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夙预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侧端2-3cm范围内的骨折,临床上以腕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

一、一般护理(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2)行小夹板外固定的病人按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

(3)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º、前臂中立位,三角巾悬吊。

二、临证护理(1)初期(第1-2周,血瘀肿胀期):小夹板外固定时皮肤有水泡者穿刺抽液,破溃者及时换药,并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嘱患者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卧床休息时将患肢抬高,以利肿胀减退。

复位固定早期即应进行手指屈伸和握拳活动及肩、肘关节活动。

2周内禁忌做不利于骨折稳定的活动,以防复位的骨折端再移位。

(2)中期(第2-4周,接骨续筋期):继续小夹板外固定,2至4周功能复位固定后,进行腕关节背伸活动。

(3)后期(第5周以后,肝肾亏虚期):局部用中药熏洗液进行熏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6周全部固定解除后,可做腕关节屈、伸、旋转,练习前臂的旋转和用力推墙动作。

三、饮食护理(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2)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1)遵医嘱早期服用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中药汤剂;中期服用接骨续筋、通利关节的方剂;后期服用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的方剂。

中药汤剂宜温服,并宜在餐后30min-1h服用.(2)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局部肿胀采取自制药三黄散外敷消肿止疼,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五、情志护理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使之安心养病六、并发症护理(1)创伤性关节炎:保持骨折稳定的基础上早期功能锻炼,磨造一个光滑的关节面。

(2)关节僵硬:预防关节僵硬的最好方法是在骨折整复固定后早期进行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包括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以主动锻炼为主。

骨折(挠骨远端)的中医护理方案

骨折(挠骨远端)的中医护理方案

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一}血瘀气滞证前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肿胀,舌苔薄白脉弦。

{二}肝肾亏虚证骨折日久不愈,头晕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前臂疼痛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手指活动、肢端皮色、皮温、感觉及运动情况。

2.体位护理: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伸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3.给予纸壳或竹夹板外固定。

4.遵医嘱使用耳穴帖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等。

{二}肢体肿胀1.评估肿胀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伤后48h内冰敷,帮助医生及时调整固定松紧度。

2.指导患者进行手指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3.遵医嘱局部予中药熏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观察治疗效果。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1}骨折初期: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日一剂饭后半小时温服。

{2}骨折中期:和营止痛。

日一剂饭后半小时温服。

{3}骨折后期:补益肝肾。

日一剂饭前半小时温服。

2.中药外敷{1}骨折早期外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之膏、散剂。

{2}骨折中后期外敷温筋通络、化瘀止痛、接骨续筋之膏、散剂。

3.中药熏洗活血止痛散熏洗以舒筋通络,利于气血运行。

{二}手法整复的护理1.整复前告知患者整复手法及配合注意事项。

2.整复后注意观察患者前臂疼痛、肿胀、肢端感觉、运动、皮色、皮温等情况。

3.复位3天后,拍片复查,调整外固定。

{三}特色技术1.中药熏洗2.中药外敷3.中药湿敷4.耳穴贴压5.中药离子导入{四}围手术期护理1.术前护理{1}做好术前宣教与心理护理,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及相关准备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

{2}对于吸烟者劝其戒烟;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3}常规进行术区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及交叉配血等。

2.术后护理{1}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指导患者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之品。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ppt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ppt
认知干预
向患者介绍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和焦虑 。
PART 05
桡骨远端骨折预防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高风险活动
避免参与高风险运动或活动,如攀岩、滑雪等,以降低骨折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诊断
结合外伤史、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PART 02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
非手术治疗
手法复位
通过手法将骨折部位恢复到正常位置,常用石膏固定来维持 复位效果。
支具固定
使用腕关节支具或石膏固定,限制腕关节活动,促进骨折愈 合。
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
通过手术切开骨折部位,将骨折复位后用钢板、钢针等内固定材料固定。
微创手术
采用微创技术,如经皮穿针、外固定架等,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康复治疗
功能锻炼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腕关节功能 锻炼,包括屈伸、旋转等动作, 以促进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的
恢复。
理疗
采用物理疗法如超声波、电刺激等 ,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愈合,缓解 疼痛和肿胀。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使用消炎止痛药、 活血化瘀药等药物治疗,以缓解症 状和促进康复。
配合医生操作
根据医生要求传递手术器 械,确保手术步骤的准确 执行。
防止并发症
注意观察患者情况,预防 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护理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患肢 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采取适当 的止痛措施,缓解患者痛苦。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常规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心理护理
协助医生完成术前检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前准备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止痛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血液循环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告知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计划,包括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定期回诊复查等。
02
CHAPTER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通过手术将钢板植入骨折部位,固定骨折碎片,促进愈合。
钢板内固定
髓内针固定
关节镜下治疗
对于某些桡骨远端骨折,可以使用髓内针进行固定,促进骨折愈合。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关节镜技术来修复桡骨远端骨折。
03
02
01
如超声波、电刺激等物理疗法,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关节功能。
物理疗法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康复训练
如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骨折愈合。
中医治疗
03
CHAPTER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
了解患者的病史、骨折部位、疼痛程度等,以便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
评估患者情况
安抚患者情绪,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增强其治疗信心。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常规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桡骨远端骨折概述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训练桡骨远端骨折的预防与保健
01
CHAPTER
桡骨远端骨折概述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常规一、治疗1.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2.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二、护理1、维持有效固定,夹板和石膏固定松紧应适宜,特别是肿胀高峰期和消退后,应随时加以调整。

维持远端骨折段掌屈尺偏位,患肢抬高,减轻肿胀,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血运。

2、预防急性骨萎缩。

由于桡骨远端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和妇女,伤后活动锻炼不够,易引起急性骨萎缩,即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的痛性骨质疏松,亦称为SUDEC'K S 萎缩或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

急性骨萎缩的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所致的皮肤改变,晚期可致手指肿胀,关节僵硬。

一旦发生,治疗十分困难,应以预防为主。

骨折后,早期应抬高患肢,加强功能锻炼。

当出现疼痛、皮温改变、多汗或脱毛等症状时,可进行对症处理,同时加强皮肤护理,防止溃疡形成。

还可做理疗,必要时进行交感神经封闭。

3、患肢前臂石膏托固定时,平卧以枕垫起;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挂于胸前。

4、术后观察伤口及患肢的血运情况。

5、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患肢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三、功能锻炼1、早、中期:术后当日或术后次日做肩部悬吊位摆动练习。

术后2~3 日做肩、肘关节主动运动,手指活动练习,逐日增加动作幅度及强度。

术后2~3 周,做手握拳曲腕肌静立收缩练习。

术后第 3 周增加屈指、对指、对掌的抗阻力练习。

2、晚期:开始腕部的屈、伸主动练习,腕屈曲抗阻练习。

3~4 日后增加前臂旋前、旋后练习、 1 周后增加腕背伸牵引。

10 日后增加前臂旋前牵引。

两周后增加前臂旋后牵引。

四、饮食早期(1~2 周)以清淡饮食为主,忌食酸辣、遭人、油腻,尤不可过早食用肥腻滋养之品。

中后期由清淡饮食转为补充高营养,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蛋白质。

五、出院指导1、保持心情愉快,告知药物的用法、注意事项及副作用,合理饮食。

2、继续功能锻炼,但不可操作过急。

3、石膏固定的病人,卧位时将患肢垫高,以利静脉和淋巴回流;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将患肢悬挂于胸前,勿下垂和随步行而甩动,以免造成复位的骨折再移位。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桡骨远端骨折的常规护理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是人体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好发于中年及老年女性。

其临床表现包括腕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常波及手背及前臂下段;移位严重者,出现餐叉样畸形或锅铲样畸形,腕关节及前臂旋转活动障碍,手指活动因疼痛而受限;桡骨远端压痛明显,有纵轴挤压痛,触之有骨擦音。

因此,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腕部疼痛在对腕部疼痛进行护理时,需要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活动、指端感觉、运动情况,并采取体位护理。

小夹板固定是一种常用的体位护理方法,需要将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前臂吊带悬吊。

卧位时自然伸臂并将前臂抬高与心脏成水平位。

同时,需要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并遵医嘱使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

二、患者肿胀在对患者肿胀进行护理时,需要观察骨折部位肿胀、血运情况,以及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并根据患肢肿胀情况,及时告知医师,调整布带松紧度。

同时,需要观察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并进行中药熏洗、红外线、TDP、电脑骨伤治疗仪理疗等,促进瘀血吸收,使肿胀时日消退,为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三、腕部活动受限在对腕部活动受限进行护理时,需要评估患者肢端的感觉,有无麻木,活动是否自如,有异常,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同时,需要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活动生活自理的注意事项,并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四、饮食护理在对饮食进行护理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早期和中后期的饮食调理。

早期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的饮食或半流质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及易胀气的豆类食物。

中后期饮食应以营养和钙质丰富的食物为主,按照健胃和脾,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原则来调理饮食。

可食甲鱼、木耳、猪腰、豆类、海产品、动物肝脏等。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常规(精)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常规(精)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常规骨折经整复固定后的护理工作对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的促进骨折愈合与病情发展,分早、中、晚三个阶段,配以不同的食物种中药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形成。

一、早期(1-2周患肢屈肘90°掌心朝上,用三角巾悬挂于胸前,观察患肢肿胀疼痛,末梢血液循环,夹板松紧度等情况进行护理,必要时进行心理安慰,减轻其焦虑,恐惧情绪,协助病人摆放体位,整复后用三角巾悬吊胸前取功能位。

嘱咐病人及家属不能私自拆除固定的夹板,以及饮食上的配合治疗。

中医认为“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食疗可用三七10g,当归10g,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二、中期(2-4周定期调整松紧度及换药,协助医生拆开包扎和小夹板固定,查看骨折及皮肤的完整性,常规75%酒精清洗后,可外敷消炎膏加小夹板固定包扎,若有张力性水泡形成,可在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渗液,视伤口情况可用呋喃西林湿敷或红汞外涂,加以配合饮食治疗。

饮食上由清淡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食谱可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汤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用当归10g,骨碎补15g,续断10g,新鲜猪排或朱排骨250g,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连用2周。

三、晚期(5周以上此为骨折后期,护理上可遵医嘱用中药泡洗理疗、药贴外敷等辅助方法,同时继续功能锻炼,特别加强腕、背、伸掌屈、对掌左右旋转每天3次,运动幅度应逐渐增大,以病人能忍受疼痛为度,告诉病者刚开始训练会有疼痛不适,要坚持遵医嘱正确功能锻练,患肢功能才能得以恢复。

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骨、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食疗可用枸札子10g,骨碎补15g,续断10g,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上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需要接受多方面的护理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需要接受多方面的护理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需要接受多方面的护理桡骨远端骨折主要指的是距离桡腕关节2~3cm内的松质骨骨折,是上肢中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

在临床中,对于关节外或者关节内的无移位桡骨远端骨折结构一旦发生移位的现象,往往可在门诊经手法整复石膏进行固定后,得到满意后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最终实现患者能够得到良好的功能性恢复,但是对发生于关节内的骨折现象来说,有骨折移位的现象发生,或者发生在关节外部,但是都为不稳定型的骨折现象,不宜开展手法修复处理,或者手法整复失败的患者,要开展手术复位固定处理。

1目前现状对于桡骨骨折的患者来说,在临床上可利用石膏或者夹板进行固定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外固定支架技术逐步的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与传统化的临床治疗模式相比,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术后护理模式及护理措施的具体成果不容忽视。

传统化护理模式中,往往在心理、生活质量、知识宣教等方面存在一定欠缺,不仅影响了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同时对于患者治疗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对护理操作产生一定不信任感。

目前通过护理干预则可对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弥补,针对性的对患者的详细资料和病情信息等进行评估,结合患者自身的护理经验、知识水平等得出具体护理措施。

通过国内外文献的相关研究得出,有效的沟通干预处理后,患者的情绪得到好转,抑郁、焦躁等情绪水平不断降低,治疗依从性得到不断的提高,对于后续治疗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据相关研究指出,实施护理干预后,桡骨骨折患者的恢复时间得到缩减,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医疗纠纷的几率也得到下降。

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降低了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了满意程度。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患者因环境陌生,容易出现紧张情绪,在入院时热情接待患者,做好入院宣教及告知,让其尽快熟悉病房环境。

多关心、巡视患者,与其聊天,多鼓励患者。

做好家属沟通工作,取得其配合。

2.1.2胃肠道准备:手术前常规禁食8-12小时,禁水8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 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3、疼痛时出现情绪烦躁, 使用安神静志法
饮 食 指 导
1、气滞血瘀证: 宜食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食品;少 食甜食、土豆等胀气食物;尤其不可过 早食以肥腻滋补之品。
2、瘀血凝滞证: 宜进活血化瘀的食品,满足骨痂生长 的需要,加以骨头汤、鸽子汤等高蛋白 食物。 3、气血不足、肝肾不足证: 宜进滋补肝肾、补益气血的食品,如 鱼、虾、肉、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 。适量食用榛子、核桃等坚果类食物以 补充钙的摄入及微量元素。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 常规及护理临床路径
孙夙预
常 见 症 候 要 点
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中 医 特 色 护 理




常见症候要点
气血不足 肝肾亏虚
骨折后期,伤后3周以上 瘀肿已消,但筋骨尚未 坚实强壮,气血不足, 肝肾亏虚 舌淡苔白,脉虚细
气滞血瘀
骨折初期,伤后1-2周
局部肿胀疼痛、活动 受限,腕关节畸形 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弦紧
出院指导(饮食、服药、锻炼)
交代并督促按时复查,配合回访
谢谢聆听!
做好基础护理,保持舒适 了解饮食、服药、二便情况 行饮食、用药指导
常规三测;查阅各项 检查、检验结果;书 写护理记录
住 院 第4-13天
保持正确体位,进 行有效沟通,指导 并督促功能锻炼
观察术肢肿胀、疼痛、 肢端皮感血运情况, 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
出院日 第14日
检查并妥善后2-3周 瘀血、肿胀渐趋消 退,疼痛减轻,活 动仍受限 舌质暗红,苔薄白, 脉弦缓
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疼 痛
1)、评估: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 2)、中药外治:消肿止痛膏贴敷、 伤痛 喷雾剂
1
3


3)、耳穴压豆:取穴应准确。
4)、药物镇痛:止痛胶囊、氟比洛 芬酯注射液、自控镇痛泵等。
中医特色护理
中药 涂擦 耳穴 压豆
中药 贴敷
中医特色技术
中医定 向透药 中药 熏洗
健 康 指 导
生 活 起 居 饮 食 指 导 情 志 护 理 康 复 指 导
生 活 起 居
• 加强生活护理,满足患者 日常生活所需。 •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活动。 防止其他部位的肌肉萎缩 和功能退化
情 志 护 理
• 1、向患者介绍本疾病的发 生、发展及转归,取得患 者理解和配合,消除不良 情绪。
预防感冒 保证睡眠
术晨监测生命体征,填 写“手术转运交接单”, 确认手术标识、腕带、 禁食到位,完善术前用 药,送患者入手术室
术毕返病房后与手术室 护士交接病人,进行生 命体征评估、术肢疼痛、 肢端皮感血运情况
手术日 第3日
麻醉消失后行饮食指导、 功能锻炼、用药指导、 镇痛泵注意事项等。 指导臂丛麻醉术后护理常 规,观察麻醉消失情况, 术后生命体征、术肢疼痛、 活动、肢端皮感血运情况
复诊及回访
复位一个月内应每周回院复查一次,一月后可适当延 长复查时间,每半月至1月复查一次。 遇夹板脱落、患肢剧痛麻木、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时 应立即就诊。 出院时留患者电话号码便于回访,交代出院后注意事 项,发放“爱心联系卡”。 每周四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 电话回访,每周五科主任设立门诊复查日。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训练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复位固定后即可立即开始功能锻炼。 闭合穿针者,较单纯夹板外固定,锻炼的幅度可增大,时 间可提前;钢板内固定者,麻醉恢复后可立即活动腕关节、 手指和肩肘关节。在康复训练中,应循序渐进,忌用暴力强 扳,以免引起新的损伤或内固定器材断裂失效。 每次锻炼时间10-15分钟为宜,以不感到疲劳为度。后期可 通过日常生活训练腕关节灵活度。负重锻炼一定要根据X片所 示骨折愈合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宜过早负重。
桡骨远端骨折 护理临床路径
进入路径标准 :
1.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和 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 复位外固定适应证者。
标准住院日为≤14天
:包括环境设施宣教; 人员介绍;病室规章制度介绍; 医保知识宣教等;签署告知书;
2
1)、评估:肿胀的程度、范围 2)、观察:肢端皮感血运及颜色 3)、体位:患肢抬高以利静脉、 淋巴回流。
功能活动障碍
1)、评估:末梢血运、感觉及肢体活动, 防止夹板或石膏压迫 2)、功能位固定:前臂中立,腕自然尺偏 位,屈肘90°悬挂于胸前 3)、注意保护患肢:避免骨折处遭受旋转 和成角外力的干扰。
4、保持夹板清洁,经常检查压垫、前臂吊带 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适,避免夹板压迫。
功能锻炼方法
1、早期复位固定(麻醉消失后)后即应鼓励患者进行指间 关节、掌指关节屈伸锻炼及肩肘关节活动。随疼痛缓解,幅 度逐渐加大。
2、中期做加强手指抓握及灵活性锻炼,适度进行前臂旋转 功能练习,旋前40°,旋后30°左右,逐渐加大,同时行 肘关节屈伸锻炼。 3、晚期拆除外固定后,以关节松动为主,每日1-2次,包括 桡腕关节、桡尺关节、腕间关节松动等,可配合中药熏洗。
入院日 第1天
现存症状体征、生 命体征、既往史、过敏史、心理状 态、对疾病认知、安全评估等
:包括体位、饮食、 情志、休息与活动、需完成的检 查项目、夹板固定注意事项等
术前日 第2日
落实基础护理
清晨空腹采血 留取大小便标本
完善术前检查 药物过敏试验
病情介绍 情志疏导
术前备皮 通知禁食禁饮
指导配合手术室 术前访视
康 复 指 导 夹板外固定
功能锻炼方法
训练的注意事项
复诊及回访
小夹板外固定
1.向患者说明维持小夹板外固定的重要性及相 关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2、捆绑绷带的松紧度以能上下移动1cm为宜, 避免过松过紧,异常时报告医生及时调整。
3、保持前臂中立位,适当抬高患肢以利消肿, 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