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教案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教案[教学]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教案[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d505d4b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1.png)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教案[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一年级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介绍环境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 大气污染:讲解大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
3. 水污染:介绍水污染的来源、影响及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
4. 土壤污染:讲解土壤污染的原因、后果及防治手段,提高学生保护土壤的意识。
5. 垃圾分类与回收:教授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类垃圾,减少环境污染。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环保相关概念。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污染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4.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应变能力。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实践报告:检查学生在家庭或学校中实践环保行动的情况,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0课时,每周一课时。
2.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逐章节进行教学。
3. 教学方式:结合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4. 教学辅助材料:教材、PPT、案例分析、实践报告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环保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2. 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直观展示环保知识。
3. 案例分析:收集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真实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案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案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周围的环境,培养对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
二、教学内容1.环境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含义,知道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2.环境问题: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
3.环保行动: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
4.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我国环保的法律法规,知道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以及环保法律法规。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想法。
4.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含义和重要性。
2.讲解环境问题: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3.讲解环保行动: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他们的环保行为习惯。
4.讲解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我国环保的法律法规,知道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想法。
6.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以及环保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2.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生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
六、教学反思1.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环保教育中受益。
3.教师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将环保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一年级环保课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环保课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一年级环保课教案《我们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教师:XXX 学情分析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的是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没有一定的阅历,没有一定的交际技能,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训练。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好品质。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通顺,说完整,培养学生积极发言。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重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际,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行动起来,热爱地球母亲,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教学重点: 通过这次口语交际的练习,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学生组内交流的组织,引导学生按要求进行交际。
课前准备1、学生用废旧垃圾制成的工艺品。
学生画的有关处理垃圾方法的儿童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
师:同学们,看看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师出示各种垃圾图片,你看到什么就大声说出来。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积极地投入到说话情景中去。
)二、明确要求,激发热情。
师: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垃圾,(出示课题“我们身边的垃圾”)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儿来的?现在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嗳!交流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教师板书交际要求,学生读一读,明确要求。
)第一,说要清楚,声音响亮;第二,听要明白,不要打断对方的讲话,待对方讲完后可以发表意见;第三,交际时要注意礼貌(如:大家好!谢谢……)三、交流合作,人人参与。
1、组内交流2、检查汇报,师生点评。
师:谁能把你的交流内容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呢?3、小结:我听明白了,你说在吃水果的过程中会产生垃圾,对吗?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塑料袋都是垃圾。
你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难怪你知道得这么多。
【设计意图: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能让学生深感“垃圾”对我们生活的“危害”,同时也明白了什么是“变废为宝”了,相信他们会带着课堂所学走进生活。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认识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2.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结构和特点2. 地球上的生物和资源3.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地球教学活动:1. 观看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地球的特点。
2. 讲解地球的结构,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层划分。
3. 讨论地球上的生物和资源,让学生认识到资源的宝贵。
4. 分享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等。
第二章:爱护花草树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参与绿化活动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特点和作用2. 绿化活动的意义3. 如何爱护植物教学活动:1. 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特点。
2. 讲解植物的作用,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3. 讨论绿化活动的意义,引导学生参与植树、浇水等环保活动。
4. 分享爱护植物的方法,如不随意折断树枝、不踩踏草坪等。
第三章:节约用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水的重要性2. 节约用水的方法3. 节水标语创作教学活动:1. 讲解水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水对生活的影响。
2. 分享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关紧水龙头、使用节水器等。
3. 组织节水标语创作活动,引导学生宣传节水意识。
第四章: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2.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方法2. 垃圾的处理方法3.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讲解垃圾的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垃圾的分类标准。
2. 分享垃圾的处理方法,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
3. 讨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到垃圾分类。
第五章:保护动物,关爱家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意识。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五篇范文]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ec6961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9.png)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五篇范文]第一篇:一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一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工业的生产,人们都在充分地挖掘利用地球上的资源,以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但也给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危害为了人类,为了自已,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我们要从孩子抓起,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已。
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小学起就有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和美德.对小学生实施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小具备环保意识与环保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比较少,虽然可能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
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二、教学目的:1.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2.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3.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4.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四、教学内容:第一单元 1.春天来了2.让花走进我的家3.善待动物4.鱼儿水中游5.多姿的蝴蝶第二单元1.阳光灿烂的夏日2.下雨了3.我的家乡有条河4.布置教室自然角5.我的校园五、具体的措施: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环境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教案[教学]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教案[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fbca942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4.png)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教案[教学]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员认识地球,理解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2. 培养学员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和特点2. 地球上的生物和资源3.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地球【教学活动】1. 观看地球图片,讨论地球的形状和特点。
2. 小组讨论,了解地球上的生物和资源。
3. 视频或故事讲解,引导学员思考为什么要保护地球。
第二章:节约用水【教学目标】1. 让学员了解水的重要性,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员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水的重要性2. 节约用水的方法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节约用水【教学活动】1. 讨论水的重要性,引导学员认识到水对生活的影响。
2. 分享节约用水的方法,如短时间淋浴、关闭水龙头等。
3. 设置日常生活中的节水任务,如每次洗澡时间不超过5分钟。
第三章:垃圾分类【教学目标】1. 让学员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知道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员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意义2. 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教学活动】1. 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让学员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的重要性。
2. 学习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
3. 角色扮演或小游戏,模拟垃圾分类的过程。
第四章:绿色出行【教学目标】1. 让学员了解绿色出行的方式,认识到绿色出行对环境的好处。
2. 培养学员选择绿色出行的习惯。
【教学内容】1. 绿色出行的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公共交通等。
2. 绿色出行对环境的好处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绿色出行【教学活动】1. 讨论绿色出行的方式,了解各种绿色出行的优缺点。
2. 学习绿色出行对环境的好处,如减少空气污染、减缓全球变暖等。
3. 制定日常出行计划,尽量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第五章:保护树木【教学目标】1. 让学员了解树木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树木的意义。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教案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介绍环境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环境问题的现状: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讲解环境保护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
4. 环保行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等。
5. 爱护大自然:教育学生关爱动植物,保护大自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的现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
2. 谈话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环保行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实际意义。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环保活动的道具,如垃圾分类箱、节水设备等。
3. 准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环保行动的参与度。
3. 学生对大自然关爱的情况。
4. 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1. 观看环保动画片,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
2.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问答,检验他们对环境概念的理解。
3. 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
4. 参观校园绿化区,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5.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介绍环境的概念,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
第2周: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参与环保行动。
第3周: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第4周:参观校园绿化区,让学生亲近大自然。
第5周: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八、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关于环保的画,展示自己对环保的理解。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大小、人口、资源等。
2.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情况介绍。
2. 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活动:1. 观看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地球的特点。
2. 讲解地球的大小、人口、资源等基本情况。
3. 小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资源。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球的基本情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保护地球资源的意识强弱。
第二章:我们的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2.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1. 讲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如何爱护环境。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爱护环境的意识强弱。
第三章:节约用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内容:1. 水资源的宝贵性介绍。
2. 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水资源的宝贵性。
2. 分享节约用水的实例和方法。
3. 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水资源宝贵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节约用水的习惯养成情况。
第四章:垃圾分类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标志。
教学活动:1. 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标志。
3. 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情况。
第六章:保护树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树木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树木对环境的影响。
2. 保护树木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的秋游一定让你的“百宝箱”变得满满的,让我们把画的画,拍的照片,收集来的“宝贝”布置成一个琳琅满目的展览会吧!
1.动手操作:你有什么办法把自己的“宝贝”变成工艺品吗?
2.计划与组织:选择一个特别的地方作为展地
讨论要求:谁是展览讲解员?
大自然是指什么?
大自然里有些什么景物?
播放大自然画面,欣赏大自然的大容量,在美景。
人生活在什么地方?
(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2、进入课文
亲亲大自然
(1)照片欣赏
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
按顺序说出照片上地一些美丽景物(蓝天、白云、群山、草地、牛马、鲜花)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景物吗?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比较少,虽然可能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二、教学目的:
1、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您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远处去的。加杨杨柳科中的杨树也是靠杨絮传播种子,看这一幅图像中加杨的果序将要成熟,果开裂杨絮就四处飞扬,大街上杨絮到处散播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行道树应种雄株杨树,不能种雌株杨树。
蒲公英:菊科植物蒲公英的瘦果,成熟时冠毛展开,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散播远方。
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xx。
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xx。
教学准备:
设计校园中的几个秋天的景点供学生观赏。
教学过程:
1、体验大自然
出现大自然三字,认读大自然三字。
该怎样讲解我们的展品?
如何吸引参观者?
3.交流与表达
开完丰富多彩的自然博览会以后,让我们一起快乐的联欢。把我们创作的童话故事、舞蹈、歌曲等在大自然中表演出来。你的眼Leabharlann 里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个你,
我曾在你的怀里快乐的游戏,
你曾在我的眼里呈现多变的的xx。
1、走进大自然
2、绿色大地我母亲
3、拜访土著居民
4、快乐的收获
五、具体的措施:
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六、问题研究与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
1、知道土地滋养了万物。
2、知道在我们看不到的土里生活着哪些好朋友。
3、能用实验观察土的颜色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五彩的土壤滋养了世界万物。
2、教学难点是了解土里生活的好朋友。
课前学案
1、仔细看土壤外表,看到了什么?
2、用纸巾包土,使劲捏一捏,摊开纸,看到了什么?
3、了解陶器产生的故事。
教学过程
植物妈妈有什么办法传播种子
主要有:动物传播、风传播、水传播、弹射传播
1、靠水来传播
椰子:靠水来传播,椰子成熟以后,椰果落到海里便随海水漂到远方。
睡莲:睡莲的果实成熟后沉入水底。果皮腐烂后,包有海绵状外种皮的种子就会浮起来,漂到其它地方。
2、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来传播
樱桃、野葡萄、野山参: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把种子吃进肚子,由于消化不掉,便随粪便排出来传播到四面八方。
2.怎样去拜访大自然的主人,带些什么呢?和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
通过收集资料或观察了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
3.把拜访的土著居民介绍给大家
4.小故事《鼠兔》
xx。
当我们登上海拔3400米的顶峰,高山裸岩出现了。
伊犁鼠兔的家园到了。它们通常在裸岩地带觅食,玩耍。
山中雾气弥漫。
我们在雾气中攀登跋涉。如同腾云驾雾一般,缥缈而高远。
3)用手握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
4)用手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潮湿度
三、总结全课
我并不xx,可许多人叫我妈妈,
因为——
我给每一颗种子输送养料,
我给每xxxx的地方,
我托起每一座山,
我挽起每一条xx,
我给每一个期待收获的人带来希望
《拜访土著居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近自然说说大自然中有哪些的生灵。
它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人的气味,听到人的动静。这时,它如跳远运动员,倏地就不见了。藏进石缝里,藏进洞里。想看到它,全凭运气。不过,并非伊犁鼠兔的信息是零。在岩石间,有一小撮一小撮的青草,被乱糟糟地丢弃。青草是新鲜的,嫩绿的,看来也是刚刚采集的。上面还有牙齿的痕迹。青草旁边,还留下了一两撮粪便。蹲下身,拾起一撮粪便,哦——哦,还是热乎乎的哪。可爱的小东西。你跑得再快,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蛛丝马迹。你的行迹向我们表明,你就在附近,刚刚还在这里享受午餐,散步呢。看到我们牞你藏起来了。我知道,你就在离我们最近的某一个岩石缝里,探头探脑,打量我们的一举一动呢。没关系。谢谢你留给我们的蛛丝马迹。至少这告诉我们,你的生命气息无处不在。
2、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3、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4、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四、教学内容: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一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走进大自然》
教材分析: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活动是关于“儿童与自然”的目标要求而设计的,即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健康安全地生活;”了解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愉快地和积极地生活;”自觉爱护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和动物,“负责任的有爱心地生活;”主动探险究大自然的秘密,想办法拯救大自然,留住大自然的美,“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教学目标:
松子:是靠松鼠储存过冬粮食时带走的。
3、靠风来传播
红皮柳: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远处去的。
4、还有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
凤仙花:凤仙花的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这是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还有许多的豆类植物都是用机械传播种子的。
如果孩子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其实答案就在种子身上。种子有着神奇的“旅行本领”,借此,它们可以处处安家,开花结果,繁殖后代。当然这个是一个寓意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工业的生产,人们都在充分地挖掘利用地球上的资源,以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但也给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危害为了人类,为了自已,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我们要从孩子抓起,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已。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小学起就有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和美德.对小学生实施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小具备环保意识与环保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总结:
大自然是各种动植物最好的家园,动植物各有各的本领
《藏在大自然里的“xx”》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寻找大自然怀抱中的“宝贝”。
2.了解这些“xx”的特别之处。
3.知道“xx”的来历。
教学重难点:
寻找大自然中的宝贝并了解这些“宝贝”的特别之处
教学过程:
1.寻找大自然隐藏着的数不清的“宝贝”,种子、叶子、石头、羽毛……
说说照片上拍得是什么时候的季节?
你认为大自然什么时候最xx?
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2)看图走进大自然:
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
抱抱大树,看看小鸟,和小鸟说说话,捧捧小河的水
(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
(为它捡去一些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躺在大地上闻一闻大地的气息,听听大地的呼唤,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鱼,)
2.猜一猜,这是谁留给我们的“xx”?
3.“xx”之前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4.和大家一起鉴赏“宝贝”,说说自己“宝贝”的特别之处?
5.猜猜“xx”的来历也很有趣。6.这些“宝贝”的遭遇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给它编个小故事吧。如果能把它画下来,那就更了不起了。
7.植物妈妈传播后代的办法可多啦,一起学一学。
酢浆草:有的植物靠机械方式将种子散播出去,酢浆草便是其中一例,它是一种很普通的野生杂草,开小黄花,花后结具五棱的蒴果,成熟时,果沿室背开裂,果壳卷缩将种子弹出,抛射至远处。
凤仙花:凤仙花的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这是机械传播种子的又一例。
苍耳:苍耳这种植物你可能已经见过,每当秋天野外郊游归来,它的果实会挂在你衣裤上,仔细察看它的刺毛顶端带有倒钩,可以牢牢钩住,不易脱落,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为它的种子传播尽了义务。类似苍耳这样传播种子的植物还很多,在草原牧区,这种植物对毛纺织业是一大害,羊毛中夹有这种植物的刺毛会大大降低成品质量,以至毛纺工业有检毛刺的工序。
2.让学生在了解生灵们的习性的基础上去拜访它们。教学重难点了解动物们的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