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出伏安法
溶出伏安法简介

1 2 3 4 5
溶出伏安法基本原理 阴极溶出伏安法 阳极溶出伏安法 影响溶出峰电流的因素 操作条件的选择
1 溶出伏安法基本原理
溶出伏安法又称反向溶出极谱法,被测的物质 在待测离子极谱分析产生极限电流的电位下电 解一定的时间,然后改变电极的电位,使富集 在该电极上的物质重新溶出,根据溶出过程中 所得到的伏安曲线来进行定量分析。
原理
3.1 阳极溶出伏安法应用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银
图5 MWCNT修饰玻碳电极在pH4.0的NaAcHAc缓冲液中的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曲线
银阳极溶出峰
a.空白; b.a+1.5×10-5 mol/L Ag+. 扫描速率:100 mV/s 检测限:1 ×10-8mol/L
3.1 阳极溶出伏安法应用
检测限为3.46pg/mL
原理
图1 20ng/mlSe的溶出伏安图
(在酸性介质中富集) (在碱性介质中溶出)
———徐晖,张必成等.微分脉冲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 痕量硒.环境化学[J],2001,20(4):387-391.
2.1 阴极溶出伏安法应用
峰电位-0.804V
在CuCI 底液中,As ( Ⅲ )与Cu (Ⅱ)在悬汞电极上形成配合物, 在0. 804 V 产生稳定而重现性好的 溶出峰
5 操作条件的选择
1) 底液 一定浓度的电解质溶液(盐浓度增加,峰电流降低); 2) 预电解电位 比半波电位负0.2~0.5 V,或由实验确定; 3) 预电解时间 预电解时间长可增加灵敏度, 但线性关系差; 4) 除氧 通N2或加入Na2SO3
3 阳极溶出伏安法
富集时工作电极为阴极,溶出时工作电极为阳 极的伏安法称为阳极溶出伏安法,多用于测定 金属离子。
溶出伏安法简介

表4 锌合金样品中银含量的测定结果(n=5)
——明亮,习霞.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 量银.冶金分析[J],2011,31(5):45-48.
4 影响溶出峰电流的因素
1)富集过程 化学计量: 被测物完全电积在阴极上。 精确性好,时间长; 非化学计量(常用方法): 约 2%~3%电积在 阴极上;在搅拌下,电解富集一定时间。 2) 溶出过程 扫描电压变化速率保持恒定。
目录
1 2 3 4 5
溶出伏安法基本原理 阴极溶出伏安法 阳极溶出伏安法 影响溶出峰电流的因素 操作条件的选择
1 溶出伏安法基本原理
溶出伏安法又称反向溶出极谱法,被测的物质 在待测离子极谱分析产生极限电流的电位下电 解一定的时间,然后改变电极的电位,使富集 在该电极上的物质重新溶出,根据溶出过程中 所得到的伏安曲线来进行定量分析。
试样经CuCI 还原后可得总砷量
图2 样品(A)和标准溶液中砷(Ⅲ)的溶出曲线
100 mg / L 和1 mg / L 的砷标准工作溶液
砷含量分别在 10 X 10-9 ~ 150 X 10-9 和 100 X 10-9 ~ 500 X 10-9 (ω) 范围内与峰电流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邓桂春,徐斌等.生物样品中砷的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分析 测试学报[J],2002,21(4):8-10.
3.1 阳极溶出伏安法应用
ACBK(酸性铬蓝K)固体石蜡碳糊修饰电极测定痕量铅
ACBK是一种变色酸偶氮类试剂,常用作化学分析中络合滴定 的指示剂。以ACBK为修饰剂,经络合将金属离子富集在碳糊电 极表面,再以电化学方法检出,增加了此类试剂在分析中的应 用方法。 在氨性缓冲底液中测定痕量铅,检测限为5.0 X 10-12mol/L
15.3 溶出伏安法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课程组第十五章伏安法和极谱分析法第十五章伏安法和极谱分析法15.3 溶出伏安法1. 基本原理*2. 分类3. 方法特点*4. 工作电极5. 应用1. 溶出伏安法基本原理*•首先使待测物质在一定电位下电解或吸附富集一段时间,然后进行电位扫描,使富集在电极上的物质溶出,并记录电流-电位曲线,进行定量分析。
•它包括富集和溶出两个过程。
2. 溶出伏安法分类阳极溶出伏安法:溶出时工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溶出伏安法:溶出时工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溶出伏安法原理图电富集时的电解电位线性扫描伏安法微分脉冲法3. 溶出伏安法的特点*a. 灵敏度很高,可达到10-11mol/L,是最灵敏的电化学分析方法;b. 可以测定金属离子,还可以测定阴离子;c.试样用量少, 可少至1 --0.1 mLd.可同时测定数种物质(6-7 种)e. 电解富集较为费时(3~15min),重现性相对较差;f. 采用汞膜电极提高灵敏度1-2个数量级。
4. 溶出伏安法的工作电极三电极体系•悬汞电极•汞膜电极•其它固体电极悬汞电极机械挤压式挂吊式能形成汞齐的金属元素、能形成难溶汞盐的阴离子❖优点:容易制备,使用方便;应用的电位范围宽。
汞膜电极汞膜电极:在固体电极上用镀汞或直接沾汞的方法涂上一薄层汞膜•玻璃石墨(玻碳)汞膜电极:玻碳电极镀汞硝酸汞+被测离子(电解)•银丝汞膜电极:银丝直接镀汞•铂丝镀银汞膜电极:铂丝先镀银,后镀汞优点:电极表面积大,电解富集效率高;溶出峰尖锐;分辨能力好。
其它固体电极银小球电极铂丝汞玻璃石墨(玻碳)银丝聚乙烯玻璃管玻碳电极铂电极金电极5. 溶出伏安法的应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分析的元素有40余种;•阴极溶出伏安法分析的阴离子和有机生物分子有20余种,主要测定一些能与汞生成难溶化合物的阴离子。
•广泛用于超纯物质、半导体材料、冶金产品、矿物、生物体液及生理溶液、农业环境等方面的样品。
溶出伏安法

电位溶出分析法是在一定的电位下将被 测定的物质预先富集在工作电极上,例 如在汞电极上形成汞齐。然后断开电路, 同时利用溶液中特定的化学物质与工作 电极上已被富集的组分通过化学反应而 被溶出,记录溶出过程电位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从而获得被测定物质的浓度。 电位溶出伏安法也主要测定金属离子。 比阳极溶出伏安法有更高的灵敏度。
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n,D,C,E0,ks
研究吸附现象
复杂电极反应的过程
研究药物分析
化学生物学
阴极溶出伏安法可用于卤素、硫、 钨酸根等阴离子的测定。测定许多 能够与汞形成不溶性盐的有机和无 机化合物,能用该法测定的离子有 CN-,SCN-,C2O42-,S2-,VO3-, 卤素离子等,例如用Nafion/粘土 修饰电极在流动体系中测定S2- 。
极 谱 还 原 电 流 溶 出 氧 化 电 流
电 解 过 程
溶 出 过 程
阴极溶出分析法,有人将其 称之为阳极溶出伏安法的镜 像技术,其富集是氧化过程, 溶出是还原过程,它包括被 分析物的阳极沉积,伴随着 负向电位扫描溶出。Ag + 和 Hg 2+ 可以与很多阴离子生成 难溶盐,所以阴极溶出分析 法所用的电极常选用汞电极 和 银 电 极 。
利用被测定物质在一定电位下的 吸附性,经一定时间后被吸附物 质在电极表面被浓集,然后选择 合适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吸附 物质的量,称为吸附溶出分析法。 包括吸附物的形成、吸附性积聚 浓缩和金属的表面活性络合物的 还原。
定量分析——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可进行40多种元素的定量测定
阳极
阴极
溶出伏 安法
电位 吸附
溶出伏安法的操作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是 预电解,第二步是溶出。预电解在恒电位 和搅拌溶液的条件下进行的,搅拌溶液是 为了保证去极剂不断地从溶液向电极输送。 预电解是为了富集,富集之后停止搅拌, 让溶液静止30-60秒,这段时间称为休止期, 休止期后再进行溶出
溶出伏安法

一、阳极溶出伏安法(用于金属离子的测量)
溶出伏法包含电解富集和电解溶出两个过程。
1、电解富集
在选定的恒定电位下,对待测溶液进行电解,将溶液中的痕
量待测物富集到电极表面的过程。
待测金属离子通过电解还原成金属,与汞电极形成
汞齐(或者直接将金属沉积在惰性电极表面)富集过程表示
富集
为
Mn+ + ne + Hg
溶出伏安法(stripping voltammetry)是先将待测物质 预电解富集在电极表面,然后施加反向电压使富集的物质
重新溶出,根据溶出过程的伏安曲线进行分析的方法。
分类: 1.一般溶出伏安法 阴极溶出伏安法:阳极富集,阴极溶出 阳极溶出伏安法:阴极富集,阳极溶出 2.吸附溶出伏安法:吸附作用富集
记录所得的电流-电位曲线,称为溶出曲线。
11:15:34
溶出伏安曲线呈峰状,如下图所示。曲线中峰尖对应的电流
称峰电流(ip—定量分析依据)、对应的电位称峰电位(φP— 定性分析依据)。
11:15:34
3、溶出峰电流公式
溶出峰电流与电极类型和被测物质
浓度的关系(对汞膜电极):
ip = K’n2AD2/3ω1/2 u-1/6 tvc
2. 阴极溶出伏安法(CSV): 工作电极上还原 反应
例:S2-+Hg-2e = HgS (-0.4V阳极富集)
阴极溶出(-0.4V→-1.0V,阴极线性扫描,HgS 还原)
应用:测阴离子S2-、Cl-、Br-、I-等
3. 吸附溶出法:吸附富集→溶出 溶出:正向或负向扫描→对称峰形波 ip=Kc
M(Hg)溶出11:5:34为了提高富集效果,可同时使电极旋转或搅拌溶液,以加快 被测物质输送到电极表面,富集物质的量则与电极电位、电 极面积、电解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因素有关。
有关溶出伏安法的探讨

有关溶出伏安法的探讨1溶出伏安法简介溶出伏安法(dissolutionvoltammetry)是基于电化学原理的一种高灵敏度材料分析方法,也叫做“溶出”电化学分析法。
它是一种特殊的循环伏安法(cyclicvoltammetry),其特点是在溶剂中极化样品,以溶出电极反应来测量样品表面放电量。
溶出伏安法可以根据样品类别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测量基体,它可以分析单个结晶体或多个未结晶材料,具有灵敏度高、信息丰富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血液分析、无机材料的检测等。
2溶出伏安仪的工作原理溶出伏安法的工作原理是在于溶剂电位的变化,它采用带绝缘溶剂的桶形容器作为测试电解质的条件,在容器的内部放置电极以及有机添加物等,使得容器中的电位条件让电极受到欠极反应的影响和独立的溶解。
由于溶液电势的变化,半电极反应物在电势位置上溶解,并在另一侧极化形成电泳,从而测定它们的质量浓度。
溶出伏安法通过测定电解质溶出量来波动电极上被检测物体的室温溶出速率,最终检测该物体的电化学反应。
3溶出伏安方法的特点(1)灵敏度高:溶出伏安法非常灵敏,可以检测出微量的电解质的变化,甚至可以检测出分子数量级的电解质。
(2)信息量大:通过改变检测物体的液相电位可以得到关于半电极反应物的细微的变化的信息,更好地提高对样品的检测精度。
(3)可在室温下测得:溶出伏安法受室温影响很小,可在室温下进行测试,不需要调节温度。
4溶出伏安法的应用溶出伏安法能够精确、快速地测量复杂的组成结构,因此在生物分析、环境检测、药物分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1)检测血液中的病毒:溶出伏安法可以用来检测病毒,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病毒的浓度,从而确定病毒的活性和影响范围。
(2)检测无机材料:溶出伏安法可以测量具有上千种组成结构的复杂无机物,以及元素含量。
因此,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便捷地对元素含量进行测量和控制,并且可以准确地分析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反应特性。
(3)检测有机物:溶出伏安法也可以用于检测多种有机物的浓度,如气体、液体和固体,包括某些重要的有机污染物,如氨、硝酸根和氯离子等。
伏安法和电位溶出法

在某一时刻,滴汞电极表面的情况可用
波的形成过程可
分为三个部分。
1.残余电流部分
图中AB段。这时,阴极 电位尚未达到Cd2+的析出 电位,电解还没有发生, 溶液中只有微小的电流 流过电解池,此电流称 为残余电流。
图6-4 镉的极谱图
2.电流上升部分
BD段。当外加电压继续 增加,使阴极电位达到 Cd2+的析出电位时,Cd2+ 开始在滴汞电极上还原 析出金属镉,并与汞生 成汞齐。电极反应如下:
平衡时的电极电位,两者之间出现偏 差,产生极化。这种由浓度差别所引 起的极化,称为浓差极化。
例如,把两个铜电极插入浓度为c 的硫酸铜酸性溶液中进行电解。电解 开始后,阴极附近的Cu2+离子将被还 原析出到电极上,使阴极表面附近溶 液中的Cu2+离子浓度不断降低。结果 使本体溶液中和阴极表面附近溶液中 的Cu2+离子浓度有了浓差。
在阳极,Cu将被氧化而溶解到溶液中。 同样,如果溶解速度大于扩散速度, 将会使电极表面附近溶液中Cu2+离子浓 度大于本体溶液中的Cu2+离子浓度,结 果电极电位变得更正。
降低电流密度、增高溶液温度或进行 搅拌可减小浓差极化。
(二)电化学极化 电化学极化是由于电极反应迟缓引
起的。整个电极过程非常复杂,通常有 几个步骤组成,有气体产生的电极反应 尤其如此。整个电极过程的速度决定于 速度最慢的一步。许多情况下,电极反 应是最慢的一步,为限速步骤。当外加
(二)极谱分析过程和极谱波
现以测定溶液中的微量Cd2+为例,说明极谱 分析过程。在电解池中加入1×103 mol/L的 CdCl2溶液,加入比待测离子含量高50~ 100倍的另一电解质(如KCl),此电解质 称为支持电解质;再加入1%的动物胶(称 为极大抑制剂)几滴;插入两支电极,按 上图所示的装置连接。
溶出伏安法

一、实验目的1.熟悉溶出伏安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汞膜电极的使用方法。
3.了解一些新技术在溶出伏安法中的应用。
二、方法原理溶出伏安法的测定包含两个基本过程。
即首先将工作电极控制在某一条件下,使被测物质在电极上富集,然后施加线性变化电压于工作电极上,使被富集的物质溶出,同时记录电流(或者电流的某个关系函数)与电极电位的关系曲线,根据溶出峰电流(或者电流函数)的大小来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溶出伏安法主要分为阳极溶出伏安法,阴极溶出伏安法和吸附溶出伏安法。
本实验采用溶出伏安法测定水中的Pb(Ⅱ)、Cd(Ⅱ),其两个过程可表示为:M2+(Pb2+、Cd2+)+2e-+Hg M(Hg)本法使用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同位镀汞膜测定技术。
这种方法是将分析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汞盐(通常是10-5~10-4mol·L-1Hg(NO3)2),在被测物质所加电压下富集时,汞与被测定物质同时在玻碳电极的表面上析出形成汞膜(汞齐)。
然后在反向电位扫描时,被测物质从汞中“溶出”,而产生“溶出”电流峰。
在酸性介质中,当电极电位控制位-1.0V(sv.SCE)时,Pb2+、Cd2+与Hg2+离子同时富集在玻碳工作电极上形成汞齐膜。
然后当阳极化扫描至-0.1V时,可得到两个清晰的溶出电流峰。
铅的波峰电位约为-0.4V左右,而镉的为-0.6V左右(sv.SCE)。
如图11—11所示。
本法可分别测定低至10-11 mol·L-1的铅、镉离子。
三、仪器和试剂a) 伏安仪(最好选择具有导数电流方式,或半微分电流方式的新型伏安仪)。
b) x—y函数记录仪。
c) 玻碳工作电极、甘汞参比电极及铂辅助电极组成测量电极系统。
d) 磁力搅拌器;秒表。
e) 1.0×10-2 mol·L-1铅离子标准储备溶液。
f) 1.0×10-2 mol·L-1镉离子标准储备溶液。
g) 5×10-3mol·L-1硝酸汞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极谱法
单扫描极谱法 p84 脉冲极谱法 p88 方波极谱法 p88 溶出伏安法 p91 循环伏安法 p95 控制电流极谱法 p99
14.2 单扫描极谱法 p84 单扫描极谱装置如图所示。
14.2 单扫描极谱法 p84
扫描方式:经典极谱所加电压是在整个汞滴生 长周期(~7s)内加一线性增加电压;
对于滴汞电极,峰电流表达式为:
ip 2.69 105 ( z3 Dv )1/ 2 ( mt p )3 / 2 c
上面两式中 v 为扫描速率,tp 为峰电流出现的 时间,A为平板电极面积。
14.2 单扫描极谱法 p84
从峰电流极谱方程可看出,随扫描 速率 v 增加,峰电流增加,检出限 可 达 10-7mol/L 。 但 扫 描 速 率 过 大 , 电容电流将增加,即信噪比将增加 ,灵敏度反而下降。
14.3 溶出伏安法 p91
其实验操作分为两步,即预电解和溶出。
预电解(富集)——它首先把工作电极(如 悬汞电极)的电位固定在产生极限电流 的电位进行电解,使待测物质富集在电 极上,提高灵敏度;
溶出——然后反方向改变电位,使富集 在电极上的物质重新溶出。
溶出伏安法
根据溶出过程所得的溶出峰电流或 峰高进行定量分析。溶出时电流随 工作电极的电位变化的曲线(曲线) 称为溶出伏安曲线。
如图6-9中曲线2所示,在溶出过程,当 工作电极的电位达到金属的氧化电位时,沉积 在电极上的金属M(一般为汞齐)开始氧化溶出。
溶出时电极反应为氧化反应(阳极溶出):
M(Hg) ne Mn Hg
1. 预电解过程(试液搅拌)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预电解采用部分电积 法,为了确保待测物质电积部分的量与溶 液中总量之间有恒定的比例关系,保证测 定的重现性,在每一次实验中必须严格控 制相同的实验条件(如预电解电压、电极 面积、搅拌速度、溶出时电位变化速度和 电沉积时间等)。
2.休止期(试液静止)
而单扫描是在汞滴生长后期(2s)加一锯齿 波脉冲电压,如图。
扫描速率:经典极谱扫描电压速率200mV/min; 单扫描为250mV/s(于汞滴生长末期开始施加 扫描电压);后者为前者的50~80倍。
单扫描极谱出现峰电流,因而分辨率比经典 极谱高。
扫描方式:在汞滴生长后期(2s)加一 锯齿波脉冲电压 扫描速率:250mV/s
在一定搅拌速度下进行的恒电位电解, 使待测金属离子Mn+还原沉积到汞电极上, 多数能生成汞齐M(Hg)。
预电解时电极反应为还原反应:
Mn ne Hg M(Hg)
极i
谱 还 原 电 流
O
溶 出 氧 化 电 流
A
1 id
1/2
2
ip
-/V
p
A’
图6-9 阳极溶出原理图
1. 预电解过程 2. 溶出过程
应用
单扫描极谱法比直流极谱法灵敏、快 速,分辨率也较好,两物质的半波电 位差约70mV即可分开。
对单扫描极谱曲线作导数处理,可进 一步提高分辨率。
14.3 溶出伏安法 p91
溶出伏安法(stripping voltammetry) 是一种把电解富集和溶出测定结合 在一起的电化学分析方法。
溶出
一、阳极溶出伏安法 p92
极i
谱 还 原 电 流
O 溶 出 氧 化 电 流
A
1 id
1/2
2
ipHale Waihona Puke -/VpA’
图6-9 阳极溶出原理图
1. 预电解过程 2. 溶出过程
一、阳极溶出伏安法
1. 预电解过程 (试液搅拌)
阳极溶出伏安法的预电解是将阴极电 位控制在比待测离子的半波电位负0.3~
0.4 V(图6-9的AA‘处),(如-1.2V)
溶出伏安法的特点
灵敏度高,可测40多种元素,检测 限可达10-11mol/L。
选择性好,在控制电位条件下电解 富集,可连续测定几种痕量物质而 避免干扰。
溶出伏安法分类
溶出伏安法根据溶出时的工作电极是发 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可分为
阳极溶出伏安法(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ASV)
阴极溶出伏安法(cath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CSV)。
溶出伏安法分类
如果溶出时工作电极上发生的是氧 化反应就称为阳极溶出伏安法;
如果工作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就称为阴极溶出伏安法。
一、阳极溶出伏安法(ASV) p92
它主要用于测定待测物质中阳离 子的含量。
扫 描 电 压
时间/s
(V)
14.2 单扫描极谱法 p84
扫描速率加快, 电极表面离子迅 速还原,产生瞬 时极谱电流,电 极周围离子来不 及扩散,扩散层 厚度增加,导致 极谱电流迅速下 降,形成峰形电 流。
14.2 单扫描极谱法 p84
对于平面电极,峰电流表达式为:
ip 2.72 105 ( DvA2 z3 )1/ 2 c
1. 预电解过程(试液搅拌)
预电解即电解富集的目的是把溶液 中待测物质富集到电极表面。
它可分为全部电积法和部分电积法。
1. 预电解过程(试液搅拌)
全部电积法是将溶液中的待测物质100%地 电积到电极上,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 需要较长的电解时间,尤其是样品量多时 难以采用。
部分电积法是每次只电积一定百分数的待 测物,该方法虽然灵敏度稍低,但所需电 解时间短,分析速度快。在实际工作中多 采用部分电积法。
预电解后让试液静止30~60s,使汞 中的电积物均匀分布,获得再现性 好的结果。
3.溶出过程(试液静止)
溶出可以使用各种极谱分析方法, 如单扫描极谱法、脉冲极谱法、方 波极谱法以及计时电位法等,最常 用的是快速扫描直流溶出法。
3.溶出过程
溶出时,即在溶出过程中使电极电位以一 定的速率向电位更正的方向线性地变化。 扫描电极电位,负 正,如-1.2V 0V
一、阳极溶出伏安法(ASV)p92
基本原理
•电解富集(试液搅拌)——比待测离子的半 波电位负0.3~0.4 V,恒电位电解;
•溶出(试液静止)——电极电位以一定的速率
向电位更正的方向线性地变化,即扫描电极电位, 负 正。
待测物溶出,溶出电流与浓度成正比。
Mn ne Hg 预电解 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