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经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腹膜后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国家卫计委2009-2017年1212个临床路径

国家卫计委2009-2017年1212个临床路径
1010个临床路径清单
(2016年12月)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备注
公示年份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备注
公示年份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病种名称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 性早熟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低血糖症 儿童过敏性紫癜 毛细支气管炎 儿童支气管哮喘 儿童肾病综合征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病毒性脑炎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婴儿腹泻 急性支气管炎 直肠癌术前放疗 肺癌放疗 乳腺癌放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 小细胞肺癌化疗 肾癌内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食管癌化疗 结直肠癌术后化疗 乳腺癌辅助化疗 肝胆管细胞癌化疗 原发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胃癌术后辅助化疗 耐多药肺结核 初治菌阳肺结核 复治肺结核 初治菌阴肺结核 儿童肺结核 腹股沟斜疝 扳机指 包茎或包皮过长 化脓性阑尾炎 皮脂囊肿 脐茸 单侧隐睾(腹股沟型) 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 婴儿型先天性膈疝或膈膨升 先天性漏斗胸 先天性脐膨出 小儿隐匿性阴茎 小儿鞘膜积液 小儿腹股沟斜疝 肾母细胞瘤术后化疗 儿童颅骨凹陷性骨折 儿童房间膈缺损 儿童室间膈缺损 单侧隐睾(腹股沟型) 先天性脑积水 第 1 页,共 19 页

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思考

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思考

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思考陆安伟;周莉【摘要】宫颈癌已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手术是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较高,可能与腹腔镜手术操作未充分遵循无瘤原则,以及举宫器和CO2气腹的使用导致癌细胞扩散种植有关,本文将对此进行概述,并对腹腔镜宫颈癌手术的无瘤操作步骤进行探索.【期刊名称】《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年(卷),期】2019(011)003【总页数】4页(P204-207)【关键词】宫颈癌;手术;腹腔镜【作者】陆安伟;周莉【作者单位】深圳 518034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妇科;深圳 518034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妇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和放疗[1]。

1992年美国学者NECHAT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例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2]。

之后随着微创观念深入人心,以及腹腔镜器械不断研发,腹腔镜手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宫颈癌手术治疗。

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缩短、创伤少、术后快速康复等优点[3-7]。

但是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仍然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原因可能与腹腔镜手术操作未充分遵循无瘤原则,以及举宫器和CO2气腹的使用导致癌细胞扩散种植有关,本文将对此以及腹腔镜宫颈癌手术的无瘤操作步骤进行概述。

1 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新观点2018年11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RAMIREZ等[8]关于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疗效对比的RCT多中心研究结果,以及美国哈佛医学院MELAMED等[9]的回顾性研究,颠覆了既往对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的观念。

这两项研究均比较了早期宫颈癌开腹(开腹组)和腹腔镜宫颈癌手术(微创组)治疗的肿瘤结局,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微创组与开腹组相比,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更低,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病死率,即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的肿瘤学结局较开腹手术差,这一结论震惊了全球妇科肿瘤学界,让妇科肿瘤专家困惑的同时亦唤起了反思。

最新子宫颈癌临床路径

最新子宫颈癌临床路径

子宫颈癌临床路径一、子宫颈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宫颈癌(ICD-10: C53I a2期-U a期)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ICD-9-CM-3:68.6 900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接触性阴道流血等。

2. 妇科检查提示。

3. 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手术方式:根治性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2. 手术途径:开腹或经腹腔镜(我院尚未开展经腹腔镜)。

(四)标准住院天数为w 2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符合ICD-10: C53 宫颈癌疾病编码。

2. FIGO分期:I a2期-U a期(肿瘤〉4cm,已完成术前辅助治疗者)。

3. 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4.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 天1 .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盆、腹腔超声,胸部X 片,心电图,双下肢深浅静脉彩超。

2.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肿瘤标记物(血SCC或血CA125等),腹盆腔CT或MR,心、肺功能测定,排泄性尿路造影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的第3-5 天1. 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2. 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 输血:视患者术前血常规及术中情况而定。

4. 病理:术后石蜡切片。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治疗妇科癌症术后的护理干预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治疗妇科癌症术后的护理干预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治疗妇科癌症术后的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治疗妇科癌症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将24例宫颈癌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双附件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2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并在出院后进行定期的随访和指导,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和关怀满意度、自我生活满意度、良好夫妻关系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心理障碍则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妇科癌患者焦虑和不安心理,使患者配合手术顺利进行,并安全愉快的渡过围手术期,避免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宫颈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050-02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同时对机体也是一种创伤[1]。

近几年随着宫颈癌知识的广泛宣传和普及,使得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因此其治疗也显得更加重要[2]。

自开创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腹腔镜技术在治疗妇科恶性肿瘤领域已逐渐成熟并得到蓬勃发展,它既有开腹手术的效果,又有腹腔镜手术的微创、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3],逐渐被广大妇产科医师及患者接受。

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2月对在住院的妇科癌症患者12例实施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妇科癌症患者24例,年龄27-69岁,平均(46.7±2.8)岁,其中卵巢癌4例,子宫肉瘤1例,子宫内膜癌4例,宫颈癌15例。

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所有患者无手术禁忌证。

1.2方法对本组24例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双附件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种、子宫大小情况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种大病临床路径目录及分工

21种大病临床路径目录及分工
支气管肺癌(手术治疗)
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
肝胆管细胞癌化(化疗)
肝门胆管癌(手术治疗) 原发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 术(TACE) 原发性肝癌临床路径(肝癌切除 术) 原发性肝细胞癌(手术治疗)
宫颈癌姑息(化疗)
宫颈癌(手术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静脉溶 栓/PCI)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 入治疗) 结肠癌(化疗) 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手术治 疗) 食管癌(化疗)(2012版)
C18),行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 第一诊断为食管鳞癌(ICD-10:
C15/D00.1),需行新辅助、术后 第一诊断为食管癌(ICD-10:
C15.9)术后化疗的患者。需术前
责任科室
科室负责 人
协助科室
工作任务
制定期限
医务科 1、制定新 第一阶段:
护理部 病种临床路 2018年12月
质控科 径表单(医 26日-2018
(ICD-10:C34/D02.2): 1.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肺癌(ICD-
10:C34/D02.2)。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ICD–10:C34/D02.2)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癌(ICD-
10:C34/D02.2)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ICD-10:C34/D02.2): 第一诊断为肝胆管细胞癌(ICD-
肢体骨肉瘤初次入院活组织检查
第一诊断为肢体骨肉瘤(ICD10:C40 )。
10 骨肉瘤
骨肉截肢术
第一诊断为肢体骨肉瘤(ICD10:C40 )。
骨肉瘤化疗
第一诊断为肢体骨肉瘤(ICD10:C40 )。
11 尿道下裂
尿道下裂(手术治疗)
第一诊断为尿道下裂(ICD-10: Q54);全麻下行阴茎矫直术+尿

56种临床路径名称

56种临床路径名称

1、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2、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3、子宫腺肌病临床路径4、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5、宫颈癌临床路径6、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7、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8、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9、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11、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12、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13、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14、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1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16、脑出血临床路径1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路径18、舌癌临床路径19、唇裂临床路径20、腭裂临床路径21、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22、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23、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24、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25、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路径26、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7、共同性斜视临床路径28、上睑下垂临床路径29、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30、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31、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32、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33、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34、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35、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36、乳腺癌临床路径37、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38、腹股沟疝临床路径39、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40、血栓性外痔临床路径41、膀胱肿瘤临床路径42、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43、肾结石临床路径44、结肠癌临床路径45、胃癌临床路径4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47、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路径48、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49、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50、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5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52、声带息肉临床路径53、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54、喉癌临床路径55、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5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路径。

妇产科临床路径分析

妇产科临床路径分析

妇产科临床路径分析妇产科临床路径是指在诊断某种疾病或进行某种手术治疗时,根据患者特征和临床表现,设定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的治疗流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的一种管理方式。

下面将对妇产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路径进行分析。

一、宫颈癌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路径在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术后和随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 早期筛查和诊断: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对于预防和降低宫颈癌发病率至关重要。

临床路径中包括了宫颈抹片检查、宫颈刺激试验和宫颈组织活检等相关检查。

临床路径的设置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评估患者的宫颈癌风险,并尽早发现异常。

2. 治疗方案选择:宫颈癌的治疗方案选择取决于病变的分期和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因素。

临床路径中会根据国际标准对不同分期的宫颈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手术切除、放化疗等。

临床路径的设置有助于医生进行个体化治疗选择,并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3. 术后和随访:宫颈癌手术后的康复和随访是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临床路径中会规定术后护理、术后复查和随访频率等内容,帮助医生更好地掌握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并进行长期随访。

举例:张女士,50岁,通过人流检查发现宫颈异常细胞,经过妇产科专家的评估,确定进行宫颈组织活检,并确诊为宫颈癌早期。

根据临床路径,张女士接受了宫颈锥切术,并术后进行了放化疗。

术后,张女士按照临床路径的要求进行了康复护理和定期复查,并保持了长期随访。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随访,张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二、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在诊断、手术治疗和术后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诊断:临床路径中包括子宫肌瘤的常规检查,如盆腔超声、MRI等。

临床路径的设置有助于医生确定肌瘤的大小、数量和位置,评估患者的症状以及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2. 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保留子宫的手术和切除子宫的手术。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01月在我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宫颈癌91例Ia~IIa期的宫颈癌,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行腹腔镜下施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对照组50例行传统的经腹广泛性子宫全切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对其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研究组明显减少、且手术完成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淋巴结切除数、尿潴留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安全可行。

【关键词】宫颈癌;腹腔镜;根治【中图分类号】R575 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45202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01月在我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宫颈癌91例,年龄35~52岁,中位年龄43岁。

全部病例术前均经宫颈组织活检确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l例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50例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

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2009年)宫颈癌临床分期标准进行分期,选择Ia2~IIa期病例,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操作完成。

12方法121手术器械:德国狼牌腹腔镜器械和设备,美国强生公司超声刀、双极电凝等。

122手术步骤:患者采用插管全麻,取膀胱截石位,头低脚高位,常规消毒铺巾,留置尿管,在阴道置入杯状子宫操作器。

①人工气腹形成后,于脐缘上2cm置镜。

依次在侧腹壁右麦氏点、左侧对应点、耻骨联合上2cm距左及右正中旁开3cm,分别进10mm、10mm、5mm、5mm穿刺套管。

②用Ligasure自伞端卵管系膜向子宫方向依次凝切双侧卵巢骨盆漏斗韧带。

45岁以下患者保留双侧卵巢,切除卵巢固有韧带,术中将其移位至上腹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癌(经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腹膜后
淋巴结切除术)临床路径
一、宫颈癌(经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宫颈癌(ICD-10:C53)Ⅰa2期-Ⅱa期,已行术前放、化疗准备,可具备直接手术指征。

或Ia1期伴有脉管浸润。

行经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ICD-9-CM-3:68.41002)+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等。

1.症状:接触性阴道流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2.体征:妇科检查可见宫颈肿物。

3.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等。

1.手术方式:广泛子宫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2.手术途径:开腹或经腹腔镜或经阴道。

(四)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C53 宫颈癌疾病编码。

2.FIGO分期:Ⅰa2期-Ⅱa期
3.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盆、腹腔超声,泌尿系统超声,胸部X片或胸部CT,心电图。

(5)宫颈HPV检测
(6)肿瘤标记物(血SCCA、血CA125等)
(7)宫颈分泌物培养
(8)盆腔MRI或CT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超声心动图、心、肺功能测定,排泄性尿路造影、PET-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石蜡切片,术中视需要行冰冻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7-1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

术后酌情行引流液培养,监测CRP等。

2.术后用药:酌情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

术后下肢防血栓治疗:使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

3.拔除导尿管后需测残余尿量。

4.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
(十)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

2.伤口愈合好。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相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2.术中因特殊情况无法行广泛子宫切除术。

3.术后根据病理需辅助放、化疗。

4.出现手术并发症需对症处理。

5.术前因肿瘤过大无法直接手术,需补充术前放、化疗。

二、宫颈癌(经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1.第一诊断符合宫颈癌疾病编码(ICD10:C53)
2.FIGO分期:Ia2期-IIa期(肿瘤>4cm,已完成术前辅助治疗者)
行经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ICD-9-CM-3:68.41002)+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20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