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研素质

生 压 缩 形 变 , 时 , 出 的 手 臂 也 有 一 个 向 下 的 缓 冲 运 同 伸 动 , 就 增 加 了 书 与 蛋 之 间 的 作 用 时 问 , 以 蛋 受 到 的 这 所 力远 远 小 于 瓦受 到 的 打 击 力 。尽 管 蛋 壳 较 瓦 片 易 碎 , 高 中 阶段 的学 生 多 在 l 5一l 8岁 之 间 , 个 年 龄 段 这 但 最 终 的 结 果 却 是 “ 碎 蛋 垒 ” 有 的 同 学 认 为 蛋 受 到 瓦 。 的 力 应 等 于 瓦 受 到 的 力 与 砖 的 重 力 之 和 , 错 误 原 因 其 是 没 有 分 清 物 理 过 程 和 运 动 状 态 。 接 着 , 启 发 学 生 我 用 动 量 定 理 解 释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一 些 问 题 : 玻 璃 杯 从 如 高 处 落 下 为 什 么 打 在 水 泥 地 上 易 碎 . 打 在 草 地 上 不 而 易 碎 ? 耍 魔 术 的 人 为 什 幺 能 把 压 在 身 上 的 千 斤 巨 砸
崮 I
是 把 平板 测力 计 竖 直 地 悬 挂 在 铁 架 台上 , 整 指 针 正 调 指 “” 然后 悬 挂 钩 码 。 0 0, 刻 度 线 作 为 弹 簧 伸 长 的 起 点 。 这样 做 , 示 直观 , 作 简 便 , 但 可 以使 学 生 清 演 操 不 楚 地 看 到弹力 和 外 力 总 是 太 小 相 等 , 可 以从 指 针 位 还 移 和 变化 , 接 观 察 到 弹 力 和 弹 簧 伸 长 总 是 成 正 比倒 直 关 系 , 直 R 测 量 弹 簧 的 伸 长 也 较 方 便 测 力 计 的 平 用 扳 上标 有最 大 量 程 , 端 附 有 限位 孔 . 挂 钩 码 时 . 下 悬 不 易 超 过 弹 性 限 度
彰显实验教学功能 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的需要 去教育 。其次 ,特殊教育 教师应 该有更 “ 宽” 、更 “ ”的爱 去实施教 博 育 。最后 ,应该有更 “ ” 、更 “ ” 全 活 的评价 机制。从这个层 面来 说 ,首先应
该是学校对 教师的评价应该更 “ 全” 、 更 “ ”,然后 才是对学生 的评 价。因 活 为如果做不 到对教师 “ ”与 “ 全 活”的 评价 ,对学 生 “ 全”与 “ ”的评 价无 活 异于是 “ 望梅止渴” 。
学生 的基本素质 为根本宗 旨,以注重培 养受教 育者的态度 、能力 ,促进他们在 德智体等方 面生动 、活泼 、主动地发展
为基本特征 的教育。因此素质教育 ,是
、
对素 质教 育本质 的再
认 识
关于素质教育 的含义 ,国家教委 的
指 以全 面提 高学 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 目 的 ,以尊重人 的主体 性和主动精神 ,注
3 个性 的学生在身体 、心理 、学习能力 、 性 格特征 、兴趣爱好 等方 面呈 现更大的
质教 育吗?从 “ 障教 育”来看 ,这方 智 面的情 况可能更突 出。现在智障教育还 没有 全国统编 的教材 ,导致 各智 障学校 或智 障教育班 的教 材 “ 五花八 门”,有 用幼儿 园教材 的,有用 普通教材 的 ,有 用上海 卢湾生活实用教 材的 ,也有用广 东顺德 的人性化教材 的 ,或者各种教材 兼而 用之。其实 出现这 种情况还有一个
彰显 实验教 学功能
— —
加强学生素质培养
吴 兴 纯
大学 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素质培养 的研究
杨 秀莲
( 云南农业大学基础 与信息工程学 院,云 南 昆明 6 0 0 ) 5 2 1
摘
要 :农业 院校设 置的针 对农科专业 的物理 实验课 程 ,对农科 学生后 续各 门实验课程的 学习以及 培养科 学素质均有着重
用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

用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走进我校实验大楼前,两幅耀眼的标语就进入眼睑----“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一切推理都必需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
我校自2003年被评为贵州省实验示范学校以来,始终把实验教学作为理化生教研组研究的重要课题。
通过多年的教学,得出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它们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师做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心人,对实验探究教学加以合理的应用,一定会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为了搞好实验教学,应着重抓以下三点:一、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初中物理教材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如光的反射定律、压强的概念、杠杆平衡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等。
学生由于亲身经历和学识限制,对书本内容不可能一听就懂,并且会怀疑其客观性。
而实验就起了帮助他们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理解获取知识的桥梁作用。
所以,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做好一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切忌不做实验或少做实验而讲实验。
因为单纯的讲实验,便贬低了定律、概念的客观真实性,学生也难于理解和接受。
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把准确无误的物理现象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看清楚,使学生确信定律、概念的客观性。
所以教师必须是一个坚定的唯物论者,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要以得出的数据来验证或推导出定律、公式,绝对不允许涂改实验数据,使之与物理定律、公式相符。
而应协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重做实验,分析误差,学会推理,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
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培养学生识别和应用实验仪器的能力学生识别和应用实验仪器的能力不仅是学生正确完成物理实验探究的保证,也是以后在工作和学习中必需的最基本的能力,如生活中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无不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把握方 向, 实事求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首先 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 实事求是地确定改革方 向和 目标 。根据 实 际情况 和条 件 , 有选择 性 和针 要
[ ] 曾昭琼主编. 1 华南师范大学等五校合编.有机化学实验 [ M] 第三版. 北京 : 高等教育 出版社 , O :3 19 2 l1 O 7— 3 . [ ] 谷亨杰 、 2 周绵成 、 丁金 昌编. 有机化学实验[ . M] 北京 : 高等 教育出版社 , 9 1 20— 0 . 19 : 0 2 5 [ ] 周 宁杯 、 3 宋学梓. 微量化学实验 [ .杭州 : M] 浙江科学技术
1 一 4
维普资讯
画 啦客 萼
偏少 , 学生动手机会少 , 实验课教学 “ 理论化” 实 , 验操作“ 程序化” 等。这些问题在非物理专业尤为
突出, 而且 为非目, 知识 面窄 、 内容 陈 旧 , 乏与相 关学 缺
力 。 因而实验 教学应 该 面对时 代 的发 展 , 面对科 技 进 步 的趋 势 和挑 战 , 断 创新 。只有 这样 , 能 适 不 才
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 、 创新意识和竞争力的高素质 人才 , 是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各高校为
适应 新 时代人 才培养 的需 要 , 正在进 行教 学 内容和
2 0. a0 NO. 5. ’
与培养学生进取创新精神结合起来 , 不仅让学生明 确实验改进的必要性 , 学会改进的方法技术 , 体验 改 进成功 的喜 悦 , 要 注 重启 发 怎 样 改进 则 更 好 , 更 从 中培养 学生运 用所学 知识 进行创 新 的精神 和
一
第一作 者简介 : 吴泳 ( 9 9 ) 福 建武夷学 院教授 兼研 究 13 一 , 所所 长 , 国家级有突 出贡献的专家 , 研究方 向: 绿色化学 。
抓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
是 时代 的要 求 。 只有创 新人才 . 才 能适应 当今社会激 烈竞争 的现实 : 也 只有 创新 人才 , 才是最受欢迎的人才。在物理实验 教学 中. 可 以通过 以下途 径来培养学 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
力。
、
实验可 以培养学生学 习物理的兴趣 和能力
么, 学生就 会感到新鲜 、 好奇 。 就会喜 欢上物理课 。而且演示
实验 还可 以帮助 学生理 解物理 知识 、 渗透学 科思想 。 培养 良 好 的学习习惯。
2 . 学生实验可 以培养学生学 习物理的兴趣 和能力。
物理作为实验学科 的另一 个特点 . 就是它 不光有演示实 验 ?还有 许多许多 的学 生实验 , 学生 可以通过 自己亲手做实 验来 体会前人对 未知领域 的探 索过程 . 或验证前人 的科学结 论 。从 中培养学生 的观察 能力 、 动手 能力 、 处 理数据 的能力 、 分析误差 的能力 和归纳总结 的能力。
一
不一定正确 , 而外 国学 生的答 案立刻就 出来 了 。这件事 充分
张纸 的厚度 ? 如何测量椭圆的周长? 在“ 用安培表和电压表
说明 了我们 的学生习惯于理论 的计算 . 而外 国学生则善 于实 践。 同时它进一步反 映了我们 的教育历来 只重视 了培养 学生 “ 做题 ” 的能力 , 而忽 略了学生 “ 做事 ” 的能力 。而检验人才水 平 的高低 最终 不是看 “ 做题 ” 的能力 。 而是看 “ 做 事” 的能力 。 “ 做题 ” 与“ 做事 ” 对于人 的锻炼是有很大差别的 。前者是 虚拟 的。 后者是真实 的。“ 做事 ” 不仅需要智力 。 还需要协调能力 以
在演示 实验 中.教师 可以不拘泥于教材 或教参 的安排 , 进行一些创 新设 计 , 如可以将一些演 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跨学科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下面是几条措施,可供参考:1.引导学生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展开思维导图、进行实验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打破知识框架,培养创新能力: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和机会,鼓励他们发散思维,开放头脑。
可以通过开展科研项目、参加科技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手动手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培养合作能力:物理教育中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项目研究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措施也非常重要。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观察能力,引导他们进行实验和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其次,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经验等,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
通过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和有针对性的反馈,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
总之,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教学中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跨学科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物理教学实践活动手册(3篇)

第1篇一、前言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
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手册旨在为学生提供一套系统的物理教学实践活动方案。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实验技能,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2. 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提高物理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活动内容1. 实验基本技能训练(1)实验器材的认识与使用:熟悉常用物理实验器材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
(2)实验基本操作: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如量筒的使用、天平的调平、电压表的读数等。
(3)实验数据处理:学会记录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
2. 基础物理实验(1)验证牛顿第一定律:探究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2)探究力的合成与分解:研究两个力的合成与分解规律。
(3)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验证欧姆定律。
(4)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观察平面镜成像特点,研究成像规律。
3. 常见物理现象探究(1)探究光的折射现象:观察光的折射现象,研究折射规律。
(2)探究光的反射现象:观察光的反射现象,研究反射规律。
(3)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4)探究浮力现象:探究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与物体体积、液体密度的关系。
4. 创新实验(1)设计实验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2)设计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3)设计实验探究热机原理。
(4)设计实验探究分子间作用力。
四、活动实施1. 教师准备(1)熟悉活动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2)准备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器材齐全、完好。
(3)编写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
(2)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基本操作。
(3)分组讨论,明确实验分工。
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

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发表时间:2018-05-15T16:36:35.587Z 来源:《中国教师》2018年5月刊作者:付新仓[导读]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
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富有个性、协作性、创造性的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人。
付新仓陕西省岐山县第一初级中学 722400【摘要】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
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富有个性、协作性、创造性的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人。
【关键词】素质教育;实验教学;观察;实验;创新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5-068-01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取向,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概而言之,是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说到底是主体性教育。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全体学生,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富有个性、协作性、创造性的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人。
下面谈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1、观察是准备创新素质。
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是指直接运用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或者间接借助于器材对物理现象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且持续、反复的知觉过程。
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
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1)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学生对演示实验很感兴趣,但在进行观察时往往抓不住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的。
教师对所做演示实验的每一步都应该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发表时间:2010-03-09T13:02:29.437Z 来源:《当代教学论坛》2010年第2期供稿作者:李向锋[导读] 改革措施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李向锋(河南省孟津县送庄职业高中471100)【摘要】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在现今职业学校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仍是薄弱环节。
本文在分析职业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促进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几项配套措施。
【关键词】职业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改革措施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职业学校的各门基础课程中,物理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并且在高考中也没有考核实验操作,再加上职业学校生源素质相对较差,组织实验较为困难,这使许多物理教师对实验教学不重视,犹其是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不重视,许多实验根本就不演示或不安排学生动手做,造成大多数学生实验操作能力都很差,走出社会后相应的实践能力也不高。
如有的初中毕业生不懂得测电笔的使用,有的高中毕业生不懂得游标卡尺的使用……这种现象不仅降低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素质,也为其日后的就业和创业带来了困难。
因此,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职业学校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科学思想的形成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反映的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大多数物理定律和物理概念,都可以通过实验和通过自然观察得到验证。
做好物理实验,可以使我们对物理现象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了解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从而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学生可以在实验中发现真理,在观察中体验大自然的奥秘,在动手操作中提高自身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增长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唯物主义观念、科学思想体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2加强实验指导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实验能力是运用实验方法,完成各种实验操作的能力。
因此,也可以把它称为操作的能力。
操作是用双手和体力作用于客观物体,进行操作、制作产品的过程。
操作能力的主要品质是迅速性、准确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2.1做好演示实验,示范操作技能。
在物理演示实验中,教师要珍惜每一次实验的机会,用优化的操作步骤和熟练规范的操作技能向学生示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把自己的操作技能转移到学生身上。
2.2加强基本训练,打好实验基础。
物理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是系统操作的基础,仪器的调整、仪表(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游标卡尺、天平、秒表)的使用、基本值(电阻、电压、电流)的测定、实验报告的填写等都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
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学生分组实验的效果会更理想。
2.3严格实验要求,做好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的操作技能不是看几个实验就能很好的培养起来的。
教师要教育学生认真对待实验,珍惜每一次实验机会,对学生的实验操作严格要求,使学生的操作规范进行。
另外,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要做到定期检查,步步落实。
2.4改进实验步骤,培养探索精神。
在物理研究中有两种途径:①实验→观察→分析→结论→实践;②问题→假设→实验→观擦→分析→证实假设。
为了使学生认识和学习这两种途径和方法,可将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教学生按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
3增加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1增加学生分组实验次数。
除正常的学生实验外,为增加实验次数,可以改部分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
也可以开放物理实验室,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验证定律、探索真理。
3.2积极引导课外实验活动。
一是增加有趣或有实用意义的实验。
结合教学内容增加一些有趣的实验,不仅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讲力学时,我用自制的“火箭”讲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讲物体的平衡时,用自制的杆秤讲解力矩的平衡条件;讲分子运动时,我用钢球碰撞实验验证能量守恒;讲机械运动时,用自制的摆钟讲解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关系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开展课外制作比赛,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三是举办课外制作展览活动。
通过展览,不仅能够展示教学成果,而且还能够激发同学们探究奥秘、追求真理的热情。
3.3多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来。
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演示实验中来,不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增加了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也加深了对理论理解和掌握。
物理实验中包含有丰富的物理思想,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
做好学生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之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为将来的就业、创业及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