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测试题

合集下载

世界气候类型判读及习题巩固共24页文档

世界气候类型判读及习题巩固共24页文档

热带季风气候
10
10
0
热带雨林气候
0
二、气候类型的判读分析 高考一般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考查 气候类型的判读:
1.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2.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3.根据气候成因判读气候类型
1.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气候两大要素:气温、降水)
依据气温降水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1、以温定球(以最热的月份定半球) 2、以温定带(以最冷的月均温定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
说明:温带(2种)

夏雨型,
说明:温带季风气候(北半。球)
例3: 判断下图气候类型及半球
地中海气候(南)
例4据图判断气候类型及半球
地中海气候(北半球)
例5:读区间统计图判断四地气候类型
7 7
1
1
甲 温带季风气候 乙 地中海气候 丙 热带沙漠气候 丁 热带雨林气候
2.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年降水总量
>2000 750—1000
>1500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0<t<15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t<0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少雨型(<250) 800—1500 300—1000 年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例2:运用“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判断 下图的气候类型。 7月为最高温,说明:北半球 ,
(3)M地7月份受_西__风__带_ (风压带)控制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配套题库 必考点专练6 气候类型及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配套题库 必考点专练6 气候类型及

必考点专练6 气候类型及判读(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2012·四川文综,8~9)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1~2题。

1.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2.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蒸发旺盛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的纬度和年降水量分布信息,并结合所学的区域地理知识,可以判断①②③④曲线应依次表示南美、非洲、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

第2题,南美大陆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直逼赤道附近,主要是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

答案 1.C 2.D(2013·四川文综,3~4)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4.R河段()。

A.流量季节变化大B.春汛明显C.河流堆积作用强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解析第3题,由图中纬度位置,结合图示地形分布及海陆轮廓可知图示区域为印度半岛的西南部地区,该区域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因此沿海为热带季雨林,向内陆变为热带草原。

第4题,图中R河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因此R河段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答案 3.B 4.A(2011·四川文综,7~9)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

读表完成5~7题。

气温/℃降水量/mm 地点纬度1月7月1月7月全年①23°08′13.3 28.4 40.0 210.0 1 614.1②39°48′-4.7 26.0 2.6 196.6 682.9③48°58′ 3.5 18.4 54.3 53.6 647.4④54°17′ 1.8 13.4 225.0 117.0 2 399.05.()。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04世界的气候-区域地理专项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04世界的气候-区域地理专项练习》(解析版)

考点04 世界的气候一、单选题下左图为美国西海岸区域示意图,下右图为旧金山与西雅图月平均最高气温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旧金山水循环较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影响两地夏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答案】1.D 2.D【解析】1.区域内降水量越多,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

旧金山地处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多雨季节为冬季,水循环较活跃。

故选D。

2.读图可知,夏季旧金山气温低于西雅图。

从纬度因素考虑,纬度越低,气温应越高,图中旧金山纬度较西雅图低,A错误;旧金山夏季的气温较西雅图低,主要是由于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旧金山附近,D正确;两地海陆位置与地形没有太大差异,B、C错误。

故选D。

纳瓦里诺岛(68ºW,55ºS)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

岛上最高点海拔1195m,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mm,南部年降水量800mm。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纳瓦里诺岛位于北京的()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4.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5.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气压带与风带D.地形地势【答案】3.C 4.C 5.B【解析】3.纳瓦里诺岛的经纬度坐标是(68ºW,55ºS),北京的坐标是(116°E,40°N),两地的经度差超过180°,所以纳瓦里诺岛位于北京的东方,位于北京的南方,即是纳瓦里诺岛位于北京的东南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纳瓦里诺岛位于55ºS附近,盛行西风是西北风,南部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A错误。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气候类型习题(含解析)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气候类型习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气候类型习题(2019·成都六校统考)下图为某地降水量和气温年变更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为()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潮湿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2.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类型与该图符合()A.开罗B.上海C.开普敦D.悉尼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更。

读图回答第3题。

3.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潮湿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2019·成都模拟)下图为某地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等温距为4 ℃)。

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地1月、7月的温差可能为()A.8 ℃B.12 ℃C.16 ℃D.20 ℃5.导致图中℃地7月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A.洋流B.海陆热力性质C.地形D.冬季风的影响(2019·河南六市模拟)下表为世界某大洲A、B两城市的气温(℃)和降水(mm)资料。

据表回答6~7题。

城市位置海拔/m月份1月4月7月10月12月年平均A城37°47′N16气温10.413.214.916.311.413.8 122°25′W降水116114023108529B城33°39′N308气温7.116.12617.1 6.716.4 84°25′W降水11311412062111 1 1976.关于A城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凉快干燥,冬季温柔多雨B.夏季燥热少雨,冬季温柔潮湿C.全年温柔潮湿,四季分明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7.造成A、B两城市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主要缘由是()A.地形地势B.大气环流C.洋流D.纬度位置(2019·福州一中模拟)探讨发觉,我国秦汉以来气候变更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有重要的影响,暖期利于耕作业发展,冷期则相反。

读“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平均温度变更曲线图”,回答第8题。

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检测(十二)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含解析

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检测(十二)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含解析

课时质量检测(十二)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一、选择题(2020·沈阳模拟)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A.冰期①B.冰期②C.冰期③D.冰期④2.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②时期()A.全球各地降水较多B.山地雪线海拔较高C.温带作物北界偏北D.陆地总面积较大解析:1.D 2.D第1题,气温最低,应该是冰川面积最广,分布纬度最低的时期,所以D正确。

第2题,与现在相比,第四纪时期全球处于寒冷期,山地雪线偏低,北半球温带植物北界偏南,降水整体偏少,海平面偏低,大陆和岛屿的面积会增大,所以D正确。

(2020·湖南省郴州市高三质量检测)白令海是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冰洋的重要海域,其北面通过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面与北太平洋被阿留申群岛隔开。

下图为末次盛冰期的暖期(甲时期和乙时期)白令海北部陆坡和海洋环境模式图,甲时期白令海陆架高浓度悬浮体(粉砂和冰川碎屑)达到峰值。

读图,完成3~5题。

3.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图示地区()A.原生植物生长条件更优B.陆上径流量更小C.海冰覆盖面积更大D.海水温度更高4.甲时期,陆架高浓度悬浮体的主要来源是()A.初期海冰携带的侵蚀物入海B.陆上径流携带大量泥沙C.初期陆架崩塌物质大量堆积D.海水上泛,海底泥沙上涌5.乙时期北太平洋深层海水上泛对图示地区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浮冰移动B.减弱陆上径流C.加快海冰融化D.增温增湿解析:3.D 4.A 5.A第3题,根据图示可知,甲图示有植物分布,而乙时期图示地区没有植物分布,说明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图示地区原生植物生长条件更差;乙时期陆上径流分布纬度更广,推测乙时期的陆上径流量可能更大;乙时期海冰覆盖面积更小;乙时期浮冰更多,推测海冰融化多,海水温度可能更高。

故选D。

第4题,甲时期,陆架高浓度悬浮体位于海冰下方,推测其主要来源是初期海冰携带的侵蚀物入海形成的。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精选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精选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精选试题)(含参考答案)下图为全球温室效应影响图。

读图,回答1~2题。

1.(温室效应影响)结合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受温室效应影响粮食产量有所增大的国家是()A.巴西B.埃及C.南非D.俄罗斯解析直接根据图示“作物栽培带向北移动地域”判断,俄罗斯的作物栽培带扩大最为明显。

答案D2.(温室效应)下列关于温室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其原理是二氧化碳增多,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B.全球各地均升温,但升温幅度不同C.温室效应主要与燃烧矿物燃料和植被破坏有关D.海平面上升对我国的影响比小岛国家影响大解析温室效应的基本原理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了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加强,从而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A项错误;受温室效应影响,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均有升高,但不能表明是全球所有地区,B项错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大面积的毁林,C项正确;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导致了一些小岛国家的“灭顶之灾”,D项错误。

答案C我国东部沿海某省级行政区,所辖范围内岛屿众多,自然岸线(包括大陆岸线与岛岸线)曲折绵长。

近年来,沿海填海造陆面积不断加大,岸线曲折度变小。

下图为1985—2015年该省级行政区岸线长度与海岸人工化强度关系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分别对应海岸人工化强度、自然岸线、人工岸线、整体岸线的是()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②④解析整体岸线包括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

由材料可知,近年来岸线曲折度变小,说明岸线总长度减小,而人工岸线变长,则自然岸线长度减小,故③为人工岸线,④为自然岸线,①为整体岸线,则②为海岸人工化强度。

答案B4.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省级行政区沿海地区受到的影响是()A.岛屿岸线变长B.陆地岸线变长C.地质构造改变D.地下水水质变差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导致陆地(岛屿)的沿海地区部分被淹没,陆地(岛屿)岸线后退,使陆地(岛屿)岸线缩短,故A、B两项错误;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而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不会造成岩层、岩体的变形变位,故C项错误;海平面上升,沿岸海水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变咸,水质变差,故D项正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专题训练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专题训练新人教版

专题训练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选择题(2016 •浙江联考)读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统计图,回答1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趋势;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全球每 10 年都比前 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从而导致大气升温。

(2016 •合肥模拟)读北极冰川面积逐月变化图,1.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 )A .19 世纪 50 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B . 19 世纪 50 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C . 20 世纪 50年代,全球气温较 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D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全球每 10 年都比前 10 年明显变暖 2. A .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C . 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答案:解析: 第 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世纪 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1 0年明显变暖。

第 2题,二氧化碳等温室回答3〜 4 题。

北冰洋冰川面积最小值推迟至 9 月份出现的原因是 (溉技术 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解析:第 3 题,冰川面积最小值应该在温度最高月份, 海洋水体比热容较大, 温度升高慢, 所以推迟到 9 月水体温度最高, 冰川面积最小。

第 4 题,图中显示从总体上看, 北极冰川面积呈下降趋势, 其原因在于气温升高, 控制冰川面积下降的幅度必然要减小温度(2015 •福建卷)下图示意某区域某年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

读图,回答升高幅度,农业灌溉技术与全球温度变化关系不大。

故 D 项正确。

3.A .此时北极地区极昼时间较长 B .海洋水体升温较慢 C .秋季北极地区晴天多 D .此时北极冰川融化快 4.为减小北极冰川面积变化的幅度,下列做法均合理的有 ①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③利用太阳能发电 ④改进农业灌A.①②③④B . 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 . ①②③⑤答案:5〜6题。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十气候类型判读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十气候类型判读含解析新人教版

气候类型判读建议用时:45分钟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环流形势确定。

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

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夏季风限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 )A.西南部B.东南部C.东北部D.西北部2.3月到5月为南亚地区的热季,该季节南亚地区气温高的缘由有( )①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较大②西南季风到达,带来的热量较多③受东北季风限制,晴天多云量少④北方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斯利那加每年3月份降水量最大。

该月影响斯利那加的近地面大气环流状况为( )A.东北信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盛行西风【解析】1选B,2选C,3选D。

第1题,读图,西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7月1日左右,退却时间在9月1日到9月15日之间;西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6月10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日到10月15日之间;东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6月1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5日前后;东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5月20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5日前后,比较可得受夏季风限制时间最长的地区为东南部。

第2题,3月到5月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3~5月西南季风还未到达(西南季风影响南亚的时间为6~9月),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晴天多,降水较少;南亚北部为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北部南下的冷气团,气温高。

第3题,读图,斯利那加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东北风的背风坡;夏季风到达的时间为7月份前后,3月份夏季风尚未到达;该地海拔较高,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2024·江西联考)体感温度指人体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转换成同等温度,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

下图是我国某省会城市某两年月平均气温柔月总降水量统计图。

据此完成4、5题。

4.与第1年中的冬季相比,第2年中的冬季体感温度表现得更加 ( )A.暖干B.温湿C.冷干D.冷湿5.依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该地适合发展( )A.避暑旅游业B.避寒旅游业C.冰雪旅游业D.冬季蔬菜产业【解析】4选D,5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轮复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测试题
【考核目标】1、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与步骤,并能结合各种气候要素图表提供的信息判断气候类型。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等的影响。

【考查范围】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及应用。

一、选择题:
读下面四幅“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完成1~2题。

1.下列气候类型判断正确且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A.①地中海气候③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温带海洋气候
B.①地中海气候②温带海洋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海洋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D.①温带季风气候
②温带海洋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2.指出①②③④气候类型中成因与西风带有关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④C.①和③D.③和④
(答案):1, 2。

(选题目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是最常见的气候要素图,主要考查学生据图分析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第2题考查学生对气候成因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读下表内容,完成3~5题。

3.乙地气候类型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
A.地中海沿岸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
原D.撒哈拉沙漠
4.丁地气候的成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全年受西风带影响
C.副热带高压和信风的影响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5.丙地点最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河流水体污染的季节是()
A.冬季B.春季C.夏季D.秋季
(答案):3, 4, 5。

(选题目的):第3题考查学生借助气候要素统计表判读气候类型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世界典型地区的气候类型,找出与之对应地区;第4题考查季风气候成因;第5题要求学生在把握地中海气候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加以灵活应用的能力,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力弱,降水少,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因河流补给少,净化能力弱。

读下面四幅气候要素图(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

据此回答6~8题。

6.上述四种气候类型的代表城市依次是( )
A.伦敦、罗马、北京、武汉 B.开普敦、伦敦、莫斯科、上海
C.雅典、纽约、东京、上海 D.北京、伦敦、罗马、上海
7.上述四种气候类型中在中国分布的气候类型是()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8.最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最适宜种植水稻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6, 7, 8。

(选题目的):第6题考查学生借助气候要素坐标图(点状图)判读气候类型的能力,熟悉世界主要国家重要城市的气候类型,第7题考查中国的气候类型,第8题,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中城市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伦敦冬季气温高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
C.自西向东年降水量递增,大陆性减弱
D.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增大,海洋性增强
10. 人们常以“三月如冰九月如烘”来形容马德里季节分明的气候特点,成因是()
A.地形闭塞,大陆性气候显著,气温年较差大
B.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降水季节变化大
C.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气候温和多雨
D.位于山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答案):9, 10。

(选题目的):这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结合世界区域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告诉学生,要想学好一门功课,既要夯实基础,还要结合学科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地理学科注重地图的应用),解决具体问题时还要灵活应变(结合马德里周边地形讨论其气候成因)。

二、综合题:
11.读世界热带沙漠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这些沙漠分布的一般规
是,共同的成因
是。

(2)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热带沙漠在分布上的显著不同
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是。

(3)北部非洲的热带沙漠在分布上与其它地区的显著不同
是,其成因
是。

(参考答案):
(1)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海岸;受副高,信风和寒流的影响大。

(2)南美洲面积小,南北狭长;澳大利亚面积大,东西跨度广。

前者山脉位于西海岸,后者山脉位于东海岸。

(3)面积最大,且一直延伸到东海岸;非洲北部东西跨度大,东海岸的东北信风来自亚欧大陆,受不到海洋气流影响。

(选题目的):以世界地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某一地理现象的全球分布规律的能力,并要求考生分析该规律的成因以及该地理现象分布的地理差异。

12.读“非洲和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空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非洲和南美洲气候的共同特征。

(2)非洲干旱地区比南美洲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中A、B两地虽不在赤道附近,但都为热带雨林气候,请叙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4)甲、乙两地区有全球两块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

(参考答案):
(1)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2)非洲回归线穿过地区广,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影响的面积比南美洲大。

(3)都处于东南信风迎风地带,山地、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造成降水多;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4)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水平衡;保护地球物种多样性。

(选题目的):(1)(2)(3)题考查学生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客观、全面地认识地理事物的能力。

第(4)题重在让学生认识热带雨林全球生态环境效应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