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复习
新课标2023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7章数列第1节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课件

所以 an=aan-n 1·aann- -12·…·aa21·a1=n+n 1·n-n 1·nn- -21·…·23=n+2 1.
2,n=1, 所以 an=2nn-1,n≥2.
已知 Sn 求 an 的步骤 (1)利用 a1=S1 求出 a1. (2)用 n-1 替换 Sn 中的 n 得到一个新的关系,利用 an=Sn-Sn- 1(n≥2)求出当 n≥2 时 an 的表达式. (3)检验 n=1 时的值是否符合 n≥2 时的表达式,再写出通项公 式 an.
式 an=59(10n-1).
1.错误地表示符号规律致误:项正负相间的数列可以用(-1)n, (-1)n+1 表示符号,要分清是先负后正还是先正后负.
2.未对项变形致误:若已知的项的形式不统一,则不便求通项 公式,因此可以先将项通过变形统一形式后再观察求通项公式,如题 (3).
3.求通项公式时要注意联想:对于如题(4)这样的数列,可以通 过联想 10,100,1 000,10 000→9,99,999,9 999→1,11,111,1 111 进而得 到通项公式.
考点2 由Sn与an的关系求通项——综合性
(1)若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n2-10n,则此数列的通项 公式为 an=________.
(2)若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2n+1,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 =________.
3,n=1, (1)2n-11 (2)2n-1,n≥2.
解:(1)这个数列的前 4 项的绝对值都等于序号与序号加 1 的乘 积的倒数,且奇数项为负,偶数项为正,故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an=(- 1)n·nn1+1.
(2)这是一个分数数列,其分子构成偶数数列,而分母可分解为 1×3,3×5,5×7,7×9,9×11,…,即分母的每一项都是两个相邻奇数 的乘积,故所求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an=2n-12n2n+1.
2025届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数列第一节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课标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表格、图象、通项公式、递推公式).
解读
2.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强基础 增分策略
知识梳理
1.数列的有关概念
概念
含义
数列的项
按照 确定的顺序 排列的一列数
数列中的 每一个数
数列的通项
数列{an}的第n项an
数列
通项公式
前n项和
如果数列{an}的递推公式满足an+1-an=f(n)的形式,且f(n)可求和,那么就可
以运用累加法an=(an-an-1)+(an-1-an-2)+(an-2-an-3)+…+(a2-a1)+a1,求出数列
{an}的通项公式.
对点训练
1
3 数列{an}中,a1=0,an+1-an= + +1,且
√ √
an=9,则 n=
.
答案 100
1
解析∵an+1-an= + +1
√ √
= √ + 1 − √,
∴an=an-an-1+an-1-an-2+…+a2-a1+a1=√ − -1 + -1 − -2+…+√2 −
√1+0=√-1.∵an=9,即√-1=9,解得 n=100.
考向2.累乘法
-1
· ··
…·
2 3 4
+1
1
1
1
1
1
∴S30=1- + − +…+ −
2
2
3
30
2024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数列真题分类22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 an an-1
=9-9a2n
,所以 an+1=an.又 a1=3≠a2,所以数列
{an}不为等比数列,所以②不正确.由题知 an·Sn=an+1·Sn+1,所以 an an+1
Sn+1 = Sn
>1,所以
an>an+1>0,所以数列{an}为递减数列,所以③正确.若数列{an}的所有项均大于等于1100 ,
真题分类22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高考·数学
第六章 数列
§6.1 数列的概念及其表示 真题分类22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C1.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C2.由an与Sn的关系求通项an C3.由递推关系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C4.数列的单调性、周期性和最值 C5.数列求和问题
第1页
返回总目录
真题分类22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Sn=a1(11--qqn) =-1(1-1-22n) =1-2n,
∴S6=1-26=-63.
第7页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真题分类22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高考·数学
4.(2021·全国乙卷(理),1
n
项和,bn
为数列 S n
的前 n
项积,已知S2n +b1n =2. (1)证明:数列{bn}是等差数列; (2)求{an}的通项公式.
即
1 an≥100
,取 n>90 000,则 Sn>900,于是 an·Sn>9,与已知矛盾,所以{an}中存在小于1100
的项,所以④正确.
第5页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真题分类22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高考·数学
2.(2020·江苏,11,5 分)设{an}是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bn}是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已 知数列{an+bn}的前 n 项和 Sn=n2-n+2n-1(n∈N*),则 d+q 的值是________.
数列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

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知识点一、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和它的序号有关,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一项(通常称为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 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 项,所以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 ,,,,,,321 n a a a a简记为{}n a 。
项数有限的数列叫做有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做无穷数列。
1.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增数列; 2.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减数列; 3.各项相等的数列叫做常数列;4.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前一项的数列叫做摆动数列; 知识点二、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知识点三、数列的前n 项和1.数列的前n 项和的定义:我们把数列{}n a 从第一项起到第n 项止的各项之和,称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记作n S ,即n n a a a S +++= 21。
2.数列前n 项和n S 与通项公式n a 之间的关系:⎩⎨⎧≥-==-.2,,1,11n S S n S a n n n等差数列知识点一、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知识点二、等差中项有三个数b A a ,,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A 叫做b a 与的等差中项。
1.根据等差中项的定义:b A a ,,是等差数列,则2b a A +=;反之,若2ba A +=,则b A a ,,是等差数列。
2.在等差数列{}n a 中,任取相邻的三项()*+-∈≥N n n a a a n n n ,2,,11,则n a 是1-n a 与1+n a 的等差中项;反之,n a 是1-n a 与1+n a 的等差中项对一切*∈≥N n n ,2均成立,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高三一轮复习)

所以数列
S 2
n
是首项为S
2 1
=a
2 1
=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以S
2 n
=n,所以Sn=
n
(n∈N*).
数学 N 必备知识 自主学习 关键能力 互动探究
— 20 —
命题点2 由数列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考向1 累加法
例2
设数列
a
n
满足a1=1,且an+1-an=1(n∈N*),则数列
1 3
an+1,所以a2=3S1=3×
16 3
=16.当n≥2时,有an=Sn-Sn-1
=13an+1-13an,即an+1=4an.
所以从第二项起,数列an为首项为16,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所以an= 4n(n≥2).
经检验,an=4n对n=1不成立,
所以an=136,n=1, 4n,n≥2.
数学 N 必备知识 自主学习 关键能力 互动探究
,所以a2=
4 2-a1
=
4 2-4
=-2,a3=
4 2-a2
=
4 2+2
=1,a4=
4 2-a3
=
4 2-1
=4,…,所以数列
a
n
是以3为周期的周期数列,又2
022=
673×3+3,所以a2 022=a673×3+3=1.
数学 N 必备知识 自主学习 关键能力 互动探究
— 12 —
4.(易错题)若数列
— 7—
4.数列的表示法 数列有三种表示法,它们分别是 8 列表法 、图象法和 9 解析法 .
数学 N 必备知识 自主学习 关键能力 互动探究
— 8—
常用结论► (1)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一个数列不仅与构成它的“数”有 关,还与这些“数”的排列顺序有关. (2)项与项数的概念:数列的项是指数列中某一确定的数,而项数是指数列的项 对应的位置序号. (3)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SS1n,-nS=n-11,,n≥2.
第一讲+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课件-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a6=( )
A.3×44
B.3×44+1
C.44
D.44+1
解析:由an+1=3Sn,得到an=3Sn-1(n≥2),
两式相减,得an+1-an=3(Sn-Sn-1)=3an, 则an+1=4an(n≥2),因为a1=1,a2=3S1=3a1=3,所以此数 列除去第一项后,为首项是3,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所以an= a2qn-2=3×4n-2(n≥2).则a6=3×44.故选A.
1
=
(2n
+
1)
7 8
n+1
,
an+1 an
=
(2n+1)78n+1 (2n-1)78n
=
14n+7 16n-8
.
当
aan+n1>1 时,n<125;当aan+n1<1 时,n>125.∵an>0,∴数列{an}的最大项 是 a8.
答案:8
考向 2 数列的周期性
[例3]已知数列{an}满足:an+1=an-an-1(n≥2,n∈N*),a1=
2.数列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
列表格表示n与an的对应关系
图象法
把点(n,an)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公 通项公式 把数列的通项用公式表示
式 法
递推公式
使用初始值a1和an+1=f(an)或a1,a2和an+1=f(an, an-1)等表示数列的方法
3.an 与 Sn 的关系 若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 则 an=SS1n, -nSn=-11,,n≥2.
4.数列的分类
分类标准
类型
项数
有穷数列 无穷数列
项与项间的 大小关系
递增数列 递减数列
常数列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六章 数列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

第六章 数列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一、基础知识 1.数列的概念(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2)数列与函数的关系: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1,2,…,n })为定义域的函数a n =f (n )当自变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在研究数列问题时,既要注意函数方法的普遍性,又要考虑数列方法的特殊性.(3)数列有三种表示法,它们分别是列表法、图象法和解析法. 2.数列的分类(1)按照项数有限和无限分:⎩⎪⎨⎪⎧有限数列:项数有限个;无限数列:项数无限个;(2)按单调性来分:⎩⎪⎨⎪⎧递增数列:a n +1>a n ,递减数列:a n +1<a n,常数列:a n +1=a n=C常数,摆动数列.3.数列的两种常用的表示方法(1)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1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2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在形式上未必唯一. (2)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a n }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从第二项(或某一项)开始的任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异同点不同点相同点通项公式 可根据某项的序号n 的值,直接代入求出a n 都可确定一个数列,也都可求出数列的任意一项递推公式可根据第一项(或前几项)的值,通过一次(或多次)赋值,逐项求出数列的项,直至求出所需的二、常用结论(1)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通项公式为a n ,则a n =⎩⎪⎨⎪⎧S 1,n =1,S n -S n -1,n ≥2,n ∈N *. (2)在数列{a n }中,若a n 最大,则⎩⎪⎨⎪⎧ a n ≥a n -1,a n ≥a n +1.若a n 最小,则⎩⎪⎨⎪⎧a n ≤a n -1,a n ≤a n +1. 考点一 由a n 与S n 的关系求通项a n[典例] (1)(2018·广州二模)已知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且log 2(S n +1)=n +1,则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2)(2018·全国卷Ⅰ改编)记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S n =2a n +1,则a n =________. [解析] (1)由log 2(S n +1)=n +1,得S n +1=2n +1, 当n =1时,a 1=S 1=3;当n ≥2时,a n =S n -S n -1=2n ,所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3,n =1,2n ,n ≥2.(2)∵S n =2a n +1,当n ≥2时,S n -1=2a n -1+1, ∴a n =S n -S n -1=2a n -2a n -1,即a n =2a n -1. 当n =1时,a 1=S 1=2a 1+1,得a 1=-1.∴数列{a n }是首项a 1为-1,公比q 为2的等比数列, ∴a n =-1×2n -1=-2n -1.[答案] (1)a n =⎩⎪⎨⎪⎧3,n =1,2n ,n ≥2 (2)-2n -1[解题技法]1.已知S n 求a n 的3个步骤 (1)先利用a 1=S 1求出a 1;(2)用n -1替换S n 中的n 得到一个新的关系,利用a n =S n -S n -1(n ≥2)便可求出当n ≥2时a n 的表达式;(3)注意检验n =1时的表达式是否可以与n ≥2的表达式合并. 2.S n 与a n 关系问题的求解思路根据所求结果的不同要求,将问题向不同的两个方向转化. (1)利用a n =S n -S n -1(n ≥2)转化为只含S n ,S n -1的关系式,再求解. (2)利用S n -S n -1=a n (n ≥2)转化为只含a n ,a n -1的关系式,再求解.[题组训练]1.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n =2(a n -1)(n ∈N *),则a n =( ) A .2n B .2n -1 C .2nD .2n -1解析:选C 当n =1时,a 1=S 1=2(a 1-1),可得a 1=2, 当n ≥2时,a n =S n -S n -1=2a n -2a n -1, ∴a n =2a n -1,∴数列{a n }为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a n =2n .2.设数列{a n }满足a 1+3a 2+…+(2n -1)a n =2n ,则a n =____________. 解析:因为a 1+3a 2+…+(2n -1)a n =2n , 故当n ≥2时,a 1+3a 2+…+(2n -3)a n -1=2(n -1). 两式相减得(2n -1)a n =2, 所以a n =22n -1(n ≥2).又由题设可得a 1=2,满足上式, 从而{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2n -1. 答案:22n -1考点二 由递推关系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典例] (1)设数列{a n }满足a 1=1,且a n +1=a n +n +1(n ∈N *),则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2)在数列{a n }中,a 1=1,a n =n -1n a n -1(n ≥2),则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3a n +2,则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累加法由题意得a 2=a 1+2,a 3=a 2+3,…,a n =a n -1+n (n ≥2), 以上各式相加,得a n =a 1+2+3+…+n .又∵a 1=1,∴a n =1+2+3+…+n =n 2+n 2(n ≥2).∵当n =1时也满足上式,∴a n =n 2+n2(n ∈N *).(2)累乘法∵a n =n -1n a n -1(n ≥2),∴a n -1=n -2n -1a n -2,a n -2=n -3n -2a n -3,…,a 2=12a 1.以上(n -1)个式子相乘得 a n =a 1·12·23·…·n -1n =a 1n =1n .当n =1时,a 1=1,上式也成立. ∴a n =1n (n ∈N *).(3)构造法∵a n +1=3a n +2,∴a n +1+1=3(a n +1), ∴a n +1+1a n +1=3, ∴数列{a n +1}为等比数列,公比q =3,又a 1+1=2, ∴a n +1=2·3n -1, ∴a n =2·3n -1-1(n ∈N *).[答案] (1)a n =n 2+n 2(n ∈N *) (2)a n =1n (n ∈N *) (3)a n =2·3n -1-1(n ∈N *)[解题技法]1.正确选用方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对于递推关系式可转化为a n +1=a n +f (n )的数列,通常采用累加法(逐差相加法)求其通项公式.(2)对于递推关系式可转化为a n +1a n=f (n )的数列,并且容易求数列{f (n )}前n 项的积时,采用累乘法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3)对于递推关系式形如a n +1=pa n +q (p ≠0,1,q ≠0)的数列,采用构造法求数列的通项. 2.避免2种失误(1)利用累乘法,易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连乘的式子中只写到a 2a 1,漏掉a 1而导致错误;二是根据连乘求出a n 之后,不注意检验a 1是否成立.(2)利用构造法求解时应注意数列的首项的正确求解以及准确确定最后一个式子的形式.[题组训练] 1.累加法设数列{a n }满足a 1=3,a n +1=a n +1nn +1,则通项公式a n =________. 解析:原递推公式可化为a n +1=a n +1n -1n +1,则a 2=a 1+11-12,a 3=a 2+12-13,a 4=a 3+13-14,…,a n -1=a n -2+1n -2-1n -1,a n =a n-1+1n -1-1n ,以上(n -1)个式子的等号两端分别相加得,a n =a 1+1-1n ,故a n =4-1n .答案:4-1n2.累乘法设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2n a n ,则通项公式a n =________.解析:由a n +1=2n a n ,得a n a n -1=2n -1(n ≥2),所以a n =a n a n -1·a n -1a n -2·…·a 2a 1·a 1=2n -1·2n -2·…·2·1=21+2+3+…+(n -1)=2n n -12.又a 1=1适合上式,故a n =2n n -12.答案:2nn -123.构造法在数列{a n }中,a 1=3,且点P n (a n ,a n +1)(n ∈N *)在直线4x -y +1=0上,则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解析:因为点P n (a n ,a n +1)(n ∈N *)在直线4x -y +1=0上,所以4a n -a n +1+1=0,即a n+1=4a n +1,得a n +1+13=4⎝⎛⎭⎫a n +13,所以⎩⎨⎧⎭⎬⎫a n +13是首项为a 1+13=103,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所以a n +13=103·4n -1,故a n =103·4n -1-13.答案:a n =103·4n -1-13考点三 数列的性质及应用考法(一) 数列的周期性[典例] 数列{a n }满足a n +1=⎩⎨⎧2a n,0≤a n≤12,2a n-1,12<a n<1,a a 1=35,则数列的第 2 019项为________.[解析] 因为a 1=35,故a 2=2a 1-1=15,a 3=2a 2=25,a 4=2a 3=45,a 5=2a 4-1=35,a 6=2a 5-1=15,a 7=2a 6=25,…,故数列{a n }是周期数列且周期为4,故a 2 019=a 504×4+3=a 3=25.[答案] 25考法(二) 数列的单调性(最值)[典例] (1)(2018·百校联盟联考)已知数列{a n }满足2S n =4a n -1,当n ∈N *时,{(log 2a n )2+λlog 2a n }是递增数列,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n +2)·⎝⎛⎭⎫78n,则当a n 取得最大值时,n =________. [解析] (1)∵2S n =4a n -1,2S n -1=4a n -1-1(n ≥2), 两式相减可得2a n =4a n -4a n -1(n ≥2), ∴a n =2a n -1(n ≥2). 又2a 1=4a 1-1,∴a 1=12,∴数列{a n }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a n =2n -2, 设b n =(log 2a n )2+λlog 2a n =(n -2)2+λ(n -2), ∵{(log 2a n )2+λlog 2a n }是递增数列,∴b n +1-b n =2n -3+λ>0恒成立,∴λ>3-2n 恒成立, ∵(3-2n )max =1,∴λ>1, 故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1,+∞).(2)当a n 取得最大值时,有⎩⎪⎨⎪⎧a n ≥a n -1,a n ≥a n +1,∴⎩⎨⎧n +2⎝⎛⎭⎫78n≥n +1⎝⎛⎭⎫78n -1,n +2⎝⎛⎭⎫78n≥n +3⎝⎛⎭⎫78n +1,解得⎩⎪⎨⎪⎧n ≤6,n ≥5,∴当a n 取得最大值时,n =5或6. [答案] (1)(1,+∞) (2)5或6[解题技法]1.解决数列的单调性问题的3种方法2.解决数列周期性问题的方法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数列的前几项,确定数列的周期,再根据周期性求值.[题组训练]1.设数列{a n },a n =nanb +c,其中a ,b ,c 均为正数,则此数列( ) A .递增 B .递减 C .先增后减D .先减后增解析:选A 因为a n =na bn +c=a b +c n ,而函数f (x )=ab +c x(a >0,b >0,c >0)在(0,+∞)上是增函数,故数列{a n }是递增数列.2.已知数列{a n }满足a n +1=11-a n,若a 1=12,则a 2 019=( )A .-1 B.12C .1D .2解析:选A 由a 1=12,a n +1=11-a n ,得a 2=11-a 1=2,a 3=11-a 2=-1,a 4=11-a 3=12,a 5=11-a 4=2,…,于是可知数列{a n }是以3为周期的周期数列,因此a 2 019=a 3×673=a 3=-1.[课时跟踪检测]A 级1.(2019·郑州模拟)已知数列1,3,5,7,…,2n -1,若35是这个数列的第n 项,则n =( )A .20B .21C .22D .23解析:选D 由2n -1=35=45,得2n -1=45,即2n =46,解得n =23,故选D. 2.(2019·福建四校联考)若数列的前4项分别是12,-13,14,-15,则此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1n +1n +1B.-1nn +1C.-1nnD.-1n -1n解析:选A 由于数列的前4项分别是12,-13,14,-15,可得奇数项为正数,偶数项为负数,第n 项的绝对值等于⎪⎪⎪⎪1n +1,故此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1n +1n +1.故选A. 3.(2019·莆田诊断)已知数列{a n }中,a 1=1,a 2=2,a n +1=a n +a n +2(n ∈N *),则a 5的值为( )A .-2B .-1C .1D .2解析:选A 由题意可得,a n +2=a n +1-a n ,则a 3=a 2-a 1=2-1=1,a 4=a 3-a 2=1-2=-1,a 5=a 4-a 3=-1-1=-2.故选A.4.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 2-3n (n ∈N *),若p -q =5,则a p -a q =( ) A .10 B .15 C .-5D .20解析:选D 当n ≥2时,a n =S n -S n -1=2n 2-3n -[2(n -1)2-3(n -1)]=4n -5,当n =1时,a 1=S 1=-1,符合上式,所以a n =4n -5,所以a p -a q =4(p -q )=20.5.设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n 2-bn ,若数列{a n }是单调递增数列,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为( )A .(-∞,-1]B .(-∞,2]C .(-∞,3)D.⎝⎛⎦⎤-∞,92 解析:选C 因为数列{a n }是单调递增数列, 所以a n +1-a n =2n +1-b >0(n ∈N *), 所以b <2n +1(n ∈N *), 所以b <(2n +1)min =3,即b <3.6.若数列{a n }满足12≤a n +1a n≤2(n ∈N *),则称{a n }是“紧密数列”.若{a n }(n =1,2,3,4)是“紧密数列”,且a 1=1,a 2=32,a 3=x ,a 4=4,则x 的取值范围为( )A .[1,3)B .[1,3]C .[2,3]D .[2,3)解析:选C 依题意可得⎩⎪⎨⎪⎧12≤x32≤2,12≤4x≤2,解得2≤x ≤3,故x 的取值范围为[2,3].7.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2n +1(n ∈N *),则a n =________. 解析:当n ≥2时,a n =S n -S n -1=2n +1, 当n =1时,a 1=S 1=4≠2×1+1,因此a n =⎩⎪⎨⎪⎧4,n =1,2n +1,n ≥2.答案:⎩⎪⎨⎪⎧4,n =1,2n +1,n ≥28.已知数列32,54,76,9m -n ,m +n 10,…,根据前3项给出的规律,实数对(m ,n )为________.解析:由数列的前3项的规律可知⎩⎪⎨⎪⎧m -n =8,m +n =11,解得⎩⎨⎧m =192,n =32,故实数对(m ,n )为⎝⎛⎭⎫192,32.答案:⎝⎛⎭⎫192,329.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n +S n -1=2n -1(n ≥2,n ∈N *),且S 2=3,则a 1+a 3的值为________.解析:∵S n +S n -1=2n -1(n ≥2),令n =2, 得S 2+S 1=3,由S 2=3得a 1=S 1=0, 令n =3,得S 3+S 2=5,所以S 3=2, 则a 3=S 3-S 2=-1, 所以a 1+a 3=0+(-1)=-1. 答案:-110.已知数列{a n }满足a n =(n -λ)2n (n ∈N *),若{a n }是递增数列,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因为a n =(n -λ)2n (n ∈N *)且数列{a n }是递增数列,所以a n +1-a n =2n (n +2-λ)>0,所以n +2-λ>0,则λ<n +2.又n ∈N *,所以λ<3,因此实数λ的取值范围为(-∞,3).答案:(-∞,3)11.(2019·衡阳四校联考)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3,a n +1=4a n +3. (1)写出该数列的前4项,并归纳出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证明:a n +1+1a n +1=4.解:(1)a 1=3,a 2=15,a 3=63,a 4=255.因为a 1=41-1,a 2=42-1,a 3=43-1,a 4=44-1,…, 所以归纳得a n =4n -1.(2)证明:因为a n +1=4a n +3,所以a n +1+1a n +1=4a n +3+1a n +1=4a n +1a n +1=4.12.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n 2+kn +4.(1)若k =-5,则数列中有多少项是负数?n 为何值时,a n 有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 (2)对于n ∈N *,都有a n +1>a n ,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解:(1)由n 2-5n +4<0,解得1<n <4. 因为n ∈N *,所以n =2,3,所以数列中有两项是负数,即为a 2,a 3. 因为a n =n 2-5n +4=⎝⎛⎭⎫n -522-94, 由二次函数性质,得当n =2或n =3时,a n 有最小值,其最小值为a 2=a 3=-2. (2)由a n +1>a n ,知该数列是一个递增数列,又因为通项公式a n =n 2+kn +4,可以看作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考虑到n ∈N *,所以-k 2<32,解得k >-3.所以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3,+∞).B 级1.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1)n ·2n +1,该数列的项排成一个数阵(如图),则该数阵中的第10行第3个数为________.a 1 a 2 a 3 a 4 a 5 a 6 ……解析:由题意可得该数阵中的第10行第3个数为数列{a n }的第1+2+3+…+9+3=9×102+3=48项,而a 48=(-1)48×96+1=97,故该数阵中的第10行第3个数为97. 答案:972.在一个数列中,如果∀n ∈N *,都有a n a n +1a n +2=k (k 为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积数列,k 叫做这个数列的公积.已知数列{a n }是等积数列,且a 1=1,a 2=2,公积为8,则a 1+a 2+a 3+…+a 12=________.解析:依题意得数列{a n }是周期为3的数列,且a 1=1,a 2=2,a 3=4,因此a 1+a 2+a 3+…+a 12=4(a 1+a 2+a 3)=4×(1+2+4)=28.答案:283.在数列{a n }中,a n =(n +1)⎝⎛⎭⎫1011n(n ∈N *). (1)讨论数列{a n }的增减性; (2)求数列{a n }的最大项.解:(1)由题意,知a n >0,令a na n -1>1(n ≥2),即n +1⎝⎛⎭⎫1011nn ⎝⎛⎭⎫1011n -1>1(n ≥2),解得2≤n <10,即a 9>a 8>…>a 1.11令a n a n +1>1,即n +1⎝⎛⎭⎫1011n n +2⎝⎛⎭⎫1011n +1>1, 整理得n +1n +2>1011,解得n >9,即a 10>a 11>…. 又a 9a 10=1,所以数列{a n }从第1项到第9项单调递增,从第10项起单调递减. (2)由(1)知a 9=a 10=1010119为数列{}a n 的最大项.。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高考数学复习

高考一轮总复习 • 数学
返回导航
[解析] (1)符号可通过(-1)n或(-1)n+1调节,其各项的绝对值的排 列规律为:后面的数的绝对值总比前面数的绝对值大6,故通项公式为an =(-1)n(6n-5).
(2)观察各项的特点:每一项都比2的n次幂多1,所以an=2n+1. (3)将原数列改写为59×9,59×99,59×999,…,易知数列 9,99,999,…
第六章 数列
高考一轮总复习 • 数学
返回导航
5.(选修 2P9T5 改编)已知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nn+ +12,则 a5+ 1
a6=___2_4___.
[解析] a5+a6=S6-S4=66+ +12-44+ +12=78-56=214.
第六章 数列
高考一轮总复习 • 数学
返回导航
2n .
(5)将原数列改写为32,55,170,197,…,对于分子 3,5,7,9,…,是序
号的 2 倍加 1,可得分子的通项公式为 bn=2n+1,对于分母 2,5,10,17,…,
联想到数列 1,4,9,16,…,即数列{n2},可得分母的通项公式为 cn=n2+1,
故可得原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n=2nn2++11.
第六章 数列
返回导航
考点突破 · 互动探究
高考一轮总复习 • 数学
返回导航
由数列的前几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自主练透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下列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an. (1)-1,7,-13,19,…; (2)3,5,9,17,33,…; (3)5,55,555,5 555,…; (4)1,0,13,0,15,0,17,0,…; (5)32,1,170,19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 •
面
不妨把分子都统一为 4,即:45,48,141,144,….
对 高 考
因而有 an=3n4+2.
考 点 探
究
(2)注意到 6=2×3,10=2×5,15=3×5,规律还不明
• 挑
战
高
显,再把各项同乘以 2 再除以 2,即1×22,2×23,3×24,
考 考
向
4×25,5×26,…,因而有
n(n+1)
第5章 数列
双
基
研
习
变式训练1 根据下面各数列前几项的值,写出
• 面
对
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高 考
(1)-1,7,-13,19,…;
考 点
(2)23,145,365,683,1909,…;
探 究 • 挑
战
(3)12,2,92,8,225,…;
高 考
(4)5,55,555,5555,…;
第5章 数列
双 基 研 习 • 面 对 高 考
考
点
§5.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探 究
•
挑
战
高
考
考 向 瞭 望 • 把 脉 高 考
第5章 数列
双
基
研
§
习 •
5.1
面 对
数
高
双基研习·面对高考
考
列
的
考 点
概 念
探
考点探究·挑战高考
究 •
挑
与
战 高
简
考
单
考向瞭望·把脉高考 考
表
向 瞭
示
望 •
法
把 脉
战 高
9,99,999,….
考
∴an=79(10n-1).
考 向 瞭 望 •
把
脉
高
考
第5章 数列
双
基
研
习
•
面
【失误点评】 在解决有关通项公式的问题时易
对 高
考
在以下环节出错:
考
点
(1)项数搞错;
探 究
•
(2)由归纳法求通项时,只满足前几项,而不能
挑 战
高
考
满足所有的情况.
考 向 瞭 望 • 把 脉 高 考
向 瞭
望
,也叫数列的____通.项
• 把
脉
高
考
2.数列的分类
第5章 数列
双 基 研 习 • 面 对 高 考
分类原则
类型
满足条件 考
按项数分
有穷数列
项数_有_限__
点 探 究
类
无穷数列
项数_无_限__
• 挑
战
递增数列
an+>
高 考
按项与项
1__<an
考
间的大小 关系分类
递减数列
an+ 其中n∈N+ 1__an
高 考
如果数列{an}的第n项an与n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
考 向
用一个式子表示成a_n_=__f_(_n_),那么这个式子就叫
瞭 望 •
作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把 脉
高
考
第5章 数列
双
基
研
习
思考感悟
• 面
对
高
数列的通项公式唯一吗?是否每个数列都
考
有通项公式?
考
点
提示:不唯一,如数列-1,1,-1,1,…的通
探 究 •
挑
项 公 式 可 以 为 an = ( - 1)n 或 an =
战 高
考
-1,n为奇数
1,n为偶数 ,有的数列没有通项公式.
考 向 瞭
望
•
把
脉
高
考
第5章 数列
双
基
课前热身
研 习
•
面
对
1.(教材习题质检)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高 考
an=29-9n,则在下列各数中,不是{an}的项
考 点
考 点 探
究
(3)12,14,-58,1136,…;(4)7,77,777,….
• 挑 战 高
考
【思路点拨】 由所给数列前几项的特点,归
纳出其通项公式,注意项与项数的关系,项与
考 向
前、后项之间的关系,通项公式的形式并不唯
瞭 望
•
一.
把
脉
高
考
第5章 数列
双
基
研
【解】 (1)注意前四项中有两项的分子均为 4,
究 • 挑 战 高
C.an=(-1)n+1n22n+-21n(n∈N+)
考
考 向
D.an=(-1)n-1n22n++21n(n∈N+)
瞭 望 • 把 脉
答案:D
高 考
第5章 数列
双
基
研
习
•
面
3.(2011年宿州质检)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
对 高 考
n2-1,则a4等于( )
考
点
A.7
B.8
探 究
•
挑
C.9
D.17
战 高
考
答案:A 考 向 瞭 望 • 把 脉 高 考
4.数列{an}的通项公式 an=
第5章 数列双基研习•
1 n+
n+1,则
面
a对 20高11 考
=________, 10-3 是此数列的第____项. 考
点
探
答案: 2012- 2011 9
究 •
挑
战
5.已知数列{an}满足a4n-3=1,a4n-1=0,a2n=
向 瞭 望 • 把
常数数列 an+1=an
脉 高 考
第5章 数列
双
基
研
3.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习 •
面
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可以看作定义域为
对 高
考
N_+_或__它__的__有__限__子__集___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 考
依次取值时,该函数对应的一列函__数__值__就是这个
点 探
究
数列.
• 挑
战
4.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2 .
瞭 望 • 把
脉
高
考
第5章 数列
双
基
研
习
•
(3)其分母的规律是明显的,关键在于观察分子,
面 对
分子后三项绝对值递增,且比分母小 3.又注意到
高 考
第三项为负,而第一项的分子也可以写成-(-1), 考
∴an=(-1)n2n2-n 3.
点 探 究 • 挑
(4)把各项除以 7,得 1,11,111,…,再乘以 9,得
高
考
双基研习•面对高考
基础梳理
第5章 数列
双 基 研 习 • 面 对 高 考
1.数列的概念
考 点
探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作数列,数列中的每
究 •
挑
一个数叫作这个数列的___.项数列一般形式可以
战 高
考
写成a1,a2,a3,…,an,…,简记为数列{an},
考
其中数列的第1项a1也称____首;项an是数列的第n项
高
项与项之间的关系,如果关系不明显,应该将项作 考
适当变形或分解,让规律突现出来,便于找到通项
考 向
瞭
公式;同时还要借助一些基本数列的通项及其特
望 •
把
点.
脉 高
考
第5章 数列
双
基
研
习
例1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下列各数列的一
• 面 对
个通项公式:
高 考
(1)45,12,141,27,…;(2)1,3,6,10,15,…;
探
的是( )
究 •
挑
战
A.20
B.11
高 考
C.-2 答案:C
D.-7
考
向
瞭
望
•
把
脉
高
考
第5章 数列
2.(2011 年阜阳质检)数列{an}:1,-58,175,
双 基 研 习
•
-294,…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
面 对 高 考
A.an=(-1)n+12nn2+-n1(n∈N+)
考 点 探
B.an=(-1)n-1n23n++31n(n∈N+)
高 考
an,n∈N+,则a2011=______;a2018=______.
考 向
答案:0 1
瞭 望
•
把
脉
高
考
考点探究•挑战高考
考点突破
第5章 数列
双 基 研 习 • 面 对 高 考
数列的通项公式
考
点
根据数列的前若干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解
探 究
•
决这一题型的关键是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去发现
挑 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