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2024年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教案

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作品的完整性、创新性、实用性等方面。同 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通 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15
04
实践活动三:体验生活
Chapter
16
活动主题及背景
活动主题
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生活角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 生活能力。
21
活动过程设计
01 活动导入
02
03
04
05
创新思维训练一 创新思维训练二 创新思维训练三 活动总结
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 引导学生进入创新思维的 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头脑风暴。引导学生围绕 一个主题,自由发表意见 ,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独 特的想法。
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运用 思维导图工具,将复杂的 问题或概念进行分解和重 组,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本 质和寻找解决方案。
教师通过讲解或示范, 引导学生了解所选生活 场景的基本情况和角色 要求。
学生分组进入模拟场景 ,按照角色要求进行体 验。教师巡回指导,帮 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
学生完成体验后,回到 课堂分享自己的感受和 收获。其他同学可以提 问或发表意见,促进交 流和思考。
18
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进 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 生的表现和成果,同时 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为后续活动提供参考。
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02
通过跨学科、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0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第一至第五章教案一、第一章:主题活动设计1. 活动主题:春天来了2. 活动目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了解春天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活动内容:观察春天的植物变化,了解春天的植物特点;观察春天的天气变化,了解春天的天气特点;观察春天的人际关系,了解春天的社交特点。
4. 活动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植物变化,记录下来;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天气变化,记录下来;第三步: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人际关系,记录下来;第四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二、第二章:学科实践活动1. 活动主题:数学与生活2. 活动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3. 活动内容: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运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活动步骤:第一步:讲解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第二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图形面积;第三步:引导学生运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第四步: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解题过程;三、第三章:社区实践活动1. 活动主题:关爱老人2. 活动目标: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活动内容:参观养老院,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与老人互动,为他们提供关爱与陪伴。
4. 活动步骤:第一步:组织学生参观养老院,了解老人的生活环境;第二步:引导学生与老人进行互动,为他们提供关爱与陪伴;四、第四章:环保实践活动1. 活动主题:保护水资源2.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活动内容:学习水资源保护的相关知识;进行节约用水实践活动。
4. 活动步骤:第一步:讲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第二步:引导学生进行节约用水实践活动,如设计节水标语、制定节水计划等;第三步: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节约用水的方法;五、第五章:传统文化活动1. 活动主题:传承民间艺术2.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民间艺术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1.火灾的预防与自救教课目的:(1)认知目标1.认识火灾,切记火灾危害,在平时生活中正确预防火灾。
2.正确掌握和应用火灾逃生的基本技术。
3.掌握息灭火灾的应付举措及基本技术。
(2)能力目标1.掌握制定确实可行活动方案的方法。
2.初步学会依据课题查找、采集、整理素材。
3.培育发现问题、思虑对策、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升走向社会,与别人交流交流的能力(3)感情目标1.培育的团联合作意识。
2.培育面对危险沉着应付的质量。
3.激发关爱生命,关爱自已,关爱别人,培育社会责任感。
活动准备:(一)、选择子课题,成立活动小组有关火灾的问题好多,你准备选择什么问题,经过什么样的活动方式睁开活动实践。
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并与活动内容和目的邻近的同学形成小组,大家共同达成活动目标。
分组参照:第一组:火灾的成因及预防第二组:火灾的分类及息灭第三组:火场的逃生及自救第四组:防火的宣传及救护(二)、贮备资料,准备活动器械活动中,你需要贮备必需的火灾知识,准备充分的活动器械。
如:记录本、介绍信、照相机、各样检查表、灭火演习和逃生自救摸拟练习所需的各样器械。
资料导航:资料库:消防大队档案;网站:网站:书本:《消防知识大全》;杂志:《楚天消防》;报刊:《中国消防报》;(三)、组员分工,拟订活动计划各小组应制定详细可行的活动计划,即团联合作又分工认真,在小组长的带动下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防止任意与盲目性,争取更大收效。
设计参照:活动的目的:活动的地址:活动的方式:活动的内容:活动所需资料:活动小构成员分工:组长: XXX 资料采集员: XXX记录员:XXX管理员:XXX场所器械员: XXX 安全员:XXX活动实行(一)、自主睁开活动1、检查接见:到学校四周,进入工厂、乡村、社区、走访老人、检查公众、检查认识火灾财富损失和人员伤亡状况,进行实地观察。
2、采访咨询:到消防大队进行咨询。
3、累积资料:多渠道采集资料、查阅有关书本、档案、上网查问所需资料。
2024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0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探究,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学生应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和方法,如观察、调查、实验、制作等,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学生应学会制定实践活动的计划和方案,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并能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过程与方法学生应养成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习惯,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同时培养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年级下册课程目标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情境教学法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
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实践活动任务,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合作学习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和表现。
多元化评价法教学方法与手段观察和记录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了解气候对动植物生长的影响。
组织实地考察,观察动植物的生长状况,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
收集和整理有关本地动植物的资料,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通过实验探究自然现象,如水的循环、风的形成等。
活动内容让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对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生长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以及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0102030405活动目标与要求活动步骤与指导准备阶段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和要求;提供相关资源和资料,帮助学生做好活动准备。
实施阶段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和实验探究活动;指导学生观察、记录和整理活动结果;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新现象。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第一至第五章教案第一章:主题一探索春天的奥秘1. 学习目标:了解春天的季节特点和生物变化。
培养观察和记录自然变化的能力。
增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春天的季节特征。
春天的生物变化。
观察和记录春天的变化。
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自然环境。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
分享观察结果,讨论春天的变化。
4. 作业: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春天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第二章:主题二我们的社区1. 学习目标: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
培养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教学内容:社区的组成和功能。
社区的重要性。
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社区调查。
学生绘制社区地图。
分享调查和绘制结果,讨论社区的重要性。
4. 作业:学生回家后思考自己能为社区做些什么,并制定一个行动计划。
第三章:主题三环保小卫士1. 学习目标: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培养环保意识和行动。
学习环保知识和技巧。
2. 教学内容: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影响。
环保意识和行动的重要性。
环保知识和技巧的介绍。
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小测试。
学生分组讨论环保行动。
分享讨论结果,制定班级环保计划。
4. 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环保知识,并一起实施环保行动。
第四章:主题四健康生活我做主1. 学习目标: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提高自我管理和决策能力。
2. 教学内容:健康生活方式的要素。
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
自我管理和决策技巧。
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问答。
学生分组讨论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
分享讨论结果,制定个人健康生活计划。
4. 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健康生活方式,并一起实施。
第五章:主题五科学探索之旅1. 学习目标:培养科学探索兴趣和好奇心。
学习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学内容:科学探索的意义和重要性。
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介绍。
问题解决技巧的培养。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案【一】1.编船篮知识目标:1.巩固压一挑一的编织技法。
2.初步了解竹编的有关知识。
3.通过自学图例,学会编织船篮。
能力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编制竹器的能力。
2.通过自学图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3.通过分组制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4.通过课内外的实践,培养学生思维拓展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竹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3.学会评价,学会欣赏他人作品。
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学生看懂图例,制作出船篮。
难点:1.经纬线的均约匀排列。
2.纬线一端的捆扎和另一端的插入。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范作、半成品、橡皮筋、竹条。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枫桥的竹编全国有名,想当初,仅热水瓶竹壳就热销中国半壁江山。
就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竹篮,就形状多样,请看。
(课件出示各种竹篮。
)2.(指图)形状有(方的)、有(圆的)、有(椭圆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形状。
3.这只篮子又是什么形状呢?我们就叫它船篮好不好?(出示板书:船篮)4.老师也编了一个,用什么编的?5、是的,书上是用塑料带编的,今天,我们要用竹条来编船篮。
(出示范作,学生回答后出示板书:竹编)想做吗?二、自学图例,交流制作步骤。
1、请翻书到第6页,自学图例,学习船篮的制作步骤,同桌可以轻声地交流。
2、制作交流,相机板书。
(1)捆扎经线一端。
(2)经纬上下交织。
(压一挑一)(3)收扎经线另一端。
(4)捆扎纬线一端。
(5)接插纬线两端。
3、在制作时要注意什么?(安全、插法、排列均匀)4、同桌两人合作制作,老师有个评价标准,看看好不好?(出示:实用、形象、美观、创新)5、有信心编好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比老师编的更好。
三、小组合作,制作船篮。
1、播放音乐。
2、老师巡视,有问题的及时指出。
想一想:经纬根数不一样会怎样?四、自评、互评、师生点评。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第一至第五课时教案一、第一课时:主题活动设计1. 活动主题:春天里的发现2.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春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3. 活动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现象,如春天的植物、春天的天气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春天的特点。
4. 活动步骤:提前布置学生观察春天的任务。
课堂上引导学生分享观察结果。
分组讨论,总结春天特点。
汇报总结结果。
5. 活动评价:观察春天的细致程度。
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
二、第二课时:实践活动设计1. 活动主题:春天里的植物2.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认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活动内容: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和研究。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制作植物成长观察记录表,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4. 活动步骤:学生分组,选择观察的植物。
制定观察计划,开始观察。
定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分享观察成果,制作植物成长观察记录表。
5. 活动评价:观察植物的细致程度。
动手操作能力及实践能力。
三、第三课时:主题活动设计1. 活动主题:春天里的游戏2.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活动内容: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春天主题的游戏。
游戏要体现春天的特点,如植物、天气等。
各组展示游戏设计,其他同学参与游戏。
4. 活动步骤:学生分组,设计春天主题游戏。
各组展示游戏设计,讲解游戏规则。
全体同学参与游戏,体会春天的乐趣。
5. 活动评价:游戏设计的创新程度。
团队合作能力及沟通能力。
四、第四课时:实践活动设计1. 活动主题:春天里的环保2.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活动内容: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环保主题进行实践。
1 垃圾分类(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垃圾分类课程: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教学重点:1.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教学难点:1. 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方法。
2. 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准备垃圾分类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吗?为什么我们要进行垃圾分类?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垃圾分类。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2. 教师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垃圾应该投放到哪个垃圾桶中。
3. 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垃圾分类的操作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垃圾分类的具体步骤。
三、实践操作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垃圾分类的工具和垃圾样本。
2. 学生根据所学的垃圾分类知识,将垃圾样本进行分类投放。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心得体会,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学生可以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操作和总结反思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中,部分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还存在困惑,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我形象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知道什么样的学生形象是最美的,明确努力和改进的目标。
2、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获得体验,激发每个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服饰、言谈举止、内心世界,使自己的形象更完美,提高自身素质。
三、教学流程:1、学生形象大采风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在班级里、校园里进行观察,从服饰、言谈举止等方面有目的地跟踪观察形象良好地几个人,并做好观察记录。
2、学生形象大讨论(1)各组代表交流观察所得。
(2)归纳总结出学生眼中“最美的学生形象”。
引导学生做到内外一致。
3、自我形象大设计(1)设计现在的我:采用文字形式设计自我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形象比较完美的人。
(2)设计“我的名片”:启发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名片”。
4、学生形象大展示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可以是自我形象的设计,也可以是自己名片的展示等等。
5、“班级形象大使”评比(1)“我心目中的‘班级形象大使’演讲比赛”。
(2)参评“班级形象大使”的同学进行材料展示。
(3)投票选出“班级形象大使”。
2、我来做导游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拓宽学生视野,积累广博的知识。
2、通过观察、调查、访问、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身边的旅游景点,开阔学生视野。
2、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教学流程:1、读读“芝麻开门”中的话,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会看地图。
3、制定计划:设计导游方案、画导游线路图。
4、导游活动:设计名片、设计导游帽、旗、团徽等。
5、想一想在教学流程中碰到一些意外情况怎么办?6、做一天小导游。
、活动评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为景点做广告,培养学生的思维。
2、开展实践活动,学做小导游。
教学重点和难点:懂得导游的职责、学问,学会做小导游。
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1、学生汇报课外小调查结果。
2、教师提示,今天,我们学习为景点做广告。
二、查阅本地区旅游景点的资料,并记录下来,1、旅游景点的传说。
2、旅游景点的引人之处。
3、我还找到了……三、收集有关风景照,向同学作实景介绍。
四、为旅游景点设计广告词。
五、为旅游景点设计导游词。
六、评选最佳作者,颁奖。
3.我家的小绿化一、教学目标:1、认识各类绿化植物,了解绿化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科学护理、种养方法。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初步的研究性学习意识,启动主动探究问题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在家庭绿化设计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三、教学流程:1、分组调查(1)算一算:测算自己家里的绿化面积,课上进行交流。
从中发现有特色的绿化家庭,重点交流。
(2)看一看: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将家中有特色的绿化记录下来,让大家一起欣赏。
(3)访一访:课余可结伴去花鸟市场进行考察采访,向花农了解一些绿化小品的生活习性和种养注意点。
2、资料查阅(1)查一查:上网和利用阅览室翻阅有关绿化方面的资料,了解家庭绿化的好处,在班上进行交流。
3、行动起来(1)写一写:引导学生做绿化设计师,根据自己家里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可操作的家庭绿化方案,在小组中交流。
(2)试一试:按照自己的绿化方案,采购绿化小品,绿化自己的家。
4.台风来了教学目标:1.用情感表现风中的景物、渲染风的气氛。
2.认识风的特点、种类及风吹来时发生的各种现象。
3.培养学生的语言、想象力和探索自然的兴趣、表现身边事物能力。
教学流程:一、活动导入二、记忆交流,尝试表现三、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师:现在请小朋友们都把自己当成大自然中的一个物体(如:一棵树、一束花、一顶伞)①小组讨论后,共同用肢体语言塑造台风中的一幅画面,组长做一个简要说明。
四、欣赏学生作品刚才,用姿体语言告诉大家物体在台风中的场景,现在我们去欣赏一下小朋友们是怎样用它们的画笔来描绘台风的。
五、学生自主表现看了这些作品,你们肯定也很想画了吧,现在就请你把物体在台风中的变化画出来吧!六、作品展示点评①学生作品介绍。
②互评。
6、我与消防教学目标:1、认识到消防与我们的关系密切。
了解所在地区火灾的发生情况和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2、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消防器材的外形、名称、作用。
教学流程:一、芝麻开门火,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高度文明的今天,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仍然离不开火。
然而,火灾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天发生火灾1万多起,造成数百万人死亡。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因为用火、用电、用液化石油气不慎,违反安全操作规定,以及玩火、吸烟、纵火等原因造成的火灾事例屡见不鲜。
由此可见,消防与我们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啊!二、观察在线请你去公共场所找一找消防安全标志,把你印象最深的画下来,并了解这些消防安全标志所表示的含义。
说说你家的生活小区、你们学校的哪些地方有消防安全通道?三、点击问号访一访,火灾是怎么引起的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采访一下消防队的叔叔,了解你们地区火灾的发生情况和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说一说,易燃、物品极易引发火灾。
你知道的易燃、易爆物品有哪些如果发现火灾,应该怎样报警呢?如果没有发生火灾,能假报火警吗?如果被火围困,应该怎样从火场逃生呢?四、巧手作坊画一画,请你设计一张“红色警报卡”,把你了解到的容易引起火灾的情况画在“红色警报卡”上。
请你设计几条宣传标语,进行上街宣传。
五、携手共享调查了解本校消防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你认为哪些地方比较合理,哪些地方还需改进,写一份调查报告。
向低年级小朋友发放“红色警报卡”。
举行一次以“我与消防”为主题的班队活动,交流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的防火措施。
7、我是社区小主人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关心社区,建设社区”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一种社会美德。
在活动中,深入了解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争当良好小公民的责任感。
2、通过观察、调查、访问、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丰富课余生活,促进个性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开展有关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社区。
2、参加有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社区、建设社区的情感。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对现有的居住环境,应该如何去创造、参与、倡导一个积极、和谐、有生命力的社区文化,这就是社区的主题。
二、板书课题:我是社区小主人。
三、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社区?四、开展有关实践活动。
1、制订活动方案。
2、做好有关记录。
3、写出小组对社区的文化建设的看法。
五、“我爱社区,我爱生活”活动。
1、引入:社区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我们有责任了解我们的社区,爱护我们的社区,建设我们的社区。
2、小调查。
①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②本社区有不文明现象吗?六、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社区中的生活环境。
2、开展有关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流程:一、导入。
我们是社区的小主人,为社区建设多作贡献,我们义不容辞。
二、开展“我是社区小主人”活动。
1、集体作画,把自己对未来社区的设想描绘出来。
2、小组分工,提供社区服务,做一次光荣的小义工。
三、活动汇报。
1、小组介绍活动成果。
2、评出活动积极分子和合作最佳分子。
8 小学生生日消费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纠正学生中追求虚荣、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合作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三、教学流程:1、讨论:你们是怎样过生日的?怎样过生日才有意义?在学生的探究欲被激发的基础上制定活动课题,活动计划。
2、资料收集(1)收集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身边的同学和名人勤俭节约过生日的事例。
(2)请每个学生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用一段简洁的话写下来。
(3)请每个学生问一问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小时候过生日的情况,把要点记录下来。
3、调查访问4、交流合作精品文档5、举办集体生日(1)建议学生举行一次集体生日,并指导学生写一写集体生日的活动设想。
(2)画一张贺卡,写一句祝福的话。
(3)自己动手做一份生日小礼物,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三、活动评价:评选出“最佳生日之星”。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