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七年级科学期中质量分析

七年级科学期中质量分析

七年级科学期中质量分析七年级科学期中质量分析(一)、数据统计分析学生总人数256人,最高分100分,90分以上42个80分以上131个。

(二)、试题分析试题的内容比平时练习卷稍微难一点,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新理念,能结合实际生活、生产和科技应用出题,但个别试题的难度系数较大,知识点覆盖面较细,注重对综合性知识的考察。

(三)、发现的问题及对策1、选择题 :第1--14题考察的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运用。

学生答题较好,但15与16题答的不好,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第17题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知识推导能力较差,运用知识不灵活,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引导,采取适当的方法多多辅导。

18题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与探究能力中的控制变量的具体应用,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做的不好,答的不好。

2、填空题:出错较多的是第19题第3步计算铜司丝的直径,平均每个班只有6到7个做对、部分学生没有换算单位,读出来是厘米单位直接写而题目要求答的是毫米为单位,还有部分学生计算结果错误说明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

24题第三步实际答案是生长与繁殖两个特征学生只回答出其中的一点不全面,25题第一步学生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导致结果反着回答。

25题第二步也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不强,部分学生读题不清,综合运用能力欠缺。

不少学生无从下手,不理解题意。

3、实验探究题:多数学生答题较差,考查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和分析解答能力。

如28与29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差而且写得不够全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运用能力。

(四)今后做法:1、注重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2、教师要注重解题方法与生活化的科学题目指导,“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来指导教学,要从身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中去寻找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去解释常见的现象,要把科学知识和生活中、生产中的实际运用相结合。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义乌绣湖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义乌绣湖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义乌绣湖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欢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

小欢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A . 发现和提出问题B . 建立猜想或假设C . 通过观察、实验获取证据D . 交流合作2. 生活处处是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

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A . 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0.15米B . 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35立方米C . 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600毫升D . 我们的课桌高度约为750毫米3. 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可以看到的结果是()A . 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 . 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 . 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 . 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低,示数相同4. 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A . 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B . 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C . 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D . 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5. “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这些带着灰色幽默的词汇深入我们的生活,对上述植物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 每一粒豆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种子B . 苹果树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苹果树C . 大豆、大蒜、生姜、苹果细胞中都有细胞壁D . 苹果属于裸子植物6. 小明在吃王鱼时,不小心被王鱼刺刺到喉咙,感到很痛。

浙江省杭十五中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杭十五中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 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该同学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该地区的冬季最冷温度达到-45 ℃,而夏季的最高温度可达38℃,由此可知,当地测气温的温度计内所装的液体可能是________。(根据下列相关物质
的沸点和凝固点确定)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0
-39
-117
-114
沸点/℃
31. 请根据显微镜图示,结合有关操作技能,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图1中遮光器和反光镜作用的共同点是调节________. (2) 如图为了方便寻找某一目标细胞,需要尽可能观察到标本更大的范围,应选用显微镜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
(3) 转换到高倍镜后,某同学看到物像不够清晰,他做法正确的是哪一项?_______ A . 调节粗准焦螺旋; B . 调节细准焦螺旋; C . 移动玻片; D . 更换玻片. (4) 在显微镜下看到了“bp”,实际在载玻片上的是“________” (5) 制作临时装片时,应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体,然后再轻轻放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6) 同学们初次使用显微镜时,出于好奇,希望用显微镜观察周围的一切物体,而很多物体都无法在显微镜下成像 ,如树叶、手、文具盒等的原因是________。 (7) 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2所示,通过下列哪项操作能实现视野“甲”到视野“乙”的变化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④②①③ D . ③④②① 15. 下列材料和用具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用到的是( ) ①生理盐水 ②清水 ③红墨水 ④亚甲基蓝溶液 ⑤消毒牙签 ⑥刀片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⑤ C . ①④⑤ D . ②③⑤ 16. 使用检索表对水稻、银杏、肾蕨、苏铁和南瓜五种植物作如图所示分类,丙中除了银杏外,还有( )

(完整word版)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模板)

(完整word版)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模板)

见措施 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提高审题的能力。
(限 150
4.利用好早自习,培养好小干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字以上)
5.平时把一些类型的题目训练贯穿在课堂中,不到期末临时抱佛脚。
学法:
1.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从卷面的情况看,学生在写字方面对汉字
的基本笔画,间架结构的书写欠规范,学生在卷面上出现的错别字较多。
(四)、习作园地。
(完整 word 版)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模板)
有很多学生不会写作,需要继续加强。
教法:
1.认真钻研教材,研读大纲,正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精心组织教学活
动。
2.摒弃以前工作中的浮躁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为学生做好
改进教 榜样。扎扎实实的搞好教学工作。
学的意
3.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审题时,不能掰碎了喂给学生,
教师平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读书。利用学后班时间练习写字。
(完整 word 版)考试质量时提高要求,端正态度,作业的质量等 方面进一步加强;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习惯。
3.对个别同学要加强辅导,特别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学 习的空间,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时,要将阅读 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丰富积累,提高自 身的阅读水平。 5.作文教学改进作文方法的指导,注意学生思维的训练,建立错别字小 档案,减少作文的错别字,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 语文学习特点,字词教学应以积累为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 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成自觉积累的 习惯。 6.还有加强优等生的培养,学困生的指导,提高优等生人数。

小学科学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科学考试质量分析

科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通过这次科学期中测试,暴露出以下问题:一,大部分同学对课堂上讲的基本的科学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仍有一些同学由于学习不自觉,对基础的科学知识失分率较高,二,对课堂上已经讲过的知识,由于测试方法比较灵活,孩子们不能应对自如。

三,对于一些结合生活经验来谈的问题,孩子们由于生活经验比较少,不能够很好的准确作答。

比如这些典型的错题:1、我们把盐和花生混合,它们混合前后质量没有改变,体积改变了。

2、下列吃的是植物根,或者不是根的有哪些指植物。

3、花的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4、为什么在移植植物时,除了注意气候外,还要使根部带有较多的泥土?这几道题失分率较高。

通过反思制定以下措施:第一,继续扎实孩子们基本的科学知识,尤其关注学习不自觉和基础薄弱的同学,通过小组查,同桌查,老师查,和家长查等多种方式,反复巩固、记忆,争取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把课堂上讲的科学知识,牢固掌握。

二、对于一些知识点,我们平时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考察,让孩子们在测试中,能够应对自如。

三,应多进行课外拓展的训练。

在教学中多联系生活实际,来谈科学问题,让孩子们学会联系生活的经验去学习科学。

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质量分析

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质量分析

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质量分析引言本文档旨在对七年级上学期科学课程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科学教学的效果。

方法1. 分析课程设计:检查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和具有挑战性,以及教材和教学资源的质量。

2. 观察教学过程: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课堂氛围,以评估教学的有效性。

3. 学生测评:通过考试、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科学知识和概念的掌握程度。

结果根据我们的分析和评估,以下是七年级上学期科学课程的质量分析结果:1. 课程设计方面:-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明确,能够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 内容设置:课程内容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教材和教学资源:教材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充足。

2. 教学过程方面:- 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和讨论等,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参与度。

- 学生的参与情况: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较好的研究态度和合作意愿。

- 课堂氛围:课堂氛围积极活跃,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和交流。

3. 学生测评结果:- 考试成绩:学生在科学考试中表现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科学知识。

-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并且作业质量较高。

- 小组讨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交流。

结论通过对七年级上学期科学课程的质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科学课程的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有效,学生的研究情况良好。

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我们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科学实验,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参考文献- 李明. (2020). 科学课程设计与评价[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介绍本文档旨在对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

通过对考试成绩的统计和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科学领域的研究情况,以及他们在不同知识点上的表现。

考试成绩统计考试整体表现根据我们的数据统计,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的平均分为XX分(满分100分),中位数为XX分。

整体而言,学生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较为平均的成绩。

不同知识点表现我们还对考试涉及的不同知识点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学生在几个重要知识点上的平均得分:1. 知识点1:XX分2. 知识点2:XX分3. 知识点3:XX分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在知识点1上的表现相对较好,而在知识点2和知识点3上的表现相对较弱。

这反映了学生在不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

强项和改进方向强项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一定的优势:1. 对某个具体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较好;2. 在特定类型的题目上有较高的正确率;3. 在某些能力要求较低的问题上表现不错。

这些是学生的强项,值得继续鼓励和发展。

改进方向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了学生需要改进的方面:1. 对某些重要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待提高;2.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有进步空间;3. 在理解和运用科学概念上存在困难。

我们建议在教学中重点关注这些方面,并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结论通过对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学生的整体表现相对平均,但在不同知识点上存在差异;2. 学生有一些强项,需要继续发展和巩固;3. 学生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

希望通过这些分析结果,能够帮助老师们制定更有效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们在科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七年级科学备课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科学备课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科学备课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数据统计分析学生总人数255,最高分100分,90分以上99个80分以上159个。

具体各班成绩见下XX级第二册期中考分析(XX04)科学成绩统计情况班级人数平均分最高分90分以上80分以上70分以上60分以上60分以下人数比例% 人数比例% 人数比例% 人数比例% 人数比例% 31 78.9 9732.26% 651.61% 22 70.97% 28 90.32%9.68% 232 85.6 98546.88% 26 81.25% 30 93.75% 30 93.75% 26.25% 332 75.3 98721.88%46.88% 26 81.25% 28 87.50% 42.50% 431 78.5 0032.26% 548.39% 23 74.19% 27 87.10% 42.90%33 81.4 99751.52% 23 69.70% 27 81.82% 29 87.88% 42.12% 632 78.7 99928.13% 20 62.50%78.13% 29 90.63% 39.38% 732 84.8 99546.88% 22 68.75% 28 87.50% 31 96.88% 3.13% 832 84.0650.00% 22 68.75% 26 81.25% 30 93.75% 26.25% 年级255 80.9 0099 38.82% 59 62.35% 207 81.18% 23290.98%291.37%(二)、试题分析试题的内容比平时练习卷要简单的多,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新理念,能结合实际生活、生产和科技应用出题,但个别试题学生之前做过,知识点覆盖面较细。

(三)、发现的问题及对策、选择题:总体上答的不错,但第11题学生错答的比较多,原因还是学生对于折射定律的应用问题,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错误率最高的是第20题,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与探究能力中的控制变量的具体应用,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七年级学生对于这样的题目比较陌生,不会用相应的科学方法去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质
量分析

试卷分析
(一)
试卷结构分析
、选择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2、简答题:有6个小题,每空格2分,共计38分;
3、实验探究题:有2个小题,每空格2分,共计22分;
(二)
试题特点分析
、本次试题所考查的知识范围为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主要涉及科学测量和科学探究及生物等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识点,知识覆盖面广,较好地体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

2、本次试题总体难度控制较好,能较好地区分出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水平。

二、
学生学业能力分析
(一)
学生成绩分析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及格人数
优秀人数
八(1)
62368
96
1
八(2)
68
94
8
1
2
(二)
典型失误分析
、选择题:学生失分多集中在第8、11、12、16、19、20题,反映出学生审题不仔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深刻和运用不熟练的问题。

2、简答题:学生失分多集中在第22、26题,反映出学
生对平时练习不重视,对待相似题不能完全答对。

3、实验探究题:第28题学生由于表达不清因此学生在此失分较多,这跟平时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眼高手低,喜欢说不喜欢动手写。

三、
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不及格的学生,平时强化他们的识记与练习;
2、加强对学生外作业质量的监管,做好及时巩固已学知识。

3、发挥班级中优生的帮扶作用,带动后进生共同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