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原始社会的建筑

合集下载

01 第一篇 原始社会的建筑

01 第一篇 原始社会的建筑

二、旧石器时代
• 制造简单的工具,打猎、采集为生
二、旧石器时代
• • • • 穴居 巢居 石块叠涩砌筑的蜂巢屋 游牧地区出现初期的帐篷
三、新石器时代
• 产生农业和畜牧业,磨光石器流行,并 发明了陶器 • 开始定居,出现村落。如湖居 。
三、新石器时代
• 杰里科之墙(Wall of Jericho) 建造于约公元前7500年,位于巴列斯特 和以色列境内,毁于公元前6935年。西 方建筑史上最古老的城市设施。城墙高 4~5米,石材基础上土坯建造而成。外有 8.5m宽,2m宽的护城河。
三、新石器时代
• 晚期出现原始的纪念性建筑 ——如石柱 列石;石环;石室等 。
石阵
石现—— 集体劳动到个体劳动——私有制出现— —出现阶级——原始社会瓦解
三、新石器时代
• 沙塔尔· 休于古城(Catal Huyuk) 公元前6000建造,位于土耳其。土坯墙 上架设木材建造的居住建筑。出入口位 于屋顶,通过木梯上下。房屋紧挨,墙 壁共用。
三、新石器时代
• 塞浦路斯的圆形住宅(Houses in Khirokitia) 建造于公元前5800~公元前5250年,用 石材和土坯建造,土坯叠涩圆顶。最大 单体外直径8.75m,墙壁厚2.3~1.3m。 内部两层,用梯子连接。
第一篇 原始社会的建筑 (公元前300万年—前3000年)
一、社会状况简述
• • • • • 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 产生了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 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公有制 人口稀少,群居生活 无政权、领袖,同龄同性的人具有相同 的社会地位的权利 • 建筑特征:原始的,满足人居住需求的 建筑,遮风挡雨即可

原始社会建筑

原始社会建筑

原始社会建筑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原始社会建筑(一个人)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黄河流域有广阔的黄土层,土质均匀,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做洞穴。

山西襄汾陶寺村发现“地坑式”窑洞遗址,这种窑洞是先在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窑洞。

仰韶时期的氏族村落已有初步的区划布局。

陕西临潼姜寨发现的仰韶村落遗址,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发现于辽宁西部建平县境内。

奴隶社会建筑夏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末都城——斟鄩。

一号宫殿最大: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

商一座是偃师二里头遗址以东的尸沟乡早商遗址,商灭夏所建的都城——亳,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

商朝后期迁都于殷。

河南安阳殷墟晚商遗址。

西周西周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有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和湖北蕲春的干阑式木架建筑。

陕西凤雏村: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

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

前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联结。

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湖北蕲春西周木架建筑遗址说明干阑式木架建筑可能是西周时期长江中下游一种常见的居住建筑类型。

瓦的发明是西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

是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阶段进入了一个高级的阶段。

出土了铺地方砖。

春秋着名工匠公输般(鲁班)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台榭)的出现。

凤翔秦雍遗址中,出土了砖。

说明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用砖的历史。

陵园不用围墙而用隍壕做防卫,是秦陵的一种特色。

中国建筑史 第一章古代建筑(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中国建筑史 第一章古代建筑(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巢居与穴居的发展
长江流域多水地区:巢居——干阑式建筑 黄 河 流 域 :穴居——木骨泥墙
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1 发展概述
1.1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 浙江余姚河姆渡建筑遗址——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
■南方较潮湿地区,“巢居”已演进为初期的干阑式建筑。
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许多干阑建筑构件,甚至有较为精细 的 卯、启口等。其距今约六、七千年,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 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已发掘部分是长约23米、进深约8米的木构架建筑遗址,推测是一座长 条形的、体量相当大的干阑式建筑。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 多构件上都带有榫卯,有的构件还有多处榫卯。
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1 发展概述
1.1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 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文化 ——仰韶文化(母系氏族社会)
■ 西安半坡遗址分为三个区 域:南面居住区、北为墓葬区、 东面则是制陶窑场;居住区与窑 场、墓地之间有一条壕沟隔开。 ■ 居住区内居住建筑平面有圆 形和方形两种;就建筑风格及构造 方式而言,又可分为半穴居式和 地面木架建筑。
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1 发展概述
1.1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 原始人的“居住”模式
“穴居”与现代建筑设计
70年代设计 年代设计 穴居半穴居住宅
威廉·摩根 威廉 摩根
中国建筑史—— 古代建筑
1 发展概述
1.1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 原始人的“居住”模式
西安半坡遗址1号方形大房子 1 号 方 形 大 房 子 复 原 图 甲
西安半坡遗址2号圆形大房子 2号 方 形 大 房 子 复 原 图 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 甲

第二章,原始社会建筑

第二章,原始社会建筑
பைடு நூலகம்
仰韶文化遗址
聚落建筑布局整齐有序 村落或大或小, 村落或大或小,比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 的布局,周围有一条围沟, 的布局,周围有一条围沟,村落外有墓地和 窑场。 窑场。 房屋主要有圆形或方形两种, 房屋主要有圆形或方形两种,早期的房屋以 圆形单间为多,后期以方形多间为多 圆形单间为多, 房屋的墙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里面的, 房屋的墙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里面的, 也有用木头做骨架的。 也有用木头做骨架的。墙的外部多被裹草后 点燃烧过,来加强其坚固度和耐水性。 点燃烧过,来加强其坚固度和耐水性。 墓葬——直肢葬、合葬 直肢葬、 墓葬 直肢葬 聚落房子朝向中心广场的统一布局——房屋 聚落房子朝向中心广场的统一布局 房屋 多间,有一座大房子为公共活动的场所, 多间,有一座大房子为公共活动的场所,其 他几十座中小型房子面向大房子, 他几十座中小型房子面向大房子,形成半月 形布局。 形布局。
龙山文化(城子崖遗址 山东) 龙山文化(城子崖遗址——山东)特征 山东
城子崖遗址堆积层分为三层, (1989年) 城子崖遗址堆积层分为三层,上 年 层为周代文化层,中层为岳石文化层, 层为周代文化层,中层为岳石文化层,下层为 龙山文化层。 龙山文化层。 下层的龙山城址南北最长处530米左右,东 米左右, 下层的龙山城址南北最长处 米左右 西宽约430米左右,占地面积约 万平方米。 米左右, 万平方米。 西宽约 米左右 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 岳石文化的城址直接叠压在龙山文化城址之 面积为17万平方米 城垣夯层规整, 万平方米。 上,面积为 万平方米。城垣夯层规整,夯土 坚实。 坚实。
城子崖遗址
欧洲史前巨石艺术——3100年前的爱尔兰首都柏林博因遗址
墓 室 的 墓 道
墓 壁 上 雕 刻 着 的 代 表 着 太 阳 的 旋 涡 花 纹

原始社会的建筑ppt

原始社会的建筑ppt

建筑形式
文化意义
原始社会的建筑形式多样,包括洞穴、土堡 、木屋等,以满足不同生活需求和功能要求 。
原始社会的建筑不仅是居住和工作场所,也 是文化、宗教、仪式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反 映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
展望未来
01 02
保护与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原始社会的建筑面临着保护和 传承的问题。未来需要在保护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探索新的传承方式 和技术,以延续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生活形态
由于生产力的限制,原始社会的生活形态主要是以家族和部落为单位,共同 生活和劳动。
02
原始社会的建筑概述
原始社会建筑的多样性
居住建筑
01
包括地面住所、半地下住所、石屋和木屋等,根据不同地区和
文化有不同的形式和材料。
公共建筑
02
包括宗教建筑、聚会场所、纪念性建筑等,这些建筑不仅具有
社会意义,也反映了原始社会的信仰和文化。
土木结构
土木结构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建筑形式,人们使用泥土、草和木材等自然材料建造房屋和其 它建筑物。
原始社会建筑的特点与功能
就地取材
原始社会的建筑常常就地取材,如利用当地的石 头、木材和泥土等材料建造房屋和其他建筑物。
社会功能
原始社会的建筑不仅仅是居住和遮风挡雨的场所 ,也是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的中心。公共建筑如 宗教建筑和聚会场所等,对维护社会秩序和加强 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简单构造
洞穴内部结构简单,通常仅包括一个主洞穴和若 干个分支洞穴。
适应环境
洞穴居所能够很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冬暖夏凉, 同时能够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实例二:土坯房
土坯材料
使用土坯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具有就地取材、节约资源的优

中国建筑史 原始社会建筑

中国建筑史  原始社会建筑
小知识: 巫史承担着神人交通的重任,在宗教、政治生活中处于崇高的地 位,他们以天的意志的代表者自居,有权训御君主,充当着全社会精 神领袖的角色。平时,他们书史对君王言行进行记录;祭祀时他们充 任主角沟通人神;此外还掌星历,教育,医药等。
48
二、商代建筑遗址(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2. 建筑状况: • 宫殿—居住、厚葬—等级制
69
思考题:
1:中国的院落空间何时形成? 2:中国最早的瓦屋面、砖何时出现? 3:奴隶社会时期中国建筑出现哪些进展?
70
平面
长屋
围护与结构
节点 工具
干阑式,木构架
构件垂直用榫卯,复杂交接仍用绑扎 伐木用石斧;成才用石斧、石锛、石楔, 以楔具为主
8
2.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
文化面貌: 母系氏族 原始农业 烧制陶器 定居的村落 集中的葬地 穴居
9
10
1)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村落布局
以一个大房 子为核心,其他 小房围绕中间空 地与大房子作环 形布置,反映了 氏族公社活动情 况
第二讲 原始社会的建筑
(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1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 原始社会(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古史传说的时代—历史背景
燧人氏 有巢氏 伏羲氏 火的应用、熟食
构木为巢,住屋的开始 渔猎时代,数字概念
神农氏 轩辕氏
农业时代 黄帝、炎帝子孙
《易.系辞》曰:“古者包羲氏之 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 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 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夯筑,河南永城县龙山文化晚期,目 前所知道最早的土坯 石灰面的广泛应用

工程类原始社会时期建筑

工程类原始社会时期建筑
原始社会时期建筑的艺术风格独特,具有原始、质朴、粗犷的特点,展现出人类早期文明的创造 力。
建筑装饰与艺术在原始社会时期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美化了建筑,还反映出人类 早期的文化、信仰和审美观念。
建筑功能与布局
建筑功能:防御、居住和祭祀 建筑布局:以中心广场为核心,呈网状分布 建筑材料:石块、木材和茅草等自然材料 建筑特点:简单实用,注重实用性
05 社会时期建筑 的发展历程
石器时代的建筑
简介: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建筑时期,主要使用自然材料如石头、木材和草等。
特点:建筑形式简单,主要是为了满足遮风挡雨和居住的基本需求。 代表:洞穴、土堆和简易的木架结构等。 意义:石器时代的建筑是人类建筑发展的起点,为后来的建筑发展奠定了基础。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原始社会时期建筑的形式和结构为后来的建筑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借鉴,对 人类建筑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原始社会时期建筑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文化、宗教和政治等方面的信息,对于人类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原始社会时期建筑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护和传承人 类文明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建筑实例:以奇琴伊察和乌斯马尔等遗址为代表,展现了玛雅建筑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
建筑影响:玛雅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对后世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建筑 史上的重要篇章。
中国古代建筑
木结构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采用榫卯连接,具有抗震性能和良好的保温性能。 斗拱:支撑屋顶重量,具有装饰和结构双重功能。 屋顶:采用曲线形屋顶,覆盖琉璃瓦或青瓦,具有排水和装饰作用。 建筑布局:以庭院为中心,建筑群组合多样,注重空间层次感和景观营造。

原始社会、战国时期建筑

原始社会、战国时期建筑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一号宫殿
面阔/开间——木结构建筑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
为“通面阔”。
进深——木结构建筑两檐柱间的垂直距离,各进深之和为“通进
深”。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二号宫殿
中国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开始走向定形
二 奴隶社会——夏商周
(公元前2070年~前476年) 夏、商、西周是中国的奴隶社会。根据史学界意见, 中国第一个奴隶社会从夏代开始。 一、建筑发展状况 1,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 代表建筑:城、宫殿、高台建筑,夯土技术成熟 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开始走向定形

旅爵 商代晚期 高17.9厘米 ,重1.9千克。 敞口,长流,流口处有伞形柱,长 尾,卵形腹。

河南安阳小屯村 殷墟宫殿遗址平面
二 奴隶社会——夏商周
(公元前2070年~前476年) 夏、商、西周是中国的奴隶社会。根据史学界意见, 中国第一个奴隶社会从夏代开始。 一、建筑发展状况 1,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 代表建筑:城、宫殿、高台建筑,夯土技术成熟 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开始走向定形 2,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商代在夏朝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青铜器、甲骨文相继出现 建筑成就主要表现于:城郭建设、宫殿、陵墓
3,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顶峰,开始出现等级制度 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 陕西歧山凤雏村遗址——中国已知的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
西周时期
陕西歧山凤雏村建筑遗址平面 1,二进院落组成,坐北 朝南 2,中轴线:影壁—大 门—前堂—后室 3,建筑基址:排水陶管、 卵石暗沟 4,瓦的发明与使用 中国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社会的建筑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原始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必 须与自然界作斗争,在斗争过程中,促进了生产与社会的发展,同 时创造了原始人的建筑。 原始人最初或栖居于树上,如巢居,或住在天然的洞穴里。不断 的斗争使劳动工具进化了,原始人的文化也从蒙昧时期进入野蛮时 期;在建筑中逐渐出现了人工的竖穴居与地面的居所,如蜂巢形石 屋、圆形树枝棚、帐篷以及长方形的房屋。随着原始人的定居,开 始有了村落的雏形。它们的布局常呈环形。在湖沼地区并出现了水 上村落,湖居。据考察,当时已有相当水平的梁柱结构与造桥技术。 这时期还出现了不少宗教性与纪念性的巨石建筑,如崇拜太阳的整 石柱(Monolith,列石(Alignment)、石环(Stonehenge,或译石 栏、石阵,)以及埋葬死者的石台(Doknen)。某些地区已有了椭 圆形平面的庙宇。 建筑从诞生之日就孕育着艺术装饰的萌芽。在原始人居住过的山洞 中发现有涂抹了鲜艳色彩的壁画.有些地方还有雕刻。
Hale Waihona Puke 马来亚半岛的巢居法国阿尔塞斯竖穴
圆形树枝棚
新石器时代蜂巢形石屋 法国封德哥姆洞
美洲印地安人的帐棚
基辅特里波里 新石器时代村落复原图
建在木桩上的湖居
湖居复原图(新石器时代
西德汉诺威
石台
瑞典石台
法国布列塔尼的原始整石柱, 其中最大者直径4.28米,高 19.2米,重约260吨
石环。图为英国索尔兹伯里 (Salisbury)的石环。上为复原 图。布局直径约32米,石杆高 5米余,当中有五座门状的石 塔。据测,石杆与石门 的排 列及间别具匠心同每年主要节 令日中太阳与月亮起落时所投 的阴影有关。
西德安格尔恩在台上堆上了土 的坟墓
马尔他岛上原始庙宇的遗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