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简介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作品介绍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作品介绍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作品是指由幼儿园教师或家长们亲手制作的,帮助幼儿进行认知、
游戏或实践活动的教具工具。
这些教具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认识字母、数字、颜色、形状、大小、时间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手工制作、自我探索、动手操作的能力,寓教于乐。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作品有很多种,比如:
1.卡片对对碰:可以制作不同的图片,放在卡片上,每张卡片上都有不同的图案,让
孩子根据图案找出相同的一对,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
2.数字跳跳球:利用软木板、颜色绳和数字磁铁制作,通过跳跳球贴上不同的数字磁铁,让孩子进行数字认识锻炼,同时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3.磁性拼图: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图形,让孩子进行拼图游戏,帮助孩子培养空间感和
手眼协调能力。
4.橡皮泥美术:利用自制的橡皮泥,让孩子进行造型和涂鸦,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和想
象力,同时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以上只是一些自制玩教具作品的例子,还有很多其他的教具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和教
育目的来设计制作。
自制教具说明

一、教具名称文化类情景讽刺图片
二、简单制作
1.主要材料:
A4打印纸若干、水彩笔一套、彩色粉笔一盒、政治课本、绘画铅笔、橡皮擦、直尺、记号笔、胶带纸
2.制作过程:
1)从网上查找有关文化类的情景讽刺图片。
2)用绘画铅笔及直尺在白纸上勾画出图片的轮廓。
3)待图画的轮廓勾画完毕后,用记号笔描深轮廓。
4)用彩色粉笔把三幅图片的背景及人物填涂完整,对于细小区域用不同颜色的彩笔进行填涂。
5)完善图片上的文字,让图片能容贴近政治知识并且更具讽刺性。
三、教具特点
1)利用直观的彩色的图片辅助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兴趣点,生动彩色的图片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2)此类情景图片有助于加深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熟悉及巩固课本内容。
3)该类教具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寓教于乐的新课标教学理念。
4)情景图片还可以辅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
5)该情景教具不仅可以适用于教学阶段,还可以在阶段性考试中使用,并且可以运用于整个复习阶段。
自制教具说明

自制教具说明
一、教具名称:
生词记忆卡
二、简单制作:
1、根据本学期语文教材中要求识记的生字生词的数量,以五个为单位,制成小卡片,注意难易的搭配。
2、卡片上写上五个生词,并且标明任务——要求给生词注音、释义。
3、按照学号顺序,每天有一个学生抽取一张卡片,对卡片上的生词进行注音、释义,可查阅词典和相关资料。
完成后,将答案写到卡片的背后。
4、准备两个小纸盒,一个标识着“YES”,一个标识着“NO”。
“YES”代表已经被选中过,而“NO”代表还未被选中的,或者是选中后没有被解决的。
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选中一张卡片。
5、在经过一轮的抽选后,再将“YES”纸盒中的卡片放回“NO”纸盒中,重新开始。
6、在第一回合中,抽选卡片的同学负责解决问题,并把答案写在卡片背后,其他同学要把这些生词记录到笔记本上,熟悉识记。
7、从第二回合开始,抽选卡片的同学就要是挑战者的身份,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对这些词组的注音、释义。
如果挑战失败,要罚写三遍。
三、教具特点:
形式简单方便,并且能够实现学生对教材生词的记忆和理解。
四、运用对象:
八年级学生。
自制教具简介

自制教具简介
长治市城区童乐幼儿园罗小飞
制作原理:利用球的滚动
教具名称:有趣的滚动
制作人:罗小飞
制作材料:硬纸板、废旧材料、玩具小车等
适用学科:科学领域
制作方法:
1、利用硬纸板等废旧材料制作垂直轨道(1),实验用球两个。
2、利用硬纸板等材料制作一组三坡道的轨道(2),实验用小
车三辆。
3、制作障碍物不同、坡面相同的坡道(3),实验用球两个。
使用说明:
1、轨道(1),将实验用球放于垂直轨道起点,同时使两球
在轨道中运行,探索两球的滚动速度和轨道的关系。
2、轨道(2),将实验用小车,放于轨道起点,同时让它们随坡面自然滚动,探索其滚动速度和坡面的关系。
3、轨道(3),将实验用的小球放于轨道起点,查看小球滚动的速度,以及用时与障碍物间的关系。
自制教具总结知识点

自制教具总结知识点引言自制教具是指教师或学生利用现有的材料和资源,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制作出具有教学功能的教学工具。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自制教具在教学中逐渐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自制教具的概念、制作方法、教学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自制教具。
一、自制教具的概念自制教具是指利用现有的材料和资源,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制作出具有教学功能的教学工具。
它可以是简单的手工制品,也可以是复杂的科技产品。
自制教具的种类繁多,包括教学模型、教学图表、教学游戏、教学装置等。
它可以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
自制教具的制作过程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教师或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自制教具的制作方法1. 制作材料的选择自制教具的制作材料可以是各种日常用品,如纸张、塑料、绳子、木头、纸板等。
教师或学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
有些教具需要利用废弃材料加工制作,例如用废旧塑料瓶制作水平仪,用废旧纸箱制作立体模型等。
有些教具需要特殊材料,如制作生物模型需要用到橡胶泥、颜料等。
2. 制作工具的准备自制教具的制作工具可以是常规的手工具,如剪刀、胶水、胶带、尺子、铅笔等。
有些教具需要使用电工工具,如电钻、电动剪刀、烙铁等。
有些教具需要使用特殊工具,如制作陶艺教具需要用到陶轮、陶刀等。
3. 制作过程的设计自制教具的制作过程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
首先,要确定教具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基本要素。
然后,要进行结构设计和制作工艺方案。
最后,要进行制作过程的分解和安排,确定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
4. 制作技术的要求自制教具的制作技术包括切割、粘贴、拼接、绘画、雕刻、烘烤等。
有些教具需要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如制作机械模型需要进行螺纹加工、轴承安装等。
有些教具需要进行复杂的化学实验,如制作化学模型需要进行分子合成、物质变化等。
自制教具说明书1

自制教具说明书班级: 09物本姓名:张丽平学号:090800077一.教具名称:不反弹的小车二.所需材料:纸盒子、四个大小一样圆形的盖子、两根一次性筷子、弹簧、小石块、双面胶、剪刀三.教具原理:小车撞向墙壁时,接触墙壁的是小车,它因碰到墙壁而减速,而小石块由于惯性仍会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
这样,在小车与小石块之间就产生了摩擦,使运动能量转变为热能,缓冲了整个小车与墙壁的碰撞,所以小车可以成功地撞向墙壁,并且不反弹。
四.制作方法及装置图:1.用剪刀在在纸盒上钻四个孔,两个在前,两个在后,并且分别在纸盒的两边。
2.用剪刀在四个瓶盖的正中间钻孔,是一次性筷子能插入洞中并且不会松动3.把筷子穿过纸盒上的孔,使筷子和瓶盖组合成车轮,这样就组成了一辆小车,调节好车身与轮子,使小车能顺利前进,并减掉多余的部分4.在纸盒的前面钻一个小孔,使弹簧能够插进去并且稳定,调整好弹簧的位置5.在小石块的一面贴上双面胶,确保小石块能够粘在小车上五.制作中的注意事项(包括遇到的困难、有什么技巧等等)1.钻孔要钻在瓶盖的正中间2.筷子能插进孔里并固定3.纸盒上的孔不能太小,否则会阻碍轮子转动4.小石块不能太轻,而且两面要比较平整5.两个轴承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要给石块滑动的距离六.教学应用:(如果有的话,说明能用于什么学习内容的教学,以及如何教学)可用于高中物理动能转化为热能的教学。
评分标准: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权重(%)评分科学性仪器制作原理是否科学,有无错误20趣味性科学有趣,能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和探索欲望20实用性简单教具说明大问题,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20取材取材容易,易于推广,贴近生活15 使用操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见性好10 外观与制作工艺外观精美,赏心悦目,制作精良10 创新性是否原创 5 总分100。
自制科学教具作品介绍

自制科学教具作品介绍
自制科学教具作品是一种充满创意和乐趣的活动,可以激发孩子
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这些作品可以反映科学的原理和现象,帮助
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的知识。
以下是两种自制科学教具作品的介绍:
1.纸杯电话
纸杯电话是一种很有趣的物理实验,可以通过简单的材料制作。
制作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将两个纸杯拼在一起,用一根绳子穿过两个
纸杯并系紧即可。
孩子们可以将一个纸杯放在自己的耳朵上,另一个
纸杯则放在朋友的耳朵上。
当一个人说话时,声音通过绳子传递到另
一个纸杯,朋友就可以听到他说的话。
这个教具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声
音的传播原理。
2.纸风车
纸风车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制作的科学教具。
通过制作纸风车,孩子们了解了空气的物理特性,并学会如何制作简
单的机械。
孩子们可以选择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张,将它们剪成风车
的形状,并将它们固定在纸杆上。
当孩子们吹气给纸风车,风轮就会
旋转。
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风的原理。
自制科学教具作品的好处:
1.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
2.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
维能力。
3.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自制科学教具作品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孩
子们在玩耍中学习,真正理解科学知识。
这不仅有益于孩子们的学习,也有助于他们培养一种创造性和实践性的精神。
自制教具说明

教具名称:测量仪
制作单位:xx小学
制作人: xxx
制作材料:三合板木条
设计意图:
该测量仪用于小学数学中画各种几何图形,如:直线、角、平面图形。
还能测量线段长度、角的大小。
还可用于自然课中测量太阳高度等。
使用说明:
1、用于测量线段长度时,具有三角尺的功能。
2、测量角的度数时,角的一条边和0度刻度线重合,木条和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可以准确地测出角的度数。
3、画平面图形时让木棒和任意度线重合,可画出任意和此度数互补的角。
4、另外加上一个吊锤,一个底盘就能测量太阳高度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制教具简介
粉尘爆炸演示器适用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实验7-2]的演示实验, 用于探究可燃性粉尘的爆炸原理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本教具由塑料罐、蜡烛、淀粉、乳胶管、果冻壳等组成。
实验原理:可燃性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的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实验过程:
1、把淀粉放在研钵中尽量研细后,烘干放入广口瓶中备用。
2、实验时,先取适量干淀粉倒入粉尘爆炸器的果冻壳中,(淀粉量以装满果冻壳为宜),点燃蜡烛,待燃烧旺盛时,盖紧瓶盖,吹入气体,这时可以看到弥漫在塑料罐的淀粉尘立即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砰”的一声,发生爆炸,把杯子盖高高掀起。
实验成功的关键:
1、粉尘越细越好,临用时进行干燥处理。
2、每次实验时都要放入足够多的淀粉。
3、点燃蜡烛时,要等火焰足够大时才能点燃。
实验的优点:
1、装置简单,操作容易,现象明显,直观效果好。
2、实验所用器材采用生活废弃物,取材容易,每个学生都可自制和实验,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与节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