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线性规划

合集下载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五全册课件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1)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五全册课件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1)
由已知条件可得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引入新课
1. 某工厂用A、B两种配件生产甲、乙两种 产品,每生产一件甲产品使用4个A配件耗 时1h,每生产一件乙产品使用4个B配件耗 时2h,该厂最多可从配件厂获得16个A配 件和12个B配件,按每天工作8h计算,该 厂所有的日生产安排是什么? (1) 设甲、乙两种产品分别生产x、y件,
引入新课
(3)若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2万元,生产一 件乙产品获利3万元,采用哪种生产安排 利润最大? 设生产甲产品x乙产品y件时,工厂获得的 利润为z,则z=2x+3y.上述问题就转化为: 当x、y满足不等式※并且为非负整数时, z的最大值是多少?
讲授新课
1. 上述问题中,不等式组是一组对变量 x、y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都是 关于x、y的一次不等式,所以又叫线 性约束条件.
课堂小结
解答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 第二步:令z=0,画直线l0; 第三步:观察,分析,平移直线l0,
从而找到最优解; 第四步: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
小值.
课外作业
1. 阅读教科书P.87-P.88; 2. 教科书P.91面练习第1题(2); 3.《习案》第二十九.
讲授新课
1. 上述问题中,不等式组是一组对变量 x、y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都是 关于x、y的一次不等式,所以又叫线 性约束条件. 线性约束条件除了用一次不等式表示 外,有时也用一次方程表示.
讲授新课
2. 欲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函数z=2x+3y 叫做目标函数.
讲授新课
2. 欲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函数z=2x+3y 叫做目标函数. 由于 z=2x+y又是x、y的一次解析式, 所以又叫线性目标函数.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5课件线性规划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5课件线性规划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线性规划是一种数学优化方法,用于求解线性目标函数在满足一组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
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都是线性的,即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中的变量和常数都是线 性的。
线性规划的目标是找到一组决策变量,使得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同时满足所有的 约束条件。
线性规划在资源分 配中的应用
资源分配问题的定 义和分类
线性规划在资源分 配问题中的求解方 法
线性规划在资源分 配问题中的实际应 用案例
投资目标:最大化投资收 益
投资约束:资金有限、风 险控制等
投资策略:分散投资、风 险对冲等
投资效果评估:投资回报 率、风险调整后收益等
运输问题: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的运输方案,以最小化运输成本或最大化运输 收益
确定约束条件的类 型,如等式约束、 不等式约束等
确定约束条件的 范围,如 x1+x2≤5等
确定约束条件的 数量,如 x1+x2+x3=5等
目标函数是线性规 划的核心,需要明 确表示出要优化的 目标
目标函数通常表示 为最大化或最小化 某个线性函数
目标函数中的变量 需要与约束条件中 的变量一致
目标函数中的系数 需要是常数,不能 含有变量
线性规划是研究线性约束条件下的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
线性规划的目标是找到一组决策变量,使得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
线性规划的几何意义在于,它可以将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通过几何图形来 直观地表示和解决问题
线性规划的几何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 效率和准确性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PPT精品课件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PPT精品课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
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学习目标: 1.理解线性规划有关概念(约束条件、目规划问题.
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的中国石油公司为开 拓市场,深度开发原油,计划生产甲、乙两 种产品.这两种产品都需要两种石油原料, 生产甲产品1工时需要A种原料3kg,B种原料 1kg;生产乙产品1工时需要A种原料2kg,B种 原料2kg.现有A种原料1200kg,B种原料800kg. 生产甲产品每工时的利润是30元,生产乙产 品每工时的平均利润是40元.
z 302 402
最优解所对应 的点就是在可 行域内到直线 距离最大的点.
【问题】表示平面区域内任意一点P(x,y)到直 线30x+40y=0的距离d .
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 最小值的问题,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数形 结合
与直线在y轴上的截 距的联系,平移直线.
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的联系,运动点.
设工厂生产优质套装x件,生产精品套装y件,
获得利润为Z,则Z = 2x + 3y,求Z的最大值.
x
0
(4
0
) 尝


1
解 答

1
3
4
4
y
Z=2x+3y
1
3
2
6


0
2


2
12
1
11
2
14
y 2 x z ,表 示 k 2 ,b z 的 直 线 .
33
33
(4 )
平 行 移 动 直 线 y2x. 3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课件3.3.2简单线性规划(二)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课件3.3.2简单线性规划(二)

解:设需截第一种钢板x张、第二种钢板y张,满足
的条件是
2x y 15,
xx

2y 3y

18, 27,
x

0,
x

N


y 0, y N .
目标函数:z=x+y.
可行域如图
y
M(18/5,39/5) x+y=0
BB(3,9) CC(4,8)
M
x
0 作出一组平行直线z=x+y2,x+y=15 x+y=12 x+2y=18 x+3y=27
解:设每月生产甲产品x件,生产乙产品y件,每月收
入为Z千元,目标函数为Z=3x+2y,满足的条件是y 500,

x

0,
y 0.
目标函数Z=3x+2y,可行域如图所示。
当直线经过点M时,截距最大,Z最大。
易得M(200,100), Zmax=3x+2y=800。
2、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
一列(设未知数,列出不等式组及目标函数式) 二画(画出线性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可行域和直线l0) 三移(平在移线性直目线标l函0到数取所得表最示的值一的组位平置行)线中,利用平
移的方法找出与可行域有公共点且纵截距最大或
四解(通过解方程组求最出小最的优直线解;) 五答(作出答案)
当直线经过点M时z=x+y=11.4,但它不是最优整数解.
作直线x+y=12.
解得交点B,C的坐标B(3,9)和C(4,8).
直线x+y=12经过的整点是B(3,9)和C(4,8),它们是最优解.
{ 2x+y≥15, x+2y≥18,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课件3.3.2.1简单线性规划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课件3.3.2.1简单线性规划
问题:z=2x+y 有无最大(小)值?
y
5C
A: (5.00, 2.00) B: (1.00, 1.00) C: (1.00, 4.40)
x-4y+3=0
B
O1
x=1
A
5
x
3x+5y-25=0
可行域
在上述问题中
x 4 y 3 3x 5y 25 x 1
(线性)约 束条件
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称为可行解.
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称为可行域. 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可行解 称为最优解. 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 值或最小值问题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举例
例1 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
1、求z=2x+y的最大值,使式中的x、y满足约束条件:
y x x y 1 y 1
1.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小)值一般在可
行域的顶点处取得,也可能在边界处取得. 2.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解,要注意分析 线性目标函数所表示的几何意义 ——在y轴上的截距或其相反数.
练习
1.课本91页练习第1题
7x 7 y 5
2.
已知
174xx174
y y

6 6
求 Z 28x 21 y最小值。
问题:z=2x+y 有无最大(小)值?
目标函数 (线性目标函数)
定义
目标函数: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 的变量 x,y的解析式称为目标函数..
线性目标函数:关于x,y 的一次目标函数称为 线性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由x,y 的不等式(或方程)组成的不等式 组称为x,y 的约束条件.
线性约束条件:关于x,y 的一次不等式或方程组 成的不等式组称为x,y 的线性约束条件.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课件第一课时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ppt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课件第一课时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ppt

跟踪训练2-1:(2012年高考江西卷)某农户计划种植黄 瓜和韭菜,种植面积不超过50亩,投入资金不超过54万 元,假设种植黄瓜和韭菜的产量、成本和售价如表
黄瓜 韭菜
年产量/亩
4吨 6吨
年种植成本/ 亩
1.2万元 0.9万元
每吨售价
0.55万元 0.3万元
为使一年的种植总利润(总利润=总销售收入-总种植成本)最 大,那么黄瓜和韭菜的种植面积(单位:亩)分别为( ) (A)50,0 (B)30,20 (C)20,30 (D)0,50
跟踪训练 1-1:(2012 年高考山东卷)设变量 x,y 满足约束条件
x 2 y 2, 2x y 4, 则目标函数 z=3x-y 的取值范围是( ) 4x y 1,
(A)[- 3 ,6] 2
(C)[-1,6]
(B)[- 3 ,-1] 2
(D)[-6, 3 ] 2
解析:画出
x 2 y 2, 2x y 4, 表示的可行域如图所示阴影部分, 4x y 1,
解析:设种植黄瓜 x 亩,韭菜 y 亩,则由题意可知,
x y 50,
1.2x 0.9 y 54, 求目标函数 z=x+0.9y 的最大值.
x,
y
N*
,
根据题意画出可行域如图阴影所示. 当目标函数线l向右平移,移至点 A(30,20)处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大 值,即当黄瓜种植30亩,韭菜种植20 亩时,种植总利润最大.故选B.
x y 1 0,
x
x
y 0,
2
0,

z
的取值范围是
.
y 0,
解析:根据不等式组画出可行域为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
则 z=x+2y 过点(0,0),( 1 , 3 )时取得最小值和最大值, 22

新课标人教A版数学必修5全部课件:简单的线性规划(三)

新课标人教A版数学必修5全部课件:简单的线性规划(三)
最优解 :使目标函数取得 最大或最小值的可行解叫 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2012-10-1 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新敞
可行域
(5,2)
(1,1)
复习线性规划
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可行域; 第二步:在可行域内找到最优解所对应的点; 第三步:解方程的最优解,从而求出目标函数 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2≤2a+2 b≤2,
-3≤2 b-a≤-1 ∴-1/3≤a≤5/3
m=5/3 ,n=-2/3
∴ a+3b=5/3×(a+b)-2/3×(a-2 b) ∵-1≤a+b≤1,1≤a-2 b≤3 ∴-11/3≤a+3 b≤1
2012-10-1 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新敞
-4/3≤b≤0
∴-13/3≤a+3 b≤5/3
2012-10-1
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新敞
探索结论
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
例1 某纺纱厂生产甲、乙两种棉纱,已知生产 甲种棉纱1吨需耗一级子棉2吨、二级子棉1吨; 生产乙种棉纱需耗一级子棉1吨、二级子棉2 吨,每1吨甲种棉纱的利润是600元,每1吨 乙种棉纱的利润是900元,工厂在生产这两种 棉纱的计划中要求消耗一级子棉不超过300吨、 二级子棉不超过250吨.甲、乙两种棉纱应各 生 产 多 少 ( 精 确 到 吨 ) , 能 使 利 润 总额最大?
2012-10-1
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新敞
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
• 解线性规划应用问题的一般步骤:
1、理清题意,列出表格; 2、设好变元,列出线性约束条件(不 等式组) 与目标函数; 3、准确作图; 4、根据题设精度计算。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新课标新课标优秀教案示范教案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新课标新课标优秀教案示范教案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3.3.2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从容说课本节课先由师生共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出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些基本概念,由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可以表示为直角坐标平面上的区域引出问题:在直角坐标系内,如何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来解决直角坐标平面上的区域求解问题?再从一个具体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入手,来研究一元二次不等式表示的区域及确定的方法,作出其平面区域,并通过直线方程的知识得出最值.通过具体例题的分析和求解,在这些例题中设置思考项,让学生探究,层层铺设,以便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表示的区域的概念,有利于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的知识的巩固.“简单的线性规划”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基础上,介绍直线方程的一个简单应用,这是《新大纲》对数学知识应用的重视.线性规划是利用数学为工具,来研究一定的人、财、物、时、空等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如何精打细算巧安排,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它是数学规划中理论较完整、方法较成熟、应用较广泛的一个分支,并能解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经营管理等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中学所学的线性规划只是规划论中的极小一部分,但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应用性,同时也渗透了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学生今后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数学建模法.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比较抽象,按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难以透彻理解,再加上学生对代数问题等价转化为几何问题以及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一个学习消化的过程,故本节知识内容定为了解层次.本节内容渗透了多种数学思想,是向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好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观察、作图等能力的好教材.本节内容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重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教学难点难点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解决难点的关键是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利用图解法求得最优解.为突出重点,本节教学应指导学生紧紧抓住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代数问题几何化.课时安排3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2.运用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创新.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尽管侧重于用“数”研究“形”,但同时也用“形”去研究“数”,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猜测、归纳等数学能力;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勇于创新.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二元一次不等式A x+B y+C >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面区域的确定方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生回答)推进新课 [合作探究]师 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资源利用、人力调配、生产安排等问题.例如,某工厂用A 、B 两种配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一件甲产品使用4个A 产品耗时1小时,每生产一件乙产品使用4个B 产品耗时2小时,该厂每天最多可从配件厂获得16个A 配件和12个B 配件,按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该厂所有可能的日生产安排是什么?设甲、乙两种产品分别生产x 、y 件,应如何列式?生 由已知条件可得二元一次不等式组:⎪⎪⎪⎩⎪⎪⎪⎨⎧≥≥≤≤≤+.0,0,124,164,82y x y x y x师 如何将上述不等式组表示成平面上的区域?生 (板演)师 对照课本98页图3.39,图中阴影部分中的整点(坐标为整数的点)就代表所有可能的日生产安排,即当点P (x,y )在上述平面区域中时,所安排的生产任务x 、y 才有意义.进一步,若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2万元,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3万元,采用哪种生产安排利润最大?设生产甲产品x 件,乙产品y 件时,工厂获得利润为z,则如何表示它们的关系? 生 则z=2x+3y.师 这样,上述问题就转化为:当x 、y 满足上述不等式组并且为非负整数时,z 的最大值是多少? [教师精讲]师 把z=2x+3y 变形为z x y 3132+-=,这是斜率为32-,在y 轴上的截距为31z 的直线.当z 变化时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在上图中表示出来.生 当z 变化时可以得到一组互相平行的直线.(板演)师 由于这些直线的斜率是确定的,因此只要给定一个点〔例如(1,2)〕,就能确定一条直线z x y 3132+-=,这说明,截距z[]3可以由平面内的一个点的坐标唯一确定.可以看到直线z x y 3132+-=与表示不等式组的区域的交点坐标满足不等式组,而且当截距3z 最大时,z 取最大值,因此,问题转化为当直线z x y 3132+-=与不等式组确定的区域有公共点时,可以在区域内找一个点P ,使直线经过P 时截距3z 最大.由图可以看出,当直线z x y 3132+-=经过直线x=4与直线x+2y-8=0的交点M (4,2)时,截距3z 最大,最大值为314.此时2x+3y=14.所以,每天生产甲产品4件,乙产品2件时,工厂可获得最大利润14万元. [知识拓展]再看下面的问题:分别作出x=1,x-4y+3=0,3x+5y-25=0三条直线,先找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即三直线所围成的封闭区域),再作直线l 0:2x+y=0.然后,作一组与直线l 0平行的直线:l:2x+y=t,t ∈R (或平行移动直线l 0),从而观察t 值的变化:t=2x+y ∈[3,12].若设t=2x+y ,式中变量x 、y 满足下列条件⎪⎩⎪⎨⎧≥≤+-≤-.1,2553,34x y x y x 求t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析:从变量x 、y 所满足的条件来看,变量x 、y 所满足的每个不等式都表示一个平面区域,不等式组则表示这些平面区域的公共区域ABC .作一组与直线l 0平行的直线:l:2x+y=t,t ∈R (或平行移动直线l 0),从而观察t 值的变化:t=2x+y ∈[3,12].(1)从图上可看出,点(0,0)不在以上公共区域内,当x=0,y=0时,t=2x+y=0.点(0,0)在直线l 0:2x+y=0上.作一组与直线l 0平行的直线(或平行移动直线l 0)l:2x+y=t,t ∈R. 可知,当l 在l 0的右上方时,直线l 上的点(x,y)满足2x+y >0,即t >0.而且,直线l 往右平移时,t 随之增大(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此规律).在经过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内的点且平行于l 的直线中,以经过点B (5,2)的直线l 2所对应的t 最大,以经过点A (1,1)的直线l 1所对应的t 最小.所以t m a x =2×5+2=12,t min =2×1+3=3.(2)(3) [合作探究]师 诸如上述问题中,不等式组是一组对变量x 、y 的约束条件,由于这组约束条件都是关于x 、y 的一次不等式,所以又可称其为线性约束条件.t=2x+y 是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x 、y 的解析式,我们把它称为目标函数.由于t=2x+y 又是关于x 、y 的一次解析式,所以又可叫做线性目标函数.另外注意:线性约束条件除了用一次不等式表示外,也可用一次方程表示.一般地,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例如:我们刚才研究的就是求线性目标函数z=2x+y 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问题,即为线性规划问题.那么,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叫做可行解,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在上述问题中,可行域就是阴影部分表示的三角形区域.其中可行解(5,2)和(1,1)分别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它们都叫做这个问题的最优解.课堂小结 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1.首先,要根据线性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即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2.设t=0,画出直线l 0.3.观察、分析,平移直线l 0,从而找到最优解.4.最后求得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布置作业1.某工厂用两种不同原料均可生产同一产品,若采用甲种原料,每吨成本1 000元,运费500元,可得产品90千克;若采用乙种原料,每吨成本为1500元,运费400元,可得产品100千克,如果每月原料的总成本不超过6 000元,运费不超过2 000元,那么此工厂每月最多可生产多少千克产品?分析:将已知数据列成下表:甲原料(吨) 乙原料(吨) 费用限额成本1 000 1 500 6 000 运费500 400 2 000 产品90 100 解:设此工厂每月甲、乙两种原料各x 吨、y 吨,生产z 千克产品,则⎪⎪⎩⎪⎪⎨⎧≤+≤+≥≥,2000400500,600015001000,0,0y x y x y xz=90x+100y.作出以上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即可行域,如右图:由⎩⎨⎧=+=+.2045,1232y x y x 得⎪⎪⎩⎪⎪⎨⎧==.720,712y x 令90x+100y=t ,作直线:90x+100y=0,即9x+10y=0的平行线90x+100y=t ,当90x+100y=t 过点M (712,720)时,直线90x+100y=t 中的截距最大. 由此得出t 的值也最大,z m a x =90×712+100×720=440. 答:工厂每月生产440千克产品.2.某工厂家具车间造A 、B 型两类桌子,每张桌子需木工和漆工两道工序完成.已知木工做一张A 、B 型桌子分别需要1小时和2小时,漆工油漆一张A 、B 型桌子分别需要3小时和1小时;又知木工、漆工每天工作分别不得超过8小时和9小时,而工厂造一张A 、B 型桌子分别获利润2千元和3千元,试问工厂每天应生产A 、B 型桌子各多少张,才能获得利润最大?解:设每天生产A 型桌子x 张,B 型桌子y 张,则⎪⎩⎪⎨⎧≥≥≤+≤+.0,0,93,82y x y x y x目标函数为z=2x+3y. 作出可行域:把直线l :2x+3y=0向右上方平移至l′的位置时,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 ,且与原点距离最大,此时z=2x+3y 取得最大值.解方程⎩⎨⎧=+=+,93,82y x y x 得M 的坐标为(2,3). 答:每天应生产A 型桌子2张,B 型桌子3张才能获得最大利润.3.课本106页习题3.3A 组2.第2课时导入新课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目标函数、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划问题、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概念.师 同学们回忆一下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生(1)首先,要根据线性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即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2)设t=0,画出直线l 0;(3)观察、分析,平移直线l 0,从而找到最优解;(4)最后求得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及最小值.推进新课师 【例1】 已知x 、y 满足不等式组⎪⎪⎩⎪⎪⎨⎧≥≥≤+≤+,0,0,2502,3002y x y x y x 试求z=300x+900y 的最大值时的整点的坐标及相应的z 的最大值.师 分析:先画出平面区域,然后在平面区域内寻找使z=300x+900y 取最大值时的整点. 解:如图所示平面区域A O BC ,点A (0,125),点B (150,0),点C 的坐标由方程组⇒⎩⎨⎧=+=+25023002y x y x ⎪⎪⎩⎪⎪⎨⎧==,3200,3350y x 得C (3350,3200), 令t=300x+900y, 即,90031t x y +-=, 欲求z=300x+900y 的最大值,即转化为求截距t[]900的最大值,从而可求t 的最大值,因直线90031t x y +-=与直线x y 31-=平行,故作x y 31-=的平行线,当过点A (0,125)时,对应的直线的截距最大,所以此时整点A 使z 取最大值,z m a x =300×0+900×125=112 500. 师 【例2】 求z=600x+300y 的最大值,使式中的x 、y 满足约束条件3x+y≤300,x+2y≤250, x≥0,y≥0的整数值.师 分析:画出约束条件表示的平面区域即可行域再解.解:可行域如图所示.四边形A O BC ,易求点A (0,126),B (100,0),由方程组⇒⎩⎨⎧=+=+25223003y x y x ⎪⎪⎩⎪⎪⎨⎧==.5191,5369y x 得点C 的坐标为(5369,5191).因题设条件要求整点(x,y)使z=600x+300y 取最大值,将点(69,91),(70,90)代入z=600x+300y ,可知当x=70,y=90时,z 取最大值为z m a x =600×70+300×900=69 000. 师 【例3】 已知x 、y 满足不等式⎪⎩⎪⎨⎧≥≥≥+≥+,0,0,12,22y x y x y x 求z=3x+y 的最小值.师 分析:可先找出可行域,平行移动直线l 0:3x+y=0找出可行解,进而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小值.解:不等式x+2y≥2表示直线x+2y=2上及其右上方的点的集合;不等式2x+y≥1表示直线2x+y=1上及其右上方的点的集合.可行域如右图所示.作直线l 0:3x+y=0,作一组与直线l 0平行的直线l:3x+y=t(t ∈R).∵x 、y 是上面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内的点的坐标. 由图可知:当直线l:3x+y=t 通过P (0,1)时,t 取到最小值1,即z min=1.师 评述: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就是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无论此类题目是以什么实际问题提出,其求解的格式与步骤是不变的:(1)寻找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2)由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作出可行域;(3)在可行域内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师 课堂练习:请同学们通过完成练习来掌握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1)求z=2x+y 的最大值,使式中的x 、y 满足约束条件⎪⎩⎪⎨⎧-≥≤+≤.1,1,y y x x y(2)求z=3x+5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使式中的x 、y 满足约束条件⎪⎩⎪⎨⎧≥-+≤≤+.35,1,1535y x x y y x [教师精讲]师 (1)求z=2x+y 的最大值,使式中的x 、y 满足约束条件⎪⎩⎪⎨⎧-≥≤+≤.1,1,y y x x y解: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右图所示:当x=0,y=0时,z=2x+y=0,点(0,0)在直线l 0:2x+y=0上.作一组与直线l 0平行的直线l:2x+y=t,t ∈R.可知在经过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内的点且平行于l 的直线中,以经过点A (2,-1)的直线所对应的t 最大.所以z m a x =2×2-1=3.(2)求z=3x+5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使式中的x 、y 满足约束条件⎪⎩⎪⎨⎧≥-+≤≤+.35,1,1535y x x y y x解: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右图所示.从图示可知直线3x+5y=t 在经过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内的点时,以经过点(-2,-1)的直线所对应的t 最小,以经过点(89,817)的直线所对应的t 最大. 所以z min =3×(-2)+5×(-1)=-11,z m a x =3×89+5×817=14.[知识拓展]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已知生产甲种产品1 t ,需耗A 种矿石10 t 、B 种矿石5 t 、煤4 t ;生产乙种产品需耗A 种矿石4 t 、B 种矿石4 t 、煤9 t.每1 t 甲种产品的利润是600元,每1 t 乙种产品的利润是1 000元.工厂在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计划中要求消耗A 种矿石不超过360 t 、B 种矿石不超过200 t 、煤不超过300 t ,甲、乙两种产品应各生产多少(精确到0.1 t ),能使利润总额达到最大?师 分析:将已知数据列成下表:消耗量 产品 资源甲产品(1 t ) 乙产品(1 t) 资源限额(t ) A 种矿石(t )10 4 300 B 种矿石(t)5 4 200 煤(t) 利润(元)4 9 360 600 1 000解:设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分别为x t 、y t ,利润总额为z 元,那么⎪⎪⎪⎩⎪⎪⎪⎨⎧≥≥≤+≤+≤+;0,0,36094,20045,300410y x y x y x y x目标函数为z=600x+1 000y.作出以上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即可行域.作直线l:600x+1 000y=0,即直线:3x+5y=0,把直线l 向右上方平移至l 1的位置时,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 ,且与原点距离最大,此时z=600x+1 000y 取最大值.解方程组⎩⎨⎧=+=+,36094,20045y x y x 得M 的坐标为x=29360≈12.4,y=291000≈34.4. 答:应生产甲产品约12.4 t ,乙产品34.4 t ,能使利润总额达到最大.课堂小结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1)首先,要根据线性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即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2)设t=0,画出直线l 0.(3)观察、分析,平移直线l 0,从而找到最优解.(4)最后求得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线性规划问题其求解的格式与步骤:(1)寻找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2)由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作出可行域;(3)在可行域内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当然也要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布置作业课本第105页习题3.3A 组3、4.第3课时导入新课师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以及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线性规划问题其求解的格式与步骤.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看它们的实际应用问题. 推进新课师 【例5】 营养学家指出,成人良好的日常饮食应该至少提供0.075 kg 的碳水化合物,0.06 kg 的蛋白质,0.06 kg 的脂肪.1 kg 食物A 含有0.105 kg 碳水化合物,0.07 kg 蛋白质,0.14 kg 脂肪,花费28元;而1kg 食物B 含有0.105 kg 碳水化合物,0.14 kg 蛋白质,0.07 kg 脂肪,花费21元.为了满足营养学家指出的日常饮食要求,同时使花费最低,需要同时食用食物A 和食物B 各多少克?师 分析:将已知数据列成下表:食物/kg 碳水化合物/kg 蛋白质/kg 脂肪/kgA 0.105 0.07 0.14B 0.105 0.14 0.07若设每天食用x kg 食物A ,y kg 食物B ,总成本为z ,如何列式?生 由题设条件列出约束条件①⎪⎪⎪⎩⎪⎪⎪⎨⎧≥≥≥+≥+≥+0,y 0,x 0.06,0.07y 0.14x 0.06,0.14y 0.07x 0.075,0.105y 105x .0 其目标函数z=28x+21y.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①等价于②⎪⎪⎪⎩⎪⎪⎪⎨⎧≥≥≥+≥+≥+.0,0,6714,6147,577y x y x y x y x师 作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②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即可行域.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完成,再与课本上的对照.生 考虑z=28x+21y,将它变形为2834z x y +-=,这是斜率为34-、随z 变化的一族平行直线.28z 是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当28z 取得最小值时,z 的值最小.当然直线与可行域相交,即在满足约束条件时目标函数z=28x+21y 取得最小值.由图可见,当直线z=28x+21y 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 时,截距z[]28最小,即z 最小. 解方程组⎩⎨⎧=+=+6714,577y x y x 得点M(71,74),因此,当71=x ,74=y 时,z=28x+21y 取最小值,最小值为16.由此可知每天食用食物A 约143克,食物B 约571克,能够满足日常饮食要求,又使花费最低,最低成本为16元.师 【例6】 在上一节课本的例题(课本95页例3)中,若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初中每人每年可收取学费1 600元,高中每人每年可收取学费2 700元.那么开设初中班和高中班各多少个,每年收取的学费总额最多?学段 班级学生数 配备教师数 硬件建设/万元 教师年薪/万元初中 45 2 26/班 2/人高中 40 3 54/班 2/人师 由前面内容知若设开设初中班x 个,高中班y 个,收取的学费总额为z 万元, 此时,目标函数z=0.16×45x+0.27×40y,可行域如下图把z=7.2x+10.8y 变形为54532z x y +-=,得到斜率为-32-,在y 轴上截距为545z ,随z 变化的一组平行直线.由图可以看出,当直线z=7.2x+10.8y 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 时,截距545z 最大,即z 最大. 解方程组⎩⎨⎧=+=+402,30y x y x 得点M (20,10),因此,当x=20,y=10时,z=7.2x+10.8y 取最大值,最大值为252.由此可知开设20个初中班和10个高中班时,每年收取的学费总额最多,为252万元. 师 【例7】 在上一节例4中(课本96页例4),若生产1车皮甲种肥料,产生的利润为10 000元,若生产1车皮乙种肥料,产生的利润为5 000元,那么分别生产甲、乙两种肥料各多少车皮,能够产生最大的利润?生 若设生产x 车皮甲种肥料,y 车皮乙种肥料,能够产生的利润z 万元.目标函数z=x+0.5y,可行域如下图:把z=x+0.5y 变形为y=-2x+2z,得到斜率为-2,在y 轴上截距为2z,随z 变化的一组平行直线.由图可以看出,当直线y=-2x+2z 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 时,截距2z 最大,即z 最大. 解方程组⎩⎨⎧=+=+104,661518y x y x 得点M(2,2),因此当x=2,y=2时,z=x+0.5y 取最大值,最大值为 3.由此可见,生产甲、乙两种肥料各2车皮,能够产生最大的利润,最大利润为3万元. [教师精讲]师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线性规划问题其求解的格式与步骤:(1)寻找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2)由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做出可行域;(3)在可行域内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当然也要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 课堂小结 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1)首先,要根据线性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即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2)设t=0,画出直线l 0;(3)观察、分析,平移直线l 0,从而找到最优解;(4)最后求得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线性规划问题其求解的格式与步骤:(1)寻找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2)由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做出可行域;(3)在可行域内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当然也要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布置作业课本第105页习题3.3 B组1、2、3板书设计第1课时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图1课堂小结线性规划问题的相关概念图2第2课时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例1课堂小结例3例2第3课时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例5课堂小结例7例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性规划
姓名: 班级: .
一、选择题(共8小题;共40分)
1.目标函数z =3x −y ,将其看成直线方程时,z 的意义是 () A.该直线的截距
B.该直线的纵截距
C.该直线的纵截距的相反数
D.该直线的横截距
2.完成一项装修工程,请木工需要付工资每人50元,请瓦工需要付工资每人40元,现有工人工资2000元,设木工x 人,瓦工y 人,则所请工人的约束条件是 () A.5x +4y <200 B.5x +4y ≥200 C.5x +4y =200
D.5x +4y ≤200
3.不在3x +2y <6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一个点是( )
A.(0,0)
B.(1,1)
C.(0,2)
D.(2,0)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等式组{x +y −2≤0
x −y +2≥0y ≥0
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 ()
A.4√2
B.4
C.2√2
D.2
5.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1,
x +y ≥1,3x −y ≤3,
则目标函数z =4x +y 的最大值为 ()
A.4
B.11
C.12
D.14
6.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x −y −2≤0,
x −2y +2≥0,x +y −1≥0,则S =y+1
x+1
的取值范围是( )
A.[1,3
2]
B.[1
2
,1]
C.[1,2]
D.[1
2
,2]
7.给出平面区域(包括边界)如图所示,若使目标函数z =ax +y (a >0)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有无穷多个,则a 的值为 ()
A.1
4 B.3
5
C.4
D.5
3
8.已知点P 在平面区域{x −1≤0
3x +4y ≥4y −2≤0上,点Q 在曲线(x +2)2+y 2=1上,
那么∣PQ ∣的最小值是 ()
A.1
B.2
C.-1
D.1
2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0分)
9.约束条件{x ≥0,
y ≥0,x +y ≤2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
10.已知点A (3,1)和点B (−4,6)在直线3x −2y +a =0的两侧,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11.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x ≤1,
y ≤2,2x +y −2≥0,
则目标函数z =√x 2+y 2的最小值为 .
12.不等式{x ≥0
y ≥0y ≤−kx +4k
(k >1)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 ,若M 的面积为S ,则kS
k−1
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52分)
13.将图中的平面区域(阴影部分)用不等式表示出来.
14.某运输公司有12名驾驶员和19名工人,有8辆载重量为10吨的甲型卡车和7辆载重量为6吨的乙
型卡车.某天需送往A 地至少72吨的货物,派用的每辆车需满载且只能送一次.派用的每辆甲型卡车需配2名工人,运送一次可得利润450元;派用的每辆乙型卡车需配1名工人,运送一次可得利润350元,问该公司如何合理计划当天派用两类卡车的车辆数,可得最大利润?并求出最大利润.
15.已知函数f(x)=ax2+bx满足−1≤f(1)≤2和1≤f(2)≤3,试求f(3)的取值范围.
16.已知x,y满足条件{7x−5y−23≤0, x+7y−11≤0,
4x+y+10≥0.

(1)4x−3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x2+y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
第一部分 1.C
2.D
3.D
4.B
5.B
6.D
7.B
8.A
第二部分
9.210.−7<a <2411.2√55
12.32
第三部分
13.①直线方程是x
3+y
2=1即2x +3y −6=0. 将原点代入左边代数式:2×0−3×0−6<0. 原点不在平面区域内,所求不等式为2x +3y −6≥0. ②直线方程是x−0
2−0=y−3−1−3,即2x +y −3=0,
将原点代入左边代数式:2×0+0−3<0,原点在平面区域内,所求不等式为2x +y −3≤0. 14.设该公司当天派用甲、乙型卡车的车辆数分别为x ,y
则根据条件得x ,y 满足的约束条件为{ x +y ≤12,2x +y ≤19,10x +6y ≥72,
x ≤8,y ≤7,x ∈N ∗,y ∈N ∗,目标函数z =
450x +350y .
作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
然后平移目标函数对应的直线450x +350y =0(即9x +7y =0)知, 当直线经过直线x +y =12与2x +y =19的交点(7,5)时, 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即z =450×7+350×5=4900
答:该公司派用甲、乙型卡车的车辆数分别7辆和5辆时可获得最大利润4900元.
15.f (1)=a +b ,f (2)=4a +2b ,f (3)=9a +3b ,设f (3)=mf (1)+nf (2)=m (a +b )+n (4a +2b ),
所以有{m +4n =9,m +2n =3,解得{m =−3,
n =3,
所以f (3)=−3f (1)+3f (2),
因为−1≤f (1)≤2,1≤f (2)≤3,所以−6≤−3f (1)≤3,3≤3f (2)≤9,所以f (3)的取值范围是−3≤f (3)≤12.
16.(1)设z =4x −3y ,则y =4
3x −z
3,作一组斜率为4
3的平行线,由图可知,
当它过C 点时z 值最小,当它经过B 点时z 值最大. z min =4×(−3)−3×2=−18, z max =4×(−1)−3×(−6)=14.
(2)设u=x2+y2,则u就是点(x,y)与原点距离的平方.
由图可知,B点到原点的距离最大,而当(x,y)在原点时,距离为0.所以u max=(−1)2+(−6)2=37,u min=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