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特殊类型哮喘的诊治
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

一、定义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导致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塑。
近年来认识到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流行病学(一)哮喘的患病率目前,全球哮喘患者至少有 3 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 万人。
(二)哮喘的控制现状近年来哮喘规范化治疗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使我国哮喘患者的控制率明显提高,但仍低于发达国家。
三、诊断(一)诊断标准1.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⑴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⑵发作时双肺可闻散在或弥慢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⑶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可变气流受限的客观检查⑴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⑵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⑶呼气流量峰值(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10%,或PEF 周变异率>20%。
符合上述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任一条,并除外其他疾病所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及咳嗽,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不典型哮喘的诊断1.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作为惟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可变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咳嗽。
2.胸闷变异性哮喘:胸闷作为惟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可变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胸闷。
3.隐匿性哮喘:指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的表现,但长期存在气道反应性增高者。
随访发现有14%~58%的无症状气道反应性增高者可发展为有症状的哮喘。
(三)分期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哮喘的分类形式有哪些,不同分类形式中有哪些哮喘类型?

哮喘的分类形式有哪些,不同分类形式中有哪些哮喘类型?【经典分类⽅法】(⼀)外源性哮喘(Extrinsic asthma)所谓的外源性哮喘主要指过敏性哮喘(亦称过敏性哮喘),此外还包括职业性哮喘、药物性哮喘和⾷物性哮喘等,近年来有⼈把运动性哮喘也归于外源性哮喘范畴。
外源性哮喘主要有以下特征:①哮喘症状的发⽣与变应原吸⼊之间有明确的时间关系,包括速发相哮喘反应、迟发相哮喘反应和双相反应;②有对吸⼊变应原呈阳性反应的免疫学指标,包括特异性⽪试和特异性IgE测定等;③哮喘发作的频率和程度与季节和环境因素有关;④⼤多数外源性哮喘患者伴随有过敏性⿐结膜炎、湿疹和/或有特应症家族史。
⑤外源性哮喘发病年龄⼩。
绝⼤多数外源性哮喘患者是从婴幼⼉或⼉童期开始发病,其中绝⼤多数患者有特应性素质或有家庭过敏史,经常伴有过敏性⿐炎、过敏性结膜炎、⽪肤湿疹、荨⿇疹和⾷物过敏等过敏性疾病。
哮喘的发作通常与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如接触尘螨、花粉、霉菌、室尘,吸⼊化学物质或⼯业有机尘,⾷⽤过敏⾷物等。
外源性哮喘的症状多呈季节性发作,或常年性发作季节性加重。
特异性⽪试和特异性IgE检测呈阳性反应,应当注意的是吸⼊变应原既可以诱发速发相哮喘反应,也可以诱发迟发相哮喘反应,因此在判断哮喘症状发作与变应原吸⼊的时间关系时应对迟发相哮喘反应给予关注。
⼆、内源性哮喘(Intrinsic asthma)所谓的内源性哮喘主要指⾮过敏性哮喘,包括感染性哮喘、⽉经性哮喘、妊娠性哮喘以及药物性哮喘(包括阿斯匹林哮喘)。
相对于外源性哮喘,内源性哮喘主要有以下特征:①对常见过敏原检测呈阴性反应;②没有特应症家族史;③持续性嗜酸细胞增多;④严重的病情往往需要⼝服糖⽪质激素;⑤住院治疗往往也难以使病情得到进⼀步改善。
这些患者的发病多在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内分泌改变、精神因素或其他因素的影响的基础上,呼吸道受到细菌或病毒的侵袭,⽓道粘膜上⽪被破坏⽽导致⽓道⾼反应性,引起哮喘的发作。
目前gina对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标准

目前gina对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标准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点是气道炎症和不定期阻塞,导致呼吸困难和哮喘发作。
在临床上,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医生通常会将支气管哮喘分为不同的级别,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治疗疾病。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全球哮喘和过敏疾病学会(GINA)是世界范围内对支气管哮喘进行分级的权威机构。
而本文将主要介绍目前GINA对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标准。
一、GINA对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标准1.轻度哮喘:该类型的患者通常在每周内只出现少于一次的哮喘发作,夜间仅时有症状,肺功能试验显示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大于80%的预期值。
2.中度哮喘:该类型的患者通常在每周内出现1-2次的哮喘发作,夜间症状频繁,肺功能试验显示FEV1在60%至80%的预期值之间。
3.重度哮喘:该类型的患者通常每周出现多次的哮喘发作,夜间症状频繁且严重影响睡眠,肺功能试验显示FEV1低于60%的预期值。
4.危重型哮喘:这是支气管哮喘的最严重类型,通常表现为持续性严重哮喘,夜间症状频繁且严重影响睡眠,肺功能试验显示FEV1低于30%的预期值。
二、GINA对支气管哮喘分级的意义对支气管哮喘进行分级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
同时,也有利于患者更好地认识和控制自己的疾病。
而不同分级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比如对于轻度哮喘患者,通常只需要使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控制症状即可,而对于危重型哮喘患者,则需要常规使用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类固醇等治疗方法。
三、GINA对支气管哮喘分级的局限性虽然GINA对支气管哮喘分级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和症状是不确定的,很难准确判断患者所处的分级。
其次,分级标准是基于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试验结果制定的,但并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四、GINA对支气管哮喘分级的临床应用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GINA对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标准仍然得到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普遍认可和应用。
咳嗽变异性哮喘如何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如何治疗?*导读: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指特殊类型哮喘,慢性持续咳嗽是主要或唯一的临床症状,在起床后或临睡前症状尤为明显,常为刺激性咳嗽,容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
持续咳嗽对于很多患者来讲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严重影响生活和身体健康。
那么,咳嗽变异性哮喘如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指特殊类型哮喘,慢性持续咳嗽是主要或唯一的临床症状,在起床后或临睡前症状尤为明显,常为刺激性咳嗽,容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
持续咳嗽对于很多患者来讲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严重影响生活和身体健康。
那么,咳嗽变异性哮喘如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多发于儿童,三成以上的儿童干咳其实与该病有关,而年龄大于50岁的成人得咳嗽变异性哮喘比例比较高,约有13%,而且女性居多。
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及时的治疗很重要。
那么,咳嗽变异性哮喘如何治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典型哮喘治疗基本一样,使用抗组胺药物、支气管抗张剂、β2-受体兴奋剂、茶碱类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才能缓解症状,而一般的止咳化痰药和抗生素治疗对于该病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此外,像奈多罗米、色甘酸、酮替芬等药物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引起的变态反应或者细胞肥大也起到稳定的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药物的雾化吸入是治疗哮喘的有效措施,选用合适的吸入装置,有助于药物吸入的分量准确和有效性。
中医治疗哮喘变异性哮喘比西医治疗更有特色,因为中医治疗不仅有药物治疗,还有其他的治疗手法,如针灸、拔罐、熏蒸等,内外结合,综合运用,具有不错的疗效,而且中药治疗还可以调理身体,起到预防作用。
除了药物治疗,平时的护理也很重要。
对于哮喘病患者,运动可能会诱发哮喘,但如果长期不运动,身体免疫力也会下降,容易受到其他疾病侵扰,也是不利于哮喘病的治疗,所以得了咳嗽变异性哮喘,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适当锻炼。
比如游泳,就是一种很好的哮喘病健身活动。
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是患者接触变应原引起的,所以找出过敏源,积极避免才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方法

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方法变异性(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病症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响性。
很多人都是由于咳嗽持续发生或者反复发作,导致咳嗽迁延不愈,最终引发咳嗽变异性哮喘。
下面是为大家的一篇变异性的哮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治疗时间:根据粗略统计显示,根本控制住病情的时间和比例如下:4-6个月能根本控制住病情的约占30% 7-12个月能根本控制住病情的约占50% 1-2年能根本控制住病情的约占10% 2年以上能根本控制住病情的约占10%。
(根本控制住病情,不代表孩子完全痊愈,只是一次患病后治疗到根本不咳嗽的时间)。
所以父母们要有一定心理准备。
2。
中西药配合:患病后,那么可采取针对性治疗,千万不要盲目滥用抗生素。
中西药配合治疗,效果明显。
3。
:急性期用西药进行控制,缓解期用中西医配合治疗,西药的治疗方法,国内目前的用药方法与用药种类都比拟一致。
的选择那么因地区用药习惯而异。
西药目录如下:抗炎药:①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布的奈德②抗白三烯扎鲁司特齐留通③炎症介质阻释药色甘酸钠酮替芬④炎症介质拮抗剂非索非那定支气管扩张药:①β2 受体冲动剂特布他林沙美特罗②黄嘌呤类氨茶碱③抗胆碱药异丙阿托品目前最常使用的商品名如:顺尔宁、普米克、艾畅、美林、西克劳、西舒美、开瑞坦、舒喘灵、非那根、沐舒坦信必可都保。
等。
中药目录如下:治那么:、健脾燥湿、纳气、止咳化痰等小儿百部止咳糖浆、川贝枇杷糖浆、川贝雪梨膏、小青龙合剂、消咳喘糖浆、小儿咳喘颗粒、小青龙颗粒、固本咳喘片等。
4、积极查找致敏原。
常见为吸入某些花粉、屋尘、螨、真菌孢子、皮屑、食物中的鱼、虾或接触油漆染料等。
要仔细观察每次咳嗽发作前有什么因素存在,找出致敏因素,加以防止,防止再次接触。
5、防止诱因。
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的诱因可有三种可能:一是气候改变,冬春季为高发期,冷空气刺激为主要诱因,因而要作好保暖防护,特别是冬季清晨出门要穿暖和并戴上口罩;二是运动后咳嗽加重,因而有此类哮喘患儿要防止剧烈运动;三是情绪冲动、大哭大闹亦可诱发咳嗽发作,因而要尽量使患儿保持情绪稳定。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治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的临床疗效

Asthma
CVA患者典型哮喘患者的共同特征
咳嗽症状
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炎症 抗哮喘治疗有效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39(5):323-354. 6.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39(9):1-24.
CVA的气道炎症与典型哮喘类似
16.0
15.0
14.7*
14.0
13.0 CVA患者 (n=47)
典型哮喘患者 (n=75)
组间差异:*P=0.001。
研究设 计: 一 项 对乙 酰甲 胆碱激 发试 验数 据的 回顾 性分析 , 旨 在比 较咳 嗽变 异性哮 喘 ( CVA ) 患儿和 典型哮 喘 ( CA ) 患儿用 力 肺活量 的变 化
3. 赖克方,等. 国际呼吸杂志 2011,31(9):645-647.
误诊往往导致误治,因此正确诊断非常重要
一项慢性咳嗽患者的诊疗现状调查显示3:
止咳药和抗生素的使用率超过90%
完全缓解+明显缓解的患者不足11%
患者百分比 (%)
100 93.73% 91.58%
80
75.45%
n=558
60 38.89%
1.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研究协作组. 中华儿科杂志 2012,50(2):83-92. 2. Lai K, et al. Chest. 2013;143(3):613-620.
慢性咳嗽存在严重的误诊误治现象
一项慢性咳嗽患者的诊疗现状调查显示3:
就诊医疗机构数
3.26个
80.82%
曾被诊断为“支气 管炎、慢性支气管 炎或慢性咽炎”
9. Yoo Y, et al. Allergy. 2004;59(10):1055-1062.
变异性哮喘的症状及治疗

变异性哮喘的症状及治疗
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
很多人都是由于咳嗽持续发生或者反复发作,导致咳嗽迁延不愈,最终引发咳嗽变异性哮喘。
所以说变异性哮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导致患者呼吸困难。
所以变异性哮喘的治疗非常重要。
变异性患者的症状及诱因
变异性哮喘的特征为刺檄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
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
咳嗽多为持续性干咳,特别是晚上就寝时或凌晨时明显,发作频繁、剧烈,很多病人伴有咽喉发痒。
常因感冒、运动、冷空气吸入而诱发并加重,也可因接触花粉、尘埃、某种食物而发作。
咳嗽可能是变异性哮喘的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以长期的顽固性干咳为主,经常会在吸入刺激性气味(油漆、汽油、香水、花粉等)、冷空气、接触过敏原、剧烈运动后和呼吸道感染后引起病发,也会有部分患者在没有任何诱因的情况下哮喘病发。
变异性哮喘多发生于夜间和凌晨,以春秋最为多见。
可以通过避免过敏原来预防,如果是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起,保持室内清洁。
采用了负离子系统与正电位污染物收集系统岔时交替运行技术的离子机可释放高浓度的负氧离子,高浓度负氧离子可有效消除室内的病毒细菌、尘螨一类的过敏原。
如果是因冷空气诱发哮喘,平时注意保暖,夏天,注意室内外温差,空调温度不要调太低。
治疗方法
通常是应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激动剂药物治疗可见病症缓解。
CVA(变异性哮喘)

CVA(变异性哮喘)1.定义: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刺檄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
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
3.诊断:常规抗感冒、抗感染治疗无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此点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
肺通气功能和气道高反应性检查是诊断CVA的关键方法。
诊断标准:(1)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
(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最大呼气流量(PEF)昼夜变异率>20%。
(3)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4.治疗:CVA治疗原则与哮喘治疗相同。
大多数患者吸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加β激动剂即可,很少需要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治疗时间不少于6~8周。
《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2009版)咳嗽是内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其病因复杂,极易被误诊误治。
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更令临床医师倍感困惑。
随着人们对咳嗽的关注,我国近年来开展了有关咳嗽病因诊治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结果。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急、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加强咳嗽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有关咳嗽的临床研究结果,于2005年共同制定了《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
2005年版指南对临床实践起到了良好指导作用,实施三年来也收到众多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为进一步完善本指南,加入国内外咳嗽领域研究最新进展,2008年哮喘学组对其进行了修订,并将于2009年颁布。
主要修订意见如下:2009版指南由2005年版的7个专题及附件扩充为9个专题及附件。
新增了亚急性(病程3~8周)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治疗两个专题以及咳嗽的定义、祛痰治疗2部分内容,并在附件中增补了“咳嗽程度与疗效的评估”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注意事项
与伴发病的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治疗高血 压、冠心病、关节病等的药物)。 吸入疗法的合理使用:老年人使用吸入疗法的错误 率高,所以应该选用容易使用的吸入方法,如储雾 罐辅助气雾剂吸入、干粉吸入等。反复指导和检查 是保证吸入方法正确的关键。 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器官功能的减退、对 药物的代谢速率的变化和多种药物同时使用的相互 影响等多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增高。应该注意与病人的沟通,监测不良反应,及 时调整治疗药物。
职业性哮喘
总 论
定义: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接触职业性致喘物 引起的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形式 发病率:占哮喘总人数的 2-15%。在某些职 业人群中其患病率更高些,如洗涤剂制造业 发生哮喘人数为10-45%,谷物粉尘作业工人 为2-40%。 如能早期诊断和脱离环境,有利于提高疗效, 部分患者甚至可以治愈。
临床表现(二)
药物作用相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短的只有 2~3个小时,长的1~2天,正确及时的治疗 可大大缩短药物作用相的时间。 这类患者对治疗反应较差,故一旦发作,无 论症状轻重,都应引起高度重视。 若鼻息肉、阿司匹林过敏和哮喘合并存在, 则称为阿司匹林哮喘三联症(Samter’s Syndrome)。
对于老年COPD患者,当存在下列 临床特征时,要注意哮喘的存在:
症状波动性较大,有明显加重或显著的 缓解; 症状与季节或气候变化关系明显; 有明显的时间节律性,多于夜间或清晨 症状加重; 平喘药物能明显缓解症状。
临床特点
病史: 发生哮喘前常有较长的咳嗽、咳痰史; 常有吸烟史,但一般少于20包年; 变态反应的发生率较年轻哮喘低,但高于同龄组的非哮喘患者; 每日哮喘发作的变异性较小,病情变化不如年轻哮喘迅速; 哮喘的自发消退率较低。 物理检查: 呼吸音可正常或严重减低,取决于疾病的严重性; 哮鸣音通常没有年轻哮喘那样响; 若有哮鸣音,随着呼气流的减少可突然停止;存在明显慢性支气 管炎时,可闻及散在呼气性捻发音,伴或不伴喘息。 肺功能检查: 哮喘发作时FEV1减低,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至少增加15%, 但经常不能恢复到正常; 可存在肺气肿的成分。
真菌淀粉酶等
异氰酸酯类:甲苯二异氰酸脂(TDI)、亚甲二苯基二异氰酸脂等 苯酐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酸酐、三苯六羧酐等 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螺旋霉素、四环素等 木尘:桃花心木 、雪松 、枫树、橡树等木材的木尘 化学类:油漆、氨、胺等 金属:铂、镍、铬、钴等 其它:松香、福尔马林、乙二胺、巯基乙酸铵等
几种特殊类型哮喘的诊治
特殊类型的哮喘的表现
特殊诱发因素:运动,药物,职业 特殊发作形式:夜间,季节,脆性,咳嗽型 特殊治疗的困难:难治性,激素依赖性,激 素抵抗性 特殊条件下:妊娠,月经,婴幼儿,老年性, 应激状态 特殊伴发病:胃食道返流,溃疡病,鼻咽部 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疾病
临床表现(二)
因年龄而改变。 易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预后较差 死亡率显著增高
临床表现(三)
常与慢支炎,肺气肿或支气管扩张同时 存在。部分患者还合并有高血压,冠心 病等。 肺功能检查在缓解期亦可见有明显的异 常。临床上表现为持续存在的活动性气 促伴发作性加重,引起临床上诊断的困 难。
反复指导对MDI吸入方法正确率的影响 (n=123)
正确率%
100
83% 89%
75 50 25 0 1st
48%
71%
2nd
3rd
4th
运动诱发哮喘
exercise-induced asthma, EIA
前 言
定义: 狭义EIA:剧烈运动是唯一诱发因素,其他情 况下没有哮喘发作的患者。 广义的EIA:哮喘患者在剧烈运动后发生的急 性气道狭窄和气道阻力增高。 发病率: EIA在正常人群中广为存在。 在 控 制 不 良 的 哮 喘 患 者 中 , EIA 更 常 见 , 50%~ 90% 已确诊的哮喘病人可出现运动性 哮喘。
发病机制
热丢失和水分丢失 炎症反应与炎症介质释放 神经反射和调节机制 其它机制:通气反应及非特异的气道高 反应性
临床表现
EIA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尤其好发于青少年。 患者一般在剧烈运动几分钟时开始出现胸闷、喘息、 咳嗽、呼吸困难,运动停止后5~10分钟症状达高峰, 30~60分钟内自行缓解。仅有少数病例可能持续较 久并需要药物治疗。 EIA可发生于任何气候条件下,但出现的几率与运动 类型和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最常出现EIA的运动类型 有自行车、跑步等。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进行 的运动则较少出现EIA。
药物治疗
加强哮喘长期控制的治疗。 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是预防和治疗运动诱发哮喘最有效的药 物之一,约90%的患者运动前应用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均能有 效预防哮喘发作。建议在运动前10~20分钟应用。 色甘酸钠:预防EIA发生的效果不如β2受体激动剂,但对β2 受体激动剂过敏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色甘酸钠治疗。色甘酸钠 对于轻度的EIA和存在不应期的EIA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安全 性好,但效价较低。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使用LT受体拮抗剂Montelukast(孟鲁司 特)能明显减轻EIA的发生程度和提高生活质量。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使用上述药物无效的中、重度EIA患者 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 其它药物:包括抗组胺类药物、茶碱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 胆碱能受体拮抗剂等都对EIA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引起DIA的药物
非甾体类消炎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双氯芬酸、 布洛芬、氨基比林、安乃近、保泰松。 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心得宁、噻吗心安。 麻醉剂及肌松剂:溴化潘可罗宁、利多卡因、普鲁 卡因、可卡因。 蛋白类制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多种疫苗和抗 毒素血清制品等。 胆碱制剂:乙酰胆碱、乙酰甲胆碱、琥珀酸胆碱、 新斯的明、加兰他敏、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 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 药物过敏:可见于其他可以导致过敏的药物。
非药物治疗
产生不应期:在正式运动或比赛前先做 热身运动。 适宜的气候条件: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 戴围巾与口罩取暖,室外运动时选择在 潮湿的环境中进行(如游泳、滑冰),多 进行室内运动等。 体能训练:进行长期适当的运动,能提 高哮喘患者的运动耐力。
药物性哮喘
前 言
定义:由于应用某些药物而引起哮喘发作,称为药物诱 发哮喘(drug-induced asthma, DIA),包括无哮喘病 史的患者应用某些药物后引起哮喘发作以及哮喘患者由 于应用某些药物而诱发哮喘发作或使哮喘加剧。 非甾体类消炎药是最常见的诱发药物(占77%),而阿 司匹林诱发哮喘(aspirin-induced asthma, AIA)是其 中的典型例子。 根据NHLBI/WHO的工作报告,全球范围内AIA占哮喘患 者总数的4%~28%。 国内目前尚无系统流行病学资料,1985国内张茸和张宏 誉根据病史调查, AIA患者约占同期哮喘患者的 1.9%~ 2.7%。
预 防
避免接触 安全防范措施 改善通风 减少工业污染 戒烟 注意哮喘发病的征象和及时处理
预 后
经过规范的治疗 完全缓解率为13%-41% 多数病人经过治疗后症状、肺功能和气 道高反应性得到改善,达到临床控制的 标准
老年哮喘
前 言
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两个年龄高峰:儿童 和老年人。 45—50岁以后哮喘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发病机制
变应性机制 直接的刺激作用 诱导介质释放 直接的药理作用
某些职业性致喘物刺激呼吸道组织直接释放组胺或 抑制细胞表面的肾上腺受体兴奋,使 cAMP/cGMP 比 值下降导致炎症介质释放,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临床表现
潜伏期:接触职业性致喘物到哮喘发病有一定的潜 伏期,其长短与其发病机制、暴露的浓度、接触的 频度有一定关系。通常为数周,也有数小时,如刺 激性气体所致哮喘。潜伏期长的可达数年,甚至 40 年,如养蚕工。 典型表现:接触工作环境 — 哮喘发作 — 脱离工作环 境—哮喘缓解—再接触再发作 迟发性哮喘反应:由低分子量致喘物诱发,症状出 现在下班后某段时间。通常伴有其它过敏或刺激症 状:鼻眼痒,流涕/流泪等。
AIA的发病机制
PGE2
X 花生四烯酸
阿司匹林
COX通路
5-LO
LT
环氧化酶/5-脂氧合酶失平衡学说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气道粘液分泌增加
临床表现(一)
女性患者稍多,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左右,少见 于儿童。一般无儿童哮喘史,哮喘家族史与其他哮 喘患者接近。 在服用解热镇痛药5分钟至2小时或稍长时间后,即 会引起剧烈的哮喘发作,绝大多数患者的潜伏期为 30分钟左右。 哮喘发作一般很重,常有发绀、结膜充血、大汗淋 漓、端坐呼吸、烦躁不安。 某些患者在服药后先出现鼻部卡他症状,如流涕、 打喷嚏、鼻痒、鼻塞,继之出现哮喘。 有些患者在哮喘发作的同时可出现严重的荨麻疹或 血管性水肿,严重的还可出现意识改变、血压下降 等休克症状。
定 义
60岁以上的哮喘患者可统称为“老年人 哮喘” 分为三种情况: 1 婴幼儿发病,症状持续直至老年
2 婴幼儿时患病,成年后自行消退,45岁后 又哮喘复发(复发率约27-38%) 3 既往从无哮喘病史,老年后新发生的
临床表现(一)
呼吸系统疾病非特异性症状:咳嗽,咯 痰,胸闷,呼吸困难,喘息。 活动性气促表现得较为明显,咳嗽咯痰 亦较常见。 表现为典型发作性喘息者相对较少。 过敏性症状的比例明显低。 呈渐进性起病。 诱发因素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