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小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小学生科学知识大全

小学生科学知识大全

小学生科学知识大全科学是探索自然世界和宇宙奥秘的学科,它包含了广泛的领域,如物理、化学、生物等。

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适合小学生学习和了解。

一、植物的奥秘1.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光合作用是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2. 植物的根、茎、叶都有各自的功能。

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叶负责光合作用。

3. 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单位,它们可以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生长。

二、动物的世界1. 动物可以根据是否有脊椎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等,无脊椎动物如昆虫、蜗牛等。

2. 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成长、繁殖和死亡。

3. 许多动物具有冬眠或迁徙等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

三、地球的构造1. 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薄层,地幔是中间层,地核是地球的中心。

2. 地球的表面有山脉、平原、河流和海洋等地貌。

3. 地球的自然现象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和干旱等。

四、宇宙的探索1. 宇宙由无数的星系组成,我们的太阳系只是其中之一。

2.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旋转。

3.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影响着地球的潮汐。

五、物理现象1. 物体的运动遵循牛顿的运动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等。

2. 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3. 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它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每秒约300,000公里。

六、化学基础1. 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2. 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排列的过程,可以产生新的物质。

3. 酸碱反应是常见的化学过程,它涉及到氢离子的转移。

七、生物多样性1.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小学生自然科学学习的基础知识与方法

小学生自然科学学习的基础知识与方法

小学生自然科学学习的基础知识与方法自然科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自然科学学习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与理解科学知识。

一、基础知识1. 自然科学的定义:自然科学是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研究自然界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2. 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科学是基于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的客观研究方法,能够被证实和验证的知识。

而非科学是基于个人信仰、主观意见或无法证实的观点而得出的结论。

3. 科学探究的特点:科学探究是通过提出问题、制定假设、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和总结结论等步骤来研究自然现象的过程。

它注重观察和实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并培养批判性思维。

4. 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规律:小学生应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规律,如重力、磁力、水的沸点和凝固点、动植物的生命过程等。

通过了解这些现象与规律,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周围的世界和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

二、学习方法1. 实践观察法:小学生可以通过亲自观察自然现象,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昆虫的行为等,来增强对自然界的认识与理解。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和手进行触摸、测量等实际操作,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和实践经验。

2. 实验探究法:小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如测量物体的质量、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等,来探索自然现象与规律。

教师可以设计和引导实验过程,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做出预测、进行观察和数据记录,并引导他们从结果中总结和归纳规律。

3. 经典案例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经典的科学故事、实验案例或科学发现,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可以讲述牛顿的苹果实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等,通过这些案例来启发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4. 游戏化学习法: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科学游戏或实践活动,如猜物体的材料、制作简单的电路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小学生必备的自然科学题掌握基础知识

小学生必备的自然科学题掌握基础知识

小学生必备的自然科学题掌握基础知识
自然科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掌握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
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生必
备的自然科学题,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植物生长
1. 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阳光、水、空气、养分)
2. 植物如何通过光合作用生长?(吸收阳光能量、水和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和养分)
3. 常见的植物生长类型有哪些?(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藤本植物)
二、动物分类
1. 哺乳动物的特征有哪些?(母乳哺育、体表有毛发、产下完全发
育的幼崽)
2. 鸟类的特征是什么?(有翅膀、有喙、产卵)
3. 爬行动物的特征有哪些?(四肢形态和数量不同、有鳞片)
三、生态系统
1. 生态系统包括哪些要素?(生物、非生物、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如何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保护野生动物、减少污染)
3. 什么是生态平衡?(生物种群相互制约、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四、天气现象
1. 大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2. 什么是气温?如何测量?(气温是空气的热度、用温度计测量)
3. 如何判断天气将要变化?(云的变化、气温的变化、风向的变化)
以上内容就是小学生必备的自然科学题目,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未来的学习和
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努力,探索科学的奥秘,创造美好
的未来!。

小学自然科学知识

小学自然科学知识

小学自然科学知识小学自然科学知识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初步理解的重要课程。

它涵盖了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点,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

# 生物学基础1. 细胞 -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 遗传 - 特征从父母传给后代的过程。

3. 生态系统 - 一个区域内生物和它们环境的相互作用。

4. 食物链 - 生物之间相互依赖以获取食物的关系。

# 物理学基础1. 力 -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光 - 电磁波的一种形式,人眼可以感知。

3. 声音 - 通过介质传播的振动。

4. 能量 - 物体做功的能力。

# 化学基础1. 元素 - 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2. 化合物 - 由两种或多种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纯净物质。

3. 化学反应 - 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 地球科学基础1. 岩石 - 地球的固体外层,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2. 水循环 - 水在地球表面和大气中的循环过程。

3. 气候 - 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

# 天文学基础1. 太阳系 - 以太阳为中心,包括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的系统。

2. 星座 - 根据星星的排列形成的图案。

3. 月相 - 月亮在不同阶段的可见形状。

# 环境科学基础1. 污染 - 有害物质对环境的破坏。

2. 可再生资源 - 可以自然恢复的资源,如太阳能、风能。

3. 保护生物多样性 - 保护不同种类的生物,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 实验活动建议1. 观察植物生长 - 记录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

2. 制作简易日晷 - 学习如何利用太阳的位置来测量时间。

3. 水的过滤实验 - 了解水的净化过程。

# 结束语小学自然科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为将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自然科学的海洋中遨游,发现知识的乐趣。

小学生自然科学小常识

小学生自然科学小常识

小学生自然科学小常识自然科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涵盖了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

掌握一些自然科学的小常识,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世界。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自然科学小常识。

一、地理知识1. 地球的四季: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由于地球自转的倾斜,不同地区的太阳照射角度不同,所以才有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2. 世界大洋: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其中最大的是太平洋,其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3. 中国的四大河流:中国有黄河、长江、珠江和辽河四大河流,是中国境内流域面积最大、流量最大的河流。

二、生物知识1. 植物的呼吸:植物通过叶子上的气孔吸入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这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植被的原因之一。

2. 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的动物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比如沙漠中的骆驼可以长时间不喝水,企鹅可以在严寒的南极生存等。

3. 昆虫的特点:昆虫是地球上最多样的生物类群,具有优良的适应能力,如蜜蜂的社会性、蚂蚁的分工合作等。

三、物理知识1. 火的三要素:火的三要素是氧气、可燃物和引火源。

只有当这三个要素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火焰。

2.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的震动传播到人耳中,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3. 水的三态:水可以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

当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凝固成冰,形成固态;当温度在0摄氏度至100摄氏度之间,水处于液态;当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变成水蒸气,转为气态。

四、化学知识1. 空气的成分:空气主要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氧气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氮气则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

2. 盐和糖的溶解性:在相同的温度下,盐比糖更容易溶解在水中,这是因为盐的溶解度更高。

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相互中和时会产生盐和水。

例如,当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时,会产生氯化钠和水。

通过学习这些小常识,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的知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到这些知识。

小学生自然科学知识有哪些

小学生自然科学知识有哪些

【导语】⾃然科学是很多⼈都会想要了解的内容,然⽽⼤多数的⼈都不清楚⾃然科学的基本知识。

下⾯是⽆忧考分享的⼩学⽣⾃然科学知识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然科学知识】 1.鱼睡觉时?睁着眼睛睡。

2.蚯蚓的⾷物是?泥块。

3.蜜蜂中的蜂王是?雌蜂。

4.以下哪种并⾮淡⽔鱼?鲨鱼。

5.蒲公英传播种⼦时?依靠风⼒。

6、在杠杆上起到⽀撑作⽤的那⼀点叫做?⽀点。

7.⼈体最坚硬的部分是?⽛齿。

8.恐龙是什么动物?爬⾏动物。

9.最清洁的能源是?太阳能。

10.蜻蜓点⽔实际上是在?产卵。

11.飞⾏速度最快的鸟是?⾬燕。

12.对⼈体来说安全电压是多少伏以下?36伏。

13.⽬前世界上体型的鸟是?鸵鸟。

14.有鬃⽑的狮⼦是雌性还是雄性?雄狮⼦。

15.世界上的动物是哪⼀种?鲸鱼。

16.被称为“中国鸽⼦树”的珍惜植物是?珙桐。

17.⼈类的性别是由哪⼀条染⾊体决定?Y染⾊体。

18.⼩鸡是由鸡蛋的什么发育⽽成的?蛋黄。

19.地球公转的⽅向是怎样的?⾃西向东。

20.我们必须如何对着太阳,喷射⽔雾,才能制造彩虹?背对。

【⼩学⽣⾃然科学常识】 ⼀、电基础知识: 1、发电⼚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

这是⾜以引发触电事故、致⼈死亡的电。

⾼压电有5500V 以上。

⼲电池的电压是1.5V。

2、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类。

3、在户外遇到雷⾬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棵树下。

⼤树容易遭到雷击。

不要靠近⾼压电线、铁塔、变电所。

这些地⽅的电更危险。

5500V以上的⾼压电,能越过⼀段距离电击,使⼈触电死亡。

学校和家⾥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电。

不要⽤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4、电流过灯丝的时候,灯泡才发光。

5、⼲电池的⼀端是铜帽,另⼀端是锌壳。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起时,就会发⽣短路。

短路时,电线和电池会在⼀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线也会很快坏掉。

小学生自然科学知识有哪些

小学生自然科学知识有哪些

小学生自然科学知识有哪些小学生自然科学知识有哪些自然科学是指研究自然界物质和现象规律的科学领域。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主要以初步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和规律为主。

下面是一个小学生可能涉及到的部分自然科学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1. 太阳系:小学生可以学习到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地球绕太阳公转、自转的周期,并了解其他行星的存在。

2. 大气与天气:小学生可以学习到大气的存在、气体的特性,以及了解天气的形成和变化原因,如气压、温度、湿度等概念。

3. 种子和植物生长:小学生可以学习到种子的结构和种子发芽的过程,以及植物的生长需求如光、水、土壤等。

4. 动物分类:小学生可以学习到多种不同类别的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特征、习性和生存环境。

5. 食物链:小学生可以学习到食物链的概念,了解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6. 水循环:小学生可以学习到水的循环过程,了解蒸发、降水、地下水等概念。

7. 声音和光的传播:小学生可以学习到声音和光的传播方式,了解振动和波动的概念。

8. 磁力和磁铁:小学生可以学习到磁力的存在和磁铁的吸引力,以及了解磁性物质和非磁性物质的区别。

9. 电流与电路:小学生可以学习到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组成,了解电能和电器的基本知识。

10. 科学实验:小学生可以学习到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11. 环境保护:小学生可以学习到环境保护的观念,了解节约能源和保护动植物等行为。

12. 测量和计量:小学生可以学习到基本的测量和计量单位,如长度、体积、重量等。

13. 健康和生活习惯:小学生可以学习到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了解合理膳食、锻炼和卫生习惯等知识。

14. 气候和季节:小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气候和季节的特点,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总结起来,小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天文、地球、物理、化学、生物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和认识周围的自然界,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将来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打下基础。

小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小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小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自然科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物质和力量的运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自然科学,孩子们能够了解和探索周围的世界,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围绕小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展开,以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科学基础。

一、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主要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体则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2. 物质的变化与反应物质可以经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包括溶解、熔化、冷凝等,而化学变化则包括燃烧、酸碱反应等。

了解物质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性质。

3. 能量及其传递能量是物质变化和运动的原因,包括机械能、热能、电能、光能等形式。

能量可以在物体之间传递和转化,通过学习能量的传递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

二、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地壳分为板块,因为板块的运动而形成了地震、火山和地质构造。

同时,地球也在围绕太阳运动,并带来了昼夜、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2. 星空与天体太阳是我们的星球,它是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能量来源。

学生们需要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恒星以及宇宙间的星云、星系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学生们需要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如何保护地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这包括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方面的知识。

三、生物与生命1. 动植物的结构与特征学生们需要了解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

同时,他们需要了解动植物的分类和特征,以及动物的运动方式、食物链等基本概念。

2. 生物的繁殖与生长学生们需要了解动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并能够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和影响因素。

同时,他们需要了解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命周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的动物体内有一条脊柱,有的没有脊柱。 科学家根据这一点,把地球上的动物分成两 大类,一类叫做脊椎动物;一类叫做无脊椎动 物。鱼、青蛙、乌龟和牛等都是脊椎动物,我 们人类也属于脊椎动物。蜗牛、螃蟹、蝴蝶、 贝类、蜈蚣等都是无脊椎动物。在150多万种 动物中,绝大多数是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还 不到5万种。
2.各种动物的特点
昆虫种类繁多,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约有2.2 万种,占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鱼类的特 点是终生生活在水中,并用腮呼吸。鱼在水中 游泳,全靠鱼鳍来调整速度和方向。摆动尾鳍 产生推力,使鱼前进,摆动得快,推力就大, 游得就快。胸鳍、背鳍和腹鳍是用来改变游动 方向的。
(二)常见的动物
1、动物的种类
动物有两个特点(1)能够随意移动;(2)自 身不能制造养分,靠吃植物或其他动物获取养 分。
地球上目前的动物数量约为150多万种,一般 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昆虫,约有75万 种;(2)鱼类,约有21500种;(3)两栖类, 约有4000种;(4)爬行类,约有6500种; (5)鸟类,约有8800种;(6)哺乳类,约 有4150种。
4、植物的功用
从远古开始,人们就会利用野生植物,后来,人们逐渐开始栽培有利 用价值的植物。人们栽培的植物叫做经济作物。它按功能不同,可分 为:纤维作物,如棉花、麻类、桑蚕等;油料作物,如花生、油菜、 芝麻、大豆、向日葵;糖料作物,如甜菜、甘蔗等;饮料作物,如茶 叶、咖啡、可可等;嗜好作物,如烟叶等;药用作物,如人参、贝母; 热带作物,如橡胶、椰子、油棕,剑麻等。 广义的经济作物还包括蔬菜、瓜果、花卉等园艺作物。其中,蔬菜是 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除了粮食以外的其他植物。蔬菜可提 供人体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根据国际粮农组织1990年统计,人体必须的维生素C的90%、维生素 A的60%来自蔬菜。此外,蔬菜中还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化学物质,是 人们公认的对健康有效的成分。
2、植物的类别
高5米以下,从地面发出多个枝干的木本植物称 灌木。灌木的茎没有明显的主干,许多枝条丛生 在一起。荆棘是一种灌木。 草本植物的植株一般较小,茎干一般柔软。如菠 菜、蒲公英、玉米、萝卜、甘蔗、香蕉。
3、植物的结构和形态
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 有些植物的叶退化成针状,如仙人掌。 有些植物的茎非常小,如白菜。 有些植物的花非常小,呈现与叶相同的绿 色,如柳树花。 有些植物的种子退化了,如菠萝,香蕉。
• 《光与热》让学生带着放大镜等工具在 室外对于光的强弱进行了探究。学生实验 激情相当高,同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 对科学事实尽可能真实、准确的描述。
②科学探究能力
•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 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探究涉 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 实验、制作、收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 与交流等活动。P2
(二)基础知识
1.生命世界
2.物质世界 3.地球与宇宙
1.生命世界
1
多样的生物
2
生命的共同特征
3
生物与环境
4
健康生活
“多样性的生物”知识内容概览
(一)常见的植物 在自然界中,已知的植物约50万种,它们 的大小、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
1、植物的年龄
有的植物,如小麦、玉米、蒲公英等,春天发芽,秋天死去,寿命不 到一年。这样的植物叫一年生植物。有的植物寿命更短,如非洲撒哈 拉大沙漠的短命菊,从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直到死亡,只有几 个星期。 有的植物,如杨柳树、松柏等树木,能生活两年以上。这样的植物叫 多年生植物。有的植物寿命更长,如铁树的寿命可达1500年。
• 科学教学往往开始于对科学事实的描述, 这种描述来源于学生的观察实践,老师应 该帮助学生增加这种实践体验,对科学事 实尽可能真实、准确的描述,包括用语言、 图形、文字等。在对大量科学事实进行表 述和概括的基础上,就形成科学概念。
事例
• 《阳光下的影子》在室外做实验,做完实 验之后,回到课堂,各组汇报实验整个过 程。这个实验增加了学生的实践体验,并 且汇报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 科学探究的核心是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
你能想到什么呢?
牛顿为什么能发现万有引力呢?
我想这离不开他善于思考,能提出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 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 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 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③应用能力
讨论:你觉得科学课应该教给学生一些 什么呢?事实上呢?
现状:长期以来,科学教学以知识为中心, 以获得知识为学习的归宿,使学生 缺乏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早都OUT了!)
那我们应该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 资源、健康等社会热点问题成为科学关注的 重点。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要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 相关的且对学生今后生活和工作有用的知识, 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 和行为,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应用能力的含义
• 所谓应用能力,就是解释现象的能力和 解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释现象的能 力包括对科学现象的识别、判断、选择、 建立联系等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 识别问题、寻求答案、设计方案、执行 方案等能力。
(优选)小学自然科学基础知 识
(一)科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科学教育的目的
•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科学素养,而小学 科学的学科能力则是科学素养的具体表现。 科学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科学知识、科学 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
• 小学科学学科能力分为①表达能力②科学 探究能力③应用能力三个方面。
①表达能力• ຫໍສະໝຸດ 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只能在水中发育和生活,用 腮呼吸;蝌蚪只能生活在水中,青蛙既能生活在水 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青蛙、蟾蜍都属于两栖动 物。
• 爬行动物是在陆地上出生的。鳄鱼和海龟虽然生活 在水中,但它们的暖是产在陆地上的,孵化出来的 幼体再到水中生活。统统地球达1亿年的恐龙也属 于爬行动物。蛇、乌龟、蜥蜴、鳄鱼都属于爬行动 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