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规划与水运发展-邬志华

合集下载

绍兴水运量预测与航道规划

绍兴水运量预测与航道规划

第11卷第2期中国水运V ol.11N o.22011年2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Februar y 2011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钱兆燕(),女,浙江绍兴人,绍兴市港航管理局。

绍兴水运量预测与航道规划钱兆燕(绍兴市港航管理局,浙江绍兴312035)摘要:绍兴水运资源丰富,航道数量众多,但一直发展缓慢。

文中通过对绍兴水运现状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回归分析模型合理预测了绍兴内河水路货运量与港口吞吐量;依据绍兴产业结构发展布局,提出绍兴内河航道网、运河支线与出海通道的建设规划。

关键词:水运量;预测;规划中图分类号:TV 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2-0039-02一、引言绍兴市作为杭绍甬产业带三城市之一,地处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和沿海经济带地区,也是我国水运资源最为丰富、最具优势的城市之一。

与之相适应,绍兴交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差距逐步缩小。

但从总体上看,绍兴交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尤其是水运交通发展严重滞后于整个交通运输网络建设,目前仅有刚刚建成通航的500吨级杭甬运河四级航道,在其它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进行过大的投入,航道网中高等级航道数量不足,通航条件差,航道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铁路、公路特别是公路网建设。

国务院高度重视内河航运发展,绍兴水运事业正面临良好的发展契机,随着绍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水运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如何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合理预测绍兴水运量,是确定水运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如何依据绍兴产业结构发展布局与水运量结构分布,科学规划绍兴航道网与出海通道,是实现绍兴水运更好地为绍兴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课题。

二、绍兴水运现状绍兴市气候湿润、降水量充沛,众多的湖泊和河网使绍兴具有浓郁的水乡泽国韵味,水运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全市现有内河干线、支线航道36条,一般航道50条,通航总里程1,111.5k m 。

航道规划会议交流材料范文

航道规划会议交流材料范文

航道规划会议交流材料范文航道规划会议交流材料范文尊敬的各位与会代表: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航道规划会议。

我将以航道规划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为主题,简要介绍一下我国航道规划的相关情况。

航道规划是发展水运事业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水运的安全性、效率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水运事业,航道规划工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绩。

首先,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航道规划体系。

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水运需求,我国已经确定了一系列的航道规划方案,包括内河、黄河和长江等主要航道。

这些规划方案对于提高水运的通行能力和水运的运输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我国的航道规划工作还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措施,保障了航道规划与生态环境的相互融合。

比如,在一些敏感区域,我们选择采用非深水航道规划,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然而,目前我国航道规划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航道规划并没有充分考虑航道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航道使用量的增加,一些航道的通行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这给船舶的通行和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在航道规划工作中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航道的运行效率。

其次,一些地区的航道规划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协调。

在一些地方,由于航道规划的不完善或者航道建设资源的短缺,导致航道的建设进度滞后,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加强资源调度和优化航道布局,以提高整体效益。

最后,未来航道规划还需要更好的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更加精确的航道测量和航道规划工作。

比如,利用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可以提高我们对航道状况的了解和对航道规划的准确性。

未来的航道规划工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会议,可以从各方面的经验和意见中获得启发,进一步提高我国航道规划工作的水平。

浙江完善航道布局发展海河联运

浙江完善航道布局发展海河联运

浙江完善航道布局发展海河联运
殷缶;梅深
【期刊名称】《水道港口》
【年(卷),期】2012(33)1
【摘要】据报道,2012年,浙江水运基本建设计划投资103.2亿元,其中内河项目投资13.1亿元。

将以钱塘江、京杭运河等三、四级航道建设为引领,完善布局,改善等级结构,提高通行能力。

加快建设长湖申线、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开发衢州段、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和湖嘉申线嘉兴段一期工程等项目。

推进湖嘉申线嘉兴段二期、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开发金华段、瓯江航道开发等前期工作,京杭运河、杭平申线等工程争取开工建设。

【总页数】1页(P29-29)
【关键词】航道建设;浙江;联运;海河;项目投资;京杭运河;航运开发;一期工程
【作者】殷缶;梅深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1
【相关文献】
1.大力发展海河联运完善浙江水运网络系统 [J], 应永良;汤修华;顾国强
2.浙江省海河联运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J], 刘洪义;方泽兴;杜鹏程
3.浙江发展海河联运策略的研究 [J], 李晓晨;方晨;姜文杰
4.浙江省四大建设背景下嘉兴海河联运发展对策研究 [J], 何建春
5.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海河联运的若干意见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峡水运新通道规设计

三峡水运新通道规设计

三峡水运新通道规设计【实用版】目录一、三峡水运新通道的背景和意义二、三峡水运新通道的规划和建设情况三、三峡水运新通道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四、三峡水运新通道的对策和建议正文一、三峡水运新通道的背景和意义三峡水运新通道位于长江中游,连接湖北宜昌和武汉,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流域的货运需求不断增加,三峡水运新通道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实施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荆汉运河工程,将有效解决三峡枢纽卡脖子和长江中游荆江河段碍航的问题,提高长江航道的运输能力,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二、三峡水运新通道的规划和建设情况目前,三峡水运新通道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国务院办公厅已委托国家发改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副司长周小棋率队拜访全国人大代表,就关于加快启动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的建议当面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

湖北代表团也提出了实施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荆汉运河工程的建议。

这些都表明,三峡水运新通道的建设已经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三、三峡水运新通道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规划和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湖北宜昌至武汉段现状航道水深仅 3.5-3.8 米,长江航道 645 工程实施后宜昌至武汉段航道水深也仅能达到 4.5 米,低于上下游 6 米以上航道水深,这将影响船舶的大型化和标准化,增加物流成本。

其次,三峡水运新通道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如何保证项目的资金来源和有效利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次,三峡水运新通道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如何提高我国水运建设和管理水平,也是一个挑战。

四、三峡水运新通道的对策和建议为应对三峡水运新通道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可以通过国家预算、专项债券、PPP 模式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

其次,提高航道设计标准,确保航道的深度和宽度满足船舶大型化和标准化的要求。

加速小江航道整治,促进小江航运发展

加速小江航道整治,促进小江航运发展

加速小江航道整治,促进小江航运发展摘要:本文以小江航道整治工程为依托,从小江起源、河道演变、航道情况三方面进行概况介绍,梳理航道现存问题,提出航道整治的积极意义与促进小江航运发展的相关建议。

1、小江简介小江是长江干线重庆段一级支流,干流流域面积2363km2,全长约为175Km,发源于重庆市开州区东北部,是连接开州区、云阳并深入内陆腹地,面向渝东北、川东北、陕西南的重要水上通道。

开州汉丰镇以上48km河段是小江上游,开州汉丰镇至原小江电站48km河段是中游,原小江电站至河口28km河段为下游。

小江沿线具有丰富的内河航运资源,航运历来是沿江各区县对外物资交流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沿江的开州区是全国煤炭产煤大区,有着千亿级别国家天然气田,工业园区依江而建,加大小江航运发展,可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带动小江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帮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

2、河道演变2.1河道基本情况小江航道整治河段位于长江北岸,是小江中下游河段,属于低山丘陵,平坦开阔,水流较平缓,河谷较为宽阔,一般为150米到400,最宽处达1500m,其径流来水主要靠降雨,雨量分配不均,枯水期、丰水期水位变化显著。

2.2水文泥沙小江径流量主要由降雨所形成,径流量年内变化随降雨季节而变,降雨多集中汛期。

通过对新华站的水文资料分析可知,小江的汛期为5月到10月,径流量峰值出现在7月份,平均流量为263m3/s,径流量为29.0亿m3,占总流量的总径流量34.1亿m3的85%。

其中,6月、7月、9月为主汛期,小江径流量达为18亿m3,占总径流量的52.6%;11月到来年4月为枯水季,径流量谷值出现在1月份,平均流量为13m3/s,径流量为15.1.0亿m3,占总流量的总径流量34.1亿m3的15%。

2.3泥沙条件小江含沙量年内变化与径流量年内变化有关,有关小江流域实测泥沙资料较少。

小江中、上游植被相对较好,人口、耕地相对较少,水土流失不严重。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航道发展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航道发展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航道发展规划
(2020-2035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公布日期】2020.12.08
•【字号】粤交规〔2020〕786号
•【施行日期】2020.12.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
正文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航道发展规划(2020-2035
年)的通知
粤交规〔2020〕786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司法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应急管理厅、国资委、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能源局、林业局,省航运集团,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南部战区军事运输投送调度中心广州军事代表室,广东海事局: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航道发展规划(2020—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020年12月8日。

《广东省航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正式出台

《广东省航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正式出台

《广东省航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正式出台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21.01.19•【字号】•【施行日期】2021.0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航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正式出台广东具有得天独厚的“水优势”,不仅拥有优良海岸,也分布着密集水网。

全省航道发展源远流长“通江达海”的梦想持续翱翔,如今广东将开启新一轮航道网络的升级完善续写全省航道发展更为精彩的故事。

日前,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广东省航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下称《规划》),明确广东省未来一段时期航道发展的目标和重点,推动提升全省航道现代化水平。

根据《规划》的要求,到2035年全省将建立布局合理、江海联通、绿色智慧的高等级航道网络。

《规划》在《交通强国建设广东试点实施方案》经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的背景下出台,它将在广东试点交通强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规划》的出台,是广东省深入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支持广州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推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规划》,给未来一段时期的全省航道发展提供的总体思路是以优化运输结构、补齐水运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提升大宗货物水运比例为导向,充分发挥我省优良海岸和密集水网优势,形成内外联通、干支衔接的全省航道“一张网”,提升航道建设、养护、服务现代化水平,保护航道发展资源,更好地服务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

简要概述先是提升全省航道整体运力,再是将其串联成网,最后是让其与时俱进保持新鲜活力。

下面,我们根据这一思路顺序一步一步来看《规划》具体内容吧!1.打造布局合理的沿海深水航道和内河高等级航道网,推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涵盖的范围包括,全省沿海航道和内河等级以上航道并分为近期(2020—2025年)中期(2026—2035年)和远期三个阶段实施推进。

航道规划与水运发展-邬志华资料

航道规划与水运发展-邬志华资料

快速发展
2006年至今
I航M道C法
恢复改造
1949-1977年
起步发展
1978-1990年
加快发展
1991-2005年
快速发展
2006年至今
航道建设重点——内河航道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建设成效显著,但标准仍偏低
长江干线: 以界牌河段综合治理为标志,拉开了大规模建设长江干线航道的序幕,随后
实施了太子矶水道航道整治、马当水道沉船打捞、张家洲南港航道整治、碾子湾河段航 道整治和清淤应急等工程;长江口实施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航道水深 由7米提高到10米;长江上游,结合三峡枢纽建设,实施了库区航道设施淹没复建工程。
航道规划与水运发展
综合规划司 邬志华 二〇一五年四月
第一部分
航道规划
目录
CONTENTS
一、航道规划历史及现状 二、对《航道法》有关规划内容的解读 三、航道规划编制内容初步考虑
I航M道C法
一、航道规划历史及现状
I航M道C法
水运资源分布
——资源丰富: 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6万公里 等级航道6.5万公里(美4万、欧3.5 万) 有商业价值的2.8万公里(美1.6万 、欧0.8万) ——分布不均: 长江、珠江、淮河水系水资源占全 国总量55%,航道里程占77% 北方水资源匮乏、河流冬季封冻

• 长江干线: 重点对上游航道进行了治理,先后实施了宜宾至兰家沱、兰家沱至重庆、重庆
至宜昌河段航道整治工程。
• 西江航运干线: 重点实施了西江航运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了桂平航运枢纽和桂平至广州段
三级航道。
• 京杭运河: 重点实施了徐扬段航道整治续建工程,苏北运河404公里航道基本达到二、三
级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宾至重庆段航道标准由四级提高到三级,实现全年昼夜通航。
航道法 IMC
恢复改造
1949-1977年
起步发展
1978-1990年
加快发展
1991-2005年
快速发展
2006年至今
长江中游航道: 对30多处
重点碍航水道进行了治理, 正在实施荆江河段航道治理 工程,长江中游枯水期航道 条件明显改善,不仅改变了 以前年年“战枯水”的紧张 局面,荆江河段航道在2010 年打破近60年的历史,最小
1949-1977年
起步发展
1978-1990年
加快发展
1991-2005年
快速发展
2006年至今
航道建设重点
• 先后对川江、金沙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水、汉江、赣江、右江、红水河、 淮河等中西部地区航道进行了局部整治,初步改善了部分干、支流航道中上游的 通航条件,但建设标准较低,以五级及以下航道为主。 • 实施了京杭运河徐扬段航道整治工程,先后建成了解台、刘山、皂河、刘老涧、 宿迁、泗阳、淮阴、淮安、邵伯、施桥、谏壁等船闸,京杭运河苏北段形成了可 通航500吨级船舶的渠化航道。
长江干线: 以界牌河段综合治理为标志,拉开了大规模建设长江干线航道的序幕,随后
实施了太子矶水道航道整治、马当水道沉船打捞、张家洲南港航道整治、碾子湾河段航 道整治和清淤应急等工程;长江口实施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航道水深 由7米提高到10米;长江上游,结合三峡枢纽建设,实施了库区航道设施淹没复建工程。
航道法 IMC
恢复改造
1949-1977年
起步发展
1978-1990年
加快发展
1991-2005年
快速发展
2006年至今
西江航运干线: 重点实施了西江航运建设二期工程,建成了贵港航运枢纽和南宁至桂平
段279公里三级航道;实施了西江下游肇庆至虎跳门航道整治工程,使肇庆以下能够通航
3000吨级海船。
黑龙江和 松辽水系
万)
有商业价值的2.8万公里(美1.6万
黄河 淮河水系
、欧0.8万) ——分布不均:
长江、珠江、淮河水系水资源占全
5
长江水系
珠江水系
国总量55%,航道里程占77%
北方水资源匮乏、河流冬季封冻
航道法 IMC
建国以来各个时期对应年份
恢复时期(1949-1952年) 一五(1953-1957年)建立工业化初步基础 二五(1958-1962年)大跃进、反右倾 七五(1986-1990年)经济体制改革
航道规划工作
• 配合水利部门对长江、珠江、淮河、松花江、黑龙江等流域航运规划进行修订和补
充 • 完成了长江葛洲坝航运规划、京杭运河航运规划,以及南水北调航运发展规划等
航道法 IMC
恢复改造
1949-1977年
起步发展
1978-1990年
加快发展
1991-2005年
快速发展
2006年至今
航道规划特点
航道规划与水运发展
综合规划司 邬志华 二〇一五年四月来自第一部分航道规划
一、航道规划历史及现状
目录
CONTENTS
二、对《航道法》有关规划内容的解读
三、航道规划编制内容初步考虑
航道法 IMC
一、航道规划历史及现状
航道法 IMC
水运资源分布
——资源丰富:
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6万公里 等级航道6.5万公里(美4万、欧3.5
航道法 IMC
恢复改造
1949-1977年
起步发展
1978-1990年
加快发展
1991-2005年
快速发展
2006年至今
航道规划特点
•一是围绕交通部提出的“三主一支持”的
长远发展设想,完成了水运主通道、港口 主枢纽等全局性布局规划,首次提出了全 国航道、港口布局的大框架;
•二是规划理论和方法有所创新和发展,采
航道规划特点
• 绘制了我国水运干线网近远期蓝图,编写了“内
河航运规划方法” • 航运建设由国家统一计划和管理,采取静态技术 经济论证的办法
• 京包运河、京广运河等规划
航道法 IMC
恢复改造
1949-1977年
起步发展
1978-1990年
加快发展
1991-2005年
快速发展
2006年至今
航道建设重点——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起步,山区河流航电结合、梯级开发初步探
六五(1981-198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五(2011-2015年) 十三五(2016-2020年)
航道法 IMC
航道规划发展历程
2006年至今
快速发展
1991-2005年
加快发展
1978-1990年
起步发展
1949-1977年
恢复改造 我国航道规划与航道建设历程基本一致
航道法 IMC
恢复改造
航道法 IMC
恢复改造
1949-1977年
起步发展
1978-1990年
加快发展
1991-2005年
快速发展
2006年至今
其他航道: 嘉陵江、湘江航电枢纽建设进展
顺利,“航电结合、梯级开发”的建设模式 逐步推广,信江、右江、汉江、松花江梯级 渠化开始启动。航道整治方面,重点实施了 岷江大件运输通道,乌江乌江渡至白马段, 湘江株洲至城陵矶段,沅水凌津滩至茅草街 段,汉江襄樊至汉口段,赣江吉安至湖口段, 合裕线航道,北盘江—红水河,柳江—黔江, 松花江依兰至同江段航道整治工程,主要支 流航道通航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八五(1991-1995年)南巡讲话、浦
东开发
调整时期(1963-1965年)
三五(1966-1970年)国防第一、三线建设
九五(1996-2000年)2010年远景目

四五(1971-1975年)尼克松访华、三年大建港 十五(2001-2005年)
五五(1976-1980年)十年规划纲要、三中全会 十一五(2006-2010年)五年规划
用了层次分析法、网络理论等方法; •三是规划与实际结合更加紧密; •四是规划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航道法 IMC
恢复改造
1949-1977年
起步发展
1978-1990年
加快发展
1991-2005年
快速发展
2006年至今
航道建设重点——我国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速度最快、质量最高的时期
长江上游航道: 先后实施了泸渝、叙泸、三峡库区、两坝间等河段整治工程,
程,苏南运河航道建设工程,京杭运河浙江段 航道建设工程,扩大了京杭运河沟通南北的通 航能力,使京杭运河济宁至杭州段达到四级及 以上航道标准,缓解了京杭运河航运堵塞的局 面;建成了钱塘江和京杭运河的沟通工程,淮 河高良涧船闸工程,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淮河 流域、钱塘江流域和水阳江、青弋江流域内河 航道连成一体。
航道法 IMC
恢复改造
1949-1977年
起步发展
1978-1990年
加快发展
1991-2005年
快速发展
2006年至今
内河水运规划体系形成期
• 完成了全国内河水运主通道布局规划、全国港口主枢纽布局规划、全国内河航运发
展战略研究,长江、珠江、黑龙江、黄河等水系航运规划,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 长江、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区航运规划,长江三峡库区航运规划、西部地区内河航运 规划、广东省干线航道布局规划、重庆市内河航运规划、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等。
级航道网正在形成。
航道法 IMC
恢复改造
1949-1977年
起步发展
1978-1990年
加快发展
1991-2005年

• 长江干线: 重点对上游航道进行了治理,先后实施了宜宾至兰家沱、兰家沱至重庆、重庆
至宜昌河段航道整治工程。
• 西江航运干线: 重点实施了西江航运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了桂平航运枢纽和桂平至广州段
三级航道。
• 京杭运河: 重点实施了徐扬段航道整治续建工程,苏北运河404公里航道基本达到二、三
级标准。
• 主要支流航道: 实施了湘江航道整治一期工程,使湘江松柏至城陵矶段497公里达到了四
北 盘

南 盘 江 水
百色市

柳州市
韶关市
桂 柳 黔 河 江 江
贵港市 桂 平 贵 港 西 津
贺 江
梧州市



肇庆市

南宁市


长 洲
广州市
西



线

3000t级海轮


航道法 IMC
恢复改造
1949-1977年
起步发展
1978-1990年
加快发展
1991-2005年
快速发展
2006年至今
京杭运河: 重点实施了济宁至扬州段改扩建工
起步发展
1978-1990年
加快发展
1991-2005年
快速发展
2006年至今
京杭运河: 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苏南段
三级航道、苏北段二级航道建设工程全
面完工,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开工建
设了山东济宁至东平湖段航道,实施了 微山、台儿庄、皂河、刘老涧、泗阳等 船闸扩建工程,堵航问题明显缓解。
航道法 IMC
• 1957年提出京杭运河建设规划 • 建设了苏北段404公里航道,形成 了江苏省南北水上运输大动脉
金沙江航道规划
• 金沙江通航规划报告
• 建设了金沙江马上至鲁车渡204公里六级航道
航道法 IMC
恢复改造
1949-1977年
起步发展
1978-1990年
加快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