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PPT精选文档共48页文档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科学素养)PPT课件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
• 总结词:科研伦理是指在科研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包括尊重 研究对象、保护隐私、避免利益冲突等。学术规范则是指学术论文的撰写、引 用和署名等方面的规定。
• 详细描述:科研伦理是指在科研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旨在保 护研究对象的权益、促进研究的公正性和可靠性。科研伦理要求研究者尊重研 究对象的人格尊严、隐私权和知情同意权,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痛苦。同 时,研究者还应避免利益冲突,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学术规范则是指 学术论文的撰写、引用和署名等方面的规定,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积累。 学术规范要求作者在撰写论文时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规范,正确引用他人的研究 成果,并注明出处。同时,学术规范还要求作者在论文中如实反映研究过程和 结果,不抄袭、不剽窃他人的成果。
05
科学研究的评价与交流
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
创新性
评价研究成果是否具有 创新性,是否在理论或
实践上有所突破。
实用性
评价研究成果是否具有 实际应用价值,能否解
决实际问题。
学术性
评价研究成果是否符合 学术规范,是否具有学
术价值。
可靠性
评价研究成果的数据和 结论是否可靠,有无科
学依据。
研究成果的发表与传播
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合作
参加学术会议
建立合作网络
参加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展示研究成果 ,与同行交流。
与其他研究机构、企业或政府部门建立合 作关系,共同开展研究。
分享研究资源
培养团队精神
与其他研究者分享研究数据、实验设备等 资源,促进资源共享。
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团队建设,培养合作精 神和团队凝聚力。
06
步。
提高生活质量
生物科学素养ppt课件

3.方法论 methodology 你能说出实生践物—学下认面识概念是怎么假形说成—的检?验
器官 节肢动物 裸子植物 细胞学说 生物进化论
DNA双螺旋结构 遗传密码 基因
三、生物学中的自然哲学 1.生命的本质 2.生物的价值 3.生物界的发展
1.生命本质
活力论vitalism——机械论mechanism——
一、生物学中的科学思维 ➢ 抽象思维 Abstract Thinking ➢ 形象思维Imaginal Thinking ➢ 直觉思维Intuitive Thinking
(一)抽象思维 Abstract Thinking 以概念为思维材料而进行的思维
基本形式:判断和推理
为什么有人把抽象思维又叫逻辑思维吗?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你的思考过程?有什么特点?
大西洋里有个与世隔绝的小岛,叫林索伊斯, 岛上居民害怕阳光,喜欢月亮,一遇皎洁的夜晚,就 汇集在海滩上唱歌跳舞,他们有着雪白的皮肤、白 色或淡黄色的头发,虹膜粉红色,怕光,视力差。人 称岛上的居民为 “月亮儿女” 。他们为什么有这 样e Thinking
直觉:不经过分析、推 理的过程而直接快速 地进行判断的认识能 力。
如:孟德尔的遗传因子 假说的提出。
灵感:
在创造过程中,由于某 种诱因的作用,人们对长期 思而未决的问题忽然恍然大 悟、豁然开朗的飞跃式思维 现象。
二、生物学中的科学哲 学
1.本体论 (ontology) 二元对立思维——>系统思想
无反例。
——简单枚举推理
典型的、客观的、内存联系 ——科学归纳推理
你能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 单位”这个结论的推理前提吗?
一对均为白化基因携带者的夫妇,出生一个 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多少?
教师的科学素养PPT课件

二、提高教师科学素养的要求
2000年,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在《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中指 出:“教师必须接受广泛而深刻的教育,从而能够从事跨学科、跨文 化、跨国界的讲解工作”。所以一些素养需要补充。
目前,党中央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认真地实践科学的发展观,教师也 应在工作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关注自己以往没有接触到的知识和 技能。对于科学发展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邓小平把他的发 展思想的指导地位概括为“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定位为“发展是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则把科学发展观定位为现代化建设 的指导思想或“全面健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根本指针”。我认为,提 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则是终身教育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7、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
现代遗传学家认为,基因是DNA(脱氧核糖核 酸)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 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位于染色体 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NA双螺旋结构的 提出,三联密码和中心法则的发现,使人类认清了 基因是如何控制生命性状的。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 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 到表达。不同人种之间头发、肤色、眼睛、鼻子等 不同,是基因差异所致。
3、学习形式:校本培训和自学。在做上学, “用书”而不是“读书”。参观。
4、学习内容:为解决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安排 学习。有兴趣地选择学习。关注新科学的进展。
5、思想准备:破除神秘感,强调针对性,交 叉听课,阅读科普读物。收看比如cctv1《焦点访 谈》后面的科技博览节目、《开心词典》栏目、 《幸运52》栏目等。
克隆多莉羊:( 1996年) 三只母羊: 甲(提供无核的卵细胞) 乙(提供乳腺细胞的细胞核) 丙(代孕母羊)
8、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点
科学素养的含义和培养(课堂PPT)

(1)改变过去以讲授知识细节为主的教学方式,重视儿童的 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实施多样化的教学。
✓ 实验教学法 ✓ 探究-研讨法 ✓ 研究性学习 ✓ 问题解决法
……
(2)运用科学教育研究成果指导课堂教学
.
27
建构主义的科学教学方式 (Driver,1986 )
1)意向阶段(orientation):设置情景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
23
2. 调整课程结构:由单一到多元
要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打破单一的课 程结构,突破课程内容只重知识的倾向,构建以必 修课为主,选修课、活动课为辅的课程结构。
.
24
3. 改革课程内容:由学科知识向综合知识
第一,科学的全面性和广泛性。科学知识的普及既要注意稳定的知识,又 要注重新兴的知识,要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性质、水平和最新动向, 也要寻求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和完美结合。
2)启发阶段(elicitation):引出儿童的原有想法;
3)重建阶段(restructure):使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儿童建构新 的概念理解(如设计探究实验扩大儿童的经验范围);
4)审视概念变化阶段(review ):让儿童比较原有概念与新的 或修正后的概念的不同。
.
28
“互动-发生式”教学(高凌飚 &梁爽,2003)
解科学以便能够参与讨论,并作出决策
➢ 从文化角度考虑:科学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成就;每一个人都应该能够意 识到它的重要性。
➢ 从道德角度考虑:科学实践体现了规范准则和致力奉献(norms and commitment)的精神,具有广泛的价值。
.
15
2061计划: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AAAS,1989)
大班科学ppt课件

根据评价标准对所获取的教育资源进行筛选,选择符合教学需求、 质量较高的资源进行利用。
动态更新
定期对教育资源进行评价和筛选,及时更新和补充优质资源,淘汰 过时和低质量的资源。
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共享平台
建立大班科学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方便教师之间进行资源的共享 和交流。
交流机制
建立有效的教育资源交流机制,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教 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等,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同进步。
详细描述
科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和经验积累来认识自然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逐渐发 展成为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推动了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02
大班科学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与内容
通过引导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 求知欲和探索欲望。
培养想象力
通过引导孩子进行想象和创造,培养他们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尝试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培养他们的勇气和冒 险精神。
实践创新
鼓励孩子将想法付诸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 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
分析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
引导孩子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
04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科学思维的培养
观察与描述
通过观察和描述事物,培养孩 子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分类与归纳
通过分类和归纳,培养孩子的 逻辑思维和归纳能力。
实验与验证
通过实验和验证,培养孩子的 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批判与创新
通过批判和创新,培养孩子的 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提升
[课件]科学素养PPT
![[课件]科学素养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fddb82284ac850ad02425b.png)
第二章 科研人员的道德修养和基本素质 重点:科研人员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
提高科研人员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科研人 员的道德修养与科学事业发展的关系。
难点:科研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
Page 23
第二章 科研人员的道德修养和基本素质
第一节 科研人员的基本道德修养
一、道德的基本内涵
道:是一种原则;德:好的品行。 道德泛指人们的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追求正义和良 善。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具有阶级性。道德可以分为社 会公共道德、个体道德、职业道德、科研道德等。
为何会轻信这样的谣言?
科学知识的欠缺,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历 史上许多谣言的形成,都是基于迷信或对科学的无知。但是 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知识的普及,这类谣言已经逐渐失去 了存在的土壤。而如今更多的谣言则往往是打着“科学”的 旗号,利用普通群众科学知识有限、对科学盲目崇拜等心理 来实现的。近些年来,伴随着一些破坏性较强的地震、冰雪 灾害、旱灾等的发生,一些迷信的宿命论者将灾害的原因归 结为日月食、太阳风暴、流星雨等正常天文现象。这些夸大 其词的言论由国外传入国内,经网络、手机短信等渠道进一 步放大,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有关专家认为, 类似的以讹传讹、谣言四起,屡屡引发公众情绪集体失控的 事件,是公众焦虑感和安全感缺失的集体释放,是整个社会 诚信体系缺失的一种表现,但根子还在于科学知识的缺失。
Page 20
第一章 科学素养概述
三、科学教育特点与启示 特点:
(1)重视对科学技术性质的理解,重视基本概念和原理, 重视对事物联系的认识; (2)注重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3)强调学生运用科学的能力; (4)学生的发展及潜能的发挥,包括自主性、个性。
提高科学素养.ppt

二.关于科学素养
1.scientific literacy的形成与发展
⑷.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索尔特(showalater) 等人对科学素养进行了又一次概括,提出科学素养包括7个维度:
科学的本质,科学中的概念,科学过程,科学的价值,科学和社会,对 科学的兴趣,与科学有关的技能。
二.关于科学素养
2.科学素养的内涵
⑴西方认识科学素养内涵的发展。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把科
学素养的内涵理解为着重于科学知识的掌握。 20世纪50——70年代中后期,科学素养的含义不仅是
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60 年代以后,“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科 学与人文”已扩充为科学素养的内涵,与50年代相比 较,有明显的变化,这主要是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越来越大。
“狭义的素质”:与知识、能力相并列的、并使知识 与能力能够得到更好发挥的那个因素 。
一个人自发的行为规范 素质教育的内涵,它们侧重的首先是高度的社会责任
感;其次是创新意识;再次是人的可持续发展 。
一.素质与素养
4.素养的概念 从内涵上,“一个人面对问题时的视野和底
蕴” 。 从培养上,素养的培养,属于知识传授的大范
定高,反之亦然。
2.素质的含义
事物本来的性质 ; 专指“素养” ; 心理学专有名词:“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
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
一.素质与素养
3.素质的概念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相对于 “应试教育”提出的 。
“广义的素质教育”概念,它包含平常说的知识、能 力和“狭义的素质” 。
策。这两个特点与80年代兴起的STS运动是不无关系的。
科学素养申报书-解释说明

科学素养申报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对科学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问题分析、思维推理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科学素养的培养是现代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科学素养的提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身边的科学事物,还能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我们更加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科技发展。
在科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了解科学原理和方法,学习科学基本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实践和实验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此外,我们还应该培养科学态度,包括批判性思维、质疑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等。
通过培养科学素养,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科技发展的挑战,为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关乎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缺乏科学素养会影响人们对科技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也会限制人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拥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则能够提高社会对科学和科技的认识和理解,推动科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旨在探讨科学素养的定义、重要性、培养方法和应用场景,并对科学素养未来的发展展望进行总结和分析。
最后,本文还将提出申报科学素养的建议,希望能够推动科学素养教育的深入开展,培养更多具备科学素养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描述整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
在本文中,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整篇文章的内容,并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这部分中,我们首先会对科学素养进行一个简要概述,说明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然后,我们会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明确每个部分的内容和顺序。
最后,介绍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即分享和传达有关科学素养的知识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