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哭不哭”孩子摔倒后这么说其实不对哦
孩子摔倒 家长沟通 话术

孩子摔倒家长沟通话术以孩子摔倒家长沟通为话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一、关注孩子的情绪和状况当孩子摔倒时,家长首先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状况。
可以询问孩子是否受伤,是否感到疼痛,并观察孩子是否有明显的异常表现。
在沟通中,家长要保持冷静和耐心,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安慰,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支持和关爱。
二、询问孩子摔倒的原因在沟通中,家长可以询问孩子摔倒的原因,了解事情的经过。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家长判断孩子受伤的程度,还可以教育孩子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
家长要以开放的心态倾听孩子的回答,不要急于批评或指责孩子,而是要以鼓励和引导的方式与孩子进行对话。
三、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在沟通中,家长可以向孩子提醒注意安全。
可以告诉孩子摔倒是一种常见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通过注意自己的动作和环境来减少类似的事故发生。
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地走路、奔跑、玩耍,避免在不安全的地方或者做危险的动作。
同时,家长也可以检查家里的环境,确保家中没有明显的安全隐患。
四、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当孩子摔倒后,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
可以告诉孩子摔倒是一种成长的过程,每个人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家长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小时候摔倒的经历,告诉孩子不要害怕失败,要学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勇敢面对困难,并鼓励孩子积极尝试新事物。
五、定期检查孩子的身体状况家长还应该定期检查孩子的身体状况,确保孩子没有受伤或者感染。
如果孩子出现明显的异常症状,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确保孩子的身体健康。
六、加强家庭安全意识家长还应该加强家庭成员的安全意识。
可以定期组织家庭成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和交流,提高大家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些简单的安全规则,如不在楼梯上奔跑、不玩火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当孩子摔倒时,家长要保持冷静和耐心,关心孩子的情绪和状况,询问摔倒的原因,提醒孩子注意安全,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定期检查孩子的身体状况,加强家庭安全意识。
宝宝摔倒了 五种常见心态点评

宝宝摔倒了五种常见心态点评以下五组宝宝摔倒的镜头相信你我都曾亲身经历过,也常常碰见过;一些看似有效的止哭良方却有隐患对宝宝心理行为的负面影响。
父母必读!宝宝摔倒镜头一花园里,娇娇摔倒在草地上,妈妈立即跑上去把她扶起来,又亲又哄,不停地问:摔疼了吗?娇娇开始哇哇大哭起来。
这一哭,更把妈妈吓着了,连忙把她搂在怀里哄。
一见这种光景,娇娇眼泪哗哗真流,哭得更厉害了。
点评摔在宝宝身上,疼在妈妈心头。
妈妈的紧张会让宝宝更加害怕而不由自主地哭,并且强化他的胆怯心理,慢慢使宝宝变得缺乏自信。
其实宝宝摔跤没有那么疼,有关心理学材料表明,同样的痛刺激,儿童感觉到的疼痛比成人要少得多,轻得多。
宝宝越小,对痛刺激的敏感程度越低。
宝宝摔倒镜头二天天跑着追皮球,一不小心,重重地摔倒了。
妈妈马上说:不要哭,一点也不疼,天天是勇敢的宝宝。
天天爬起来,看着摔破的膝盖,瘪了瘪嘴,强忍眼泪。
点评你往往出于培养宝宝意志的目的欺骗宝宝。
宝宝摔倒,疼不疼他最有发言权,哭泣是他表达情感的真实方式。
宝宝经过几次一点都不疼的反复训练,意志并不会坚强,但也许宝宝学会了,怎样做才会得到你的赞赏。
慢慢地,他可能就不再注重自己的真实感情的表达,这样无意间为日后的说谎埋下难以治愈的祸根。
因此需要注重培养宝宝真实地表达情感,告诉他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
宝宝摔倒镜头三马路边,鹏鹏摔了一个大马趴。
虽然鹏鹏爸近在咫尺,却没拉他,而是用命令的语气喊:自己爬起来!鹏鹏勇敢地爬了起来。
一位路过的大妈狠狠地瞅了鹏鹏爸一眼,愤愤不平地说:没见过这样狠心的爹,这么小的宝宝,也不拉一把。
跌倒了不一定要哭

跌倒了不一定要哭一个小朋友,刚学会走路,突然一个不小心,一下子跌倒在地。
大概因为疼了,他想哭。
此时,一个小女孩看到小弟弟跌倒了,也颠颠地跑过来。
可是,她竟然学着他的样子,一下子跌倒在地,然后哈哈哈地大笑起来。
原来,小女孩把跌倒当成了一种游戏。
于是小男孩也不哭了,跟着她一起笑了起来。
跌倒了,原来也可以开怀大笑啊!另外一个小男生,同样不小心跌了一跤,摔得疼了。
他向妈妈诉苦,说自己摔倒了,想哭。
可妈妈只是让他摸摸自己撞到的地方,自己安慰自己,不需要哭。
于是男孩子也只是用手摸了摸摔倒的膝盖,安抚一下自己,然后又继续玩去了。
跌倒了,也可以不哭啊!我们的人生中,也常常会跌倒,比如爱情上、家庭上、学业上、事业上,甚至人际关系上。
有时真是跌得很惨,像被心爱的人所抛弃,伤心不已;又或一事无成,落魄不堪;又或被人诽谤,受人冤枉。
忍不住时,真想要痛哭一场啊。
可能不能在跌倒后,不仅不哭,还能自在地笑颜相对呢?记得第一次看《毛毛虫变蝴蝶》里《老娘的故事》时,真是令我震动。
老娘只是一位普通的农妇,没读过什么书,然而她在面对家庭变故,丈夫背叛时,竟然能以一种宽大包容的心面对。
跌倒后不哭,还微笑面对,着实叫人敬佩。
老娘的丈夫,是与老娘婚后没多久就背叛她,喜欢上了别的女人。
而且,丈夫与情人还开开心心一起出去玩,根本没把老娘放在眼里。
甚至还把他们生的孩子,丢在乡下,让老娘去抚养,他们却又出去游玩了。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形,恐怕都要怨声载道,哭哭啼啼。
但老娘真是一位心地仁慈,又宽大包容的人。
她竟然没有一句怨言,甚至还可以很好地照顾先生与别人生下的孩子。
因为她觉得,孩子没有人照顾不行啊!很多人都笑老娘傻,竟然去照顾情敌的孩子。
可是,却少有人能体会到老娘的自在。
她的内心没有悲痛、埋怨的缠绕,也没有不平、怨恨的牵绊,只是平淡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埋头做好自己的事,守住自己的本分。
于是虽然丈夫背叛了她,家庭遭到变故,可以说人生跌了一大跤,可老娘面对如此大的打击伤害,她却丝毫没有受伤!她不伤心,也不难过,更不埋怨,依然快乐自在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安慰摔倒的人的暖心话

安慰摔倒的人的暖心话1. 哎呀,摔倒了怕啥呀!你想想看,小孩子学走路不也经常摔倒嘛,可他们还不是照样笑嘻嘻地爬起来继续走,你也可以的呀!就像那顽强的小草,被踩了一脚还是能挺直腰板,你肯定行!例子:你看小明上次摔得那么狠,不也拍拍屁股就起来了。
2. 别难过啦,这一跤摔得又不会掉块肉!人生就像一场冒险,摔倒只是其中一个小插曲罢了。
就好比爬山时会滑倒,难道就不爬了吗?加油呀!例子:你瞧隔壁的王奶奶,不小心摔倒了还笑着说没事呢。
3. 嘿,摔倒了而已嘛,这算什么呀!谁还没个摔倒的时候呀,就当是和大地来了个亲密拥抱呗!就像那摔倒后重新起飞的小鸟,你也能再次展翅的!例子:上次我自己也摔了一跤,不也啥事没有嘛。
4. 哎呀呀,别垂头丧气的啦!摔倒了正好休息一下呀,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出发呀!这就像赛车中途加个油,之后跑得更快呢!例子:你看运动员在赛场上摔倒了不也接着比嘛。
5. 别怕别怕,摔倒只是个小意外呀!生活中这样的小意外多了去了,难道都要哭哭啼啼吗?要像勇士一样勇敢面对呀!例子:你想想那些在战场上受伤的战士,他们多坚强呀。
6. 哟呵,不就摔了一跤嘛,没啥大不了的!这就像走路被石头绊了一下,跨过去不就好了嘛!你肯定能行的呀!例子:咱们小区的小孩摔倒了都不哭呢。
7. 别灰心呀,摔倒一次就当积累经验啦!下次就知道怎么避免啦,这和学骑车是一个道理呀,摔倒几次就会骑啦!例子:你看小张学骑车时摔了那么多次,现在不也骑得很好嘛。
8. 哎呀,别因为这一跤就不开心啦!你可是很厉害的哟!就像那打不倒的小强,摔倒了还能顽强地站起来,你也可以的!例子:上次你不是也勇敢地面对困难了嘛。
9. 没关系的啦,谁都会有摔倒的时候呀!这只是生活给你的一个小挑战而已,勇敢地接受它呀!就像那在风浪中前行的帆船,你也能乘风破浪的!例子:你瞧那勇敢的探险家,遇到那么多困难都不怕呢。
10. 别郁闷啦,摔倒也是一种经历呀!就像那美丽的彩虹总在风雨后出现,你也会迎来更好的呀!例子:你看我以前也摔倒过,现在不也好好的嘛。
育儿知识-说说“不哭,站起来”

说说“不哭,站起来”
妈妈常对摔倒的孩子说:“不哭,自己爬起来。
”这里其实有八
个意思:“不要哭”和“自己爬起来”。
孩子摔倒了,可能摔得很疼,所以妈妈硬要孩子不哭,是很难做到的,不哭并不就是坚强的个股表现,自己爬起来才是最重要、最坚强的表现。
妈妈要坚持的是让滑倒
的孩子自己爬起来,只要他自己爬起来,妈妈也可以说是达到目的了,因为你的孩子勇敢已经足够坚强。
那么小朋友摔痛了哭出来,又有什
么关系呢?
爸妈可以让孩子尽情地哭,但不要太在乎那么他的哭声和眼泪,
这是孩子自己的好事。
你可以善解人意地用语言安慰来安慰他,但不
要代替他去解决难题,要让孩子自己想出办法,发觉自身的力量,不
然的话,他依附于就会对别人产生依赖心态,而疏忽对自己能力的培养,也就无法成熟起来,到了那时侯,他就真的实在变为了一个只会
哭泣的孩子。
强行止强行哭严峻考验儿童心理发育。
偶尔在父母“高压政策”下,孩子会停止哭,父母还以为此法奏效。
殊不知,这样偷懒对孩子
的心理新陈代谢发育将带来不良影响。
由于孩子语言发育尚未生长发
育成熟,不会使用合适的口语来表达,而将不满、忧郁积压在心中,
并以异常突发性的心理或行为表现出来。
例如,脾气变得暴躁,甚至
出现打人、骂人等攻击性行为;与小伙伴不太可能相处、不合群等。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50题)1、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要求大班幼儿学会的结构知识是()。
A.会识别材料的形体、大小、颜色B.会识别高低、宽窄、厚薄、轻重、长短、前后C.会识别左右D.会识别上下、中间【答案】 C2、孩子摔倒会引起本能的哭泣,但刚一哭,马上就自己对自己说:“我不哭,我不哭……”这时的孩子脸上还挂着泪珠,甚至还在继续哭。
这主要是因为( )A.幼儿情绪的易冲动性B.幼儿的意志力差C.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D.幼儿情绪的外露性【答案】 D3、从行为的预期结果出发,引导幼儿自觉识别行为正误是()的基本特点。
A.规则引导法B.互动指导法C.情感沟通法D.目标指引法【答案】 D4、2岁半的豆豆还不会自己吃饭,可偏要自己吃;不会穿衣,偏要自己穿,这反映了幼儿()。
A.情绪的发展B.动作的发展C.自我意识的发展D.认知的发展【答案】 C5、婴儿极少对母亲不在身边表现不安,当母亲回到身边时,他们也避免与母亲的相互作用,不理睬母亲与他们交往的表示。
这类婴儿的依恋类型是()。
A.安全型B.回避型C.矛盾型D.混乱型【答案】 B6、在幼儿入小学后,有的新生在老师询问作业时,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
”“昨天,爸爸带我去姥姥家了,所以我没写。
”这种现象要求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
A.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B.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C.培养幼儿的主动性D.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答案】 B7、3岁孩子做了错事,若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却茫然,这主要是因为()。
A.他不会评价自己的行动B.他在行动前缺乏明确目的C.自我意识还未形成D.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成人【答案】 B8、《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教师应“注重(),培育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A.教育教学B.行为规范C.保教结合D.日常教育【答案】 C9、在白布上,贴上紫色的茄子,这样的贴绒教具运用了()的感知规律。
跌倒后不哭要警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跌倒后不哭要警惕
导语:孩子走路绊倒、跌倒是常有的事,有些时候孩子不哭不闹,家长就以为没事,其实在孩子跌倒后,要仔细的询问孩子是否有哪里不适。
目录:
第一章:跌倒后孩子不哭不闹要警惕
第二章:孩子都会说谎
第三章:你把孩子“教”笨了吗
孩子走路绊倒、跌倒是常有的事,有些时候孩子不哭不闹,家长就以为没事,其实在孩子跌倒后,要仔细的询问孩子是否有哪里不适。
跌倒后孩子不哭不闹要警惕
不哭不闹,竟然是骨折
现在幼儿早教中心比较流行,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把孩子送到那里。
从外地来广州做生意的陈女士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也把两岁多的儿子明明送到一家早教中心去,但是意外却发生!
一天傍晚五点多,陈女士去接孩子的时候,老师说明明在玩耍时从椅子上跳到地上,歪了一下腿,一下午都不敢下地走路。
陈女士见儿子既不哭双不闹,更没有叫疼,以为是跌了一下,没当回事,就把孩子接回家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宝宝不让脱衣服,腿都不让动,陈女士抱着他才肯睡觉,而且平时孩子睡觉是翻来覆去的,那晚却特别乖,陈女士这才觉得有点不对劲。
第二天早上,她急急忙忙抱着孩子往医院里跑。
接诊的医生问孩子:“小朋友,你昨天是怎么摔的?”明明害羞地回答:“在椅子上跳下来时跌倒了的。
”医生检查发现明明的小腿有明显的环形压痛,怀疑孩子骨折了,于是建议陈女士带孩子去拍个X光片,结果提示孩子的右侧小。
孩子摔倒了安慰家长的暖心话

孩子摔倒了安慰家长的暖心话当孩子在玩耍中摔倒,家长通常会担心孩子的安全,并感到心疼和难过。
在这个时候,孩子需要家长的安慰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家长的温暖和关爱。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孩子摔倒了安慰家长的暖心话:1. 不要害怕,我在这里。
孩子摔倒后,很可能感到害怕和无助。
家长要在第一时间走到孩子身边,安抚他们的情绪,告诉他们不要害怕,因为家长一直在他们身边。
2. 没事的,轻轻松松就好了。
孩子摔倒后,可能会受到惊吓,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受到严重的伤害,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轻松一下,没事的。
3. 你真棒,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无论孩子是否受到伤害,家长都应该鼓励孩子,让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是勇敢的。
4. 你很坚强,一定可以克服这个问题。
当孩子面临困难的时候,家长要鼓励他们坚强起来,告诉他们即使遇到挑战,他们也可以克服。
5. 我会一直陪着你,不管发生什么事。
孩子需要知道,无论何时,家长都会在他们身边,支持他们。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重申他们的承诺,让孩子感到安全和保护。
6. 我知道你觉得很痛,但是我会帮你处理的。
当孩子受伤的时候,伴随着疼痛和不适。
家长需要告诉孩子他们得到处理和帮助,让他们知道自己不必独自面对疼痛。
7. 一起学习如何避免再次摔倒。
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学习如何避免再次摔倒的过程中来,让孩子参与到预防摔倒的过程中,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以上是一些孩子摔倒后安慰家长的暖心话,家长在安慰孩子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切忌惊慌。
当孩子摔倒后,家长最需要做的是保持镇静,稳定孩子的情绪。
家长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所以不要因为惊慌使孩子更加害怕。
2. 对孩子的受伤症状进行正确的判断。
家长在安慰孩子的时候,必须要正确判断孩子的受伤程度,如果孩子受伤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3. 鼓励孩子积极面对受伤。
孩子在受伤后会感到失落和害怕,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积极面对受伤,并在学习避免受伤的过程中慢慢恢复。
总之,当孩子摔倒后,戏裹他们的第一时间是家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哭不哭”孩子摔倒后这么说其实不对哦
看到孩子爸妈对孩子的安抚,我想到了大多数的我们。
但凡遇到孩子摔倒哭泣(只要不受伤),我们大人都会理所当然的安抚:“不痛不痛哦,宝宝不哭”,听起来可安慰人了,但实际呢,却忽略了我们孩子真实的内心感受。
●●●
为什么孩子不能哭?这只是正常情绪表达
不知道为何,我们做家长的好像特别害怕孩子哭,一听到孩子哭,条件反射想尽各种办法去制止,从一开始的耐心安抚到言语威胁甚至武力解决。
回头问下自己:孩子哭泣,有这么可怕吗?有谁能打鸡血似的天天咧着嘴大笑,既然有正面情绪自然会有负面情绪啊,
哭,就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达。
孩子摔跤了,通常第一反应就是需要亲人的安抚。
如果妈妈说:“哭什么哭,不要哭,男子汉勇敢一点自己起来”表面上看是在培养孩子独立坚强的性格,其实妈妈是不允许孩子有恐惧、有情绪。
孩子本身就难过害怕,而他最在乎的妈妈却加重了他心里的害怕。
这种情绪无法宣泄,在内心停滞很久,会影响孩子很长一段时间。
而另一种,妈妈看到后关切的抱起孩子,去共情,去接纳:“宝宝,我知道你是摔了一跤而哭的”、“宝宝,你现在一定非常难过和害怕吧,妈妈在这里”。
哭,并不是懦弱的表现。
妈妈允许孩子哭,那么,孩子的情绪不止得到了释放,也会因为妈妈的理解内心满足和快乐,摔跤的痛自然就会慢慢消退。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孩子以后很容易合理的处理自己的情绪。
●●●
凭什么对孩子说“不痛”?你摔个试试
一旦摔了,稍微会语言表达的孩子都会哭着说:“痛,痛,好痛”,而这时候我们通常会“反驳”:“不痛不痛,一点都不痛”如果摔的是男孩,自然还会有那句:“你是男子汉,这点痛没事的”。
孩子摔了会痛,这是事实啊!为什么我们大人偏偏要说不痛呢。
或许等孩子长大点了,内心会给我们无数个白眼:说不痛的,你摔一个试试?是啊,痛是自然的身体反应,孩子说的只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我们大人总对孩子说“不痛不痛,一点都不痛”,是不是也在变相的教会他们撒谎和否定呢?
●●●
“叫你慢点不听,看你摔了吧”
这种指责很多余
我们做大人的,似乎也很喜欢追在宝宝身后:“当心点,别又摔跤了”,好像自己说一声孩子就真的不会摔了似的。
可往往话音刚落,宝宝就“啪”地摔倒在地。
这时候,宝宝不但得不到安抚,反而听到了大人高高在上的指责:“看看,叫你慢点走还不听,摔跤了吧”、“你就是不听我的话才会这样”(躺枪的请举手)
即使我们的孩子自己站了起来,又开心的蹦蹦跳跳了,我们还会追在后面喋喋不休。
你多不知道,此时的孩子有多反感大人的训斥。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曾打比方,你学生时代失恋了,你喜欢爸妈对你说“宝贝,我知道你很难过,大哭一场吧,哭好又是崭新的开始”还是“我就知道这男的不是好东西,你非不听我们,活该”。
其实,孩子和大人一样,自己也会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所以,在孩子很需要我们的时候,请停止这样的指责。
如果非要讲道理,等孩子心情缓和了再谈吧,效果会更好。
●●●
切记安抚过度,孩子也需要自己的空间
很多妈妈也许会说:“我家的孩子真的很勇敢,摔倒了能继续爬起来,当没事人一样的,我也需要去安抚吗?”其实,这样的孩子他很向往自己的内心空间,就是说不需要大人去过分关注他摔倒这件事。
所以,大人就顺其自然,适当放手即可。
身边有不少妈妈,遇到孩子摔了,慌了神,一个箭步冲上去,无比悲伤的又抱又哄:“是妈妈不好,宝宝不怕,不痛痛哦,不哭不哭,妈妈爱你”,叫孩子别哭,自己却哭的泪流满面。
过一会,孩子都要挣扎着从她臂膀挣脱,她还是紧紧抱着孩子:“不要下去了,又要摔痛了,妈妈抱抱。
”
痛与不痛,孩子最明了。
所以,当他们的情绪缓和了,想继续玩继续探索了,妈妈们就要适当的放手了。
记住:我们当妈的给孩子的是自由的爱,而不是沉重的感情枷锁。
●●●
我记得哥哥有次划伤手指,流了一些血,然后很淡定的让我贴创可贴,而我内心却无比心疼时不时问他伤口疼不疼,哥哥大笑“不疼啊,没事的”。
我很想紧紧的抱他,但他并不需要。
我那时只想到“孩子真长大了”,当我现在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顿悟到:哥哥的内心是满足的,他一定知道,只要需要,妈妈就在他身边。
我想,我们育儿的态度也如面对孩子摔倒一样:你需要我,我时刻在你身边;你不需要我,我会选择勇敢的放手,默默的观望。
因为,母爱终究是一场得体的退出。