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工生产技术与操作培训课程

合集下载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与操作培训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与操作培训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与操作培训引言无机化工生产技术与操作培训旨在培养学员对无机化工生产技术与操作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档将介绍无机化工生产技术的基本概念、流程以及相关操作的要点,以帮助学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无机化工生产技术与操作。

1.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基础知识1.1 无机化工的定义和分类无机化工是研究无机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无机化合物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相关的工艺技术。

根据无机化工的应用范围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分类:1.无机酸、碱和盐生产技术2.无机氧化物、硫化物和氟化物生产技术3.无机气体生产技术4.无机材料制备技术1.2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无机化工生产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原料准备:选择和采购适合生产的原料,并进行粉碎、混合等预处理。

2.反应过程:根据所需产品的特性,在反应釜中进行化学反应或物理转化。

3.分离和纯化:将反应混合物经过分离和纯化步骤,得到目标产品。

4.产品包装和贮存:对得到的产品进行包装,并进行适当的贮存。

5.废物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

2. 无机化工操作要点2.1 安全操作规范在无机化工生产过程中,安全操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无机化工操作安全要点:•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防尘口罩、防滑鞋等。

•了解化学品的性质、毒性和物理危险性,并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流程的准确和安全。

•注意防止火灾和爆炸,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

•注意通风,避免有害气体聚集。

•加强泄漏物质的处理和清洁工作,防止污染环境。

2.2 设备操作要点在无机化工生产过程中,设备操作要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熟悉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了解设备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除。

•注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要求的依据是“化工工艺操作有关岗位国家职业标准”,体现化工企业岗位需要。

通过对合成氨、氯碱、醋酸、苯乙烯、甲醇等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常见无机化工产品和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条件的选择与控制及主要设备,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工程观念。

通过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资格证考试,获取与化工工艺操相关岗位资格证书。

二、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一线的化工产品生产工艺管理与操作,其工作任务包括:工艺条件控制;化工产品生产操作;原料消耗分析等。

课程内容是化工产品生产工艺管理与操作岗位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课程通过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其知识、技能解决产品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及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用心做事的工作态度。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项目化工操作与管理化工生产操作1.材料识别能力;2.工艺识图能力;3.工艺理解能力;4.工艺监测和调节能力;5.设备操作与维护保养能力;6.处理突发问题能力;7.沟通能力、协同工作能力。

1. 化工生产过程组织2. 合成氨生产3. 氯碱生产4. 甲醇生产5. 醋酸生产6. 苯乙烯生产7.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生产生产工 1.工艺识图能力;艺管理 2.工艺理解能力;3.工艺监测和调节能力;4.工艺文件编制能力;5.设备操作与维护保养能力;;6.处理突发问题能力;7.物料平衡能力;8.化工安全生产能力;9.沟通能力、协同工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学生将具备化工生产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化工生产的原料选择、工艺路线的选择、典型单元操作及化工工艺的实现等有深刻的理解。

以化工生产过程的开发思想和思路为重点,能运用其知识、技能对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对化工产品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职业态度端正,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硝酸生产_精品文档

硝酸生产_精品文档

4NH3 +5O2
4NO + 6H2O △H = -907.2 kJ (9-1)
4NH3 +5O2
2N2O + 6H2O △H = - 1104.9 kJ (9-2)
4NH3 +3O2
2N2 + 6H2O △H = - 1269.02 kJ (9-3)
化学工业出版社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发生下列副反应:
但加压氧化气流速度较大,气流对铂网的冲击 加剧,加之铂网的温度较高,会使铂网的机械损失 增大。故实际生产中,常压和加压氧化均有采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3) 接触时间 接触时间应适当。时间太短,氨 气来不及氧化,致使氨氧化率降低;但若接触时间 太长,氨在铂网前高温区停留过久,容易被分解为 氮气,同样也会使氨氧化率降低。但最佳接触时间 一般不因压力而改变,一般接触时间在10-4s左右。
化学工业出版社
(1) 温度 在不同温度下,氨氧化后的产物也不 同。低温时,主要生成的是氮气;650℃时,氧化反 应速率加快,氨氧化率达90%;700~1000℃时,氨 氧化率为95%~98%;当温度高于1000℃时,一氧 化氮分解增多,氨氧化率反而下降。在650~1000℃ 范围内,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氨氧化率提高。 但是温度过高,铂的损失量增大,同时对氧化炉的 材料要求也更高。因此一般常压氧化温度取 750~850℃,加压氧化温度取870~900℃为宜。
化学工业出版社
二、稀硝酸生产工艺条件分析与选择
目前工业稀硝酸的生产均以氨为原料,采用催化 氧化法,可制得45%~60%的稀硝酸。其反应变化可 用下列反应式表示:
4NH3 +5O2
4NO + 6H2O
2NO +O2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一体化课程教学初探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一体化课程教学初探

一体化教学即“做中学,学中做”是一种教学方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因此,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零距离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就成了高职院校必须研究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也做过多种探索,如:加大实训课的课时比例、强化实训课的教学管理、建立校企合作、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但就总体思路上都没有突破传统的“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数是“平而不尖”.不可否认以前的教学方式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途径,但两者在时空上难以有机地结合.开展边教、边学、边做才能实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才是提高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的变换日益频繁,这就要求应用化工专业的教学应把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将理论和实践知识融为一体,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后备劳动力.因此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社会有用人才,构建一体化课程成为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1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无机化工生产技术》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之一,涉及内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净化、合成、尿素、三酸两碱等产品,内容广、工艺流程复杂、理论和实际生产联系紧密.如何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组织和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教学理念上,应根据目前的学生现状,顺其自然,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真正需要的就业技能.本人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和现代淮南安徽淮化集团、淮河化工等企业的化工生产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无机化工生产技术》教学做一体化设计.1.1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一体化高职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是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劳动者.因此,要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在我校2010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应用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和进本技能从事化工工艺已生产运行、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在课程标准制定中充分考虑到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学习之后,建立实际生产概念,对原理与技术、生产工艺与系统、产品结构与效益的现代化生产观念,培养学生研究、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1.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职业教育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体现,是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在无机化工生产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理论教学课时和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讲授理论后,进行相应的实训项目、和仿真教学,这样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为驱动,工作过程为行动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师到企业生产岗位实践,和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商讨,完成无机化工生产岗位核心能力工作分析表,然后在企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情况下,针对工作分析表分解出任务表,确定无机化工生产的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主线,并据此设计教学项目和学习任务.本人在讲解课程的时候采取项目化教学,把全书的内容分成三大模块:模块一、合成氨(包括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及氨得得合成);Vol.28No.9Sep.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9期(下)2012年9月《无机化工生产技术》一体化课程教学初探刘红(淮南联合大学,安徽淮南232038)摘要:本文根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产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阐述了化工生产技术一体化课程标准制定,设计了无机化工生产技术一体化课程教学.关键词:无机化工生产技术;职业能力;基本结构;一体化课程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9-0008-02基金项目:淮南联合大学校级教研项目(JYC1204)8--模块二、主要的氨加工产品(包括碳酸氢铵、尿素、硝酸产品加工);模块三、其他典型无机化工产品(包括硫酸、磷酸核磷肥、氨碱法制纯碱、电解法生产烧碱等无机化工产品的生产).例如,在讲解合成氨模块时,除了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理论和流程图示教学外,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淮化集团、淮河化工等,把部分学生带到生产车间进行现场学习,然后回到课堂再分组进行讨论分析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联系.同时也引入水煤浆加压气化制水煤气工艺仿真软件、30万吨合成氨仿真软件教学,让学生真正地进行流程和工艺条件的学习.讲解尿素的生产时,利用淮化集团的化肥生产车间为实践基地和52万吨尿素工艺仿真软件进行实训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以用,从而认识到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并加以实际运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内容和实际生产紧密联系,把课本上与实际生产脱节的知识进行删减,并引入企业目前的工艺新知识.通过此方法的实施,教学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同时得到了学生们赞扬和认可.1.3教学和师资培养一体化本课程教学队伍的建设和配置,充分考虑了专业教学对双师素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要求,建成有专、兼职教师组成的教学队伍.每年假期安排专任教师到安徽淮化集团、淮河化工等企业等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使专任教师都成为“双师型”教师.另外,提更本课程的专职教师参加“项目化教学培训班”,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化教学,真重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过程中聘请多位校外兼职老师,他们具有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胜任本课程的实训实习的指导、课堂教学、项目开发等工作任务,为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4课程教学与化工产品质量控制教学一体化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和其他专业课教学的联系.无机化工生产技术涉及到的产品正是化工产品质量控制课程的检测项目.因此,一体化课程在实践中要得到有效实施,必然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连贯,要求学生在“行中知,知后行,知行合一”.因此,能力培养放在首位,打破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密切关注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动向.实践的目的除了让学生进行车间的实际生产的工艺流程学习,还要注重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过程.因此,带领学生到淮南实习基地参观,取样,进行项目成分测定,把无机化工生产技术和化工产品质量控制教学内容一体化.1.5教学和技能培训一体化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也是目前职业教育———“双证书”教育制度的必经之路.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通过职业技能培训,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国化学检验工”等工种技能大赛,培养行业优秀技能人才.目前本专业的学生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化工总控工”、“仪表分析工”的技能大赛、通过大赛,检验教学效果,规范实验教学,其最终目的是带动学生参加技能培训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另外,我校“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已获批准,每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在不断学习、考核、知识更新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学生可分别取得“化工总控工”、“化学检验工”的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和工人技师资格,并且使高级工以上高级技能人才逐年增加,达到良性梯次发展,也为学生的终生职业发展与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技能鉴定使学生同时获得大专学历和职业资格两个证书,提升我校学生的社会竞争力.2结论通过对我校2009、2010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无机化工生产技术教学进行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一体化教学方法在很多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通过两届的对比教学,我们发现一体化教学方法的优越性,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成了“我要学”.尤其是学生的企业实习和仿真教学的运用,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建成化工生产实训实习基地,采取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工学结合、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实践“无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是我们课程改革的目标.———————————————————参考文献:〔1〕兰汉金,侯丽新.《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精馏”单元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9,5(36):233-234.〔2〕李晋.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2):118-119.〔3〕任小娜.初探《工业分析》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28):11-12.〔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教学大纲教案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教学大纲教案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教学大纲教案课程名称:无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代码:XXXX学分:X教学目标:1. 理解无机化工生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无机化工生产技术的操作流程和关键技术;3. 能够分析和解决无机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常见问题;4. 培养学生对无机化工生产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章无机化工生产技术概述1.1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的定义和范围1.2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1.3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的行业应用第二章无机化工原料与中间体生产技术2.1 无机原料的选矿、提炼和精炼技术2.2 无机原料的储存、输送和加工技术2.3 无机化工中间体的合成技术第三章无机化工产品生产工艺技术3.1 硝化生产工艺技术3.2 氨、硫酸等基础化工产品生产技术3.3 钢铁、有色金属等材料生产技术第四章无机化工生产过程控制技术4.1 生产过程参数的监测和控制技术4.2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技术4.3 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控制技术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无机化工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

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强对无机化工生产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3. 专题研讨: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讨,深入了解无机化工生产技术的前沿发展和实际应用。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无机化工生产中的问题。

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无机化工生产技术》参考书目:1. 《无机化学》2. 《化工过程原理》3. 《无机化工工艺技术》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表现2. 作业考核:包括课后作业、实验报告等3. 期中考试:闭卷笔试4. 期末考试:闭卷笔试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形式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工艺文件、安全生产及设备பைடு நூலகம்件的内容及管理方法、生产安全管理的
2
常操作及维护能力。具备高级化工总控工的能力,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运用工 程理念分析和处理常见的化工生产技术问题。
在进行课程教学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事业心、责任感、自信心、诚实守信、 集体情感、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等的培养,形成良好的现代化工职业素质和道德 修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知行合一, 德才并进。
煤、天然气、矿物质、生物质 法,能进行初步的化工生产原料路线选
的加工原理及加工产品;化工 择和化工生产过程分析评价;会根据工
1 绪论 工艺过程的概念、工艺过程组 艺条件确定的依据和工艺条件实施方案
织的原则及过程组织影响因 确定的方法,能依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
素;化工生产过程管理的内容 工艺生产过程;会依据化工生产工艺文
2.课程目标
课程任务目标 通过《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完成上述六个具 体工作任务,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让学 生了解当今化学工业概貌及其发展方向;熟悉基本化工原料的加工方法、加工原 理及加工产品;理解化工生产过程的组成原则,熟悉化工生产过程的分析方法; 掌握典型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生产流程及工艺条件的分析原则;了解化工生产 设备材质选用原则、安全生产、三废治理等基本知识;掌握化工生产消耗定额、 转化率、收率等工艺指标的计算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等基本计算方法,以及工 艺指标的控制方案;掌握化工生产流程图阅读和绘制基本知识。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600249 适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学时:54(理论)+104(实训) 学分:4+4
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授课单位:环境与生化工程系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张桃先 2018.3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化工生产技术(701321)二、建议课时96学时(理论课时76+实践课时20);建议学分:6学分建议学期:第三学期三、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阐述典型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基本原理、工艺条件、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并对各工艺的操作规程、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介绍,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煤石油天然气的初步加工、无机化工典型产品生产技术(合成氨、尿素、硫酸、烧碱、纯碱等)、有机化工典型产品生产技术(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醇等)。

课程主要功能在于使化工工艺类专业的学生掌握化工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实践和实习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并注重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和勤奋踏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开设的依据和内容选择标准依据《应用化工人才培养方案(2020版)》制定本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技能为核心,以基本理论为主线,以知识点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载体。

教学目标是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从而缩短学生的上岗适应期,以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的各项要求,教学模式的设计上强调学生的“适用性”。

课程的开设的依据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与化工总控工、仪表维修工、化工生产操作工的职业标准对接,课程的教学过程与化工操作过程对接。

2.课程内容设计本课程的课程内容选择依据是化工生产的两大主线:一条主线是煤、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原料化工,另一条主线是按照生产特点进行分类的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等。

课程甄选每一个大类中典型的化工产品生产技术一一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合成氨化工、尿素化工、甲醇化工等典型生产工艺组织教学。

每一个项目的教学,通过任务驱动法和项目引领法,引导学生完成典型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反应原理、工艺过程、工艺条件、工艺设备、岗位操作等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工产品生产技术操作手册

化工产品生产技术操作手册

化工产品生产技术操作手册第1章绪论 (4)1.1 产品概述 (4)1.2 生产工艺简介 (4)1.3 操作安全与环保要求 (5)第2章原料及辅助材料 (5)2.1 原料的选择与要求 (5)2.1.1 选择标准 (5)2.1.2 具体要求 (6)2.2 辅助材料的种类及用途 (6)2.2.1 催化剂 (6)2.2.2 溶剂 (6)2.2.3 膨润土 (6)2.2.4 碱性物质 (6)2.2.5 酸性物质 (6)2.3 原料及辅助材料的储存与运输 (6)2.3.1 储存 (6)2.3.2 运输 (6)第3章设备与工艺流程 (7)3.1 主要生产设备介绍 (7)3.1.1 反应釜 (7)3.1.2 蒸馏塔 (7)3.1.3 搅拌设备 (7)3.1.4 过滤设备 (7)3.1.5 干燥设备 (7)3.2 工艺流程概述 (7)3.2.1 原料处理 (8)3.2.2 反应 (8)3.2.3 分离 (8)3.2.4 提纯 (8)3.2.5 干燥 (8)3.2.6 包装 (8)3.3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8)3.3.1 日常检查 (8)3.3.2 定期维护 (8)3.3.3 定期保养 (8)3.3.4 应急处理 (9)第4章生产准备 (9)4.1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9)4.1.1 确定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包括产品品种、产量、生产周期等。

(9)4.1.2 技术文件准备:查阅相关技术资料,编制生产工艺流程、操作规程、质量控制标准等技术文件,保证生产过程有据可依。

(9)4.1.3 人员培训:组织生产人员学习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安全知识等,提高生产技能和安全意识。

(9)4.1.4 生产场地准备:保证生产场地符合生产要求,包括环境卫生、设备布局、安全防护等方面。

(9)4.1.5 物资准备:提前采购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等,保证生产过程中不断料。

(9)4.2 设备检查与调试 (9)4.2.1 设备检查:对生产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机械、电气、仪表等方面,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磷肥生产原料简介
高品位的磷灰石在自然界中不多,但磷灰石结晶完整,颗粒较 粗,易于用浮现方法富集。
磷块岩是水成岩,主要由海水中的磷酸钙沉积而成,常与 石灰岩、矿岩、页岩等共生在一起,其含磷矿物主要以微细的 磷灰石颗粒分散在矿石中。磷块岩一般为非晶形或隐晶形,常 含有结晶水或与碳酸盐构成复合物,其结构式通常可表示为 Ca5F(PO4)·nCaCO3·mH2O。
尾矿。 磷矿中含有多种杂质,其中对生产影响最大的的是铁、铝
、镁三种,其次是碳酸盐、有机物、分散性泥质和氟等。 ⑴磷矿中的CaO含量(以CaO/ P2O5比值反映)。CaO/ P2O5比
值决定了生产单位质量P2O5所消耗的硫酸量。其CaO含量直接影 响生产湿法磷酸的生产成本和过滤设备的生产能力,故生产中 要求CaO/ P2O5比值为质量比1.31,摩尔比3.33。超过此值,易造 成额外的硫酸消耗,故除去磷矿中多余的CaO是湿法磷酸生产 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⑶磷矿中MgO的含量。磷矿中的镁盐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后,一般会全部溶解于磷酸中,浓缩时也不易析出,它们一方 面使磷酸粘度剧烈增大,影响硫酸钙结晶的均匀成长,增加过 滤和料浆浓缩的负荷;另一方面会增大SO42-离子的浓度,造成 硫酸消耗增加和硫酸钙结晶困难。所以在磷矿进入酸解之前要 控制好磷矿中的MgO的含量,磷矿中MgO的含量已成为酸法加 工评价磷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2 钢渣磷肥 3 钙钠磷肥 -
Ca4P2O9·CaSi O3
CaNaPO4
碱性 碱性
14~18 23~29
4 脱氟磷肥 DFP α-Ca3(PO4)2
碱性
20~42
5 偏磷酸钙 CMP Ca(PO4)n
碱性
二、磷肥生产原料简介
64~68
有效磷提取液 2%柠檬酸 2%柠檬酸
中性柠檬酸铵 中性柠檬酸铵 中性柠檬酸铵
12~20 40~50 25~35
CaHPO4·2H2O
36~38
5 氨化过磷酸钙 _
H2SO4
Ca(H2PO4)2·H2O +NH4H2PO4
14~20 2~3N%
表2 主要热法磷肥比较表
序号 名称 代号 主要有效组分 化学性质 有效P2O5
1 钙镁磷肥 FMP α-Ca3(PO4)2
碱性
12~18
二、磷肥生产原料简介
⑷硅及酸不溶物的含量。适量SiO2的存在,不仅可以消耗 有毒的HF,且可减轻对设备的腐蚀;但过量的是有害的,因 为呈胶状的硅酸会影响磷石膏的过滤和增加磷矿的硬度,降 低磨机的生产能力,增加磨机的磨损。
一、磷肥生产概述
磷肥依据生产方法不同有酸法磷肥和热法磷肥之分,另有 磷复肥(如磷酸铵)。依据磷肥中磷化合物的溶解性不同又分 为水溶性磷肥磷肥磷肥、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三类。酸法 磷肥和热法磷肥的主要品种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主要酸法磷肥的简略比较表
序 酸法磷肥名称

全称
简称
1 普通过磷酸钙 普钙,过磷酸钙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与操 作培训课程
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
项目九 磷肥生产
能力目标:
1.能依据湿法磷肥、热法磷肥的化学反应原理,分析 湿法磷肥、热法磷肥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其生 产工艺条件; 2.能依据生产条件分析实施相应的工艺条件所配备的 设备结构; 3.能依据生产条件分析实施相应的工艺条件所设置的 生产流程及工艺改进方向; 4.能依据生产特点分析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要点; 5.能依据原料的特性,分析生产条件的调整方案。
2 重过磷酸钙 重钙
3 富过磷酸钙 富钙
4 沉淀磷酸钙 沉钙(氢钙、二 (磷酸二钙) 钙)
分解酸
H2SO4 H3PO4 H2SO4 + H3PO4 H2SO4 + HCl
产品主要组成
产品含磷量 /有效P2O5%
Ca(H2PO4)2·H2O Ca(H2PO4)2·H2O + CaSO4
磷矿石是生产磷酸、磷肥的主要原料。天然磷矿石可分为 磷灰石和磷块岩两大类,它们的主要成分均是氟磷酸钙〔 Ca5F(PO4)3〕。
磷灰石是火山成岩,由熔融的岩浆冷却结晶而成,具有六 方双锥晶型结构,不含结晶水,颜色有灰白色、灰绿色、紫色 或咖啡色。纯的磷灰石含P2O5为42.24%。磷灰石分散在矿石中,
二、磷肥生产原料简介
⑵磷矿中的倍半氧化物R2O3(主指Fe2O3、Al2O3)的含量。 铁、铝主要来自粘土,通过筛选、磁选可除去大部分的倍半氧 化物杂质。湿法磷酸生产中,它们不仅干扰硫酸钙结晶的成长 ,还使磷酸形成淤渣,尤其在磷酸浓缩阶段更为严重,形成沉 淀或随石膏排出,都将降低P2O5的收率,另生成铁、铝的复杂 的磷酸盐微细结晶,增加溶液和料浆粘度的同时,还将使过滤 负荷增加,以及在利用此磷酸加工磷肥中带来不良的后果。
磷矿的品位是依照P2O5的含量来划分的,一般将含量高于 30%的为高品位磷矿,低于20%的为低品位磷矿,介于二者之 间的为中品位磷矿。磷肥生产对磷矿中的P2O5的含量有一定要 求,高品位磷矿可直接加工成磷肥,中低品位磷矿一般须经选 矿富集后才能加以利用。
二、磷肥生产原料简介
磷矿的富集常用浮选法。浮选是根据磷矿中有用矿物磷灰 石与脉石(如石英)对水润湿性的不同而将它们分离的。磷灰 石常以0.2㎜左右的颗粒以星状分散于矿石中。选矿时,将矿石 粉碎并加水磨成矿浆,添加浮选剂以提高磷灰石的憎水性或脉 石的亲水性,向矿浆中鼓入空气,磷灰石附在气泡上浮在矿浆 表面,形成稳定的泡沫层,分出并脱水而得磷精矿,脉石则成
作物吸收的养分必须是溶解态的,即要求化肥施与土壤中 时,其养分呈离子或分子状态,能溶于土壤的水中或作物根系 分泌的弱酸中,被作物吸收。磷肥中的磷通常以H2PO4-、HPO42、PO43-和P2O74-四种形式存在。而土壤中的磷大部分为不溶或难 溶性磷,不易被作物吸收,需进行化学加工转化为易被作物吸 收的水溶性或枸溶性的磷化合物。
一、磷肥生产概述
磷肥和氮肥、钾肥并称为农作物需要补充量最多的三大营 养元素肥料。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生命代谢过程中各有其特殊 的作用,彼此不能相互代替。例如氮、磷、钾三种元素是组成 蛋白质和原生质等不可缺少的组分,钾参与作物的氧化还原作 用,磷参与作物碳水化合物的形成、转化作用。磷是组成原生 质、核细胞的重要元素,它能促进作物开花结果、籽实早熟, 并提高籽实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