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季铵盐杀菌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三、研究进展
近年来,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合成和多功能应用上。
1、绿色合成
传统的季铵盐合成方法主要使用石化原料,对环境影响较大。近年来,研究 者们致力于开发使用生物质原料的绿色合成方法。例如,利用生物发酵法得到的 生物质醇类物质作为原料,与氯气反应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这 种绿色合成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一、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通过石化或生物发酵等 方法获得烷基卤化物;其次是亲核反应,即烷基卤化物与季铵盐基团反应生成季 铵盐;最后是后处理,包括洗涤、干燥、精制等步骤。
常用的季铵盐合成方法有:氯化和胺化法、酯化法和醚化法等。这些方法在 具体操作和反应条件上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相似。
2、多功能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季铵盐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除了在医药、农业、个人 护理和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季铵盐还被应用于能源、环保、材料等领域。例如, 一些季铵盐衍生物被用作电池的电解质和电极材料;还有一些季铵盐可以作为新 型的纳米材料制备和修饰剂。这些多功能应用进一步拓展了季铵盐的使用范围, 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2、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
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对于优化季铵盐型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具有 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季铵盐基团的链长、连接基团的类型和长度等因素对双子 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等性能有显著影响。
四、未来研究方向
季铵盐型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洗涤剂和去污剂,在 未来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下是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
marizes the synthesis methods, research progres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type cationic gemini surfactants.

新型季铵盐的杀菌活性研究_鹿桂乾

新型季铵盐的杀菌活性研究_鹿桂乾

第39卷第1期2009年2月 日用化学工业C h i n a S u r f a c t a n tD e t e r g e n t &C o s m e t i c s V o l .39N o .1F e b .2009收稿日期:2008-05-05;修回日期:2008-07-31作者简介:鹿桂乾(1979-),女(汉),山东人,工程师,博士,电话:(020)81252735-8834。

新型季铵盐的杀菌活性研究鹿桂乾1,张利萍1,符若文2(1.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广东 广州 510370;2.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275)摘要:对4种新型季铵盐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 M A E M A-B C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丁基溴化铵(D M A E M A-B B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D M A E M A-D B )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D M A E M A-H B ),采用最小杀菌浓度(M B C )法和抑菌圈直径法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活性分别进行了表征。

M B C 法研究结果发现,D M A E M A-H B 和D M A E M A-D B 的M B C 值为12μg /m L~24μg /m L ,但D M A E M A-B C 和D M A E M A-B B 的M B C 值大于50000μg /m L ,其杀菌活性大小顺序为:D M A E M A -H B ≥D M A E M A -D B>D M A E M A-B C ≥D M A E M A-B B 。

通过抑菌圈直径法测定4种季铵盐的杀菌活性,顺序为:D M A E M A-D B>D M A E M A-B C >D M A E M A-H B>D M A E M A-B B 。

高效季铵盐杀菌剂的合成与性能.

高效季铵盐杀菌剂的合成与性能.

高效季铵盐杀菌剂的合成与性能工业冷却水的循环使用是节水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循环水系统中,由于水的浓缩、物料的泄漏以及适宜的温度,使得细菌、真菌、藻类等迅速繁殖,且生物黏泥的大量产生,对循环水系统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因此,必须对微生物进行严格的控制。

传统杀菌剂由于药效持续时间短、使用剂量大(100 mg·L~(-1)以上)及使用时泡沫多等缺点,促使人们开发新型、高效的杀菌剂。

十六烷基(2-亚硫酸)乙基二甲基铵,因其良好的杀菌性能、缓蚀性能、使用时低泡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以乙二醇与亚硫酰氯为原料,制备中间体亚硫酸亚乙酯,再通过亚硫酸亚乙酯与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十六烷基(2-亚硫酸)乙基二甲基铵,并对工艺进行了改进。

为了提高中间体的收率与目标产物的活性物含量,运用正交试验法、单因素分析法对中间体与目标产物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折光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谱分析等技术对十六烷基(2-亚硫酸)乙基二甲基铵进行结构表征与鉴定。

同时,对其杀菌性能与缓蚀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1)以亚硫酸亚乙酯在反应中的收率为指标,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优选出优化合成条件为:乙二醇和亚硫酰氯的摩尔比为0.95:1,滴加速度为25滴·min~(-1),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70℃,平均收率达89.49%。

2)通过对反应溶剂的种类、摩尔比、滴加速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单因素的考察,进行正交实验。

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为摩尔比,反应温度次之,然后是反应时间,滴加速度影响最小。

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和亚硫酸亚乙酯的摩尔比为1:1.15,反应溶剂为1, 4-二氧六环,滴加速度为30滴·min-1,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5 h,活性物含量为98.34%。

3)以季铵盐型杀菌剂十二烷基(2-亚硫酸)乙基二甲基铵及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作为对比药剂,在相同药剂浓度不同杀菌时间和相同杀菌时间不同药剂浓度两种条件下,考察了三种药剂对异养菌、铁细菌及硫酸盐还原菌的杀菌效果。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杀菌性能研究

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杀菌性能研究

Qu tr ayA aen r mmo im mii u fca t nu Ge n ra tns S
MA0 Xu .in e qa g , HE S u i , L u h a IJ n ,
T N h n. A G C o g1 . i, Y N u ny WA G B.ig , F N ujn . A G X a .u , N i n q E GY - u
rd c gb c r ( R ) fr b t i( B , o l rwhb c r ( G e ui ati S B , er a r F ) tt o t at i T B)ta cm nypee t n n ea o ea ag ea h t o mol rsn i
o l ed b n h e rs lss o d t a - n e h b td s p ro n i ae ii e p o e te v rta i o i il r e.T e u t h we h tn 2一 x i ie u e ra tb trcd r p riso e r dt n— f i i i a a trc d 27,a h n i a tra blt n r a e t n r a i g c i a l n t lb ce i e 1 i 2 nd te a tb c e la i y ic e s s wih ic e sn h n e gh. i i
s n h s e y q ae iain o , , , - t meh ltyb u trs t f N N N' er t yeh ln d a n n rmo ak n .T e s u — z o N t a r
3 rd a n esyo h eeA ae yo c ne, eig10 3 ,C ia .G aut U i r t f i s cdm f i cs B rn 00 9 hn ) e v i C n Se

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于抗菌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相比较于传统的抗菌剂,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工业、日用消费品等领域。

目前,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的制备工艺已经逐渐成熟,但是在应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抗菌效果不稳定、产品纯度不高等。

因此,有必要对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探索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优化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应用研究,以提高该抗菌剂的质量和应用效果。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优化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的制备工艺以氯化己基三甲基铵为季铵盐单体,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单体比例等因素,优化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产物进行表征。

2. 研究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的抗菌效果采用菌落计数法等方法,测试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对不同类型细菌的抑制效果,并对其抗菌机理进行探讨。

3. 探索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医疗、食品工业、日用消费品等领域为研究对象,探讨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应用前景。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优化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的制备工艺,提高其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

同时,通过对其抗菌机理和应用效果的探讨,为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将研究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和应用前景的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并分析其在医疗、食品工业、日用消费品等领域的应用效果。

同时,本研究也将为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的制备工艺优化、抗菌机理的研究以及应用前景的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新型载药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新型载药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新型载药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结构与性能新型载药壳聚糖季铵盐(chitosan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是近年来广泛研究的一种重要载药材料。

它由壳聚糖(chitosan)经过修饰反应得到,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控性释放性能以及抗菌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新型载药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方法。

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是引入季铵盐基团(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group)到壳聚糖的氨基上,常用的引入剂有碘代丙烷(iodo propane)和三甲基乙烯基氯化铵(trimethylvinyl chloride ammonium chloride),通过它们可以将季铵盐基团引入到壳聚糖的氨基上,从而合成壳聚糖季铵盐。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引入剂的结构,如引入双碳键或双键等,进一步改变季铵盐基团的性质。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新型载药壳聚糖季铵盐的结构。

壳聚糖季铵盐具有较为简单的结构,由壳聚糖的多个氨基引入季铵盐基团。

壳聚糖本身是一种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组成。

而引入季铵盐基团后,壳聚糖季铵盐的结构中将会有相应的季铵盐基团,这些基团的数量和分布方式会决定其在载药和生物活性方面的性能。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新型载药壳聚糖季铵盐的性能。

新型载药壳聚糖季铵盐具有许多优良性能。

首先,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减少对人体的毒副作用。

其次,由于季铵盐基团的引入,壳聚糖季铵盐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以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此外,壳聚糖季铵盐还具有可控释放特性,通过调节季铵盐基团引入的数量和分布方式,可以控制载药物的释放速率和释放量。

总结起来,新型载药壳聚糖季铵盐是一种重要的载药材料,通过引入季铵盐基团,可以增强壳聚糖的抗菌活性,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释放特性。

对于医药领域来说,新型载药壳聚糖季铵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水溶性凝胶多糖季铵盐及其凝胶的制备和抗菌性能研究》范文

《水溶性凝胶多糖季铵盐及其凝胶的制备和抗菌性能研究》范文

《水溶性凝胶多糖季铵盐及其凝胶的制备和抗菌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卫生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抗菌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逐渐成为科研领域的热点。

水溶性凝胶多糖季铵盐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菌剂,因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包装等领域。

本文旨在研究水溶性凝胶多糖季铵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凝胶的制备工艺,并对其抗菌性能进行深入探讨。

二、水溶性凝胶多糖季铵盐的制备1. 材料与试剂水溶性凝胶多糖、季铵化试剂、催化剂等。

2. 制备方法水溶性凝胶多糖季铵盐的制备主要采用季铵化反应。

首先,将水溶性凝胶多糖与季铵化试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催化剂。

然后,在适当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进行反应,使多糖分子上的羟基与季铵化试剂发生反应,生成季铵盐基团。

最后,通过离心、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水溶性凝胶多糖季铵盐产品。

三、凝胶的制备1. 材料与试剂水溶性凝胶多糖季铵盐、交联剂、增稠剂等。

2. 制备方法将水溶性凝胶多糖季铵盐与适量的交联剂、增稠剂混合,在适当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进行交联反应,形成凝胶。

调整交联剂和增稠剂的用量,可以控制凝胶的硬度、粘度等性能。

制备得到的凝胶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保湿性和抗菌性能。

四、抗菌性能研究1. 实验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最低抑菌浓度法等实验方法,对水溶性凝胶多糖季铵盐及其凝胶的抗菌性能进行测试。

将实验样品与不同种类的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进行接触,观察其抑菌效果和最低抑菌浓度。

同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变化,进一步分析其抗菌机理。

2.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表明,水溶性凝胶多糖季铵盐及其凝胶对多种细菌均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在相同条件下,其抑菌效果优于传统抗菌剂。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处理后的细菌细胞膜受到破坏,导致细菌死亡。

此外,凝胶的交联程度和增稠剂的种类对抗菌性能有一定影响。

适当调整交联剂和增稠剂的用量,可以优化凝胶的抗菌性能。

五、结论本文研究了水溶性凝胶多糖季铵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凝胶的制备工艺,并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深入探讨。

季铵盐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季铵盐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季铵盐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随着⽣活⽔平的提⾼,⼈们对⽣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

⾃然界中存在着⼤量的微⽣物,有害微⽣物对⼈和动、植物有极⼤的危害,影响⼈们的健康,甚⾄危及⽣命。

微⽣物还会引起各种材料的分解、变质和腐败,带来重⼤的经济损失。

由此,具有抗菌和杀菌功能的材料越来越受到⼈们的关注,抗菌材料的⽣产已成为⼀个新兴的产业。

1 季铵盐杀菌剂研究季铵盐类杀菌剂是研究较多的⼀类有机杀菌剂,⾃1935年德国⼈G.Domark发现烷基⼆甲基氯化铵的杀菌作⽤并利⽤其处理军服以防⽌伤⼝感染以来,季铵盐类抗菌剂的研究⼀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前该类抗菌剂已经发展到第五代。

FraI1k1in发现长链烷基季铵盐基团就具有很强的抗菌性能,作为季铵盐类的⼀个主要品种,这类抗菌剂的抗菌作⽤随季铵盐类结构变化的⼀般规律是同类季铵盐烷基链短的毒性要⽐烷基链长的⼤;在烷基链长相同时,带苄基的毒性要⽐带甲基的⼩;单烷基的毒性要⽐带甲基的⼩,单烷基的毒性要⽐双烷基的⼤。

随着烷基链的增长,抗菌能⼒增强;但到⼀定长度,抗菌⼒反⽽下降。

对于⼩分⼦季铵盐抗菌剂的抗菌活性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但是⼩分⼦抗菌剂存在易挥发、不易加⼯、化学稳定性差等缺点。

⼈们发现带有长链烷基的⾼分⼦季铵盐基团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同时⾼分⼦季铵盐抗菌剂不会渗透进⼈的⽪肤,还具有⽐⼩分⼦抗菌剂更好的抗菌性能,因此⾼分⼦季铵盐抗菌剂成为当今研究和开发的⼀个热点。

本⽂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季铵盐类抗菌剂及其抗菌机理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应⽤和今后的发展作了评述。

1.1 ⽔溶性季铵盐杀菌剂研究⽬前⽔溶性的⼩分⼦和⾼分⼦季铵盐抗菌剂已经⼴泛应⽤于⽔处理、⾷品、医疗卫⽣和包装材料等领域。

将抗菌基团键合到⾼分⼦⾻架上,制得的⾼分⼦抗菌材料,可提⾼抗菌基团的密度,从⽽提⾼抗菌性能。

⽬前以共价键连接的⾼分⼦抗菌剂研究主要是季铵盐、季镌盐及吡啶盐型。

US 5411933[2J报道了⼀种季铵盐抗菌剂,其结构的显著特征为季氮上带有不饱和的丙炔基,这类化合物具有极⾼效、⼴谱的抗菌活性,其对⼤肠杆菌的MIC⼩于4 ,对曲霉属的MIC⼩于1.6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浓度
起始菌数
杀菌率(%)
菌种名称
(mg/1)
(个/m1)
lh
24h
48h
72h
异氧菌 硫酸盐还原菌
铁细菌
10 O 10 O 10 0
2 4×106 1 4×103 4 5×104
99.9 99 9 99.9
99 9 99 9 99 9
99 9 99 9 99 9
99 9 99 9 99 9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YS~02对异氧菌、铁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三种菌都有很好的杀生 作用,当试验浓度为8 0mg/l、72小时杀菌率仍保持99.9%。
表3持续时间对YS一02杀菌性能的影响
菌种名称
异氧菌 硫酸盐还原菌
铁细菌
起始菌数
(制hal)
2 4×106
1.4×103
4.5x1∥
lh 99.9 99.9 99.9
24h 99 9 99.9 99.9
杀菌率(%)
48h 72h 96h 120h 99.9 99.9 99 9 99.9 99.9 99.9 99.9 99.9 99.9 99.9 99.9 99 9
试验浓度 (mg/1)
4.0 6.0 8.0 10.O 15.O
起始菌数 (个y商)二
1 2.4×106 2.4×106’’
强ii喾
2.4×106
,1
lh

94.2 99.9 99—9 99.9
杀菌率(%)

24h
48h
99.6 99.9

.~99.9
3;:弘’ 99.9
99.9+‘ -:99:9
72h【
表4 PFI值对YS一02杀菌性能的影响
PH值

5.0

6.0

7.0
【8 0

9,0
杀生率,%,l
99.9

99.9

99.9

99.9

99.9
从表4结果可知,PH对Ys一02的杀菌性能没有影响,在PH为9.0时,杀菌率仍达到 99.9%。一般循环水不调PH值运行时,PH范围在8.0--9.0之间,因此,YS~02可适用于不 调PH的碱性运行配方。
3 3持续时间对YS一02杀菌性能的影响 杀生剂的作用特性分为两类,一类是瞬间杀菌效率好,时间一长,效果就差,如“1227”。此 类药剂可以冲击式投加;另一类表现为随时间的推移,效果缓慢增加,达到最大值,然后再减 弱,如“异噻唑啉酮”。如果一种药剂同时具有这两个特性,则可在应用中减少使用频率,从而 降低费用。为此,我们考察了YS一02在不同时间对异氧菌、铁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杀生效 果,试验浓度为8.0mg/l,试验结果见表3。
新型季铵盐杀菌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崔小明 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
本文链接:/Conference_4864001.aspx
[2]刘魁元,工业水处理,1984,4:19
[3]许立铭,工业水处理,1996,4:13
[4)田在龙,天然气化工,1996,1:36
[5]中国石化生产部发展部编《冷却水分析和试验方法》,1993年j
原油破乳剂LS938—2的研制与应用
孙吉佑 (连云港开发区特种树脂厂 江苏222002)
摘要为了解决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稠油脱水难的问题,采用苯 酚、多乙烯多胺、甲醛等为原料合成起始荆,再与环氧丙兢、环氧乙烷聚 合后,与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酯交换,合成了一种新的含硅油型的单荆 与SPl69复配研制了一种新型离效的原油破乳剂LS938—2。经室内评
[19] Ezzell S A,McCormick C L Macromolecules,1992,25:1881
[20] EzzelI S A,Holyle C E,Creed D et a1 Macromolecules,1992,25:1887
(213 [22] [23] [24] 【25]
KeamerMC,EzzeU SA,McCz)rmickCL,PolymerPrepr,1991,32(1):108 BranhamKD,Middleton J C,McCormickCL Polymer Prepr,1991,32(1):106 Dowling K C,Thomas J K Macmmolecules,1990,23:1059 Chang Y,McCormick C L Polymer Prepr,1992,33(2):202
Peiffer D G.Polymer,1990,31:2353
[26] Landoll LM.US.4 228 227 1980
[27] Landoll L M.J P01ym Sci,Chem Ed,1982,20:443
[28] HoyK L.HoyLC.US.4 426 485.1984 [29] Hwang F,Hogen—Esch T E.Am Chem Soc div of polym(;hem prepr,1991,32:
3 4 PH值对YS~02杀菌性能的影响
性能优良的杀生剂不仅要有广谱的杀生效果,而且还应具有PH适用范围广之特点,为 此,考察了PH为5 0、6.0.7.0,8.0.9.0条件下,YS一02的杀菌性能。杀生时问为24小时,
试验浓度为10.0mg/t,起始菌数为2.3×106个/ml,试验结果见表4。
99.9%。
(3)不受PH值影响,适合于循环水碱性运行配方。
(4)对异氧菌、硫酸盐还原菌和铁细菌均有很好的杀生作用。
(5)杀生性能优于目前国内常用的1227、新洁尔灭和异嚷唑啉酮等杀生荆。
(6)合成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是一种具有很好推广应用前景的新型季铵盐杀生荆。
参考文献

(1]陈希天等,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3,4:58
新型季铵盐杀菌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崔小明 (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102550)
摘要 以十四叔胺和溴代烷烃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季铵盐杀菌 剂YS一02,并对其杀菌性能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YS~02具有制备 工艺简单,杀菌性能优越等特点,是一种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杀菌荆。
关键词季铵盐杀菌荆制备评定
591
[30] Valint P L Jr,Bock J.Maeromoleeules,1988,21:175
[31] Mogny B,Lafuma F,llipoulos I.Polymer,1992,32:354

[32) San A C,landoll L M Washington DC:Am Chem Soc,1989,343
1前言 控制微生物的生长与菌藻繁殖是循环冷却水处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最常用且有效的
54
方法就是投加一定量的杀生剂。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的杀生剂主要有氧化型 和非氧化型两大类。氯气因具有高效、快速、广谱、经济等优点,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氧化型杀生 剂之一,但在现场应用中发现,在PH大于8.5、水温较高、浊度大、有机物杂质多的情况下,用 氯气控制微生物,效果并不理想或很难控制,且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和对 金属产生一定的腐蚀性;优氯净、强氯精等氧化型杀生剂虽然使用的安全性得到提高,但由于 气味刺鼻难闻,投加时易产生粉末,也给使用带来不便,且费用较高,非氧化型杀生剂中的氯酚 类不仅毒性大,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与氧化型杀生剂有相互对抗作用;二硫氰基甲烷对水的 pH值十分敏感,碱性条件下易迅速降解而失去杀生作用。季铵盐类杀生剂由于具有较好的杀 菌灭藻性能和粘泥剥离效果,受到国内外水处理工作者的重视和青睐。
[10] McCormick C I。,Nonaka T,Johnmn C B Polymer,】988,29:731
[11] Duest F,Hasa R,Kaczmar B U J Appl Sci,1981,26:3125 [12] Stahl G A.Schulz D N Water—soluble Polymers{or Petroleum Recovery New

99 9 99.9 99.9 99.9
从表1结果可知,YS~02在使用浓度为8 Omg/l耐可达到很好的杀菌效果。 3 2菌种对YS一08.0mg/l时,对异氧菌、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的杀菌 效果,实验结果见表2。
表2菌种对YS一02杀菌性能的影响
144h 99 9 99.9 99 9
192h 99.9 99 9 99 9
从表3结果可知,YS一02具有瞬间效率和持续时间长两种作用特性,1小时YS~02的杀 菌率即达99.9%,随着时间的推移,杀菌率仍保持不变,192小时后,杀菌率仍能达到99.9%。 表明ys-02杀菌作用持续时间长,药效持久。
3.5 YS一02与其它杀菌剂的性能比较
目前,国内常用的杀菌剂有“1227”、新洁尔灭和异噻唑啉酮等,为此,将YS一02的杀菌性
56
能与它们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YS一02与其它杀菌剂的性能比较
药剂名称
1227
新洁尔灭 噻唑啉酮
试验浓度 (rag/1)
10 O 30 O 10 0 30,0 10 0 30.O
目前,国内常用的季铵盐杀生剂主要有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洁尔灭或1227)、十 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新洁尔灭)以及它们的复合产品。它们在循环冷却水处理过程中虽 然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其不足之处也随之显示出来,主要表 现在药剂持续时间短,细菌易对其产生抗药性,使用剂量大(100megl以上),费用高,并且在使 用时泡沫多,不易清除。为此,我们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季铵盐杀菌剂YS一02,并对其杀菌 性能进行了评定。
[16] Px_)ck J,Valint P L,Pace S J,et al New York:Plenum,1988 1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