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式摔跤有哪些技巧,蒙古式摔跤的比赛规则

合集下载

蒙古族的“三勇绝技”

蒙古族的“三勇绝技”

蒙古族的“三勇绝技”蒙古族的“三勇绝技”日期:2013-03-13 08:57 作者: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点击:53蒙古族摔跤、赛马、射箭,并称“三勇绝技”,每年在“那达慕”大会上成为竞技的高潮项目。

摔跤比赛时要穿“招得格”摔跤服。

即用牛皮缝制的上衣和帆布坎肩,上面钉满铜钉;腰扎红、蓝、黄3色绸裙;下着白色肥裤,再套上绣有动物图案的套裤;脖项还挂有以往战绩的象征物——彩色穗带“景嘎”。

比赛一般实行立式淘汰制。

摔跤手在欢呼声中跳着“玛嘎沁”步入场地,绕场一周。

优胜者称为“布克沁”、“巴图鲁”英雄,受到人们的尊崇。

柯尔克孜、达斡尔、朝鲜等民族亦有此俗。

柯尔克孜族尚有马上摔跤项目。

比赛双方在马上互相扭拉,以将对方拉下马者为胜。

朝鲜族摔跤则用长约3米的布带做成“腿绳”,围在腰际后再缠于右侧大腿。

比赛时相互抓住此带进行较量。

赛马,也是蒙古族一项精彩的竞技项目。

参赛者身着盛装,用五绸带将赛马打扮得威风凛凛。

比赛分为赛快、赛走和赛颠三种,备鞍或骣骑,由骑手自抉。

距离一般在3至20华里。

赛马结束后,不论长幼,以前后名次领奖。

“叙律格沁”(说书匠)在名列前茅的马头上洒上白酒和鲜奶,高唱赞马诗,盛赞骑手乌努格沁。

此外,还有套马项目;骑手快马加鞭追上猎捉对象,甩开套马杆或套马索,套住马的头颈,乘马则因势收步,即告成功。

柯尔克孜族则有马上取物、马上打靶、马上较力等精彩项目。

鄂伦春族也有赛马竞技习俗,民族语称“牧林依鲁尔地仁”。

柯尔克孜族有“叼羊”赛俗。

射箭,也是蒙古族“三勇绝技”之一。

在疾驰的马上操弓射箭;靶心应声落地,表现出蒙古族骁勇的风格。

赛制一般为每人3轮9箭,以射中靶环总数排列名次。

鄂伦春族称射箭为“哥判耶嘎尔拍地仁”。

用山槐木煮蒸成弓,用犴狍筋做弦,柳枝羽毛做箭,安上石铁箭头;以十步、百步、超百步立地射和骑马射鸟、射果为主要赛项。

满族有“射柳”习俗。

是从完颜阿骨打时留下的习俗。

阿骨打在原女真各部联络起兵反辽时,正是通过这般超人武艺,赢得头人们的羡服,统一了各部落。

蒙古族摔跤介绍

蒙古族摔跤介绍

蒙古族摔跤介绍
蒙古族摔跤,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中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

在古代,摔跤是一种军事训练手段,它的作用是为了锻炼士兵的体力和体魄。

现代摔跤中,蒙古族摔跤吸收了各种体育项目的特点,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集健身、娱乐和竞技于一体的体育活动。

蒙古族摔跤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在等级划分中,男子比赛中以“四八”为最高等级;女子比赛中以“三七”为最高等级;儿童比赛中以“四六”为最高等级。

蒙古族摔跤属于徒手对抗性项目,一般在草原上举行,有两人、三人和五人式摔跤,还有一种两人摔跤。

比赛场地多为圆形或方形的场地。

在比赛时,两位选手在长约1米、宽约1米的木桩上相叠并腿而立,双方互使腰、肩、臂等部位,脚不落地、不越位。

每次比赛可按人数多少采取单双对,三对或五对,其中有一对为混合对。

蒙古族摔跤运动是在马背上进行的,因此也叫“马上功夫”。

摔跤手在与对方相互碰撞过程中,要通过腰部、膝部和肘部等部位将对方摔倒或将其抱住的技巧。

—— 1 —1 —。

揭秘彪悍的蒙古式格斗技——搏克

揭秘彪悍的蒙古式格斗技——搏克

揭秘彪悍的蒙古式格斗技——搏克蒙古式摔跤称为「搏克」(Boh,蒙古语「摔跤」),属「跤衣跤」,包含300多种投技和踢技,是古战场上最强的近身徒步格杀模式。

在古战场上徒步面对全副武装的敌人时,以拳脚攻击无异于自残,地面格斗更相当于自杀,因为当你在地面施展十字固时,四周的敌人随时能砍掉你的脑袋。

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快速摔倒敌人后补上一刀了结对方,这便是蒙古跤的初衷,尤其是以低踢攻击膝盖以下部位,致使敌人失去平衡倒地的跤法极为实用,而且这类跤法可以在手持兵器的情况下使用。

虽然历史上蒙古人鲜有下马战斗的记录,但蒙古跤却是以战场徒步搏杀为目的量身打造,蒙古跤的跤衣就是模仿敌人身穿的铠甲。

蒙古跤这项格斗技,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的匈奴时代。

据挖掘出的匈奴墓中所发现的长方型铜塑上,有两人赤裸上身,下穿紧腿长裤,互相弯腰扭抱,左边的人用右手搂住对方腰部,左手紧抓对方后胯;右边的人用两手分别抱住对方的腰和腿,双方相持欲摔倒对方的透凋花纹,且整个图桉还以树、马为衬托,似是描绘二人骑马游于野外,一时高兴而下马摔跤的场景;及在巴彦淖尔盟磴口县西北部布敦毛德沟内一幅大型岩画中也有匈奴时代所作「摔跤人裸着健壮的身躯,正在深山旷野中比试高低」的场面,「两个人正在上肢相接,两腿相切的摔跤」的情节,从而判断自匈奴时代就有了摔跤的习俗。

蒙古跤比赛不分体重级别,目的是为了保留「战场上无法选择对手」的严酷。

蒙古摔跤手体重一般在115公斤左右,最高大的超过200公斤。

不同地区的蒙古跤比赛规则也有所不同,内蒙古的规则不允许抱腿,而蒙古国、俄罗斯蒙古地区则没有这类规则限制。

蒙古跤在成吉思汗时代成为军队的必修课之一,由于其强悍的实用性和杀伤力,古代蒙古统治者也常藉其作为杀人工具,如《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之弟别勒古台与主儿乞部的不里孛阔均以力士着称,而别勒古台曾败于不里孛阔,并在宴会时被其砍伤。

一日,成吉思汗叫别勒古台与不里孛阔比赛摔跤,不里孛阔故意倒下,别勒古台压不住他,就抓住他的肩膀、骑上他的臀部,并回头看成吉思汗。

蒙古式摔跤有哪些技巧,蒙古式摔跤的比赛规则

蒙古式摔跤有哪些技巧,蒙古式摔跤的比赛规则

蒙古式摔跤有哪些技巧,蒙古式摔跤的比赛规则蒙古式摔跤是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项”的项目之一,是至今还未有女性参加的运动,也是最具男子汉气概的一种搏击运动,它深受蒙古民族的喜爱。

那么蒙古式摔跤有哪些技巧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关于蒙古式摔跤的比赛规则,欢迎借鉴参考。

蒙古式摔跤有哪些技巧蒙古摔跤是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活动。

想要掌握蒙古摔跤的技巧,首先要加强腰腹和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练习。

还要注意动作迅速和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眼似闪电,腰如盘蛇,脚似钻。

”说明摔跤必须要以快取胜。

因为快可使动作突然,使对方猝不胜防,从而争得主动。

跳绳、往返跑、蛙跳、深蹲等都是有利于提升自身素质的锻炼方法。

每个人的身高、体重和身体素质等条件都不同,因此应选择适于自己练习和使用的技术动作,以便更快地掌握技术,形成自己的特点。

例如身材矮小、动作比较灵活的人,可着重选练小得合、捞、端踢、穿档靠、蹩、掏等技术动作;身高、体重、力气大的人,可重点练勾、别、缠、踢、掰、披以及大得合等技术动作。

蒙古摔跤的训练必须注重对抗练习,只有通过不断的对抗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技巧积累经验,进而形成自己的技术风格。

身材高大的人与身材矮小的人对摔时,身材高大的人应发挥臂长、身长、腿长的特点,争取先抓住对方而不要让对方先靠近自己。

反之,身材矮小的人要争取接近和抱住身材高大的人,尽量限制对方的长处。

如对方身体较胖、体力较差时,可设法扯着对方转动,消耗他的体力,然后再借机进攻。

蒙古式摔跤的比赛规则蒙古摔跤有什么技巧摔跤参加人数不限,但须成偶数,少则二至四人,多则一千余人,比赛胜负采取单淘汰法,蒙古族有许多的摔跤技巧,可以捉、拉、扯、推、压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可以抓住摔跤衣、腰带、裤带,但不许抱腿,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触及眼睛和耳朵,不许拉头发,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

在摔跤开始的时候,摔跤手要着摔跤服,上身穿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短袖背心,上面钉有数行铜钉和银钉,背面有圆形眼镜或“吉祥”之类字样。

蒙古摔跤教案幼儿园

蒙古摔跤教案幼儿园

蒙古摔跤教案幼儿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蒙古摔跤的相关内容。

教材选用《幼儿园体育活动指导手册》中第五章“民间传统体育游戏”部分的第二节“蒙古摔跤”。

具体内容包括蒙古摔跤的起源、基本技巧、比赛规则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蒙古摔跤的起源和基本技巧,增强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蒙古摔跤的基本技巧和比赛规则。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摔跤垫、摔跤服装、教学视频、PPT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摔跤服装,每组一个摔跤垫。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蒙古摔跤比赛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摔跤运动。

教师讲解:简要介绍蒙古摔跤的起源,引导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

2. 理论学习(10分钟)教师讲解:详细讲解蒙古摔跤的基本技巧和比赛规则。

学生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 实践练习(15分钟)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派代表进行摔跤练习。

教师指导: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典型摔跤技巧进行讲解,分析动作要领。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蒙古摔跤的基本技巧2. 蒙古摔跤的比赛规则3. 安全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摔跤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了解我国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导入环节的视频选择与播放。

2. 理论学习中对蒙古摔跤基本技巧和比赛规则的讲解。

蒙古摔跤手训练方法

蒙古摔跤手训练方法

蒙古摔跤手训练方法蒙古摔跤是蒙古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也是蒙古族的文化和精神象征,其训练方法一直受到众多摔跤爱好者的关注。

蒙古摔跤的训练方法包括技术训练、体能训练、心理训练等多种方面,下面我将从这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蒙古摔跤的训练方法。

一、技术训练技术训练是蒙古摔跤的基础,它包括摔跤姿势、摔跤动作、摔跤技巧等方面。

在蒙古摔跤训练中,摔跤手会学习多种技巧,例如扣杀、扭摆、腾挪、切法等,在实战中灵活应用,以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

技术训练需要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教练会根据摔跤手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训练计划,包括基本动作、进阶技巧、黏着练习等。

在每次训练结束时,摔跤手还应进行技术总结,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进行自我修正。

二、体能训练蒙古摔跤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需要摔跤手具备良好的体能和耐力,才能在比赛中保持优势。

因此,蒙古摔跤的体能训练也是相当重要的。

摔跤手需要进行多种体能训练,包括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力量训练等。

这些训练可以提高摔跤手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爆发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比赛的需要。

在体能训练中,摔跤手需要注意科学训练、定期量化测试、科学饮食等,这些都是提高体能水平的关键。

三、心理训练心理训练是蒙古摔跤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摔跤手需要具备勇气、毅力、冷静、沉着等素质,才能在比赛时保持自信心。

因此,心理训练在蒙古摔跤训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在心理训练中,摔跤手需要进行意志力训练、专注力训练、调节情绪等,以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同时,摔跤手也需要在比赛中学会克服困难、拼搏到底,以实现最终的胜利。

心理训练需要在长期的实际训练中不断积累,逐渐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蒙古摔跤的训练方法包括技术训练、体能训练、心理训练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的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同时提高才能达到最终的效果。

在实际训练中,摔跤手需要科学训练、定期检测、专注实战等,才能在比赛中居于优势地位。

我们相信,只要坚持训练,不断进步,必将成为优秀的摔跤手。

蒙古族摔跤的简介

蒙古族摔跤的简介

蒙古族摔跤的简介
蒙古族摔跤是中国蒙古族传统的一项体育运动,也是蒙古族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族摔跤有“斡鲁朵”之称,是一种纯粹的技击
性体育运动,它不仅要求身体力量、速度和协调性,更需要技巧、智
慧和勇气。

蒙古族摔跤分为马背摔跤和地面摔跤两种形式。

马背摔跤是在骑
马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选手同时控制好自己和马匹的平衡,通过相
互拼搏和摔跤,最终将对手摔下马背。

地面摔跤则是在平地上进行的,选手需要在弹跳的战斗中,通过技巧和力量将对手摔倒。

蒙古族摔跤具有简单、实用、精彩、有趣等特点。

它不仅锻炼了
参与者的身体素质,更为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近年来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和全国蒙古族运动会上,蒙古族摔跤
已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比赛项目,展示出了蒙古族人民的勇气和实力。

蒙古族竞技体育和ppt

蒙古族竞技体育和ppt


• •
孟根吉米素(残疾人铁饼运动员)
• 孟根吉米素,在北京2008年残奥会女子铁饼决赛中,孟根吉米素以28
米04的成绩夺冠,打破世界纪录。2009年参加英国残奥世界杯获得1 金、 • 1991年4月8日,孟根吉米素出生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陶利苏木的一个 破旧的蒙古包里。见女儿是个残疾,母亲扔下侏儒父女出走了,从此 杳无音讯。是爷爷奶奶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孟根吉米素养大。奶奶说: “我们就是再穷,也要让孙女上学。”孟根吉米素是个懂事的孩子, 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不错。做完功课,她就帮着爷爷奶奶去放牧。 日子虽然穷困,但阻挡不住小孟根吉米素对世界的幻想和渴望,大草 原外面该是什么样子呢? • 是谁把孟根吉米素带出大草原的呢?是蒙古族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哈斯 劳。这位在12年前残奥会上夺得投掷金牌的老将,从2005年便想方设 法物色投掷苗子。终于,他打听到了在陶利苏木牧区有个小女孩,既 懂事又能吃苦,还有把子力气。哈斯劳找到了小孟根吉米素的家,但 家里人不同意碰了钉子。哈斯劳仍不灰心,过了些日子,他又去了孟 根吉米素的家,反复劝说,并说孟根吉米素的吃、住、学习他全包了。 终于,小孟根吉米素高兴地跟着哈斯劳离开了大草原。
张小平(中国拳击运动员)
• 张小平,1982年4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
• • • •
勒盟锡林浩特市,中国国家队拳击运动员 。 1998年开始练习拳击,2004年进入国家队。 2003年在全国全军赛中获得第一名; 2007年参加全国全局锦标赛暨世界拳击锦标赛选 拔赛获得第一名;同年在第24届亚洲拳击锦标赛 81公斤级比赛中夺得银牌; 2008年8月,张小平在北京奥运会81公斤级拳击 比赛中夺得金牌 。赛后,张小平正式宣布退役。
反思与评价
• 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心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式摔跤有哪些技巧,蒙古式摔跤的比赛规则
蒙古式摔跤是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项”的项目之一,是至今还未有女性参加的运动,也是最具男子汉气概的一种搏击运动,它深受蒙古民族的喜爱。

那么蒙古式摔跤
有哪些技巧呢?
蒙古式摔跤有哪些技巧
蒙古摔跤是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活动。

想要掌握蒙古摔跤的技巧,首先要加强腰腹
和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练习。

还要注意动作迅速和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眼似闪电,腰
如盘蛇,脚似钻。

”说明摔跤必须要以快取胜。

因为快可使动作突然,使对方猝不胜防,从而争得主动。

跳绳、往返跑、蛙跳、深蹲等都是有利于提升自身素质的锻炼方法。

每个人的身高、体重和身体素质等条件都不同,因此应选择适于自己练习和使用
的技术动作,以便更快地掌握技术,形成自己的特点。

例如身材矮小、动作比较灵活
的人,可着重选练小得合、捞、端踢、穿档靠、蹩、掏等技术动作;身高、体重、力气
大的人,可重点练勾、别、缠、踢、掰、披以及大得合等技术动作。

蒙古摔跤的训练必须注重对抗练习,只有通过不断的对抗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
技巧积累经验,进而形成自己的技术风格。

身材高大的人与身材矮小的人对摔时,身
材高大的人应发挥臂长、身长、腿长的特点,争取先抓住对方而不要让对方先靠近自己。

反之,身材矮小的人要争取接近和抱住身材高大的人,尽量限制对方的长处。


对方身体较胖、体力较差时,可设法扯着对方转动,消耗他的体力,然后再借机进攻。

蒙古式摔跤的比赛规则
蒙古摔跤有什么技巧摔跤参加人数不限,但须成偶数,少则二至四人,多则一千
余人,比赛胜负采取单淘汰法,蒙古族有许多的摔跤技巧,可以捉、拉、扯、推、压
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可以抓住摔跤衣、腰带、裤带,但不许抱腿,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触及眼睛和耳朵,不许拉头发,踢肚子或膝部
以上的任何部位。

在摔跤开始的时候,摔跤手要着摔跤服,上身穿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短袖背心,上面钉有数行铜钉和银钉,背面有圆形眼镜或“吉祥”之类字样。

蒙古语称昭达格。


身穿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肥大套裤,用十五六尺长的白绸子和各色绸料做成,腰间系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短裙,蒙古语称希力布格,腰上还扎有花皮带,
库掏钱面双膝部为绣有别致的图案。

有孔雀羽形、火形等吉祥图案。

脚登蒙古靴和马靴,头缠红、蓝、黄三色头巾,脖子上挂着五彩飘带。

蒙古族的摔跤,既不同于中国式摔跤,也不同于日本的相扑。

它在规则、方法、服装、场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蒙古式摔跤一上来就互相抓握,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

摔跤人数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一百二十八、二百五十六等双数,总数不能出现奇数。

报名不分民族,不分地区,不限体重。

安排对手由德高望重的栽。

判员负责,不征求摔跤手的意见。

比赛实行单淘汰制,即每轮淘汰半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