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分布
二分二至日

习题3、(1)在同一经线上,相等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同一纬线上,相等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晨线与西经20度重合,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地图和等值线图
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以一年为周期)
在各种图上会画出黄道、赤道,标出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略)
*训练1、快速、正确地说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
2、极圈纬度与黄赤交角的关系:900—黄赤交角=极圈纬度
3、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例题1、地球上某点,它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A、23.50N,1600E B、23.50S,1600E C、23.50N,200W D、23.50S,200W
例题2、某人从某地A出发,依次向南(B)、东(C)、北(D)、西(E)各行200千米,那么该人回到哪里?(考查了学生的方向和对经纬线特点的掌握情况)
10、纬度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分别作90度,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北纬90度就是北极,南纬90度就是南极。表示方法:“22°N”读做“北纬20度”;“40°S”读做“南纬40度”。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北极圈 及其以 北极夜
昼夜等 长
想一想
❖ 思考:在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中,北 半球昼夜长短是怎样变化的?
❖ 晨昏圈与太阳光线是相垂直的。
❖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过程中,晨昏 圈平面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离开南北极 点作相应偏移,北半球被照亮的部分 逐渐增多,各纬度昼弧渐长夜弧渐短, 即昼渐长夜渐短;那么太阳直射点向 南移动过程中,北半球被照亮的部分 就会逐渐减少,各纬度昼弧渐短夜弧 渐长,即昼渐短夜渐长。
▪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 相同纬度,各地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夏至日(北半球)
•冬至日(北半球)
•春、秋分日
课后 思考:总结随太阳直射点移动, 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再见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3日星期四2022/3/32022/3/32022/3/3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 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32022/3/32022/3/33/3/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32022/3/3March 3,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32022/3/32022/3/32022/3/3
❖ 当太阳直射点直射赤道时为北半球春分或秋 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根据晨昏线判断昼夜长短
❖ 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 晨昏圈将纬线圈分为两部分:昼弧和夜弧。
❖ 昼弧:位于昼半球(即被太阳光照射的部分)的纬线圈的弧 长;
昼夜长短的变化

0
6、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北半球)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问题。
(1)判断A、C两地的地理纬度:A 0 ;C 66°34′S 。 A (填图中字母)地区 (2)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 ° 例外,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全年昼夜等长 。 (3)从A到D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是 。
数值大而变化小
季节更替特点
全年皆夏,季节更替 不明显
赤道地区 变化不大
中纬地区 变化大
变化大
季节更替明显
变化最大, 极地附近 甚至有极 全年皆冬,季节更替 的高纬 数值小且变化小 不明显 昼、极夜 地区 现象
季节更替
2.根据以上阅读内容思考: (1)简述季节更替的根本原因及直接原因,并 指出全球季节更替明显的区域。 (2)比较我国的四季划分与气候上的四季划分。 (3)区分季度和气候上四季的差异。
春秋二分日照图
A A
B
B
C
C
春秋二分全球除极点地区 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夏至日日照图
A
A B B
C
C
夏至日全球除极昼极夜区 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冬至日日照图
A
A
B
B
C
C
冬至日全球除极昼极夜区 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日出日落方向
没有极昼极夜现 象地区 3月22日~9月22日 9月24日~次年3月20日 3月21日、9月23日 东北升、西北落 (图1) 东南升、西南落 (图2) 正东升、正西落 (图3) 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地区(极点除外) 正北升、正北落 正南升、正南落 正东升、正西落
E C
D
F
(2)A、B、C、D 四点昼长分别 是0小时 、 24小时 、 12小时 、 8小时。 (3)C点日出时间是 6时 , D点日出时间是: 8时 (地方时)。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归纳1: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 归纳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尝试:在下图中用线条分别表示出北半球二分、夏至和冬至日全球各地昼长分布 情况。
归纳1: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归的对称性
归纳1:同一时刻,北半球某纬度的 昼长等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 归纳2:两极地区的极昼、极夜南北 对称、范围相等,变化规律一致。
小结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判读
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 北半球昼短夜长; 3月21日(北半球春分日)、 9月23日(北半球秋分日), 全球昼夜平分; 6月22日(北半球夏至日), 北半球昼长夜短。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思考: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9)昼夜长短(学生版)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填空(学生专用)专题9 昼夜长短【学习目标】1. 理解昼夜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
2. 掌握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3. 理解影响昼夜长短的因素,昼夜长短分布的有关规律。
4. 掌握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重点和难点】1. 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2. 影响昼夜长短的因素。
3. 昼夜长短的有关规律。
4. 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知识结构和课前预读】——独立思考,课前填写,落实基础一、昼夜和昼夜交替1.昼夜的产生原因:1)地球是一个、也的巨大球体。
2)地球上的光线来自。
任何时候,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另一半背着太阳,对着太阳的半球(半球)处于,背着太阳的半球(半球)处于。
如不考虑大气对阳光的和作用,则昼、夜半球平分。
2.昼夜交替的形成1)原因:由于地球自转,地表各地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2)周期:1日(=1=小时)。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地表进行运动(即: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晨昏线移动—→昼、夜弧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2.意义反映各地时间的长短(即接受的时间长短)。
【区别】昼夜、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含义及原因。
三者都是地球上固有的自然现象,都涉及昼夜状况,但成因各不相同。
昼夜是针对同一时间地球上的不同地点而言的,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即昼夜现象的出现与地球的运动无关。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巨大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被照亮的部分为昼半球,没被照亮的部分为夜半球。
昼夜更替是针对地球上的同一地点不同时间而言的,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在昼夜现象的基础上加上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结果。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产生了以1太阳日为周期的昼夜更替现象。
昼夜长短变化是指地球上除赤道外各纬度上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除赤道以外的各纬度地区接受太阳照射的时间(即昼夜长短)产生周期为1回归年的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PPT课件

赤道
春分日
北回归线
夏至日
赤道
秋分日
南回归线
冬至日11
三.昼夜长短的计算
1、方法一 看图计算法 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C
昼长=ABC昼弧
A
=(6×30)÷15=12h
2021/4/8
12
例1、求A点的昼长 (8×30)÷15=16h
求D点的昼长 0小时
第一章
必修Ⅰ
宇宙中的地球
2021/4/8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一、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公 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会南北移动, 引起昼弧、夜弧的长短变化,从而 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弧=夜弧,则昼夜等长 昼弧<夜弧,则昼短夜长 昼弧>夜弧,则昼长夜短
2021/4/8
2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移到最北端时北半球各地昼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北极圈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各地昼增长,
移到最南端是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南极圈
及20其21/4/8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17
(1).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规律
(2)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变化
节气
图示
昼夜的主要特点
北半球 夏至日
____________昼长达到一 年中的最大值, ______________出现极昼 现象
2021/4/8
15
思考1:如果某地昼长为16小时,则该地何时 日出?何时日落?
思考2:如果某地早晨7:30日出,则该地的昼 长为?何时日落?
思考3:如果某地15时日落?则该地何时日出? 昼长为?
昼夜长短的变化分解

C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昼长12小时,夜长也 12小时。
夏至的昼夜长短 A
C B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昼 夜平分。北极圈内有极昼,南极圈内有极夜
冬至的昼夜长短 A
C B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昼夜平分。南极圈内有极昼,北极圈内有极夜
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16小时 。
昼最短夜最长
C
2、F、A、O、D、C四点地
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 P
排列是_A_>_O_>__F_>_D_>_C____
H E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9_0_°___
O
D
E
FC
【训练一】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 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02年 上海高考地理卷)
地球公转的意义
三.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1.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
N
度越高,昼越长。6月22日
北半球各地是地一年球中公昼最转的意义
长夜最短的一天。
2.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 情况相反。
3.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S 6月22日
N
N
S 12月22日
S
3月21日或9月23日
春分、秋分的昼夜长短
极圈,昼渐短
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 度是:赤道地区最小,纬度越 高,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内有 极昼、极夜现象。
4.昼夜长短计算的方法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 /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 =(日落时间-12)×2。
湘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填图速记与演练手册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速记与演练手册(湘教版)2.2 地球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昼夜半球:A B2.地球直转方向:。
二、地球公转1.北半球节气名称:A B C D2.北半球节气日期:① ① ① ①3.地球公转方向:4.太阳直射的重要纬线的名称:甲乙丙三、“二分二至日”太阳光照图1.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①,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2.夏至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①,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①。
3.冬至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①,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①。
一、地球公转图判断公转运行的位置、太阳直射点和昼夜长短地球公转图判断公转运行的位置:左图中A段位置:3月21——6月22日;B段位置:6月22——9月23日;C段位置:9月23——12月22日;D段位置:12月22——3月21日。
太阳直射点的判断:3月21日前后和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
昼夜长短判断:在北半球,春分→夏至→秋分,这段时间都是昼长大于夜长;秋分→冬至→春分,这段时间都是夜长大于昼长。
二、太阳高度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对节气的判断三、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及原因知识点01 根据地球公转轨迹图判断地球运动的位置和昼夜长短【典 例】(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点火发射。
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时,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 ) A .①段 B .①段C .①段D .①段2.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到返回期间,北京昼夜长短变化为( )A .昼逐渐变长B .昼先变长再变短C .昼逐渐变短D .昼先变短再变长读图剖析知识点02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二十四节气的大致位置和地球运行位置【典 例】(2024·海南海口·模拟预测)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5日21时41分,长征五号遥六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并成功将遥感四十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分二至日同纬度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二分二至日同纬度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探究一:
夏至日时,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 ,昼夜时间差值越 ; 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 ,昼夜时间差值越 。
冬至日时,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 ,昼夜时间差值越 ; 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 ,昼夜时间差值越 。
短时间。 4.写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举一反三】 读夏至日的光照图,思考:
1.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2.求出图中每条经线的地方时。 3.求A、B、C三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和昼夜长
短时间。 4.写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读冬至日的光照图,思考:
1.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2.求出图中每条经线的地方时。 3.求A、B、C三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和昼夜长
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分布
1.绘制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图。 2.绘制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侧视图)
要求: 纬度:赤道、回归线、极圈 经线:最西端的经度为90°W, 经度间隔为45°。
读二分日的光照图,思考:
1.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2.求出图中每条经线的地方时。 3.求A、B、C三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和昼夜长
【知识应用】资料书23页随堂训练第2题.
探究二:
导学案综合应用 1、5、7、9-10、1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5、16、18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和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和变化规律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6
由此推出: 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 。
夏至日时,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 长 ,昼夜时间差值越 大 ; 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 短 ,昼夜时间差值越 大 。
冬至日时,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 短 ,昼夜时间差值越 大 ; 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 长 ,昼夜时间差值越 大 。
由此推出: 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 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