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一节课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11、知识与技能(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时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实验,学习实验讨论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1)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分析,提出实现新思路的各种推测和猜想等,培育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对比、归纳,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进展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神秘。
(2)通过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体会实验在化学讨论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讨论,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利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启发、对比、归纳等教学方法,采纳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加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观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2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讨论中的应用。
3.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沟通。
高中化学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优秀课件

风橱内进行,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灼烧、吸收、收集〕。
*防倒吸:加热法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注意熄灯顺序;吸 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HCl、NH3〕时,加装平安瓶或漏斗。
〔4〕用灯帽盖灭火焰,不允许用嘴吹。 〔否那么:可能将火焰沿着灯颈压入灯内, 引起着火爆炸 〕
2022/1/18
江西省鹰潭第一 桂耀荣
3
一、回忆:氧气的制备方法
5、氧气收集完之后,先移出导管,后熄灭 酒精灯〔否那么:水槽内的水倒流,使试 管 炸裂〕。 6、试管口为什么要放棉花团?〔防止产生 的气流将固体物质带入导管〕。
2022/1/18
江西省鹰潭第一 桂耀荣
7
三、化学实验平安
爆炸品: TNT(三硝基甲苯)、镁粉、硝酸铵〔NH4NO3〕、 黑火药,等等。
易燃气体: H2、CH4、CO
易燃品
易燃液体:有机溶剂〔酒精、汽油、乙醚、苯、甲苯〕 自燃物品:白磷
遇湿易燃物品:Na、K、电石〔CaC2〕 腐蚀品: 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冰醋酸、NaOH固体
3、加热操作: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受热 不均而破裂〕
给固体加热——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形 成的水滴倒流至管底引起试管破裂;先均 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给液体加热——管口向上倾斜约45度角; 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2022/1/18
江西省鹰潭第一 桂耀荣
2
火灾处理方法:防止火势扩展:移走可燃物,切断电源,停止
通风。扑灭火源:酒精等有机溶剂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湿布、 石棉或沙子盖灭,火势大可以用灭火器扑灭。小范围的有机物、钾、 钠、白磷等化学物质着火可用沙盖灭。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引言化学实验安全主备人:薛锋时间:2009年8月30日课程标准: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省教学要求: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的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过程与方法:了解化学科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实验安全标识、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进而掌握实验的基本准备常识,并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在工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同学们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热爱化学这们学科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逐渐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教学重点:化学的新认识、了解安全措施教学难点:高中化学的知识特点以及学习方法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流程:Ⅰ、课前检测:一、复习检测:1、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 取用块状固体应使用____________; 取用少量液体时即应使用____________;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
取用药品,如果实验里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只要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_______性、有__________性的药品,因此在使用时,______________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________________,更不得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预习检测:1、进行化学实验要注意哪些问题?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有哪些?Ⅱ、课堂新授:【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说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2、高中化学有哪些内容?【小组交流讨论1】为什么说化学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师生共同探讨】1、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1) 解开许多物质结构之迷,在工厂大规模生产化工产品,如人工牛胰岛素(2) 合成并开发诸多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和新材料(3) 为解决困扰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和资源问题提供更多的有效途径(4) 利用化学高效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国民经济能良性、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造福,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1. 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原子结构示意图①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
②弧线表示电子层。
③弧线内数字表示该层中的电子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①当主族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少一个电子层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与电子层数相同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HF的电子式:B.O的核外电子排布:分子的球棍模型:C.S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CH4【答案】B【解析】A、HF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错误;B、O为8号元素,核外有8个电子,其中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6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为故B正确;C、S为16号元素,核内有16个质子,S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D、为甲烷的比例模型,CH4分子的球棍模型为,故D错误;答案选B。
2、明确几个量的关系(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可近似地代替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3)阳离子M n+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n;阴离子N n-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n。
2.某物质H2RO3分子中共有x个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_______个质子,________个中子。
【答案】x-26 A-x+26【分析】根据分子中各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的和等于总电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的质量数等于其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计算。
【详解】H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O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则根据H2RO3分子中共有x个电子,可得该物质分子中R原子核外电子数为(x-1)×2-8×3=x-26;由于原子的质量数等于其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x-26,则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也等于x-26,其质量数为A,故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A-( x-26)= A-x+26。
高中化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化学第一课教案一、导入本节课将以“化学是什么”为主题展开,通过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1.1 情境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或物质,如水的沸腾、铁的生锈等,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测这些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的化学原理。
1.2 提问引入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认为化学是什么?”、“化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等,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二、学习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学的初步认识。
2.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是探求物质世界奥秘的重要学科。
2.2 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物质的元素、化合物、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等内容,涉及范围广泛。
2.3 化学的重要性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生活、工业、环境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和意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实践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本节课设置了一些实践活动。
3.1 实验观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溶解试验、化学反应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化学现象,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3.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探讨一些与化学相关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课堂总结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的重要性和研究对象,引导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五、作业布置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留一些相关的作业,如复习化学的基本概念、解决一些化学问题等,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六、延伸拓展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额外的阅读材料或实验项目,让他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化学学科,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能够在第一堂化学课中对化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2.1.1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教材分析“钠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
钠元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元素,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的学习有指导性作用。
这节课通过实验探究钠的性质对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这不仅为学生学习以后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而且学生在获取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研究技能的同时,可以建立发展物质性质和物质用途关联、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归纳钠的性质,能从原子结构上解释钠的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评价目标(1)通过对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交流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定性实验探究的水平。
(2)通过对钠还原性、活泼性的判断分析,诊断学生对钠的性质认识思路的视角水平和内涵水平。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2)难点: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
课前准备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关于金属的知识,预习本课内容,查阅资料了解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引入】在上一章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分类,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如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我们将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系统研究钠及其化合物,可以定性认识钠的性质、变化和用途。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这节课我们主要用实验的方法认识单质钠的性质。
【投影】金属钠是英国化学家戴维在1807年电解熔融碳酸钠时得到的。
【学习任务1】通过观察和结合数据认识钠的物理性质。
思考与交流:(1)展示煤油装有钠的试剂瓶,用镊子将煤油中的钠取出来放在滤纸上,用滤纸把金属钠表面的煤油吸干,用小刀切开钠的表面,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观察钠表面有些什么变化?【评价任务1】(1)根据观察结合数据总结出钠的物理性质:质软(硬度小)、密度比煤油大、熔点低、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学习任务2】通过观察集合前面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说一说为什么切开钠后表面会迅速变暗。
高中化学选修课件 :第1章第一节第1课时

1
课前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讲练
探究整合应用
知能优化训练
课前自主学案
自主学习
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
(1)概念
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
吸收或释放 ___________的热量。
(2)数值与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关系
数值 热量变化 单位
负值 正值 放热 吸热 J· -1或kJ· -1 mol mol
(2011年朔州高二检测)一定条件下,A 与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图:
例1
(1)下列有关反应A+B===C+D的说法正确 的是__________。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B.该反应若有热量变化,则一定是氧化还 原反应 C.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不需要加热反 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解析:选C。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 新键形成,A正确;同时旧物质消失,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质生成,B正确;从能量角度看,要么吸 热,要么放热,即一定伴随能量变化,D正 确;化学反应不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C 错误。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焓变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知道化 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是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 主要形式。 2.理解反应热、焓变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3.了解焓变与反应吸热或放热的关系。 4.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第 课 时
化 学 变反 应 的 反 应 热 、 焓
-1 ______________。 -285.8 kJ· mol
问题探究
高中化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化学第一课教案一、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和应用的科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
在高中阶段,化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使他们能够了解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旨在分享一份高中化学第一课教案的设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
2. 理解物质的分类与组成。
3. 掌握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4. 能够运用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5.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实验技能。
三、课堂导入通过示意图或实物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空气、水、金属等。
引导学生探讨物质的特性和分类,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四、知识点讲解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并介绍化学研究的范围,如物质转化、结构性质关系等。
2. 物质的分类与组成:通过案例和实例,介绍物质的分类方法,如纯物质和混合物,元素和化合物。
让学生学会识别物质的分类,认识物质的组成。
五、概念解释1. 元素符号:介绍元素符号的意义和表示方法,使用周期表进行举例说明。
2. 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解释原子序数的定义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计算的能力。
六、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概念解释中的知识,计算给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从而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七、实验设计设计一套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化学实验室的仪器和试剂。
例如,利用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反应现象,并运用化学式进行计算。
八、实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解释反应现象,并从中发现物质转化的规律和结构性质的关系。
九、知识拓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其他物质的转化现象,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进一步巩固和扩展所学知识。
十、课堂互动开展小组讨论、问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灵活性。
十一、总结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归纳和整理所学知识,加深对化学基础概念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
有一个美国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犹太人要被关进监狱3年。 监狱长让他们3个一个人提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3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 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能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3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 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 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小孩子。
学习要求
• • • • • • 1.课前预习 2.上课听讲、记笔记。 3.课后先复习再独立完成作业。 4.对典型错题要有错题集。 5.有问题马上就问,不让问题积累。 6.当天的内容当天要回顾。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 让我们共同感受化学、学好化学!
4、化学与环境-赤潮
赤潮对渔业的影响
4、化学与环境
明天, 我能到 哪里?
全球变 暖,导 致南极 酷热难 耐!
5、化学与环境之系列—温室效应
湖泊消失
全球变暖 危害
干旱
水灾
摆在我们面前这么 多环境问题!我们 该怎么办?我们能 作什么?
5、化学与科技
高分子人造血管
一些常见的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尼龙粉末
有机玻璃
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烯
高分子人造血管
聚四氟乙烯 聚乙烯
PVC管材
塑料泡沫
以锂离子电池为动力的汽车
化学五字学习法
一、观 ——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
二、动 ——积极动手实验、动笔记录 三、记 ——化零为整、运用理科的思维加上文科的记忆
四、思 ——透过现象思本质,多想、深想、独立想,
就会想,只有会想,才能想会
五、练 ——应用中巩固知识、排查知识、掌握知识
点石成金
高温高压
石墨
金刚石
2、化学与农业
化肥,农药是丰收高产的保证
化学与农业
• 如果没有发明合成氨,合成尿素和新 农药技术,世界粮食产量至少要减半, 70亿人口中的35亿就会饿死。
3、化学与医学
• 人类的健康依赖与化学
非典 艾滋 禽流感 依赖于化学药 品的研制 如果没有发明合成各种抗生素和大 量的新药物的技术,人类的平均寿 命要缩短25年。
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原因: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
二. 臭氧层的耗损与 三. 生物多样性减少
四. 酸雨蔓延
一. 全球气候变暖
六. 土地荒漠化
七. 大气污染 九. 海洋污染 境转移
认识与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 破坏 八. 水污染
十. 危险性废物越 化学
五. 森林锐减
4、化学与环境-酸雨
雕像被酸雨腐蚀前后对比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3年我每天与 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 感谢,我要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 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 们的选择将决定我们3年后的生活。
高中化学模块概述
必修课程程 (水平测试内容)
热爱化学
我不可能不去想是否成功 既然选择了高中 便只顾三年如一日,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征程中的冷雨寒风 既然目标是“一本”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体验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坎坷 只要热爱化学 成功,就在意料之中
我的寄语
同一个起点我们共同努力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保证 学问在于平时的点滴积累,贵在坚持 懒散是一种习惯,优秀也是一种习惯 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其实很容易 • 也许将来有一天你将你学到的化学知识都 还给老师了,但你从学习化学过程中得到 思维方法却会使你受益终身。
模块介绍
• 选修课程(高二,高三学习内容)
化学—— 人类进步的关键
——西博格(美)
1951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西博格博士一次发言中的 一句话
走进化学世界
1、点石成金 2、化学与农业 3、化学与医药 4、化学与环境 5、化学与科技
一.点石成金
变成
蕴藏化学智慧
硅石
用一堆沙子集成电脑CPU
计算机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