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臭氧层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养护臭氧层就是养护人类》阅读附答案.doc

《养护臭氧层就是养护人类》阅读附答案.doc

《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人类》阅读附答案-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人类①我们知道,氧气中的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可还有一种气体叫臭氧,它的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它是在太阳紫外线辐射的光化学作用下造成的。

臭氧处于地球上空约10至50千米平流层内,其浓度最大处在离地面约20到25千米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臭氧层。

别看臭氧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却很大。

臭氧层能“吞没”掉99%以上的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避免了紫外线对人体及地球上所有生物造成的伤害,可以说是地球上生命的保护伞。

②科学家最近的研究观察表明,从全球来看,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正在逐年减少。

科学家们通过卫星的观察计算,在全球范围内,年减少率为1%。

其中,以高纬度和极地地区下降速度最快。

这样,相对其他地区,就形成了臭氧稀薄区域,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臭氧空洞”。

早在1985年,科学家就观察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变薄了,大约2000万平方千米范围内的臭氧浓度降低了一半,罩在整个地球上空的这块“面纱”被扯破了一个洞,这个空洞大概有中国国土面积的2倍那么广阔。

科学家们还发现,目前甚至在北极、欧洲的上空也出现了“臭氧空洞”。

③影响大气中臭氧含量变化的因素很多,除了天文因素即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外,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也可影响到臭氧含量变化。

如火山喷发可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

而核爆炸、卫星发射、喷气式飞机的飞行及工农业生产、生活、机动车辆等所排放的大量废气和氟里昂致使大气中的臭氧大量地被分解成氧分子,也可使臭氧含量减少。

不久前美国科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世界各地如果继续以目前的速度使用各种化学品,排放各种有毒化学气体,21世纪臭氧层还将被消耗16.5%。

④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紫外线辐射到地球,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

专家们研究测算表明,大气中臭氧每减少2.5%,就会给世界带来47万个皮肤癌患者,其发生率增长近20%,将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阅读及答案

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阅读及答案

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阅读及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共8分)①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含有三个氧原子,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常温下呈浅蓝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②自然界中的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Km-50Km的大气中。

这一区域中的臭氧我们称之为臭氧层。

臭氧是由于大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氧原子又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

此外,雷电作用也会产生臭氧。

③大气中臭氧对地球生物的保护作用现已广为人知——它吸收太阳释放出来的绝大局部紫外线,使动植物免遭这种射线的危害。

还有少局部的臭氧分子徘徊在近地面,对阻挡紫外线仍有一定作用。

④由此,臭氧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应该越多越好,其实不是这样。

【甲】只有适量的臭氧才会对地球生物形成保护作用,【乙】过量的臭氧会危及人类的安康,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

⑤研究说明,空气中臭氧浓度在0.012ppm水平时,能导致皮肤刺痒,眼睛、鼻咽等也会受到刺激。

浓度在0.5-1ppm水平时,会引起口干。

浓度在1-4ppm会引起咳嗽,引发肺炎等。

对那些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臭氧的危害更为明显,甚至导致死亡。

其原因很简单,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响。

当臭氧被吸入呼吸道时,就会与呼吸道中的细胞、流体和组织很快反响,导致组织损伤和肺功能减弱。

⑥那么,这些近地面的臭氧终究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它同铅污染、硫化物等一样,也是源于人类的活动。

石油产品等矿物燃料是主要的臭氧污染源,臭氧不是直接被排放的,而是转化形成的,这些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氮氧化物等,这些化合物只要在阳光辐射及适合的气象条件下就可以生成臭氧,且太阳光照也加速这种化学反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业排放的增加,地面臭氧污染在欧洲、北美、日本以及我国的许多城市中成为普遍现象。

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环境所承受的负荷越来越重。

为了人类能够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行动起来,节能减排,挽救地球家园。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水平练习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水平练习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水平练习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之伞——臭氧层在地球上空4至1千米的同温层中,聚集着占自然界总量90%的臭氧,这就构成了大气臭氧层。

虽然臭氧的质量只占整个大气层的1/1000000,但它却能吸收来自太阳的99%的紫外线,使地球免遭太阳紫外线过强的辐射。

正是臭氧层这一“生命之伞”,庇护着人类及地球上的所有生灵!385年5月,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后来英国的“云雨7号”卫星探测出这个空洞的面积大如美国。

科学家们还发现,北极、欧洲的上空,臭氧层也受到侵蚀,形成臭氧稀薄区域。

从全球来看,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正在逐年减少。

致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有很多,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CFC类物质进入大气层,则是造成臭氧含量减少、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

CFC类物质主要是各类气溶胶、制冷剂、除臭剂所释放的氟氯烃,如广泛使用于冰箱、空调的氟利昂、氟氯甲烷等。

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低空中很稳定,经过漫长的时日,顽强地飘到同温层,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反应,释放出化学反应能力很强的自由氯原子。

而一个自由氯原子就可以借助连锁反应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科学家研究表明,大气中臭氧每减少2.5%,就会给世界带来47万个皮肤癌患者。

由臭氧层被破坏所带来的地球环境的变化,会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

不仅如此,臭氧层被破坏还会使全球气候变暖,雨量增多,加速极地冰川的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大片海滨地区被淹没。

为此,科学家们呼吁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合作,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臭氧层再遭进一步破坏,以保护人类自身。

1.下面的说明顺序依次排列正确的是()①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②臭氧层的作用③保护臭氧层④臭氧层被破坏的严重后果⑤臭氧层被破坏的现状A.②⑤①④③B.⑤①④③②C.①⑤②③④D.④②①③⑤2.臭氧层“空洞”指的是臭氧层中()A.臭氧分子之间的空隙B.臭氧稀薄的区域C.没有臭氧的区域D.形状如洞的区域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A.第1自然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强调了臭氧层的巨大保护作用。

说明文《臭氧层》阅读答案

说明文《臭氧层》阅读答案

说明文《臭氧层》阅读答案说明文《臭氧层》阅读答案臭氧层壳是乌龟的“盔甲”。

蜗牛身上背着的“房子”、大象身上的厚皮……都是它们的“盔甲”。

虽然形式不同,但和古代战士身上的甲胄、现代军队装备的防弹服一样,都是保护自身的。

我们人类和万物能够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存,是否也有“盔甲”保护着呢?地球的表面几百千米的大气层,阻挡着侵入地球的流星,它使绝大多数的流星还未到达地面就已烧光,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

但是,若要称之为“盔甲”还不够格。

真正称得上是地球“盔甲”的,却是在大气层中浓度只有十万分之一的臭氧层。

臭氧的分子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O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味的气体,重量为空气的 1.72倍,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是氧气的一种不稳定的形式。

在离地表15~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20~30千米的高度浓度最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臭氧层”。

如果把大气中所有的臭氧全部集中起来,覆盖在地球表面也不过形成只有3毫米厚的一个层。

臭氧虽很稀少,但它能有效地吸收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UVC和UVB,而对生物无害的紫外线UVA它却一点也不吸收,全部让其到达地表。

正是由于臭氧层具有这种特殊的本领,才使地球“穿”上了一层看不见的“盔甲”,构成了对付紫外线的天然屏障。

然而,对人类和生物至关重要的地球“盔甲”,现在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人类活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乘着上升气流钻入高空,与臭氧发生作用,使大气中的臭氧正在减少。

卫星监测察明,从1969~1986年,北纬30°~60°,大气中的臭氧减少了1.7%~3%,中国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冬季臭氧损失约6.2%。

要知道,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紫外线辐射就增强2%。

要知道,保护臭氧层,这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9.下面对这篇文章中心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说明了臭氧层遭到破坏的原因及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

B.本文介绍了臭氧层的有关知识及如何保护臭氧层的问题。

保护臭氧层任重道远阅读理解答案万唯中考

保护臭氧层任重道远阅读理解答案万唯中考

保护臭氧层任重道远阅读理解答案万唯中考2020年春季,北极地区继2011年后再次形成臭氧洞。

此次抽样低值区城面积约600万平方公里,其中符合臭氧洞标准的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成为史上最大的北极臭氧洞。

奥真层保护的紧迫性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臭氧洞主要出现在极地地区。

与南极每年春率都会出现臭氧洞相比,北极臭ด洞的出现频次非常少,规模也不及南极臭氧洞动辄超2000万平方公里。

然而,由于北极周国地区人口相对稠密、人类活动活跃,当奥氧洞形成并维持时,可能侵入中高纬度造成严重影响。

19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极上空发现奥氧层空洞。

臭氧层位于距地面25~35公里的高空,臭氧洞并非真正的洞,而是指臭氧浓度显著低于周围臭氧层,低温、太阳辐射和臭氧损耗物质的存在,是臭氧洞出现的必要条件。

大气中约90%的臭氧处于臭氧层,另有10%左右位于近地面。

近地面的臭氧是光,化学烟雾主要组成部分,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破坏植物。

与之对比,奥氧层中的奥关可以隔绝和吸收太阳辐射中危险的紫外线成分,让地球表面更安全,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得益于臭氧层的保护,生物从深海走向浅海和地球表面,演变出复杂多样的物种。

然而,人类活动持放了大量含有幽族元素的化合物,包括作为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和清洗剂的夏利昂和哈龙等物质。

这些化合物随大气环流进入平流层,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形成臭氧损耗,破坏矣氧层的完整,进而影响地球的宜居性,对生物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为应对臭氧损耗问题,国际社会于1987年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该协议得到了联合国各成员国的积极响应。

然而,人类近百年排放至大,气中的奥氧损耗物质不仅数量巨大,且生命期长达50~100年,减少过程极其缓慢。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最新臭氧层耗损科学评估报告,经过30年的努力,人类避免了严重的臭真损耗危机,不过,要使南极臭氧洞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预计要到2060年之后,而恢复到20世纪60年代初的水平,则需要到2100年左右,保护臭氧,层仍任重而道远。

大气臭氧层的阅读理解答案

大气臭氧层的阅读理解答案

大气臭氧层的阅读理解答案大气臭氧层的阅读材料在地球上空20至30千米的同温层中,聚集着占自然界总量90%的臭氧,就构喜了大气臭氧层。

虽然臭氧的质量只占整个大气层的1/1000000,但它却能吸收誊自l太阳的99%的紫外线,使地球免遭太阳紫外线过强的辐射。

正是臭氧层这一”生命之伞”,庇护着人类及地球的所有生灵!1985年5月,英国科学家首次辨认出南极飞过发生了臭氧层“空洞”,后来英国的“雨云”7亏卫星观测出来这个空洞的面积小例如美国。

科学家们还辨认出,北极、欧洲的飞过,臭氧层也受冲刷,构成臭氧浑浊区域。

从全球来看,大气中的臭氧含重正在逐年增加。

致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很多,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cfc类物质进入大气层,则是造成臭氧含量减少、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

cfc类物质主要是各类气溶胶、制冷剂、除臭剂所释放的氟氯烃,如广泛使用于冰箱、空调器的氟利昂、氟氯甲烷等。

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低空中很稳定,经过漫长的时日。

顽强地飘到同温层,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反应,释放出化学反应能力很强的自由氯原子。

而一个自由氯原子就可以借助连锁反应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臭氧层被毁坏的后果就是极其轻微的。

科学家研究说明,大气中臭氧每增加2。

5%,就可以给世界增添47万个皮肤癌症者。

由臭氧层被毁坏所增添的地球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

不仅如此,臭氧层被毁坏还可以并使全球气候暖化,雨量激增,快速极地冰川的融化,海平面下降,引致大片海滨地区被冲走。

为此,科学家们敦促世界各国必须强化合作,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臭氧层再遭到进一步毁坏,以维护人类自身。

大气臭氧层的阅读题目17.每上时一篇课文,老师都鼓励我们列举自学重点。

本文自学重点老师已列举①②点,恳请根据事理说明文的特点和你旧有的自学经验,接着列举第三点。

3分后①条理清晰的阐明事理。

②说明方法及作用。

③18.古人云:不颤抖笔墨不读书。

注释就是一种较好的自学方法。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冲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冲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冲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考号: .一、读材料,做练习。

臭氧层臭氧因有一种特殊的气味而得名。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高的一层,分布在离地面约20~25千米的高空,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短波紫外线杀伤力很大,有了臭氧层的阻隔,短波紫外线就不能随意到达地面“搞破坏”。

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参与制造的,地面的臭氧则是雷电作用等生成的。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5分)(1)臭氧因其有一种特殊的气味而得名。

()(2)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3)臭氧层分布在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

()(4)臭氧层能有效地阻止紫外线大量到达地面。

()(5)臭氧层能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少受短波紫外线的伤害。

()2.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________参与制造的,地面的臭氧则是_________生成的。

(2分) 二、读材料,做练习。

杭州旅游景点之一:西湖来杭州旅游的没有不去西湖的。

晴好天气的西湖总是繁花似锦。

花红柳绿的苏堤人来人往,夏日里接天莲叶阵阵香气宜人,虎跑泉边泉水叮咚,取水泡茶再惬意不过,时不时地一辆红色的自行车从街道或山路边飞驰而过,带着这个旅游城市所特有的活力。

阴雨天气的西湖却又是另一番风情,如铺展开的画卷,连绵的风雨将山水堤桥都染上一层晕开的淡墨。

断桥上撑伞而望的身影仿佛是等着许仙的白娘子,雷峰塔衬着湖面的光色如传说般神秘。

(1)第2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画上“____”。

(2分)(2)当读到“晴好天气的西湖总是繁花似锦”“阴雨天气的西湖却又是另一番风情”时,我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2分)(3)诗句()描写的是文中“夏日里接天莲叶阵阵香气宜人”的情景。

(2分)A.接天莲叶无穷碧B.小荷才露尖尖角(4)下列属于杭州西湖著名景点的是()。

《臭氧层》阅读答案3篇

《臭氧层》阅读答案3篇

《臭氧层》阅读答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臭氧层》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臭氧层》阅读答案1壳是乌龟的“盔甲”。

蜗牛身上背着的“房子”、大象身上的厚皮……都是它们的“盔甲”。

虽然形式不同,但和古代战士身上的甲胄、现代军队装备的防弹服一样,都是保护自身的。

我们人类和万物能够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存,是否也有“盔甲”保护着呢?地球的表面几百千米的大气层,阻挡着侵入地球的流星,它使绝大多数的流星还未到达地面就已烧光,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

但是,若要称之为“盔甲”还不够格。

真正称得上是地球“盔甲”的,却是在大气层中浓度只有十万分之一的臭氧层。

臭氧的分子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O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味的气体,重量为空气的1.72倍,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是氧气的一种不稳定的形式。

在离地表15~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20~30千米的高度浓度最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臭氧层”。

如果把大气中所有的臭氧全部集中起来,覆盖在地球表面也不过形成只有3毫米厚的一个层。

臭氧虽很稀少,但它能有效地吸收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UVC和UVB,而对生物无害的紫外线UVA它却一点也不吸收,全部让其到达地表。

正是由于臭氧层具有这种特殊的本领,才使地球“穿”上了一层看不见的“盔甲”,构成了对付紫外线的天然屏障。

然而,对人类和生物至关重要的地球“盔甲”,现在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人类活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乘着上升气流钻入高空,与臭氧发生作用,使大气中的臭氧正在减少。

卫星监测察明,从1969~1986年,北纬30°~60°,大气中的臭氧减少了1.7%~3%,中国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冬季臭氧损失约6.2%。

要知道,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紫外线辐射就增强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臭氧层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在地球上空20至30千米的同温层中,聚集着占自然界总量90%的臭氧,就构喜了大气臭氧层。

虽然臭氧的质量只占整个大气层的1/1000000,但它却能吸收誊自l太阳的99%的紫外线,使地球免遭太阳紫外线过强的辐射。

正是臭氧层这一”生命之伞”,庇护着人类及地球的所有生灵!
1985年5月,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后来英国的“雨云”7亏卫星探测出这个空洞的面积大如美国。

科学家们还发现,北极、欧洲的上空,臭氧层也受到侵蚀,形成臭氧稀薄区域。

从全球来看,大气中的臭氧含重正在逐年减少。

致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很多,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CFC 类物质进入大气层,则是造成臭氧含量减少、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

CFC类物质主要是各类气溶胶、制冷剂、除臭剂所释放的氟氯烃,如广泛使用于冰箱、空调器的氟利昂、氟氯甲烷等。

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低空中很稳定,经过漫长的时日。

顽强地飘到同温层,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反应,释放出化学反应能力很强的自由氯原子。

而一个自由氯原子就可以借助连锁反应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科学家研究表明,大气中臭氧每减少2。

5%,就会给世界带来47万个皮肤癌症者。

由臭氧层被破坏所带来的地球环境的变化,会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

不仅如此,臭氧层被破坏还会使全球气候变暖,雨量增多,加速极地冰川的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大片海滨地区被淹没。

为此,科学家们呼吁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合作,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臭氧层再遭进一步破坏,以保护人类自身。

17.每上一篇课文,老师都引导我们列出学习重点。

本文学习重点老师已列出①②点,请根据事理说明文的特点和你原有的学习经验,接着列出第三点。

(3分)
①条理清晰的阐明事理。

②说明方法及作用。


18.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请根据阅读说明文应掌握的知识点,给文中画线的句子作批注。

(3分)
19.理解填空。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有:(3分)
①臭氧层的作用。


③④
答案:17.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分)
18.(3分)列数字(1分)。

用科学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臭氧层被破坏的严重后果。

(2分)
19.(3分,每小题1分)②臭氧层被破坏的现状③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④臭氧层被破坏的严重后果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