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常用8个部位及功效
刮痧养生常用穴位 血海穴可调经养血

刮痧养生常用穴位血海穴可调经养血刮痧是中医传统的疗法之一,刮痧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功效。
那么刮痧养生有哪些穴位呢?刮痧养生也是以穴位为基础的,找对穴位才能起到更好的保健养生的功效!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刮痧养生的穴位!刮痧养生血海穴人在生活中想要预防疾病就要去除身体中的湿邪,而通过刮痧就是这样的一个方法,其中血海穴对于去除湿邪有着良好的效果。
血海穴能够有效的缓解女性月经不调、闭经这样的情况,还可以很好的防止皮肤疾病、湿疹等情况的发生,所以在刮痧时顺带着刮一刮血海穴是十分有用的。
血海的取穴并不复杂。
只要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就可以看到一个凹陷的地方,而这凹陷部位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
在刮痧时刮痧板便可以有效的按摩血海穴,减少身体内部致病的湿邪了。
丰隆穴身体受到外界的影响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多痰是十分常见的事情,因为体内湿邪过多,很容易导致喉咙之中出现浓痰,并且很多春季疾病也会导致喉咙之中积累大量的痰,而痰多了对于身体健康来说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就要清除这些浓痰!而刮痧同样有着清除这些浓痰的功效,因为在刮痧时人们很容易的就会刮过丰隆穴,而丰隆穴正是一个可以轻松去除浓痰的穴位,甚至春季经常出现的头晕、目眩通过刮丰隆穴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中脘穴中脘对于经常接受针灸治疗的人一定不陌生。
很多人会出现泄泻、反胃这样的情况,这种情况对于身体来说显然是有着诸多害处的,那么在生活中要如何做才可以解决这样的症状呢?其实只要在刮痧时多多的刮一下中脘穴便能够有效的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因为中脘穴位于腹部中线之上,我们只要在肚脐上便能够找到它,只要在刮痧时顺手刮一下便能够很好的刺激这个穴位,解决很多因为肠胃不适导致的小毛病甚至是疾病。
这些人不适合刮痧1、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
因为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2、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
刮痧祛湿的方法是什么

刮痧祛湿的方法是什么刮痧能很好的排除身体毒素,将体内的垃圾刮痧到体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代谢活力,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祛湿哦!刮痧祛湿的方法是什么呢?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刮痧祛湿的方法刮痧祛湿的方法1、曲池穴定位方法: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即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刮痧作用: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在此穴位刮痧能够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的湿热,缓解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和上肢瘫、麻、痛,对高血压也有缓解作用。
刮痧祛湿的方法2、血海穴定位方法: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后,会在膝盖内侧看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
刮痧作用:可辅助缓解月经不调、闭经、气逆腹胀、湿疹、皮肤瘙痒、贫血等状况。
刮痧祛湿的方法3、阴陵泉穴定位方法: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处于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
刮痧作用:体内有湿就容易感受外湿,别让体内湿邪太大,除了外散还要内化一部分。
在阴陵泉穴的位置刮痧,可以起到内化湿邪的作用,还可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辅助缓解腹胀、泄泻、水肿、膝痛等。
刮痧祛湿的方法4、丰隆穴定位方法: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拇指)。
刮痧作用:中医认为湿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湿、清神志,尤其适合初秋里湿邪较盛的人群,可辅助缓解痰湿诱发的胸腹痛、呕吐、便秘、眩晕、烦心、面浮肿、四肢肿等状况。
刮痧祛湿的方法5、天枢穴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两寸处。
刮痧作用:在祛淤邪的同时要给邪出路,在此穴位刮痧可加速促使湿邪、毒邪从粪便排出,起到缓解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刮痧祛湿的方法6、中脘穴定位方法:位于上腹部,在肚脐上4寸的腹中线上,可仰卧取穴,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嗓子疼刮痧刮哪里图示 上火刮痧脖子哪里

嗓子疼刮痧刮哪里图示上火刮痧脖子哪里刮痧是中医常用的一种物理疗法,对于很多小毛病都有较好的疗效,那么嗓子疼刮痧刮哪里呢?跟着图示学一下吧!一、嗓子疼刮痧刮哪里图示一、刮痧部位1.刮胸部:天突、中府(在穴位及其周围点穴、按揉等刮拭)。
2.刮背部:风池、大椎、风门、肺俞。
3.刮双上肢:手太阴肺经(前臂内侧)、曲池、尺泽、太渊、合谷。
4.刮双下肢:足三里、丰隆。
二、刮痧方法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上述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三、适应症适合扁桃体炎、咽喉炎等引起的嗓子疼,有反复发作的咽痛,常有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发痒等感觉,并伴有刺激性咳嗽、口臭等症状。
部分儿童慢性扁桃体炎可使患儿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呼吸不畅或睡眠时打鼾。
二、上火刮痧脖子哪里1.刮后颈部从后颈部发际正中的哑门穴至大椎穴,沿着脊柱正中线以竖刮法反复刮拭30次,以局部出痧为度。
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大椎穴。
能清热泄火,可治疗热病。
2.刮头侧部从侧头部的太阳穴至后头部风池穴,沿着耳郭弧线以平刮法反复刮拭30次,或以头皮部发热为度。
可以配合角刮法重点刮拭风池穴。
能疏风散热、缓解头痛。
3.刮颈部经络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刮拭双侧胆经风池穴至肩井穴处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可祛风清热、活络消肿。
三、孕妇嗓子能刮痧吗孕妇嗓子疼可以刮痧的。
但是注意两点:1.刮痧力度不可过大,以免引起孕妇不适,只要局部出痧就可以了;2.孕妇禁刮下腹部及三阴交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穴位。
四、刮痧疗法的注意事项一、刮痧前注意事项1.刮痧疗法须暴露皮肤,且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从开泄的毛孔直接入里,影响刮痧疗效,而且易引发新的疾病。
故刮痧前要选择一个好的治疗场所,空气流通清新,并注意保暖,注意避风,夏季不可在有过堂风的地方刮痧。
尽量少暴露皮肤。
2.选择舒适的刮痧体位,以利于刮拭和防止晕刮。
刮痧常用经穴

刮痧常用经穴7、手少阴心经常用经穴手少阴心经在体表的循行线,出于腋下,沿上肢内侧后缘下行,终于小指内侧末端,共9穴。
刮痧常用穴位有少海、通里、神门等。
(1)少诲【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窝磺纹尺侧端和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中即是本穴。
【主治】心痛、臂麻、腋胁痛、手颤、肘关节肿痛、目赤、头痛、健忘、吐涎沫、颈淋巴结核。
(2)通里【定位】手心向上,在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腕横纹上1寸即是本穴。
【主治】心悸怔忡、头晕日眩、咽喉肿痛、舌强不语、心烦、失眠、咳喘、痴呆、月经过多、遗尿、腕臂痛。
(3)神门【定位】在尺侧屈腕肌腱之桡侧,腕横纹上、豌豆骨后方。
、惊悸怔忡、失眠健忘、头痛目眩、癫狂痴呆、咽干、失音、目黄、胁痛、呕血吐血、胃痛、掌心热。
8、手太阳小肠经常用经穴手太阳小肠经在体表的循行线,起于小指外侧端的少泽穴,沿上肢外侧后缘上行过肩越颈上面颊,到耳前听宫穴,共19穴)。
刮痧常用经穴有后溪、养老、小海、肩贞、天宗、秉风、颧、听宫等。
(1)后溪【定位】握拳,在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尺侧的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项强痛、目赤、耳聋、手指及时臂挛急、癫痫、落枕、腰痛、盗汗、热病、黄疸。
(2)养老【定位】屈肘,掌心向胸,尺骨小头桡侧缘上方的缝隙处。
【主治】视物不明、肩肘臂背酸痛、落枕、呃逆、腰痛。
(3)小海【定位】屈肘,在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取穴。
【主治】面颊肿痛、颈项痛、肩臂外后侧痛、癫痫、头痛、目眩、耳鸣、牙痛、颈淋巴结核。
(4)肩贞【定位】垂臂合腋,在腋后纹头上1寸。
【主治】肩胛痛、手臂痛、缺盆中痛、牙痛、上肢瘫痪、腋部多汗、耳鸣耳聋、颈淋巴结核。
(5)天宗【定位】肩胛冈下窝的中央。
【主治】肩胛痛、肘臂外后侧痛。
(6)秉风【定位】在肩胛冈上窝中点,当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主治】肩胛痛、上肢酸麻。
(7)颧【定位】眼外角直下,当颧骨,下缘凹陷中。
主治】口眼歪斜、眼睑动、牙痛。
(8)听宫【定位】在耳屏和下颌关节之间,张口出现凹陷的地方。
刮痧退热的操作方法

刮痧退热的操作方法
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刮痧板在特定穴位和经络上进行刮拭,可以起到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祛风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
对于一些轻度的发热,刮痧可以起到一定的退热作用。
以下是刮痧退热的操作方法:
1. 确定刮痧部位:通常选取大椎穴、曲池穴、合谷穴等穴位进行刮痧。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
2. 准备刮痧板和润滑剂:刮痧板可以使用牛角板或玉石板,润滑剂可以使用红花油或润肤霜等。
3. 调节室温:在进行刮痧前,应将室温调节到适宜的温度,避免患者受凉。
4. 刮痧操作:将润滑剂涂抹在刮痧部位,然后用刮痧板在相应穴位上轻轻刮拭,力度适中,以皮肤出现红色痧痕为度。
每个穴位刮拭时间一般为2-3分钟,每个部位刮拭10-15次。
5. 观察反应:在刮痧过程中,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刮痧,并采取相应措施。
6. 注意事项:刮痧只能作为应急措施,对于高热、炎症等病症,应及时就医。
同时,孕妇、儿童、体质虚弱者慎用刮痧。
在刮痧后,应避免受凉、过度劳累,并适当休息。
总之,刮痧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对于一些轻度的发热,可以起到一定的退热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刮痧只能作为应急措施,对于高热、炎症等病症,应及时就医。
同时,在刮痧时也需要注意操作方法、室温调节和注意事项等事项。
刮痧常用经络与穴位分布示意图

忧郁症 【刮痧部位】
背 部:肝俞、胆俞 上肢部:内关、支沟
下肢部:足三里、阳陵泉、丰隆、太冲
眩晕
【刮痧部位】
头颈部:印堂、睛明、百会、风府 背 部:脾俞、肾俞
腹 部:气海、关元 上肢部:合谷、内关 下肢部:足三里
惊悸
惊悸是指患者自感心中急剧跳动,善惊易恐,坐卧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 种病症。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常伴失眠、健忘、 眩晕、耳鸣等。主要由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 心等因素所致。
注意事项:
(1)面部美容保健的刮痧操作时,手法宜轻,以补为主。刮前可先给面部涂 些美容液或润肤剂,如貂油膏、胎盘膏、护肤霜、嫩肤霜等,刮后可用热毛巾 热敷面部片刻。
(2)面部美容保健刮痧,可每天进行一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 坚持数个疗程,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肩周炎
刮痧部位】
颈 部:哑门、风池、大椎。 胸 部:中府、云门、缺盆。 下肢部:足三里、条口。
(2)中风偏瘫在刮痧治疗的同时,可配合针灸、理疗、中西药物等方法综合 治疗。
(3)中风偏瘫病人,宜保持情志平静,饮食清淡,起居有常。在治疗期间应 配合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练习。
面部美容保健的刮痧方法:
【刮痧部位】
(1)舌U前额中间向两侧经阳白穴,舌U至头维穴处(见图3示)。
(2)舌明艮部周围:由印堂穴处沿眼眶上缘,经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醪 等穴刮至太阳穴处(见图1示);由四白穴处沿眼眶下缘,经瞳子醪刮至太阳 穴处(见图1示)。
(1)刮足阳明胃经:由髀关穴处沿大腿外侧向下经伏兔、梁丘、犊鼻、足三 里等穴,刮至丰隆穴处(见图1示)。
咳嗽刮痧部位和操作方法

咳嗽刮痧部位和操作方法
咳嗽刮痧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刮动特定部位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咳嗽症状。
以下是咳嗽刮痧的部位和操作方法:
1. 刮痧部位:
刮痧主要集中在背部和胸部,在肺脏和相关经络部位刮动可以起到缓解咳嗽的作用。
2. 刮痧操作方法:
(1)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使用刮痧板、汤匙背部、硬贝壳等工具,也可以用手掌或手指刮动。
(2)涂抹痧油或按摩油:在待刮动的部位上涂抹适量的痧油或按摩油,以增加滑动的效果。
(3)确定力度和方向:以温和的力度,通过刮动来刺激肌肉和经络。
常用的刮动方向是从上到下、从内到外。
(4)刮动方法:可以采用直线、圆弧、螺旋等刮动方法,刮动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力度适中,以不疼痛为原则。
(5)注意事项:在操作时,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刮伤皮肤。
如果有皮肤敏感或有特殊疾病的人群,应谨慎使用刮痧方法。
需要提醒的是,咳嗽是一种身体的防御反应,刮痧只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如果咳嗽严重或长期持续,请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
面部刮痧

1、承浆经别:任脉。
定位:颊唇沟的中点。
主治:牙齿肿痛、口歪,对月经前后突然增多的暗疮有效,可治疗热气疮、唇风2.大迎定位:下颁角前1.3寸凹陷中,咬肌附着部前缘,闭口鼓气时即出现一沟形凹陷,即于凹陷下端取之:。
主治:牙痛、口歪、口臭、暗疮、睡眠癖牙症等。
3.颊车经别:足阳明胃经。
定位:下领角前方一横指凹陷中,咬牙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主治:牙痛、暗疮、口臭、腮腺炎.还可消除面部皱纹及瘦脸4.下关经别:足阳明胃经。
定位:颧弓下缘,下领骨a状突之前方,切迹之间凹陷中。
合口有孔,张即闭;,主治:耳聋、耳鸣、牙痛、下领关节炎、暗疮、旋耳疮、雀斑、黄褐斑、面部皱纹等.5.地仓经别:足阳明胃经。
定位:口角旁0.4寸,巨移穴直下取之。
主治:口歪、流口水、口周皮炎、唇风、单纯疤疹,面肌下垂、口周皱纹等。
6.颧骼经别:手太阳小肠经。
定位:目外毗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瞬动,颊肿,暗疮,换肤后遗症,红血丝、黄褐斑等。
7.听会经别:足少阳胆经。
定位:耳屏间切迹前。
下领骨裸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孔。
主治:耳鸣、耳聋、下领关节炎,改变面上不正常之肤色,耳部湿疹、祛除面部灰暗、黑斑等。
8.人中经别:督脉。
定位: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的交界处。
:主治:口眼歪斜、昏迷、腰痛、对笑肌、面部表情肌有良好的连带作用,有利于消除皱纹,可消除口臭,对单纯疮疹、唇炎有效.、9.巨修经别:足阳明胃经。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
主治:口眼歪斜,牙痛,热气疮,唇风、暗疮,眼睑瞬动等,10听宫经别:手太阳小肠经。
定位:耳屏前,下领骨裸状突的后缘,张日呈凹陷处。
主治:耳聋、耳鸣、牙痛、暗疮、湿疹、可改善不正常之面色,令粗糙皮肤细腻11.迎香经别: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主治:面部湿疹、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暗疮、单纯疤疹、唇炎、耳聋、耳鸣等.12.四白经别:足阳明胃经。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刮痧常用8个部位及功效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
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刮 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
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 进其蠕动恢复正常。
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1、刮颈部,活血舒筋
颈肩不适是伏案工作者的“通病”,刮痧可以活血舒筋,改善局部气血淤滞的状态。
主要选择三条路线,即后发际中点向大椎穴,以及后发际两个外角上缘分别向左右肩部方向刮拭。
另外,感冒时刮拭这个部位还具有祛风解肌的作用。
刮痧的好处 刮痧常用8个部位及功效
2、刮头部,健脑助眠
头部是全身阳经汇聚的地方。
清晨刚起床,用刮痧梳刮拭头部,不仅能振奋阳气使人神清气爽,还有助于促进睡眠,缓解头痛。
方法是以头顶的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至头皮有热感。
如果有疼痛点,可在此点上反复刮拭5—10次。
3、刮手脚,行气通络
手脚冰凉在女性并不少见,中医认为这主要和机体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阳气不能通达到手脚有关。
这类人可以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至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5—10次,能行气通络。
同理可运用于刮拭双脚。
4、刮眼周,能明目
相信大家都做过眼保健操,对其中的几个穴位非常熟悉。
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能对穴位形成更有效的刺激。
先用刮痧梳点按睛明穴,然后以睛明穴为起点外眼角为终点,分别从上眼眶和下眼眶两个方向刮拭。
能改善眼睛周围的经络气血运行,缓解视疲劳、干涩。
5、刮胸骨,宽胸理气
很多人在心情不好或劳累后,会有胸闷气短的感觉,可用刮痧梳的单角自上而下缓慢刮拭下半段胸骨。
这个位置上有八会穴中的“气会”膻中穴,刺激这个穴位有宽胸理气的作用。
此外,爱打嗝的人也可以经常刮拭这个部位。
刮痧的好处 刮痧常用8个部位及功效
6、刮胁肋,疏肝解郁
焦虑、抑郁、烦躁,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整个身体机能的紊乱。
中医认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而肝脏能疏通气机,因此能调节情志。
而人体两侧 的胁肋主要有肝经分布,刮拭这个区域能疏肝解郁,其中,重点是乳头直线和第六肋间交点的期门穴。
刮拭时,动作要慢,寻找并刮拭疼痛或结节的部位。
7、刮腹部,能通便
长期便秘不但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使机体吸收毒素。
可用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
注意,如有内脏下垂,应由下向上刮拭。
8、脚底刮痧
脚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但是其分布着很多脏器的反射区,又被称之为“第二心脏”,有睡眠质量不佳、难以入睡、头痛等症状的人不妨可以坚持一下脚底刮痧。
脚底刮痧的时候可以先从脚掌到脚后跟方向做全脚底的刮拭,然后等刮热之后再用刮痧板重点的刮拭脚心的涌泉穴。
经常失眠的人,可以多刮第四个脚趾外侧的足窍阴穴和足背部第一、第二脚趾中间的行间穴,坚持下去会有明显的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