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序言课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序言教案范文

初中物理序言教案范文

教案:初中物理序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3. 理解物理量的大小和单位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2. 运用比较和推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精神;3.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和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难点:物理量的大小和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简单的实验,如抛硬币、吹气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现象背后的规律;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疑问;3. 教师总结: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理学。

二、教学内容(20分钟)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力、质量、速度、温度等;2.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比较、推理等;3. 物理学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米、千克、秒、摄氏度等;4. 物理量的大小和单位之间的关系:速度=路程/时间。

三、实践与应用(10分钟)1.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如:一辆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100千米需要多长时间?;2. 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3.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4. 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3. 教师总结:物理学是一门有趣的科学,我们要用心去学习,探索其中的奥秘。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理解物理量的大小和单位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教案《序言》

八年级物理教案《序言》

八年级物理教案《序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解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

2. 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物理概念的理解。

2. 物理研究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理概念、原理和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例,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 讲解:详细讲解物理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物理实验: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推荐学生阅读物理科普书籍,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3. 组织学生参加物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物理教材。

2. 教辅:物理学习辅导书籍。

3. 网络资源:物理学科相关网站、视频等。

4. 实验器材:简单的物理实验器材。

九、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八年级物理教案《序言》

八年级物理教案《序言》

八年级物理教案《序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 使学生掌握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认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物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

3. 物理学的方法和实验技能。

4. 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对象、基本概念、方法和实验技能。

2. 教学难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运用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物理现象,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力、能量、速度等,并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演示实验:展示一些基本的物理实验,如重力实验、摩擦力实验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解释实验结果。

5.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三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内容:a.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b.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八年级物理教案《序言》

八年级物理教案《序言》

八年级物理教案《序言》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解释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物体运动、力的作用等,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思考。

1.3.2 介绍物理学科的定义讲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1.3.3 解释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介绍物理学科常用的研究方法,如实验、观察、推理等。

1.3.4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或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些与物理学科相关的问题,如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现象等。

第二章:物理量和单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理量的概念和单位制。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物理量单位和进行单位转换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物理量的概念和单位,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解释单位制和单位转换的方法。

2.3 教学步骤2.3.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一些实际问题,如长度和质量的测量,引发学生对物理量和单位的思考。

2.3.2 介绍物理量的概念和单位讲解常见物理量的概念和单位,让学生了解不同物理量的大小和计量方式。

2.3.3 解释单位制和单位转换介绍国际单位制和单位转换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在不同单位之间进行转换。

2.3.4 练习使用单位转换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练习使用单位转换,巩固所学知识。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些与物理量和单位相关的练习题,如单位转换、物理量计算等。

第三章:观察和实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观察和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基本技能。

3.2 教学内容介绍观察和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应用。

讲解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一些科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的重要规律,引发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的思考。

八年级上册物理序言教案精选全文

八年级上册物理序言教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序言教案第一篇:八年级上册物理序言教案科学之旅(序言)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物理?2、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3、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

重、难点:如何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

关键:能否利用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思维。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器材:电脑、透镜、喇叭、烧瓶、玻璃杯等。

教材分析:1、本节是第一堂物理课,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并没有具体的物理教学内容,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实验、现象、录像等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不加解释,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探索物理。

2、围绕“探索”进行学习,让学生去观察讨论有关实验、现象等,并小结出物理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无————因为暂无相关内容二、导学达标:1、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科学之旅引入课题,得出:物理是研究光、电、热、力等现象的科学。

2、学生实验:(1)、凸透镜的使用——成像(2)、惯性、过山车学生讨论,得出结论:↘3、物理是有趣的学生观看第二部分录像——有趣的物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兴趣4、利用课本图片、资料让学生观察、分析:物理有用吗?有什么用?你在日常生活用到哪些物理知识?学生讨论,得出结论:↘5、物理是有用的学生观看第三部分录像——有用的物理,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念。

6、探就:如何学好物理?讨论小结如下:三、四、五、板书设计(1)、注重观察与实验。

(2)、勤于思考,注意理解。

学生观看第四部分录像——怎样学好物理,利用实例说明。

小结: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达标测评:无,因本节无具体考察内容课后活动:我生活中的物理探索科学之旅(序)1、物理是研究光、电、热、力等现象的科学。

2、物理是有趣的。

3、物理是有用的。

4、如何学好物理?(1)、注重观察与实验。

(2)、勤于思考,注意理解。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序言课教案《科学之旅》【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精品[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序言认识物理学教案word版

精品[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序言认识物理学教案word版
6、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是: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
(3)、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5)
(6)交流合作
(7)
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扩大知识范围
一定要记住了
迅速回顾你学到的知识,并加强记忆。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知道科学探究的环节
创设情境
观察奇妙的现象----------彩虹共振光的反射和折射汽化和液化分子作用
空气压缩引火(通过实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知识点
导学达标
学法指导
一、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
二、什么是物理学
三、物理学是认识世界的科学
1、光的折射,三棱镜
2、大气压强:大试管吞小试管水杯覆水,
3、流速与压强漏斗乒乓球
4、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实验奥斯特实验
5、分子引力、空气压缩引火仪
6、内能做功
1、物理学是的科学;物理学是的科学;
物理学是产生科学思想、和的科学;
2、物理学使人类认识世界的各种,物理学揭开了物质世界的微观结构,即物质都是由、组成的,
由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又是由质子和组成。
认真观察实验的过程及现象
阅读第1-4段内容完成1题
认真阅读,善于总结,提高能力。
课题
序言认识物理学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1周
2节
主备审核Leabharlann 签批使用人年级
8
知识点
导学达标
学法指导
四、物理学史改变世界的科学
五、怎样学好物理学
知识小结
3、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第次工业革命。
4、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技术和技术为基础的产业革命。
5、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如果按照研究领域归类,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等领域的变革。

苏科初中物理八上《0序言》word教案 (2)

苏科初中物理八上《0序言》word教案 (2)

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界许多奇妙的物理现象具有规律性,物理学就是探究这些规律的一门科学。

(2)知道物理学对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深刻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喜欢物理”的情感态度。

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物理现象。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同学们,当你进入八年级时,你将会学习一门全新的课程——物理她将带你进入奇妙的物理世界给你科学想象的无限空间。

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来观察和研究,我们还会发现许多有趣和意想不到的问题。

导语二:同学们,物理学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从树上掉下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钢铁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广播电视、移动电话、因特网能传递各种信息……我们心头还萦绕着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为了揭开其中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奇妙的物理现象[看一看]点燃两支蜡烛(一长一短),用玻璃杯罩住,观察是长蜡烛先熄灭,还是短蜡烛先熄灭?(见课本图0﹣1)[议一议]为什么短(长)的先熄灭?如果玻璃杯较小,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温度高密度小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到玻璃杯的顶端,长蜡烛先熄灭;如果玻璃杯较大,二氧化碳气体下沉到杯的底部,短的蜡烛先熄灭。

[猜一猜]用酒精灯加热盛水的烧瓶的颈部,不金鱼会怎样?(见课本图0﹣2)[想一想]金鱼为什么没有被迅速烫着?[做一做]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见课本图0﹣3)[想一想]书上的字为什么变大了?[试一试]给你玻璃杯、课本(纸张)、文具盒(铁质)、塑料板等到物品,隔着上述物品,磁铁对铁钉的吸引会发生变化吗?同学们,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奇妙的物理现象,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声现象、光现象、力现象、电现象、热现象、磁现象等。

为了解开这些物理现象之谜,我们要多留心观察,勇于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2.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0序言word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0序言word教案(2)

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界许多奇妙的物理现象具有规律性,物理学就是探究这些规律的一门科学。

(2)知道物理学对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深刻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喜欢物理”的情感态度。

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物理现象。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同学们,当你进入八年级时,你将会学习一门全新的课程——物理她将带你进入奇妙的物理世界给你科学想象的无限空间。

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来观察和研究,我们还会发现许多有趣和意想不到的问题。

导语二:同学们,物理学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从树上掉下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钢铁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广播电视、移动电话、因特网能传递各种信息……我们心头还萦绕着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为了揭开其中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奇妙的物理现象[看一看]点燃两支蜡烛(一长一短),用玻璃杯罩住,观察是长蜡烛先熄灭,还是短蜡烛先熄灭?(见课本图0﹣1)[议一议]为什么短(长)的先熄灭?如果玻璃杯较小,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温度高密度小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到玻璃杯的顶端,长蜡烛先熄灭;如果玻璃杯较大,二氧化碳气体下沉到杯的底部,短的蜡烛先熄灭。

[猜一猜]用酒精灯加热盛水的烧瓶的颈部,不金鱼会怎样?(见课本图0﹣2)[想一想]金鱼为什么没有被迅速烫着?[做一做]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见课本图0﹣3)[想一想]书上的字为什么变大了?[试一试]给你玻璃杯、课本(纸张)、文具盒(铁质)、塑料板等到物品,隔着上述物品,磁铁对铁钉的吸引会发生变化吗?同学们,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奇妙的物理现象,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声现象、光现象、力现象、电现象、热现象、磁现象等。

为了解开这些物理现象之谜,我们要多留心观察,勇于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2.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

物理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有些内容在小学自然课上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如摩擦起电、热胀冷缩等。

有一些我们还不了解,尽管它们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二、进行新课
例:我们去超市购物,收营员会扫商品的条形码,通过计算机识别商品的种类和价格,我们有些智能手机也同样具有扫描条形码的功能,同样也可以获取商品的信息,条形码就是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光学原理。

例:洗衣机能甩干湿衣服、神舟九号飞船上天,都运用到了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

(引导学生发言,讲述其所熟知的物理现象,并归类哪一些属于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


这些都是我们所熟悉的物理现象,也都是物理学要研究的内容。

物理学就是研究力、热、声、光、电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

(一)有趣的物理
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像一个个的谜,当谜底揭开的时候,我们的心情自然是
欢畅的。

在这众多的谜中,有许多就是初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到时不仅能揭开谜底,而且还能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增长我们的才干。

物理课上研究的一些现象,许多是我们没有见过,也没有想过。

下面我们将要做的几个实验,虽然我们今天还不能揭开它们的谜底,但可以告诉大家,物理学研究的现象是十分有趣的。

实验一:让学生在椅子上坐正,背靠椅子的靠背,双手交叉在胸前,就保持这种姿势起立。

实验二:在啤酒瓶中装入不同体积的水,敲击瓶子,听瓶子发出的声响。

实验三:双手将两块纸片平行放置,向纸片中间吹气(解释飞机飞行原理)。

实验四:在水杯的上方,放置一张纸片,在纸片上放上一个鸡蛋,迅速的抽动纸片,观察鸡蛋的运动状态(解释汽车的安全带)。

实验五:向矿泉水瓶中倒入烧开的开水,然后倒掉水,迅速的拧紧瓶盖,观察瓶子的变化。

实验六: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口放置一张纸片,倒置玻璃杯,观察水是否会流出。

实验七:摩擦塑料绳,观察塑料绳的张开情况。

前面的实验包含着重要的物理知识,学了物理就会知道它们为什么发生,我们还要应用这些知识为人类服务、造福。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曾运用过许多物理知识,只不过有的我们知道为什么,有的我们还不知道。

例如:乒乓球瘪了,用热水烫一下就能使乒乓球恢复圆形。

再如我们常用棍子来撬动一些笨重的物体。

由于在小学里学过热胀冷缩、杠杆等知识,就懂得为什么这样做。

可见物理不仅是有趣的,还是有用的。

(二)有用的物理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从电灯到各种琳琅满目的家用电器都要用到电,从发电、输电到应用都要用到物理中的电学知识。

等我们掌握了一定的电学知识,就可以处理一些家庭用电中的故障,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又比如,300多年前的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实验时发现白光可以分解成七中单色光,正是得益于这一发现,才使人类认识到我们为何会生活在五彩斑斓的世界中。

简述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列举事例说明在工农业生产、邮电通信、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等方面,都有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有的就是在物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要懂得它们,就需要学习物理知识。

(三)怎样学习物理
要学好物理,就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从观察和实验得来的,观察和实验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

观察决不是简单的看看,重要的在于思考,要注意观察的现象有什么特点,要明确观察目的,并注意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这样才能有所发现。

1、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些现象,是否也能有所发现。

实验八:物体下落实验(此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如何观察)
取一张纸和一支粉笔头,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演示)。

演示后让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现象?(粉笔头落得快,纸片落得慢)从现象来看,粉笔头落得快。

类似的现象同学们见过很多:树枝和树叶落地快慢不一样,石子和羽毛落地快慢不一样。

通过这些观察会想到“是不是重的物体落地快,轻的物体落地慢?”带着这个问题再进一步的观察,这就是明确观察目的。

教师:现在我们把原来的纸片,团成纸球。

问:纸球是否比原来的纸片变重了?(没有)
演示:再使纸球和粉笔头同时下落。

请同学们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少停一会,学生有所思考后再演示,结果将是两者同时落地)。

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

同一张纸,展开的纸片飘飘悠悠的慢慢落下来,团成纸球就很快地落下来,两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在观察中,就是要注意这种变化,并考虑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纸片落地慢的原因(纸片面积大,受的空气阻力大)。

总结学生的发言,指出:物体落地快慢不同,是由于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而不是物体的轻重。

这个实验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做的,他善于观察,用实验来论证他的理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

我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有疑难问题及时的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不要怕被耻笑。

学习物理也不能简单死记硬背,要理解这是为什么。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我们学习了物理知识就要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列举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引发我国盐荒事件的反思。

寄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小结:要学好物理,就要重视观察和实验;要勤于思考、着重理解,同时要重视应用知识,使之在应用中加深理解。

四、布置作业
让同学们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中外著名的科学家的事迹,如杨振宁、牛顿等。

五、板书设计:
科学之旅
1、物理是研究力、热、声、光、电等物理现象的自然科学。

2、物理是有趣的
3、物理是有用的
4、物理学习方法:观察、思考、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