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与人类健康阅读答案
《一盐一世界》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盐一世界盐,这种我们每日必见的白色晶体,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人类真的无法摆脱对它的依赖吗?盐和生命的关系,便是其主要元素氯、钠、钾与人体电解质的关系,这三种元素是人体电解质主要成分。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动物体内都含有盐分,动物的血液、汗液和其他液体中,氯化钠的浓度几乎都和海水一样。
因此,在人体体液这片海水中,盐就成了一种最基本的介质了,它的元素钠在细胞外,钾在细胞内,两者共同捍卫着身体细胞内外压、水分和酸碱值的平衡。
对于人类来说,盐的摄入量不足与过多都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盐的摄入量不足,体内钠含量过低,人就会出现食欲不振和晕眩等现象。
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视力模糊等症状。
可是,现在人们对盐的摄入量不是太少,而是太多,而且盐摄入过量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
因为人在食物中获取的盐分可能仅仅只够身体暂时所需,一旦出汗过多,身体中盐分大量流失,人就需要马上寻找盐来补充。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形成了一有机会就吃盐,在身体中储备盐的习惯。
此外,盐加到食物中能明显改善食物的滋味,刺激人和动物的味觉和食欲,因此在进化过程中,人养成了对盐的嗜好和依赖,就像有些人对毒品产生依赖一样。
所以,人类一旦不吃盐就感觉疲惫乏力,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心理上和生理上对盐的依赖,并不表明身体真的每天都需要那么多的盐。
那么,我们到底该吃多少盐呢?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一个成年人一天摄入6克就够了。
简单计算一下,如果我们活到70岁,5岁前每天的盐摄入量是成人的一半,那么,我们每人一生吃的盐不到15万克。
也就是说,我们一生吃掉的盐折合成500克包装的话,是不到300袋。
平均每年大概4袋。
据统计,我们现在饮食中盐的食用量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量的2.0~2.5倍。
因此,就盐类而言,少吃是对的,也是健康的。
长期过量食用盐容易导致左心室肥大、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死、中风、骨质疏松、哮喘、肾脏病和白内障的发生。
高盐饮食所导致盐摄入量过高,是诱发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早已成为共识。
《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一文,回答第17-20题。
(共7分)①近年来,诸如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病,成了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生活方式是人类健康最大的影响因素,占60%左右。
根据我国疾病负担归因危险度分析,不良生活方式因素已经占到了58%。
②健康管理是一种低成本、高产出的战略投入。
2007年,我国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2016年,作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第二阶段的重点专项行动,“三减三健”活动在全国开展,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
③首先,预防“靶点”要前移,把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学课堂,培养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要从娃娃抓起。
如今,我国居民体重超标的趋势已经体现在儿童中。
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儿童中,30%患高血压,43%患血脂异常,67%患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16%有脂肪肝。
儿童高血压和肥胖都会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室肥厚,给儿童健康带来双重损害。
④其次,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年轻人因为生活压力过大,染上了熬夜、缺乏运动、经常吃快餐、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损害很大。
因此,要加大健康宣传力度,促进国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膳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
⑤再次,要加强社区营养工作,织密健康防护网。
提供优质的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服务有很多,如:社区营养不良的筛查、老年人肌肉衰减的评估、甚至糖尿病、血脂异常、癌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与管理等。
⑥最后,要防控危险因素,提高烟草、酒类等产品的税收和价格,减少加工食品含盐量或使用低钠盐等。
此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警示我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有删改)17.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1分)18.我国健康管理工作具体有哪几项实施步骤?(2分)19.第③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20.第①段中加点词语“左右”可否去掉?为什么?(2分)参考答案:17.逻辑顺序18.(1)预防“靶点”要前移,把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学课堂,培养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要从娃娃抓起。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小小天地我家住的是一个很老很旧的平房。
爸爸妈妈住稍大的一间,我呢?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小小天地。
这是一间不到6平方米的小屋。
屋角放着我睡觉的小床,床上整齐地叠放着被子和枕头。
床边靠墙摆着一组淡黄色的高低柜,柜子上面立着一面铝合金包边的镜子。
镜面上画着一幅画——百叶窗前的花瓶里,插着一束紫罗兰,花瓶边趴着一只波斯猫,它正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前方。
整幅画雅致而美观,为我的小屋增色不少。
窗台边有一张写字台,那是我看书、写字的地方。
上面放着许多我喜欢看的书,如《十万个为什么》《世界真奇妙》《少年优秀作文选》,等等。
每天做完作业后,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这些书来,有时甚至连吃饭都忘了。
写字台上的点读机是我学习英语的好助手。
台角上的调光台灯是我夜晚学习时最要好的朋友。
这些就是我的小屋的全部陈设。
就是这不起眼的小小天地,已经伴着我走过了十个春秋。
它虽然很小,但是我却很喜欢。
从我记事开始,每当爸爸妈妈上班后,我便一个人在屋里玩游戏。
上学后,这里又是我最好的学习场所。
每天放学回家,我就在这里看书、做作业。
到了晚上,爸爸妈妈就会来到我的小屋,给我讲故事、说道理,欢声笑语常常飘满了我的小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在这充满温馨的小小天地里,慢慢地长大了。
我爱这小小的天地,因为这里留下了我幼时的天真、童年的欢乐;我爱这小小的天地,因为它还将伴着我成长,伴我走向新的旅程。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我”的小小天地是哪里?小小天地里有些什么?(2)“我”喜欢在这小小天地里干什么?2.下列说法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A.“我”的小小天地太小了,也太简陋了。
B.“我”的小小天地虽然很小,但给“我”带来许多快乐,“我”喜欢“我”的小小天地。
电子“五官”人们常说:狗的鼻子最灵。
(1)可是科学家制造的电子鼻比狗的鼻子还灵。
有的电子鼻能嗅出夹在包裹中的爆炸物的气味,防止意外的发生;有的电子鼻能嗅出大麻、海洛因等毒品的气味,不管毒品贩子伪装得多么巧妙,也别想从电子鼻下蒙混过关。
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高一(11)陈月食盐,又称餐桌盐,是对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
盐的主要化学成份氯化钠(化学式NaCl)在食盐中含量为99%,部份地区所出品的食盐加入氯化钾以降低氯化钠的含量以降低高血压发生率。
同时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食盐都通过添加碘来预防碘缺乏病,添加了碘的食盐叫做碘盐。
食盐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
成人体内所含钠离子的总量约为60 g,其中80%存在于细胞外液,即在血浆和细胞间液中。
氯离子也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
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下列几点:1.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Na和Cl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K和HPO4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
在细胞外液的阳离子总量中,Na占90%以上,在阴离子总量中,Cl占70%左右。
所以,食盐在维持渗透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人体内水的动向。
2.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由Na和HCO3形成的碳酸氢钠,在血液中有缓冲作用。
Cl与HCO3在血浆和血红细胞之间也有一种平衡,当HCO3从血红细胞渗透出来的时候,血红细胞中阴离子减少,Cl就进入血红细胞中,以维持电性的平衡。
反之,也是这样。
3.氯离子在体内参与胃酸的生成胃液呈强酸性,pH约为0.9~1.5,它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盐酸和粘液。
胃体腺中的壁细胞能够分泌盐酸。
壁细胞把HCO3输入血液,而分泌出H输入胃液。
这时Cl从血液中经壁细胞进入胃液,以保持电性平衡。
这样强的盐酸在胃里为什么能够不侵蚀胃壁呢?因为胃体腺里有一种粘液细胞,分泌出来的粘液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层约l mm~1.5 mm厚的粘液层,这粘液层常被称为胃粘膜的屏障,在酸的侵袭下,胃粘膜不致被消化酶所消化而形成溃疡。
但饮酒会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往往增大引起胃溃疡的可能性。
此外,食盐在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上也有作用。
当细胞外液大量损失(如流血过多、出汗过多)或食物里缺乏食盐时,体内钠离子的含量减少,钾离子从细胞进入血液,会发生血液变浓、尿少、皮肤变黄等病症。
盐与人类健康阅读答案

篇一:盐与人类健康阅读答案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盐与人类健康得关系……(2013 山东省聊城市)(含答案)热★★★①盐就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得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钠。
氯离子与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与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
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
②虽然我们得身体离不开盐,但就是过多得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日本秋田县得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得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她县得居民多两倍。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
也就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得需求也要相应得增加,从而使过多得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
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得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
事实上人们得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
⑤减少盐得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得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与其她心血管疾病得患病风险。
⑥英国得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克减少到5—6克,血压会有明显得降低。
⑦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
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
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得盐用量。
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
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得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
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得绿色食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答题思路】可从第一、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关键句子,然后概括。
如“虽然我们得身体离不开盐,但就是过多得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标准答案】适量摄入盐有益于身体健康,反之则有危害,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

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需要饮食,吃饭是我们生存必不可少的,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最基本的需要,人类生存除了空气、水、食物外,最重要的吃得最多的第四个维持生命的要素就是食盐了。
但是对于每一个人的饮食口味和习惯来说,有的人对盐味重些,有些人则淡些,但是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实人体对盐的需要是有一个标准的,也就是说有一个合理的范围。
在确定这个范围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食盐的构成和功能。
食盐又叫氯化钠,其中的钠离子在细胞外,钾离子在细胞内,两者共同维持身体细胞内外的渗透压。
人体的神经信息传递和肌肉收缩都需要钠,因此食盐对人体是很重要的维生素。
我国远古代的《神农本草经》把食盐作为一种药,既然是一种药,用量多少就不能随便的了。
所以吃得咸或淡并非只是一个人的喜好,而是一个对身体健康有关的问题,只是现在我们对咸淡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未加注意、还没有认识或认识错误而已。
人每天究竟需要多少食盐,吃淡点好,还是咸点好呢?俗话说:“无盐不出味”,食盐是人们生活中必需的调味品。
在菜肴中适当放点盐,既调味又有利人体健康。
食盐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渗透平衡和正常的水盐代谢。
在大汗不止时,适当补充盐分,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
在通常情况下,人体摄入的水和盐的总量与排出的水和盐的总量是容易维持平衡的。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破坏此平衡,出现问题。
例如人患急性肠胃炎,喝下去的水不能吸收到血液里,都随粪便排出去了,而体内的水却仍然通过呼吸、汗液、尿液,继续排出体外,结果造成严重的脱水。
这时除了用药物治疗外,还要给病人注射一些生理盐水,来维持水代谢的平衡。
又如在剧烈的体力劳动中,在高温作业中,体内盐分随汗液大量排出。
这时可能由于体内缺乏盐分,出现肌肉痉挛的现象。
因此,在休息时,要喝一些淡的食盐水,来维持食盐的代谢的平衡。
食盐对人的健康有很多好处,但食量要适宜,每人天以10克为宜,如果过量也会给人带来危害。
说明文如何概括内容

说明文如何概括内容【篇一:说明文如何概括内容】说明文如何概括主要内容说明文如何概括主要内容典型题型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
答题思路: 1.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
介绍了的特征。
2.事理说明文:说明的是关于的(原因、方法、原理)。
3.程序说明文:说明了的操作(实验、制作)的过程。
典型题型2 文章加点词“这(那)”指的是什么?答题思路: 1.关于“这”的答题。
“这”是近指代词,因此答案就在它前面不远的文字当中。
步骤是:往前近处找出相关语句摘录整理成句。
2.关于“那”的答题。
“那”是远指代词,因此答案相对来说在其前面比较远的文字当中。
步骤是:往前较远处找出相关语句摘录整理成句。
典型题型31.请给文章(段落)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结合标题概述文章主要内容。
答题思路: 1.拟标题:说明对象特征(事理)。
2.概述内容:从标题关键词入手结合文章主要内容。
典型题型4 1.根据文章的介绍,请给xx 下定义。
什么是xx?请用一句话概括。
答题步骤: 1.明确下定义的基本格式,一般采用“什么是什么”或“什么叫做什么”的格式。
2.抓主要信息,去除次要信息。
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一般为次要信息,主要信息为说明性语句。
3.对事物本质特征进行概括,做到全面、准确、扼要。
4.语言简明通顺,符合命题要求。
典型题型5 在文中填写中心答题思路:根据全文或段落主要内容概括作答。
要求语句简明通顺。
略训练】一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 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以目前全球新鲜水果和蔬菜贸易为例,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极大的害虫,如地中海果蝇等。
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
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
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斓的观赏鱼而给某些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
2016中考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一.加碘盐有必要吃吗?①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
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②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③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
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④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
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
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
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
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
而且海盐本身其实也不含碘的。
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
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这是过于担心了。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
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
⑤很多人认为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
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20-40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20-30毫克/千克。
6.下面对“沿海地区的居民仍有必要吃碘盐”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盐本身其实并不含碘。
B.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
C.碘盐仍是沿海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普通人每日碘摄入量应在1000微克以上。
7.对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列数字、打比方B.作比较、分类别C.列数字、作比较D.分类别、打比方8.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自然段针对某些人的错误认识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盐与人类健康阅读答案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盐与人类健康的关系……(2013 山东省聊城市)(含答案)热★★★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
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
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
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
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克减少到5—6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
⑦ 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
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克。
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
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
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
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思路】可从第一、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关键句子,然后概括。
如“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标准答案】适量摄入盐有益于身体健康,反之则有危害,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思路】可试着删去“尽量”,再读句子“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
【标准答案】“尽量”一词的运用更加严密地说明了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的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思路】第②段中“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
”一句就综合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其作用要结合本段的中心句“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标准答案】示例:通过举例子,更加增强了“过多地摄入盐对身体产生危害”这一说法的可信度。
通过列数字,更加准确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每人每天盐摄入量高。
通过作比较,更加清楚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比其他县居民每天盐的摄入量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思路】题干中要求填写本段的中心句,那么所填句子必须能概括整段的内容,横线后面的句子“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是突破口。
【标准答案】示例:减少盐的摄入量是能够做到的。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
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
因此盐摄入过多时,可能发生水肿,过少时,可能引起脱水。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 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
结果秋田县居民中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是日本有名的短命县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
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易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
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如果开发出抑制racl 的药物,就能够治疗因摄取盐分过多而导致的高血压。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 克为宜,不宜超过6 克。
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
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盐克,农村居民为克,并且中老年群体盐摄入量明显高于青少年。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由此可见,对于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患者,采取限制盐摄入量要比多吃蛋白质和不吃肥肉等措施更有效。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 克减少到5-6 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
通过这种方式所达到的降压效果等同于口服降压药的效果。
⑦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
一般而言,20 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 克盐,10 克黄豆酱中约克。
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
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
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
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
谷类中的荞麦和小米钾含量较高,蔬菜中土豆、藕、油菜、大白菜、番茄等和水果中大枣、山楂、香蕉、苹果等都含有比较丰富的钾。
⑧如何降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呢?请记住,少吃盐永远是你的健康之道。
11. 简要概括盐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12. 简要说明第⑦段中加点词“尽量”的表达效果。
13.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说明其作用。
14.在第⑦段空格处填写本段的中心句。
11.适量摄入盐有益于身体健康,反之则有危害,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12.“尽量”一词的运用更加严密地说明了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的程度。
13.示例:通过举例子,更加增强了“过多地摄入盐对身体产生危害”这一说法的可信度。
通过列数字,更加准确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每人每天盐摄入量高。
通过作比较,更加清楚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比其他县居民每天盐的摄入量多。
14.示例:减少盐的摄入量是能够做到的。
如何减少盐的摄入量呢?马上分享给同学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主要考查你对说明文阅读,说明方法,议论文阅读等考点的理解。
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考点名称:说明文阅读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说明文类别划分:一、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和两大类。
但是,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述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1.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2.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
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因此,不管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都要求作者对说明的对象进行真实的介绍,这其中,我们不乏感受到文中的科学精神。
事物说明文是对事物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而事理说明文是对道理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
区别是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道理。
二、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三、根据说明文的体系不同,还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如《》)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1.总分式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
各层之间的关系为递进关系。
3.分清说明文结构的方法理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关系。
、的不同:1.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例如:《》、《》。
2.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的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如《》。
同程序说明文一样,写作事理说明文也需要遵遁三个原则:①了解事理。
可以通过亲自观察研究或是查阅资料来了解事物的道理。
只有自己先弄懂了道理,才可能向别人介绍;②安排写作顺序。
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首先是顺序(事物的、等关系),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规律。
说明文阅读步骤及技巧: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掌握为说明对象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和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还需要掌握文章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以及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另外说明文阅读中也会考察说明文的结构形式,如总分式(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根本任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
说明文写作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某个事物或某个事物的某方面的知识。
1.首先可抓住文章的标题明确说明点。
俗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说明文的标题往往揭示了说明的中心。
2.其次可抓住文章的结构归纳说明点。
一般说明文往往都会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内容进行说明,而有的说明文则需要我们把小说明点归纳起来,构成全文的说明点。
另外可抓住说明的顺序弄清说明点。
要想把事物事理说清说透,就肯定离不开说明方法。
与其他文体一样,说明文中也同样“说”着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这也正是我们理解课文所不可或缺的。
说明文阅读结构思路:(一)、把握说明对象,辨识说明方法 1、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
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拟标语、提建议等。
2、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和特征。
(二)、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1、常见题型有: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某段的层次.2、常见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