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电大环境保护概论形成性作业册参考答案
修改2702中央电大试题及答案(2021年7月)(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全面建成( A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B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完成 )。
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命题,向全党提出了( C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 )。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C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5.党的( A 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
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
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 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同分结合,双层经济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7.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澳门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是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 C 《中葡北京条约》1887年 )不平等条约霸占的。
8.关于问题的世界性讨论由1962年( A 《寂静的春天》 )一书出版开始。
9.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的存在是( A 严重的 )。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 B 进步潮流 ),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下列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解正确的是( ABCD )。
A.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事实出发B. 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实践出发C. 从实际出发包括从群众出发D. 从实际出发还包括从国情出发12.应该辩证地看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 ABCD )。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最终标准B.实践标准不排斥逻辑标准C.实践标准不否认实践标准D.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13.邓小平在1980年指出,社会主义有两条压倒一切的标准,是( AB ).A.发展生产力 B.提高人民收入 C.单一的公有制 D.是否按劳分配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高度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1电大《国际私法》形成性考核作业1 3答案全全册 (5)

2021电大《国际私法》形成性考核作业1 3答案全全册 (5)2021电大《国际私法》形成性考核作业1-3答案全全册(5)形成性评估作业1和广播电视大学国际私法的答案一、不定向选择题1.国际私法的主要解决方案(d)a、区际法律冲突b、时际法律冲突c、人际法律冲突d、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2.(c)是国际私法渊源的最早表现形式。
a.国际条约b.国际惯例c.国内立法d.国内判例3.在判例法国家,权威学者的著作是解决国际私法争端的基础。
在英国,可用于解决涉外民事纠纷的权威著作有(a)。
a、戴西和莫里斯的《冲突法论》b、戚希尔和诺思的《国际私法》c、巴蒂福尔的《国际私法总论》d、萨维尼的《现代罗马法体系》4.19世纪以前,国际私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c)。
a、成文法b、判例法c、学说法d、成文法与学说法并存5.以当事人本国法作为属人法起始于(c)。
a、 1756b年的巴伐利亚法典、1794c年的普鲁士法典、1804d年的法国民法典和1898年的日本法律。
意思自治原则是在(d)中提出的。
a、格罗提乌斯·B·胡珀·C·奥斯汀·D·杜莫兰7。
既得权理论是由(c)提出的。
a、巴托罗斯B,杜莫兰C,黛西D,库克8.在“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这一冲突规范中,“侵权行为”系(a)a、范围b、系属c、连接点d、准据法9.冲突规范的连接点,即侵权行为适用地的法律是(b)。
a、侵权B.侵权地点C.侵权法律D.适用于侵权地点的法律1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这条冲突规范为(a)a.单边冲突规范b.双边冲突规范c.选择型冲突规范d.重叠型冲突规范11.在我国,国际私法的渊源可以表现为(abcd)。
a、国内立法B、国内案例C、国际条约D、国际惯例e、国际私法权威学者理论12。
属人法是以当事人的国籍、居住地或居住地为基础的属人规则,主要解决(CD)等方面的法律冲突。
2021年国开电大企业信息管理形成性考核2答案

2021年国开电大企业信息管理形成性考核2答案企业信息管理形成性考核(二)一、简答题1.简述原始数据采集和二次数据采集的区别和各自特点。
答:二者的区别和各自特点具体如下:1、原始数据采集的关键问题是完整、准确、及时地把所需要的数据收集起来,它要求时间性强、校验功能强、系统稳定可靠;2、二次数据采集则是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进行的,其实质是从别的数据系统得到本信息系统所需要的数据;3、它的关键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有目的地选取或抽取所需数据;二是正确地解释所得到的数据。
2.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及数据库技术的特点。
答: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下引进数据库技术后构成的整个系统。
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数据库用户(包括数据库管理员)和支持数据库运行的各种计算机软件、硬件构成。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它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
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用户访问数据库的接口。
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是管理和维护数据库正常运转的专职。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包括: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可控冗余度,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对数据的操作不一定以记录为单位,也可以以数据项为单位,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3.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答:关系数据库是支持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
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关系操作分为关系代数、关系演算、具有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双重特点的语言(SQL语言)。
完整性约束提供了丰富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4.简述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答:计算机网络是将若干个独立的计算机系统通过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相互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讯的计算机系统。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村环境保护》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4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村环境保护》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44)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3分,共30分)
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 )。
A. 500亿元 B.600亿元
C.700亿元 D.800亿元
2.所有以生产者为食物的动物属于( )。
A.第一营养级 B.第二营养级
C.第三营养级 D.第四营养级
3.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汽油 B.煤
C.石油 D.生物质能
4.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乙醇 B.煤
C.石油 D.水能
5.沼气发酵工艺中的中温发酵温度为( )。
A.30—45℃ B.8—30'c
C.45~60℃ D.40~55℃
6. 1968年初,轰动世界的“米糠油事件”是由( )。
A. 有机磷农药引起的 B.有机汞农药引起的
C.有机氯农药引起的 D.多氯联苯引起的
7.对人的呼吸器官和眼结膜有强烈的刺激性物质是( )。
A. 氯化氢 B.碘化氢
C.氟化氢 D.溴化氢
8.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属于( )。
A. 气体废弃物 B.液体废弃物
C.固体废弃物 D.农业废弃物
9.对点污染源(包括集中的工业区),布点用( )。
A. 同心圆布点法 B.扇形布点法
C.网格布点法 D.用成对布点法
10.水样的保存时间不宜长,严重污染的水样仅能保留( )。
《领导科学与艺术》(本)中央电大形考作业参考答案形成性考核四-0

《领导科学与艺术》(本)中央电大形考作业参考答案形成性考核四篇一:(本)中央电大形考作业参考答.形成性考核一形成性考核一_000.试卷总分:10.测试时间:.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案例选择.一、单项选择题(.1.道试题,.2.分。
.1. 自古以来中国为官从政的首要之德是().A.坚持真.B.弘扬正.C.廉洁奉.D.执政为.2. 下列不属于领导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领导.B.被领导.C.领导环.D.领导方.3. 在我国党政系统中作为一个领导者来说,首要的素质条件是. ).A.心理素.B.身体素.C.政治素.D.知识素.4.现代领导要树立大局意识,所谓大局,最重要的.A.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B.改进技术,提高经济效.C.服从组织、社会或国家整体利.D.学会妥协,搞好领导班子团.5. 下列不属于领导的特点的是().A.系统性B.动态.C.静态.D.权威.6. 下列关于领导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领导不可以随意改变环.B.领导受到环境的影.C.领导可以随意改变环.D.环境对领导的风格产生重要影.7. 领导作风的内在基础是().A.领导素质修.B.领导方.C.领导决.D.领导方.8. 领导的象征是. ).A.权.B.权.C.金.D.财.9. 社会主义领导从本质上讲就是(. .A.管.B.指.C.服.D.决.10. .)不仅是现代领导者必备的素质要求,而且是领导者提高素质修养的基础条件。
A.法律常.B.能力修.C.业务水.D.文化知.形成性考核一_000.试卷总分:10.测试时间:.单项选择.多项选择题判断.案例选择.二、多项选择题(.1.道试题,.4.分。
.1.领导科学的基本特征有()。
A.综合.B.应用.C.艺术.D.科学.2. 当代领导活动的发展趋势包括().A.集团化趋.B.专制化趋.C.民主化趋.D.科学化趋.3. 下列关于现代领导要树立大局意识表现正确的是. ).A.关心、支持集体和国家的发.B.只重视本组织效.C.服从组织、社会或国家整体利.D.搞好领导班子团.4.下列属于领导者一般特征的是().A.担任职.B.拥有权.C.负有责.D.富于创.5. 被领导者一般表现特征有.).A.服从.B.受动.C.对象.D.相对.6. 按照领导环境的性质划分,领导环境的分为.).A.自然环.B.经济环.C.政治环.D.社会文化环.7. 下列属于领导者素质的特征的是().A.社会实践.B.环境适应.C.多种相关.D.可变可塑.8. 下列属于领导者能力素质有. ).A.开拓创新能.B.分析决策能.C.自我学习能.D.组织指挥能力9. 、以时间为标准来划分,领导环境的包括. ).A.过去环.B.现在环.C.未来环.D.有利环.10. 领导者心理素质包括. ).A.要有主见,但不主观武.B.要有勇气,但不鲁莽蛮.C.要有毅力,但不顽固不.D.有豁达的心胸,但不是看破红.形成性考核一_000.试卷总分:10.测试时间:.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案例选择.三、判断题(.1.道试题,.2.分。
2021年电大建筑材料形成性考核作业册参考答案

2021年电大建筑材料形成性考核作业册参考答案建筑材料形成性考核作业册答案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1、在我过,一般建筑工程的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50%--60%)。
C 2、材料的孔隙状态应属于材料的(屋里性质)。
A 3、下列各种材料的构造属于纤维状的是(木材)。
D4、孔隙按其连通性可分为(连通孔、封闭孔、半连通孔)。
A5、材料的密实体积V,自然体积V0及堆体积V1三者的关系是(V0≥V1≥V)。
C6、散粒材料的堆积体积内,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称为()孔隙率。
B7、粉状、颗粒状或纤维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堆积密度。
)C8、质量为M的湿砂,吸水率为W,其中水的质量为(M-M/1+W)。
C9、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抵抗多次冻融循环,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指的是(抗冻性)10、材料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称为(热容)。
C11、在冲击,震动荷载的作用下,材料可吸收较大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
12、材料的厚度加大则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变)。
B13、按岩石的成因分类,自然界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B 14、花岗岩中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
)A15、下列各组胶凝材料均是气硬性材料的是(石灰、石膏、水玻璃)。
A16、石灰浆硬化包括干燥硬化、结晶硬化、碳酸化硬化,其中对硬度增长其主导作用的是(结晶硬化)。
B17、建筑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
B18、建筑石膏凝结硬化时,最主要的特点是(凝结硬化快)。
D 19、水玻璃在空气中与CO2发生反应,生产的物质是(硅胶)。
A 20、过火石灰产生的原因是(煅烧温度过高,煅烧时间过长)。
B 二、判断题1、材料化学组成的不同是造成其性能各异的主要原因。
(对)2、一般来说,材料的亲水性越强,孔隙率越小,连通的毛细孔隙越多,其吸水率越小。
(错)3、我国相关规范把材料按耐热性分为非燃烧材料,难燃烧和可燃烧材料。
2021年国开电大工程建设监理概论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四答案

平时作业四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某工作网络计划中,工作E的持续时间为6天,最迟完成时间为第28天。
该工作有三项紧前工作,其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第16天、第19天和第20天,则工作E的总时差是()。
正确答案是:22.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28天,其持续时间为9天。
该工作有3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40天、第43天和第48天,则工作M的总时差为()天。
正确答案是:33.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7天,其持续时间为5天,该工作有3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5天、第27天和第30天,则工作M的自由时差为()。
正确答案是:34.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为第25天,其持续时间为6天。
该工作有3项紧前工作,它们的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第10天、第12天和第13天,则工作M的总时差为()天。
正确答案是:65.工程网络计划工期优化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来达到优化目标。
正确答案是: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6.工程施工过程中,为加快施工进度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是()。
正确答案是:采用更先进的施工方法7.与横道图表示的进度计划相比,网络计划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明确表达()。
正确答案是: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8.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本工作的()。
正确答案是:最迟完成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差9.在分析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的影响时,如果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则此进度偏差将对()产生影响。
正确答案是:后续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10.下列任务中,属于建设工程实施阶段监理工程师进度控制任务的是()。
正确答案是:审查施工总进度计划11.网络计划中,关于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描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差12.下列关于关键线路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相邻两关键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13.网络计划工期优化的目的是为了缩短()。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设必修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细则试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设必修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电校考[2002]9号)为了做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统设必修课程形成性考核工作,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依据《关于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统设必修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意见(试行)》(电校考[1999]18号),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形成性考核的意义形成性考核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反馈学习信息,改进课程考核方式方法的重要措施;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形成性考核的基本形式及考核方法(一) 形成性考核的基本形式形成性考核主要包括记分作业考核、教学实践活动考核、专题讨论、小组学习、学习笔记等基本形式。
1.记分作业:记分作业可分为记分平时作业和专门设计的综合性作业两种。
①记分平时作业。
根据课程教学安排和学习测评的要求,指定部分平时作业为记分平时作业,指导教师依据学生完成记分作业的次数和质量进行成绩评定。
记分平时作业的次数不宜多,每门课程的记分平时作业一般为4—8次。
②专门设计的综合性作业。
根据课程阶段性学习测评需要而为形成性考核专门设计的综合性大作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次数和质量评定成绩。
每门课程的大作业一般为2—4次。
2.教学实践活动:指学生运用知识进行理论验证的活动。
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综合表现,通过观察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情况,以及运用知识的程度,动手的能力等进行成绩评定。
教学实践活动一般分为两种形式:①课程教学大纲规定必须安排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不参加或考核成绩不合格不能参加期末考试,考核成绩占综合成绩指定比例,可称为“必做实验”,如口试、上机操作、实验等。
②根据课程形成性考核要求,指定学生应当参加的、作为课程形成性考核内容的教学实践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保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环保概论作业1一、名词解释:1、环境:环境是一种相对概念,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作为某一中心事物对立面而存在。
对于环境科学来说。
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种。
(第1页)2、环境质量:普通是指在一种特定环境中。
环境评估一种概念。
(第2页)3、环境问题: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
次生环境问题。
(第6---7页)4、环保:概括地说,环保就是。
造福人民和子孙后裔。
(第14页)5、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与。
环境构成综合体。
(第24页)6、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期间和相对稳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各某些构造和功能均处在互相适应与协调状态。
7、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
多样化限度。
(54页)8、生物安全:生物安全相对与生物入侵。
人体健康(59页)二、填空题:1、自然环境、人工环境2、提供人类生存所需要资源、具备调节功能、环境服务功能、环境文化功能。
3、整体性、有限性、区域性、潜在性、变动性和稳定性(动态平衡)4、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5、坚持污染防治、生态环保并重原则6、物质循环、能量流动7、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8、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9、食物链(网)10、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三、问答题1、5大点(5-----6页)2、答案略环保概论作业2一、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指由于自然过程。
危害现象。
(71页)2、温室效应:地球大气有类似玻璃。
被称为温室气体。
(79页)3、天然水:构成自然界地球表面各种形态水相总称。
涉及江河、海洋、冰川、湖泊、沼泽等地表水以及土壤、岩石层内地下水等天然水体。
4、水体污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化现象(100页)5、污染源:指导致水体污染污染物发生源,涉及向水体排放污染物或对水体产生有害影响场合、设备和装置。
6、自净作用:自然环境涉及水环境。
称为水体自然净化作用。
(100页)7、土壤污染:指人类活动产生污染。
恶化现象。
(123页)8、水土流失:指在水流作用下。
水土流失速度加快(146页)9、生物修复:指运用生物生命代谢。
重要是前两者。
(138页)二、填空题:1、气状污染物、粒状污染物、二次污染物2、气态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3、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降水状况和雾4、二次污染物、碳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5、经济、农业、海洋生态、水循环6、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7、人为污染8、自净、迁移转化、生物蓄积9、减少水消耗量、积极进行污水解决、合理规划及调节工业布局、加强水污染管理10、人均耕地占有过少,耕地中体质量差、分布不均,耕地退化严重,耕地后备资源匮乏11、大气污染型、水污染型、固体废物污染型、农业污染型12、引起土壤酸化、危害作物生长、影响微生物活动三、问答题:1、四大点(72---73页)2、5大点(84----85页)3、3 大点(120页)4、可分物理性污染物、化学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三大类型。
特点:三大点(103-----109页)5、危害是:危害作物生长、影响微生物活动。
特点:受其自身化学性质影响。
彻底消除。
(142页)6、答案(略)环保概论作业3一、名词解释:1、危险固体废物: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
有害特性废物。
(157页)2、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运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运用。
3、噪声污染:指所产生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环境噪声排放原则,并干扰她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现象。
4、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能产生辐射照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5、热污染:指当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废热所导致环境污染6、光污染:国际上普通将光污染提成3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二、填空题1、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2、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3、物理解决技术、化学解决技术、生物解决技术3、物理解决技术、生物解决技术、化学解决技术4、听觉器官、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5、气体动力噪声、机械噪声、电磁性噪声6、天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7、空间辐射、线路传导8、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三、问答题1、实行减少固体废物产生。
技术政策和办法。
(152页)2、(180----181页)3、(186----187页)4、(188页)环保概论作业4一、名词解释:1、环境管理:狭义环境管理重要是指控制污染行为各种办法。
广义环境管理是指。
容许极限。
(202---203页)2、环境原则:关于控制污染。
称为环境原则。
(209页)3、环境原则体系:把各详细环境。
就称为环境原则体系(211页)4、环境规划:指为使环境与社会。
合理安排。
(215页)5、环境监测:以环境为对象。
变化规律。
(233页)6、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简称。
从广义上说,环境评价是对环境系统状况价值评估、判断和提出对策。
7、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裔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是科学发展观基本规定之一。
8、循环经济: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
民展经济。
(270页)9、清洁生产:指将整体防止。
环境风险。
(275页)二、填空题:1、综合性和广泛性、科学技术性、区域特殊性、复杂性、社会性和公益性、前瞻性2、综合性、广泛性、适应性、区域性、社会性3、筹划、协调、监督、指引4、社会---经济---环境5、国家环保原则、地方环保原则、国家环保行业原则6、七7、综合性、持续性、追踪性8、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9、清洁原料与能源、清洁生产过程、清洁产品、贯穿于清洁生产中全过程控制三、问答题:1、环保法是一种。
其她部门法配套、协助。
(196页)2、6大点(198----200页)3、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空间和时间上合理安排。
其目是指引人们进行各项环保活动,按既定目的和办法合理分派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行为,改进生态环境,防止资源破坏,保障环保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筹划,以最小投资获取最佳环境效益,增进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规划是21世纪以来国内外环境科学研究重要课题之一,并逐渐形成一门科学,具备综合性、区域性、长期性、政策性等特点。
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和环保中所起作用愈来愈重要,重要体当前:①环境规划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保重要手段;②是体现环保以防止为主最重要、最高层次手段;③是各国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开展环保工作根据;④为各国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区域(流域)规划及都市总体规划提供科学根据。
4、261页5、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真实国民财富总量核算指标。
简朴地讲,就是从现行记录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国民财富总量。
绿色GDP(可持续收入)基本思想是由希克斯在其1946年著作中提出。
这个概念基本是:只有当所有资本存量随时间保持不变或增长时,这种发展途径才是可持续。
可持续收入定义为不会减少总资本水平所必要保证收入水平。
对可持续收入衡量规定对环境资本所提供各种服务流动进行价值评估。
可持续收入数量上等于老式意义GNP减去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各种资本折旧。
衡量可持续收入意味着要调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改革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成果可称之为“绿色GDP”。
绿色GDP 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净增效应。
绿色GDP占GDP比重越高,表白国民经济增长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绿色GDP/可持续收入”概念迅速为人们所接受,并逐渐成为衡量发展进程、代替老式宏观核算指标首选指标。
绿色GDP力求成为一种真实、可行、科学指标,以衡量一种国家和区域真实发展和进步,更确切地阐明增长与发展数量表达和质量表达相应关系。
因而,衡量一种国家或地区发展不能只看经济GDP值,还应当看其绿色GDP值。
6、7大点(277—279页)7、环保是一种永恒主题。
优良环境是人类生生不息之基本,也是社会进步源源不竭之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变暖趋势逐渐加快,臭氧层也面临着进一步被破坏危机,人类健康和地球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
近年来,全球经济以飞迅速度向前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得到提高。
然而在经济腾飞背后却是人们赖以生存环境恶化。
如今各种各样环境问题困绕着咱们,人类为追求一时发展付出了惨痛代价,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过大、过强,以致浮现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互相交叉、互相影响,加重了环境问题后果。
环境恶化不是一天导致,同样,咱们要想做好环保也不是一朝一夕事情。
而环保不是某一种国家,某一种机构义务和责任,而是全人类不能推脱责任,由于保护环境就是为自己造福,为自己子孙后裔谋福利。
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永恒主题,无论在任何状况下,咱们都不能忽视这个问题。
一方面是咱们国家要在环保上高度注重,将环保做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另一方面人民更应当视环保为己任,从而使环保全球化,从主线上改进人类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