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物质的危害ppt课件

合集下载

核辐射及其危害完 ppt课件

核辐射及其危害完 ppt课件

短时大剂量辐射的医疗反应
(二)核辐射对人体的损伤
急性核辐射损伤
远期效应
慢性核辐射损伤
核辐射对人体的损伤
后遗症问题
胚胎与胎儿的损伤
遗传效应
1.急性核辐射性损伤
照射剂量超过1Gy(单位:戈)时可引起急性放射病或局部急性 损伤;
剂量低于1Gy时,少数人可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下降等轻微症 状;
核辐射标志
(二)放射性元素
1.概念
由核电荷数相同的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同一放射系的放射性同位素,在放射出射线时,原子核从不稳定 向稳定转化,这叫衰变。
自然界中有铀放射系、锕放射系和钍放射系三大天然放射性元素 系。
分类: 放射性元素
天然放射性元素 人工放射性元素
(三)三种射线
吸收剂量 拉德(rad) 戈[瑞](Gy)
1Gy=100 rad
剂量当量 雷姆(rem) 希[沃特](Sv) 1Sv=100 rem
现在核辐射应用最多的物理量是剂量当量,单位:希沃特(Sv) 为了比较不同类型辐射引起的有害效应,在辐射防护中引进了一些
系数,当吸收剂量乘上这些修正系数后,就可以用同一尺度来比较 不同类型辐射照射所造成的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或产生机率,这种 修正后的吸收剂量就称为剂量当量。剂量当量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 克(J·kg-1),称为希沃特(Sievert),符号为Sv。
四.历史重大核泄漏事故
1.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3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发 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混合着炙热的石墨残片和核燃料碎片 喷涌而出。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 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

《放射性危害的防治》课件

《放射性危害的防治》课件
《放射性危害的防治》ppt课 件
CONTENTS
• 放射性危害概述 • 放射性危害的种类与影响 • 放射性危害的防治措施 • 放射性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与
标准 • 放射性危害防治的未来展望
01
放射性危害概述
放射性危害的定义
01
放射性危害是指由于放射性物质 释放出的辐射对人类和环境造成 的危害。
02
放射性危害防治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智能化监控与管理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放射性设施的智能化监控
和管理。
02
跨界合作与国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在放射性危害防治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
应对全球性挑战。
03
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完善
不断完善放射性危害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提高防治工作的
规范性和有效性。
提高公众对放射性危害防治的认识和意识
01
02
03
科普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普及放射性 危害防治知识,提高公众 的科学素养和自我保护意 识。
社会参与与监督
鼓励公众参与放射性设施 的监督和管理,加强社会 监督,促进防治工作的透 明度和公信力。
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放射性危害 防治的交流与合作,借鉴 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我国 防治工作的水平。
放射性物质通过核反应、核衰变 等过程释放出辐射,包括α粒子、 β粒子、γ射线、X射线等。
放射性危害的来源
天然放射性来源
地球上的天然放射性物质 ,如铀、钍、镭等,通过
衰变释放出辐射。
人造放射性来源
核武器试验、核能发电、 核医学等领域的人造放射 性物质,如核废料、医疗
废物等。
工业放射性来源

《放射防护标准》课件

《放射防护标准》课件

放射防护设备的使用 方法及注意事项
提供放射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 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个人防护 装备和辐射屏蔽材料。
四、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
国家相关法规政策
介绍国家针对放射防护制定的法规和政策,如辐射安全管理条例。
国际相关标准
概述国际组织关于放射防护的相关标准和指南,如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安全标准。
放射性环境监测及评估标准
了解放射性物质的属性和 潜在危险,例如辐射和毒 性。
介绍保护人体免受放射性 物质伤害的措施,如个人 防护装备和辐射屏蔽。
讨论放射性物质暴露可能 导致的急性和长期的健康 影响。
二、放射性有害物质的相应措施及应 急处理
放射性有害物质管理措施建议
提供管理放射性有害物质的最佳实践,如储存和处理。
放射性有害物质泄漏预案
《放射防护标准》PPT课 件
本课件将介绍放射防护标准,包括放射性物质的危害与防护、放射性有害物 质的相应措施及应急处理、放射防护技术、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以及放射防 护知识的科普与培训。
一、放射性物质的危害与防护
1 放射性物质的特点及 2 放射性物质的主要防 3 暴露情况下的急性影
可能的危害
护措施
响和长期影响
评估从事与放射防护相关工作的 职业人员的技能、知识和能力。
讲解对放射性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如环境辐射监测技术。
五、放射防护知识的科普与培训
放射防护知识的普及活动
将放射防护知识普及到公众中, 提高大众的认识和安全意识。
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内容 与方式
介绍针对不同人群的放射防护知 识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如课堂 教学和在线培训。
相关职业人员的技能、知 识与能力评估
讲解应对放射性有害物质泄漏的紧急处理预案,包括隔离和清除。

第九章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分析课件

第九章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分析课件

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一般有四期,即初期、假 愈期、极期和恢复期。一切的治疗必须赶在假愈 期前进行,否则预后不良。
肠型 一般病程10天左右,短则3-4天死亡, 目前还无法救治。
表 各型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剂量范围
分型
剂量范围(Gy)
骨髓型
1——10
肠型
10——50
脑型
50
————————————————
最常见的是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主要的病理变 化是造血组织损伤,表现为造血功能障碍、出 血和感染。临床分为:
1)轻度放射病(1—2Gy) 2)中度放射病(2—4Gy) 3)重度放射病(4—6Gy) 4)极重度放射病(6—10Gy)
总之,生物效应除与吸收剂量有关外, 还受上述多种条件的影响,即辐射的传能 线密度(LET)越大、剂量率越高、照射 面积越大,生物效应越明显,单次均匀照 射较多次间隔照射生物效应要强。
(2)与机体有关的因素
当辐射的各种照射条件相同时,机体及其不同的组织细 胞的放射敏感性不同。
1)生物种系的放射敏感性 总的趋势是种系演化 越高,机体组织结构越复杂,其放射敏感性越高。单细 胞生物 < 多细胞生物< 鱼类 、两栖类及爬行类、鸟类 < 哺乳类。即使高等哺乳类动物中,其放射敏感性也并不
➢随机性效应包括躯体晚期效应中的各种癌症和遗传效应。
2)确定性效应 (deterministic effects )
通常情况下存在剂量阈值的一种辐射效应,超过阈 值时,剂量愈高则效应的严重程度愈大。 辐射造成的眼晶体混浊、放射性白内障、皮肤放射损伤 、造血功能障碍、生育能力减退和免疫功能下降等都属 于确定性效应。不仅其严重程度,其发生频率也随剂量 而变化。是大量细胞杀伤的综合效果确定的。

辐射安全培训ppt课件【27页】

辐射安全培训ppt课件【27页】

三里岛核事故
197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 核电站发生的反应堆堆芯熔毁事 故,由于设备故障和操作失误导
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
福岛核事故
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 的严重核事故,由于地震和海啸 导致的外部电源丧失,引发反应 堆冷却系统失效,造成核泄漏和
辐射污染。
案例分析:事故原因与教训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原因
辐射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
辐射工作场所的选址
选择合适的地点,远离高辐射源和放射性物质,降低辐射水平。
工作场所布局
合理规划工作区域、控制区和非控制区,避免交叉污染和意外照射 。
定期监测与评估
对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 标准。
个人防护措施与用品
01
02
03
防护服
包括放射性防护服、铅围 裙等,用于降低身体暴露 部位的辐射剂量。
辐射安全管理制度与标准
制定辐射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设备管理、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确保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遵守国家和地方标准
企业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辐射安全标准,确保辐射水平符合法规要求。
辐射安全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辐射水平
对工作场所、设备等进行定期监 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可接受范围 内。
风险评估与控制
辐射安全培训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CONTENTS
目录
• 辐射安全基本知识 • 辐射安全管理体系 • 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 • 辐射安全培训与教育 • 辐射安全案例分析
CHAPTER
01
辐射安全基本知识
辐射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辐射是一种能量传递的方式,它可以 通过电磁波、粒子等形式传播。

《放射性污》课件

《放射性污》课件
《放射性污》PPT课件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放射性污染的危害、来源以及应对措施。了解这些知识 非常重要,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定义与危害
什么是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人工或自然来源的放 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会释放出辐射,对人类、动 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
危害有哪些?
放射性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产生很大威胁。 可能会导致突变、致癌,还会严重破坏环境的生 态平衡。
3
寿命和降解
放射性物质的寿命不同,有的可以在几小时内分解,有的需要成百上千年才能降 解。
防治
初期控制
对放射性物质泄漏现场进行隔 离、封锁和除污,限制污染范 围和减少危害。
中期控制
对一些固定源的放射性物质, 比如核电站、废弃核武器等进 行长期的监测和控制。
长期控制
长期控制主要是对放射性废弃 物和核设施等进行安全无害的 处理和长期隔离。
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核事故
核电站事故、核武器试验等会导致放射性物质大量释放。
运输和加工
运输过程、加工过程中可能会泄漏放射性物质。
自然界
土壤、岩石甚至空气中都存在自然的放射性元素。
扩散和迁移
1
排放途径
放射性物质排放途径主要有不同类型的核事故、核电站、通过空气、水、土壤等各种渠道扩散和迁移,会引起辐射污染。
应急处理
应急预案
针对核事故、放射性物质 泄漏等突发事件,应急部 门需要有预案和演练。
应急处理流程
对于突发事件,需要及时 采取措施,比如疏散、隔 离、封锁等。
应急措施
应急措施主要包括补给清 洁水源、防止污染物质进 入水源、污染土地和降低 辐射量等。
结语
危害
放射性污染引起的危害不可小视,必须尽早进 行防治。

x射线的危害及防护幻灯片PPT

x射线的危害及防护幻灯片PPT

第一节 辐射剂量单位 二、吸收剂量
单位质量的受照物质吸收射线的平均能量。
国际单位是:戈瑞(gray,Gy〕,1 Gy表示1 千克受射线照封物质吸收 封线能量为1焦耳, 简写为j/kg,传统单位是拉德(rad)
1 G y=100rad
第一节 辐射剂量单位
三、当量剂量
HTR:表示按照辐射权重因子(WR),加权的吸收剂量, 单位为j/kg。
〔2〕波动型:表现先增多后逐渐降至正常范围或 在4×10-9/L上下波动〔3〕降低型:较常见。接 触射线后逐渐降低至正常范围的下限或更低。
• 血小板:早期无明显变化,晚期可有血小板减
少。
第四节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 3、诊断标准
• 按照国家标准〔GB8281-87〕?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及
处理原那么?进展综合诊断。
动失调
• 2、肠型放射病:主要临床表现:高烧、腹泻、电
解质失调
• 3、骨髓型放射病:主要临床表现:出血、感染
第四节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较长时间 内连续或连续受到超剂量后引起的造血组织损伤 为主并伴有其他系统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根据病 情轻重分为Ⅰ度和Ⅱ度。放射科医生和技师发生 慢性放射病最多。
HTR=DTR*WR
针对特定组织或器官的量,是衡量射线生物效应及 危险度的辐射剂量,国际制单位是希沃特〔sievert, Sv)。
旧单位是雷姆(rem),1Sv=100rem。
第二节 作用于人体的辐射源
一、天然本底辐射 1.宇宙射线 2.宇宙射线感生放射性核素 3.地球辐射

第二节 作用于人体的辐射源
• 1、不同组织和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总的规律是分
裂和代谢旺盛的细胞敏感;胚胎和幼稚的细胞较成熟的细 胞敏感。

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管理课件PPT

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管理课件PPT
格执行。
运输过程中应加强对危险化学 品和放射性物品的检查和监控 ,防止发生泄漏、辐射等事故

废弃物处理制度
废弃的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性物品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 行处置,禁止随意倾倒或排放。
废弃物的处置应选择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并签订合同, 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企业应建立废弃物处置档案,记录废弃物的名称、数量、 危害特性、处置方法等,并定期更新。
广东省《危险化学品 经营许可实施办法》
上海市《放射性物品 管理办法》
相关标准与规范
《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 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辨识与评价》
《放射性物品分类和名录 (2017版)》
《放射性物品辐射安全与 防护基本要求》
05 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的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一:某化工厂爆炸事故
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的分类
危险化学品分类
根据其危险特性,危险化学品可分为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 氧化剂等八类。放射性物品按其放射性强弱可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 性物品和三级放射性物品。
分类标准
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性物品的分类主要依据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危险程度及国家 相关法规标准进行。
企业应建立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性物品 生产、储存、使用的操作规程,并严 格执行。
运输管理制度
01
02
03
04
运输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性物品 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车 辆,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
器材。
运输企业应取得相应的资质, 并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和标准要求。
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性物品的运 输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严
废弃物的处置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严格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婴儿长期遭受核辐射的话,时间长了会使婴 儿的身体发生变形严重的还会流产!如果是成年 人的话长期遭受核辐射会使皮肤发生癌变!心脏 能力衰竭!导致死亡!
10
危害的机理
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分二个阶段:早 期的照射和随后的照射影响。
早期的照射主要是放射性物质随空气扩散,空气中的 放射性物质,特别是γ射线衰变的放射性物质,对位于有 空气污染区域的人员直接外照射,或放射性物质沾染在人 体的皮肤和衣服上,给人体造成的照射;同时,通过呼吸 道,使空气中的部分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给人体造成内 照射。
核辐射 大多数人只知道多吃碘能抵抗辐射,其实 这不是最科学 健康的方法!最健康的是多 吃葡萄,番茄,多喝绿茶,红酒 因为里面 含有大量的葡萄籽和番茄红素这些都对辐 射有很大的抵抗作用!
15
手机辐射
16
人们在接电话时最好先把手机拿到离身体 较远的距离接通,然后再放到耳边通话。 此外,尽量不要用手机聊天,睡觉时也注 意不要把手机放在枕头边。莫把手机挂胸 前许多女孩子喜欢把手机挂在胸前,但是 研究表明,手机挂在胸前,会对心脏和内 分泌系统产生一定影响。
(1)焚烧 (2)压缩 (3)去污 (4)包装
20
处理流程

21
22
3
二 来源及分类
1、来源
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的情况下,核弹 爆炸的瞬间,由炽热蒸汽和气体形成大球(即蘑菇云)携带 着弹壳、碎片、地面物和放射性烟云上升,随着与空气的 混合,辐射热逐渐损失,温度渐趋降低,于是气态物凝聚 成微粒或附着在其它的尘粒上,最后沉降到地面。
医疗照射引起的放射性污染 目前,由于辐射在医学上的广 泛应用,已使医用射线源成为主要的环境人工污染源。
(1)放射性烟云的外照射
(2)烟云地面沉积放射性的外照射
(3)吸人空气中放射性的内照射
(4)通过食物链造成的内照射
12
四 防护
1、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保健限值通常是由国际权威机 构提出建议并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 委员会(UNSCEAR)和世界卫生组织(WH0)共同认可的主要三原 则为:
(2)实验室废气,通常是进行预过滤,然后 通过高效过滤后再排出。
(3)燃料后处理过程的废气,大部分是放射 性碘和一些惰性气体。
19
3、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放射性固体废物主要是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而不能 再用的各种物体
核电站产生的大多数放射性物质最后将浓集在固 体废物中,其放射性水平大部分属于中低水平, 所包含的放射性要经过几百年才能衰变到无害水 平,这就需要对经过整备的固体废物进行最终永 久处置。
13
(1)辐射事业的正当化原则:除非对社会确有贡献,否 则任何涉及辐射照射的活动都是不合适的;
(2)防护水平的合理最优化原则:辐射剂量必须同时考 虑经济和社会因素.做到合理可行尽量低;
(3)个人所受剂量的限量原则:个人所受的最高剂量当 量不得超过规定限值,并留有一定的余地。
14
2、日常生活中的防护方法
1
目录
一. 放射性物质的概述 二. 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及分类 三. 放射性物质的危害 四. 放射性物质的防护 五. 放射性物质的处理方法
2
一 概述
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发生衰变,放出我们 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只能用专门的仪 器才能探测到的射线,物质的这种性质叫 放射性。 放射性物质是那些能自然的向外 辐射能量,发出射线的物质。一般都是原 子质量很高的金属,像钚 ,铀,等。放射 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有三种,它们分别是α射 线、β射线和γ射线。
17
五 处理方法
1、放射性废水的处理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稀释排放法、 放置衰变法、混凝沉降法、离子变换法、 膜处理法、蒸发法、沥清固化法、水泥固 化法、塑料固化法以及玻璃固化法等。
18
2、善操作条件和通风系统得到解 决。
4
5

工厂排放的恶臭液体
6
生活中的一些放射性物质被随意堆放
7
2、分类 a.低比活度放射性物质 b.表面污染物体 c.可裂变物质 d.特殊形式放射性物质 e.其他形式放射性物质
8
事故情况下放射性物质的释放
放射性物质的释放机理
















9
三 危害
在大剂量的照射下,放射性对人体和动物存在着 某种损害作用。如在400rad的照射下,受照射的 人有5%死亡;若照射650rad,则人100%死亡。 照射剂量在150rad以下,死亡率为零,但并非无 损害作用,往往需经20年以后,一些症状才会表 现出来。放射性也能损伤遗传物质,主要在于引 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
随后的照射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沉降所引起。放射性 物质随空气扩散后,在它经过的地方,会有部分放射性物 质沉降到地面,从而污染地面上的土壤和水体,生活在污 染区的人员一方面要接受放射性物质的外照射,同时,放 射性物质会通过各种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内照射。
11
放射性释出物的健康效应
放射性释出物对人体的照射在核电厂事故释放下,核电厂附 近居民可能受到的主要辐射的途径有以下方面:
其它各方面来源的放射性污染 其它辐射污染来源可归纳为 两类:一 工业、医疗、军队、核舰艇,或研究用的放射源, 因运输事故、遗失、偷窃、误用,以及废物处理等失去控 制而对居民造成大剂量照射或污染环境;二是一般居民消 费用品,包括含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产品,如放射 性发光表盘、夜光表以及彩色电视机产生的照射,虽对环 境造成的污染很低,但也有研究的必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