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在岸线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岸线资源

在岸线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岸线资源

在岸线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岸线资源立足黄**道发挥岸线优势——在岸线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拥有长**线46.55公里,占江西省长**线总长的三分之一。

随着沿江开放开发的深入推进和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港区的后发优势日益彰显,优良的深水岸线及宽阔的陆域腹地资源是成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快沿江产业聚集的坚强保障,为促进**产业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因此,如何更加科学高效的开发和利用好有限的岸线资源,持久稳定的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急需面对和思考的关键问题。

一、岸线基本概况**港区地处长江中游,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港区陆域纵深广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长江港口“一港五区”总体布置格局中的主功能区之一。

1、岸线规划情况。

**港区上起**交界处红光建材总厂码头,下至**省**县交界的牛矶,自然岸线长度46.55公里,其中适宜建港岸线22.55公里。

按照2012年5月省政府发布的《**沿江港口码头规划》,**港区自上而下布局着3片作业区,即红光作业区、彭郎矶作业区和矶山作业区。

其中红光作业区,从红光码头至太子砂码头,岸线长3500米,主要以集装箱、件杂货、散货运输为主。

该段岸线特点是江水较深,陆域纵深较大,集疏运潜力较好,非常适合建设大型码头。

矶山作业区,规划岸线4880米,以危化品运输为主,规划了20个泊位,主要为矶山生态化工园发展服务,同时,将成为**市重要的危化品中转储运基地。

彭郎矶作业区,主要为**县水路公共运输和临港工业服务,并承担老城区部分货运码头搬迁的任务。

**港区规划详见表一表一**港区规划主要指标表名称岸线长度(km)泊位数(个)吞吐能力(万T/TEU)陆域纵深(m)1、红光作业区通用泊位区一9007210550-570集装箱泊位区860680万TEU500-550通用泊位区二127010300580-6402、彭郎矶作业区通用泊位区10305150280-3303、矶山作业区危化品泊位区一233018900220-670危化品泊位区二140011550危化品泊位区三11008400305-5302、码头建设情况。

长江南京段岸线资源GIS评价与分析

长江南京段岸线资源GIS评价与分析

E m i ag n_ s 1 3 cm — a :ynj g g @ 6 . o l i i
维普资讯
2期

静 等 :长江南 京段岸线资源 G S评价与分析 I
21 0
( ) 数据 预处 理 ,主要 有 C D数 据 、遥 感 影 2 A
据 源 的采集 ,诸 如有 :
杨 静 ,李满春 ,丁贤荣 ,刘永学
( 1南京大学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 院 ,南京 2 09 ; 10 3 2河 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 院,南京 20 9 ) 10 8
摘 要 :岸线 资源 是特殊的国土资源 ,岸线资源评价是岸线 资源研 究的主要工作 之一 。以往 的研 究仅从 自然 和经 济的角度出发 ,对于生态条件 的考虑鲜有涉及 。为了达到经济和生态 的双赢 ,根据长江南京段岸线 资源的特点 , 综合考虑 自然 、经济和生态 因素 ,构建 了岸线 前沿水深 、岸 线稳定性 、岸线 陆域宽度 、岸 线集疏 运条件 、水 源
口,其 地 形 除 骚 狗 山、 小 河 口孤 丘 于 江 边 外 ,其 他 沿江 均 有 滩 地 分 布 。束 窄 带 主要 有 三 山 矶 、下
经 济 的发 展 和 生 活 水 平 的提 高 ,岸 线 的利 用 功 能 不断 丰 富 ,经 济 活 动 的 空 间 范 围 也 不 断 扩 大 。
维普资讯
第 1 0卷 第 2期 20 0 8年 4月
地 球 信 息 科 学
GEO.NFORM I I ON SCI ENCE
Vo. 0.No 2 11 .
Ap .,2 08 r 0
长 江 南京 段 岸 线 资 源 GI S评 价 与 分 析
i aj g( M sno 0 3 nN ni T e sr n20 ) n i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印制目录国务院批转全国水资源与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关于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审查意见的通知(1) 关于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的审查意见(3) 前言(10)第一章长江流域概况(15)1-1 长江上游地区(16)1-2 长江中下游地区(18)第二章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趋势(21)2-1 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趋势和布局设想(21)2-2 长江流域各部门经济发展的轮廓设想(23)第三章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27)3-1 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的方针任务(27)3-2 水资源开发利用(29)3-3 防洪规划(31)3-4 治涝规划(42)3-5 水力发电规划(45)3-6 航运规划(57)3-7 灌溉规划(64)3-8 水土保持规划(68)3-9 南水北调(71)3-10水产(73)3-11沿江城镇布局(75)3-12城市供水规划意见(77)3-13水资源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78)3-14旅游(82)第四章干流治理开发规划(84)4-1 干流规划任务与工程布局轮廓(85)4-2 金沙江河段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开发规划(87)4-3 宜宾至宜昌河段以防洪、发电和航运为主要任务的水利枢纽规划(91)4-4 干流中下游以防洪、航运与岸线利用为目标的河道整治规划(94)第五章主要支流治理开发规划(100)5-1 主要支流与长江干流在规划任务上的协调安排(100) 5-2 主要支流分类及其开发任务(101)5-3 主要支流治理开发意见(102)第六章结语(125)6-1 治理开发长江的总体规划方案(125)6-2 长江流域近期治理开发工程(132)6-3 下一步规划工作意见(137)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前言长江流域面积180万km2, 年入海水量约9600亿m3, 水资源十分丰富。

但由于流域面积广袤, 跨越多个不同季候区, 降雨时空分布变化很大, 洪、涝、旱等灾害在各不同地区时有发生, 有时灾情分布很广, 面积很大, 历时长, 受灾程度很严重。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解读问:《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是七大流域中首个通过国务院审批的流域综合规划,这一规划制定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答: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是长江流域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基础和依据。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长江流域规划工作,新中国成立伊始经历1954年大水抗洪的洗礼,1956年国务院安排长江流域规划的编制工作,于1959年正式提出《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新要求,1983年国家计委报经国务院批准,开展长江流域规划修订,1990年国务院以国发[1990]56号文批准了《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批准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流域社会经济和水利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相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其二,水利部党组提出了要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提出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核心理念的治水新思路,长江委提出了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开发的治江新思路;其三,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区域和社会问题突出显现出来,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环境污染严重,湖泊、湿地大量萎缩,部分河流断流严重,河流生态遭到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有效支撑和保障流域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修编流域规划;其四,原规划的近期水平年已到,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和长江中下游大规模防洪工程建设等流域骨干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原规划拟定的近期目标已基本实现;其五,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呈蓬勃发展的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和多元化的投资模式极大促进了水电、航运等行业发展,协调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各行业的矛盾利益、有效发挥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等等,都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六,有关行业和区域制定了大量专业和区域规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要求,专业规划必须服从综合规划、区域规划必须服从流域规划,迫切需要尽快提出满足全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各行业新的要求、协调好各行业矛盾和利益的综合规划;其七,资料的不断积累、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流域水情工情的深刻变化等也迫切需要对综合规划进行修编。

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办法

 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办法

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长江岸线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优化岸线利用效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长江岸线保护、利用和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长江岸线,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长江(含洲岛)水陆边界一定范围内的带状区域。

具体范围按照国家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划定。

第四条长江岸线保护遵循保护优先、规划统筹、绿色发展、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市、沿江区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区管理机构加强对辖区内长江岸线保护工作的领导,将长江岸线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综合治理目标,落实长江岸线保护地方主体责任。

沿江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规定职责建立健全长江岸线保护巡查工作机制,及时制止违反长江岸线保护规定的违法行为并通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鼓励沿江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依法引导村民、居民自觉维护长江岸线环境整洁,协助属地人民政府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长江岸线保护工作。

第六条本市建立市人民政府分管负责人牵头的长江岸线保护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由市水务、发展和改革、规划、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绿化园林、卫生计生、旅游、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门,沿江区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区管理机构组成,统筹协调长江岸线保护工作的重大事项。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长江岸线保护工作。

第七条长江岸线保护联席会议应当制定本市长江岸线保护年度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主体,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依法保护长江岸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环境、景观和各项设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长江岸线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二章规划和利用第九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发展和改革、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多规合一的原则,组织编制长江岸线保护详细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印制目录国务院批转全国水资源与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关于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审查意见的通知(1) 关于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的审查意见(3) 前言(10)第一章长江流域概况(15)1-1 长江上游地区(16)1-2 长江中下游地区(18)第二章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趋势(21)2-1 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趋势和布局设想(21)2-2 长江流域各部门经济发展的轮廓设想(23)第三章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27)3-1 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的方针任务(27)3-2 水资源开发利用(29)3-3 防洪规划(31)3-4 治涝规划(42)3-5 水力发电规划(45)3-6 航运规划(57)3-7 灌溉规划(64)3-8 水土保持规划(68)3-9 南水北调(71)3-10水产(73)3-11沿江城镇布局(75)3-12城市供水规划意见(77)3-13水资源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78)3-14旅游(82)第四章干流治理开发规划(84)4-1 干流规划任务与工程布局轮廓(85)4-2 金沙江河段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开发规划(87)4-3 宜宾至宜昌河段以防洪、发电和航运为主要任务的水利枢纽规划(91)4-4 干流中下游以防洪、航运与岸线利用为目标的河道整治规划(94)第五章主要支流治理开发规划(100)5-1 主要支流与长江干流在规划任务上的协调安排(100) 5-2 主要支流分类及其开发任务(101)5-3 主要支流治理开发意见(102)第六章结语(125)6-1 治理开发长江的总体规划方案(125)6-2 长江流域近期治理开发工程(132)6-3 下一步规划工作意见(137)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前言长江流域面积180万km2, 年入海水量约9600亿m3, 水资源十分丰富。

但由于流域面积广袤, 跨越多个不同季候区, 降雨时空分布变化很大, 洪、涝、旱等灾害在各不同地区时有发生, 有时灾情分布很广, 面积很大, 历时长, 受灾程度很严重。

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2
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2008-2020) 《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2003-2010) 《江苏省沿江地区”十一五”产业空间布局规划》(2006-2010) 《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02-2020)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10) 《江苏省长江干流桥梁(隧道)建设规划》(2011) 《南京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规划》(2003-2010) 《南京市长江段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 《南京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5-2020) 《南京港总体规划》(2006-2020) 《长江南京段岸线开发利用研究与整治规划报告》(2006-2020) 《南京主城滨江南北两岸概念性城市设计》(2008) 《南京市船舶产业发展及布局规划》(2010-2015) 《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
与此同时,规划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长江 12.5 米深 水航道向上延伸工程的实施,将使 5 万吨级海轮直达南京,为南京长江国际航运 中心的建设发展带来重大契机;新一轮江苏省长江干流桥梁(隧道)建设规划对 南京市过江通道布局方案作了新的调整;长江岸线作为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 其开发利用规划必须着眼当前,立足长远,因此现有的十年规划年限偏短;深水 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港口与城市的协调发展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理顺。基于此,现 行部分规划方案在指导岸线开发利用中逐步显示出一定的不适应性。为此,需要 重新审视长江岸线规划。基于以上背景,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 展新形势,修订编制《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2010-2030)》。
6.1 岸线功能分类及控制标准.........................................................................31 6.2 各类岸线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布局 .............................................................33 6.3 各段岸线的规划布局.................................................................................42 6.4 重点岸线规划方案的优化建议 ..................................................................56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解读问:《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是七大流域中首个通过国务院审批的流域综合规划,这一规划制定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答: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是长江流域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基础和依据。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长江流域规划工作,新中国成立伊始经历1954年大水抗洪的洗礼,1956年国务院安排长江流域规划的编制工作,于1959年正式提出《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新要求,1983年国家计委报经国务院批准,开展长江流域规划修订,1990年国务院以国发[1990]56号文批准了《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批准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流域社会经济和水利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相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其二,水利部党组提出了要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提出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核心理念的治水新思路,长江委提出了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开发的治江新思路;其三,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区域和社会问题突出显现出来,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环境污染严重,湖泊、湿地大量萎缩,部分河流断流严重,河流生态遭到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有效支撑和保障流域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修编流域规划;其四,原规划的近期水平年已到,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和长江中下游大规模防洪工程建设等流域骨干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原规划拟定的近期目标已基本实现;其五,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呈蓬勃发展的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和多元化的投资模式极大促进了水电、航运等行业发展,协调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各行业的矛盾利益、有效发挥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等等,都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六,有关行业和区域制定了大量专业和区域规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要求,专业规划必须服从综合规划、区域规划必须服从流域规划,迫切需要尽快提出满足全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各行业新的要求、协调好各行业矛盾和利益的综合规划;其七,资料的不断积累、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流域水情工情的深刻变化等也迫切需要对综合规划进行修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规划依据
(一)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1
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 《江苏省港口管理条例》 《江苏省长江防洪工程管理办法》(2001 年 3 月 22 日江苏省人民政府第 57 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 175 号颁布施行) 《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4 年 12 月 17 日通过)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2008 年 1 月) 《省政府关于全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 (苏政复(2009)2 号)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国家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总局联合发布)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13 号,2001 年 7 月 26 日国务院第 43 次常务会议) 《输气管道设计规范》(国家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南京市长江桥梁隧道条例》(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3 号) (二)国家和省、市相关文件与规划 《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 年修订)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2005-2025)
第五章 发展形势和要求分析 ............................................................ 24
5.1 城市总体目标战略要求.............................................................................24 5.2 港口航运发展要求 ....................................................................................24 5.3 城市生活发展要求 ....................................................................................28 5.4 产业发展要求 ............................................................................................28
6.1 岸线功能分类及控制标准.........................................................................31 6.2 各类岸线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布局 .............................................................33 6.3 各段岸线的规划布局.................................................................................42 6.4 重点岸线规划方案的优化建议 ..................................................................56
第四章 长江岸线开发利用现状 ........................................................ 19
4.1 长江岸线开发利用现况.............................................................................19 4.2 长江岸线开发利用特点和问题 .................................................................21
与此同时,规划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长江 12.5 米深 水航道向上延伸工程的实施,将使 5 万吨级海轮直达南京,为南京长江国际航运 中心的建设发展带来重大契机;新一轮江苏省长江干流桥梁(隧道)建设规划对 南京市过江通道布局方案作了新的调整;长江岸线作为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 其开发利用规划必须着眼当前,立足长远,因此现有的十年规划年限偏短;深水 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港口与城市的协调发展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理顺。基于此,现 行部分规划方案在指导岸线开发利用中逐步显示出一定的不适应性。为此,需要 重新审视长江岸线规划。基于以上背景,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 展新形势,修订编制《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2010-2030)》。
第二章 长江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 8
2.1 区位优势.......................................................................................................8 2.2 经济实力.......................................................................................................8 2.3 产业发展.......................................................................................................9 2.4 港口发展.......................................................................................................9
第三章 长江航道和岸线资源基本情况 ............................................ 11
3.1 长江河道概况 ............................................................................................11 3.2 长江南京段航道基本情况.........................................................................13 3.3 长江岸线资源评价 ....................................................................................16
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30)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二 O 一二年二月
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 1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I

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第一章 总则
1.1 规划编制背景和目的
长江岸线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一种宝贵的战略资源,是推动沿 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南京市拥有近 200 公里的长江干流岸线和 100 余公里的长江洲岛岸线,是江苏唯一跨江发展的城市。鉴于长江岸线资源对于南 京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在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编制了专项规划《南京长江岸线 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2007-2020)》(2009 年 7 月完成)。该规划以充分发 挥长江岸线资源综合效益为主线,以岸线与腹地的联动发展为重点,制定了优化 调整主城滨江两岸岸线功能,建设开放型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建设与保护沿江 旅游景观和生态岸线,形成沿江绿色生态景观轴;积极整合宜港岸线资源,加快 航运枢纽设施建设;发挥长江岸线产业带动功能,优化滨江生产力布局等战略目 标,提出了港口、产业、城市生活与旅游景观、过江通道、饮用水源、生态保护 岸线布局方案,总体上较好地指导了近两年长江岸线开发利用管理工作。
第七章 措施建议 ............................................................................... 62
7.1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确保岸线利用规划的实施 ...................................62 7.2 建立岸线使用准入门槛,集约利用岸线资源 ...........................................63 7.3 明确岸线近期和中远期发展与调整方向,促进岸线可持续利用 ............65 7.4 实行岸线资源有偿使用、建立岸线储备制度 ...........................................66 7.5 加强生产岸线与后方陆域的协调管理.......................................................67 7.6 开展河汊挖入式港池研究,拓展长江岸线资源 .......................................67 7.7 开展长江水源地布局研究,减少优质港口岸线资源与水源保护的冲突.68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
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5.5 交通通道建设要求 ....................................................................................29
第六章 长江岸线开发利用规划方案 ................................................ 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