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
实验六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的测定

教研室 生物化学 课程 内容 生物化学检验 实验六 专业 08 检验 指导教师 徐燕 学时 3
教材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
血清直胆和总胆的测定
教 学 要 求
教 学 目 的 掌握重氮法测定直胆和总胆的原理和方法 和 要 求 重点 重氮法测定直胆和总胆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 教学 媒体 复习 旧课 学生动手操作为主,课堂演示为辅 测定直胆和总胆的临床意义 (一)原理 葡萄糖氧化酶 直接胆红素 + 无水对氨基苯磺酸 亚硝酸钠 间接胆红素 + 无水对氨基苯磺酸 二甲基亚砜 (二)仪器 分光光度计、吸量管、移液器、水浴锅 (三)操作步骤 取一次性试管做好标记,按下表操作: 蓝色偶氮胆红素 蓝色偶氮胆红素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化学实验教案教研室生物化学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08检验指导教师教材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内容实验六血清直胆和总胆的测定学时掌握重氮法测定直胆和总胆的原理和方法重点难点重氮法测定直胆和总胆的原理和方法教学媒体学生动手操作为主课堂演示为辅复习一原理直接胆红素无水对氨基苯磺酸蓝色偶氮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无水对氨基苯磺酸蓝色偶氮胆红素二仪器分光光度计吸量管移液器水浴锅三操作步骤取一次性试管做好标记按下表操作
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
加入物 工作试剂(ml) 标准液(ul1.5 100
样品管 1.5
100
混匀,37 水浴 6min,用试剂空白调零,分光光度计 578nm 处,读取标准 管和样品管的吸光度。 (四)结果与分析
CT
AT CS AS
其中 CS=20umol/L
(五)注意事项 1.胆红素特别是直接胆红素在血清中含量甚微,操作中稍许误差便使得结 果有较大出入,所以此实验要求取液准确,操作规范。 2.胆红素大于 342umol/L 的标本可减少标本用量,或用 0.154mmol/L NaCl 溶液稀释血清后重测。 讲 授 新 课 3.胆红素对光敏感,标准液及标本均应尽量避光保存。
血清胆红素定性实验

血清胆红素定性实验结果怎么看
3、阻塞性黄疸时,如出现肝硬化、肝 癌时。胆管内压增高扩张,通透性增高, 甚至毛细胆管破裂,胆汁反流入血,胆汁 中的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进入血中,使 血中胆红素浓度大大增加而产生黄疸,此 时血清胆红素定性实验为直接反应强阳性 (++),间接(-)。
谢谢观赏
血清胆红素定性实验结果怎么看
• 1、溶血性黄疸时,如败血症,误输异 型血等,使红细胞大量破坏以致间接胆红 素产生过多,并超过肝脏转化能力,导致 血中间接胆红素上升而引起黄疸,此时, 血中胆红素定性实验为间接反应强阳(++), 因血中无直接胆红素,故直接反应(-)。
血清胆红素定性实验结果怎么看
2、肝细胞性黄疸时,因肝细胞受损, 肝功能减退,一方面肝脏不能将间接胆红 素转变为直接胆红素,使血中间接胆红素 上升,另一方面病变区压迫毛细胆管,已 经生成的直接胆红素可经坏死细胞区反流 入血,血中直接胆红素也上升,因肝细胞 损坏使两种胆红素均上升而引起黄疸,血 中胆红素定性实验,直接、间接反应均阳 性(+)。
血清胆红素定性实验
•
Hale Waihona Puke 什么是血清胆红素定性实验?血清胆红 素定性实验结果怎么看?这些专业的医学 问题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恐怕都比较陌生, 但是了解这些知识之后对于肝病患者更好 的掌握自己的病情又是非常有帮助的,所 以,在此对血清胆红素定性实验的相关问 题进行了如下分析介绍。
什么是血清胆红素定性实验
• 血清胆红素定性实验又称凡登白实验, 根据血清中间接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和直 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可与某种试剂起不 同反应,以区别两种胆红素,以鉴别黄疸 的性质。正常人血清中胆红素含量极少, 基本上是间接胆红素,故胆红素定性实验 为间接反应阳性(+)、直接反应阴性(-)。
检验科生化直接胆红素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直接胆红素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体外检测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的含量。
【职责】1.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2.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标本类型及实验前准备】1.受检者的准备病人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的正常状况记录。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测试项目的药物。
此外,对于体检者,采血的季节都应做相关记录,因为样本中各项目的含量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
对于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2周时间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2.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
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仪器设备】东芝TBA-FX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低速离心机一、检测原理钒酸盐胆红素胆绿素PH3.0测定钒酸盐作用前后吸光度差异,可求标本中直接胆红素的浓度。
二、试剂1.试剂本科使用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DBiL试剂盒,为液体双试剂,各组分如下:2.校准要求使用去离子水与校准品两点定标,详见说明书;正常情况下,应每两周对测定进行一次校准。
三、操作测定(试剂准备液体试剂,直接使用,无需配制。
)四、计算DBIL=校准液(△A=A2-A1)×(△A标准/△A校准)五、质控程序1.建议采用朗道水平2(正常范围质控)和水平3(病理范围质控)两个水平的血清进行室内质控。
2.可接受性判断质控物的检测值应在给定质控范围,或可以通过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对实验室的运作情况进行系统评估。
3.质控操作每日进行样本检测之前首先应进行质控操作,以考察系统的在控情况。
如果检测结果符合质控要求则进行样本操作;如果不符合质控要求,则应重复质控操作,以排除可能发生的偶然误差;如果仍不符合质控要求,则应考虑质控品的重新准备、试剂的重新校准或更新、仪器的维护等。
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实验设计

血清直接胆红素的测定病人准备:要求病人处于安静状态,生活状态处于日常状态,避免过度空腹、饮食、饮酒吸烟标本采集,处理,保存和要求:收集无溶血,无黄疸,无脂浊的新鲜血清或肝素血清,避光保存。
混合,必要时可用过滤器过滤。
实验原理: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可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偶氮胆红素。
醋酸钠缓冲液保持反应的pH,反应完全后加入终止试剂(叠氮钠)以破坏重氮试剂,最后加入碱性酒石酸钠溶液,使颜色不稳定的紫红色偶氮胆红素在咖啡因存在下转化为稳定的黄色偶氮胆红素,在600nm波长比色,从标准曲线找直接胆红素含量。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咖啡因试剂碱性酒石酸钠溶液5g/L亚硝酸钠溶液5g/L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5g/L叠氮钠溶液胆红素标准溶液加样枪分光光度计(或半自动生化仪)实验操作:一。
取两支试管,按表1操作表1 改良J—G发测定血清直接胆红素操作表加入物 (ml) 直接胆红素空白管血清0.2 0.2咖啡因苯甲酸钠试剂— 1.6对甲基苯磺酸—0.4重氮试剂0.4 —混匀,准确1分钟重氮钠0.05 —咖啡因甲苯酸钠试剂 1.55 —室温10分钟碱性酒石酸钠 1.2 1.2混匀,600nm波长比色,以空白管调0,读取各管吸光度。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直接胆红素浓度。
二.标准曲线的制作表2 胆红素标准曲线的制作表加入物 (ml) 对照管 1 2 3 4 5胆红素标准贮存液— 0.4 0.8 1.2 1.6 2.0稀释血清 2.0 1.6 1.2 0.8 0.4 —相当于胆红素浓度 0 34.2 68.4 103 137 171(u mol/L)混匀(不可产生气泡),按直接胆红素的测定方法操作。
每一浓度做2个平行管,用对照管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以各管吸光度的均值为纵坐标,以相应胆红素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参考范围:血清结合胆红素0~6.8umol/L(0~0.4mg/dl)注意事项:1.本法在10 —37℃范围内测定,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两小时内显色非常稳定且灵敏度高,轻度溶血对本法无影响。
血清胆红素

血清胆红素血清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而产生的,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
简介血清胆红素机理肝在胆红素代谢中具有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其中任何一种功能障碍,均可引起黄疸。
检查胆红素情况不仅能反映肝脏损害的程度,尤其对黄疸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前者是后二者之和。
正常范围总胆红素为4~20μmol/L,直接胆红为0~7μmol/L,二者之差即为间接胆红素正常值。
检测意义胆汁淤积引起的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是溶血(红细胞破坏过多)、Gilbert病的旁路胆红素血症。
而肝细胞损害引起的黄疸,因为同时有摄取、结合、排泄的障碍,因此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均可升高,但一般直接胆红素升高比间接胆红素升高的幅度大。
肝在胆红素代谢中具有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其中任何一种或几种功能障碍,均可引起黄疸。
检查胆红素代谢情况对测定肝功能,尤其是黄疸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胆红素测定包括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正常值:总胆红素4~19μmol/L、直接胆红素0~7μmol/L,二者之差为间接胆红素。
肝脏疾病时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常常反映较严重的肝细胞损害。
胆汁淤积性黄疸时,由于直接胆红素不能由肝细胞和胆管排出,以致血清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在总胆红素中所占比值升高显著;而肝细胞性黄疸时,由于同时有肝细胞摄取、结合、排泄障碍,以致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升高,但升高不如胆淤积性黄疸明显;临床上引起间接胆红素升高的疾病主要有溶血、Gilbert病和旁路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偏高应注意什么胆红素偏高患者应饮食宜清淡,且富有营养。
如豆类制品,鱼类、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E、有较好的抗氧化功能且易消化吸收。
宜多食香菇、芝麻、核桃、大枣、瘦肉及动物肝脏等食物,但胆红素偏高患者应不宜食用动物肝脏类食物。
直接胆红素J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4.参考文献
14.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14.2《试剂使用说明书》
14.3《校准品使用说明书》
14.4《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管理与操作规程》
直接胆红素
1.目的
规范直接胆红素(D-BIL)测定的操作程序,确保直接胆红素测定结果准确。
2.检验方法
化学氧化法(终点法)
3.检验原理
直接胆红素在间胆抑制剂硫脲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存在下,被亚硝酸钠氧化,生成胆绿素,测定450nm吸光度的减小与直接胆红素的浓度成正比。
胆红素=胆绿素
4.临床意义
11.检验结果的解释
仪器加样针、比色杯、管路等未清洗干净时可能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反应曲线异常时需进行确认,干扰物质超出限度时需进行确认。
高度溶血可导致结果偏高。
12.检验方法的局限
12.1干扰物质:维生素C≦30mg/dl、甘油三酯≦2000mg/dl、血红蛋白<0.2g/l时对测定无影响
12.2直接胆红素测定只是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断的指标之一,临床医师还要根据患者的体征、病史及其他的诊断项目、诊断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1×5ml
8.4用途
校准品与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直接胆红素检测试剂盒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配套使用,用于上述检测系统进行这些项目的校准。
8.5主要组成成分
校准品组成成分为非人源性。
校准品中的直接胆红素活性成分浓度具有批特异性,准确浓度见随附的数值表或说明书反面。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0.1mol/L,二硫苏糖醇0.25g/L,防腐剂1g/L
6.检测仪器
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具体要求和校准程序详见《仪器操作规程》。
直接胆红素测定(D-BIL).

胆红素 +氯化重氮苯磺酸 物
紫红色的偶氮化合
加速剂为二甲基亚砜,使游离的胆红素分子内的次级键断 裂,极性上升,与重氮试剂反应。 λ=接胆红素的测定 实验参考值: 2~18μmol/l 临床意义: 当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会 导致皮肤、巩膜黄染的现象,这称为黄疸。 根据黄疸的发病机制可分为三类:
注意事项
样品的活性超出可测线性范围上限时,需 进行生理盐水稀释,测定结果乘以稀释倍 数。 叠氮钠能破坏偶氮试剂,终止偶氮反应, 凡用叠氮钠作为防腐剂的质控血清,可引 起重氮反应不完全,甚至不呈色。
总胆红素测定(T -BIL)
实验原理
对氨基苯磺酸 + 亚硝酸钠 氯化重氮苯磺酸 + NaCl + 2H2O
使上端胆管内压力不断升高,最后使小胆
管和毛细胆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甚至破
裂,使胆汁返流入血,血中结合胆红素增 加。
3. 肝细胞性黄疸(肝源性黄疸) 由于 肝细胞病变,肝功能减退,使肝脏对胆红 素的摄取、转化和排泄作用发生障碍。一 方面肝脏不能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成结合 胆红素,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另一 方面,病变区压迫毛细胆管,使结合胆红 素返流入血,血中结合胆红素也增加。
1. 溶血性黄疸(肝前性黄疸) 由于各种
原因使红细胞大量破坏,以致未结合胆红素
明显增加,超过肝脏的转化能力,但结合胆
红素正常。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全,游离
胆红素易进入脑组织,与脑部基底核的脂类
结合,将神经核染成黄色,称为核黄疸(胆
红素脑病)。
2. 阻塞性黄疸(肝后性黄疸) 由于
胆道阻塞,胆汁不能排出而淤积在胆管内,
胆红素 +氯化重氮苯磺酸 偶氮化合物
血清胆红素的实验报告

血清胆红素的实验报告研究背景血清胆红素是一种重要的临床生化指标,用于评估肝功能和溶血性贫血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效果。
因此,对血清胆红素的准确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和优化,对临床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索一种简便、准确、实用的方法来测定血清胆红素的含量。
实验原理本实验利用了二甲基亚硝胺(DMA)与胆红素在酸性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生成红色的胆红素硝基胆红素(DMN)。
DMN与高碱溶液结合形成蓝色的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6nm。
根据DMN与胆红素的反应关系,通过测量吸光度来确定血清样品中胆红素的含量。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1. 血清胆红素标准品2. 二甲基亚硝胺溶液3. 磷酸盐缓冲溶液4. 纯水5. 高碱溶液方法:1. 准备标准曲线:分别取0.1、0.2、0.4、0.6、0.8 mL的血清胆红素标准品,加入离心管中。
2. 加入1 mL的DMA溶液和1 mL的磷酸盐缓冲液,快速摇匀后,在40恒温水浴中反应10分钟。
3. 加入10 mL的纯水冷却至室温,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4. 取上清液,用高碱溶液稀释10倍,即得到标准曲线的各个浓度标准溶液。
5. 测定各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记录。
测量待测样品1. 取待测样品3 mL,加入1 mL的DMA溶液和1 mL的磷酸盐缓冲液,快速摇匀后,在40恒温水浴中反应10分钟。
2. 加入10 mL的纯水冷却至室温,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3. 取上清液,用高碱溶液稀释10倍。
4. 测量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胆红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及分析标准曲线根据所制备的标准曲线,测量各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得到以下数据:胆红素标准溶液(mL)吸光度0.1 0.2340.2 0.4210.4 0.8230.6 1.2330.8 1.602待测样品测量结果测量待测样品后,得到其吸光度为0.845。
根据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y = 1.957x + 0.095,R²=0.998),可以计算出待测样品中胆红素的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
1. 实验原理
在PH3左右、有表面活性剂和间接反应胆红素抑制剂的条件下,样品中的直接胆红素容易被矾酸盐氧化成胆绿素,而间接胆红素不能。
在450nm(胆红素吸收峰)处监测反应。
矾酸盐氧化前后吸光度的下降与样品中胆红素的浓度成正比。
由此可计算出样品中直接胆红素浓度。
2. 标本:
2.1 病人准备:无特殊要求。
最好用禁食的标本以减少乳糜血的干扰。
2.2 类型:血清、肝素或EDTA血浆,应避光保存。
3. 标本存放:15~25℃保存可稳定2天;2~8℃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3个月,如冰冻保存,不可反复冻融!。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避光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标本溶血、细菌污染、脂血、非避光保存运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
6.1 试剂:上海欧泰克直接胆红素试剂盒
6.1.1 试剂组成
酒石酸盐缓冲液 100
mmol/L
表面活化剂I 适量
磷酸盐缓冲液 10 mmol/L
矾酸钠盐 4 mmol/L
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避光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有效期为18个月。
试剂2必需避光保存。
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浊度时,表明有细菌污染,不能继续使用。
6.1.5 注意事项:此试剂为体外诊断用。
警告!腐蚀剂!不要入口。
避免和眼睛,皮肤或衣服接触。
如果接触到,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受损害的部位15分钟。
接触到眼睛或吞服,立即寻找医疗保护。
6.2 校准品:使用罗氏复合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6.3 质控品: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7. 仪器: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
8. 操作步骤
8.1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项目
测定参数.SOP文件
8.2 仪器操作步骤:参见生化检验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SOP文件
检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
10. 质量控制:在每一批标本中都应把非定值血清水平I与II质控做为未知标本进行分析,以2S为质控警告限,3S为失控限,绘制质控图,判断是否在控。
质控规则参见生化室室内质控操作规程SOP文件。
11. 计算方法以罗氏复合校准品校准仪器后,在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内,仪器直接报告可靠的检测结果,无需手工计算,以μmol/L报告。
12. 参考值范围:0--6.8μmol/L
13. 临床意义: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
游离胆红素非极性很强,几乎不溶解于水。
在血液中与白蛋白形成复合物由脾脏向肝脏运输。
在肝脏中,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可溶性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由胆管排入肠道。
溶血(肝前黄疸)、实质的肝损伤(肝性黄疸)和胆管堵塞(肝后黄疸)都会导致血液胆红素增高,形成高胆红素血症。
人群中常见先天性慢性高胆红素血症,称为Gilbert 综合症。
由于胆红素降解酶的功能滞后以及出生后红细胞破碎增多,使60~70%的婴儿血液出现总胆红素增高。
常用的胆红素检测方法能检测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的测定主要检测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因此可以根据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差来估计游离胆红素的含量。
14. 线性范围:1.7~684μmol/L
15 超出范围结果处理本法线性上限为684μmol/L。
样品测定值超过上限时,应将样品用0.9%氯化钠溶液作1:1稀释,重新测定,结果乘以2。
16. 病危报警值的处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