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合集下载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连线)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①酸性氧化物:能跟 碱 起反应生成 盐 和 水 的氧化物;
如:大多数的非金属氧化物CO2、SO2、SO3、SiO2 等,少数金属氧化物(Mn2O7 )
苛性钠在空气中变质(化学方程式表示): 2NaOH + CO2==Na2CO3+H2O
举例
浊液
>100nM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泥浆水(悬浊液)、油水(乳浊液)
溶液 胶体
<1nM 1~100nM
均一、稳定、透明 均一、较稳定、透明
NaCl溶液、CuSO4溶液 豆浆、牛奶、血液、墨水
沸腾的蒸馏水
饱和的FeCl
5、Fe(OH)3胶体的制备:向40mL
中逐滴加入5~6滴
溶液3 。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化学方程式:
溶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作
分散剂

组成: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 分散质: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气态、液态、固态均可),如糖和盐; 分散剂:溶纳分散质的物质(气态、液态、固态均可),如水 。
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胶体
硫酸铜溶液 粒子直径:<1nM
泥水——浊液 粒子直径:>100nM
人追不踪可 着以鹿有的傲猎气人,是但看不可见以山无的傲。骨
Al2O3 ——两性氧化物 Mn2O7——酸性氧化物 Fe3O4——复杂氧化物
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人生不各 可有以志有。傲C气.,但酸不可性以无氧傲骨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Mn2O7——酸性氧化物
CO——不成盐氧化物 H2O——中性氧化物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3、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用 ( 丁达尔效应 );分离Fe(OH)3胶体和 悬浊液用( 过滤 )方法。
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能产生 丁达尔效应的是( BD)
A、NaCl溶液 C、盐酸
B、Fe(OH)3胶体 D、豆浆
喜欢花的人是会去摘花的,然而爱花的人则会去浇水。 所谓惊喜就是你苦苦等候的兔子来了,后面却跟着狼。 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人生,恰似一次永远不会停止的远足,重要的是:在痛苦中学会去微笑。 就算你的朋友再多,人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广,其实真正对你好的人,你一辈子也遇不到几个。 得到的分是我努力的,扣掉的分是你遗传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 债。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真正的坚韧,应该是哭的时候要彻底,笑的时候要开怀,说的时候要淋漓尽致,做的时候不要犹豫。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属于混合物的是 1 3 7
属于氧化物的是 5 9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4 8

属于单质的是 6

; ;
二 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 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得到 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分散质+分散剂=分散系
分散系
分散质直径 溶液 1nm > d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物质的分类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迷宫
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Na2CO3 Na2SO4 K2SO4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K2CO3
碳酸盐
2.树状分类法
物质的分类:树状分类法
混合物
物质
纯净物
根据物理 单质 性质不同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包括惰性气体)
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化合物
电解质、非电解质
无机物、有机物
本节课的核心目的是什么呢 ? 目的:学会运用分类方法 学习化学。
开始上课
臭老九 !!! 嘿嘿
元朝等级制度
按职位
划分
一 官
二 吏

四 道
五 医
六 工







十 丐
第一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分类方法的普遍性
想一想:超 市里面有成 千上万的商 品,为什么 你能够很快 的找到自己 想要买的东 西呢?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 化学物种命名原则,创立了 化学物种分类新体系。为近 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 基础,因而后人称拉瓦锡为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之于 化学,犹如牛顿之于物理学。

高一化学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高一化学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这也是胶体不易凝聚的、比较稳定的另一 个主要原因。
电泳
电泳现象及胶体稳定的解析 胶体能发生电泳及稳定的原因:在外加电 场作用下,胶粒定向移动产生电泳现象,这是 因为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 离子而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由于同一胶体粒子 带同种电荷,具有静电斥力,这是胶体稳定的 主要原因。
金属与氧气反应
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氧化还原反应
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2.树状分类法
单 纯 净 物 物质 混 合 物 金属 非金属 无机物 有机物 食盐水 按性质 按性质能
否电离分 分类

化 合 物 空 气
酸 电解质 碱 盐 非电解质 氧化物
酸的分类
含氧酸 从是否 含氧分
H2SO4、H3PO4、H2CO3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 二 章 化 学 物 质 及 其 变 化
第 一 节 物 质 的 分 类
§2.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 . 简单分类及其应用
一 . 简单分类及其应用
生活给我们的启示:
为什么顾客能很快的挑出自己所需的商品呢?
在图书馆里有这么多的书籍,为什么你 能够很快找到你所需的书呢?
注意:不能过度加热,以免出现Fe(OH)3胶体凝聚。
条件:
饱和FeCl3溶液、沸水
FeCl3 + 3H2O
Fe(OH)3(胶体)+3HCl
(4)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
①丁达尔效应
现象:当可见光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的 侧面,可观察到一个光亮的“通路”。
光亮的通路
原因:
当光通过溶液时,由于溶液分散质的 粒子太小,光束通过时不会被散射,显示 不出丁达尔现象,当光通过浊液时由于粒 子太大,光束通过时被反射,所以没有丁 达尔现象,当光通过胶体时,微粒大小恰 好能使光发生散射,所以可以从侧面看到 一条明亮的光路,即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类,并举例说明。
从组成 元素分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CuO、Fe2O3、Na2O等
CO、P2O5、H2O等 CO2、P2O5、SO3等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从化学性 质分
碱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CaO、CuO、K2O等
CO、NO等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不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游戏
生物 铅笔 语文 红

化学 夏天
笔记本
冬天 黄 绿
数学
春天
游戏
语文 红 春天 铅笔 数学 黄 夏天 笔记本 化学 蓝 冬天 生物 绿
分类
思考与交流1 你能举例出生活中关于分类的例子吗? 这些分类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图书馆、书店、超市……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 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 便捷的达到目的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分类:把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 标准进行归类分组的一种方法。
2、分类一般步骤: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3、常见的简单分类方法:
常见的分类法
单一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三种常见的分类法:
(1)单一分类法:根据物质的某一性质或
某一相似性来分类。(按同一标准进行分类) 【思考题】 你能把H2CO3、HNO3、HCl、H3PO4按 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吗?
碳酸盐
思考与交流3
1、请用盐酸、硝酸、氢硫酸、硫酸制一张交叉 分类图。 盐酸(HCl) 含氧酸 硝酸(HNO3) 无氧酸
氢硫酸(H2S)硫酸(Leabharlann 2SO4)一元酸二元酸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1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1

5、胶体石灰能使水变澄清;
② 豆浆里加盐卤(MgCl2· 2O)或石膏 6H
(CaSO4· 2O)溶液使之凝聚成豆腐; 2H ③ 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的沙洲。
加入电解质
④ 不同种类的墨水混合使用时有沉淀产生,
使墨水失效。 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⑤ 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 蛋清加热后凝聚成了白色胶状物(同时发生变性)。
小结
1.树状分类法:对同一分类进行再分类,系统性强, 适合层次包含关系
2.交叉分类法:至少同时运用两种分类标准,弥补
单一标准的不足 如何进行分类?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分类
物质的分类
从是否 含氧分
含氧酸
无氧酸
H2SO4、HNO3、H3PO4、H2CO3
HCl、H2S H2SO4、HNO3、HCl H3PO4
常见的复分解反应主要包括
1.酸+碱→盐+水 2.盐+碱→新盐+新碱 3.盐+酸→新盐+新酸 4.盐+盐→两种新盐 5.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6.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注意:基本反应类型不能包括所有化学反应,也不能反映化 学反应的实质
森林中炫丽的光线,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夜晚城市中光怪陆离的霓虹灯,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思考: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很快就能
找到你需要的书呢?
图书管理员将图书按图书科目进行了分类
思考:大型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
挑出你所需要的商品?
超市按照商品的用途将商品进行了分类。
如何在超市中找到你想吃的薯片?

1物质的分类 (共43张PPT)

1物质的分类 (共43张PPT)
2020/2/26
考点突破1 物质的分类
【例1】下列物质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B ) A.单质:液氧、水银、金刚石 B.混合物:生铁、冰水、空气 C.盐:硝酸银、氯化铁、高锰酸钾 D.氧化物:氧化镁、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
2020/2/26
考点突破1 物质的分类
方法规律: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关键要看这种物质由几种物 质组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 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首先分析是不是纯净物(这点 往往容易被忽略),然后再判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从 微观的角度来看,单质和化合物都只存在一种分子,但 单质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而化合物分子由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原子构成。区分它们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化学式 来判断。
2020/2/26
考点突破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
区别
①宏观组成:由 _两__种__或__两__种__以__上__ 物质 组成;
①宏观组成:由 __一__种_____ 物质组 成;
纯净物
②微观构成:由
②微观构成:由
混__合_多_物_____ 种微粒构成; __一_______ 种微粒
构成;
2020/2/26
考点突破1 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
纯净物
2020/2/26
考点梳理2 单质与化合物
3.化合物:由__两__种__或___两__种__以__上___的元素组成的纯净 物,如:H2O,KClO3等
化合物主要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是含___碳____元素的化合物。(2012、 2013、2014年结合化学式计算进行考查) (2)无机化合物是不含__碳____元素的化合物。但有些 含碳化合物也属于无机物,包括CO、CO2、H2CO3、 Na2CO3(碳酸盐)和NaHCO3(碳酸氢盐)等。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节物质的分类知识回顾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常常要用到分类法,利用分类法学习化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们常按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知识将物质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可以从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去确定。

1.物质简单分类如下:2材料又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纤维和橡胶都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例1 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标准可以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请根据所学知识,依据物质所具有的某种性质,自拟两种分类标准,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每类至少包括三种物质(填化学式)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红棕色、有毒)、水、碳。

分类标准一,包括物质分类标准二,包括物质例2请你仔细研读下列表格中的例子:现其他的规律:(1)(2)例3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合成纤维的是()A.棉花B.涤纶C.羊毛D.蚕丝入门衔接一、按物质种类分类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如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1.氧化物根据氧化物对酸碱反应的不同,可以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四类。

(1)酸性氧化物(又称酸酐):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2CO 、2SO 、3SO ,其对应的酸分别是32CO H 、32SO H 、42SO H 。

(2)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O Na 2、MgO 、CaO ,其对应的碱分别为NaOH 、2)(OH Mg 、2)(OH Ca(3)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32O Al 、2)(OH ZnO H AlCl HCl OH Al 23333)(+=+ 23)(N a A l O N a O H OH Al =+(偏铝酸钠)+ O H 22(4)不成盐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又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 、NO 。

说明:不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 、NO 等;也不是所有的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72O Mn 是酸性氧化物,但所有的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认识丁达尔效应
3.逐步探究胶体与浊液、溶液的区别
4.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胶体及其主要性质
难点:丁达尔效应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 1.从学过的溶液组成导入
2.从纳米科技简介导入
新知学习指导
阅读
提出问题:什么是分散系、分散质
和分散剂?
阅读教材第22页有关内容
归纳
整理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里所得到的体系。

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质,容纳分散质的物
质叫分散剂。

思考
讨论
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
它们之间的能使方式有哪些,并各
举一两例
分散质分散剂举例
气体气体空气
液体气体云、雾
固体气体烟灰尘
气体液体泡沫
液体液体牛奶、酒精溶液
固体液体糖水、油漆
气体固体泡沫塑料
液体固体
固体固体有色玻璃、合金归纳
小结
分散系具有多样性
学习
探究
分散系的分类(按分散质粒子的大
小)
思考
讨论
三种分散系性质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粒
子大小
主要特征
粒子能否通
过半透膜
粒子能否
通过滤纸
举例
新知学习
浊液>100nm 不均一、不稳定不能不能泥浆水
溶液<1nm 均一、稳定能能盐酸
胶体1~100nm 均一、介稳定不能能蛋清
归纳
小结
1.溶液是常见的一种分散系,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
2.油状物质分散到水中可形成乳浊液;不溶于水的固体分散到水中可形成悬
浊液
实验
探究
Fe(OH)3胶体的制备:指导操作
操作1:向沸水中滴加少量饱和FeCl3溶
液,继续煮沸
现象:体系变红褐色
操作2:用激光笔分别照射得到的红褐色
液体与CuSO4溶液,并进行比较
前者:体系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后者:溶液中无光亮的“通路”
归纳
总结
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在胶体内部产生一条光亮“通路”的现象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实验
探究
与上表结论对比:胶体粒子能透过
滤纸
1.将上述得到的Fe(OH)3胶体和泥浆水进
行过滤
Fe(OH)3胶体过滤后得到的液体与原体系
无明显差异;泥浆水过滤后得澄清透明的
液体
2.用激光笔照射Fe(OH)3胶体过滤后得到
的液体:有丁达尔效应
思考
讨论
1.日常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
2.如果没有丁达尔效应地球上将
是什么情形?
自学
指导
纳米科技与胶体化学
阅读教材、
课后查阅资料
板书设计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2.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的分散系
3.丁达尔效应
4.纳米科技与胶体化学简介
巩固练习:
1. 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
C.会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D.粒子不没有带电荷
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
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3.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属于纳米级的是()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4.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向胶体中加入蔗糖溶液,产生聚沉现象
B.一束可见光透过胶体时,产生丁达尔效应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分子通过
D.胶体能够吸附阴离子和阳离子,故在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带电荷,所以会产生电泳现象
C.胶粒能透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6. Fe(OH)3胶体带正电荷的原因是()
A.在电场作用下,Fe(OH)3胶粒向阴极定向移动
B.Fe3+带正电荷
C.Fe(OH)3带负电荷,吸引阳离子
D. Fe(OH)3胶粒吸附了阳离子
7. 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显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胶体能透过半透膜,但不能透过滤纸
C.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D.电泳实验说明了胶体微粒带有电荷
8. 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现象是()
A.豆浆中加入石膏做豆腐
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出现堵塞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
D.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易形成三角洲
9. 某胶体遇盐卤或石膏水易发生凝聚,而与食盐水或硫酸钠溶液不易发生凝聚,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胶体粒子直径约为1~100nm
B.此胶体粒子带有电荷
C.与BaCl2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凝聚
D.Na+使此胶体凝聚的效果不如Ca2+、Mg2+
10. 已知土壤胶体粒子带负电,在土壤中施加含氮质量相同的下列化肥,肥效最差的是
()
A.(NH4)2SO4
B.NH4HCO3
C. NH4NO3
D. NH4Cl
11. 在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饱和溶液,由于_______离子的作用,使胶体形成了沉淀,
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
12. 将饱和FeCl 3溶液滴入沸水中,液体变为________色,得到的是_________,用此分散系
进行下列实验:
(1)将其装入U型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
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2)向其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纯此分散系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