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之本-诚信为先#

立身之本诚信为先

同志们:

大家好,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健康有序运行,不能没有诚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开展诚信建设专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题目是《立身之本诚信为先》。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作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最基本的道德。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诚信都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社会文明、健康发展的前提。

诚信是道德的基石,中华民族一直有崇尚诚信的优良传统。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将诚信视为人们安身立命的基础。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诚信是天道人伦的法则。古代有商鞅立木取信为后世所传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失信亡国。数千年来,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基因,一代代传承至今。我们党成立90多年来,之所以能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一直大力倡导并践行诚信价值观,始终以一颗赤诚之心取信于民,赢得了人民的信赖和爱戴。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诚信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证明,诚信不仅是对个人的道德要求,更是对政府的基本要求。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足食”、“足兵”、“民信”三条治国之道,并指出其中“民信”是治国的根本。李白在《侠客行》中也有“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性。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以无数的事实和先人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诚信,不管是对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极其的重要,不仅仅是社会公德问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诚信是立人之本。一个人说话言而有信,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最基本原则。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和信任。小时候,“狼来了”的故事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教训,都向我们昭示着诚信对于一个人来说的重要意义。

诚信是齐家之道。古语云:“家和万事兴。”中国人最重视家庭的和睦,认为家庭的和睦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社会认可的根本。诚信是一个家庭和睦的前提。只有父母妻儿、兄弟姐妹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就可以和睦相处。如果家人之间缺乏信任,缺乏忠诚,彼此猜忌,就会导致家庭和睦的崩溃。

诚信是经商之魂。现在商家在签约之后,都希望对方遵守合约,这样交易才能正常继续下去。可口可乐的创始人说过,如果现在可口可乐毁于一场大火,他还可以从零做起,建立起一个可口可乐王国。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工厂,而是这个企业的品牌文化和信誉。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主权也归于人民。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的明训,意思是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和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实和信用,国家就会丧失尊严,企业就会失去市场,家庭就会失去和睦,个人就会失去生存的条件和土壤。

如今,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情形仍然数不胜数,一些人为一己之欲、一时之利将道德束之高阁,将诚信臵之脑后,各种瞒天过海、投机取巧的“损招”层出不穷。欺世盗名、沽名钓誉的学术造假、学历造假;我们日常经常能收到的以“中奖”相诱、编各种借口骗取汇款的手机短信,以回拨吸费为目的的“一声响”电话;食品安全方面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毒馒头等等,曝出的每一个案件都让人触目惊心,许多行为突破了道德底线,甚至丧失了人性良知,毒化着社会道德的风气。

社会诚信缺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诚信教育缺失、公共机构没有起到垂范作用、法制不够健全等都是造成诚信缺失的原因。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还是应该经常自省,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诚信,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我们一起呼吁诚信的回归,做守信践诺的“马前卒”,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我们社会才能发展,我们国家才能凝神聚力,当诚信成会

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当正气滋润生命,诚信惠及百姓群众,绽放出文明诚信之花,才能共同构建出一个向善、美好、无欺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