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查漏补缺之化学反应原理题型专练(二)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大题专题

试卷第1页,总13页绝密★启用前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精准训练——化学反应原理大题试卷副标题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一、综合题1.肼()24N H 与24N O 是火箭发射中最常用的燃料与助燃剂。
回答下列问题: (1)T ℃时,将一定量的2NO 或24N O 充入一个容积为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242NO g N O g ƒ,保持温度不变,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表:①()c Y 代表________(填化学式)的浓度,2040s ~内,用2NO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
③60s 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为________g/L 。
④100s 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重新达到平衡时,与原平衡比较,2NO 的体积分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试卷第2页,总13页………外…装…………○……要※※在※※装※※订※※………内…装…………○……(2)①已知()()()()2424222N H g N O g 3N g 4H O g ++ƒ1ΔH QkJ mol (Q 0)-=-⋅>,相关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使()241molN O g 完全分解成相应的原子时需要吸收的能量是_____kJ(用代数式表示)。
②相同温度下,向Ⅰ、Ⅱ、Ⅲ三个恒压密闭容器中均充入()241molN H g 和()241molN O g ,三个容器的反应压强分别为1p 、2p 、3p 。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反应进行到tmin 时,2N 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此时容器Ⅰ________(填“处于”或“不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原因是________。
2020-2021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化学反应原理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化学反应原理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化学反应原理1.某研究学习小组要制备一种在水中溶解度很小的黄色化合物()x 242y Fe C O zH O ⎡⎤⋅⎣⎦,并用滴定法测定其组成。
已知224H C O 在温度高于90℃时易发生分解。
实验操作如下: 步骤一:将图甲分液漏斗中的草酸溶液滴入锥形瓶内,可生成黄色沉淀;步骤二:称取黄色产物0.844g n 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硫酸并水浴加热至7085n ℃。
待固体全部溶解后,用胶头滴管吸出一滴溶液点在点滴板上,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无蓝色沉淀产生;步骤三:用40.0800mol /LKMnO n 标准液滴定步骤二所得的溶液;步骤四:向步骤三滴定后的溶液中加足量的Zn 粉和硫酸溶液,几分钟后用胶头滴管吸出一滴点在点滴板上,用KSCN 溶液检验,若不显红色,过滤除去Zn 粉,并用稀硫酸洗涤Zn 粉,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用40.0800mol /LKMnO n 标准液滴定,用去高锰酸钾标准液10.00mL n 。
(1)步骤一中将沉淀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
(2)步骤二中水浴加热并控制温度7085n ℃的理由是________,加铁氰化钾溶液无蓝色沉淀产生,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3)步骤三盛装4KMnO 标准液的滴定管在滴定前后的液面如图乙所示,则消耗4KMnO 标准液的体积为________,该滴定管为___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4)步骤四中滴定时发生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若不合并洗涤液,则消耗4KMnO 标准液的体积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由以上数据计算黄色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过滤 加快固体溶解,防止草酸分解 证明溶液中无2Fe +存在,防止2Fe +干扰草酸的测定 25.00mL 酸式 232425Fe MnO 8H 5FeMn 4H O +-+++++=++ 减小 ()4242Fe C O 5?10H O【解析】【详解】(1)固液分离的方法为过滤,故答案为:过滤;(2)水浴加热可加快固体溶解,控制温度7085?C n ~可防止草酸分解;()x 242Fe C O y?zH O ⎡⎤⎣⎦中的铁元素可能含有2Fe +,2Fe +与4KMnO 反应,高锰酸钾滴定草酸时,需要排除2Fe +的干扰,故答案为:加快固体溶解,防止草酸分解;证明溶液中无2Fe +存在,防止2Fe +干扰草酸的测定;(3)滴定前读数为0.80mL n ,滴定后读数为25.80mL n ,则消耗4KMnO 溶液的体积为25.00mL n ;4KMnO 具有强氧化性,应用酸式滴定管,故答案为:25.00mL n ;酸式;(4)步骤四中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5Fe 8H 5Fe Mn 4H O +++++=++,洗涤液中含有2Fe +,若不合并,消耗4KMnO 标准液的体积减小;根据方程式可知,()()234n Fe 5n MnO 50.0800mol /L 10mL 10+--==⨯⨯⨯n n 3L /mL 410-=⨯ mol ,()()33224455n H C O n MnO 0.0800mol /L 25mL 10L /mL 51022---==⨯⨯⨯=⨯n n mol ,()332g 0.844g 410mol 56510mol 88g /mol mol n H O 0.01mol 18g /mol---⨯⨯-⨯⨯==n n n n ,则()n Fe :()224n C O -:()2n H O 4=:5:10,黄色化合物的化学式为()4242Fe C O 5?10H O ,故答案为:232425Fe MnO 8H 5FeMn 4H O +-+++++=++;减小;()4242Fe C O 5?10H O 。
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高频热点特训: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大题(二)(解析版)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大题(二)1.研究氢的获得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H>0将0.20molH2S气体充入密闭(1)已知:2H容器中,保持恒压(p=a)、温度T1条件下进行上述反应。
①下列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据是________。
A.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v正(H2S)=2v逆(S2)C.K不变 D.容器体积不变②1t时刻反应达到平衡,H2S的平衡转化率为40%。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_(用a的代数式表示。
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 p,如p(B)=p·x(B),p为平衡总压强,x(B)为平衡系统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
③反应温度T1时,画出0~t2时段,n(S2)随时间变化曲线〖n(S2)—t〗。
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改变反应温度为T2(T2>T1),画出0~t2时段,n(S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n(S2)—t〗________(2)已知:某催化剂作用下,H 2还原NO 的反应有两种可能:Ⅰ.2NO(g)+ H2(g)N 2O(g)+ H 2O(g) ΔH 1 Ⅱ.2NO(g)+2 H 2(g)N 2(g)+ 2H 2O(g) ΔH 2反应历程可以表示为(*表示吸附态)吸附分解:NO(g)NO*N *O*→→+ ①2H (g)2H *→ ②反应脱附:2O*+2H*H O(g)→ ③2N *NO*N O(g)+→ ④2N*+N*N (g)→ ⑤其中,反应脱附过程中④与⑤是一组竞争关系,决定了H 2还原NO 的最终产物。
①如图显示不同温度条件下,原料气()2H :(NO)1n n =,达到平衡时体系中N 2和N 2O 的含量,由此判断ΔH 1 ________0(填“>”或“<”);判断反应脱附过程中④与⑤两步反应的活化能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____。
②如图显示不同温度条件下,原料气()2H:(NO)n n分别为1、2、3(对应图中标注“1”、“2”、“3”),达到平衡时,体系中N2和N2O的含量,由此可知,增加H2的量,可以增加________的选择性(填“N2”或“N2O”)(0.074a) ③〖〖答案〗〗(1)①ABD ②2a27(2)①> 由图可知温度低时以反应④为主,温度高时以反应⑤为主,说明反应⑤具有较高的反应活化能②N2〖〖解析〗〗(1)①A项,该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相等,所以气体总物质的量会变,而总质量不变,所以未平衡时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会变,当其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符合题意;B项,同一反应同一时段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v正(H2S)=2v正(S2),所以当v正(H2S)=2v逆(S2)时,也即v正(S2)= v逆(S2),说明反应平衡,故B符合题意;C项,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无论反应是否平衡,只要温度不变K就不变,所以K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平衡,故C不符合题意;D项,反应过程中恒压,而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相等,所以未平衡时容器体积会变,当体积不变时说明反应平衡,故D 符合题意;故选ABD ;②根据分析可知平衡时n (H 2S)=0.12mol ,n (H 2)=0.08mol ,n (S 2)=0.04mol ,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12mol+0.08mol+0.04mol=0.24mol ,总压强为a ,所以p (H 2S)=0.12mol 1a=a 0.24mol 2,同理可知p (H 2)=13a ,p (S 2)=16a ,所以K p =2211a a 361a 2⎛⎫⨯ ⎪⎝⎭⎛⎫ ⎪⎝⎭=2a 27;③反应温度T 1时,初始投料为0.20molH 2S ,所以反应过程中S 2的物质的量增大,t 1时反应达到平衡,S 2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根据三段式可知平衡时n (S 2)=0.04mol ;反应温度T 2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且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n (S 2)>0.04mol ,所以曲线图为;(2)①据图可知温度越高N 2含量越大,而N 2O 在温度达到一定值继续升高温度含量下降,说明生成N 2O 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H 1>0;由图可知温度低时以反应④为主,说明该反应容易进行,温度高时以反应⑤为主,说明反应⑤具有较高的反应活化能;②据图可知相同温度的情况下,投料比越大,即氢气的量越多,N 2的含量越高,说明增加氢气的量可以增加N 2的选择性。
2020-2021高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含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含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1.研究CO和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醇,发生反应:CO(g)+ 2H2(g)ƒCH3OH(g),其两种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中a、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上述反应的△H= -91kJ·mol-1B.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为高温C. b过程使用催化剂后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和∆HD. b过程的反应速率:第Ⅱ阶段>第Ⅰ阶段(2)若反应CO(g)+2H2(g)ƒCH3OH(g)在温度不变且体积恒定为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见表所示:时间/min051015H242CO21CH3OH(g)00.7①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标志的是_______(填字母)A.2v正(H2)=v逆(CH3OH)B. CO与CH3OH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C.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②若起始压强为P0kPa,反应速率若用单位时间内分压的变化表示,则10min内H2的反应速率v(H2)=_____kPa/min;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
(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甲和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的体积相同,向甲中加入1mol CO和2mol H2,向乙中加入2mol CO和4molH2,测得不同温度下CO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则L、M两点容器内平衡常数:K(M)_____K(L);压强:p(M)__2p(L)。
(填“>”“<”或“=”)(4)以纳米二氧化钛为工作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在一定条件下通入CO 2进行电解,在阴极可制得低密度聚乙烯()。
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
【答案】AD BC 030P 209P kPa -2(可不带单位) < > 2nCO 2+12ne -+12nH +=+4nH 2O 【解析】【分析】【详解】(1)A .对于反应CO (g )+ 2H 2(g )ƒ CH 3OH (g ),根据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图可得△H =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419 kJ ·mol -1-510 kJ ·mol -1= -91 kJ ·mol -1,A 项正确; B .该反应正向是气体粒子数目减小的反应,属于熵减过程△S <0,根据△G =△H -T △S ,△G <0可自发,需要低温环境才可以自发,B 项错误;C .b 过程使用催化剂后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但是∆H 只与反应始末状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H 故不变,C 项错误; D .b 过程中第I 阶段正反应活化能较高,故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较低,因此化学反应速率较慢,b 过程的反应速率:第I 阶段<第Ⅱ阶段,D 项正确。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精准训练——化学反应原理大题专练(直击考点:N2H4的考查)【精编精炼】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N2H4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氮的化合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来源,研究氮的化合物的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1)肼(N2H4)与四氧化二氮分别是火箭发射器中最常用的燃料与氧化剂。
已知3.2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四氧化二氮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放出热量61.25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尾气中的NO2可以用烧碱溶液吸收的方法来处理,其中能生成NaNO2等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在773K时,分别将2.00mol N2和6.00mol H2充入一个固定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NH3,气体混合物中c(N2)、c(H2)、c(NH3)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v正(N2)=3v逆(H2) b.体系压强不变c.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气体密度不变②在此温度下,若起始充入4.00mol N2和12.00mol H2,则反应刚达到平衡时,表示c(H2)~t的曲线上相应的点为________(选填字母)。
(4)在373K时,向体积为2L的恒容真空容器中充入0.40mol NO2,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ΔH=−56.9kJ·mol−1测得NO2的体积分数[φ(NO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t/min020406080φ(NO2) 1.00.750.520.400.40①计算0~20min时,v(N2O4)=________。
②已知该反应v正(NO2)=k1·c2(NO2),v逆(N2O4)=k2·c(N2O4),其中k1、k2为速率常数,则373K时,k1=________;改变温度至T1时,k1=k2,则k2T1________373K(填“>”“<”或“=”)。
2020-2021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练习题附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练习题附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1.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步骤1:取8mL0.11mol L -⋅的KI 溶液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FeCl 3溶液5~6滴,振荡; 请写出步骤1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步骤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mLCCl 4,充分振荡、静置;步骤3:取上述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少量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KSCN 溶液5~6滴,振荡,未见溶液呈血红色。
探究的目的是通过检验Fe 3+,来验证是否有Fe 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针对实验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猜想一:KI 溶液过量,Fe 3+完全转化为Fe 2+,溶液无Fe 3+猜想二:Fe 3+大部分转化为Fe 2+,使生成Fe (SCN )3浓度极小,肉眼无法观察其颜色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信息一:乙醚比水轻且微溶于水,Fe (SCN )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 3+可与46[()]Fe CN -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 4[Fe (CN )6]溶液检验Fe 3+的灵敏度比用KSCN 更高。
结合新信息,请你完成以下实验:各取少许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于试管A 、B 中,请将相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空白处:【答案】322222FeI Fe I +-++=+ 若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血红色。
则“猜想一”不成立 在试管B 中滴加5-6滴K 4[Fe (CN )6]溶液,振荡 【解析】【分析】【详解】(1) KI 溶液与FeCl 3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322222Fe I Fe I +-++=+;(2)①由信息信息一可得: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2-3滴K 4[Fe (CN )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由信息二可得:往探究活动III 溶液中加入乙醚,充分振荡,乙醚层呈血红色,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若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血红色。
2020届高考二轮化学查漏补缺之实验题型专练(二)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查漏补缺之实验题型专练(二)1、葡萄糖酸亚铁()61172C H O Fe []是常用的补铁剂,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
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备3FeCO ,并利用3FeCO 与葡萄糖酸反应制备葡萄糖酸亚铁。
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名称为 。
(2)打开13K K 、,关闭2K ,一段时间后,关闭3K ,打开2K ,在 (填仪器标号)中制得碳酸亚铁。
实验过程中产生2H 的作用有 ,(写2条)(3)将制得的碳酸亚铁浊液过滤、洗涤。
如过滤时间过长会发现产品部分变为红褐色,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4)将葡萄糖酸与碳酸亚铁混合,加入乙醇、过滤洗涤、干燥。
加入乙醇的目的是 . (5)用3NaHCO 溶液代替23Na CO ,溶液制备碳酸亚铁,同时有气体产生,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用此法制得的产品纯度更高,原因是 .2、醋酸亚铬[()322CH COO Cr 2H O ⋅]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
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 。
仪器a 的名称是 。
(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 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
打开12K K 、,关闭K 3。
①c 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同时c 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 。
(3)打开K 3,关闭K 1和K 2,c 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
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 、 、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 可能存在的缺点: 。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原理(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原理(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1.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步骤1:取8mL0.11mol L -⋅的KI 溶液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FeCl 3溶液5~6滴,振荡; 请写出步骤1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步骤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mLCCl 4,充分振荡、静置;步骤3:取上述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少量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KSCN 溶液5~6滴,振荡,未见溶液呈血红色。
探究的目的是通过检验Fe 3+,来验证是否有Fe 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针对实验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猜想一:KI 溶液过量,Fe 3+完全转化为Fe 2+,溶液无Fe 3+猜想二:Fe 3+大部分转化为Fe 2+,使生成Fe (SCN )3浓度极小,肉眼无法观察其颜色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信息一:乙醚比水轻且微溶于水,Fe (SCN )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 3+可与46[()]Fe CN -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 4[Fe (CN )6]溶液检验Fe 3+的灵敏度比用KSCN 更高。
结合新信息,请你完成以下实验:各取少许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于试管A 、B 中,请将相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空白处:【答案】322222FeI Fe I +-++=+ 若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血红色。
则“猜想一”不成立 在试管B 中滴加5-6滴K 4[Fe (CN )6]溶液,振荡 【解析】【分析】【详解】(1) KI 溶液与FeCl 3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322222Fe I Fe I +-++=+;(2)①由信息信息一可得: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2-3滴K 4[Fe (CN )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由信息二可得:往探究活动III 溶液中加入乙醚,充分振荡,乙醚层呈血红色,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若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血红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2O3 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mol 。 ②硝化甘油爆炸时会彻底分解为 N 2、O2、 CO 2 和 H 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①反应Ⅰ制备 H 2 时的副产物很多,主要有 CH 4、C2H 4 等,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抑制
_______________( 填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或 “达到平衡 ”,)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
2、治理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汽车排气系统中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可发生反应:
2NO(g)+2CO(g)
2CO2(g)+N 2(g).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等量的
3CO2(g)+ 7H2 (g) HΔ1
反应Ⅱ: 2C3H8O3(l) + 3O2(g)
6CO2(g) + 8H2(g) HΔ2=a kJ m·ol -1
反应Ⅲ: 2H2(g) +O2(g)
2H2O(g) ΔH 3=b kJ m·ol -1
(1) ΔH 1=__________。
(2) 酸性条件下,甘油可在纳米 TiO 2Pt 复合膜阳极上转化为甘油醛 (C3H 6O3),该电极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副产物产生,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为了有效提高反应Ⅰ氢气的产率,研究人员还采用
CaO 吸附增强制氢的方法。如图 1 所
示,请分析加入 CaO 提高氢气产率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高效的催化剂是这种制氢方法能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图 时间内与甘油转化率的关系,则 Ni/SiC 催化剂的优点是
(5) 也可用 CH 4 催化还原 NO x 法消除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
①CH 4(g)+ 2NO 2(g)= N 2(g)+CO 2(g)+2H 2O(g) △ H=-867.0kJ/mol ;
②N 2(g)+2O 2(g)= 2NO 2(g)
△H=+67.0 kJ/mol ;
③N 2(g)+O 2(g)=2NO(g)
上述反应时, c(CO) 随温度 (T) 和时间 (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
CO 和 NO ,发生
①据此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____(填 “放热 ”或“吸热 ”反)应 . ②温度 T 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 ; 反应速率 v=v( 正 )-v( 逆)=k 正 c2(NO)c 2(CO)- k 逆 c2(CO 2)c(N 2), k 正、 k 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 常数,计算 a 处 v( 正 ): v( 逆 )=________. (2) 下图流程是一种新型的除去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技术,一般采用氨气或尿素作还原剂
②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
A. 升高温度
B. 增大压强
C.通入 H 2O(g)
D.移走 CO2(g)
(4)T 1 温度下,某时刻另一实验小组测得反应容器中有关数据为
c(CO) =0.6mol
-
L·
1、
c(H
2
O)
=1.6mol ·L -1, c(H 2)= 0.4mol L·-1, c(CO2)=0.4mol ·L -1 ,则该反应在下-时刻将
2020 届高考查漏补缺之化学反应原理题型专练(二)
1、某实验小组在 T 1 温度下, 容积为 1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同时通入 0.1mol CO(g) 和 0.1mol
H2O(g) ,发生反应: CO(g) + H2O(g)
CO 2(g) + H 2(g) ΔH= a kJ ·mol - 1。测得 CO 2 的物质
________ (填序号)
(4)一种电化学制备 NH 3 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陶瓷在高温时可以传输 的是 ______________(填选项)
H +.下列叙述正确
A.Pd 电极 b 为阴极 C.H + 由阳极向阴极迁移
B.阴极的反应式为 N 2+6H ++6e-=2NH 3 D.陶瓷可以隔离 N 2 和 H 2
△H=+89.0 kJ/mol
则 CH4 催化还原 NO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甘油 (C3H8O3)转化成高附加值产品是当前热点研究方向,甘油和水蒸气经催化重整可 制得氢气,反应主要过程如下:
反应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3H 8O3(l) + 3H 2O(g)
该技术中用尿素 [CO(NH 2)2]作还原剂还原 NO 2 的主要反应为:
4CO(NH 2 )2+6NO 2 4CO2+7N 2+8H 2O ,则用 NH 3 作还原剂还原尾气中 NO( NH 3、 NO 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 1:1)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哈伯法合成氨的流程图如下图,下列五个流程中为提高原料利用率而采取的措施
2 为三种不同催化剂在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催化还原 CO 2 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
(3) 硝化甘油 (C3H5O9N 3)是治疗心绞痛的速效药,也可用作开采矿物的炸药。
①硝化甘油能治疗心绞痛的原理是在人体中释放
NO,实验室中也可通过干法制备
NO,方
程式为 3KNO 2+ KNO 3+ Cr2O3 2K 2CrO 4+ 4NO↑。若有 1mol NO 生成,则被 KNO 3 氧化的
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0~ 10min 内, CO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
(2)T 1 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为__________( 用分数表示 )。
(3) ①已知: I.H 2 的燃烧热 ΔH=- 285.8kJ ·mol -1; II.CO 的燃烧热 ΔH=- 283kJ ·mol -1; III.H 2O(g) =H 2O(l) ΔH=- 44kJ ·mol - 1。 则 a= 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