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期末考试复习
热工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热工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5题,每题1分,共55分)1.功的单位是()A、kgB、kg/JC、JD、J/kg正确答案:C2.u是(____)的符号。
A、比热量B、比内能C、比功D、比焓正确答案:B3.火无转化为功的比率为(____)。
A、大于0B、小于100%C、1D、0正确答案:D4.温度越高,则包含的热量就越()A、前三说法都不对B、相同C、多D、少正确答案:A5.汽轮机对外界提供的功全部来自于工质的()A、熵变B、焓C、熵D、焓降正确答案:D6.在锅炉中吸收的热量转化为了工质的()A、动能B、焓C、热能D、热量正确答案:B7.5Kg的蒸汽吸热10KJ,则比热量是(____)kJ/kg。
A、0.5B、2C、0D、1正确答案:B8.动能与势能的能量质量关系是(____)。
A、动能低B、相同品质C、不确定D、动能高正确答案:B9.回收乏汽用到的设备是(____)。
A、锅炉B、给水泵C、汽轮机D、凝汽器正确答案:D10.热力系与外界交换的能量有()A、功B、热和功C、热D、热能正确答案:B11.下列_组参数都是状态参数。
()A、热量、比热、温度B、焓、熵、比容C、膨胀功、内能、压力D、技术功正确答案:B12.由干饱和蒸汽加热成过热蒸汽的过程称为(____)。
A、汽化段B、过热段C、预热段D、加热段正确答案:B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干饱和蒸汽的熵,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B、过热蒸汽的温度一定很高C、在水蒸气的h-s图上,x=1线的下方,等压线是一条直线D、在临界状态,水的汽化潜热为零正确答案:B14.水蒸汽的饱和状态()A、指气液两相的平衡状态B、压力与温度呈反比关系C、压力与温度是独立变量。
D、干度大于1正确答案:A15.朗肯循环中不包含(____)过程。
A、等温B、等熵C、等焓D、等压正确答案:C16.测量容器中气体压力的压力表读数发生变化一定是因为:()A、有气体泄漏B、气体的热力状态发生变化C、大气压力发生变化D、以上三者均有可能正确答案:D17.定压过程中,工质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A、工质的熵B、工质的焓C、工质的机械能D、工质的内能正确答案:B18.可以看作孤立系的是(____)。
西科大热工基础复习考试复习题

西南科技大学试卷一一、选择(本大题 16 分,每小题 2 分)1.某系统经过一个任意不可逆过程达到另一状态,表达式()正确。
(a) ds > dq/T ( b ) ds < dq/T ( c ) ds=dq/T2.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统,其状态参数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ρ为密度 ) 。
(a)F=F(ρ,v,T) ( b ) F=F(ρ,v,P) ( c ) F=F(ρ,P,T)3.用压力表测量容器内氧气的压力,压力表读数为 25bar 。
已知当地大气压力为 1bar ,则氧气的真实压力为() bar 。
(a) 26 ( b ) 25 ( c ) 244.在 p - v 图上,经过同一状态点的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比绝热过程线斜率的绝对值()(a) 大( b )小( c )相等( d )可能大,也可能小5.理想气体 1kg 经历一不可逆过程,对外做功 20kJ 放热 20kJ ,则气体温度变化为()。
(a) 提高( b )下降( c )不变6.同一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定温压缩、绝热压缩和多变压缩( 1<n<k )到达同一终压,耗功最小的是()压缩过程(a) 定温压缩( b )绝热压缩( c )多变压缩( 1<n<k )7.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技术功为()(a) h 1 -h 2 ( b ) 0 ( c )( d ) v(p 1 =p 2 )8.理想气体绝热流经节流阀,节流后稳定截面处的焓值()(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二、判断正误(划“√”或“×”号)(本大题 16 分,每小题 2 分)1.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2.在热力循环中,如果工质不向冷源放热,则该循环的热效率可以达到 100% ()。
3.沸腾状态的水总是烫手的。
( )4.蒸汽抽汽回热循环每级抽汽量越大,循环热效率越大。
( )5.绝热过程一定是定熵过程。
西南科技大学《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期末考试复习

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第一章 气体的热力性质(名词解释)1.工质:实现能量传递与转换的媒介物质 。
2.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研究时,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人为选取一定的工质或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热力系或系统。
3. 热力系分类:①封闭热力系(与外界有能量传递,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系统的质量恒定不变)②开口热力系:(与外界有能量、物质交换的系统,系统的质量可变)③绝热热力系(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系统)④孤立热力系:(与外界既无能量(功、热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的系统)4.热力状态:工质在某一瞬间所呈现的全部宏观物理特性,称为热力学状态,简称状态。
5.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热力状态的宏观的物理量叫做热力学状态参数,简称状态参数。
基本状态参数:温度(T )、压力(p )、比体积(v )导出状态参数:热力学能(U )、焓(H )、熵(S )6. 理想气体:是指状态变化完全遵循波义耳-不占体积的质点,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7. 热力学能:指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本身所具有的能量, 即所谓的热能。
包括了:①内动能: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②内位能: 分子之间由于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位能。
第二章 热力学基本定律(填空+计算(卡洛循环)+名词解释) 1.准平衡过程:过程中热力系所经历的每一个状态都无限地接近平衡状态的热力过程称为 准平衡过程,或准静态过程 。
2. 可逆过程:如果热力系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 再沿原来路径逆向进行时 , 能使热力系和外界都返回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 可逆过程。
反之,则称为不可逆过程 。
(可逆过程是一个理想过程,可逆过程的条件:可逆过程= 准平衡过程 + 无耗散效应)。
3.关系:准平衡过程概念只包括热力系内部的状态变化,而可逆过程则是分析热力系与外界所产生的总效果。
可逆过程必然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只是可逆过程的条件之一。
4.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就是热力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定律。
西科大热工基础复习题

西南科技大学热工基础试题库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扩号内填“√”,错误的在扩号内填“×”)1、比体积v 是广延状态参数。
( )2、工质的状态在参数坐标图上是一个点;过程在参数坐标图上是一条线段;循环在参数坐标图上是一条封闭曲线。
( )3、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总是等于湿球温度。
( )4、采用中间加热循环可以利市循环的热效率,但排汽干度变小了。
( )5、绝热加湿过程可以近似地看成是湿空气焓值不变的过程。
( )6、绝热闭口系的熵增就是孤立系的熵增。
( )7、总热力学能U 是强度状态参数。
( )8、材料的导热系数用λ表示,导热的热阻就是λ1。
( ) 9、未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总是高于湿球温度。
( )10、在s T -图中,凝结水送给水泵约热压缩的升压过程,在低压低温条件下可以用一状态点表示。
( )11、定容过程即无膨胀(或压缩)功的过程。
( )12、状态方程是描述状态参数之间关系的方程。
( )13、大气压力b p 是随时间、地点而变化的,所以工质的表压力是不变的,而绝对压力要随p 的变化而变化。
( )14、因为是等温过程,工质在状态变化中要对外做功是不可能的。
( )15、温度是指物质的冷热程度,热量是指人依靠温差而传递的能量,所以它们的含义是不同的。
( )16、工质的定压比热容比定容比热容大。
( )17、工质的压力、温度、比容积三者关系中,当温度不变时,压力与比容积成反比。
( )18、可逆循环和不可逆循环的熵变都等于零。
( )19、在v p -图上,工质做功的大小,可用过程线下面积大小来识别。
( )20、工质在状态变化中若无摩擦和理想的情况下,熵值增大表示工质能量的损耗。
( )21、等溶过程中,工质的状态变化在v p -图上是一条对数曲线,在s T -图上是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线段。
( )22、绝热过程是熵等于零的过程。
( )23、工质熵的变化量s ∆若是增加的,表明工质吸热,反之为放热。
( )24、汽化过程中,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
大学流体力学期末考试题型和章节复习共22页word资料

第一章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计算题:1 一无限大平板在另一固定平面上作如图所示的平行运动,0.3V m s =,间隙高0.3h mm =,其中充满比重为0.88δ=、粘度为0.65cP μ=的流体,间隙中的流速按线性分布。
试求:(1)流体的运动粘度ν;(2)上平板壁面上的切应力τ上及其方向;(3)下平面壁面上的切应力τ下及其方向。
2 管道内流体速度分布为u=2y-y 2,式中u 为距管壁y 处的速度;试求:(1)管壁处之切应力;(2)距管壁0.5cm 处的切应力;(3)若管道直径d=2cm,在100长度的管壁上其总阻力为若干?设流体的粘度μ=0.4Pa ·s.填空题:1流体力学中的三种主要假设模型是------------,-----------和--------------。
2 粘度是衡量流体--------物理量,动力粘度单位是--------。
问答题:1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有哪几种?各如何表示?有何不同?判断题:1作用在流体质点上的力有重力和表面力( 错 ).2液体一定是不可压缩性流体, 气体一定是可压缩性流体(错).3作用于流体上的重力可作为表面力来处理(错).第一章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计算题:1 解:(1)437265100.88107.410m νμρ--==⨯⨯=⨯(2)y h dv dy V h τμμ===上顺y 轴的方向看去,上平板壁面为一负平面,故所得τ的正值应指向负x 轴方向,即指向左边。
(3)20.65V h N m τμ==下。
下平面为一正平面,故正τ应指向x 轴的正方向,即指向右边。
2 解:先求速度梯度(1) 管壁处的切应力为(2) 距管壁0.5cm 处的切应力为当y=0.5cm 时所以 4.014.0=⨯==dydu μτ 2N m (3) 当d=2cm,l=100m 时的总阻力为填空题:1 连续介质假设,不可压缩流体假设,理想流体假设2 粘性,Pa ·S问答题:1 答: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有质量力和表面力.二种不同在于: ⑴质量力属于非接触产生的力,是力场的作用.表面力属于接触产生的力.⑵质量力作用在流体的每一个质点上,表面力作用在流体的表面上.⑶质量力与流体的质量成正比,(如为均质体,与体积成正比),表面力与所取的流体的表面积成正比.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计算题:1 有如图所示的容器A 和B 。
热工基础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

(×)
60. 雷诺数表示流体的惯性力和浮升力的比值。
(×)
61. 雷诺数表示流体的惯性力和粘性力的比值。
(√)
62. 同样的对流换热现象,也可能有不完全相同的准则式。
(√)
63. 任何物体,只要其温度高于 0 K,该物体就具有热辐射的能力。
(√)
64. 在真空中不能进行辐射换热。
(×)
65. 两物体辐射换热时,只是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放热。
A、较大;
B、大小相等; C、较小; D、大或小不确定
B。
10、对于闭口系,当过程的始态与终态确定后,下列各项目中哪一个值无法确定 A 。
A、Q
B、Q-W
C、W(当 Q=0 时) D、Q(当 W=0 时)
11、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该过程所做的膨胀功 B 。
A、W>0
B、W=0
C、W<0
D、无法确定
A、热力循环包围的面积大小; C、低温热源温度;
B、高温热源温度; D、高温热源及低温热源温度
17、如果热机从热源吸热 100 kJ,对外做功 100 kJ,则 B 。
A、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C、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B、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A 和 B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系统吸热后总是温度升高
30、对压缩蒸气制冷循环,如果提高蒸发温度、降低冷凝温度,其 B 。
A、耗功量增加、制冷系数降低
B、耗功量减小、制冷系数增大
C、耗功量和制冷系数均降低
D、耗功量和制冷系数均增大
31、导热系数是衡量物质导热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大小除与材料的成分、分子结构、密度
有关外,还与 B 。
A、物体的几何形状有关 C、物体的温度有关,但与含水率无关
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复习题

《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复习题《热工与渡体力学星础*复习题填空1,在制冷工程中,使用的各种热力设备,如空调、制冷机等,要利用•些气体或液体通过状态变化来传送、转移能量,这些工作在各种热力设备中的气体或液体,我们称为工质。
2,根据能虽传递和物质交换的情况,可以将热力系分为封闭热力系和开口热力系。
3,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关系是T=t+273 o4,•个容器中气体的体积为3m,质量是1.5 kg,气体的温度为20°C,大气压力等于1 XIOPa, 用测压计测得的农压力为4X10 Pa,那么该系统内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为293K ,绝对压力为5 XIOPa,密度为0.5Kg,in3,比体积为2ni3,'Kg.5,在工程上规定,在压力为•个人气压、温度为0C时,气体所处的状态称为标准状态。
二:判断对错1,气体常数R与状态无关,只决定于气体的种类(正确〉2,在常温常压下,工程上常用的气体氧气、氮气、•氧化碳等都可以看成是理想气体。
(正确)3,绝热热力系是系统与外界只有功的交换而没有热虽传递的热力系。
(正确)4,当容器中的气体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测压仪衣指示的读数称为农压力。
(不正确)5,对于不同的气体,它们的分了量与气体常数的乘积是-个常量。
(正确〉一:填空1,准平衡过程是由•系列平衡状态组成的,在p-v图上以•条曲线来衣示。
2,对于任何系统,各种能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均可农示为:系统最终剩余的能量=系统中原有的能量+进入系统的能量一离开系统的能量。
3,熔的符号为H,其定义式为H= U +pV .4,物体温度升烏1°C所需要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热容量。
5,定值千摩尔比热容的数值取决于组成分(的原了的数虽。
二:判断对错1,可逆过程•定是准平衡过程。
(正确)2,功和热量都是状态参数。
(不正确)3,比热力学能是基本状态参数。
(不正确)4,在自然界中,热转变为功的唯-途径就是通过工质膨胀。
热工基础期末复习

dh du d u pv du d u RgT du c p cV Rg d T dT dT
cp cV Rg
迈耶公式
12
三、 理想气体热力学能和焓 仅是温度的函数 1、 因理想气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u uk u T
du cV dT
2、
h h T
h u pv u RgT
dh cp dT
3、利用气体热力性质表计算热量
q u w
q h wt
13
四、理想气体的熵是状态参数
s ds
1
2定Βιβλιοθήκη 热T2 v2 cV ln Rg ln T1 v1 T p c p ln 2 Rg ln 2 T1 p1
Cm混 xiCmi
2.热力学能
3.焓
U混 Ui
u混
U mi ui ( wi ui ) m m
H混 Hi Ui pV i Ui V pi U pV H混
H 混 H i mi hi h混 ( wi hi ) m m m
TH s23
TH
21
注意事项: 1) 2)
c f TH , TL TH , TL
TL 0, TH c 1
即
wnet q1 循环净功小于吸热量,必有放热q2。
c TL c 1 TH
3) 若TL TH ,c 0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4)实际循环不可能实现卡诺循环,原因: a)一切过程不可逆; b)气体实施等温吸热、等温放热困难; c)气体卡诺循环wnet太小,若考虑摩擦,输出净功极微。 5)卡诺循环指明了一切热机提高热效率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第一章 气体的热力性质(名词解释)1.工质:实现能量传递与转换的媒介物质 。
2.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研究时,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人为选取一定的工质或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热力系或系统。
3. 热力系分类:①封闭热力系(与外界有能量传递,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系统的质量恒定不变)②开口热力系:(与外界有能量、物质交换的系统,系统的质量可变)③绝热热力系(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系统)④孤立热力系:(与外界既无能量(功、热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的系统)4.热力状态:工质在某一瞬间所呈现的全部宏观物理特性,称为热力学状态,简称状态。
5.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热力状态的宏观的物理量叫做热力学状态参数,简称状态参数。
基本状态参数:温度(T )、压力(p )、比体积(v )导出状态参数:热力学能(U )、焓(H )、熵(S )6. 理想气体:是指状态变化完全遵循波义耳-模型,气体分子是一些弹性的、不占体积的质点,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7. 热力学能:指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本身所具有的能量, 即所谓的热能。
包括了:①内动能: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②内位能: 分子之间由于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位能。
第二章 热力学基本定律(填空+计算(卡洛循环)+名词解释)1.准平衡过程:过程中热力系所经历的每一个状态都无限地接近平衡状态的热力过程称为 准平衡过程,或准静态过程 。
2. 可逆过程:如果热力系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 再沿原来路径逆向进行时 , 能使热力系和外界都返回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 可逆过程。
反之,则称为不可逆过程 。
(可逆过程是一个理想过程,可逆过程的条件:可逆过程= 准平衡过程 + 无耗散效应)。
3.关系:准平衡过程概念只包括热力系内部的状态变化,而可逆过程则是分析热力系与外界所产生的总效果。
可逆过程必然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只是可逆过程的条件之一。
4.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就是热力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定律。
可表述为: ① 热能和机械能在传递和转换时, 能量的总量必定守恒。
②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存在的。
5.基本热力过程:是指热力系保持某一状态参数(比体积v 、压力p 、 温度T 与熵s 等) 不变的热力过程 。
6. 理想气体的四个热力过程:① 定容过程 (dV= 0):功:W=0,由第一定律可得:△U=Q , , 定容过程在p-v 图上为一条垂直于v 轴的直线,在T-s 图上是一条指数曲线② 定压过程(dP=0):W= - P (V 2-V 1)=υR (T 2-T 1);热量:由公式C P =(δQ/dT )P ,且假定C P =常数有 Q = C P (T 2-T 1)=υC mP ( T 2-T 1),定压过程在p-v 图上是一条水平线,在T-s 图上也是一条指数曲线,但斜率小于定容过程曲线。
分析:定压过程由于相同温度下总有C P >C V ,所以定压过程线比定容过程线更为平坦些。
dT C U T T V ⎰=∆21③ 定温过程(dT=0):过程方程:PV=υRT=常量 在P-V 图上,每一个等温过程对应一条双曲线,称为等温线。
内能: ∆U=0 功和热量:由第一定律可得 Q= -W 或 W= -Q 。
定温过程在p-v 图上为一条等轴双曲线,在T-s 图上是一条平行于s 轴的直线。
绝热过程(δQ=0):绝热过程 Q=0,∆U=W ;内能的变化为内能的变化为 ∆U= ν C mV (T 2 -T 1) ,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U = C mV (P 2V 2 - P 1V 1 )/R :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必考)绝热过程中工质所作的膨胀功等于热力系热力学能的减少;而外界对热力系作的压缩功则全部转换成热力系热力学7. 指出了能量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有关传递方向 、转化的条件和限度等① 克劳修斯表述 — “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从热量传递过程表述)。
② 开尔文表述 —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并使之完全转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 (从能量转换过程表述)。
分析: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用于热功转换的热机至少要有高温、低温两个热源(即要有温度差)。
为此,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可以表述为“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8. 热力循环:工质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的全部过程称为热力循环,简称循环。
若组成循环的全部过程均为可逆过程,则该循环为可逆循环,否则,为不可逆循环。
可逆循环可以表示在状态参数坐标图上,且为一条封闭的曲线。
9. 自发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且都为不可逆过程。
10. 卡诺循环: 是法国工程师卡诺(Carnot )于1824 年提出的一种 理想热机循环 。
它是工作于两个恒温热源 间的,由 两个可逆定温过程 和 两个可逆绝热过程 所组成的 可逆正向循环。
包括:① 定1.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一点(临界点)两线(上、下界限)三区(液相区、湿饱和蒸汽区、过热蒸汽区)五状态(未饱和水、饱和水、湿饱和蒸汽、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区)。
2.湿空气:是指干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物。
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气。
3.湿度: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
4.绝对湿度: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称为湿空气的绝对湿度。
即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密度。
ρv=m v/V (绝对湿度只能说明湿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气的多少,而不能说明湿空气的干、湿程度或吸湿能力的大小)。
5.相对湿度:湿空气的绝对湿度ρv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绝对湿度ρs之比称为相对湿度,以φ表示。
φ=ρv/ρs (φ越大,表明湿空气中的水蒸气越接近饱和状态,则空气吸收水分的能力越小,即越潮湿,所以,不论湿空气的温度如何,由φ值的大小可以直接看出空气的潮湿程度)。
6.含湿量(比湿度):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m v与干空气的质量m a的比值称为含湿量或比湿度,以d表示。
d=m v/m a=ρv/ρa。
第四章气体和蒸汽的流动(计算:喷管)1.稳定流动(定常流动):在流体流动过程中,任一截面上流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黏度等)和运动参数(如流速、流量和压力)均不随时间发生变化,这种流动称为稳定流动。
2.喷管:工程上把利用压力降低使流速增大的管道称为喷管。
扩压管:把利用流体速度减小使工质压力增加的管道称为扩压管。
(喷管:降压增速,扩压管,增压减速)3.选择喷管类型:dAA =(Ma2−1)dcc亚声速流动,Ma<1,欲使流速增加,dc>0,应采用渐缩喷管,dA<0超声速流动,Ma>1,欲使流速增加,dc>0,应采用渐扩喷管,dA>0声速流动,Ma=1,dA=0当进口马赫数Ma<1,而要求出口马赫数Ma>1,则应采用缩放喷管(拉伐尔喷管)4.根据临界压力确定喷管形状:①当P b/P1≥εc,即P b≥P c时,应选择渐缩形喷管②当P b/P1<εc,即P b<P c时,应选择缩放喷管。
5.节流:工质在管道内稳定流动时,若通道截面突然缩小,由于局部阻力,会使工质压力降低,这种现象叫做节流。
如果节流过程中时流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称为绝热节流。
(绝热节流是典型的不可逆过程。
流体在缩孔处产生了强烈的摩擦和扰动,造成流体压力的降低,使其做功能力减小,绝热节流前后气体和蒸汽的焓值不变)。
第七章流体静力学(计算)1、流体处于静止或相对静止时,流体表面上的切向力为零,作用在流体表面的只有法向力。
2、流体静压强的方向总是与作用面相垂直,并指向作用面。
3、.欧拉平衡微分方程适用于静止流体、相对静止的流体4、欧拉平衡微分方程适用于可压缩流体、不可压缩流体5、欧拉平衡微分方程适用于理想流体、粘性流体。
6、水平平面上的液体总压力:各点压强大小:处处相等;各点压强方向:方向一致分析:因作用在曲面上的总压力为空间力系问题,为便于分析,拟采用理论力学中的分解概念将其分解为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求解第八章流体动力学基础(计算)1.迹线:同一流体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线。
2.流线:表示某一瞬时在流场中由不同流体质点组成的一条曲线,在这条曲线上每一点的速度方向均与与曲线相切。
流线代表流场中流体质点的瞬间流动方向线。
3.流线的性质:①同一时刻的不同流线不能相交②流线不能是折线,而是一条光滑的曲线③流线簇的疏密反映了速度的大小(流线密集的地方流速大,稀疏的地方流速小)④流动为定常流动时,流场中速度和流线形状不随时间变化。
4.流管:在流场中任取一条不是流线的封闭曲线,通过该曲线上各点可做许多条流线,这些流线所组成的管状空间称为流管。
(因为流管是由流线构成的,所以它具有流线的一切特性,流体质点不能穿过流管流入或流出。
)第十一章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概述(名词+计算)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热对流,热辐射2.导热(名词4):导热又称热传导,是指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由于温度不同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
从微观的角度,导热可认为是处于不同温度下的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时彼此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量传递,其总的结果是使热量从高温处传到低温处。
特点:①必须有温差;②物体直接接触;③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传递热量;④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发生。
3.热对流:是指液体或气体等流体由于宏观相对运动,使得温度不同的各流体或流体各部分之间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只局限于流体之间或流体各部分之间。
4.热辐射:物体会由于各种原因发出电磁波辐射,其中由于温度的原因而发出的电磁波辐射,或者说由于温度的原因向外传递辐射能的过程,称为热辐射。
5.对流换热:是指流体流过固体壁面,与固体壁面间存在相对位移时,由于温度不同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
区别于只在流体之间或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的单纯的热对流。
6.热对流与对流换热的区别:热对流:是流体的宏观运动使不同温度的流体相对位移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热对流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并伴随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产生的导热。
对流换热:是流流经固体时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现象,是导热和热对流两种基本传热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7.黑体:能吸收投入到其表面上的所有热辐射能的物体。
物体的辐射能力与温度有关,同一温度下不同物体的辐射能力也大不一样。
辐射能力最强的理想物体,称为黑体。
应该指出,黑体的吸收能力在同一温度的物体中也最强。
8.黑度(发射率):指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同温度黑体的辐射能力之比,表示物体辐射能力接近黑体的程度,其值小于1,与物体的种类,温度及表面状况等有关。
第十二章:对流换热(可能有名词解释)1、对流换热:对流换热是指流体流经固体时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2、边界层概念:当粘性流体流过物体表面时,会形成速度梯度很大的流动边界层;当壁面与流体间有温差时,也会产生温度梯度很大的温度边界层(或称热边界层)(名词)3、对流换热与热对流不同,既有热对流,也有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