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修辞学第一章(吴礼权)(精)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修辞》 PPT

《现代汉语修辞》 PPT
注释式:本体和喻体用破折号注释形成比喻。 例:一颗心——一片翻腾的大海 一双眼——一道冲决的大堤
暗喻和缩喻?
并列式:结构平行式,把喻体和本体排列起 来,有的又叫“引喻” 例:1、鼓不打不响,理不讲不明
2、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 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
三、比喻的作用
例:她(虎妞)脸红起来,黑红,加上半残的粉 与青亮的灯光,好像一块煮老的猪肝,颜色复杂 而难看。
《现代汉语修辞》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一、修辞和修辞学
(一)“修辞”溯源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 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三)“修辞”的含义
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
即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 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方式, 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修辞的原则
是否适合语境 是否得体
辞格的运用
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叫“喻词”(像、如、犹如、好比、若、仿 佛)。
例:知识像海洋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
构成比喻的条件
1、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 个事物,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如:她长得像她妈妈一样 这本书和那本一样
2、本体和喻体必须具有相似点,即 喻体必须在某一点上与主体相似,才 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
二、变式
1、反喻 从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相反相对的方面设喻, 指出本体不具备喻体的某种性质,这种用否 定句式构成的比喻叫反喻,常用“甲不像 (不是)乙”。
例:秋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种半开半醉的 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
(郁达夫《故都的秋》 生活可不像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适,扔掉再 重新做

《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师范专业(本科)的专业选修课之一,以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通过汉语修辞学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把握汉语修辞的基本规律,以增强修辞表达、修辞理解能力和修辞批评水平以及学术研究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整体语文素质的目的,为从事各项工作,特别是语言文字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修辞的目的、要求、作用、手段、一般规律及基本原则。

理解修辞中各类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掌握各类修辞格的组成形式及其修辞效果,从而具备联系社会语用实际,切实指导自己和他人语言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学中侧重帮助学生观察语言现象,分析语言事实,从而提高对修辞的理性认识。

讲授时注意各种相似点的比较,以便使学生更好地遣词造句,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加强学生对汉语言的认知与热爱,培养学生对日后小学教育工作的职业责任
感。

四、课程进度表
理论教学进程表。

现代汉语修辞学 吴礼权

现代汉语修辞学 吴礼权

折绕:含蓄委婉、迂回曲折地表达本意,即“拐弯抹角”。

例子: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了皮袍子了,天气却还并不冷。

(对于革命者蜕化的讽刺)“我们台湾的水,我们台湾的蔬菜,我们台湾的……”。

(婉转表达对于台湾的思念)买家:亲,说好的传图片就返现2元,我的钱呢礼品呢买家:亲,把图片删了删了,我给你20!讳饰:为了避免对犯他人忌讳,有意美化或规避话语。

例子:无病无灾一路向西走。

(对于死的讳饰)副帅马失前蹄。

(对于失败的美化)藏词:将人们熟知的成语或名言的一部分藏却,只说出一部分。

注:歇后语也属于藏词的一种。

例子: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四十而不惑)故能降来仪之瑞。

(凤凰来仪)留白:将要说的意思说一半留一半,甚至将最关键的信息也略去。

即“欲言还休,闪烁其词”。

例子:“我听说要吐的……”(是否怀孕)“要是你三月来,苹果花开,……”。

倒反:正话反说的修辞文本。

例子:中国是世界上最提倡科学的国家。

没有国家肯这样给科学家大官做的。

(反讽)“你的高见,实在不敢沟通。

”推避:表意明确,而又故作掩饰,即“心是口非”。

(文本后一部分常用“不知道”之类的话推辞,或用“总所周知”、“不言自明”之类的辞令来回避)例子:他的社会主义怎么样呢,我不知道。

有多少效果呢,我不知道。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往来中断了二十多年。

讽喻:于特定语境中临时编造一个故事来讽刺或教导,即“讲故事”。

摹状:描摹事物情状以致形象逼真的修辞手法,即“栩栩如生”。

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眉间深深地印着“川”字,额头上深深地印着“三”字纹。

列锦:将名词或以名次为中心的短语进行铺排,组成多项排列的特殊非主谓句,即“名词铺排”。

例子:春雨-古宅-念珠。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四十年来家园,三千里地江山。

飞白:飞白又名“非别”,是一种明知说错或写错,而故意如实援用或仿效的修辞手法。

即“将错就错”。

例子:赵:听你妈说你搁哪研究爹呢?范:(笑)不是,没有,研究木乃伊。

修辞学教案(完整)

修辞学教案(完整)

第一章修辞与修辞学第一节修辞一、“修辞”的含义二、修辞的特点三、修辞与语境四、修辞的原则第二节修辞学一、修辞学的性质和地位二、修辞学的对象和范围三、修辞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修辞方法第一节修辞方法的性质和特点一、修辞方法的性质二、修辞方法的特点第二节修辞方法的体系建构一、对以往修辞方法体系的总结与评价二、修辞方法体系建构的原则和标准三、重建汉语修辞方法体系的构想第三节修辞方法的特类——修辞格一、修辞格在修辞方法体系中的地位二、修辞格研究的成就与不足三、汉语常见修辞格第三章语音修辞第一节语音修辞概说一、语音修辞的性质和特点二、汉语语音修辞的分类第二节语音选择修辞一、儿化词与轻声词的选用二、响音字与衬音字的选用三、双声、叠韵、叠音形式的选用第三节语音配合修辞(停延、节奏、轻重、抑扬等)一、声韵调的协调与呼应二、音节的协调与呼应三、音组的协调与呼应第四节谐音修辞一、谐音双关二、谐音歧义三、谐音转义四、谐音假对五、谐音仿拟第五节拟音修辞一、拟声词其实是一种修辞词类二、汉语常见拟音修辞方法第四章语义修辞第一节语义修辞概说一、语义修辞的性质和特点二、汉语语义修辞的分类第二节同义修辞和反义修辞一、同义修辞二、反义修辞第三节上下义修辞和类义修辞一、上下义修辞二、类义修辞第四节多义修辞和单义修辞一、单义修辞二、多义修辞三、模糊修辞第五章语法修辞第一节语法修辞概说一、语法修辞的性质和特点二、汉语语法修辞的分类第二节词法修辞一、词类选择修辞二、词类活用修辞第三节句法修辞一、句法选择修辞二、句法配合修辞第四节篇法修辞一、形合谋篇与修辞二、意合谋篇与修辞第六章语形修辞第一节语形修辞概说一、语形修辞的性质和特点二、汉语语形修辞的分类第二节书面语形修辞一、汉字修辞二、非文字图符修辞第三节口语语形修辞一、态势语与修辞二、非语词声音与修辞三、伴随性因素与修辞第七章风格与修辞第一节言语风格与修辞一、言语风格的性质和分类二、言语风格的成因与修辞第二节语体风格与修辞一、语体的性质和分类二、语体修辞第八章汉语修辞学简史第一节汉语修辞学史及其研究概况一、修辞学史的性质二、汉语修辞学史的研究现状第二节汉语古代修辞学史说略一、汉语古代修辞学的演变轨迹二、汉语古代修辞学的演变规律第三节汉语现代修辞学史说略一、汉语现代修辞学的发展脉络二、汉语现代修辞学的发展规律第一章修辞第一节“修辞”的含义(一)修辞的三种含义1、语言运用活动(修辞行为)2、语言策略和技巧(修辞方法)3、研究语言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修辞学)(二)“修辞”溯源1、出处目前所见最早的修、辞连用:“子曰:君子进德修业。

部队标语中的多重修辞手段解析

部队标语中的多重修辞手段解析


部队标语的特点
等方面显示 出强 大 的感召 力量 , 如( 1 ) 和( 2 ) 。而在 明令禁 部队标语常以横 幅、 宣 传版 、 电子 宣传屏 等方 式广 泛应 用于基层部队官兵训练 、 生 活、 娱乐的方方 面面 , 是为广大 官
兵喜 闻乐见的重要 宣传 方式 。我 们经常 能在 训练场 上看 到
止类标语 中 , 则 更 容 易使 人 明确 应 注 意事 项 的严 肃 性 , 如
( 3 ) 。
同时, 依据现代语音 系统来 考察 , 部 队标语 也讲 求平 仄
协调这一语音修辞模式 。例如 : ( 4 ) 位卑 未敢 忘忧 国, 报 国寸心 坚似 铁。
这样的横幅“ 谁英 雄谁好汉 , 训 练场上 比 比看 ” , 信 息资源 中 心墙上的“ 我不保密 , 密不保我” 等等 。部队标语体现着浓郁 的军事特 色 , 语言简 洁凝 练 , 讲究韵 律 , 多用祈 使句 、 无主语 句等 , 表述一般开门见 山 , 明 白晓畅 , 具有很强 的号召力 和鼓
用, 也包 括语 音修辞 、 词语 修辞和不同句式的选择。
声音形式方面的修辞 努力 , 可 以增 添语 言 的听觉美 感 , 使接
受者于语义 内容信息接 受 的同时获 取一种 接受解 读 的审美 享受 。 在这方面 , 为使部 队标语 达到 音韵 和谐 、 便 于 呼喊 和传 诵等效果 , 而在句子 中较多地使用 了押韵现象 。例如 :
( 1 ) 中的“ 汉” 、 “ 看” 的共同韵母 “ a l l ” 相押 , 属于 上下旬 押韵 。( 2 ) 中上下旬分别在 句 内押韵 , 其 中“ 苦” 、 “ 五” 的共 同韵母 “ U ”相押 , “ 累” 、 “ 辈” 的共同韵母 “ e i ” 相押 。( 3 ) 中

现代汉语修辞学【全】

现代汉语修辞学【全】

一、“修辞”的含义 “修辞”是一个多 义概念
修辞活动 即在说写中,积极调整语言的一种行为 修辞现象 指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语文现象 修辞规律 即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式、方法、技巧
、手段和法则
修辞学
即研究在交际活动中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 果的规律规则的科学
在题旨、情境确定的情况下,修辞 学总是着力阐述下列三个问题:
保持自我本色,看清交际对象”,是 指语言运用要适应交际双方,要依据听 读者和说写者两方的具体情况做到适 当、适度和适量。
“保持自我本色”就是言语交际要适应自我,
即根据自己的情况说自己的话,它包含两
层意思:
其一 要求使用自己真正懂得的、熟悉的词语, 放弃那些似懂非懂的辞句。 用词造句要符合使用者本身具备的主观因素, 诸如身份地位、思想性格、文化修养、处境心 情、职业阅历、经验识见等。
B 被陈述的事件所发生的社会环境。
忘记了社会环境,就谈不到提高表达效果,不了 解社会环境,也谈不到通过语言来表达或理解某 种思想。
修辞要适应自然环境
“物理世界”是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而客观存在着的 “世界”。词语是物理世界中单个事物的符号,句子 是物理世界中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符号。不同层级的语 言单位同其所反映的物理世界的对象有“同构性”, 这就要求运用语言一般来说应同物理世界保持一致。
1、修辞一定要适切题旨(何故、何事) 修辞要“适切题旨”,就是指在修饰、调 整语辞时,一定要使修辞手段或方法与思 想感情和说写目的相适应、相切合。
交际的目的各种各样,但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给 予型、索取型、交换型,非给非取型。在交际中, 用不用或用哪种修辞手段或方法,完全要看题旨的 要求而定:该用的不省,不该用的不用,该用甲的 不用乙,该用乙的不用甲。

现代汉语修辞之短信中的修辞

现代汉语修辞之短信中的修辞

现代汉语修辞之短信中的修辞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汉语修辞中手机短信的语言修辞方式的详细分析,从而进一步的帮助我们了解、掌握现代汉语修辞中的重要词格和修辞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修辞学是一门研究提高语言表达和接受效果的科学,它以语言为研究对象,在对各民族、各地区、各时代的语言修辞研究中,进一步扩展其范围,研究修辞与题旨情境的适应关系问题、修辞与语体风格的适应关系问题、修辞与社会心理与个性心理的关系问题、根据不同交际目标建构不同修辞文本的规律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短信现代汉语修辞语言表达辞格正文:修辞,在我们的现代汉语里处处可见,其特殊优雅之处在于使语言生动,话语流畅,表达清晰,有时可有意内言外、一语双关、幽默含蓄之意。

在定义上,我们通常把“修辞”理解成为,表达者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而应合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

我们平日里在口语和书面语中所接触和使用的修辞大概有三十八种之多。

一、手机短信中的修辞表达当下,人们沟通,信息传达的方式越来越多,而手机短信已然成为一种信息交流、情感传递的重要的媒介,节日庆贺、幽默娱乐、思念关心、爱情表白等,可以说,只要我们需要,那么手机短信就无所不在。

手机短信的用语不同于我们的书面语和口语,它有些类似于网络语言,时尚而不苛刻,它的使用很随意,对语法的规定也很宽松,有时候可以前后颠倒,有时候可以各种语言夹杂,它所追求的是一种信息时代的简洁和轻松。

上课时,一条短信就代替了电话的反复打扰;节日时,一条短信就送去了真挚的祝福;想念时,一条短信就表达了浓浓的情意;短信就是一种沟通,一种表达。

修辞与语言表达一样,所讲求的是说话的一种情境。

修辞的手法,可以分为两大分野。

在消极修辞方面的修辞多是抽象的、概念的,没有闲杂事物来乱意,没有奇言怪语来分心,在内容方面偏重意思明确,表达通顺,在形式方面则平匀、稳密;积极修辞方面的修辞多是具体的、体验的,在内容方面大都是基于经验的融合,对于题旨、情境、遗产等的综合应用,在形式方面则注重语感的利用。

现代汉语修辞 ppt

现代汉语修辞 ppt
• 词语锤炼需要富于创新精神。锤炼词语首 先要锤炼思想。语境的制约,词语的调度, 都不可忽视。锤炼词语,一般从内容(意 义)和形式(声音)两方面着手。
-
10
意义的锤炼
• 意义是词语的内容、词语的灵魂,锤炼意 义是选好词语的核心问题。
-
11
1、词语的感情色彩要鲜明
• (1)有的词语本身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 (2)有些褒义词或贬义词靠与其他词语配 合,靠语境的帮助,可以变褒为贬或化贬 为褒,改变情感色彩
• (3)直接反用带感情色彩的词语,也可产 生特殊的情味和色彩。
• (4)有些词语选用它们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可以使感情色彩更加鲜明。
-
12
• 2、词语的语体 (风格)色彩 要鲜明
• 3、词语的形象 色彩要鲜明
• 2、把复杂的联合短语拆开,重复跟联合短 语直接相配的成分,形成排比并列句式。
-
17
二、整句与散句
•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结构 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 句子叫散句。
-
18
三、主动句与被动句
• 运用被动句的两种情况: • 1、强调受事,而施事不需要说出,或不需
要说出,或无从说出时,就要用被动句。 • 2、在特定的上下文里,为了使前后分句的
-
13
声音的锤炼
-
14
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
• 句式选择的依据大体是: • (1)根据内容的需要和不同句式本身表意
的鲜明程度; • (2)根据不同语境,特别是上下文的需要;
(3)根据上下文句子主语的异同; • (4)照顾上下文的协调统一等。
-
15
一、长句与短句
• 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短句 则相反,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 (包括复句中的分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