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版2018-2019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期末模拟练习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1. 默写。
(10分)(1) ______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3)香远益清,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4)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既描绘了农村明媚秀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又蕴含着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5)以诗言志是古代诗人常用的写法。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______ ,______”来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和高瞻远瞩的气概;而清代的龚自珍则用“______,______”来表达不忘报国之志的情感。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极具神奇色彩的历险小说,也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科幻小说,七(1)班同学围绕“展示,交流,分享”这一主线,组织了一次读书会,邀请你参加!(12分)(1) 这是小红根据小说绘制的航海路线图(部分),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① ______② ______(2) 在人物形象交流环节中,大家纷纷发表看法。
小天:我觉得尼摩船长是个英雄,他勇敢无畏,在海底为救人果断地与望鱼、章鱼搏斗。
明明:我觉得尼摩船长是个战士,他坚毅善良,不懈地同侵略行为做斗争,援助那些被压迫的穷苦民众。
果果:我觉得尼摩船长是个学者,______ 。
叶子:我觉得尼摩船长有时候也是一个普通人,他 ______小雨:我也认同这一点,但也是因为他身上有缺点,这个形象才更丰满,更富魅力。
(3) 有人说:二十世纪的一切努力都不过是把凡尔纳的预言变成现实的过程而已。
你能从书中找到已经变成了现实的例子吗?示例:书中有一种具有高压电能的猎枪,动物被击中后可以像被雷击一般倒下,和现在的电击枪相似。
3. 综合性学习。
(13分)为争创全省文明城市,定远县开展了“文明你我他,争创靠大家”创建活动,请你参与。
(1) 【文明之语我宣传】学校是创建文明的主阵地,文明是成功之花,是理想之帆,我们的文明素质就体现在一言一行中,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2020年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学情检测试卷(含答案)(1)

C.以钱覆其口覆:盖
D.徐以杓酌油沥之徐:慢慢地
5.(2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茶以修身,不可不读茶之书,因为日常是灰败,_______________;人生是干枯,___________;现实是暗夜,_______________;世道是炎热,_______________。
曹先生是一个文化人他有学问有知识所以曹先生可以说是在旧社会为数不多的文化人能看透这个社会的人所以曹先生就比较信奉社会主义由于是教书人自身就带有很浓厚的文化气息再加上喜欢传统美术整个人看起来确实和旧社会的其他人都有所不同祥子就认为曹先生是圣人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学情检测试卷(含答案)(1)
选文中的A是谁?A在小说中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二、阅读与赏析(34分)
9.(12分)周法尚,字德迈,汝南安成人也。法尚少果劲有风概,好读兵书。高祖①受禅,拜巴州刺史,破三叛蛮于铁山,复从柱国②王谊击走陈寇。迁衡州总管四州诸军事,改封谯郡公,邑二千户。后上幸洛阳,召之,及引见,赐金钿酒钟一双,彩五百段,良马十五匹,奴婢三百口,给鼓吹一部。法尚固辞,上曰:“公有大功于国,特给鼓吹者,欲令公乡人知朕之宠公也。”固与之。岁余,转黄州总管。上降密诏,使经略江南,伺候动静。及伐陈之役,以行军总管隶秦孝王,率舟师三万出于樊口。陈城州刺史熊门超出师拒战,击破之,擒超于阵。转鄂州刺史,寻迁永州总管,安集岭南,赐缣五百段,良马五匹,仍给黄州兵三千五百人为帐内。陈定州刺史吕子廓据山洞反,法尚引兵逾岭,子廓兵众日散,与千余人走保岩险,其左右斩之而降。炀帝嗣位,转云州刺史。后三岁,转定襄太守,进位金紫光禄大夫。明年,黔安夷向思多反,杀将军鹿愿,围太守萧造,法尚与将军李景分路讨之。法尚击思多于清江,破之,斩首三千级。还,从讨吐谷(yù)浑③.法尚别出松州道,逐捕亡散,至于青海。辽东之役,以舟师指朝鲜道,会杨玄感反,与将军宇文述、来护儿等破之。以功进右光禄大夫,赐物九百段。时有齐郡人王薄、孟让等举兵为盗,众十余万,保长白山。频战,每挫其锐。明年,复临沧海,在军疾甚,谓长史崔君肃曰:“吾再临沧海,未能利涉,时不我与,将辞人世。立志不果,命也如何!”言毕而终,时年五十九。赠武卫大将军,谥曰僖。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孝感市孝昌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阅读理解(58分)1.(12分)现代文阅读母亲给莫言的“五份礼物”①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时,平静地讲了母亲与他的五个故事。
莫言虽未诠释,但让人感觉到这故事奠定了莫言做人处世的根基,是莫言母亲送给儿子人生途中的五份礼物。
②莫言小时候,打开水时,他将家里唯一一把热水瓶打碎了。
他吓得在草垛中躲了一天,直到傍晚听到母亲呼唤他的乳名,才从草垛里钻出来。
母亲没有打他没有骂他,只是抚摸着他的头,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这是莫言对他母亲最早的记忆。
也是莫言母亲送给他第一份礼物﹣﹣“爱”与“宽容”。
③莫言与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他母亲裹过小脚,跑不快,被守麦田的抓住了。
那身材高大的看守扇了他瘦弱的母亲一个耳光,他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莫言终生难忘。
可若干年后,莫言在集市上与那守麦田的人相逢时,要冲上去报仇,可他母亲拉住他的手平静地说:“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④往事如烟无须管,冤家宜解不宜结。
母亲随意地送给莫言人生的第二份礼物﹣﹣“忍让”与“善良”。
⑤有形的礼物可能随时间流逝而消于无形,而无形的礼物植入了灵魂,才与生命永恒。
⑥一个中秋节的中午,莫言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他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他家门口,莫言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那人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莫言生气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很好了,你要不要?你要就要,不要就滚。
”母亲训斥了莫言,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的碗里。
⑦莫言的母亲用自己的言传身教,送给了莫言人生途中的第三份礼物﹣﹣“仁慈”与“悲悯”。
当莫言将笔触及农村最底层生活时,他的悲悯情怀无不受到母亲的影响。
第1页(共19页)⑧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完整版)2019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9 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初一年级语文科试题时量:120 分钟满分:150 分一、累积与运用(29 分)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哉(zāi )俯瞰(kàn)震悚(sǒng)火热(chì)....B.碾 (ni ǎn)屏障( píng)毡鞋( zhān)告罄( qìng)....C.涕(t ì)修葺(qì)退色(tèi)淤泥(wū)....D.啮(ni è)门槛(kǎn)侍奉(shì)比如(pì)....2.以下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敬佩浓密凌乱无章千钧重担B.炙烤微小锋芒必露忧心仲仲C.斑斓恶运稍进一筹耀武扬威D.循环稳妥颠三倒四海角天涯3.以下对病句的改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单独拾荒,供儿子念书。
(删除“独自”)B.他的暮年,仍旧精力充足,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很多优异作品。
(把“他的暮年”改为“暮年的他”)C.因为长江流域连续干旱,致使洞庭湖和、鄱阳湖水面大面积减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删除“给”)D.有人认为央视《高兴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益于更多人研究和认识国学。
(把研究和认识”改为“认识和研究”)4. 请选出以下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2 分)①对于它的发源,最先是消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渐渐形成了怀念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累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现在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子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此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当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此后,被附带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 ④①⑤②③B.⑤②③④①C.④①②⑤③D.②③④⑤①5.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谦称自己的父亲,用“家严”“家君”尊称对方的父亲。
十堰市部编版 2018-2019上学期末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及答案

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七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2分,1—5题各3分,6题7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嘹.亮(liáo)黄晕.(yuèn)凌镜.(léng)地毯.( tǎn )B.吝啬.(lìn )澄.撤(chéng)着.落(zháo)慈.善(cí)C.宛.转(wǎn)碣.石(jié)干涩.(sè)粗犷.(guǎng)D.淅沥..(xīlì)草垛.(duó)应.合(yīng)娇媚.(mèi)2.下面加括号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 )(3分)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3分)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D )(3分)一次去青海湖,湖面如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藏高原上的纳木错湖,海拔高达4500米,堪称举在天上的湖。
____,好像大地佩戴的一块翡翠坠子。
青藏高原上的湖泊美在何处?我觉得:美在清澈,美在水色。
①像晴朗的夜空②走近岸边③远望湖水湛蓝湛蓝④湖水是绿色的⑤湖水如蒸馏水一样清澈⑥卵石历历可数A.②④⑥⑤①③B.⑤③①④②⑥C.④⑥⑤①③②D.③①②⑤⑥④5、下面对课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3分)A、《春》这篇生动的写景散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幅美丽的春景图。
2018~2019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目标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时训练第一课时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确凿.()菜畦.()斑蝥.()收敛.()脑髓.()秕.谷()倜傥..()宿儒.()人迹罕.至()油línɡ() chán络()桑shèn() mì食()蝉tuì() yuān博()kuī甲()锡bó()人声鼎fèi()2.根据原文填空。
(1)不必说的菜畦,的石井栏,的皂荚树,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2)一块雪,地面,用一枝短棒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罩住了。
3.文学常识填空:(1)鲁迅原名_______,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家、_____家、_____家。
(2)本文选自散文集《_____________》。
鲁迅在文中回忆了听讲美女蛇的故事,跟随寿镜吾老先生在里读书等往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鲁迅故乡绍兴的三月是一个百花盛开、草长莺飞的地方。
B.河北唐山附近发生大约里氏4.2级左右的地震,北京地区也有震感。
C.为应对钓鱼岛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多艘海洋执法船在钓鱼岛海域巡航。
D.通过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使我体味到了童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5.下面句序的正确排列为:①在泥墙的南端,即与鲁迅家后门墙角接壤处,有块刻有“梁界”两字的界碑。
②大园在南,西边有一垛长达四十四米的泥墙,作为与西邻梁家后园的分界线。
③百草园在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后面,有小园、大园之分。
④这块界石和这垛被鲁迅称为“有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至今仍留存如故。
⑤小园在北,向西北角突出,面积约为大园的四分之一。
6.请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或作用。
(1)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第06单元(A卷)-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原卷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6单元基础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短暂.(zàn)蹲下心有灵犀.(xī)茏罩B.潜.入(qiǎn)铁镍天涯海角.(jiǎo)循环C.闷.热(mèn)纵然激动不已.(yǐ)闲瑕D.炽.热(chì)包裹不期.而至(qī)屏幕2.结合语境,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填写成语。
(4分)(1)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__________(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如同一次重生。
(2)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__________(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3)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_____________”(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的错觉。
(4)这时舷窗已经烧得黑乎乎的,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____________(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地等待着配合程序。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热,热得像……地狱。
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B.直到一个小时后我回去躺到床上,她还在哼着《月光》,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C.“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D.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听,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正是孙杨的刻苦训练,才使得孙杨世锦赛男子400米自由泳三连冠看似不期而至....地到来,却又水到渠成。
B.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定要抓好基层党建,在农村坚持党的领导,走遍基层才能和广大人民群众心有..灵犀..。
C.为了找到建造射电望远镜的最佳地点,南仁东带领其团队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完整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七年级 语文 第 1 页 共 4 页座位号一、基础知识(43 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总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A.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奥运会和世博会,是中华民族为全世界各国人民演奏的两场精彩的国际盛会。
C. 陶渊明的田园诗拓宽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范围,被誉为田园诗歌的一代宗师。
D. “天安”号事件致使韩朝绝交,媒体呼吁双方保持克制,要以世界和平大局为1. 请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6 分)⑴我因为怜 mǐn( )恶人,才受到如此的恶报啊!⑵除了调和鼎 nài( )之外还贯通不少的左道旁门。
⑶雪人的 kē( )下似有一张纸片。
⑷这小个子老头自诩( )为保护楼上两位年轻画家的看家猛犬。
⑸双手端着上了霰( )弹的猎枪。
⑹这也真够滑稽( )。
2. 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邀集(yāo) 杈枝(chà) 不啻(chì) 假寐(mèi) B. 意暇甚(xiá) 少时(shǎo) 窘迫(jiǒng) 缇萦(tí yíng) C. 作揖(jī) 长吏(zhǎng) 朝祭(zhāo) 狡黠(jié) D. 簇拥(cù) 收敛(liǎn ) 煞白(shà) 颓丧(tuí sàng)3.下列词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横线上改正。
(4 分)殚智竭力 无以复加 下流无耻 肆无忌殚赅人听闻 随声附和 钦差大臣 不可救药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这条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B 、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C 、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共3 页部编版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23分)1、下列词语拼写有误的是哪一项( )(3分)A 、烂.漫(làn) 酝酿.(niàng) 应和..(y ìng h è) 混.为一谈(hùn)B 、烘.托(hōng) 抖擞.(s ǒu ) 创.伤(chuāng) 花团锦簇.(cù) C 、澄.清(chéng)拆.散(ch āi ) 贮.蓄(zhù) 煞.有介事(shà) D 、棱.镜(l í) 娇媚.(m èi ) 憎.恨(z èng ) 众目睽睽..(gu í)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3分) A 、宛转 嘹亮 憔悴 决然不同 B 、睫毛 倜傥 建壮 不求胜解 C 、草垛 烘托 侍弄 花枝招展 D 、确凿 寻觅 逃窜 翻来复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跳舞对我很有兴趣,所以我喜欢跳舞。
B 、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C 、通过这次日记比赛,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D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所以成绩才能提高。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金色花》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园丁集》《飞鸟集》。
B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 、《散步》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5、下列句子与原文相附的是( )(3分)A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动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C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伟大的父亲。
D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如果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6、古诗默写。
(每空1分,共8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 曹操)(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咏雪》刘义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5)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 ________。
(6)在《论语》中,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 ,_____ 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运用。
(3分)7、快要期中考试了,玉苏普江同学放学回家后不写作业,不帮助家长做家务,父母教育他时,他还理直气壮地顶撞父母,作为同学的你,你该如何帮助他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
三、阅读。
(共34分)(一)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 开头两句描绘出一幅_ __的村野图景,营造了一种_ __的氛围。
(2分) 9、“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8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与人期.行 期:______________ 太丘舍去. 去:_____________ 下车引.之 引:______________ 尊君在不. 不:____________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元方的表现来看你认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2分)(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5小题。
(11分)第 2 页 共 3 页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_______一块雪,_______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_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些秕谷,棒上__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_着,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_,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3、选择适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
(7分)A 扫开;B 打扫;C 暴露;D 露出;E 支;F 架;G 拉;H 牵;I 撒;J 投;K 系;L 捆 14、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2分) 捕鸟的条件: 捕鸟的结果 :15、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小题。
(11分)永不贬值的财富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
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送钱,帮我筹学费。
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
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了,赶忙去开门。
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家一生没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
平常只好握着根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
母亲急忙把瞎眼婆婆让进屋里坐下,然后,喊我倒茶。
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布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老婆子也没钱,这两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2毛钱1斤,我共卖了10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③怎么,两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一元钱呀!望着这一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
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10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风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快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一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
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一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6、文章标题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什么?而实际上是指什么?(2分)17、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在第2段的横线处补写几句描写瞎婆婆外貌的句子。
(字数不少于20字)(2分)18、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4分) (1)(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布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
(2)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夺眶而出。
19、结合文章第3段,说说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3分)四、写作(40分)20(1)请以“皮山县的秋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2.要富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第 3 页共3 页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语文综合运用。
1、D2、C3、C4、B5、B6、(1)山岛竦峙 (2)随军直到夜郎西 (3)与儿女讲论文义 (4)枯藤老树昏鸦(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运用。
7、略 (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三、阅读。
8、答:深秋僻静 萧瑟凄凉。
(意对即可) 9、思乡之情,漂泊天涯的孤寂凄凉(意对即可)10、期:约定 去:离开 引:拉,牵拉 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1、(1)译:和别人相约同行,丢下我就走了。
(2)译:朋友很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进门连头都没有回。
12、答:元方是一个机智聪明、正直勇敢、懂礼识节的孩子。
13、A D E I K H G14:捕鸟的条件:“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捕鸟的结果: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5、答:准确、生动、真切写出捕鸟地全过程,也从捕鸟活动写出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园,却乐在其中。
16、答:表面上是指婆婆给的“两元钱”或一元钱;实际上是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或者让我懂得了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7、示例:花白的头发上搭着一条破烂的头巾,脸上的皱纹如同松树皮一般,手里拄着一根拐杖。
18、(1)说明瞎婆婆年事已高,动作缓慢,同时这也是瞎婆婆对这来之不易的“两元钱”作出重大决策的表现。
(2)我被瞎婆婆的举动感动了,深知瞎婆婆送这“两元钱”的深情厚谊,所以这是不能自已的表现。
19、答:明白了瞎婆婆说的“两元钱”为什么会变成手中的一元钱的缘由;或者明白了小商贩欺骗瞎婆婆,说好是两元钱,而实际只给了一元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