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1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1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高速公路,部分地区称为快速公路。

一般是指双向2条车道以上、双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两旁封闭和立体交叉桥梁与匝道,时速限制比普通公路较高的行驶道路。

高速公路的特点是高速、交通量大和有较高的运输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一、高速公路发展历程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起步建设阶段(1988年~1997年)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1990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开创了我国大陆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

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工程。

1992年,交通部制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并付诸实施;199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771公里,10年间平均增长477公里。

第二个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高速公路进入大发展期。

2003年8月建成通车的榆靖高速公路,填补了我国沙漠高速公路建设的空白。

2005年12月崇遵高速公路的开通标志着“西南动脉”的打通。

在2007年9月,国内首条穿越秦岭高速公路——西汉高速公路全线胜利通车。

200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一举突破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

截止2014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25万公里。

从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1万公里,我们用了12年时间,从1万公里到突破2万公里,只用了4年时间,从2万公里到突破3万公里只用了两年时间。

中国的高速公路以超常的速度发展着。

图1对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增长做了详细的统计:图1 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单位:万公里)二、“五纵七横”和“7918”(一)五纵七横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部署,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建设规划于1991年提出。

我国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概况

我国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概况

从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1万公里,我们用了12年时间,从1万公 里到突破2万公里,我国只用了3年时间。可以说仅仅15年,中国高 速公路的发展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一般需要40多年才能完成的发展 进程,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今天,高速公路的速度和便利 已经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改善了人们 的生活方式。在高速公路建设取得喜人进展的同时,位于高速公路 上的大型桥梁和长大隧道建设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桥梁和隧道 建设技术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公路的新面貌
截至2016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469.63万公里,比上年增加 11.90万公里。公路密度48.92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1.24公里百平 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459.00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7.7。 年末全国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422.65万公里,比上年增加 18.03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0.0,提高1.6个百分点。二级及以上等 级公路里程60.12万公里,增加2.63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12.8,提 高0.2个百分点。高速公路里程13.10万公里,增加0.74万公里;高速 公路车道里程57.95万公里,增加3.11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9.92万 公里,增加1.96万公里。年末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 总数99.99,其中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99.00、 比上年提高0.38个百分点;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99.94, 其中通硬化路面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96.69、提高2.24个百分 点。
起步建设阶段
从1988年到1997年的10年,相继建成了沈大、京津塘、成 渝、济青、京石、沪宁、广深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区域性影响 的高速公路工程,突破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多项重大技术 “瓶颈”,积累了设计、施工、监理和运营等建设和管理全 过程的经验。1992年,“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开始实 施,为我国高速公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公路发展史

新中国公路发展史

新中国公路发展史?
答:新中国公路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当时,为了巩固国防、开发边疆和发展经济,国家投资建设了一批干线公路,如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等,公路建设开始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然而,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公路基础仍然很差,公路等级低、质量差,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开始探索高速公路的建设。

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了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此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加,公路等级和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我国政府还大力推动农村公路建设,提高了农村地区的交通通达度。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公路建设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高速公路网不断完善,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

同时,我国政府还积极推动智能交通、绿色交通等新型交通方式的发展,提高了公路运输的效率和环保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绩。

公路总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均大幅增加,公路网密度和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同时,我国政府还加强了对公路建设和管理的监管力度,确保了公路建设和使用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新中国公路发展史是一部充满艰辛和奋斗的历史。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

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

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简介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全称为北京至沈阳高速公路,于1988年开通,标志着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起点。

它连接了中国首都北京和中国东北重要城市沈阳,全长约714公里。

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开通为中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续的高速公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经济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交通需求也相应增加。

当时,中国的公路系统还比较薄弱,交通拥堵问题十分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决定推动高速公路建设。

于是,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开始展开。

规划与建设从北京到沈阳的距离约为700公里,因此全长714公里的高速公路有望成为北京至沈阳间的快速通道。

为了规划好这条高速公路,中国交通部牵头组织了一支由工程师和专家组成的团队,对整个线路进行了详细调研和测量。

1984年,正式开始了北京至沈阳高速公路的建设工作。

在建设过程中,工程师们面临了许多技术挑战,比如地形复杂、沿途地质条件不同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88年,北京至沈阳高速公路正式开通运营。

功能与特点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交通项目之一,其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功能和特点:1.快速通行:高速公路采用了先进的设计和建设技术,路面平整,车流畅通,大大减少了行车时间。

2.安全可靠:高速公路设施完善,配备了安全辅助设备,如护栏、监控摄像头等,大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3.促进经济发展:高速公路的开通,促进了北京和沈阳两地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为商品和人员的流动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

4.推动区域发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沿线城市和地区有了更好的交通条件,为当地的发展和吸引投资起到了积极作用。

影响与启示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开通对中国的交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后续的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高速公路时代,并成为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里程碑。

此外,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

中国公路发展简史

中国公路发展简史

中国公路发展简史随着中国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建设在中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中国公路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单一道路网络到如今的现代化高速公路网,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是中国公路建设的起步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主要集中力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也成为了重要的一部分。

当时的公路主要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乡村公路,这些公路的建设主要依赖人力和农业机械,形成了最初的公路网络。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国公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开始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

这期间,中国建设了一些重要的公路,如京沪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等。

这些公路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公路建设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推进公路建设,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

在这期间,中国建设了一系列重要的高速公路,如京哈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等。

这些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地区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公路建设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

在这个阶段,中国继续建设高速公路,不断扩大公路网络的覆盖范围。

同时,中国还注重提高公路的质量和安全性,加强了公路的维护和管理。

这些举措进一步促进了公路交通的便利化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公路发展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现代化阶段的演变过程。

中国公路的发展不仅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人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未来,中国公路建设还将继续发展,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高速公路60年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公路60年发展历程.

中国公路60年:从一条高速公路到高速公路网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

从零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1万公里,我国用了12年时间;从1万公里到6万公里,只有短短9年。

这样的“中国速度”让世界为之震惊。

现在,迅猛发展的高速公路已成为古老的东方大国快速走向现代化,走向民族复兴的标志性丰碑。

60年前,我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60年后,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世界第二。

我国的高速公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

现在翻开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图,横贯东西南北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如条条巨龙,舞动出令世界惊叹的成绩。

在共和国60周岁生日之际,我们再次翻开历史画卷,回顾这段公路交通的辉煌史。

前期酝酿:困难重重,逐个攻破最开始不知道高速公路长啥样“什么叫高速公路?我们最开始任何概念都没有。

”中国高速公路的奠基人、工程院院士沙庆林回忆起最初酝酿高速公路的情形。

这位现已79岁高龄的老人见证了我国60年高速公路发展的辉煌史。

原来,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公路通车里程仅为8.07万公里,公路等级均不到二级。

从50年代到70年代,国家逐渐增加公路的建设,但是公路路面质量差,高速公路就更不用说,根本不存在。

80年代末,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公路客货运输量急剧增加,公路交通长期滞后所产生的后果充分暴露出来,社会各界对修建高速公路问题非常关注。

“可是我们这些搞工程的从没见过高速公路啊,所以在1975年的时候交通部第一次组织考察团到日本去看看到底什么叫高速公路。

”沙庆林笑言。

认识统一过程艰难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国家提出了一个课题叫“高速公路修建技术”。

可是,刚提出后,社会各界认识并不统一。

国内有一股强大的反对声音充斥着报纸、杂志,给修建单位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直至1989年7月,在沈阳召开的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同志指出:“高速公路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必须发展”。

“这样的结论是明确的,这已经不是理论问题”。

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时代发展,高速公路在我国业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现状的介绍分析,研究表明高速公路改扩建已经并将持续成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高速公路改扩建发展趋势一、前言由于科技进步与时代发展等因素,我国的高速公路,特别是早期建设的一些高速公路主干道已经不能在质量与技术上满足需求,高速公路重建与改扩建是两个发展方向,但是由于选址与投资成本的限制,高速公路改扩建往往优于高速公路的重建。

二、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史(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晚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从80年代末开始起步,经历了80年代末至1997年的起步建设阶段和199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1.我国高速公路起步阶段。

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1990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成。

1992年,交通部制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并付诸实施。

到1997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771公里。

相继建成了沈大、京津塘、成渝等一批具有重要意义的高速公路,突破了高速公路建设的多项重大技术瓶颈,积累了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建设管理全过程的经验,为1998年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阶段。

从1998年开始,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99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万公里;2000年国道主干线京沈、京沪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01年有“西南动脉”之称的西南公路出海通道实现了全线贯通。

2003年建成通车的榆靖高速公路。

2005年崇遵高速公路的开通标志着西南动脉的打通。

2008年“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全面建成。

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8万多公里。

(二)我国高速公路面临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路面,沥青路面寿命为8年,水泥路面为15年,因此目前上世纪建设的高速公路,以及前些年建设的一批高速公路,开始进入维修扩建高峰期。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惊人的进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之一。

以下是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的简要概述:
1988年,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北京至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建成并通车,它是中国第一条符合高速公路标准的高速公路。

此后,中国政府开始长期致力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1992年,中国国家发展计委批准了中国的“八五”计划和“九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目标之一就是加强国家高速公路建设。

此后不断增加的投资和不断完善的技术,加速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速度。

2004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了1万公里的历史里程碑。

2008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全国高速公路网连通工程”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支持,工程于2010年完成。

2013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到了十万公里的大关,占据全球其它国家的前列,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达到了世界上最高水平。

这使得高速公路在中国的客运和物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起着重要作用。

今天,中国高速公路网络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
3、五纵七横:
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制定了五纵 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计划建设一个省际高速公路体系, 它包括12条关键性的交通走廊五纵七横(5条南北走向, 7条东西走向),长达3.5万公里,全部由二级公路以上的 高等级公路组成,其中高速2.5万公里。中国政府计划 2010年前建成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其中两纵两横三个 重要路段计划在2002年年基本完成),建成后将贯通首 都北京和直辖市及各省(自治区)省会城市,将人口在 100万以上的所有特大城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大城市中的 93%连接起来,使贯通和连接的城市总数超过200个,覆 盖的人口约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0%左右。随着中国经 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部于2005年1月公布新的“国家高速 公路网规划”,即7918网。
一、高速公路简介
所以,一般高速公路需满足下列四 个条件: (1)只供汽车高速行驶; (2)设有多车道、中央分隔带,将往 返交通完全隔开;(3)设有立体交叉 口; (4)全线封闭,出入口控制,只准汽 车在规定的一些立体交叉口进出公 路。
一、高速公路简介
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反映着一个国家和 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 整体水平。世界各国的高速公路没有统 一的标准,命名也不尽相同。美国、加 拿大、澳大利亚把高速公路命名为 freeway,美国的州际和国防公路网,德 国命名为autobahn,法国命名为 autoroute,英国命名为motorway。
二、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
(1)五纵: 同三高速公路:黑龙江同江-海南三亚 京福高速公路:北京-福建福州 京珠高速公路:北京-广东珠海 二河高速公路:内蒙古二连浩特-云南河口 渝湛高速公路:重庆-广东湛江。
二、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
七横: 绥满高速公路:绥芬河-满洲里 丹拉高速公路:丹东-拉萨 青银高速公路:青岛-银川 连霍高速公路:连云港-霍尔果斯 沪蓉高速公路:上海-成都 沪瑞高速公路:上海-瑞丽 衡昆高速公路:衡阳-昆明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城建学院 路桥1101班速公路简介
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

中国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

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前景
一,高速公路简介
1、高速公路定义:中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准》 规定,高速公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量为 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 入的公路”。各国尽管对高速公路的命名不同,但都是专 指有4车道以上、两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 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此外,有不少国家对部分控制出入 口、非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直达干线也称为高速公路。国 际道路联合会在历年的统计年报中,把直达干线也列入高 速公路范畴。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 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三、中国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
3、问题三:没有达到规模效益 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设计标准一般参照20年 以后的车流量,这就造成初期流量相对设计标准较低,盈利能力不 高。随着使用年限增加、国民经济增长,客货流量会相应增长,交 通量逐渐达到设计标准,企业的收入才会逐年提高。
高速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为20年。按照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 的远景设计年限,不同车道的高速公路一般能够适应的年平均昼夜 交通量也不同,四车道为2.5万~5.5万辆,六车道为4.5万~8万辆; 八车道为6万~10万辆。这意味着,只有当年流量达到规模时,修 建高速公路在经济上才是合理的。目前,除了少数高速公路以外, 我国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上实际交通量普遍偏低。东部经济较为发达, 高速公路的车辆通行量较高,而中西部特别是西部,由于受经济的 限制,高速公路的通行量远未达到设计要求。
二、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
2000年底,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6万公里, 京沈、京沪高速公路实现全线贯通。 2001年底,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万公里, 跃居世界第二。 2002年底,中国大陆新修5583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 到2.52万公里。 2003年3月21日,沈大高速公路进行全线封闭改造,这是 中国第一条八车道高速公路。2003年底,新修4600公里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98万公里。 2004年底,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里程新增4400公里,总里 程已逾3.42万公里。 2005年,中国交通部发布高速公路7918网络,北京与呼 和浩特高速公路贯通。2005年底,高速公路新增6717公 里,总里程达4.1万公里。
三、中国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
4、问题四:收费站点过多 截至1998年底,全国共有公路收费站点3112个,收费公路里 程达95209公里,收费桥梁(隧道)433778延米,收费人员15.5万 人。其中,桥隧收费站485个,共计43万延米;高速公路收费站 506个,共计里程9553公里;一般公路收费站点2121个,共计里 程8.6万公里。1999年底公路收费站点的数据与1998年底的数据 基本持平。
二、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
2、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起步于 1984年,最早开工的是沈大高速公路,最早完工的是沪嘉高 速公路,至2009年底,中国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已到65000公 里,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在1990年代后期,中華人民 共和國政府实施积极的經濟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对高速 公路的资金投入执行倾斜政策,每年建成高速公路达到三千 公里以上。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差别极大,给高速公路的建设带来 很大的挑战性。在初期,高速公路的建设从经济发达同時修 建难度比较小的地区开始建设,随着国家主干道计划(「五 纵七横」規劃)的逐步而实施,为实现成网的要求,建设重 点也向地形复杂的地区转移,长大隧道及高跨、长跨桥梁占 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同时高速公路的平均造价也大幅度提高。 2004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出台了最新的国家高速 公路网规划,计划通过20至30年的建设,通车里程达到8.5万 公里,基本與美国在2004年的规模相当。 目前,除极少数大都市的绕城公路外,中国的高速公路均为 收费公路。
一、高速公路简介
3、高速公路的优缺点: 优点:(1)高速行车。(2)通行能力大,运输效率高。 (3)行车安全舒适。(4)降低能源消耗。 缺点:(1)占地多,对环境影响大。(2)投资大,造价 重庆市绕城高速公路 大。(3)工期长。
二、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
中国高速公路突破10万公里 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进入了公路建设快速 发展的时期,尤其是1998年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 政策以来,中国公路建设投资数量之大、开工项目 之多举世瞩目 1、背景:20世纪3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开始修建, 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高速公 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
2006年底,中国大陆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48万公 里(包括从今年纳入统计的155万公里村道);新 增高速公路4460公里,总里程达4.54万公里。 截至2007年底中国大陆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7.3万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6万公里,居世界第二。
三、中国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
2、问题二:地区发展不均衡 从地区分布情况看,东、中、西各地区高速公路总量以及所 占比重都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共有高速公路10878公里, 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56%;中部地区5014公里,占25.8%; 西部地区3545公里,仅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18.2%。在各地 区的公路总里程中,东部地区高速公路所占比重为2.0%,中部地 区为0.9%,西部地区仅为0.6%,中部地区所占比重不到东部地 区的50%,西部地区不足东部地区的1/3。 此外,在全国高速公路超过1000公里的7个省中,东部地区 有5个,其中山东超过2000公里,达2077公里,河北、广东分别 超过和达到1500公里,而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超过1000公里的 省各只有1个,分别是河南1077公里和四川1144公里。
二、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
1998年,全年新增高速公路1741公里,通车总里程达 8733公里,居世界第六;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26万公 里。 1998年9月3日,华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东北高速 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长永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西五 洲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被批准为第一批使用国家特批指标在 国内发行A种股票的高速公路公司。至此,中国大陆高速 公路建设资金融资也走上了股份化的道路。 1999年,全年新增高速公路2872公里。10月31日,济南 至泰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 10000公里。至1999年年末,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 11650公里,名列世界第三位;山东高速公路总里程率先 突破1000公里,达到1354公里,居中国大陆各省区首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速公路建设实现了零的突破。
二、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
4、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大事记:
1984年6月7日,沈大高速公路开工,全长375公里。这条公路在建 设初期是按一级汽车专用公路标准实施的。 1984年12月21日,中国大陆首条高速公路——上海至嘉定高速公 路开工。 1987年12月,(北)京(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动工,长 142.69公里。该路是中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国际公开招标建设 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1988年10月31日,沪嘉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成为中国大陆首条建 成的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有四车道,全长20.4公里。 1989年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271公里 1990年8月20日,经过6年多的努力,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并开 放试通车。 1994年,中国大陆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603公里。
二、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
第一,高速公路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是产 业与人口的集聚地,其汽车的增长远比乡村快得多,成为 汽车的集聚中心,因此高速公路的建设多从城市的环路, 辐射路和交通繁忙路段开始,逐步成为以高速公路为骨干 的城市交通; 第二,汽车技术的发展,对高速公路建设提出客观要求 。汽车已成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因此需要高 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合汽车的轻型化和载重化是两大发 展趋势,前者要增加内链求速度保障后者要求承载力,而 高速公路恰能使二者有机结合。[1] 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给高速公路公司带 来了巨大机遇。铁路主要干线运输能力紧张,部分地区进 出通道不畅,高速公路发挥着重要的运输作用。因此,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