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第十五条土地利用基本策略
1、提升拓展。整合更新城市资源,调整盘活存量用地,重视地下空间利用,更加注重健康、安全、景观等元素和社会和谐,显化提升城市用地价值。科学规划城市用地规模,合理预留城市建设空间,引导城市用地理性拓展。
2、节约集约。严格产业用地准入门槛,提高土地投资-产出标准,强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考核。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土地重整、村镇重建和要素重组,切实提高土地集中、集聚、集约利用水平。
第三条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64561.4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55147.1公顷,交通水利用地28773.1公顷,其他建设用地8781.1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41.0%、35.1%、18.3%、5.6%。
其他土地中,水域50572.1公顷,自然保留地12357.5公顷,分别占其他土地面积的80.4%、19.6%。
16、《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
17、《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8、《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9、国家、省、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
第四条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南京市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包括玄武区、白下区、鼓楼区、建邺区、秦淮区、下关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江宁区、六合区、浦口区、溧水县、高淳县,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28•【字号】苏政办发〔2021〕84号•【施行日期】2021.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其他规定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84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9月28日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第一节“十三五”取得的成效第二节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节“十四五”面临的形势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三章加强源头治理,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第一节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第二节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第三节健全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第四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第五节提升气候治理能力第四章强化协同控制,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第一节推进大气污染深度治理第二节加强VOCs治理攻坚第三节加强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和污染天气应对第五章坚持水陆统筹,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第一节健全水环境质量改善长效机制第二节持续深化水污染防治第三节推动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第四节扎实开展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第六章坚持系统防控,加强土壤和农村环境保护第一节开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系统防控第二节严格管控土壤污染风险第三节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第四节强化农业面源及农村环境治理第七章统筹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第一节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第二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节强化生态空间监督管理第八章加强风险防控,保障环境安全第一节强化风险预警防控与应急管理第二节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第三节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第四节推进新污染物治理第五节提升核与辐射安全水平第九章加强共保联治,助力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深入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第二节全面推动区域绿色发展第三节推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第十章深化改革创新,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第一节健全生态环境法规标准第二节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第三节健全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第四节推动服务高质量发展第十一章加快补齐短板,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第一节强化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第二节强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支撑第三节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支撑第十二章强化宣传教育,构建全民行动格局第一节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第二节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第三节推进生态环保全民行动第十三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细化评估考核第三节强化资金支持第四节加强宣传引导第五节实施重大工程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江苏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的重要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的关键阶段,也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长江南京段岸线资源GIS评价与分析

长江南京段岸线资源GIS评价与分析

E m i ag n_ s 1 3 cm — a :ynj g g @ 6 . o l i i
维普资讯
2期

静 等 :长江南 京段岸线资源 G S评价与分析 I
21 0
( ) 数据 预处 理 ,主要 有 C D数 据 、遥 感 影 2 A
据 源 的采集 ,诸 如有 :
杨 静 ,李满春 ,丁贤荣 ,刘永学
( 1南京大学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 院 ,南京 2 09 ; 10 3 2河 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 院,南京 20 9 ) 10 8
摘 要 :岸线 资源 是特殊的国土资源 ,岸线资源评价是岸线 资源研 究的主要工作 之一 。以往 的研 究仅从 自然 和经 济的角度出发 ,对于生态条件 的考虑鲜有涉及 。为了达到经济和生态 的双赢 ,根据长江南京段岸线 资源的特点 , 综合考虑 自然 、经济和生态 因素 ,构建 了岸线 前沿水深 、岸 线稳定性 、岸线 陆域宽度 、岸 线集疏 运条件 、水 源
口,其 地 形 除 骚 狗 山、 小 河 口孤 丘 于 江 边 外 ,其 他 沿江 均 有 滩 地 分 布 。束 窄 带 主要 有 三 山 矶 、下
经 济 的发 展 和 生 活 水 平 的提 高 ,岸 线 的利 用 功 能 不断 丰 富 ,经 济 活 动 的 空 间 范 围 也 不 断 扩 大 。
维普资讯
第 1 0卷 第 2期 20 0 8年 4月
地 球 信 息 科 学
GEO.NFORM I I ON SCI ENCE
Vo. 0.No 2 11 .
Ap .,2 08 r 0
长 江 南京 段 岸 线 资 源 GI S评 价 与 分 析
i aj g( M sno 0 3 nN ni T e sr n20 ) n i

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

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

南京市土地总体规划一、基本概况南京市位于我国沿海申部,长江下游核心地带,江苏省西南部,与镇江市、扬州市、常州市及安徽省滁州市、马鞍山市、芜湖市相临。

市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32°27'',东经118°22'' -119°14'',位于东八时区。

全市现辖十区五县,共49个街道、67个镇、52个乡,有1115个居委会、1712个基层村。

1996年总人口525.43万人,人口密度796人/平方公里。

南京市依其地貌特征属江苏省宁镇扬丘陵地区,长江自西南至东北流经市境中部;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由于地处西风环流控制之下,季风性气候显著,四季分明,但冬夏长而春秋短;土壤主要有地带性土壤和耕作土壤两大类型;全市蕴藏着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目前已发现40多种矿藏,具有开采价值的有近30种;南京区位优势显著,地处长江经济带 "龙颈"与沪宁杭城市群"顶角"的复合部位,是我国生产力布局中的长江和沿海地带"T"型产业密集带的结合部,中国国土规划中沪宁杭经济核心区的重要城市,在江苏沿海、沿江、沿线开发战略中处于枢纽位置,对外交通发达,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南京是著名的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的风景名胜与文物古迹相交融,形成山、水、林、城结合的独特风貌;并有雨花台砂砾层自然剖面保护区、固城湖水产资源保护区、紫金山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等多处自然保护区。

截至2007年底,全市土地总面积987.34万亩,其中农用地651.23万亩(其中基本农田364.21万亩),建设用地243.34万亩,未利用地92.77万亩。

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据1996年10月31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我市各地类的面积和构成如下:1.农用地:497580.92公顷。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印制目录国务院批转全国水资源与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关于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审查意见的通知(1) 关于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的审查意见(3) 前言(10)第一章长江流域概况(15)1-1 长江上游地区(16)1-2 长江中下游地区(18)第二章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趋势(21)2-1 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趋势和布局设想(21)2-2 长江流域各部门经济发展的轮廓设想(23)第三章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27)3-1 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的方针任务(27)3-2 水资源开发利用(29)3-3 防洪规划(31)3-4 治涝规划(42)3-5 水力发电规划(45)3-6 航运规划(57)3-7 灌溉规划(64)3-8 水土保持规划(68)3-9 南水北调(71)3-10水产(73)3-11沿江城镇布局(75)3-12城市供水规划意见(77)3-13水资源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78)3-14旅游(82)第四章干流治理开发规划(84)4-1 干流规划任务与工程布局轮廓(85)4-2 金沙江河段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开发规划(87)4-3 宜宾至宜昌河段以防洪、发电和航运为主要任务的水利枢纽规划(91)4-4 干流中下游以防洪、航运与岸线利用为目标的河道整治规划(94)第五章主要支流治理开发规划(100)5-1 主要支流与长江干流在规划任务上的协调安排(100) 5-2 主要支流分类及其开发任务(101)5-3 主要支流治理开发意见(102)第六章结语(125)6-1 治理开发长江的总体规划方案(125)6-2 长江流域近期治理开发工程(132)6-3 下一步规划工作意见(137)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前言长江流域面积180万km2, 年入海水量约9600亿m3, 水资源十分丰富。

但由于流域面积广袤, 跨越多个不同季候区, 降雨时空分布变化很大, 洪、涝、旱等灾害在各不同地区时有发生, 有时灾情分布很广, 面积很大, 历时长, 受灾程度很严重。

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办法

 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办法

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长江岸线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优化岸线利用效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长江岸线保护、利用和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长江岸线,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长江(含洲岛)水陆边界一定范围内的带状区域。

具体范围按照国家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划定。

第四条长江岸线保护遵循保护优先、规划统筹、绿色发展、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市、沿江区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区管理机构加强对辖区内长江岸线保护工作的领导,将长江岸线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综合治理目标,落实长江岸线保护地方主体责任。

沿江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规定职责建立健全长江岸线保护巡查工作机制,及时制止违反长江岸线保护规定的违法行为并通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鼓励沿江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依法引导村民、居民自觉维护长江岸线环境整洁,协助属地人民政府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长江岸线保护工作。

第六条本市建立市人民政府分管负责人牵头的长江岸线保护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由市水务、发展和改革、规划、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绿化园林、卫生计生、旅游、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门,沿江区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区管理机构组成,统筹协调长江岸线保护工作的重大事项。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长江岸线保护工作。

第七条长江岸线保护联席会议应当制定本市长江岸线保护年度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主体,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依法保护长江岸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环境、景观和各项设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长江岸线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二章规划和利用第九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发展和改革、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多规合一的原则,组织编制长江岸线保护详细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2.12•【字号】苏政发[2014]20号•【施行日期】2014.02.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4】20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现将《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是我省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

编制实施《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两个率先”、谱写好中国梦江苏篇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各地、各部门要从全局出发,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规划》明确的原则和要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展理念,加大工作力度,认真组织实施。

各部门要根据《规划》明确的任务分工和要求,调整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环境等相关规划,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全面做好《规划》实施的各项工作。

江苏省人民政府2014年2月12日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高效、集约、均衡、永续发展的美好江苏目录序言第一篇条件与基础第一章自然条件第一节自然状况第二节综合评价第二章经济社会状况第一节基本状况第二节综合评价第三节存在问题第二篇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第三章指导思想第一节空间开发理念第二节主体功能区类型第四章规划目标第一节主要目标第二节空间开发战略格局第三篇主体功能区第五章主体功能区划分第六章优化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第二节发展方向第七章重点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第二节发展方向第八章农产品主产区第一节功能定位第二节发展方向第九章禁止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第二节管制原则第三节近期任务第四篇区域政策与绩效评价第十章区域政策第一节财政政策第二节投资政策第三节产业政策第四节土地政策第五节环境政策第六节人口政策第七节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第十一章绩效评价第五篇规划实施第十二章规划实施第一节省级人民政府职责第二节市县级人民政府的职责第三节监测评估与公众参与附件主体功能区名录附件点状重点开发区域附件其他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附件禁止开发区域名录表附件附图序言江苏气候宜人、平原广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千百年来承载着鱼米之乡的盛誉,是无数人为之向往的梦里水乡。

江苏省长江岸线资源保护与“三线一单”环境准入的研究

江苏省长江岸线资源保护与“三线一单”环境准入的研究

江苏省长江岸线资源保护与“三线一单”环境准入的研究发布时间:2021-12-27T01:13:12.36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7期作者:江慧[导读] 江苏省位于长江下游,拥有丰富的长江岸线资源,推动长江岸线生态保护是落实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的关键所在江慧(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36)摘要:江苏省位于长江下游,拥有丰富的长江岸线资源,推动长江岸线生态保护是落实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的关键所在。

本文在分析长江江苏段岸线管理与保护现状特点基础上,梳理了岸线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岸线管理和保护的要求,提出长江岸线资源保护的对策和环境准入的建议,以推动江苏省长江岸线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长江大保护;长江岸线;环境准入;精细化管理;三线一单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时强调:“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长江岸线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长江岸线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引擎,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1]。

江苏省拥有丰富的长江岸线资源,境内岸线总长1173.8千米,在沿江省中排名第三位,保护岸线资源是修复和建设长江绿色生态廊道的关键所在[2]。

1 江苏省岸线利用与保护现状1.1 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1)长江岸线开发利用强度大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最佳通江达海区位与发达的经济腹地支撑,江苏省岸线开发利用程度远高于中上游地区,全省已利用长江干流岸线开发利用率为57.9%,居沿江各省于首位[3]。

地区间岸线利用发展存在不平衡,南岸开发利用率高于北岸,滨江大中城市及附近地区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已连成条带状,如南京、镇江和南通等。

(2)利用结构以生产性岸线为主已利用岸线中,主要是以工业及港口等生产性岸线为主,工业生产岸线所占比重较高,主要分布于南通、镇江和南京几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2
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2008-2020) 《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2003-2010) 《江苏省沿江地区”十一五”产业空间布局规划》(2006-2010) 《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02-2020)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10) 《江苏省长江干流桥梁(隧道)建设规划》(2011) 《南京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规划》(2003-2010) 《南京市长江段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 《南京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5-2020) 《南京港总体规划》(2006-2020) 《长江南京段岸线开发利用研究与整治规划报告》(2006-2020) 《南京主城滨江南北两岸概念性城市设计》(2008) 《南京市船舶产业发展及布局规划》(2010-2015) 《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
与此同时,规划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长江 12.5 米深 水航道向上延伸工程的实施,将使 5 万吨级海轮直达南京,为南京长江国际航运 中心的建设发展带来重大契机;新一轮江苏省长江干流桥梁(隧道)建设规划对 南京市过江通道布局方案作了新的调整;长江岸线作为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 其开发利用规划必须着眼当前,立足长远,因此现有的十年规划年限偏短;深水 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港口与城市的协调发展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理顺。基于此,现 行部分规划方案在指导岸线开发利用中逐步显示出一定的不适应性。为此,需要 重新审视长江岸线规划。基于以上背景,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 展新形势,修订编制《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2010-2030)》。
6.1 岸线功能分类及控制标准.........................................................................31 6.2 各类岸线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布局 .............................................................33 6.3 各段岸线的规划布局.................................................................................42 6.4 重点岸线规划方案的优化建议 ..................................................................56
第二章 长江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 8
2.1 区位优势.......................................................................................................8 2.2 经济实力.......................................................................................................8 2.3 产业发展.......................................................................................................9 2.4 港口发展.......................................................................................................9
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30)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二 O 一二年二月
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目录Leabharlann 第一章 总则 ......................................................................................... 1
第三章 长江航道和岸线资源基本情况 ............................................ 11
3.1 长江河道概况 ............................................................................................11 3.2 长江南京段航道基本情况.........................................................................13 3.3 长江岸线资源评价 ....................................................................................16
第七章 措施建议 ............................................................................... 62
7.1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确保岸线利用规划的实施 ...................................62 7.2 建立岸线使用准入门槛,集约利用岸线资源 ...........................................63 7.3 明确岸线近期和中远期发展与调整方向,促进岸线可持续利用 ............65 7.4 实行岸线资源有偿使用、建立岸线储备制度 ...........................................66 7.5 加强生产岸线与后方陆域的协调管理.......................................................67 7.6 开展河汊挖入式港池研究,拓展长江岸线资源 .......................................67 7.7 开展长江水源地布局研究,减少优质港口岸线资源与水源保护的冲突.68
第五章 发展形势和要求分析 ............................................................ 24
5.1 城市总体目标战略要求.............................................................................24 5.2 港口航运发展要求 ....................................................................................24 5.3 城市生活发展要求 ....................................................................................28 5.4 产业发展要求 ............................................................................................28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I
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第一章 总则
1.1 规划编制背景和目的
长江岸线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一种宝贵的战略资源,是推动沿 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南京市拥有近 200 公里的长江干流岸线和 100 余公里的长江洲岛岸线,是江苏唯一跨江发展的城市。鉴于长江岸线资源对于南 京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在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编制了专项规划《南京长江岸线 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2007-2020)》(2009 年 7 月完成)。该规划以充分发 挥长江岸线资源综合效益为主线,以岸线与腹地的联动发展为重点,制定了优化 调整主城滨江两岸岸线功能,建设开放型滨江休闲旅游景观带;建设与保护沿江 旅游景观和生态岸线,形成沿江绿色生态景观轴;积极整合宜港岸线资源,加快 航运枢纽设施建设;发挥长江岸线产业带动功能,优化滨江生产力布局等战略目 标,提出了港口、产业、城市生活与旅游景观、过江通道、饮用水源、生态保护 岸线布局方案,总体上较好地指导了近两年长江岸线开发利用管理工作。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
南京长江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5.5 交通通道建设要求 ....................................................................................29
第六章 长江岸线开发利用规划方案 ................................................ 31
1.1 规划编制背景和目的...................................................................................1 1.2 规划依据......................................................................................................1 1.3 规划目标.......................................................................................................3 1.4 规划原则.......................................................................................................6 1.5 规划范围与年限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