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工作 提高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水平

水利技术监督 2003年第4期 

?8?

 

 

加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工作提高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水平

 

雷兴顺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北京 100011) 

 

1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工作回顾 

我国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化工作,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在新中国建国初期,主要套用前苏联等国家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1958年后,随着我国新安江、三门峡、丹江口、柘溪等一大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在勘测设计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为制定我国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创造了条件。由当时的水电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制定了一批定稿的规程规范,广泛地应用在工程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文革”中,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几乎处在停滞状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务院于1979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贯彻《条例》,由当时的水电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及此后的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以下简称水规总院),全面系统的开展了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等方面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和管理工作。 

1988年,水规总院结合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颁布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和《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体系》。并于1989年,召开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化的工作会议,调动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系统各级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参加技术标准的积极性,为今后进一步搞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化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2.1 贯彻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了要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对水利工作提出了五方面的要求。一是要继续坚持“水利建设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下大力气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的治水方针、治水任务和指导思想;二是要科学规划,加快建设;三是要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四是要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调动全社会节水和防治水污染的积极性;五是要采取多种方式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矛盾,加紧南水北调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 

1999年3月,江泽民主席提出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的战略。2000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西部大开发是在68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区进行的,涉及3.5亿多人口,要继续加快水利、交通、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 

“九五”以来,水利部党组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认真分析了水利面临的形势以及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治水思路;提出水利建设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下大力气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三大问题,水利部党组治水新思路对水利技术标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2.2 成立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1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为改革质检体制,加强标准化工作,应对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在组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同时,成立了

加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工作 提高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水平 2003年第4期 

?9?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其职责范围,将承担起参与起草、修订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拟定和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拟定全国标准化管理规章及制定相关制度。 在今后一段时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指示,切实履行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的职责,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从源头提高我国产品质量水平,发挥标准化工作技术基础作用。 

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市场,服务企业,加强管理,与国际接轨。 

标准化工作的目标是建立政事分开、科学高效、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面向国际的标准体系;建立面向市场的、反应快速的运行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广泛参与、公开透明的开放式工作模式。 2.3 发布实施《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 

2001年5月,水利部发布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共有615项水利技术标准。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水规总院)(以下简称为水规局)主持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有201项,其中第一主持的有182项,第二主持的有19项。 第一主持的182项标准按照专业序列分类见表1。 

表1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专业序列分类表 

专业 序列 综合 通用 规划 勘测 设计 施工 质量 管理 材料 

试验 装备 合计 数量 

8 22 17 82 2 1 1 14 35 182 

第一主持的182项标准按照专业门类见表2。 

表2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专业门类表 

专业 门类 综合 通用 水资源 水环境 水利 水电 防洪 抗旱 灌溉 排水 水土 保持 农村 

水电 合计 

数量 

4 5 1 149 12 8 1 2 182 

第二主持的19项标准按照专业门类见表3。 

表3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专业门类表 

专业 

门类 水文 水资源 水利 水电 供水 节水 灌溉 排水 水土 

保持 合计 

数量 

1 

2 

6 

1 

4 

5 19 

2.4水利部制定“三五工程” 计划 

2002年2月,水利部召开了关于水利标准化工作的部长专题会议,确定了水利技术标准在“十五”期间的“三五工程”计划框架。即在五年内,补助5000万元,完成500项水利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根据水利部的“三五工程”计划,由水规局主

持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有143项,其中制定的标准有53项,修订标准有90项。水规局每年需启动制定、修订29项技术标准,补助300万元,可保证完成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制定、修订的五年工作计划。 

3 技术标准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3.1 建立并完善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和体系 

1988年,水规总院制定并颁布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和《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体系》。 

1992年9月,水规局颁布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管理办法》,明确了主持机构、主编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将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计划、经费使用和管理等工作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 目前,水规局依据《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对1988年发布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体系》的修订和补充工作进展顺利。 3.2 积极开展技术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1988年,原能源部、水利部确定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有127项,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到1995年基本实现《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体系》所规定的总目标。 

2000年,水规局主持制定、修订的标准有19项。目前水利部已批准发布有5项,水规局拟报批的有7项,在征求意见和送审稿阶段的有7项。 2001年,水规局主持制定和修订的标准共有31项。属制定的标准7项,其中行标6项,国标1项;属修订的标准有24项,其中行标23项,国标1项。按照与主编单位签订的合同, 2004年底将完成这31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提出报批稿。 

2002年,水规局主持制定和修订的标准有12项,目前正在与主编单位签订合同,2003年初可完成编制工作大纲的审议,计划到2005年初全部提出报批稿。 

3.3 技术基础工作的研究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工程技术专家编制出许多专题研究报告和设计手册,总结了水利行业的勘测设计的经验和教训。但是,为规范勘测设计,必须加强标准化工作,制定出符合水利行业发展的勘测设计技术标准。 

水利技术监督 2003年第4期 

?10?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技术基础工作,是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桥梁。因此,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系统总结我国水利工程规划、勘测、设计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坚持科学态度,大胆探索,把鉴定的科研成果、专题研究成果,及时纳入技术标准中,为勘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3.4 统一了水利技术标准的体例、格式 

1997年,水利部修订并发布了SL01-97《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统一了水利技术标准的体例、格式,对提高标准的编写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2002年,水利部根据《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2000中的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有关条款,对《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进行修订,新的《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已由水利部于2003年1月发布, 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4 进一步加强勘测设计标准化工作 

4.1 坚持技术标准制定、修订的原则和程序 

技术标准制定、修订原则首先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政策,密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合理利用资源,充分考虑使用要求,力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安全实用;其次,应以总结生产、建设、运行实践经验和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为依据;最后,要做好相应标准之间的协调工作。对国际技术标准,应认真研究,积极采用,区别对待,要符合WTO有关规定。 

严格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制定、修订的编制程序。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程序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征求意见稿阶段、送审稿阶段和报批稿阶段。 

大纲以前的工作(立项申请、确定主编单位和主编等)为准备阶段; 

编写大纲和编写规范条文并提出初稿为征求意见稿阶段; 

对征求意见稿根据咨询意见进行修改,并提出修改稿为送审稿阶段; 

对送审稿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并提出报批稿为报批稿阶段。 

在特定条件下,经主管、主持机构同意,可适当简化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程序。通常情况下,制定、修订技术标准应控制在两年内完成,修订的技术标准应控制在一年半之内完成。 4.2 合理均衡地安排工作计划 

水规局按照水利部“三五工程”计划,制定了相应的五年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在资金落实的条件下,合理均衡地安排勘测设计技术标准的资金使用和工作进度计划。 

在水规局领导统一协调下,运用行业管理的职能,发挥各流域委设计院和省设计院技术标准管理体系和专业优势,选择最佳的主编单位。实行合同管理,定期检查工作进展情况,按照技术标准的工作阶段拨付补助经费,控制技术标准制定、修订的进度和质量。 

4.3 坚持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调动主编单位的积极性 

随着水利企事业单位改革向纵深推进,事业费不断减拨,在国家没有足够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企事业单位承担公益性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坚持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在适应市场、服务企业、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加大对勘测设计标准制定、修订计划与投资管理的力度。 

目前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费用主要来源两方面,一是政府资助,属于补助性质;另外一部分是主编单位自筹资金。各主编单位在人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证了所承担的标准制定、修订工作高质量按时完成,提出了一些高质量、符合我国勘测设计水平的技术标准,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 结 语 

在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司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技术标准制定、修订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在今后的工作中,按照水利部党组治水新思路,要进一步加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化工作,完善标准化管理办法和标准体系。要处理并协调好技术标准的主持机构、主编单位和参编单位之间的关系。实行合同化管理,使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提出高质量、能够代表我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水平的技术标准,为水利行业依法行政、科学治

水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