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动作描写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 生作文好词好句好段汇总-写人篇(带答案)

小学生作文好词好句好段汇总-写人篇(动作描写)他半张着嘴,微微探着身子,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手中的马靴。
他仿佛真的被吓住了,嘴巴张得好大,眉头也皱起来,并且还不住地咂嘴,然后就急匆匆地走了。
可我那几乎冻僵的脑袋却只能以脖子为主轴,生硬地扭动几下,仿佛是波浪鼓的鼓头儿。
她很激动,嘴唇有点颤抖,想说什么,可又咽了下去。
只见他半闭着眼睛,干枯的手指有节奏地敲着桌面,跟着,摇晃的头就慢慢地向后拗过去……我睁大着双眼,脑袋瓜像个拨浪鼓,来回地转,真恨不得把这一切都印在脑子里,刻在心上。
妈妈咬紧牙关,一言不发,默默地看着我。
我不能说什么了,只能低着头,沉默地跟着人群向荒野走去。
我俩依依不舍地目光相遇在一起,不知有多少话要说,但终于谁也没有开口。
我低着头,咬着唇,委屈的泪水几乎要夺眶而出。
他微微颤了几下,慢慢地睁开了两只浑浊的眼睛,长长地打了个哈欠。
他唰的一下涨红了脸,哑口无言地低下头。
她微笑着,嗓音清脆声音很甜很美,比黄莺的歌声还动听。
妈妈来到我的房间,我勉强抬起头,但一看见她那异常严峻的目光,又赶紧低下了头。
小刚看着爸爸倒剪着双臂,在室内来回走着,那焦虑的神情分明在思考着一个重大问题。
他正在掩卷沉思,仿佛遇到了什么难题在思考,就连我的喊声都没听见。
望着那占了讲台一半的拖把,乔老师一直板着的面孔再也控制不住了,一低头“噗’她笑出了声。
奶奶的牙不好,吃东西时,她那片干瘪嘴儿老是一瘪一瘪地动着。
姥爷喘着气,圆圆的脸涨得更红了,晶莹的汗珠挂在两颊,挂在鼻尖,慢慢地往下流。
可小孩还是大哭不止,他的脸憋得通红,眼睛闭得紧紧的,泪珠大颗大颗地落下来,嘴咧得像个小瓢儿,“哇哇”地大哭着。
匡爷爷认真地听着,还不时地点点头,似乎在称赞我们这样做得对!“奶奶喜欢吃鱼头。
”说着眯缝着眼,用筷子夹起鱼头,用没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嗍着,不时吐出一块块骨头。
只见他大口大口地吮着,嚼着,不断发出“吱吱”的声音,两腮鼓得像含着两个乒乓球。
当曾祖父出院后听说“小淘气”飞走时,先像遭雷击似的呆住了,然后像孩子一样哭了起来,他说什么也不相信:“小淘气”能挣断锁链。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怎样写好人物的动作)

怎样写好人物的动作
我们来做一做、写一写有趣的游戏: 1.游戏前,你做过哪些准备? 2.在游戏中,你做了些什么?印象比较深的是什么? 3.游戏结束后,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根据这些问题,把作文拟个题目。
(三)、巧加修饰语和联想
他先(笔直地)站着,两手放在身体两侧。接 着,他 (快速地)抬起右腿,脚掌(紧紧地)贴在 左腿上,同时,两手(迅速地)抬起,半握拳头, 半 托着脸,嘴里发出响亮的“喔喔喔”的叫声。然 后,他左右摇晃着 脑袋,嘴里继续发出“喔喔喔” 的叫声,身体(踉踉跄跄地)移动,仿佛是一只兴 奋无比的公鸡。
写好人物动作:
一、认真观察; 二、分解动作; 三、巧加装饰语; 四、多联想; 五、辅以神态。
Thanks
.
一、定格瞬间动作的描写
动作:站着 竖起 神态:笑容满面 句子:她侧身站着, 竖起大拇指,笑容满面。 她那笑容仿佛是一朵绽 开的鲜花。
二、人物连续动作的描写
(一)、弄清身体部位
头、脖子、背、腰、手、脚
(二)、动作分解
抬起 托起 摇头晃脑 移动 他先站着,两手放在身体两侧。接着,他抬起右腿, 脚掌贴在左腿上,同 时,两手抬起,半握拳头,半 托着脸,嘴里发出“喔喔喔”的叫声。然后,他 左右摇晃着 脑袋,嘴里继续发出“喔喔喔”的叫声。
(四)写动作时,注意人物的神态
他先(笔直地)站着,两手放在身体两侧,神情严肃。接着,他 (快速地)抬起右腿,脚掌(紧紧地)贴在左腿上,同时,两手(迅 速地)抬起,半握拳头,半托着脸,嘴里发出响亮的“喔喔喔”的叫 声。这时,他可能自己觉得很好笑,但又用牙齿咬住下唇,极力不让 自己笑出声来。然后,他左右摇晃着 脑袋,嘴里继续发出“喔喔喔” 的叫声,身体(踉踉跄跄地)移动,仿佛是一只兴奋无比的公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后习题答案及题目

1-8单元需要背诵的内容及课后题梳理《1观潮》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观潮》一课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2 走月亮》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1、“走月亮”的意思是在月夜里散步,本文通过描述“我”和阿妈在秋天的夜晚走月亮的情景,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走月亮时的喜悦、幸福之情。
2、“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在表达情感上,这句话反复出现,抒发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的心情。
在文章结构上,这句话作为文章线索,起到了串联全文的作用。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作者:安徒生1、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这是针对课文的部分内容提的。
虽然环境很差,但是这粒豌豆的态度积极向上,它努力生长,所以长得很好。
2、母亲为什么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这是针对课文的部分内容提出的。
因为小女孩身体不好,无法像普通孩子那样去户外欣赏美景,而窗边的这株豌豆苗对小女孩来说就如同一个小花园,给她带来了欢乐与生机。
3、掉进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这是针对全文提出的。
小学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作文400字

小学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作文400字禁不住的泪去年盛夏的一个早上,我们正在上课.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同学们的目光引向门口.当老师开开门时,我惊讶地发现是我爸爸?!我的心情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老师一边听爸爸说着什么,一边连连点头.然后轻轻走到我身边说:“你爸来请假,说家中有急事,你去吧!一路上小心.”出了校门,车在门口,妈妈也在车上.车很快驶出市区,一头雾水的我,忙问爸爸去哪里?爸爸神情严肃地说:“奶奶家的镇上出事了,详细情况现在还不知道.”一路上,爸爸几次摧司机开快点.车未到奶奶家门口就停了.我们下了车,眼前的一切使我们目瞪口呆.去奶奶家经过的拱桥只剩一半,人们在临时搭建的木桥上来来往往.把镇子一分为二的河道积水很深.河道两岸的房子,有的地方东倒西歪,有的地方成片倒塌.有的居民在河边打捞着浮在水面的东西.河岸两边隐隐约约传来哭声.我来不及想这里倒底发生了什么事,慌忙地跟着爸爸妈妈往奶奶家走去.到了奶奶家,奶奶疾步迎上来说:“你们可来了.差点见不到你们了.”奶奶接着说:“昨天傍晚下了半个多小时的暴雨,山洪下来,把这几年那些在河道两边乱建房倒到河里的建筑垃圾冲下去,堵住了桥洞,水一下涨高,进到岸上的房子里,低处的房子全被淹了.有几十个人被活活淹死.有的尸体现在还没找到.”。
禁不住的泪去年盛夏的一个早上,我们正在上课.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同学们的目光引向门口.当老师开开门时,我惊讶地发现是我爸爸?!我的心情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老师一边听爸爸说着什么,一边连连点头.然后轻轻走到我身边说:“你爸来请假,说家中有急事,你去吧!一路上小心.”出了校门,车在门口,妈妈也在车上.车很快驶出市区,一头雾水的我,忙问爸爸去哪里?爸爸神情严肃地说:“奶奶家的镇上出事了,详细情况现在还不知道.”一路上,爸爸几次摧司机开快点.车未到奶奶家门口就停了.我们下了车,眼前的一切使我们目瞪口呆.去奶奶家经过的拱桥只剩一半,人们在临时搭建的木桥上来来往往.把镇子一分为二的河道积水很深.河道两岸的房子,有的地方东倒西歪,有的地方成片倒塌.有的居民在河边打捞着浮在水面的东西.河岸两边隐隐约约传来哭声.我来不及想这里倒底发生了什么事,慌忙地跟着爸爸妈妈往奶奶家走去.到了奶奶家,奶奶疾步迎上来说:“你们可来了.差点见不到你们了.”奶奶接着说:“昨天傍晚下了半个多小时的暴雨,山洪下来,把这几年那些在河道两边乱建房倒到河里的建筑垃圾冲下去,堵住了桥洞,水一下涨高,进到岸上的房子里,低处的房子全被淹了.有几十个人被活活淹死.有的尸体现在还没找到.”说到这奶奶哭了.我也感到鼻子在发酸……下午,爸爸带我去看亲戚,每家只有一个话题:“这都是强占河道惹的祸”.到处都在谴责那些破坏河道的行为.那些住在河岸边损失惨重的人,有的呆呆地看着没有退走的水,有的捶胸顿足,后悔莫及……夕阳下,爸爸妈妈带奶奶回城.离开小镇时,奶奶一步三回头.我们站在那座被毁的半座桥上,看到的再不是河边垂柳婆娑、饮烟袅袅小镇,再也听不到那暮归的老牛在唱歌.被大水冲走的和我小时候一块玩耍的小伙伴,香香、存儿,还有最调皮的尕虎儿的面孔在我的脑子里越来越清晰……车启动了,我捂住脸,情不自禁地大声的痛哭起来……我的表弟我有一个天真又可爱,聪明又活泼的表弟,他有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想问题时乌黑的眼珠便在眼眶里骨碌骨碌直转。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佳作在线:
考卷的秘密
在我的个人成长档案里,至今仍保留着我三年
级时的一张数学考卷。考卷的右上角有一个红笔写
着分数:75分。仔细一看,“7”有刀刮过的痕迹,
模糊不清❶。
这是我成绩最差的一张数学考卷,之所以珍藏
写法品析
❶开篇交代考卷的特殊 性,这张特殊的试卷也 是故事的线索。
❷这个小秘密是什么? 为什么被“我”和妈妈 共有?设置疑问,引起 读者的阅读兴趣。
你到他的生活中去 他到你的生活中来
我和____过一天
经过:发生了什么 事情
结尾:写出感受
合理想象
抓住人物特点
感动 有趣 悲伤
1.发挥想象,在选材上多下功夫。
这次习作应该怎样选材呢?
这次习作可写的范围很广,可以写“我”去到故事里的 人物生活的世界,在那里发生的事情,也可以写故事里的 人物来到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最 好选择我们自己熟悉的人物。
意外收到生日礼物;作文大赛获 奖;在班干部竞选中获胜……
在出站口等待久别的爸爸归来; 与久别的好朋友就要见面了……
2.你想要的表达怎样的心情?怎样表达出这种心情?
开头: 开门见山,点明主题,引出下文
写作过程
中间: 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衬托心情变化,写出独特感受
结尾: 抒发感情,突出中心
写文章时怎样才能做到“以情动人”呢?
1.要用充沛的感情对待作文。情感来源于生活,只有热爱生活, 才能在生活里发现真、善、美及假、丑、恶,有了对生话的认识和体 验,进而才会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掌握这样的材料,表达出来的 “情”才能“真实动人”。
2.要注意掌握抒发感情的方法及方式。小学生常用的有写人抒情 (如因某人而气愤或感动、赞扬等等),记事抒情(如伤心的事、后悔的 事、快乐的事等)。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复习

例: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改成:乌云把太阳遮住了。
我被母亲温柔地叫到桌前。 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
7.少年不知勤学早,老来方知读书迟 。
8.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真题
十、按原文填空。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1.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3.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
十一、日积月累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古代诗词,也让我们感受了乡村生活的美丽与舒适。 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中写道:最喜小儿亡赖 ,
雨来抖着水
。
2.这次成功的探月活动,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
里程碑。
探月活动成为里程碑
。
3.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
纳米技术将带来变化
。
4.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
苍蝇停在松树上
。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三、句子加工厂。
1.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改为反问句:小小的天窗难道不是你唯一的慰藉吗 ? 改为感叹句: 小小的天窗就是你唯一的慰藉啊 !
排比句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1.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 光也是绿的。 2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 草。 3.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反问句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1.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
一、照猫画虎,仿写句子。
四年级上册p 92页第六单元动作描写表示心情重点句子例句

四年级上册p 92页第六单元动作描写表示心情重点句
子例句
以下是四年级上册p92页第六单元动作描写表示心情的重点例句:
1. 我低着头,咬着唇,泪水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
2. 我紧张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感觉手都有点抖。
3. 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拍着手,笑着跳着。
4. 他怒气冲冲地一脚踢开了门,满脸通红地大喊。
5. 她悄悄地伸出手,迅速地抓起那个玩具,然后塞进了背包里。
6. 他强忍着泪水,咬紧牙关,握紧拳头,默默地走出了房间。
7. 她笑得合不拢嘴,手舞足蹈地跑过来抱住了他。
8. 他愣住了,张大嘴巴,眼睛瞪得大大的,一时间不知所措。
9. 他急匆匆地跑进教室,气喘吁吁地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10. 她紧张地搓着手,眉头紧皱,嘴巴也紧紧地抿着。
通过以上动作描写来表达人物的心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状态。
如需更多句子,建议阅读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辅材料或课文内容。
描写人物动作的好词好句

描写人物动作的好词好句第一篇:描写人物动作的好词好句描写人物动作的好词好句名言警句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好词抓耳挠腮挤眉弄眼暗送秋波拳打脚踢辗转反侧东倒西歪瞠目结舌眉飞色舞一瘸一拐拔腿就跑连蹦带跳一步登天步伐轻盈飞檐走壁健步如飞大步流星七手八脚蹑手蹑脚手舞足蹈步伐矫健匍匐前进脚踏实地笨手笨脚手忙脚乱大快朵颐抓耳挠腮举手投足奔走如飞上窜下跳目不转睛凝神注视怒目而视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挤眉弄眼瞻前顾后举目远望极目了望尽收眼底察言观色身手敏捷风驰电掣动如脱兔好句1、他这个调皮鬼,书念得太快了,劈劈啪啪,像是炒花生米一样。
2、他又埋头写起作业来,屋里静悄悄的,只听到钢笔在纸上沙沙写字的声音。
3、奶奶将右脚绷着,向鞋子口里溜进去,筋脉凸兀的手紧紧抓着门框,将左脚轻轻抬起,紧绷着的脚小心向鞋口一插,又往里扎了扎,接着踩了几踩,让自己的脚更舒适些,满意地出门了。
4、每当我做作业时,笔尖沙沙响,好像小鸟在对我唱歌,又好像在鼓励我:“你要不怕困难,勇攀高峰。
”5、老人的双手很灵巧。
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分钟。
看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
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
他左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偏偏的帽子。
6、娟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声音脆生生,很是好听,连阳光也听得入了迷,偷偷地从窗口钻进了教室,落在她的书上,久久不愿离开。
7、她钻进浩如烟海的书籍里,如鱼儿进入了大海,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8、她站了起来,回答得那么准确,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似乎早有准备似的。
9、她抑扬顿挫地朗诵着,声调优美,娓娓动听,举座动容。
10、她拿起筷子,向一盘色泽鲜艳的菜伸去,轻轻夹起一片,用左手在筷子下方端着,小心翼翼跟随着筷子。
本来筋脉突兀的手此刻一用力青筋更加明显。
她小心地把菜放入嘴中,细细地品尝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作描写五大技巧,非常实用!很多家长都打印了作家老舍学生说:“唯有动作描写,人物才能立起来!”可见,动作描写在写人记事的作文里,同样是举足轻重的。
当然,我们都知道动作描写,我们也知道有哪些动作,可怎么写才能把短时间发生的动作,写得具体生动呢?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你认真阅读本文,配合老师布置的练习,你就不是一般的你啦!一个个就会成为动作描写的大师啦!同学们,我们先回忆一下,从小到大有没有被爸爸或妈妈惩罚过?特别是“竹笋炒肉丝”的那种?如果有,你现在就在纸上写上“妈妈打我”或“爸爸打我”,就暂时别动,听我继续说,然后再一起来修改。
好了吗?我们先来看一个动作。
李老师喝茶。
这句话和你们现在在纸上写的那句话差不多。
如果扩写,有同学这样写:李老师端起茶杯,慢慢喝茶。
这样写,还是很笼统,到底怎么喝的呢?是不是还可以更具体呢?用这篇文章的题目来说,怎么写才是“慢镜头”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教给同学们的动作描写的技巧。
01给动作“化功大发”所谓“化功大法”,就是要把一个很笼统的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给大动作一个“过程”。
我们还看刚才的例子:李老师喝茶。
请看一个同学把这一个大动作写成小动作的例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李老师停止了讲课,目光一瞟,伸过右手凑近杯子,然后轻松地拿起杯子,拧开杯盖,把杯子举到嘴边,嘬起嘴唇,轻轻歪斜杯身,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大概是在试探杯子中的水烫不烫吧。
然后,就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只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他的喉结也上下不停地抽动。
眨眼功夫,一杯水就见底了。
他砸巴砸巴着嘴唇,好像还很不解渴呢。
这一段描写,把李老师喝水这一过程,分解成“拿起杯子——试探温度——大口猛喝——砸巴嘴唇”这样一连贯的小动作,是不是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了?有的同学经常抱怨自己的作文写不具体,在写动作的时候,采用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就是一个可以使用的方法。
在我们的课文里,也有类似的“化功大法”,课文《凡卡》一课中,写凡卡写信的动作,就是大动作,其中一个细节: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
”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这里的想、蘸、写、抓、添等一系列动作,把不会写信的凡卡渴望爷爷收到信,救他出火坑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学了就要用,刚才同学们在纸上写的“妈妈打我”或“爸爸打我”,你能把这个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吗?试试?02给动作“涂脂抹粉”写好人物的动作,选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是不是就很美呢?《燕子专列》这篇课文里有这么一句话:小贝蒂伸出双手,捧起燕子,送到嘴边用呵气为小燕子取暖。
我们对这句话里的动作“涂脂抹粉”,就成了这样一句:小贝蒂慢慢地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燕子,像捧起珍贵无比的宝贝一样,轻轻地送到嘴边用呵气为小燕子取暖。
通过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在动词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就会使动作的幅度、速度、力度等比较细致地表达出来,人物形象就会更具活力,就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与思想。
这里就叫“涂脂抹粉”。
我们再来看一篇“涂脂抹粉”的。
来到爬杆的场地,张小虎一只手摇了摇爬杆,一只手搭在额前,抬头仰望一下杆顶。
朝手上吐了口口水,搓了搓,两脚微微张开,身体慢慢往下蹲。
忽然,张小虎猛地往上一窜,两只手一上一下紧紧地握着爬杆,两腿交叉,用脚背死死地“咬”住爬杆,居然一下子就让我们要抬着头仰望他。
紧接着,张小虎轮流交换着双手,每换一次,都靠着手臂的力量把他的身子往上挪动,双腿也不闲着,一松一紧地配合……在我们的欢呼声中,张小虎已经触摸到了杆顶的横梁,朝我们频频挥手呢。
上面的片段中,运用“化功大法”把张小虎爬杆的动作进行了分解,然后给部分动作“涂脂抹粉”,文章就显得活灵活现,就真的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了。
聪明的你,准备好了吗?为你面前的动作片段,也来“涂脂抹粉”吧。
记住,不能太多,化妆多了,也难看呢。
你们说是不是?03给动作“配上声音”在写动作的时候,如果仅仅是动作描写,也很单调的,在动作中载入声音,就会让你笔下的动作活灵活现。
这里说的“配上声音”可以有两种声音,一是配上人物的语言描写,二是配上适当的象声词。
我们看一段动作描写。
刘老师把试卷摊开,平铺在讲桌上,食指往嘴巴里一舔,蘸了点唾沫,随即两个指头一翻,抽出了一张试卷:“这是张璐同学的试卷,你们瞧瞧,书写得多工整……”边说还边在试卷上用手指敲了敲,仿佛我们看不见他的动作似的。
接着,刘老师又抽出了一张:“而徐晋呢?我都不想看他的试卷,不管你会不会,你把字给我写好啊!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七倒八歪的!你给我上来!”说完,手指直指徐晋,似乎要把徐晋给戳穿了……这是一段老师点评试卷的过程,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经常看到类似情景,简单的几个动作,经过小作者“化功大法”、“涂脂抹粉”,加上人物的语言描写,就变成了近200个字的小片段,厉害吧?因此,同学们在平时写作时,要克服“偷懒”心理,勤快一些,这样,我们平时看上去挺简单的几个动作,认为不可能写进作文的“一般内容”,都可以成为你作文的素材。
“配上声音”除了人物的语言描写外,还可以配上适当的象声词。
什么是象声词?就是表示声音的词语,比如小猫叫的声音“喵喵”、北风刮的声音“呼呼”、汽车的喇叭声“嘟嘟”、爆竹发出的声响“噼里啪啦”等,这些就是象声词。
我们来看看再次修改后的片段。
来到爬杆的场地,张小虎一只手摇了摇爬杆,一只手搭在额前,抬头仰望一下杆顶:“就这么一点高度,还难得倒我爬杆王?大家瞧我的!”。
说完,张小虎朝手上吐了口口水,搓了搓,两脚微微张开,身体慢慢往下蹲。
忽然,他猛地往上一窜,两只手一上一下紧紧地握着爬杆,两腿交叉,用脚背死死地“咬”住爬杆,“嗖”的一声,居然一下子就让我们要抬着头仰望他。
紧接着,张小虎轮流交换着双手,每换一次,都靠着手臂的力量把他的身子往上挪动,嘴里还发出“嗨嗨”的声音。
他的双腿也不闲着,一松一紧地配合……在我们的欢呼声中,张小虎已经触摸到了杆顶的横梁,朝我们频频挥手:“我上来啦——我赢啦——”。
这一段动作描写中,就有了人物的语言与象声词的插入,比上一段“无声的世界”好多了。
同学们,还不赶快拿起笔,继续修改你面前的一段话呢?配上声音,动作也好听!04给动作“加上表情”在动作描写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写清人物做了什么动作,还要思考此项动作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是怎么做的,这就要让动作与表情、神态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
课文《全神贯注》中描写罗丹修改塑像的一段,我们一起来看看。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起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这段文字通过描写罗丹的动作和神态表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工作一丝不苟、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罗丹,看到了一个如痴如醉、忘我工作的全神贯注的艺术家形象。
我把自制的贺卡举到妈妈面前:“妈妈,生日快乐!这是给你的礼物!”妈妈张大了嘴巴,满脸疑惑:“这……这是你做的贺卡?”“如假包换!是我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才完成的。
”妈妈接过贺卡,轻轻地打开,一曲悠扬的《生日快乐歌》从贺卡里飘了出来。
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片红晕涌上了她的脸庞,此时的妈妈,一定是幸福的。
妈妈抚摸着贺卡的每一个边,不断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还三番五次、颠来倒去地看着,仿佛在欣赏她最心爱的宝贝。
忽然,妈妈一把把我拉在怀里,紧紧地抱着我:“我的好女儿!我的好孩子!妈妈谢谢你!”。
我明显地感觉到妈妈的身体在抖动着。
这一段话写了妈妈收到礼物后的一系列动作与表情,写出了妈妈的幸福与激动,简单的一个“收到礼物”的动作描写,却让我们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看来,这样的动作描写技法真是太妙了。
再次修改我们的动作描写片段,给动作描写“加上表情”吧。
05给动作“融入心理”在动作描写时加入“心理活动”描写,所写的动作就更加“有血有肉”,特别是动作的动机将更加突出,人物行动将更加明晰。
同样,来看一个例子。
我飞快地从地上抓了一把雪,使劲地捏了捏,感觉雪球还是太小,想想不解恨:刚才你赵红也太不够哥们儿义气了,竟然敢袭击我?看我这次怎么收拾你!又迅速抓了一把,这样两把雪揉在一起,我搓了搓,磨平了雪球的表面,嘿嘿,赵红,你给我小心啊!我瞅了瞅对面的赵红,他正在搓雪球,大概还想再给我一个“炮弹”吧。
这正是个机会,趁着他还没有准备好,我抡起手臂,甩了两圈,看准赵红的方向,把雪球使劲抛了过去。
“嗖”的一声,雪球划了个美丽的弧线,不偏不倚正好打在赵红搓雪球的手上,“嘭”地炸开了,溅得赵红满脸都是雪片。
“哈哈哈……”赵红还没缓过神来来,我转身跑开了:不能再战了,他被激怒了可不好惹。
这是《雪战》作文中的一个片段,小作者打雪仗的情形写得栩栩如生。
我们也看得出在“反攻”时小作者内心是怎么想的,就知道这个“雪球”抛出去的力量是何等之大,这样的片段描写,就比没有心理活动的强多啦。
想想你面前的作文片段,妈妈打你或爸爸打你的时候,你心里在想什么?补充上去吧。
以上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关于人物动作描写的几个绝活,当然,并不是每次写作文的时候都必须运用到,我们可以选择使用。
多次练习后,你就会把这些技巧运用自如的。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