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基础课课练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人教新课标第6单元测试卷

语文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六单元测试卷一、语言基础及运用15分一、选出以下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水尤清冽.(liè) 往来翕.忽(xī) 觥.筹交织(gōng) 脱笼之鹄.(hú)B.为坻.为屿(chí) 悄怆.幽邃(cuàng) 淫雨霏霏..(fēi) 曝.沙之鸟(pù)C.怡.然不动(yí) 浩浩汤汤..(tāng) 林壑.尤美(hè) 呷.浪之鳞(xiā)D.俶.尔远逝(chù) 薄暮冥冥..(míng) 飞沙走砾.(lì) 瀚.海阑干(hán)二、以下加点词含义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①怡然.不动②满目萧然. B ①或异二者之为.②山峦为.晴雪所洗C、①神情与苏黄不属.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①游人去.而禽鸟乐②去.国怀乡3、以下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①走送之.②属予作文以记之.B、①全石以.为底②以.其境过清C、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冷光之乍出于.匣也D、①而.城居者未之知也②感激而.悲者矣4、以下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玉盘珍羞直万钱B、百废具兴C、偕数友出东直D、属予作文以记之五、依照提示默写以下诗文句子。
(3分)①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意在借此干与别国内政。
(用《醉翁亭记》中原句回答)②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是:,。
二、阅读(一)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以下各题。
13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班级姓名学号一、课内部分(69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0)(1)伐竹取.道(2)水尤清冽.(3)参差披拂(4)日光下澈.(5)俶尔..不动..远逝(6)佁然(7)犬牙..差互(8)乃记之而去.(9)悄怆..幽邃(10)隶.而从者2.解释下列每个词在句中的意思。
(16)(1)清A、水尤清冽B、以其境过清(2)乐A、心乐之B、似与游者相乐(3)可A、如鸣佩环B、竹树环合(4)为A、全石以为底B、为为坻,为屿(5)以A\以其境过清B、卷石底以出C、全石以为底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6)而A、乃记之而去B、潭西南而望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隶而从者3.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
(14)(1)皆若空游(2)俶尔远.逝(3))潭西南而望(4)斗.折蛇行(5)凄神寒.骨(6)策.之不以其道(7)负势竞上,互相轩.邈4.翻译句子。
(15)(1)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3)皆若空游无所依。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根据提示写出课文原句(4)(1)《与朱元思书》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来写水的清澈,用的是侧面描写手法,与这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2)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
二、课外部分(31分)石渠记(柳宗元)自渴⑪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⑫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⑬,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泓⑮,昌蒲被之,青鲜(6)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7),可列坐而庥(8)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
揽去翳朽(9),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10)而盈。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11)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13)渠至大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3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2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鲦.鱼(tiáo)濠.梁(háo)鲲.(kūn)北冥.有鱼(mín)B.佳肴.(yáo)骈.死(pián)槽枥.(lì)两鬓.苍苍(bìn)C.食.马者(sì)外见.(xiàn)执策.(chè)教学相长.(zhǎng)D.挂罥.(juān)塘坳.(ào)翩.翩(piān)选贤与.能(jǔ)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徙于南冥无所致极请循其本虽有佳肴B.骈死槽枥倚仗叹息唇焦口燥雨脚如麻C.蹁蹁两踦回车叱牛心忧炭浅闭而不兴D.矜寡孤独教学相长讲信修睦扶摇而上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切当的一项是( ) (3分)①醉驾者如果在一起起车祸面前 ,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②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在欢快。
热烈的气氛中。
③刚步入生意场的他,凭借灵活的头脑, ,轻松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④端午节与父母团聚,对于偏远山区的有些留守儿童来说,这只是一种A.无动于衷沉醉左右逢源奢望B.不动声色沉醉绝处逢生愿望C.不动声色沉湎左右逢源奢望D.无动于衷沉湎绝处逢生愿望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新建的广州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
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5.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①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梳理与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梳理与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二、填空题1.给下面画线字注音。
鲲鹏()鲦鱼()修睦()抟扶摇()骈死()外见()槽枥()男有分()挂罥()塘坳()突兀()口称敕()叱牛()庇护()濠梁()祗辱()2.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面画线词。
(1)去以六月息者也()(2)野马也,尘埃也()(3)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4)教然后知困()(5)讲信修睦()(6)男有分,女有归()(7)骈死于槽枥之间()(8)一食或尽粟一石()(9)秋天漠漠向昏黑()(10)长夜沾湿何由彻()(11)卖炭得钱何所营()(12)回车叱牛牵向北()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北冥有鱼 ___同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兑命》曰“学学半” ___同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贤与能 ___同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才美不外见 ___同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同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___同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系向牛头充炭直 ___同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下列画线词的古今义。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下第六单元练习题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学号:(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________,为________,为________,为________。
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内容。
2.解释下列加粗词。
(1)全石以为底()(2)卷石底以出()(3)以其境过清()3.解释下列加粗词。
(1)俄而百千人大呼()(2)俶尔远逝()(3)既而渐近()(4)佁然不动()4.选出对课文有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A.本文作者是柳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齐名,同属于“唐宋八大家”。
B.本文是系列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后所作。
C.本文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静,表现了作者欣赏景物的愉悦的心情。
D.本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感情深邃。
(二)阅读《满井游记》,完成1~7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鬛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鬛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而”有多种用法:①表并列,可不译;②表承接,可译为“就、便”;③表修饰,可译为“地、的、着”;④表转折,可译为“然而、但、可、却”。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新课标人教版)

XX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新课标人教版)xx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新课标人教版)一根底知识积累及运用(18分,每空2分)1、以下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为坻(chí) 隐曜(yào) 淫雨(yín) 环滁(chú)B、林霏(fēi) 悄怆(qiǎo) 廿二日(niàn) 浅鬣(liè)C、呷浪(jiā) 金樽(zūn) 挂罥(juàn) 红装而蹇者(jiǎn)D、风掣(chè) 大庇(bì) 倩女(qiàn) 堕事(huī)2、.指出以下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政通人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峰回路转B、觥筹交错脱笼之鹄横无际涯浩浩汤汤C、与民同乐朝辉夕阴忧馋畏讥气象万千D、长烟一空伛偻提携浮光跃金静影沉璧3、以下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C、祇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D、蝉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
4、以下各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高可二黍许全石以为底明灭可见为坻,为屿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水尤清冽而或长烟一空以其境过清5、与“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一句中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夫不能以游堕事B、全石以为底C、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D、属予作文以记之6、翻译句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译文:所有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在水面上吸水的鱼,都是一副悠闲自得的情态,鸟的羽毛、鱼的鳞鳍当中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B、环滁皆山也。
译文:环滁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山。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从小潭往西南方向远望,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D、寂寥无人,凄神寒骨译文: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第六单元基础练习题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A.水尤清冽.(liâ) 往来翕.忽(xī) 觥.筹交错(gōng) 脱笼之鹄.(hú)B.为坻.为屿(chí) 悄怆.幽邃(cuàng) 淫雨霏霏..(fēi) 曝.沙之鸟(pù)C.怡.然不动(yí) 浩浩汤汤..(tāng) 林壑.尤美(hâ) 呷.浪之鳞(xiā)D.俶.尔远逝(chù) 薄暮冥冥..(míng) 飞沙走砾.(lì) 瀚.海阑干(hán)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走送之.②心乐之.B、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C、①全石以.为底②以.其境过清D、①朝而.往,暮而归②泉香而.酒洌3、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玉盘珍羞直万钱B、百废具兴C、偕数友出东直D、属予作文以记之《小石潭记》选择题阅读(一)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伐竹取.道:开辟;影布.石上:散布 B.心乐.之:高兴;鱼可百许.头:大约C.水尤.清冽:特别;皆若.空游:好像 D.明灭..可见:或现或隐;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在那里居住。
C.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6.下面四个“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以.其境过清B卷石底以.出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以.中有足乐者7.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这两句,明写鱼,暗写水的清,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人教版语文八(下)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班别姓名成绩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共35分)1.给加点字注音。
(8分)往来翕.忽()悄怆.幽邃()浩浩汤.汤()谪.守()岸芷汀.兰()阴风怒号.()伛偻..()()2.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6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2)泉香而酒洌.()(3)负.者歌于途()(4)泉而茗.者()(5)增其旧制.()(6)前人之述备.矣()3.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及意思。
(6分)(1)玉盘珍羞直万钱通,意为(2)百废具兴通,意为(3)属予作文以记之通,意为4.选出搭配有误的一组()(2分)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东晋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唐朝C.“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朝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明朝5. 解释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3分)(1)而或长烟一.空()一.碧万顷()(2)连月不开.()开.我东阁门()(3)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6. 新学期开始,班主任让同学们自荐和竞争各学科科代表的位置,你很想当初中某学科(可写任意一科)科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怎么说才得体而又能取得同学的信任支持呢?(表达不能超过40字。
)(4分),7.默写。
((1)—(4)题必做,(5)(6)选做一题。
6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
(2)不畏浮云遮望眼,。
(3)欲渡黄河塞川,。
(4)采菊东篱下,。
(5)《醉翁亭记》中直抒胸臆表明“醉翁之意”的句子:,。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咏雪名句:,。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3分)黄州快哉亭记苏辙盖①亭之所见②,南北百里,东西一舍③。
涛澜汹涌,风云开合。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④悲啸于其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基础练习题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A.水尤清冽.(liâ) 往来翕.忽(xī) 觥.筹交错(gōng) 脱笼之鹄.(hú)B.为坻.为屿(chí) 悄怆.幽邃(cuàng) 淫雨霏霏..(fēi) 曝.沙之鸟(pù)C.怡.然不动(yí) 浩浩汤汤..(tāng) 林壑.尤美(hâ) 呷.浪之鳞(xiā)D.俶.尔远逝(chù) 薄暮冥冥..(míng) 飞沙走砾.(lì) 瀚.海阑干(hán)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走送之.②心乐之.B、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C、①全石以.为底②以.其境过清D、①朝而.往,暮而归②泉香而.酒洌3、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玉盘珍羞直万钱B、百废具兴C、偕数友出东直D、属予作文以记之《小石潭记》选择题阅读(一)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伐竹取.道:开辟;影布.石上:散布 B.心乐.之:高兴;鱼可百许.头:大约C.水尤.清冽:特别;皆若.空游:好像 D.明灭..可见:或现或隐;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在那里居住。
C.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6.下面四个“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以.其境过清B卷石底以.出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以.中有足乐者7.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这两句,明写鱼,暗写水的清,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C.本文抒发了柳宗元寄情山水的心境,表现了他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D.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变化是先乐而后悲。
8.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B.本文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写景物的。
C.文中描写小石潭主要扣住“石”字来写,侧面写出了石头的各种姿态。
D作者描写小石潭,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
9.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第①段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多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B.本文第②段作者采用“定点特写”的描写方法,对鱼儿的描写,极具美感,并使读者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
C.本文第③段作者成功使用比喻手法来形容溪流的形状和小溪两岸的景物,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D.本文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借景抒发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感。
《岳阳楼记》选择题阅读(二)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在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0.对文中加点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胜状:胜景,好景色。
B.横无际涯:宽阔无边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D.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1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前人之述备矣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2.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
13.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
B.“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
C.“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
14.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D.本文的作者范仲淹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醉翁亭记》选择题阅读(二)1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1A.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B.佳木秀.而繁阴(秀:秀美)C.杂然而前陈.者(陈:摆开) D.颓然..乎其间者(颓然:这里形容醉态)16.选出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A.朝而.往,暮而归 B.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C.水落而.石出 D.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17.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
()A.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B.野芳发而幽香:野花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
C.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上,寄托在喝酒上。
18.选出对“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山峰和路转回来了,有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就是醉翁亭。
B.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座亭子凌空架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就是醉翁亭。
C.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就是醉翁亭。
D.山峰和路转回来了,有座亭子凌空架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就是醉翁亭。
19.下列几项都是对本文内容的理解,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A.文章写了三种“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B.第三段写宴饮之乐,意在夸耀滁地的富足,表明酒宴之丰盛豪华。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D.“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寥寥八个字,写出了醉罢晚归的情景。
20.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 )A.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以极其精炼的语言刻画出来。
如“佳木秀而繁阴”写春,“野芳发而幽香”写夏,“风霜高洁”写秋,“水落而石出”写冬,句句落实,一字不虚。
B.本文很注意事物的动静变化,其中有景物和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如“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有景物和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如“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有人物和人物的动静对比,如“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C.本文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人情喧于纸上,看似散,其实一点儿都不乱,主要原因就是作者手中有一条线,那就是滁州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安乐。
D.文中善用对偶句描写,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一写早,一写晚,各尽其妙而又互为照应。
二、解释加点词(10分,每空1分)1、伐.竹取道()2、蒙.络摇缀()3、四面竹树环.合()4、增其旧制.()5、衔.远山,吞长江()6、前人之述备.矣()7、浊浪排空..()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9、云归.而岩穴暝()10、颓然..乎其间者( )三、根据提示默写下列诗文句子。
(10分,每空1分)(1)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2)_______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
(3)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
(6)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
(7)天街小雨润如酥, ___________________。
(8)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
(用《醉翁亭记》中原句回答)(9)生活有悲喜,人生有起伏。
我们面对这些悲喜交加、起伏不定的生活应该淡定,泰然处之,就像范仲淹所言:,。
(用《岳阳楼记》中原句回答)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及意思1.玉盘珍羞直万钱2.百废具兴3.属予作文以记之四、文学常识填空1.《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号,又号。
2.《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字子厚,代文学家,“”之一。
3.《岳阳楼记》是朝所作,选自《》。
4.《满井游记》的作者是,字中郎,号,代家,与其兄、其弟并称为“”。
五、下列诗句、篇目、作者及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东晋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唐朝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朝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明朝六、写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不同含义1.绝:往来不绝者,滁人游也(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2.和:政通人和( ) 春和景明( ) 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秀:佳木秀而繁阴(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5.乍:波色乍明( )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优化测控26 小石潭记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篁.()冽.()坻.()缀.()翕.()怆.()邃.()佁.()2.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如鸣.佩环()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③潭中鱼可百许.头()④影布石上,佁然不动()⑤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⑥隶.而从.者()()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③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4.从课文中找出作者表达自己感情的句子。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