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国际新城运河核心区规划
通州区运河核心区规划

运河核心区规划
按照高起点、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把原来的运河核心区由15.8平方公里拓展到48平方公里。
将新城核心区北移至通惠河、北运河、温榆河、小中河、运潮减河五河交汇的位置。
依托古老的运河、丰富的水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打造集文化商务休闲、会展综合服务、高端商住为一体的北京新商务中心区。
文化商务休闲区
主要包括文化博览区、文化演艺区、运河水乡区、商务酒店区。
文化博览区:将建设造型别致、气势宏伟的运河博物馆,呼应运河源头岛水绿交融的美景。
文化演艺区:将建设国际一流、体现中国特色的影剧院等演出设施,吸引国内外知名演出团体来通州献艺。
运河水乡区:将以最能体现运河文化的燃灯佛舍利塔、三教庙等人文历史景观为核心,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为载体,建设历史文化街区。
商务酒店区:将形成商务楼宇和高级酒店错落有致、互为配套的滨水生态商务区。
会展综合服务区
发挥北京国际大都市的优势,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着力建设国际一流的会展综合服务中心。
高端商贸居住区
建设大型商业设施和高档水景公寓,打造运河沿岸最便捷、最宜居、最具活力的高端商贸居住区。
北京通州运河城市段景观规划及城市设计

北京通州运河城市段景观规划及城市设计
类别:建筑设计
甲方: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通州区政府
规模:13.5平方公里
地点:北京通州
状态:在建
特
开启运河三千里,雄视沃野八万顷;
色:
人文昌盛两千年,百里长安此为端。
内湖界得楼宇处,来往白领偕鹭游;
滨水新城何所在,一支塔影认通州。
独特的历史、交通和水系条件,为通州新城的设计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基于绿色城市理念,从营造生态、人文和高效的新城市目标出发,形成本方案的五大特色:
1.1、本方案的第一大特色:一套内河系统,三个滨
水界面
1.2、本方案的第二大特色:两个湿地公园,一条生
态廊道
1.3、本方案的第三大特色:一塔一网络的城市认知
系统
1.4、本方案的第四大特色:十字商业轴为骨架的中心城区
1.5、本方案的第五大特色:两环公交系统,一个绿色交通网络
项目背景
此次运河城市段设计范围属于一期工程,包括运河起始段沿线(北起运河北关闸以北约500米区域,南至六环路约8公里,运河两岸约1000米至2000米范围)共13.5平方公里,重新规划的运河河道宽将达到200米。
设计方案以发掘和弘扬运河文化为主题,兼顾历史与现状,对运河城市段的土地使用功能、空间形态、建筑布局、交通组织、地下空间利用、环境设计等进行综合研究,形成完整规划方案,使通州形成集商业与贸易、旅游与休闲、文化与娱乐、居住于一体的滨水城市,为北京城市东扩、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北京2050年将建成世界城市

北京2050年将建成世界城市经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城市发展目标:按照国家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总体部署,第一阶段,全面推进首都各项工作,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力争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第三阶段,到2050年左右,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北京晚报讯(记者龙露) “按照国家实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总体部署,第2050年左右,北京要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北京市规划委负责人今天在介绍关于世界城市和北京城市发展定位研究时说,“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至2020年)》中确定的北京城市发展目标定位,第三步正是在2050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而我们目前的工作是以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建设现代国际城市。
”世界城市目标酝酿已久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而国际城市是指那些具有较大规模且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职能效应都达到“极强”或“较强”程度,在全球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用的国际性城市。
依据城市国际化职能的“强度”,一般可将国际城市分为全球性国际城市或世界城市、区域性国际城市或国际化大都市、地区性国际城市3个层级。
就是说,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最高端,是指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最高影响力的城市。
关于世界城市或者国际城市,在国内外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概念和衡量标准,综合各方面研究,一般认为,世界城市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职能效应两个方面。
其中,城市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是基础,而国际化职能效应则主要体现在其世界性的经济职能作用和竞争力上,同时也体现在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上。
从量化的标准看,基本上可以分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水平、控制力和影响力、国际交往水平等四个方面。
根据国内外专家的研究,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城市只有三个,即纽约、伦敦、东京,它们在世界金融体系及世界经济事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通州新城规划及发展节奏

(二)“一核五区”建设进度。
“十二五”期间,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具体安排如下:——用3年左右时间,奠定新城核心区架构,五个功能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核心启动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使用,水乡区形成规模;五个功能区基础设施支持能力大幅提高,重大产业项目基本确定并开工建设。
——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一核五区”空间布局,为到2020年建成一座现代化国际新城奠定坚实基础。
城市外围交通和能源资源保障设施基本完善;核心区标志性城市建筑群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形态基本形成;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区实现对外开放;国际医疗服务区和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初具规模;国际组织聚集区启动建设。
(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十二五”期间,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强化政府在新城开发建设中的主导力度,充分发挥土地储备开发对城市发展的保障和引导作用,优先储备开发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和新城范围内土地,促进中心城和农村协调发展。
促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满足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用地需求,保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其中,重点完成南大街、杨坨等新城核心区及文化旅游区、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国际医疗服务区、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等功能区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工作;与此同时,要形成滚动开发态势,继续深入推进新城核心区其他片区的拆迁工作;加快土地上市进程,尽快完成核心区重点地块的搬迁扫尾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北大街区域、上营片区、新华大街沿线、齐天乐园、3号地杨坨等重点地块上市工作,确保一批产业项目和功能性项目落地。
十二五”期间新城核心区建设重点及任务(一)“十二五”期间新城核心区建设重点。
围绕新城发展定位及总体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将集中力量建设新城核心区,重点推进核心区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
(二)加强核心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目标。
适应新城未来发展要求,“十二五”期间,运用新理念、新技术,高标准全面启动新城核心区五河交汇区域地下空间与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计划用五年时间全部完成核心启动区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新城综合承载能力。
通州新城东里规划方案

通州新城东里规划方案
通州新城东里拆迁后未来规划的155平方公里,城区48平方公里,先期发展运河核心区是16平方公里,也是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发展的战略引擎区,是疏解中心区商务功能,提升消费功能,聚集文化功能的重要的空间载体。
五大区域包括:宋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将打造成为北京市面积最大的文化产业聚集区整个区域规划了一到两个综合性的国际医院和八到十个专科的国际医院;通州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致力于打造全生态高端总部聚集区;而国际组织聚集区,也正在进行前期规划研究工作。
此外,还有通州文化旅游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目前这个区域,多个项目相继落户,其中环球国际影城已经开始动工,2018年将开门营业。
一些新的产业功能要往通州转移,今后要限制城六区的高端积聚,更多的资源要在通州承接,未来国家在国际化过程中,有很多企业做大做强走向世界、文化等。
总的来说,有两大特色,一个是商务,一个是文化。
八通轻轨、地铁亦庄线直达通州;M6线地铁东西横贯北京城区延伸至通州新城;规划中的R1、S3、S5、S6、M6支等线路将覆盖通州新城,未来整个轨道交通建成以后,将有十条轨道交通在通州境内建成,建成以后将会是北京轨道交通路网最密集的新城之一。
此外,还有通顺路、壁富路、六环路3条通向首都机场的快速通道。
面向世界城市的北京新城规划 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规划及实施

面向世界城市的北京新城规划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规划及实
施
杨宝林;何俊乔
【期刊名称】《北京规划建设》
【年(卷),期】2011()2
【摘要】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规划是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三年来走向市场书写崭新篇章的重要一笔。
弘都基于自身特殊的企业背景和长期从事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优势,能够站在整个城市发展的角度,比较敏锐、正确地把握政策和市场这两股脉搏。
【总页数】5页(P191-195)
【关键词】新城规划;北京市;世界城市;运河;通州;建筑设计院;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作者】杨宝林;何俊乔
【作者单位】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341
【相关文献】
1.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北京大兴新城核心区规划及城市设计 [J], 刘向军
2.北京通州新城建设中再生水利用规划及其实施 [J], 芦艳平
3.中小城市新城市中心岭南特色规划探索--以鹤山市新城市中心规划为例 [J], 邹伟勇
4.北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通州新城?——“北京通州国际新城规划论坛”上探寻答案 [J], 本刊编辑部
5.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方案《杭州大运河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中标[J],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供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州规划-- 千氏地产(二手房经纪人必看)

运营部 程军炎
通州近期发展与建设
• 依据新城规划中提出的发展目标,明确近期 的建设重点和建设时序,主要任务是在2010 年前,实施100项左右的重大工程,完成政府 和社会投资500亿元左右,着重完善交通市政 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改善生 态环境,打造新城框架,为落实新城功能定 位、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积蓄经济社会 发展后劲、实现后奥运跨跃式发展奠定坚实 基础。 (1)建成一批带动能力强体现新城标准的重 大功能性项目( 投资100亿元,建设实施主 题公园项目,带动南部新城快速发展。投资3 亿元,完成欧洲名品直销折扣店---东方狐狸 城项目建设) (2)实施第二产业拓展战略。 (3)加快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 建设两广路延长线,提升朝阳北路的通行能 力,进一步改善通州新城进京线路。启动M6 线和S6线,加快中心城和新城之间的轨道交 通建设。)
•
• •
通州国际新城
• 通州国际化新城建设规模将达数千亿元,标准也瞄准“世界级”,其 所蕴含的商业能量将媲美北京CBD,未来,在其带动下,通州将迎来 持续利好。另一方面,高品质产业将吸引大量高素质人群涌入,由此 势必衍生巨大置业需求。通州巨大的市场空间人尽皆知。 • 在通州新城的建设中,珠江地产已默默深耕10年,在运河核心区 的土地持有面积已达3000亩左右,挥写出珠江地产特有的“全系产业” 布局的大手笔——形成“珠江国际金融中心、珠江万福广场、珠江国 际城”黄金三角带,构筑起15分钟全资源生活圈!其中珠江国际城, 更是领衔整个通州新城高端住区的宜居板块的代表,目前已形成由珠 江国际城、珠江拉维小镇、珠江悦公馆、珠江东都国际 (论坛 相册 户 型 样板间 点评 地图搜索)、珠江Family Mall,以及珠江储备项目共同 构建的“国际城宜居板块”,成为通州新城真正的新区,配套齐全, 交通便利,建筑及人口密度低,新城宜居的高端住区板块。
加快推进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行动计划

加快推进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聚焦通州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阶段性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快推进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战略定位(一)功能定位。
通州新城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和重点发展的新城,是北京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服务新城,也是北京参与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适应首都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的新形势,结合区位优势,通州新城的定位是:北京发展新磁极、首都功能新载体;中心城功能疏解的重要承接地、世界城市新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宜业宜居的综合性新城市;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新城。
(二)功能建设。
主要表现为四方面:——增强城市功能承接能力。
全面承接中心城疏解的教育、医疗、文化和商务等城市功能,积极发展非基本公共服务,集聚优质服务资源,增强新城吸引力,促进首都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国际服务功能。
吸引国际高端企业总部、亚太地区- 2 -或中国区域总部落户,建设世界华商中心和侨资企业总部集聚区。
规划建设一批国际教育、医疗和文化等非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
研究规划建设国际组织集聚区,积极承办有影响力的国际活动,提高国际化水平。
——集聚高端产业业态。
加快发展面向环渤海、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高端商务服务业;突出原创艺术和艺术品展示交易,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医疗康体产业;加快培育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产业和新兴服务贸易产业。
——服务时尚健康生活。
突出运河文化和滨水特色,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汇聚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商贸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商业和精品街,扩大特色时尚消费规模,服务时尚健康生活。
(三)空间布局。
通州新城重点突出“一核四区”。
“一核”,即:新城核心区;“四区”,即:文化旅游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国际医疗康体区、环渤海高端总部集聚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深化重点
地下空间
目的与意义 机动车交通引入地下, 净化地面交通 地下公共空间与轨道站 点的便捷连通
土地的综合高效利用
与轨道交通换乘站紧 密联系的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利用模式图
规划深化重点
B1层 商业+地铁换乘
地下空间
分层运用
B2层 停车+交通疏配环
B3层 停车+综合管沟
规划深化重点
国内团队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柏诚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规划理念 - 国际规划团队
专家方案要点归纳
通州国际新城运河核心区规划
2010-10-11
目录
规划范围
规划理念 规划深化重点 建设规模及时序
规划范围
运河中心区:48KM2
运河核心区:16KM2
核心启动区: 3KM2
规划范围
原运河核心区规划总平面图
规划理念 - 国际规划论坛 唤醒城市:包赞巴克,法国著名建筑师,1994年普利茨客建筑奖获得者。 成功范例——阿布扎比街道设计导则:查斯特.査尔曼,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 基于运河文明的新城设计:飞利浦.歌德史密斯,加拿大著名建筑师。 新城枢纽规划与设计:奥伦.撒切尔,美国著名交通枢纽专家。 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及交通的挑战:彼得.卡尔索普,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 滨水规划的十个挑战:阿里克思.魁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规划系主任。 创造有特色的北京国际新城:斯蒂芬.英格布罗姆,AECOM规划总监 快速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保罗.卡斯特迪奥,巴西著名交通专家。 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的结合:伊丽莎白.蒂肯,美国著名交通专家、社会活动家。 审视和评价北京轨道交通系统:弗坎.弗奇克,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
规划深化重点
整体城市设计
主题
塑造历史与未来相 融合的魅力水城
空间结构滨水向心 外高内低划深化重点规划深化重点
整体城市设计
高度控制
建筑高度控制原则:
1. 保证文化博览区低矮平缓的空 间形态; 2. 保证以燃灯塔等历史文物为焦 点的特色水乡区独特街巷的空 间格局;
3. 保证城市主要道路通向燃灯 塔的景观视廊;
相同点
强调用地功能混合 加密路网、缩窄道路红 线、主张核心区道路通而 不畅 建议主次干道远离水岸, 赞成滨河路内移下穿 收缩水乡区 建筑高度布局外高内低 强调水、堤岸、建筑的 协调关系
不同点
水乡区布局 绿地系统 源头岛开发模式 路网形式
规划理念 - 国际规划团队
CBD中央公园鸟瞰图
规划理念 - 国际规划团队
国外专家
史蒂夫.凯伦博格:AECOM 副总裁 沃恩.戴维斯: AECOM 主任规划师 阿兰.蒙乔伊:NBBJ 城市设计项目经理 比尔.丹尼斯: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建筑师。 查斯特.查尔曼: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 国际规划论坛主题发言者 奥伦.撒切尔:美国著名交通枢纽专家 国际规划论坛主题发言者 王江燕:美国柏诚公司交通规划专家 乔治.阿纳斯托:AECOM主任规划师 彼得.卡尔索普: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 国际规划论坛主题发言者
4. 在商务北区、商务南区、高 档商住区形成多个超高层建 筑组团,并结合轨道站点及 区内重要门户节点布置区域 标志性超高层建筑; 5. 丰富滨河城市界面,形成良 好的城市天际线。
运河核心区高度控制图
规划深化重点
整体城市设计
滨水景观塑造
1. 扩大水面,缩小源头岛 2. 缩窄滨河防护绿带 3. 改造堤岸
6.绿色屋顶面积率宜不小于30%。
7.透水地面铺装的面积占整个地区硬化地面面积(包括各种道路、广场、停车场, 不包括地下空间利用的地表部分)宜达到60%以上;下凹式绿地占总绿地面积(不 包括地下空间利用的地表部分)宜达到50%以上,要求控制下凹式绿地低于路面5至 10厘米。 8.污水处理达标率达到100%。再生水须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将再生水 纳入水资源统一调配。设置分质供水系统,建筑冲厕用水、绿化用水、洗车用水等 非饮用水应采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
规划深化重点
绿色交通
轨道交通
核心区内地铁出行比例达到75% 新城6条线路 M1、M6、M6支、R1、R1支、S6 其中3条线路穿过核心区 东西贯通:M6、R1支 南北贯通:S6
形成核心区换乘枢纽站,加强了快线 与慢线之间的换乘,有利支撑核心区 发展; 对交通枢纽进行一体化设计,到达 出行的无缝衔接;
减少15%
在标准的基础上节能15% 5% 20% =160 减少5 %
减少20% 在标准的基础上节 能20% 10%
40% = 120 减少10%
减少25% 在标准的基 础上节能35% 15%
45% = 110 减少12%
水
万元GDP耗水量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垃圾 人均垃圾产生量 垃圾回收利用率
无
20%
商务南区 高档商住区
地下空间 建筑规模:约210万平方米
建设规模与时序
建设时序
3 2
3 1
1 1 2 2 2 3
3
1 2 3 2
3 3 2 2 2 2
3
2
2
3
2 2
2 2 2
3 2 2
开发建设时序示意图
谢谢
规划深化重点
整体城市设计
滨水景观塑造
规划深化重点
绿色交通
轨道交通
核心区内地铁出行比例达到75% 新城6条线路 M1、M6、M6支、R1、R1支、S6 其中3条线路穿过核心区 东西贯通:M6、R1支 南北贯通:S6
形成核心区换乘枢纽站,加强了快线 与慢线之间的换乘,有利支撑核心区 发展; 对交通枢纽进行一体化设计,到达 出行的无缝衔接;
规划深化重点
绿色交通
道路交通
通燕路下穿并由城市快 速路降级为城市主干道, 保护源头岛不受交通干扰, 更加宁静; 滨河干道内移,并在水 乡区内下穿,保证水乡区 的完整性,将优美的滨河 空间让位于人;
路网加密缩窄红线,更 有利于创造人性化的街道 交往空间; 建立地下交通环廊系统, 将大量机动车引入地下, 为地面规划步行街和商业 街创造有利条件。
绿色节能指标体系
指标
环境 质量 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 区内地表水环境质量 (仅考虑DO水平) 单位GDP碳排放强度
好
较好
最好
万元GDP能耗
能源 建筑节能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居民家庭生活用水量(升 200 to 300 /人.日)
0.7吨标煤/万元 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 少于 5%
110 (升/人.日) 33 立方米/万元
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应达到5% 以上(特色水乡区应达到35%以上)。 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分类达标率达100%,资源化率达80%; 建议建设真空抽吸垃圾收集系统。
规划深化重点
绿色低碳 5.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所有用水器具应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
2002)及《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T18870-2002)的规定。居住生 活人均用水量不得高于110升/(人· 天)。
地下空间
分层运用
地下二层交通环廊示意图
规划深化重点
地下空间
在轨道换乘站处设置公交枢纽站,便于 公共交通的无缝连接
一体化设计
规划深化重点
绿色低碳
核心区内大部分指标达到较好水平
一般水平 现状 好于等于二级标 准的天数≥270 天
2 mg/l 130 to 150 低于Ⅴ类 150吨/百万美元 3 mg/l 减少30% 5 mg/l 减少40% 6mg/l 减少45%
建设规模与时序
建设规模
合计 建设用地:110公顷 建筑规模:458万平方米(地上)
商务北区 建设用地:27.89公顷 建筑规模:170万平方米 商务南区 建设用地:32.74公顷 建筑规模:146万平方米 特色水乡区 建设用地:22.48公顷 建筑规模:16万平方米
商 务 北 区
文化博览区
特色水乡区
曲水向塔
水乡区咖啡街透视图
水乡区广场透视图
运河公寓透视图
规划理念
国际规划论坛
国际团队研讨
规划理念共识
空间形态的地域性特征
古今交融 城水交织 功能复合
人性化的空间设计
采用“行人-公交-自行车-小汽车”优先排序的交通政策 塑造良好的街道空间尺度 打造舒适宜人的滨水环境
绿色低碳的示范区
轨道交通为主的绿色交通出行 低碳节能指标体系
20%
减少10% 12%
25%
减少15% 18%
30%
减少20% 25% 回收
1.5公斤/人.日 1.1公斤/人.日
规划深化重点
绿色低碳
1.公共建筑综合能耗在《公共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DB11/687-2009)》的基础
上宜再降低20%。 2.绿色交通系统,水乡区严格禁止机 动车;其他区域分区分时进行管理 3.高密度建设区推荐采用热电冷三联 供系统采暖和制冷;采用高效率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