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一上人教新资料第9课(我的信念)文本素材—居里夫人简介

合集下载

居里夫人事迹材料(精选4篇)

居里夫人事迹材料(精选4篇)

居里夫人事迹材料(精选4篇)居里夫人篇1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发觉了放射性元素钋,之后又发觉了元素镭,所以她和丈夫及亨利·贝克勒共同得到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

因为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以及发觉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尤其由于是成功女性的先驱。

居里夫人简介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名叫玛丽亚,原籍波兰。

她一生的伟大贡献在于和丈夫居里一起,在极其简陋、艰苦的条件下炼出了放射性物质——钋和镭。

丈夫去世以后,她强忍悲痛,继续对镭和别的多种放射性元素开展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

因为她在放射性现象方面成就显著。

1903年她得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她又得到诺贝尔化学奖。

她一生共得到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得到了两次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的资料1.居里夫人发觉的第一种元素钋钋(pō)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黑暗中会发光,是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而命名的,是目前比较毒的物质之一。

2.居里夫人比较的发觉——镭镭有剧毒,它能取代人体内的钙并在骨骼中浓集,慢性中毒可引起骨瘤和白血病。

居里夫人比较终就死于白血病。

3.中年被污为“波兰”丈夫去世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调整,居里夫人与保罗·朗之万相恋,但保罗离婚失败,他妻子将居里夫人的公开,使得居里夫人陷入人生低谷。

居里夫人成就1、发觉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

2、提出了-射线(现在已知它是由电子组成的)是带负电荷的微粒的观点。

对居里夫人的评价爱因斯坦说:“在全部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备课资料】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我的信念》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备课资料】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我的信念》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懊恼:因委屈,懊悔而心里不自在。 呵责 :呵斥、责备。 逆来顺受: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猝然:突然地,出乎意料的。 闲暇:指悠闲自得。 鞭策:比喻督促,激励。 受益匪( fěi )浅:指意识或形态方面有很大的收获。匪:通读课文,并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全文,然后 1、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难字词。
要有信心 专心致志 甘愿清苦 沉醉科学
执着勤奋 追求安静 淡泊名利 ……
2、请用这样的句式:“居里夫人是一个 ______的人。”横线上用四字短语归纳 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3、画出对你有启发的句子,并结合自己的 实际谈谈体会。
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课外拓展:
“钋”与“波”
1897年7月,居里夫妇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含铋的矿 物中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它的化学性质与铋相似, 但放射性比纯铀强400倍,居里夫人惊喜欲狂,叫道 “钋,钋!” 原来在实验之前,居里夫妇就在商议新元素的名称时, 玛丽说道:“假如存在新元素的话,我想叫钋,纪念我的祖 国波兰!” 皮埃尔深知玛丽眷恋着自己的祖国,要用新元素的名 称来争得祖国的荣誉和人民的光荣。居里赞同地说:钋, 波兰!波兰,钋! 这样,被居里夫妇命名为"钋"的新元素便问世了。
1、作者认为,做事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2、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是“美好快乐的 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4、“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 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 科学研究应该是艰辛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5、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她的性格 特点有哪些联系?

居里夫人简介

居里夫人简介

居里夫人简介居里夫人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Marie Curie (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

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

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

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

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

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

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

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生平经历如果只看简历,很容易使人觉得玛丽亚·居里只是一帆风顺的成功科学家。

她于1867年11月在波兰华沙出生。

有一兄三姊,父母亲都是教师。

她15 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中学毕业。

其后当了几年家庭教师,于1891年到法团巴黎大学索邦分校(Sorbonne)接受大学教育,1894年毕业,获得数学和物理两张证书。

1895年,她与任教于巴黎市工业物理和化学学院的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结婚,1897年秋长女伊伦(Irène)出生。

此前。

她跟索邦的李普曼(Gabriel Lippman)做磁学研究,并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此时,为了博士学位论文作准备,她开始在皮埃尔的实验室进行新课题,皮埃尔也很快便加人了妻子的工作。

他们的实验笔记从1897年12月6日开始,到1898年2月17日记录了第一次观察到新的放射性元素钋(polonium)为止。

七年级语文上册_《我的信念》教学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_《我的信念》教学课件

鞭策
懊恼 ng 盛名 shè 猝然长逝 u 报酬 chó 获益匪浅 奢望 shē 坚韧不拔 u n 蹂躏 ró lì 问心无愧 呵责 hē

Hale Waihona Puke à o cù fěi rè n kuì
“信念”是什么意思? • “信念” 一词 意思是:坚信
正确而不肯改变 的观念。

• 与“信念” 一词意 思相当的词语有:
(保持良好的心境)
居里夫人的性情爱好与他的信念有何关系?
居里夫人说自己并非生来就是性情温和的人,但学会了“逆来顺受”(这里 的“逆来顺受”是指沉静坦然地面对生活的一切风雨和艰辛),使她能克制 自己,避免人事纠纷,因为科研需要保持宁静的心境,专心致力于研究。居 里夫人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以调节自己的身心,以更佳的状态投身于自己 的事业。
居 里 夫 妇 两 人
居里夫人教女成凤
居里夫人的大女儿伊雷娜于1939年荣获
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艾芙日后成为杰出的 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 当伊雷娜和艾芙还在幼年时,居里夫人 就不许女儿怕黑,不许雷声轰隆时把头藏在 枕头下,不许怕贼与流行病。在第一次世界 大战战火纷飞的恐怖日子里,居里夫人强迫 她的女儿暑假到国内外旅行,并让她俩给战 士织毛衣。她俩还加入收获队,代替男子冒 着危险去抢收麦子,从小培养她们勇敢而有 主见的独立人格。
理想信念:
环境需求:
工作态度:
富有自信 全力以赴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探求真理 献身科学 生活俭朴 保持宁静 追求自由 淡泊名利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向往科学 沉醉其中
从三个层面归纳(理想信念、环境需求、工作态 度)
理想信念: 富有自信 探求真理
追求自由 淡泊名利
献身科学 向往科学

居里夫人的生平资料

居里夫人的生平资料

居里夫人的生平资料居里夫人是著名的物理学家。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居里夫人的生平资料以供大家学习。

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波兰语:Marie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

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

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但她最终因接触放射性物质,死于白血病。

1995年,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先贤祠。

人物简介:玛丽·居里原名玛丽亚·斯克洛多夫斯卡,生于当时沙俄统治下的华沙,即现在波兰的首都。

她在华沙生活至24岁,1891年追随姐姐布洛尼斯拉娃至巴黎读书。

她在巴黎取得学位并从事科学研究。

她是巴黎和华沙“居里研究所”的创始人。

1903年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她的长女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和长女婿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于193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

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玛丽·居里是一位积极忠诚法国爱国者,虽然人身在异国,但也从未忘记她的波兰出身。

她以祖国波兰的名字命名她所发现的第一种元素钋,并在1932年在她的家乡华沙建立了由她的姐姐、医生布洛尼斯拉娃主持的镭研究所(即现在的玛丽亚·斯克洛多夫斯卡-居里肿瘤学研究所,华沙居里研究所)。

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王国华沙市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信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信念》
图富贵 树立信心 工作态度 保持宁静 环境需求 珍惜时间 坚忍不拔 执着勤奋
追求自由
1:课后生字词抄写3遍; 2:在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或者 认为有哲理的句子,抄在本子 上,并且还要写上自己的体会。
鞭策 biān cè 蹂躏 róu lì n 沉醉chén zuì 简陋lòu 眺tiào望
干扰 rǎo 呵hē责 猝cù然长逝 闲暇 xiá
奢shē望 懊恼 ào nǎo 问心无愧kuì 天赋fù
固执: 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鞭策: 鞭打,用鞭和策赶马。比喻严格督促 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别人的钱或 报酬: 实物 奢望: 过高的希望
第9课
我的信念
居里夫人(1867~1934) 法国籍波兰科学家, 研究放射性现象,发 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 元素,一生两度获诺 贝尔奖。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 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 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 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 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 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 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爱因斯坦
蹂躏 : 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引申为侵扰、侵略
懊恼: 心里别扭,烦恼 问心无愧: 反躬自问,没有对不起人的地方
获益匪浅: 得到很多,匪:不
我的信念
何谓“信念”呢?
某种正确而稳定的想法;非常 坚定,对自己的行为起指导作 用,可以信仰一生!
居里夫人是一个
并说明从文中哪里看出来)
的人
(请认真阅读课文,用四字词语概括,

居里夫人素材作文素材

居里夫人素材作文素材

居里夫人素材作文素材居里夫人素材作文素材篇1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我怀着对她的崇拜,利用假期读了《居里夫人自传》这本书。

这部传记的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写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把这一位可敬的科学家波澜壮阔的一生,描写的非常生动和形象。

居里夫人的童年是充满悲伤的,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她追求学习的步伐直到二十四岁的时候有机会上大学。

1903年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06年她的丈夫因车祸去世,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艰难度日。

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第一次世界大战,她的X光照相技术用于救治伤员发挥了作用。

居里夫人一生都在勤劳工作,直到去世前夕还牵挂着工作。

我被居里夫人那种严被居里夫人身上那种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给折服了。

她让我懂得了,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会有丰厚的回报!在平时的学习上,我最怕的是数学应用题。

每当遇到难题我总想放弃,总想要别人来帮忙,不动脑筋思考。

现在回想起来很羞愧,你瞧居里夫人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矿渣中提炼出镭,整整奋斗了45个月。

从这一刻开始我要改变我的学习态度,认认真真地学。

正如居里夫人所说“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是啊,困难挫折并不可怕,不要轻言放弃。

只要我们勇于战胜它们,每个人都是最棒的!居里夫人素材作文素材篇2居里夫人是波兰杰出的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她原名玛妮雅斯卡洛多夫斯卡。

居里夫人他一生共获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还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一次是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次是诺贝尔化学奖。

我眼中的居里夫人使用于为科学献身的人。

因为当他发现了放射性物质镭后,不怕辛苦,花了三年又九个月的`时间从成炖的废渣中冶炼出了0.1克镭。

要从上吨重的废渣中冶炼出镭真是不简单,而且还只有0.1克。

由此可见居里夫人是不怕辛苦的。

我眼中的居里夫人也是淡泊名利的人。

因为他把自己用全部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10项奖金、16种奖章都给了别人。

我的信念居里夫人--精品PPT课件

我的信念居里夫人--精品PPT课件
猝然( cù ) 眺望( tiào ) 蹂躏(róu lìn )
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
1、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2、奢望:过高的希望。 3、呵责:呵斥。 4、问心无愧 :扪心自问,毫无惭愧。 5、蹂躏:踩踏;践踏辗压。引申为侵扰、 侵略。欺凌、糟蹋。 6、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或沉浸 在某种境界当中。 7、迷醉:迷恋,陶醉。 8、猝然长逝:突然永远地离去。
我的信念居里夫人--精品PPT课件
我了解的居里夫人
这位伟大的女性,一生中共获过两次 诺贝尔奖,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 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 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共 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 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她 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渲染( xuàn ) 闲暇( xiá ) 奢望( shē ) 呵责( hē )
小结: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 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人格美
淡有有有 泊热信毅 名忱心力 利
成功的原因
愿我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 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 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处,也 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 都放在未来。
----居里夫人
课 外 1、摘抄并背诵文中有关 作 可作为名言警句的句子。 业 2、课外搜集一些有关居
里夫人的材料,用其中的 一两个材 料证明本文中 的一些观点,写成一个小 片段。
第二部分(4、5自然段):写作者生活中的信念: 宁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作者把放弃镭的 专利作为切入点展开叙述。
第三部分(6、7自然段)写Fra bibliotek者情感上的信念: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 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某种力量” 指什么呢?(在课文中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初一上人教新资料第9课(我的信念)文本素材—居里夫人简介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久不朽的名字。

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闻名科学家。

【一】靠自学走进巴黎大学玛丽·居里于1867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她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

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理教师,妈妈也是中学教员。

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妈得了严峻的传染病,是大姐照顾她长大的。

后来,妈妈和大姐在她不满10岁时就相继病逝了。

她的生活中充满了艰难。

如此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特别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习就特别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别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坚韧的进取精神。

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

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

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玛丽。

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究。

然而当时的家境不同意她去读大学。

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

如此,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难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然而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艳羡,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

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1894年初,玛丽同意了法国国家实业促进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科研项目。

在完成那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她结识了理化学校教师比埃尔·居里,他是一位特别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

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共同意愿使他们结合了。

玛丽结婚后,人们都尊敬地称呼她居里夫人。

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大学毕业生的任职考试。

第二年,她又完成了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研究。

然而,她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决心考博士,并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她站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二】镭之光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表了一篇工作报告,详细地介绍了他通过多次实验发明的铀元素,铀及其化合物具有一种特别的本领,它能自动地,连续地放出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和一般光线不同,能透过黑纸使照象底片感光,它同伦琴发明的X 射线也不同,在没有高真空气体放电和外加高电压的条件下,却能从铀和铀盐中自动发生。

铀及其化合物不断地放出射线,向外辐射能量。

这使居里夫人发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些能量来自于什么地方?这种与众不同的射线的性质又是什么?居里夫人决心揭开它的隐秘。

1897年,居里夫人选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

那个研究课题,把她带进了科学世界的新天地。

她辛勤地开垦了一片处女地,最终完成了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发明了放射性元素镭,并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实验研究中,居里夫人设计了一种测量仪器,不仅能测出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射线,而且能测量出射线的强弱。

她通过反复实验发明:铀射线的强度与物质中的含铀量成一定比例,而与铀存在的状态以及外界条件无关。

居里夫人对的化学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获得了重要的发明在:一种叫做钍的元素也能自动发出看不见的射线来,这说明元素能发出射线的现象决不仅仅是铀的特性,而是有些元素的共同特性。

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把有这种性质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

它们放出的射线就叫“放射线”。

她还依照实验结果预料:含有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有放射性;不含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没有放射性。

仪器检查完全验证了她的预测。

她排除了那些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集中研究那些有放射性的矿物,并精确地测量元素的放射性强度。

在实验中,她发明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这说明实验的矿物中含有一种人们未知的新放射性元素,且这种元素的含量一定特别少,因为这种矿物早已被许多化学家精确地分析过了。

她果断地在实验报告中宣布了自己的发明,并努力要通过实验证实它。

在这关键的时刻,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也意识到了妻子的发明的重要性,停下了自己关于结晶体的研究,来和她一道研究这种新元素。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从矿石中分离出了一种同铋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它的放射性强度远远超过铀,这确实是后来被列在元素周期表上第84位的钋。

几个月以后,他们又发明了另一种新元素,并把它取名为镭。

然而,居里夫妇并没有马上获得成功的喜悦。

当拿到了一点点新元素的化合物时,他们发明原来所做的可能太乐观了。

事实上,矿石中镭的含量还不到百万分之一。

只是由于这种混合物的放射性极强,因此含有微量镭盐的物质表现出比铀要强几百倍的放射性。

科学的道路从来就不平坦。

钋和镭的发明,以及这些放射性新元素的特性,动摇了几世纪以来的一些差不多理论和差不多概念。

科学家们历来都认为,各种元素的原子是物质存在的最小单元,原子是不可分割的,不可改变的。

按照传统的观点是无法解释钋和镭这些放射性元素所发出的放射线的。

因此,不管是物理学家,依旧化学家,尽管对居里夫人的研究工作都感到有兴趣,然而心中都有疑问。

尤其是化学家们的态度更为严谨。

为了最终证实这一科学发明,也为了进一步研究镭的各种性质,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矿石中分离出更多的,同时是纯净的镭盐。

一切未知的世界基本上神奇的。

在分离新元素的研究工作开始时,他们并不明白新元素的任何化学性质。

查找新元素的唯一线索是它有特别强的放射性。

他们据此创造了一种新的化学分析方法。

然而他们没有钱,没有真正的实验室,只有一些自己购买或设计的简单的仪器。

他们出于工作效率的考虑,分头开展研究。

由居里先生试验确定镭的特性;居里夫人那么接着提炼纯镭盐。

有志者事竟成!大自然的任何奥秘都会被那些向它坚韧攻关的人们揭开。

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

从此镭的存在得到了证实。

镭是一种极难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它的形体是有光泽的,像细盐一样的白色结晶。

在光谱分析中,它与任何的元素的谱线都不相同。

镭尽管不是人类第一个发明的放射性元素,但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

利用它的强大放射性,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

以使许多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实际应用。

医学研究发明,镭射线关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细胞,一经镭的照射特别快都被破坏了。

那个发明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

癌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镭射线关于它的破坏远比周围健康组织的破坏作用大的多。

这种新的治疗方法特别快在世界各国进展起来。

在法国,镭疗术被称为居里疗法。

镭的发明从全然上改变了物理学的差不多原理,关于促进科学理论的进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金子一般的心灵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明,1903年12月,他们和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夫妇的科学功勋盖世,然而他们却极端藐视名利,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

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

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他们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

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况且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

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

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

巴黎大学决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讲授物理课。

居里夫人成为闻名的巴黎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教授,依旧在他们夫妇分离出第一批镭盐的时候,就开始了对放射线各种性质的研究。

仅1889年到1904年间,他们就先后发表了32篇学术报告,记录了他们在放射科学上探究的足迹。

1910年,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专论》一书。

她还与人合作,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

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一位女科学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情况!1914年,巴黎建成了镭学研究院,居里夫人担任了学院的研究指导。

以后她接着在大学里授课,并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

她毫不吝啬地把科学知识传播给一切想要学习的人。

她从16岁开始,成年累月地学习,工作,整整50年了。

但她仍不改变那严格的生活方式。

她从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早年她为了供姐姐上学,甘愿去别人家里做佣人。

在巴黎求学期间,为了节约灯油和取暧开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图书馆读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才走。

提取纯镭所需要的沥青铀矿,在当时是特别贵重的,他们从自己的生活费中一点一滴地节省,先后买了8、9吨,在居里先生去世后,居里夫人把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价值高达100万金法郎以上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

1932年,65岁的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华沙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

居里夫人从青年时代起就远离祖国,到法国求学。

然而她时刻也没有不记得自己的祖国。

小时候,她的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她就特别痛恨侵略者。

当他们夫妇从矿物中分离出新元素以后,她把新元素命名为钋。

这是因为钋的词根与波兰国名的词根一样。

她以此表示对惨遭沙俄奴役的祖国的深切怀念。

1937年7月1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

她最后死于恶性贫血症。

她一生创造,进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

她一生中,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种闻名奖金,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0多个。

然而她一如既往地那样谦虚慎重。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闻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