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40个发明原理
TRIZ40发明原理-中文版

TRIZ的40个发明原理
发明原理15.动态化
动态化原理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使物体或其环境自动调节,以使其在每个动作阶段的性能达到最佳 如:汽车的可调节式方向盘(后视镜、座位)等 。 ②把物体分成几部分,各部分之间可相对改变位置 如:折叠椅;笔记本电脑。 ③将不动的物体改变为可动的,或具有自适应性 如:用来检查发动机的柔性的内孔窥视仪;医疗检查中用到的柔性状结肠镜。
TRIZ故事:火车将在五分钟内开动
TRIZ的40个发明原理
发明原理27.一次性用品
一次性用品原理:用廉价的物品替代一个昂贵的物品,在某些质量特性方面 作出妥协(比如使用寿命) 如:饭店用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纸杯等。
TRIZ故事:秘密的上油方法
TRIZ的40个发明原理
发明原理28.机械系统的替代
机械系统的替代原理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用感官刺激的方法代替机械手段 如:在天然气中掺杂难闻的气味;鸟鸣声机场驱鸟。 ②采用与物体相互作用的电、磁或电磁场 如:带正电的粉末与带负电的粉末的自动混合问题。 ③场的替代:从恒定场到可变场,从固定场到随时间变化的场,从随机场到 有组织的场 如:早期通讯中用全方位的发射,现在使用有特定发射方式的天线。 ④将场和铁磁离子组合使用 如:铁磁催化剂,呈现顺磁状态。
发明原理24.中介物
中介物原理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采用中介替传递或完成所需任务 如:机械传动中的惰轮。 ②把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临时结合在一起(随后很容易分开) 如:端热盘子的托架。
TRIZ故事:在软胶管上钻上很多径向的小孔
TRIZ的40个发明原理
发明原理25.自服务
自服务原理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使物体具有自补充和自恢复功能以完成自服务 如:饮水机;自动售货机。 ②利用废弃的资源、能量或物资 如:麦桔或玉米杆等直接填埋做下一季的肥料。
triz理论的40个原理

triz理论的40个原理TRIZ理论的40个原理。
TRIZ理论是由俄罗斯发明家阿尔泰什勒·萨维奇·阿尔泰什勒提出的创新理论,它包含了40个原理,这些原理可以帮助创作者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TRIZ理论的40个原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
1. 精简原理,通过减少不必要的部分来提高效率和性能。
2. 时间逆转原理,将过去的技术和思想应用到现代问题中。
3. 全局性,考虑整个系统的影响,而不仅仅局限于局部问题。
4. 增强,增加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5. 适应性,使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条件。
6. 统一,将不同的部分整合成一个整体,提高系统的效率。
7. 可靠性,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8. 可逆性,使系统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逆向操作。
9. 逆向思维,反向思考问题,找到与传统思路不同的解决方案。
10. 预见性,预测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11. 功能转移,将系统的功能转移到其他部分,实现更高效的运作。
12. 层次性,将系统分解成不同的层次,提高管理和控制的效率。
13. 均衡,使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达到均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14. 弹性,使系统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15. 动态性,使系统能够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6. 非对称性,利用系统内部的不对称性来实现创新和改进。
17. 随机性,引入一定程度的随机性,使系统更具灵活性和创造性。
18. 递归性,通过递归思维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19. 联系,将不同的部分联系起来,实现更高效的协作和协调。
20. 超越,超越传统思维,寻找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21. 负面效应,利用负面效应来实现积极的改变。
22. 自组织性,使系统能够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
23. 反馈,引入反馈机制,使系统能够自我修正和改进。
24. 多样性,充分利用系统内部的多样性来实现创新和改进。
25. 可持续性,使系统能够持续发展和改进。
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图文详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RIZ 40个基本原理
21 快速原理 22 变害为利原理 23 反馈原理 24 中介原理 25 自服务原理 26 复制原理 27 替代原理 28 机械系统替代原理 29 压力原理 30 柔化原理 31 32 色彩原理 33 同化原理 34 自生自弃原理 35 性能转换原理 36 37 热膨胀原理 38 逐级氧化原理 39 惰性环境原理 40 复合材料原理
TRIZ理论之40个发明原理课件

喂食的时间,提高效率。 4)将室内的多个等串联在一起,共用一个开关。 5)凳子上加一个靠背,两者合并成为椅子
23
TRIZ故事5——玻璃磨角 一个工厂接到一个大订单,需要生产大量椭圆形
的玻璃板。 首先,工人们将玻璃板切成长方形,然后将4角磨
择。” 随后,一个基于分割原理的解决方案展示了出来: 突破常规思维的限制,将滚轴直径无限缩小,小到头发丝、
1/100毫米、1/1000毫米、1/10000毫米……一直分割下去, 会是什么呢?物质呈现分子、原子状态。 解决方案是:用熔化的锡来代替滚轴。传输线是一个长长 的、盛满熔化锡的槽子。由于锡的熔点低而沸点高,正适 合通红的玻璃板的冷却温度区间,熔化锡在重力作用下, 会呈现出一个绝对平面,可以很好地满足此工序的要求。 而基于这个解决方案,又出现了很多的专利,比如给锡通 电可以与磁铁一起作用,来完成对玻璃的成型加工。
磨削的工序中应该是厚的,而加工完成后应该是 薄的。” 随后,一个基于合并原理的解决方案展示了出来: 将多层玻璃叠放在一起从而形成一叠玻璃,而且 事先在每层玻璃面上洒一层水,以保证堆叠后的 玻璃可以形成相当强的粘贴力。 一叠玻璃的强度会远大于单层玻璃的强度,在磨 削加工中就可以承受较大的磨削力,从而改善了 玻璃的可加工性。 当磨削加工完成后,再分开每层玻璃,水分自行 会挥发掉,从而获得了所需要的产品。
这个问题刊登在一本杂志上,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提供解决办法: 在火星车的下面悬挂重物,降低整车的重心,增加稳定性; 将轮胎的气放出一半,轮胎下陷,增加稳定性; 在火星车的两边分别多安装一只轮胎; 让宇航员探出身体来保持车子的平衡; …… 上面的各种建议,确实能改善火星车的稳定性,但明显都带来另一些问题,
triz的40个创新原理

创新原理1分割11事先防范21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31多孔材料2抽取12等势22变害为利32颜色改变3局部质量13反向作用23反馈33均质性4增加不对称性14曲面化24借助中介物34抛弃或再生5组合15动态特性25自服务35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6多用性16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26复制36相变7嵌套17空间维数变化27廉价替代品37热膨胀8重量补偿18机械振动28机械系统替代38强氧化剂9预先反作用19周期性作用29气压和液压结构39惰性环境10预先作用20有效作用的连续性30柔性壳体或薄膜40复合材料下面是对这40个创新原理的具体介绍,大部分创新原理包括几种具体的应用方法。
本节将对每个创新原理做简单的介绍,并给出相应的应用实例。
原理1.分割A把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z为不同材料(如玻璃、纸、铁罐等)的再回收设置不同的回收箱B将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z组合家具C提高物体的可分性z活动百叶窗替代整体窗帘原理2.抽取A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或者仅抽出物体中必要的部分或属性z空气压缩机工作,将其产生噪音的部分即压缩机移到室外z用光纤或光波导分离主光源,以增加照明点原理3.局部质量A将物体、环境或外部作用的均匀结构变为不均匀的z将系统的温度、密度、压力由恒定值改为按一定的斜率增长B让物体的不同部分各具不同功能z瑞士军刀(带多种常用工具,如螺丝刀、起瓶器、小刀、剪刀等)C让物体的各部分处于完成各自功能的最佳状态z在餐盒中设置间隔,在不同的间隔内放置不同的食物,避免串味原理4.增加不对称性A将物体的对称外形变为不对称的z引入一个几何特性来防止元件不正确的使用(如电插头的接地棒)z为改善密封性,将O型密封圈的截面由圆形改为椭圆形B增加不对称物体的不对称程度z为增强防水保温性,建筑上采用多重坡屋顶原理5.组合A在空间上将相同物体或相关操作加以组合z集成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芯片z并行计算机的多个CPUB在时间上将相同或相关操作进行合并z冷热水混水器原理6.多用性A使一个物体具备多项功能,消除了该功能在其它物体内存在的必要性(进而裁减其他物体)z牙刷的把柄内装牙膏z可移动的儿童安全椅,既可放在汽车内,拿出汽车外也可单独作为儿童车z企业中的有多种才能的人才原理7.嵌套A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然后将这两个物体再嵌入第三个物体,依此类推z俄罗斯套娃z可伸缩电视天线z汽车安全带B让某物体穿过另一物体的空腔z伸缩式天线原理8.重量补偿A将某一物体与另一能提供升力的物体组合,以补偿其重量z用氢气球悬挂广告牌B通过与环境(利用空气动力、流体动力或其他力等)的相互作用实现物体的重量补偿z直升机的螺旋桨(利用空气动力学)z轮船应用阿基米德定律产生可承重千吨的浮力z赛车安装上阻流板用来增加车身与地面的摩擦力则使用了空气动力学的特征原理9.预先反作用A事先施加机械应力,以抵消工作状态下不期望的过大应力z酸碱缓冲溶液B如果问题定义中需要某种相互作用,那么事先施加反作用z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对钢筋预加应力原理10.预先作用A预先对物体(全部或至少部分)施加必要的改变z不干胶粘贴(只需揭出透明纸,即可用来粘贴)z手术前将手术器具按所用顺序排列整齐B预先安置物体,使其在最方便的位置开始发挥作用而不浪费运送时间z在停车场安置的预付费系统z建筑内通道里安置的灭火器原理11.事先防范A采用事先准备好的应急措施,补偿物体相对较低的可靠性z显影剂可依据胶卷底片上的磁性条来弥补曝光不足z降落伞的备用伞包z航天飞机的备用输氧装置原理12.等势A改变操作条件,以减少物体提升或下降的需要z工厂中与操作台同高的传送带z巴拿马运河的水闸原理13.反向作用A用相反的动作代替问题定义中所规定的动作z将两个套紧的物体分离,将内层物体冷冻(传统的方法是将外层物体升温)B让物体或环境可动部分不动,不动部分可动z加工中心中变工具旋转为工件旋转z健身器材中的跑步机C将物体上下或内外颠倒z通过把杯子倒置从下边喷入水来进行清洗原理14.曲面化A将物体的直线、平面部分用曲线或球面代替,变平行六面体或立方体结构为球形结构z两表面间引入圆倒角,减少应力集中B使用滚筒、球、螺旋结构z千斤顶中螺旋机构可产生很大的升举力z圆珠笔和钢笔的球形笔尖,使书写流畅C改直线运动为旋转运动,应用离心力z洗衣机中的离心甩干机原理15.动态特性A调整物体或环境的性能,使其在工作的各阶段达到最优状态z飞机中的自动导航系统B分割物体,使其各部分可以改变相对位置z装卸货物的铲车,通过铰链连接两个半圆形铲斗,可以自由开闭,装卸货物时张开,铲车移动时铲斗闭合z折叠椅/笔记本电脑C如果一个物体整体是静止的,使之移动或可动z可弯曲的饮用麦管z在医疗检查中,使用挠性肠镜原理16.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A如果所期望的效果难以百分之百实现,稍微超过或稍微小于期望效果,会使问题大大简化z印刷时,喷过多的油墨,然后再去掉多余的,使字迹更清晰z在孔中填充过多的石膏,然后打磨平滑原理17.空间维数变化A将物体变为二维(如,平面)运动,以克服一维直线运动或定位的困难;或过渡到三维空间运动以消除物体在二维平面运动或定位的问题z螺旋梯可以减少占地面积B单层排列的物体变为多层排列z立交桥z印刷电路板的双层芯片C将物体倾斜或侧向放置z自动垃圾卸载车D 利用给定表面的反面z双面的地毯z两面穿的衣服E 利用照射到邻近表面或物体背面的光线z苹果树下的反射镜原理18.机械振动A使物体处于振动状态z电动振动剃须刀B如果已处于振动状态,提高振动频率(直至超声振动)z超声波清洗C利用共振频率z超声波碎石机击碎胆结石D用压电振动代替机械振动z高精度时钟使用石英振动机芯E超声波振动和电磁场耦合z超声波振动和电磁场共用,在电熔炉中混合金属,使混合均匀原理19.周期性作用A用周期性动作或脉冲动作代替连续动作z警车所用警笛改为周期性鸣叫,避免产生刺耳的声音B如果周期性动作正在进行,改变其运动频率z用频率调音代替摩尔电码z使用AM(调幅), FM(调频), PWM(脉宽调制)来传输信息C在脉冲周期中利用暂停来执行另一有用动作z医用的呼吸机系统为:每五次胸廓运动,进行一次心肺呼吸原理20.有效作用的连续性A物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满载持续工作,以提供持续可靠的性能z汽车在路口停车时,飞轮储存能量,以便汽车随时启动B消除空闲和间歇性动作z后台打印,不耽误前台工作原理21.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A将危险或有害的流程或步骤在高速下进行z照相用闪光灯原理22.变害为利A利用有害的因素(特别是环境中的有害效应),得到有益的结果z废热发电z回收废物二次利用,如再生纸B将两个有害的因素相结合进而消除它们z潜水中用氮氧混合气体,以避免单用造成昏迷或中毒C增大有害因素的幅度直至有害性消失z森林灭火时用逆火灭火(在森林灭火时,为熄灭或控制即将到来的野火蔓延,燃起另一堆火将即将到来的野火的通道区域烧光。
TRIZ四十个明原理-个人归纳总结

第二节
发 明 原 理 介 绍
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对钢筋施加应力
35
③th
10、预先作用原理
• 在南宋末年,在蒙古军队攻占襄阳的战斗中,首次使用了半自动投射的抛石车
第二节
发 明 原 理 介 绍
襄阳炮
36
③th
10、预先作用原理
A预先完成要求的作用(整个的或部分的)。
• •
第二节
发 明 原 理 介 绍
4、非对称原理
A将物体的对称形式变为不对称的形式。
•
第二节
发 明 原 理 介 绍
电插头 (引入形状不对称用于吸引人们的注意来防止不正确的使用)
20
现代应用实例:
为改善密封性,将O型密封圈的截面由圆形改为椭圆形; 在搅拌容器中,使用不对称形的搅拌叶片;
• •
③th
4、非对称原理 B如果物体是不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牙刷的把柄内装牙膏
门铃和烟气报警器组合
26
③th
7、嵌套原理
• 早在宋代出现中空、可转动的双层象牙雕
第二节
发 明 原 理 介 绍
27
③th
7、嵌套原理
A一个物体位于另一个物体之内,而后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
• 现代应用实例:
伸缩式天线; 液压起重; 伸缩式钓鱼杆; • • •
第二节
发 明 原 理 介 绍
③th
第三章 发明原理
• 第一节 发明原理概述
• 第二节 发明原理介绍
你可以等待100年获得顿悟,也可以利用 这些原理用15分钟。 ——里根奇.阿奇舒勒
1
③th
1、绪论
Altshuller通过对大量的专利进行了研究、 分析、总结,提炼出了TRIZ理论中最重要,具有 普遍用途的40个发明原理。
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

改变操作条件,以减少物体提升或下降的需要。
三峡大坝的船闸 千斤顶 工厂中与操作台同高的传送带 地沟修车
40个发明原理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13 反向作用原理(逆向思维)
(1)颠倒过去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了松开粘连在一起的物体,不是加
热外部件,而是冷却内部件 锅炉冷水管 电生磁—磁生电
(2)使物体中的运动部分静止,静止部 分运动
(2)如果对象已经是不对称的,增加其不对称的程度
将圆形垫片改成椭圆形或异型,来提高垫片的密封性 将轮胎的外侧强度设计成大于内侧强度,增加其抗冲击能力。
40个发明原理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4 非对称
不对称原理
40个发明原理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5 组合原理
(1)在空间上,将相同的物体或相关操作加以组合 集成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芯片 将多层玻璃用水粘合在一起,便于加工。
(1)使物体具有自补充、自恢复 的功能
自清洁玻璃、自动饮水机、不倒 翁 (2)灵活利用废弃的材料、能量 与物质 包装材料的再利用 玉米丰收后秸秆还田 热电厂余热供暖。
40个发明原理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26 复制原理
(1)用简单的、低廉的复制品代替复杂 的、昂贵的、易碎的或不易获得的物体
使工件旋转,刀具固定。 (3)使一个物体的位置颠倒
通过翻转容器将谷物倒出。
自动剪羊毛?
40个发明原理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莫比乌斯圈:
No.14 曲面化
一张纸条有两个面,能把它变成一 个面吗?
(1)将直线、平面用曲线、曲面代替,将立
方结构改变成球体结构
在结构设计中用圆角过渡,避免应力集中
TRIZ40个发明原理

下面是对这40个创新原理的具体介绍,大部分创新原理包括几种具体的应用方法。
本节将对每个创新原理做简单的介绍,并给出相应的应用实例。
原理1.分割A把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为不同材料(如玻璃、纸、铁罐等)的再回收设置不同的回收箱■B将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组合家具C提高物体的可分性活动百叶窗替代整体窗帘■原理2.抽取A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或者仅抽出物体中必要的部分或属性空气压缩机工作,将其产生噪音的部分即压缩机移到室外■-用光纤或光波导分离主光源,以增加照明点原理3.局部质量A将物体、环境或外部作用的均匀结构变为不均匀的-将系统的温度、密度、压力由恒定值改为按一定的斜率增长B让物体的不同部分各具不同功能•瑞士军刀(带多种常用工具,如螺丝刀、起瓶器、小刀、剪刀等)C让物体的各部分处于完成各自功能的最佳状态-在餐盒中设置间隔,在不同的间隔内放置不同的食物,避免串味原理4.增加不对称性A将物体的对称外形变为不对称的引入一个几何特性来防止元件不正确的使用(如电插头的接地棒)■-为改善密圭寸性,将0型密圭寸圈的截面由圆形改为椭圆形B增加不对称物体的不对称程度为增强防水保温性,建筑上采用多重坡屋顶■原理5.组合A在空间上将相同物体或相关操作加以组合集成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芯片■-并行计算机的多个CPUB在时间上将相同或相关操作进行合并冷热水混水器■原理6.多用性A使一个物体具备多项功能,消除了该功能在其它物体内存在的必要性(进而裁减其他物体)牙刷的把柄内装牙膏■-可移动的儿童安全椅,既可放在汽车内,拿出汽车外也可单独作为儿童车企业中的有多种才能的人才■原理7.嵌套A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然后将这两个物体再嵌入第三个物体,依此类推俄罗斯套娃,可伸缩电视天线'-汽车安全带B让某物体穿过另一物体的空腔伸缩式天线■原理8.重量补偿A将某一物体与另一能提供升力的物体组合,以补偿其重量-用氢气球悬挂广告牌B通过与环境(利用空气动力、流体动力或其他力等)的相互作用实现物体的重量补偿直升机的螺旋桨(利用空气动力学)•-轮船应用阿基米德定律产生可承重千吨的浮力赛车安装上阻流板用来增加车身与地面的摩擦力则使用了空气动力学的特征•原理9.预先反作用A事先施加机械应力,以抵消工作状态下不期望的过大应力酸碱缓冲溶液■B如果问题定义中需要某种相互作用,那么事先施加反作用-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对钢筋预加应力原理10.预先作用A预先对物体(全部或至少部分)施加必要的改变不干胶粘贴(只需揭出透明纸,即可用来粘贴)■-手术前将手术器具按所用顺序排列整齐B预先安置物体,使其在最方便的位置开始发挥作用而不浪费运送时间在停车场安置的预付费系统■-建筑内通道里安置的灭火器原理11.事先防范A采用事先准备好的应急措施,补偿物体相对较低的可靠性显影剂可依据胶卷底片上的磁性条来弥补曝光不足■降落伞的备用伞包■-航天飞机的备用输氧装置原理12.等势A改变操作条件,以减少物体提升或下降的需要工厂中与操作台同高的传送带■巴拿马运河的水闸■原理13.反向作用A用相反的动作代替问题定义中所规定的动作-将两个套紧的物体分离,将内层物体冷冻(传统的方法是将外层物体升温)B让物体或环境可动部分不动,不动部分可动-加工中心中变工具旋转为工件旋转健身器材中的跑步机■C将物体上下或内外颠倒通过把杯子倒置从下边喷入水来进行清洗■原理14.曲面化A将物体的直线、平面部分用曲线或球面代替,变平行六面体或立方体结构为球形结构-两表面间引入圆倒角,减少应力集中B使用滚筒、球、螺旋结构千斤顶中螺旋机构可产生很大的升举力■-圆珠笔和钢笔的球形笔尖,使书写流畅C改直线运动为旋转运动,应用离心力洗衣机中的离心甩干机■ 原理15.动态特性A调整物体或环境的性能,使其在工作的各阶段达到最优状态飞机中的自动导航系统■B分割物体,使其各部分可以改变相对位置-装卸货物的铲车,通过铰链连接两个半圆形铲斗,可以自由开闭,装卸货物时张开,铲车移动时铲斗闭合-折叠椅/笔记本电脑C如果一个物体整体是静止的,使之移动或可动可弯曲的饮用麦管■在医疗检查中,使用挠性肠镜■原理16.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A如果所期望的效果难以百分之百实现,稍微超过或稍微小于期望效果,会使问题大大简化印刷时,喷过多的油墨,然后再去掉多余的,使字迹更清晰■-在孔中填充过多的石膏,然后打磨平滑原理17.空间维数变化A将物体变为二维(如,平面)运动,以克服一维直线运动或定位的困难;或过渡到三维空间运动以消除物体在二维平面运动或定位的问题-螺旋梯可以减少占地面积B单层排列的物体变为多层排列立交桥'印刷电路板的双层芯片■C将物体倾斜或侧向放置-自动垃圾卸载车D利用给定表面的反面双面的地毯■两面穿的衣服'E利用照射到邻近表面或物体背面的光线-苹果树下的反射镜A使物体处于振动状态电动振动剃须刀■原理18.机械振动B如果已处于振动状态,提高振动频率(直至超声振动)■超声波清洗C利用共振频率超声波碎石机击碎胆结石■D用压电振动代替机械振动-高精度时钟使用石英振动机芯E超声波振动和电磁场耦合超声波振动和电磁场共用,在电熔炉中混合金属,使混合均匀■原理19.周期性作用A用周期性动作或脉冲动作代替连续动作警车所用警笛改为周期性鸣叫,避免产生刺耳的声音■B如果周期性动作正在进行,改变其运动频率-用频率调音代替摩尔电码使用AM调幅),FM(调频),PWM(脉宽调制)来传输信息’C在脉冲周期中利用暂停来执行另一有用动作-医用的呼吸机系统为:每五次胸廓运动,进行一次心肺呼吸原理20.有效作用的连续性A物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满载持续工作,以提供持续可靠的性能汽车在路口停车时,飞轮储存能量,以便汽车随时启动■B消除空闲和间歇性动作-后台打印,不耽误前台工作原理21.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A将危险或有害的流程或步骤在高速下进行照相用闪光灯■原理22.变害为利A利用有害的因素(特别是环境中的有害效应),得到有益的结果废热发电■-回收废物二次利用,如再生纸B将两个有害的因素相结合进而消除它们-潜水中用氮氧混合气体,以避免单用造成昏迷或中毒C增大有害因素的幅度直至有害性消失-森林灭火时用逆火灭火(在森林灭火时,为熄灭或控制即将到来的野火蔓延,燃起另一堆火将即将到来的野火的通道区域烧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割11事先防范21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31多孔材料2抽取12等势22变害为利32颜色改变3局部质量13反向作用23反馈33均质性4增加不对称性14曲面化24借助中介物34抛弃或再生5组合15动态特性25自服务35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6多用性16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26复制36相变7嵌套17空间维数变化27廉价替代品37热膨胀8重量补偿18机械振动28机械系统替代38强氧化剂9预先反作用19周期性作用29气压和液压结构39惰性环境10预先作用20有效作用的连续性30柔性壳体或薄膜40复合材料下面是对这40个创新原理的具体介绍,大部分创新原理包括几种具体的应用方法。
本节将对每个创新原理做简单的介绍,并给出相应的应用实例。
原理1. 分割A把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为不同材料(如玻璃、纸、铁罐等)的再回收设置不同的回收箱λB将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λ组合家具C提高物体的可分性活动百叶窗替代整体窗帘λ原理2. 抽取A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或者仅抽出物体中必要的部分或属性空气压缩机工作,将其产生噪音的部分即压缩机移到室外λλ用光纤或光波导分离主光源,以增加照明点原理3. 局部质量A将物体、环境或外部作用的均匀结构变为不均匀的λ将系统的温度、密度、压力由恒定值改为按一定的斜率增长B让物体的不同部分各具不同功能λ瑞士军刀(带多种常用工具,如螺丝刀、起瓶器、小刀、剪刀等)C让物体的各部分处于完成各自功能的最佳状态λ在餐盒中设置间隔,在不同的间隔内放置不同的食物,避免串味原理4. 增加不对称性A将物体的对称外形变为不对称的引入一个几何特性来防止元件不正确的使用(如电插头的接地棒)λλ为改善密封性,将O型密封圈的截面由圆形改为椭圆形B增加不对称物体的不对称程度为增强防水保温性,建筑上采用多重坡屋顶λ原理5. 组合A在空间上将相同物体或相关操作加以组合集成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芯片λλ并行计算机的多个CPUB在时间上将相同或相关操作进行合并冷热水混水器λ原理6. 多用性A使一个物体具备多项功能,消除了该功能在其它物体内存在的必要性(进而裁减其他物体)牙刷的把柄内装牙膏λλ可移动的儿童安全椅,既可放在汽车内,拿出汽车外也可单独作为儿童车企业中的有多种才能的人才λ原理7. 嵌套A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然后将这两个物体再嵌入第三个物体,依此类推俄罗斯套娃λ可伸缩电视天线λλ汽车安全带B让某物体穿过另一物体的空腔伸缩式天线λ原理8. 重量补偿A将某一物体与另一能提供升力的物体组合,以补偿其重量λ用氢气球悬挂广告牌B通过与环境(利用空气动力、流体动力或其他力等)的相互作用实现物体的重量补偿直升机的螺旋桨(利用空气动力学)λλ轮船应用阿基米德定律产生可承重千吨的浮力赛车安装上阻流板用来增加车身与地面的摩擦力则使用了空气动力学的特征λ原理9. 预先反作用A事先施加机械应力,以抵消工作状态下不期望的过大应力酸碱缓冲溶液λB如果问题定义中需要某种相互作用,那么事先施加反作用λ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对钢筋预加应力原理10. 预先作用A预先对物体(全部或至少部分)施加必要的改变不干胶粘贴(只需揭出透明纸,即可用来粘贴)λλ手术前将手术器具按所用顺序排列整齐B预先安置物体,使其在最方便的位置开始发挥作用而不浪费运送时间在停车场安置的预付费系统λλ建筑内通道里安置的灭火器原理11. 事先防范A采用事先准备好的应急措施,补偿物体相对较低的可靠性显影剂可依据胶卷底片上的磁性条来弥补曝光不足λ降落伞的备用伞包λλ航天飞机的备用输氧装置原理12. 等势A改变操作条件,以减少物体提升或下降的需要工厂中与操作台同高的传送带λ巴拿马运河的水闸λ原理13. 反向作用A用相反的动作代替问题定义中所规定的动作λ将两个套紧的物体分离,将内层物体冷冻(传统的方法是将外层物体升温)B让物体或环境可动部分不动,不动部分可动λ加工中心中变工具旋转为工件旋转健身器材中的跑步机λC将物体上下或内外颠倒通过把杯子倒置从下边喷入水来进行清洗λA将物体的直线、平面部分用曲线或球面代替,变平行六面体或立方体结构为球形结构λ两表面间引入圆倒角,减少应力集中B使用滚筒、球、螺旋结构千斤顶中螺旋机构可产生很大的升举力λλ圆珠笔和钢笔的球形笔尖,使书写流畅C改直线运动为旋转运动,应用离心力洗衣机中的离心甩干机λ原理15. 动态特性A调整物体或环境的性能,使其在工作的各阶段达到最优状态飞机中的自动导航系统λB分割物体,使其各部分可以改变相对位置λ装卸货物的铲车,通过铰链连接两个半圆形铲斗,可以自由开闭,装卸货物时张开,铲车移动时铲斗闭合λ折叠椅/笔记本电脑C如果一个物体整体是静止的,使之移动或可动可弯曲的饮用麦管λ在医疗检查中,使用挠性肠镜λ原理16. 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A如果所期望的效果难以百分之百实现,稍微超过或稍微小于期望效果,会使问题大大简化印刷时,喷过多的油墨,然后再去掉多余的,使字迹更清晰λλ在孔中填充过多的石膏,然后打磨平滑原理17. 空间维数变化A将物体变为二维(如,平面)运动,以克服一维直线运动或定位的困难;或过渡到三维空间运动以消除物体在二维平面运动或定位的问题λ螺旋梯可以减少占地面积B单层排列的物体变为多层排列立交桥λ印刷电路板的双层芯片λC将物体倾斜或侧向放置λ自动垃圾卸载车D 利用给定表面的反面双面的地毯λ两面穿的衣服λE 利用照射到邻近表面或物体背面的光线λ苹果树下的反射镜A使物体处于振动状态电动振动剃须刀λB如果已处于振动状态,提高振动频率(直至超声振动)λ超声波清洗C利用共振频率超声波碎石机击碎胆结石λD用压电振动代替机械振动λ高精度时钟使用石英振动机芯E超声波振动和电磁场耦合超声波振动和电磁场共用,在电熔炉中混合金属,使混合均匀λ原理19. 周期性作用A用周期性动作或脉冲动作代替连续动作警车所用警笛改为周期性鸣叫,避免产生刺耳的声音λB如果周期性动作正在进行,改变其运动频率λ用频率调音代替摩尔电码使用AM(调幅), FM(调频), PWM(脉宽调制)来传输信息λC在脉冲周期中利用暂停来执行另一有用动作λ医用的呼吸机系统为:每五次胸廓运动,进行一次心肺呼吸原理20. 有效作用的连续性A物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满载持续工作,以提供持续可靠的性能汽车在路口停车时,飞轮储存能量,以便汽车随时启动λB消除空闲和间歇性动作λ后台打印,不耽误前台工作原理21. 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A将危险或有害的流程或步骤在高速下进行照相用闪光灯λ原理22. 变害为利A利用有害的因素(特别是环境中的有害效应),得到有益的结果废热发电λλ回收废物二次利用,如再生纸B将两个有害的因素相结合进而消除它们λ潜水中用氮氧混合气体,以避免单用造成昏迷或中毒C增大有害因素的幅度直至有害性消失λ森林灭火时用逆火灭火(在森林灭火时,为熄灭或控制即将到来的野火蔓延,燃起另一堆火将即将到来的野火的通道区域烧光。
)“以毒攻毒”λ原理23. 反馈A在系统中引入反馈声控喷泉λ自动导航系统λB如果已引入反馈,改变其大小或作用λ在5公里航程范围内,改变导航系数的敏感区域自动调温器的负反馈装置λ原理24. 借助中介物A使用中介物实现所需动作用拨子弹月琴λB把一物体与另一容易去除的物体暂时结合饭店上菜的托盘λ原理25. 自服务A物体通过执行辅助或维护功能为自身服务自清洗烤箱/自补充饮水机λB利用废弃的能量与物质原理26. 复制A用简单、廉价的复制品代替复杂、昂贵、不方便、易损、不易获得的物体虚拟现实系统,如虚拟训练飞行员系统λλ看电视直播,而不到现场B用光学复制品(图像)代替实物或实物系统,可以按一定比例放大或缩小图像用卫星相片代替实地考察λλ由图片测量实物尺寸C如果已使用了可见光复制品,用红外光或紫外光复制品代替利用紫外光诱杀蚊蝇λ原理27. 廉价替代品A用若干便宜的物体代替昂贵的物体,同时降低某些质量要求(例如,工作寿命)用一次性的物品,如一次性的餐具,清洁卫生λ原理28. 机械系统替代A用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味觉系统或嗅觉系统代替机械系统用声音栅栏代替实物栅栏(如光电传感器控制小动物进出房间)λλ在煤气中掺入难闻气体,警告使用者气体泄漏(替代机械或电子传感器)B使用与物体相互作用的电场、磁场、电磁场λ为混合两种粉末,用电磁场代替机械震动使粉末混合均匀C用运动场代替静止场,时变场代替恒定场,结构化场代替非结构化场λ早期的通讯系统用全方位检测,现在用特定发射方式的天线D利用带铁磁粒子的场作用λ用不同的磁场加热含磁粒子的物质,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物质变成顺磁,不再吸收热量,来达到恒温的目的原理29. 气压和液压结构A将物体的固体部分用气体或流体代替,如充气结构、充液结构、气垫、液体静力结构和流体动力结构等气垫运动鞋,减少运动对足底的冲击λλ汽车减速时液压系统储存能量,在汽车加速时再释放能量运输易损物品时,经常使用发泡材料保护λ原理30. 柔性壳体或薄膜A使用柔性壳体或薄膜代替标准结构在网球场地上采用充气薄膜结构作为冬季保护措施λλ农业上使用塑料大棚种菜B使用柔性壳体或薄膜,将物体与环境隔离用薄膜将水和油分别储藏λ原理31. 多孔材料A使物体变为多孔或加入多孔物体(如多孔嵌入物或覆盖物)λ为减轻物体重量,在物体上钻孔,或使用多孔性材料B如果物体是多孔结构,在小孔中事先引入某种物质用海绵储存液态氮λ原理32. 颜色改变A改变物体或环境的颜色在暗室中使用安全灯,做警戒色λB改变物体或环境的透明度感光玻璃,随光线改变其透明度λ原理33. 均质性A存在相互作用的物体用相同材料或特性相近的材料制成方便面的料包外包装用可食性材料制造λλ用金刚石切割钻石,切割产生的粉末可以回收原理34. 抛弃或再生A采用溶解、蒸发等手段抛弃已完成功能的零部件,或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直接修改它们可溶性的药物胶囊λλ火箭助推器在完成其作用后立即分离B在工作过程中迅速补充系统或物体中消耗的部分草坪剪草机的自锐系统λ自动铅笔λ原理35. 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A改变聚集态(物态)酒心巧克力,先将酒心冷冻,然后将其在热巧克力中蘸一下λλ用液态石油气运输,不用气态运输以减少体积和成本B改变浓度或密度λ用液态的肥皂水代替固体肥皂,可以定量控制使用,减少浪费C改变柔度硫化橡胶改变了橡胶的柔性和耐用性λD改变温度λ提高烹饪食品的温度(改变食品的色、香、味)降低医用标本保存温度,以备后期解剖λ原理36. 相变A利用物质相变时产生的某种效应。
如体积改变,吸热或放热水在固态时体积膨胀,可利用这一特性进行定向无声爆破λ原理37. 热膨胀A使用热膨胀或热收缩材料λ装配钢双环时,可使内环冷却收缩,外环升温膨胀,再将两环装配,待恢复常温后,内外环就紧紧装配在一起了B组合使用不同热膨胀系数的几种材λ热敏开关(两条粘在一起的金属片,由于两片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可实现温度控制)原理38. 强氧化剂A用富氧空气代替普通空气为持久在水下呼吸,水中呼吸器中储存浓缩空气λB用纯氧代替空气λ用乙炔—氧代替乙炔—空气切割金属用高压纯氧杀灭伤口厌氧细菌λC 将空气或氧气进行电离辐射;D使用离子化氧气;E用臭氧代替含臭氧氧气或离子化氧气原理39. 惰性环境A用惰性环境代替通常环境用氩气等惰性气体填充灯泡,做成霓虹灯λB使用真空环境真空包装食品,延长储存期λ原理40. 复合材料A用复合材料代替均质材料飞机外壳材料用复合材料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