等。
汞:食入后直接沉入肝脏,对大脑、神经、视力破坏极大。
天然水每升水中含0.01毫克,就会导致人中毒。
钴:能对皮肤有放射性损伤。
钒:伤人的心、肺,导致胆固醇代谢异常。
锑:与砷能使银手饰变成砖红色,对皮肤有放射性损伤。
铊:会使人多发性神经炎。
锰:超量时会使人甲状腺机能亢进。
也能伤害重要器官。
5 评价方法对于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生物监测的评价方法,二是水质直接评价方法,三是沉积物评价方法[5]。
5.1生物监测评价方法所有的海洋生物都在某种程度上积累重金属,积累量视金属类型和生物种类而异。
双壳类积累重金属的量随水体中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自然海区,菲律宾蛤仔对锌、铅的富集系数可达1000以上。
重金属在水生动物内可通过鳃、摄食、体表与水体的渗透交换作用等方式累积,其中沿食物链的富集最主要。
生物的食性不同,重金属在不同水生动物中残留量也各异。
海洋双壳类(牡蛎、蛤仔、贻贝)具有重金属污染监测生物应具备的基本属性:分布广泛,种群密度大,寿命较长,固着不动,底栖生活,对水环境中重金属的累积是净累积型,从体内排出有一定长时间的生物学半衰期。
因此,利用双壳类监测海洋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海洋重金属污染监测的重要手段。
5.2水质直接评价方法海洋水质评价方法主要有:单项指数法、综合指标评价法、尼梅罗评价方法、几何均值模式、向量模式、模糊数学法、半集均方差模式、灰色聚类法和层次分析法等。
5.2.1单项指数法单项指数法是根据评价标准对单项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取其中最大类别为该断面或水体的总体水质类别。
公式:Ii= Ci/ Si式中,Ii为i种污染物单项指数;Ci为i种污染物实测值,mg/L;Si为i种污染物评价标准,mg/L。
单项指数法简单明了,容易使用,可以清楚地判断出主要污染因子、污染时段和主要污染区域,是其他模式的基础。
但是,这是一种最为悲观的评价方法,只要有1项因子污染严重,不论其他因子的污染程度如何,总体水质类别都很差,而且不能给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
5.2.2模糊数学法用模糊数学理论进行水质评价是用隶属函数来描述水质分级。
此评价方法大体可分为以下4个过程:①用隶属度刻划环境质量的分级界限;②列出各单项参数对各环境质量等级的隶属度,即通过隶属函数求出m个单项参数对各级环境质量的隶属度,得到1个m× n的矩阵[ M];③计算权重并赋予各参数,根据各参数超标情况进行加权,超标越多,加权越大,权重值Wi= Ci/ Si;④对各单项权重进行归一化运算,然后对m项参数给予权重,组成1个1× m的矩阵[ N];⑤模糊矩阵复合运算得到综合评价矩阵[ P]=[ N]·[ M] ,其中的运算遵循“相乘取小,相加取大”的原则,依据[ P]进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