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书信的格式
书信的正式格式

书信的正式格式
书信的正式格式包括以下部分:
1. 信头:包括发件人地址、发件日期和发件人姓名。
2. 称呼:对收件人的尊称,一般使用“亲爱的”加上收件人的姓或职位,例如“亲爱的张先生”。
3. 正文:表达主题内容,一般应分段叙述。
内容表达应简明扼要,并使用适当的语气和措辞。
4. 结尾敬语:表达对收件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例如“此致敬礼”或“顺祝商祺”。
5. 署名:发件人的签名,应完整清晰地写出发件人的全名。
6. 附件:如有附件,应在信末注明并提醒收件人查收。
以上是书信的正式格式,在写信时应该注意格式的准确性,同时也要注重言辞的礼貌和得体。
书信的正确格式标准

书信的正确格式标准作为现代社会交流的一种方式,书信已经很少用于日常生活中,但对于某些场合和某些人来说,书信仍然是不可取代的交流方式。
不论是借助电子邮件、微信,还是传统的纸质信件,书信的格式和规范都是必须注意的。
本文将针对书信的正确格式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信纸和信封首先,要注意信纸和信封的质量和规格。
信纸应该使用高质量的纸张,光滑,厚实,不易褶皱。
通常使用A4或者信笺尺寸的纸张。
信封也要使用高质量的信封纸,避免损坏信封。
信封大小应根据信纸的尺寸来进行选择,通常大约为信纸的1.5-2倍大小。
在选择信纸和信封的颜色时,应当考虑场合、对象及性格等因素,一般而言,信纸以浅色为宜,信封则以深色为佳。
二、信封的折叠方式信封的折叠方式也是需要注意的,通常折叠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信纸折成三等分,再将左右两边向中间对折,折成信封的形态,再将下方向上方对折即可。
另一种方式是将信纸折成四等分,左折到右边,右折到左边,再将上方的一角向左下角对折即可。
无论哪种方式,都应该注意折痕是否清晰,大小是否正合适。
三、信中的内容信纸的开头应该有清晰明了的抬头,包括写信日期、地址和称呼。
写信日期应该写在信头的右上角。
地址应该写在信头左侧,包括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邮编等信息。
写称呼时,首先应该确定收信人的称呼、头衔,写明他的名字或者职位,写信人自己的称呼应当在信头下面,右侧或者左侧,具体位置可以根据书写风格和惯例来决定。
书信内容应该条理清晰,语言得体,语气应该友好、真诚。
写信人需要注意称呼、用词,书写过程中不要出现错误和涂改,文中尽量不出现错别字和语病。
信件结束时,需要有恰当的结束语。
如果是正式场合,可以选择尊重、礼貌的语气,比如“敬礼”、“敬祝”等。
如果是私人信件,可以适当应用亲近、亲切的语气,例如“你好”、“祝好”等。
四、签名最后在信纸的末尾需要署名。
署名可以写上自己的姓名、电话等,这样收信人可以很容易地知道信函的来源。
五、总结总之,书信是一种传统而又重要的交流方式,书信的格式规范化可以更好的传达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
语文书信的格式

语文书信的格式
语文书信的格式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1. 称呼:根据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关系,在信纸的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
称呼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2. 问候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如果收信人是长辈,可以写“您好”或“身体好吗”等;如果收信人是平辈,可以写“你好”;如果收信人不是一个人,一般写“你们好”或“大家好”,不可以写“您们好”。
3. 正文:这是书信的主要部分,要直截了当地把要告诉对方的内容条理清楚地写下来,要写出真情实感。
如果内容较多,可每件事写一段。
书信的语言要求朴实、明白,表达真情实感,不要使用华丽的词语,更不能言不由衷。
4. 祝愿语:正文写完后,通常要向对方表示致敬或祝福。
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或“祝你”,再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或“健康”等祝福的话。
5. 署名:在信纸的右下方写上自己的名字,前面还可以注明自己的身份。
6. 日期:把写信的具体时间写在署名的正下方,应写清年月日(不写年份是错误的),以备收信人日后查阅。
书信的具体格式可能会因个人习惯或书写习惯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上述格式是通用的。
在写信时可以根据需要和习惯适当调整,重要的是要保持清晰、礼貌、得体的书写风格。
书信的正确格式(优秀12篇)

书信的正确格式(优秀12篇)书信也是有着属于自己一套的格式,这里山草香为大家分享了12篇书信的正确格式,希望在书信格式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书信标准格式篇一亲爱的妈妈:您好!在成长的长河里……成长的道路上因为有你而精彩。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可能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到底哪一缕阳光最耀眼?有人说是优异的学习成绩,有人说是给予他人帮助……而我认为在人生道路上最灿烂的一缕阳光应该属于知恩图报,学会感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怎样感恩。
从只会在包裹中哇哇啼哭,到我喃喃学语叫出第一声爸妈,到第一次踩着小脚丫跌跌撞撞地走路。
第一次背着书包走向学校,第一次拿回考试成绩,第一次离开父母……也许我从没注意到在这无数次的第一次中,在这漫长的成长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倾注了多少爱。
我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成功,甚至是每一次失败,每一次犯错误父母都会牢牢记在心头,陪在你身边,给予了我默默的支持……我从哪里来?听到这个问题,我肯定都会说,是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
是啊,十二年前的一天,我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的到来。
从我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又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
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我们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父母们却毫无怨言。
落叶在空中飘着,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在感恩大树,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翱翔,绘画着那一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在感恩蓝天。
记得前几天,我们班正巧干值周,每天月亮姐姐还在上着班,我就已经睁开了双眼,一开始有些不适应。
妈妈为了不让我上学迟到,晚上把闹钟调好,第一天,早上起床后,我已经看到热腾腾的早饭在餐桌上,香喷喷的午饭在锅里了,我还是像平常那样,吃晚饭,擦擦嘴,和家长说声“拜拜”就去上学了,在吃晚饭时,我发现妈妈好像比平时疲倦了很多,说话有气无力,平时不管多晚,每天晚上妈妈总是等我做完作业后再睡觉,可是这几天妈妈很早就去休息了,在无意间我发现妈妈的手机闹铃定的时间竟然是5点,这样一算,妈妈的睡眠不到7个小时,可她从来都没有在我面前抱怨过,总是一脸微笑的面对着我,第二天,晚上睡觉时,我偷偷的把妈妈的闹铃改成6点,把自己的给成5点半,我踏踏实实得去睡觉了,不知怎么了,早上,起床后,依然看到了那温馨的场景,妈妈在做着早饭,仿佛就等我去品尝一样,妈妈突然对我说“我想这也许就是爱的力量,把我呼唤了起来吧。
书信的正确格式【8篇】

书信的正确格式【8篇】篇一:书信格式篇一亲爱的妈妈:您好!妈妈,感谢您给了我生命,辛辛苦苦把我养大,女儿有许多心里话想对您说:妈妈,是您养育了我,是您一口饭一口饭喂我长大,您为我洗衣、做饭,晚上还要辅导我写作业,您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了……在去年的夏天里,我翻来翻去也睡不着妈妈摸摸我的头,觉得我头很热,妈妈赶紧爬起来去找退烧药我把药喝完就睡着了,妈妈怕我病情复返一直没睡,第二天,我醒来的时候,眼睛里已经布满了血丝,我的眼睛里流出了泪水,可妈妈却笑了笑。
记得曾读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
起初不怎么理解,可是这件小事让我领悟了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妈妈,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来回报您,我想对您说:“妈妈,我爱你!”祝您健康快乐,工作顺利,万事如意!X年XX月XX日篇二:书信标准格式篇二尊敬的人类朋友:你们好!你们知道吗?你们的祖先曾经悠闲自得地在这块森林里漫步,他们每次走进森林都会带给咱们许多美味。
那时咱们鸟类愉快而又安逸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不受外人干扰,你们的祖先也过着舒适而又快乐的生活。
那平静的泉水源源不断流向东边,顺溪而下。
大雁栖息在树枝上窃窃私语,成群的麻雀在你们祖先头上盘旋。
各种动物在森林里穿梭不息,一派繁忙景象。
时光流逝,过了不知多少时间,森林里已经没有了那片安宁,只有一片沉默的恐惧。
大雁已经不再窃窃私语,麻雀躲在窝里不安地四下张望。
你们人类拿着枪布下天罗地网捕杀咱们,让咱们一刻也不得安宁。
咱们的好多同伴被你们逮住,成了你们的盘中餐,咱们还有好多同伴被你们囚禁在笼子里失去了自由。
你们人类的汽车、轮船、飞机、工厂大量排放烟雾,空气难闻死了,咱们在天上连方向都看不清楚。
兄弟姐妹们得了一些稀奇古怪的病,没力气,头晕晕的。
人类朋友,你们这是怎么了?请你们三思,为了你们的幸福,像你们的祖先那样爱护咱们吧!此致敬礼!xx篇三:书信格式篇三敬爱的赵老师:你好!在几个星期前,我第一次见到了你,那时的我一见你就觉得你应该很好相处,不过你后来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
书信格式

书信格式(一)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一般用尊称,后面用冒号,如“敬爱的××:”、“尊敬的张××:”等。
(二)问候:相当于见面礼。
写在下一行,空两格,要单独写为一节。
内容依据不同说话对象和情况而定,但不宜过多,一般只写一两句,如“您好”、“春节快乐吧”、“身体好吧”。
(三)正文:这是书信的主体。
按照内容的不同,要一件事写为一节,必要时也可以标上序号,以方便收信人理解和复信。
表达要具体、清楚,交待要明确、简洁。
(四)结尾:也称祝颂。
常写祝福一类的用语。
这部分的写法纷纭,其说不一。
我认为合乎规格的写法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祝您”、“顺祝”,再另起一行顶格写祝语,如“身体康健”、“全家幸福”表示对收信者的尊重。
既醒目,又使正文与结尾粘连。
有的一律写“此致敬礼”,显得俗套,失去祝颂的意义。
应写你最想祝颂的话,那样才实在,恰当。
(五)具名:也称署名。
写在结尾的右下方,与称呼遥相呼应。
对熟人可只写名字,如“婷婷”;对亲人要加称谓,如:“女儿:婷婷”。
(六)日期:写在具名的下行,与其相对或错后一些。
一般只写月、日,重要的信件可再写上年份。
(注:具名和日期一般占信纸的最后两行,靠右顶边写完。
)XXXX:(空两格)你好!(空两格后写正文)··· ········· ········· ···(空两格)此致(顶格)敬礼!(靠右下角)XXXX(日期)。
书信体的格式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 事继亲之党,恭 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 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 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 ,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 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 每言论,弘微常以之乌衣 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 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 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 ,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 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 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 。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 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 义也。
书信体
一般书信可分为称呼 正文、结 尾、署名、日期五个部分;每个部分 都有一定的格式;
1称呼;
称呼要从第一行顶格写起。称 呼后面要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 说。
2正文; 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写信人要 说的话都写在这里。正文的开头空两 格;通常先写问候的话。
如果是回信,先要写明来信收到, 并对来信中提及的问题或要求办理的 事情作出回答。跟其他文章一样,信 也应该分段写,每段起行空两格。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 ,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 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 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 ,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 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人; 父亲叫谢思,任武 昌太守。堂叔谢峻是司空谢琰的第二个儿子 。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继子,谢弘 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继母的名讳,所以就 用字代名。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但 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説话,他继 父的弟弟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认 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谢混对谢思説:这个 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 样的儿子,满足了。
写书信的格式。

写书信的格式。
一般的书信由六个部分构成,分别是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和日期。
1. 称呼:写一封信,首先要把收信人的称呼顶格写在第一行,然后,再在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 问候语:问候语要写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
它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3. 正文:正文一般分为连接语、主体文、总括语三个部分。
每一个部分开头都应另起一行,空两格落笔。
4. 祝颂语:祝颂语是表示致敬或祝贺一类的话,如“此致”、“祝”等。
它可以紧接着正文写,也可以独占一行,空两格写。
另外,在写与“此致”和“祝”相配套的“敬礼”、“健康”一类表示祝愿的话语时,一般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5. 署名:写完信之后,在信的右下角写上发信人的姓名叫做署名。
在署名的前面一般还要加上合适的称
谓,如“同学”、“好友”,“弟”“妹”等。
6. 日期:发信的日期可写在具名的后边,也可以另起一行。
示例如下:
亲爱的 XXX:
你好!
......(正文内容)
祝你生活愉快!
XXX(署名)
XXXX 年 XX 月 XX 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0 一般书信的格式 一般书信的格式
1.书信格式 2.收信人的辈分和写信的口气 3.写信字体(整洁干净,大方美观) 4.落款位置和日期 5.写信目的和立场 6.写信用纸(email则可适当选择信纸背景以烘托主题) 7.信件封面格式和收信人尊称 书信写作格式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 起首语 ,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 : ,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 爸 、 妈 、 哥 、 嫂 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 姨妈 、 姑妈 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 赵阿姨 、 黄叔叔 等。 2 / 10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 丽 、 敏华 、 亲爱的 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 同学 、 同志 ,如 瑞生 、 老纪 、 小邹 、 三毛 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 乐毅 、 君平 、 阿明 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 李花侄女 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 孙女 、 儿子 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 老师 二字,如 段老师 、 周师傅 、 宏海老师 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 老师 、 师傅 。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 孙松平老师 、 王达夫师傅 ,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 老 字,以示尊重,如 戴老 、 周老 ,亦可在姓名后加 先生 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 董教授 、 陈大夫 、 佟工程师 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 同志们 、 诸位先生 、 xx等同志 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xx委员会 、 xx公司 。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 同志 、 先生 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 领导同志 、 负责同志 、 总经理 、 厂长 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 尊敬的 、 敬爱的 、 亲爱的 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 尊敬 3 / 10
的 ,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 亲爱的 ,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 您好! 近好! 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 新年好! 春节愉快! 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 久未见面,别来无恙。 近来一切可好? 久未通信,甚念! 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 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 祝颂语 。)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空两格写 此致 ,转一行顶格两格写 敬礼 。 4 / 10
(2)不写 此致 ,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敬礼 、 安好 、 健康 、 平安 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 祝你 、 敬祝 ,再空两格写上 安好 、 健康 等。 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 恭呈 、 谨上 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文言书信格式举要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 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 、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 父母亲大人膝下 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 母膝旁,家书中用 膝下 ,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 5 / 10
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 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 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 台 有 高 义 ,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 勋鉴 。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 道鉴 。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 、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 ,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 分量较 赐鉴 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 慈鉴 。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 ,可用 爱鉴 。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 双鉴 。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 芳鉴 。 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 礼鉴 。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 夫人唁函即称 张曼筠女士礼鉴 。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 诸先生 共鉴 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 6 / 10
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 ,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 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 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 致父母尊长的信,如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 跪禀者 义同 敬禀者 ,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 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 谨呈者 ,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 敬意。 7 / 10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 再启者 。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 ,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 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 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 共5页,当前第3页12345 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 ,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 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 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 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